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7 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春节过后,给李卫东打电话相约一聚,这哥们却硬要拉上我作陪,说是当晚他要请姚锡娟杜熊文夫妇吃饭。

  姚锡娟是中国最好的话剧表演艺术家之一、是广东戏剧家协会主席、享受着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在话剧界,姚锡娟与祝希娟、奚美娟并称为南北“三娟”,我写过诗,也操作过一些诗歌活动与朗诵会,故尤其令我信服的,是她的诗歌朗诵艺术,我九十年代初就听过她的个人诗歌朗诵会,我的个别作品也曾有幸获得过她的朗诵;她的朗诵,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有价值的“二度创作”,这与许多人朗诵过本人的作品给我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她当年配音的影视剧如《血凝》、《排球女将》等等更是树立了中国配音艺术的一座靓丽的丰碑。

  杜熊文是电影表演艺术家,《大浪淘沙》是其成名作,现在已是个标致的帅气的老先生。杜老师其实很率性,是可以成为忘年交的那种男人。

  李卫东是我能够持续相交甚密的演员,作为相声、小品、话剧和影视剧演员,他是有灵气的,他走在广州的大街上,十个市民有六七个可能认出他:“呵呵,牛哥!”。这样的场景我见过多次,有时在餐馆吃饭或在外停车什么的,常有服务员和保安过来笑着与他打招呼,而卫东似乎对此很不以为然。牛哥是电视泡沫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人物,这个戏播了一千多集了,我没认真看过一集,我一听那片头乐就有起鸡皮它的感觉。我不知道这个牛哥是个什么角色,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卫东就是卫东,与那狗屁牛哥不相干。我之所以与卫东相交甚密,一是我们都好喝几口,二是我看重他是一个诉诸头脑的、愿意学习且颇具文字创作能力和激情的演员。

  其实那晚我是老大不情愿的去作陪的,一是那阵子因我母亲病重,心情不好,如果只是与朋友哥们吃饭,倒也可以排解一些苦痛;二是与两位年长的艺术家吃饭,想来也无多大情趣。但念及卫东的儿子正在与姚老师学朗诵准备高考,而两位老师又是卫东的前辈,过年吃个饭是应当的,卫东看得起,再三对我说,你不去没气氛!甚至还威胁说:你不去我今晚与你就没完!

  只好应承下来。

  卫东还请了一个他的同事,一位女演员,说是在电视剧《公关小姐》中演过最漂亮的那位公关小姐。我印象不深了。

  先是在海珠区一个吃羊肉的特色餐馆订了个台,然后我开车去接姚老师,接上姚老师,又去接正在一个会所健身的杜老师,到了,停下车,姚老师说,杜老师是个慢性子,一个澡要洗好久的。便让卫东去里面催。我们在外面等。

  这个当口,有个小男孩儿一直哭声凄惨地在旁边往地下寻着什么,开始没在意,男孩儿越哭越伤心,这引起了姚老师的注意,她一把抚住那男孩的头问着究竟。原来是那孩子放学后没有及时回家,在这一带玩的过程中将新配的一副眼镜丢失了,孩子哭巴巴地说,眼镜是新配的,好贵!三百多!说如果找不回,妈妈会骂他的!

  于是姚老师用了种种的办法,用了种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来与孩子分析判断丢失的地点和结果,用了少女一般动听的语言和音色劝解着孩子,但是,那孩子并不知道这位劝他的奶奶是何许人也,也不参与对问题的任何判断与分析,只是一个劲地哭。那位女演员说:孩子,丢一副眼镜没什么,看你这样伤心,妈妈不会怪你的,哥哥(指这位女演员自己的儿子)都丢过三副眼镜了,没关系,丢一副就长大了一些,回去吧,天不早了,妈妈会更着急的。

  孩子还是哭得欢。

  我在一旁急了,冲那孩子说,哭什么哭,没出息,哪像个男子汉!

  孩子一怔,似乎收敛一点。这时候,杜老师唠叨着出来了,他怪李卫东去浴室里找他引发人家诸多的猜测,他对卫东说:你穿一身黑,像个警察,哪个不认识你!要把我光着身子拎出来吗!

  这一说一笑大家上了车,一看,那女演员不见了,当然,那小男孩儿也不见了,稍等,女演员跑了回来,说是送到家了,就住在这幢楼上,孩子的妈妈还是很通情理的嘛,不会怪那孩子的。姚老师说,这就好这就好。

  擅长表演与做戏的演员,在生活中如此朴实与务实,且能够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我想,这个时候,她们的角色就只是一个了,就只是一个本色的母亲了。而这样的演员,之所以能够成气候,都在于遑论是演好人演坏人,他们都将满怀着一腔爱去表达或鞭搭。

   艺术是用来表达爱的,就这么简单。

   那晚,与二位老艺术家相谈甚欢,姚老师居然还热爱京剧,她对于京剧及其它艺术的融通与思变,她对于从艺与为人的探求与反省,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我们喝了一大瓶姚老师家乡的花雕,感觉上,我们还可以喝好几瓶这样的老酒。酒真是越老越香的。那晚,姚老师还深切表达了对于我内心万分伤痛我重病的母亲的情感的理解。她说,在她母亲去世前,她也曾陪在病床前,用手梳理着她母亲的头发,并轻声地哼唱着她母亲爱听的越剧以抚慰着母亲,后来,她为此还写过一首诗。

  这首诗,我在友谊剧院上演的、由达式常主持、王小鹰导演的精美精采至极的“姚锡娟朗诵艺术晚会”上听到过,诗句我忘记了,或者从诗艺的角度说,我也可能不会记住这首诗的诗句,但是,那时她的感情确实是感染了我的,我不会忘记一切能够打动人的感情的表达。

  艺术就是人的感情与感情之间的桥梁,这是前卫与现代不了的事实。

  美语之外的姚锡娟,更动人!
[本帖由鸣戈修改于2007-06-07 23:25:1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7-6-8 11:37 | 只看该作者

Re: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鸣戈老师的文章朴实、真切,读您的文章就如享受着夏日里吹来的一丝微风,真的很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1:39 | 只看该作者

Re: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谢谢老师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6-8 11:47 | 只看该作者

Re: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老艺术家们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艺,更在于他们的德,真正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才是令人钦佩的。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6-8 11:55 | 只看该作者

Re: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M11] lz的意思是人事很多广东的演艺人员 [M1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2:02 | 只看该作者

Re: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在全国范围内也认识一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6-8 13:21 | 只看该作者

Re: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艺术是用来表达爱的,就这么简单。"

说得真好。

所谓相由心生之类的词语,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8 17:59 | 只看该作者

Re: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引用作者 兴高彩烈 于 2007-6-8发表的原文
"艺术是用来表达爱的,就这么简单。"

说得真好。

所谓相由心生之类的词语,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吧。


也喜欢这句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2:04 | 只看该作者

Re: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的姚锡娟

大白话而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3 22:21 , Processed in 0.0574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