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0发表的原文
汽车的发源地是在欧洲,但是自从这个交通工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后,不同地域的人依照各自的文化和使用环境,制造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汽车。在汽车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在德国,是一群专家在造车;在日本,是一群科学家在造车;在法国,是一群艺术家在造车……,虽然这句话带有一点的调侃意味,但是也在一定方面揭示了各个不同流派之间制造的汽车的差别。
引用作者 壮壮先生 于 2007-9-12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0发表的原文
汽车的发源地是在欧洲,但是自从这个交通工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后,不同地域的人依照各自的文化和使用环境,制造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汽车。在汽车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在德国,是一群专家在造车;在日本,是一群科学家在造车;在法国,是一群艺术家在造车……,虽然这句话带有一点的调侃意味,但是也在一定方面揭示了各个不同流派之间制造的汽车的差别。
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0发表的原文
汽车的发源地是在欧洲,但是自从这个交通工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后,不同地域的人依照各自的文化和使用环境,制造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汽车。在汽车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在德国,是一群专家在造车;在日本,是一群科学家在造车;在法国,是一群艺术家在造车……,虽然这句话带有一点的调侃意味,但是也在一定方面揭示了各个不同流派之间制造的汽车的差别。
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2发表的原文
日本与德国都是汽车制造工业强国,其合资产品在中国市场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客户人群。然而日本车与德国车有怎样的差距呢?
德国车要远比日本车重,而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首先,为确保高速行驶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德国车的底盘用料十足,特别结实。其次,德国车发动机底部大多装有高强度防护板。再次,同排量德国车的载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车要高出30%,为此,德国车的避震弹簧更粗,避震装置自然更重。
引用作者 spd 于 2007-9-13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2发表的原文
日本与德国都是汽车制造工业强国,其合资产品在中国市场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客户人群。然而日本车与德国车有怎样的差距呢?
德国车要远比日本车重,而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首先,为确保高速行驶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德国车的底盘用料十足,特别结实。其次,德国车发动机底部大多装有高强度防护板。再次,同排量德国车的载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车要高出30%,为此,德国车的避震弹簧更粗,避震装置自然更重。
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4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spd 于 2007-9-13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2发表的原文
日本与德国都是汽车制造工业强国,其合资产品在中国市场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客户人群。然而日本车与德国车有怎样的差距呢?
德国车要远比日本车重,而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首先,为确保高速行驶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德国车的底盘用料十足,特别结实。其次,德国车发动机底部大多装有高强度防护板。再次,同排量德国车的载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车要高出30%,为此,德国车的避震弹簧更粗,避震装置自然更重。
引用作者 spd 于 2007-9-15发表的原文
不过PASST的铸铁发动机比雅阁、凯美瑞的全铝发动机是要重60kg以上的。
引用作者 蒙蒙 于 2007-9-1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spd 于 2007-9-15发表的原文
不过PASST的铸铁发动机比雅阁、凯美瑞的全铝发动机是要重60kg以上的。
引用作者 海豚 于 2007-9-12发表的原文
绝对同意 [M21] ……我个人比较喜欢欧洲车,因为车身比较厚实,质量比较有保障,做工较为细致,可惜没有米米啊,想想还是可以的! [M24]
引用作者 spd 于 2007-9-1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4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spd 于 2007-9-13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2发表的原文
日本与德国都是汽车制造工业强国,其合资产品在中国市场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的客户人群。然而日本车与德国车有怎样的差距呢?
德国车要远比日本车重,而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首先,为确保高速行驶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德国车的底盘用料十足,特别结实。其次,德国车发动机底部大多装有高强度防护板。再次,同排量德国车的载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车要高出30%,为此,德国车的避震弹簧更粗,避震装置自然更重。
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0发表的原文
可是,在法系车不占优势的地方,却恰恰是德系车最可以施展的舞台。正由于德国是汽车的发源地,所以德国人为了捍卫自己的绝对领导权,对于车,他们有着一种近乎是执著的精神;而且,由于欧洲的基督教基础,欧洲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手中的工作看作是一种对上帝尽职尽责的义务。所以,无论是在汽车的制造工艺,汽车应用技术的研发,汽车的质量方面,德国人都会抱着精益求精的理念去工作。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德国在二战时积累下来的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的军事科学技术,具有绝对优势的工业基础,都为德国现代汽车制造业做出了无价的贡献。由此,奠定了德国汽车制造业在现今世界汽车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不过,由于德国人对于技术的苛求,加上其民族自身的文化因素。在车辆的外形,内饰设计等方面走上了一条中庸和保守的道路。在中国市场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上海大众的帕萨特,外形比较保守,但是技术和安全方面都有不错的口碑。一汽大众的宝来,虽然有人抱怨后排空间窄小,但是在讲究动力和操控性的汽车改装族手里,这款车却是最好的改装原型。这一点,相对于同一个市场上的法系车,如标致307和雪铁龙C2来说,显得尤为明显。
引用作者 赵老师 于 2007-9-16发表的原文
默默的看这个帖子很久了,一直没有发言。
个人觉得讨论车系得差别和现实生活还是有差距的,在我眼里,骏景里面的绝大部分车子无非都是出自广东人、上海人和长春人之手。这和德国人、法国人还是日本人好像没啥关系。
车身重量、钢板、主动安全装置、被动安全防护。。。。。咱们不是学机械的,但咱们上过大学,我们这样的人最容易接受那种听起来很专业、外行又能理解的理论。
有人不太相信碰撞试验的结果,认为车速过慢所以某些车子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有个问题我一直想探讨:碰撞试验的得分依据似乎是来自于对乘员的伤害程度吧?据说速腾的成绩是3星,奥德赛是5星,我不理解的就是,既然在低速碰撞下,某些车的乘员的伤害都比较大,怎么来说服我,在高速碰撞的时候伤害反而小呢?
我比较赞同两个观点:
1、车是拿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95%的交通事故都来自于驾驶者的违章,如果是马路杀手,给他辆坦克也没用。
2、在观点1的前提下,车子的主动安全性能才是安全的有效保证。良好的操控性和制动性,才会在危险时刻保住自己的性命。
引用作者 sunnygracegl 于 2007-9-18发表的原文
本来想看完的,好多字啊,看得我晕车了。 [M13]
为什么开车不晕,坐车会晕车呢? [M04]
引用作者 helbo 于 2007-9-19发表的原文
性格决定车型,记得LT上有篇性格与车型关系的文章写的很有几分道理 [M14]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