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28|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0 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汽车的发源地是在欧洲,但是自从这个交通工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后,不同地域的人依照各自的文化和使用环境,制造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汽车。在汽车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在德国,是一群专家在造车;在日本,是一群科学家在造车;在法国,是一群艺术家在造车……,虽然这句话带有一点的调侃意味,但是也在一定方面揭示了各个不同流派之间制造的汽车的差别。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38:1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17:17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法国人向往浪漫的生活,造出来的汽车强调的就是外形,颜色和内饰。因此,在视觉效果上,法国车肯定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在发动机管理系统,机械设计以及制造工艺方面,法国车可就不占什么优势了,所以在现在的市场上,以307,凯旋为主的法系车,都是以外形现代,前卫而著称。但是在内饰的精致程度和车辆的技术方面,相对的则要差一些。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3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17:17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可是,在法系车不占优势的地方,却恰恰是德系车最可以施展的舞台。正由于德国是汽车的发源地,所以德国人为了捍卫自己的绝对领导权,对于车,他们有着一种近乎是执著的精神;而且,由于欧洲的基督教基础,欧洲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手中的工作看作是一种对上帝尽职尽责的义务。所以,无论是在汽车的制造工艺,汽车应用技术的研发,汽车的质量方面,德国人都会抱着精益求精的理念去工作。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德国在二战时积累下来的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的军事科学技术,具有绝对优势的工业基础,都为德国现代汽车制造业做出了无价的贡献。由此,奠定了德国汽车制造业在现今世界汽车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不过,由于德国人对于技术的苛求,加上其民族自身的文化因素。在车辆的外形,内饰设计等方面走上了一条中庸和保守的道路。在中国市场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上海大众的帕萨特,外形比较保守,但是技术和安全方面都有不错的口碑。一汽大众的宝来,虽然有人抱怨后排空间窄小,但是在讲究动力和操控性的汽车改装族手里,这款车却是最好的改装原型。这一点,相对于同一个市场上的法系车,如标致307和雪铁龙C2来说,显得尤为明显.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3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17:17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说到日系车,也有很多优点。日本的工业,制造业水平并不照德国差。但是,日本的民族文化对于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却是导致德系何日系车存在差异的最大因素。

日本是个岛国,缺少各类资源,因此日本工业的发展史,可以认为是在寻找一条“如何用最少的东西办最多事”的路。所以,日本的制造业现在就具有了以下特点:制造成本低,产品的故障率低,制造业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寿命控制精确。反映在汽车上,也就是消费者所认定的经济,省油,车辆设计实用,做工精致等特点。但是,由于日系车对于成本的控制太过于精细,因此在很多方面,这些“科学家”制造出来的车,面临着一种“快速消费品”的问题,举最明显的两个例子,就是丰田花冠上最经常使用的两个技术:GOA车身和结构钢。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3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17:18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GOA车身技术是已经被宣传得很普遍的一个东西了,相对来说,同等程度的碰撞,日系车的GOA溃缩技术虽然在保证成员安全的同时,却导致自身车辆更大程度的变形。一般来说,在70公里以下的速度发生碰撞时,采用大量GOA溃缩技术的车都可以绝大程度地保护成员的安全。但是一旦车辆行驶速度超过70公里/小时,GOA溃缩技术本身所具有强度不高的特点却成为了最致命的弱点,假如这个时候发生碰撞,以软碰硬的花冠安全技术却成为了最不安全的因素。可以这么说,花冠的溃缩技术仅仅是针对汽车碰撞测试中64公里/小时的安全速度而设计的。

另外一个技术是结构钢,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有一张白纸,我们想只拿着一边就让纸保持水平状态,如果我们不对纸做一些处理,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如果我们以手持那边垂直的角度把纸折成波纹状,那么这张纸就可以很轻易的“浮”起来了,体现在汽车上,就是丰田车的一部分结构应用了这样的技术,其效果就是相对用料较少,却可以达到较高的强度,而且相对重量也较小。不过,这是一般情况下的状态。如果发生了碰撞呢?采用了结构技术的钢板就会凸现出一定劣势:钢板的波纹部分容易产生棱角,对车内乘员和车身结构产生威胁;变形之后的结构钢的强度大大降低,几乎不可能再承受巨大的外力。

所以,综述以上两点,一般来说采用了以上两种技术的丰田花冠都存在这个问题:规定速度内受到严重撞击之后,乘客不会有很大的伤害,但是车辆修复的成本就会非常高。由此导致了花冠发生碰撞之后的更换速度会相对较快。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3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17:18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最后,如果大家落实到选车时,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辆称心的车。再举个例子吧,如果想买一台经常跑高速公路,准备开3、4年以上的车型时,建议可以着重考虑一下德系车。因为德系车的质量稳定,也就是大家一致所说的“皮实”,而且,高速行驶时德系车的经济性和操控性都非常优秀。如果想买一台外形时尚,作为市区自己使用的车时,则可以考虑一下日系车,因为日系车相对故障率较低,城市低速工况下,经济型要更占优一些。当然,最后还是不能忘了法系车,对于那些追求个性,章显自我价值的消费者来说,法系车前卫的外形是最好的一张名片。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3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9-11 22:43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学习学习 [M21]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9-11 22:54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学习学习 [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9-12 12:49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绝对同意 [M21] ……我个人比较喜欢欧洲车,因为车身比较厚实,质量比较有保障,做工较为细致,可惜没有米米啊,想想还是可以的!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9-12 14:00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0发表的原文
汽车的发源地是在欧洲,但是自从这个交通工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后,不同地域的人依照各自的文化和使用环境,制造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汽车。在汽车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在德国,是一群专家在造车;在日本,是一群科学家在造车;在法国,是一群艺术家在造车……,虽然这句话带有一点的调侃意味,但是也在一定方面揭示了各个不同流派之间制造的汽车的差别。

在中国,是一群民工在造车......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9-12 23:01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引用作者 壮壮先生 于 2007-9-12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0发表的原文
汽车的发源地是在欧洲,但是自从这个交通工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后,不同地域的人依照各自的文化和使用环境,制造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汽车。在汽车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在德国,是一群专家在造车;在日本,是一群科学家在造车;在法国,是一群艺术家在造车……,虽然这句话带有一点的调侃意味,但是也在一定方面揭示了各个不同流派之间制造的汽车的差别。

在中国,是一群民工在造车...... [M01][/quote]

在中国,是一群民工在仿造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23:20 | 只看该作者

钢板厚度论安全过于武断

“日系车和德系车哪个更安全”这个命题则是可以讨论一下的,但不能泛泛地只盯在车身钢板厚度上。要知道,从结构强度的角度来讲,同样的材料,在厚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车身钢板厚度一般在0.8-1.0mm之间),结构决定强度,而不是厚度决定强度。因此,以钢板的厚薄论安全本身就不可取,以此得出德国车安全或者日本车安全本身就不科学。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4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23:20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目前,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车在车身安全上以全车身激光焊接为主要安全突破口,而日系车则在加强车身结构设计方面下足了工夫,一个是在主动碰撞中考验车辆的形变能力,一个是考虑在碰撞中考虑发动机下沉而减少对车内人员的损伤。

业内专家认为,德国人严谨、认真的性格直接融入了他们的汽车设计观念。一辆汽车出厂后,目标是要无故障地跑遍欧洲。“相对来说,德系车整车的刚性比较高,在正面撞击和侧面撞击实验中,整车的变形都很小,对驾驶室的乘员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 。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4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23:21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日系车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与车子优秀的性价比是分不开的,但这并不代表车子在安全性能上就打了折扣,“日系车重量相对较轻,刚性不高,但发生撞击时‘柔软’的车身会发生褶皱性变形,这恰恰起到了吸收能量的效果,能确保驾驶者的安全”。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4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23:23 | 只看该作者

Re: 理念决定差异-看德系日系车的不同(ZT)

保值率德系车占据明显上风

部分日系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低却是不争的事实,曾经一个宝马的经销商把一辆跑了40万公里的宝马528以18万元的价格销售出去,而对于日系车来说,40万公里的行驶距离足以被看成是天文数字了。

但这里有几点因素值得关注。德系车与日系车的理念不同。德系车是追求最高的质量以保证最长的使用时间,因此一般换车频率为4至7年;而日系车则追求经济、时尚及正常的更新,因此换车频率为4至5年,由此必然影响到二者的保值率。

[本帖由helbo修改于2007-09-18 14:4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8 16:38 , Processed in 2.6846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