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4 1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周刊》在上一期刊登了一篇《如何"贩卖"中国文化》的专题,采访了北京大学教授、着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称:"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这句话后来在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中,被主持人窦文涛引用。昨日,张教授的言论引起了激烈讨论,记者在众多论坛中看到,几乎99%的网友对这句话持反对意见,认为章子怡作为一位电影演员,还无法和孔子作比较。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张颐武,他表示自己说这句话只是为了号召大家重视大众文化,歪曲理解这句话的人都有智障。而章子怡哥哥章子男在听到网友的反应时,对记者破口大骂。

  教授:章子怡比万本孔子有效

  日前,《新周刊》推出了专题"如何'贩卖'中国文化",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称───

  "中国现在的经济成长也很好,这个高速成长也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梦,要创造出一套对中国梦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

  "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孔子不是很伟大么,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国人的代表啊,新闻周刊、时代周刊都拿她当封面来报道中国呢。既然如此我们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中国人就这么一张脸让外国人记住了。"……

  网友"拍案而起"

  "真是要拍案而起!"记者在网上看到像这位姓张的大学生一样受伤的人还不少。

  不少网友发帖表达自己的愤怒,甚至有"论坛"专门辟专区发泄网友的不满───

  "我真是要拍案而起了,什么和什么嘛?这也太夸张了!"

  "我觉得简直是有点死不要脸了!"

  "章子怡唯一获得金球奖提名的片子《艺伎回忆录》,演的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艺伎,她何以能代表中国文化?"

  网上对这种观点的声讨帖子虽然采用了一些过激的语言,但持否定态度的占99%。

  电影人:其实,她只是个演员

  "教授没准想炒作自己。"一位不愿意披露姓名的知名导演谈及这一话题时称,"章子怡目前的确是中国最有国际知名度的演员,但无论如何,章子怡仅仅是一个电影演员而已。"随后,一位影评人称:"章子怡本身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少,她不像'大长今',真正展示的是韩国国粹的东西,包括宫廷文化、美食、医疗,因此,认为章子怡比孔子更能传播中国文化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

  章子男闻听质疑大骂记者

  昨日,记者还拨打了章子怡哥哥兼前经纪人章子男的电话,当记者陈述北大教授张颐武的话时,章子男一直耐心地听着。而当记者提到网上发表了许多反驳的言论,章子男立即不悦,并破口大骂记者。

  记者表示,许多网友认为章子怡作为一位电影明星,还不能和孔子相提并论,并问章子男:"你赞成张颐武教授的这句话吗?"章子男立即反问道:"你认为呢?"随即突然大声对着电话吼道:"你这不是找骂吗?"便挂断电话。

  孔子研究者:章子怡和孔子不具有可比性

  曾在德阳文庙从事孔子研究工作、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章泽说:"孔子是圣人,章子怡是名人,两人根本不能做比较,他们不在同一水平位置,完全没有可比性。孔子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后被后人世代供奉的圣人,他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某方面讲,章子怡也在推广中国文化,但只是某一方面的,不能与圣人相比。"综合

  孔子后人:她到底有多少文化?

  昨晚孔子的"令字辈"后裔孔令琦接受了记者采访,在谈到这个话题时,孔令琦表示了极大的不赞同。"章子怡代表的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她只是一个中国符号。"说到尖锐处,他反问记者:"请问章子怡到底有多少文化?她竟然代表中国文化?"作为孔子的后裔,孔令琦称,将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进行比较,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作为北大教授,出现这样的观点真的让人十分遗憾"。综合

  张颐武:曲解的人都是智障

  记者电话采访了张颐武教授。他表示,昨天已经接到了很多记者打过去的采访电话,自己只想说明两点,一、他从来没有把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过,二、自己的目的只是号召大家重视大众文化,那样歪曲理解的人都是智障。

  重庆时报:你当时说过"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的话吧?

  张:是的,我说过。

  重庆时报:因为这句话,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很多网友认为章子怡作为一个电影明星,还不能和孔子相提并论,许多人对这句话表示了愤怒。

  张(笑):我还没有到网络上去看这些内容,但对报纸上的情况了解一些,很多媒体就这个事情进行大幅报道,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其实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我想说的是,我从来没有把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过,我只是在说明章子怡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人物其影响力超过了孔子。

  重庆时报:现在发表评论的网友99%都在质疑你把章子怡过分夸大和神化了,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会给你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

  张:任何一个看了《新周刊》上发表整篇文章的人,只要他智力正常都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那样歪曲理解的人都是智障,非常可笑!其实这个就是某些媒体毫无道理的炒作,我希望媒体不要再针对这个事情进行炒作,完全没有必要。

  悠着点,别闹大了

  -陶征

  "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我们要崇拜她,好歹中国人就这么一张脸让外国人记住了。"这话说得有点疯,但是不稀奇,中学生网聊时,年轻人醉酒时,孩子跟大人打嘴仗时,很平常地就会冒出来。但是眼下,这话是从一个北大教授嘴里说出来,是对着一家杂志说,是被一个名嘴引述出来,又被以爆料的方式给一家报纸捅了出来,要被讨论了,成个事了。这就得说说了。

  电影明星与孔子有没有可比性,当然有,只要愿意拿来比。他们都有名气,这就是北大张教授的依据,于是说出了"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的一番话,提出了一个有关如何发扬当代中国文化的新锐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道理我们高中时就懂了,随便拿来两个东西,都能找到相同之处。《关公战秦琼》的大戏在相声段子中硬是上演了,全靠一个老财主把两位武功盖世的古人给拉到了一个台子上,都是古人,都特别能打,这就是老财主的理由。就此看来,说章子怡是当代中国的孔子,应该不完全是胡扯。

  一个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的话,被媒体刊登了,然后就迅速地被批了。网友声讨,电影人暗讽,孔学家驳斥,孔子后人怒斥。昨日,张教授也借《重庆时报》作了解说,进行了一番澄清和辩解。接下来,各方自然也放不过他,会紧跟着追问、质疑、炮轰,也许会是乌烟瘴气,板砖横飞。但是,不管是多么精辟的抨击,多么鲜明的辩解,也都会被当成是对章子怡与孔子的又一番比较。

  关公战秦琼也好,子怡比孔子也罢,高兴了聊一聊就得了,还是不要展开什么论战了。说多了,辱斯文;说僵了,伤和气。孔夫子有灵自不会计较,章子怡小姐恐也不情愿被人与圣贤作比。就此打住的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14 18:15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5-14 21:29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06年度最大的笑话!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5-15 13:34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教授的理论无疑是很有道理的,关键是举错了例子,说姚明就可以了,小章自己还一脑门官司呢,就算对,也得看国人得承受能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5-15 13:36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QUOTE Created By 陷阱 At 2006-5-15
教授的理论无疑是很有道理的,关键是举错了例子,说姚明就可以了,小章自己还一脑门官司呢,就算对,也得看国人得承受能力啊。



可教授喜欢小章啊 [M04]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5-15 15:11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我也喜欢,但我不会拿她和孔老夫子相提并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5-15 16:22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教授心中只有小章,没有孔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匿名  发表于 2006-5-15 16:49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QUOTE Created By 陷阱 At 2006-5-15
教授的理论无疑是很有道理的,关键是举错了例子,说姚明就可以了,小章自己还一脑门官司呢,就算对,也得看国人得承受能力啊。


[M21]
9#
发表于 2006-5-15 16:51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5-15 16:56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QUOTE Created By 骑着王子的白马 At 2006-5-15
[quote]QUOTE Created By 陷阱 At 2006-5-15
教授的理论无疑是很有道理的,关键是举错了例子,说姚明就可以了,小章自己还一脑门官司呢,就算对,也得看国人得承受能力啊。


[M21][/quote]

姚明与小章还没什么区别啊,性别不同吧,中国人的承受能力是要找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5-16 19:06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在21世纪的今天,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该有相当的范围和深度,但西方人仍然在一些事情上需要对东方人说,"其实我不懂你的心"。

  好莱坞请章子怡主演涉及**国粹的《艺伎回忆录》,应该就是这样一件事情。按照好莱坞的意愿,越过所有的**女明星,请章子怡和另外两名华人女星出演,是给了中国人极大的面子,他们看中的,是当今中国日益递增的影响以及中国巨大的市场。此外,好莱坞和美国许多电影观众实在喜欢章子怡和她的演技。可是,好莱坞忽略了两点,一是《艺伎回忆录》的男主角选了**人;二是他们不懂中文的"伎"与"妓"笔画很接近。也许好莱坞至今没搞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不能接受他们借《艺伎回忆录》给**带去莫大"委屈"的章子怡。

  最近,据媒体报道,阿迪达斯公司推出"黄色系列"收藏运动鞋,在鞋舌上印有一个亚裔人形象的漫画,鞋后帮上还印着一个"Fong"字,即中文"冯"。这一系列的运动鞋在全球遭到亚洲人的强烈抗议,其罪名是阿迪达斯丑化亚裔人。国内媒体上,也有不少对阿迪达斯声讨、谴责之文,其中,4月1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的评论《阿迪达斯丑化亚裔折射西方的傲慢与偏见》一文,值得一提。

  《阿迪达斯丑化亚裔折射西方的傲慢与偏见》一文在纵向上提到:"1784年,一艘名叫'中国女皇'号的货船成为美国第一艘前往中国进行易货贸易的美国商船。美国的商人和传教士感受到的种种政治和文化上的差异,从一开始就左右着美国人对东方人的看法。"在横向上,还引述"在国际最知名的体育品牌'耐克'的广告片里,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用杂耍般的动作,击退了云鬓高髻的东方美女,又摆脱了一位形似中国老人的武林高手,篮球入筐后反弹,将老人击倒在地。"因此,该文作者得出结论:"以上产品及阿迪达斯新鞋等以广告形式来丑化亚裔的行为,折射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傲慢与偏见。这种偏见固执地存在于西方主流文化之中。"

  不可否认,至今在西方,仍有人对东方存在傲慢和偏见,但从个别商业广告和阿迪达斯的收藏运动鞋等个别"事件",就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历史事件,并"宣判"西方主流文化的整体偏见和傲慢,却是值得商榷的论述。在我看来,这其实是西方人没有搞懂东方文化的另一个例子。首先,西方的漫画都没有把人画得好看的,再者,西方人认为如今东方人已不是从前的弱者,应该有较大的承受能力。在商业推销上,广告商都追求独特和轰动效应。如果耐克公司知道,中国武林高手打败NBA球星更能在中国促销的话,耐克公司是可以让布朗·詹姆斯倒地不起的。

  几年前,姚明来美国后不久,美国苹果电脑曾经请姚明拍了一个电视广告,并在观众收视率最高的超级杯美式足球节目上播出。姚明为苹果电脑所拍广告的情节是这样的:姚明正乘飞机,邻座的是一位身高1米左右的美国人,该角色由好莱坞一着名的矮人演员扮演,那位美国矮人用眼睛盯着头上的行李舱,并且面露难色,姚明似乎心领神会,站起身来,头顶住机舱的天花板,轻松地打开行李舱,取下一台苹果手提电脑,递给那位美国矮人,在镜头里,2米多的姚明完全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而1米高的美国矮人却是从下向上的仰视。

  美国人是不是也觉得自己的代表被中国人姚明的宏伟气势所压倒?为什么美国人没有找来同是2米多的巨人奥尼尔与姚明来个双塔对阵、势均力敌?是不是美国观众不喜欢这个中国巨人VS美国矮子的电视广告?相反,美国人并不反感这样的广告,也没有抗议选用美国矮人是对他们的歧视,这一高一低、对比鲜明的电视广告达到了给观众深刻印象的效果。美国人没有抗议这个广告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那种弱者心态,因此,电视广告中的美国矮人也就不能使他们有被"欺负"的感觉。

  同样,我们也应该知道,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根本不是中国功夫高手的对手。我难以相信,阿迪达斯会如此愚笨,要以这幅漫画冒犯亚裔这一人数最大的顾客群,在我看来,亚裔人士的抗议倒有可能因为争议而帮助阿迪达斯促销,因此我的建议是,对于阿迪达斯运动鞋以及勒布朗·詹姆斯打败中国武林高手这样的商业促销,最好是不以弱者心态、反以强者之心冷静地对待、大度地包容,也没有必要将这样的商业事件上升到种族矛盾和文化歧视的高度。

  如今,中国人已经不再是从前那样的弱者,没有必要总以被歧视的弱者心态去面对西方无意或者有意的文化误读。姚明曾遭受奥尼尔低级和恶意的嘲弄,姚明却以强者之心海涵了奥尼尔,更以场上竞技,让打赌姚明不能过20分的前球星巴克利亲吻了驴屁股。姚明的大度胸怀和强者之心使他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奋斗目标上,而不是浪费在去计较奥尼尔的无理轻狂这样的事上,姚明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代表了中国的大度和崛起过程中应有的强者心态,中国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打造出自己的知名品牌,而不必要在许多抗议中浪费时间和精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5-16 22:00 | 只看该作者

Re: 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 盖过一万本孔子ZT

也许正如几个歌星、一部韩剧可以在中国刮起韩流,北大教授想必从这点出发认为姚章二人能够促进西方人对中国的热情,毕竟孔子的儒家思想对西方人来说隔了好几层,先不说研读者寥寥,只说翻译过去的版本恐怕就早已走样.

首先申明此仅为个人对北大教授话语的理解,不同意者千万不要向俺砸砖头,柔弱小女子招架不了 [M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9-13 05:44 , Processed in 0.4073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