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危机:中国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
一.中国的人口数量问题
1953年,中国大陆进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截止到1953年6月30日,中国人口总计601,938,035人,估计每年增加1,300万人。这次人口普查的准确性,为学术界所公认。照此推算,1950年中国人口为5.6亿左右。
常常有人把中国的人口问题归咎于毛泽东错误地批判马寅初,导致中国人口急剧膨胀。事实上,每个国家在长期战乱之后,都会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人口快速增长这种情况。我们来看一下从1950年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为止的中国人口数量,并与同期的世界人口数量作比较:1950年中国人口为5.6亿,世界人口为25亿;1976年中国人口为9.3亿,世界人口为41亿。可以看出,从1950年至1976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基本同步。如果中国人口问题怪毛泽东,那世界人口问题又怪谁呢?难道要怪医疗技术的进步?
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来看,十九世纪初,中国人口有4亿,世界人口是12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长期战乱,中国人口仍然是4亿左右,而世界人口增长到16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现在中国人口为13亿,而世界人口已达65亿,中国人口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可见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下降。
教育部在不久前公布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由于我国小学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三年中全国小学生入学人数共减少1300万人,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81.04万人。小学数量较三年前减少了9万多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10~14岁的人口有12539万,5~9岁的人口有9015万,0~4岁的人口只有6897万,下降速度极为迅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亿。一般认为,现在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2岁,那么,在均匀的情况下,每年死亡人口应该有1200多万,然而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几年每年死亡人口只有800多万。这是什么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死了没有注销,二是人均寿命大长了。
有人认为:“中国的国土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中国有13亿人口,美国只有3亿人口,中国的人口密度比美国大几倍,因此,中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把人口降到3亿,这样中国的人均收入才能赶上美国。”按照这种逻辑,美国人能不能这样说:美国的国土面积与加拿大差不多,美国有3亿人口,加拿大只有3千万人口,美国的人口密度相当于加拿大的10倍,因此,美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把人口降到3千万,这样美国的人均收入才能赶上加拿大?然而,事实上,尽管美国的人口密度相当于加拿大的10倍,但人均收入比加拿大还高一些;而且,美国的综合国力不知比加拿大强多少倍!
那么,为什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洲和澳洲国家的人口密度比较小,而中国、日本、英国、法国等亚洲和欧洲国家的人口密度比较大? 这是因为,美洲和澳洲属于所谓的“新大陆”,而亚洲和欧洲属于“旧大陆”。由于“旧大陆”已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而“新大陆”的开发历史比较短,所以“旧大陆”的人口密度当然比“新大陆”的人口密度大。因此,把中国的人口密度与美国作比较是不恰当的。应该把中国的人口密度与“旧大陆”的国家相比,这样比较来看,中国的人口密度并不算很大。
二.中国的生育率问题
在人口学上,总和生育率(TFR)是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通俗地说,总和生育率就是每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它是衡量生育水平的一个最常用的指标。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要保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总和生育率要保持在2.1,这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
政策生育率是指人口政策允许平均一个妇女终身生育的孩子数。郭志刚等几位人口专家对各地区不同的生育政策以及人口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细致地分析计算后,得到全国平均政策生育率为1.465;而人口专家曾毅统计,全国有63.1%的夫妇只被允许生一孩,35.6%的夫妇被允许生二孩,1.3%的夫妇被允许生三孩,由此计算的政策生育率只有1.382。综合一下多位人口专家的统计,现在中国的政策生育率是1.4左右。
政策生育率是1.4左右,那么,政府是不是希望把中国人口的生育率保持在1.4左右呢?2006年4月,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认为:“全国平均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可见,人口学界认为中国的最佳生育率是1.8左右。
那么,1.8是不是最佳生育率?我们知道,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2.1,如果高于2.1则人口增长,如果低于2.1则人口减少。长期保持1.8的生育率意味着人口不断减少,最终会导致人口的消亡。因此,最佳生育率应是2.1左右。退一步来说,即使假定1.8是“最佳生育率”,那么,现在中国的政策生育率是1.4左右,并不符合这个“最佳生育率”的要求。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这种政策生育率条件下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政策生育率是1.4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人都遵守这项政策,那么实际生育率会在1.3左右(因为有大约10%的夫妇患有不孕症)。1.3的生育率属于超低生育率,一个国家如果长期保持1.3的生育率,这个国家的老龄化程度必然极为严重,而且人口迅速萎缩。1.3不是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育率,所以,如果所有的人都遵守这项政策,对于这个国家来说绝对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种情况,在政策生育率是1.4的情况下,如果有一部分人遵守这项政策,而另一部分人不遵守这项政策(即存在所谓“超生”的情况),使得实际生育率达到1.8,虽然将来仍会存在老龄化问题和人口萎缩问题,但比起1.3的生育率来说,灾难程度大大减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超生对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但问题又来了:超生既然缓解了人口危机,超生者却受到征收“社会抚养费”的重罚,这等于是国家惩罚对民族有功的人。
现在政府一方面把政策生育率定为1.4左右,而另一方面又说“最佳生育率”是1.8左右。那么,政府是不是把达到“最佳生育率”的希望寄托在一部分人的超生身上?是不是希望有一部分人违反政策?这种政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政策了。因此,如果政府认为“最佳生育率”是1.8左右,那么政策生育率也应该定为1.8左右,而不应像现在那样把政策生育率定为1.4左右。
政策生育率如果定为1.8左右,那么,放开二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人说,如果放开二胎,政策生育率就是2.0左右了。事实上,考虑到不孕症和单身人口,放开二胎的政策生育率也就相当于1.8左右。又有人说,即使放开二胎,也仍然会有超生,所以实际生育率可能会突破2.0。事实上,虽然放开二胎也仍会有超生现象,但同时也有很多夫妇自愿只生一个,甚至还有一些夫妇是丁克,况且只生一个和丁克的夫妇加起来肯定多于超生的夫妇,所以实际生育率平均起来仍然不会超过1.8。
那么,中国自1990年代初以后的生育率是多少呢?下面是几次全国性生育率调查的数据: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为1.47,1995年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为1.46,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为1.35,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为1.22……可见,多次生育率调查的结果均为1.2~1.5之间。
1990年代以后进行的多次生育愿望调查显示,人们的平均生育愿望不超过1.8个孩子。例如,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家庭经济和生育研究”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65左右,农村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89左右;1997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人口和生殖健康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城市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56左右,农村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8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放开二胎的生育率也不会超过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