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14:14
标题: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华商报:奥斯卡提名这样出炉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0:36 华商网-华商报

  当《一往无前》的女主角瑞茜·威瑟斯朋和《断背山》的男主角希斯·莱吉尔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已经有30个人知道了他们的命运。

  像往年一样,在奥斯卡提名揭晓前一天,一群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电影学院)的成员就在贝弗利山庄的总部内被反锁起来。电话线被拔掉,因特网停用,手机统统交公,门卫严格把守着电梯。在9个小时里,这些人中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因为他们知道奥斯卡提名将要花落谁家。

  为了准备统计数据、提名者简介和其他相关资料,他们不停地工作,靠小甜饼、黑咖啡提神。1月30日晚9时,来自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布拉德·奥尔特曼斯和里克·罗萨斯,向电影学院执行主席布鲁斯·戴维斯提交了这份由5800名学院成员投票选出的提名名单。和学院总部里戒备森严的情形不同,两个人只是把名单开车带走,而没有警察的监护。

  而这份名单于太平洋标准时间(美国西部城市时间)1月31日凌晨5∶38∶30准时向全世界发布。其实,在凌晨5时以前,就有大约400个记者、摄影师和评论家围在电影学院剧场下面等着了,他们在这里聆听了米拉·索维诺和新任电影学院主席锡德·加尼斯宣布了第78届奥斯卡提名名单。 纪周/文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14:15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一课:业内人士披露奥斯卡内幕 保姆也能为奥斯卡投票

2月10日,50尊奥斯卡小金人向公众首次展出,引来众多参观者。就在小金人被公开展示的前一天,著名黑人演员、奥斯卡奖评委萨缪尔·杰克逊的惊人之语令小金人光彩黯淡。 10日早上,50尊奥斯卡小金人在位于洛杉矶的好莱坞高地中心展出,该中心距离大名鼎鼎的柯达剧院几个街区之遥。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今年3月5日下午5点至8点在柯达剧院举行,届时,在中心展出的所有奥斯卡奖杯都将在典礼上颁出。这样的展览在好莱坞还是首次,所以引来参观者无数。

展览开幕式由奥斯卡主席希德·加尼斯主持,他简短致辞之后,为展览剪彩,参观者涌入大厅。这次展览的另一亮点是允许观众亲手触摸一尊小金人,并且免费合影留念。这种做法也是第一次,使得小金人前长队蜿蜒。与观众亲密接触的奖杯也将于3月5日在典礼上颁给某位得奖者,所以奥斯卡组委会对它格外照顾。除用坚韧防盗绳连接奖杯外,还指派专人保护。奥斯卡执行总监布鲁斯·戴维斯先生保证:"颁奖之前,这尊小金人将被擦拭干净,看上去与其他奖杯毫无差别。"

戴维斯先生在阅读位于入口处的公示后强调:"奥斯卡金像奖奖杯是我们注册的商标,它的照片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他还半开玩笑说:"按照这个告示说明,今年允许公众与金像奖杯合影,可以确保明年丰田汽车(这个牌子的车在美国销路不错)的广告里不会出现小金人的照片。"
另外,9日,据美国一家网站披露,好莱坞黑人演员萨缪尔·杰克逊做客美国《福克斯新闻》宣传新片《自由之地》时,爆出秘密:他发给奥斯卡评审委员会的选票,是由他妻子代为选择填写的。

萨缪尔说:"由别人填写奥斯卡选票,这在好莱坞太普遍了。他们家中的女佣看过提名的影片,厨子可能都看过,保姆也可能看过其中的几部。他们都知道你不会亲自去填,所以顺带着就帮你打了勾。"他还举了例子,"助手通常会提醒该邮寄选票了,但是看到选票都空着,就会帮你填上他们喜欢的,然后寄出去。"萨缪尔在被问到他是如何填写选票的时候回答说:"通常我先看有没有我朋友或者他们的作品被提名。如果没有,我就把剩下的工作留给我妻子,我信任她的选择。她知道,有些电影我肯定不会去看,因为那乏味得让人想睡觉。"

据统计,今年有5879张选票于本周寄出,要求在2月28日下午5点之前寄回。不知道今年有几成的选票是认真的。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14:17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二课:主角配角评奖之争

无论在舞台上还是摄影棚里,演员抢戏是自然现象。谁都想出人头地,展露头角。但轮到竞选奥斯卡时,更多演员宁愿"屈居二线",把自己"贬"为配角。

  我这里说的不是本来就该属于配角的角色,而是那些介于主角和配角之间、甚至完全应该属于主角的角色。

  今年的奥斯卡大热门《芝加哥》中蕾妮·齐薇格和凯瑟琳·泽塔琼斯分别是女一号和女二号,但这个二号的戏份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当作并列女主角完全讲得过去,至少她的戏一点也不比理查·基尔扮演的男主角少。但凯瑟琳·泽塔琼斯要求片商米拉麦克斯把她摆在女配角类。难道是她特别无私,不愿意跟齐薇格竞争?非也。她知道在主角类她的对手要强得多,而在配角类她至少可以以戏份的数量压倒那些真正的配角,如同一部影片中的拉蒂法女王(Queen Latifah,不是真的"女王",是艺名)。

  另一部奥斯卡大热门《时时刻刻》有三大女主角,按照影片字幕顺序分别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朱丽安·摩尔和妮可·基德曼。有人特意统计了她们在银幕上出现的时间:梅丽尔共42分钟,朱丽安33分钟,妮可30分钟。按照常识,她们三位都应该算是主角,要么全部算配角,即没有主角的群像卡司(ensemble cast)。但这次奥斯卡选票上,评委们不约而同把梅丽尔和妮可当作主角,把朱丽安当作配角。

  难道大家歧视朱丽安不成?

  其实这也是演员自己要求的。在主角类,朱丽安不仅要与两位杰出的同事争夺风光,更可能会自己打自己,因为她主演的《远离天堂》受到圈内关注,而她是绝对主角,想谦让都不可能。如果朱丽安在《时时刻刻》中的表演"不幸"被当作女主角,那么在提名揭晓时她就会尝到自相残杀的滋味,因为奥斯卡主办单位有规定,当一名演员同时以两部作品进入同一项目的前五名,只能取票数高的那一部。换言之,还没到决赛时她就必定要牺牲一个机会。(这个规则显然不包括导演,因为前些年斯蒂文·索德伯格便以两部影片同时进入最佳导演的提名。)

  在奥斯卡战火尚未纷飞时,有人已经成为自我抵销的牺牲品,她就是好莱坞演员的偶像梅丽尔·斯特里普。在好莱坞演员工会奖(SAG)公布的提名名单中,她居然从女主角和女配角的榜上神秘消失。正当业内人士不解地抓脑袋时,索尼电影公司公开了真相:原来该公司一名职员在去年12月提交候选人时,错把斯特里普在《改编剧本》中的表演放进了女主角类。虽然索尼很快发现了错位,请求主办单位更正,并答应承担由此引起的开销,但遭到主办单位拒绝,原因是不能开这样的先河,否则以后截止期就成了空话。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凭逻辑推理便可以猜出:评委们有人喜欢她在《改编剧本》里的表演,有人更喜欢她的《时时刻刻》,结果选票被分散,造成两败俱伤,两个角色均出局。

  2002年,环球公司出过同样的错误:它错把戏份偏多的配角詹妮弗·康纳莉(《美丽心灵》)当作女主角竞选演员工会奖,结果输给了《死囚之舞》的哈莉·贝瑞。但后来作为女配角,她赢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

  从理论上讲,这样的低级差错是不会出在奥斯卡身上的,因为演员工会奖和金球奖允许片商指定推举的选项,而奥斯卡则完全由评委选择,评委觉得你是主角,他就会把你摆在主角类,他若觉得你是配角,便会把你摆在配角类。这对于那些可入可出的角色岂不是更糟糕?对。为了防止分散选票,片商一般会在行业杂志的广告里提出建议,比如强调朱丽安在《时时刻刻》中是女配角等等。通常,愿意选她的评委也乐得尊命,因为把她搁在另一类中等于是放弃一票。

  但是,其他那些类别由片商作主的奖项也不是绝对由片商说了算,当主办单位不同意时,仍会把你摆进你不愿意的类别。米拉麦克斯照例把泽塔琼斯安排在女配角行列,但金球奖的主办单位(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认为她是主角之一,于是她直接跟蕾妮·齐薇格竞争并败下阵来。

  其实,泽塔琼斯竞选女主角比较有利,因为金球奖的主角类有十个提名名额,分正剧和喜剧或歌舞剧,而配角只有五个名额,不分类。摆在女主角类,至少提名的机会增加了一倍。那她为什么偏偏要挤进配角的圈子呢?原因是奥斯卡。奥斯卡之前的奖项都有热身的作用,你如果一直以女主角的面目出现在热身奖项中,那么到了选奥斯卡,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把你归在女主角类。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35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去年底新线公司选送《关于施密特》时,把它归在喜剧类,但金球奖的主办单位认为影片的黑色幽默元素不足以使全片成为喜剧,于是它从通常竞争不太激烈的喜剧或歌舞剧类搬进了正剧类。

  早期的奥斯卡最佳配角选的是真正的配角,即那些由"character actor"(不是我们所说的"性格演员",而是有特色的配角演员)一统天下,如《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黑人保姆。

  1944年,巴里·费茨杰罗在《与我同行》中扮演一名传教士,结果同时被选为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的候选人。虽然最终他赢得了最佳配角,但此事提醒主办单位,于是作出了相应规定,限制一个角色只能入一个奖项以及一个演员只能有一个角色进入决赛。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片商以及竞选演员有时经过精心计算,能"偷梁换柱",进入他人地盘并夺魁。一般认为,1963年的奥斯卡影后帕翠雪·尼尔(《赫德》)其实是配角,而在1980年《普通人家》中扮演次子的蒂姆西·哈顿怎么看都应该是主角。1981年,苏姗·萨兰登因《大西洋城》得到奥斯卡影后提名,但她表示很吃惊,因她自己给自己投的那票却是女配角。

  哪些是主角,哪些是配角?这有时真的很难定论,一位好莱坞圈内人士说,只要是能赢奖的奖项,就是该归类的奖项。即便没有评奖,要清晰分出主角配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拿今年评选的热门影片来说,《纽约黑帮》中李奥纳多是男一号,丹尼尔·戴-刘易斯演反角男二号;李奥纳多在《逍遥法外》中仍是男一号,汤姆·汉克斯是跟他作对的男二号。但普遍认为,戴-刘易斯是并列主角,而汉克斯则是配角。依据在哪里?完全凭直觉。

  有些演员乐意在奥斯卡时节当配角,因为获奖的机率更高;有些则属于无可奈何,因为是新人,知名度不高,明明戏份最多,偏偏被放进配角类;有些大腕为了面子,宁可冒险闯主角类,也不愿屈居配角名单。

  有时,一个演员在某部片子中的表演非常强,摆在什么位置都不怕。两年前,本尼西奥·德托罗在《毒品网络》中扮演一名墨西哥警察,极为出色。他轻松地夺下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但在这之前,他在演员工会奖中被当作男主角,击败了《荒岛余生》的汤姆·汉克斯和《角斗士》的拉塞尔·克罗。

  出现难分主配角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群像戏(ensemble film),即戏份均摊、没有真正主角的人物设置,而《毒品网络》就是典型的例子。像《魔戒》、《高斯福德庄园》都是群像戏。出色的群像戏中,每个演员都演得出神入化,但因为选票不能集中,往往导致最终谁都无法获奖。所以说,奥斯卡早就应该设置群像表演奖,表彰那些难忘的"集体成就",顺便也会减少"自相倾轧"的现象。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37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三课:奥斯卡价值几何?

大家都知道,一部影片一旦在奥斯卡获奖,便身价百倍。但这"百倍"到底是多少?粗略计算,提名大概值3000万美元;得奖值2000万。确切地说,一部影片因为得到奥斯卡提名,可以在原先票房成绩的基础上,增加3000万美元的影院收入,而一旦得奖,还可以再增加2000万美元。

  当然,具体数字取决于很多别的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影片本身的商业性及首映的时间。影片本身的商业元素越重、首映离奥斯卡越远,奥斯卡的票房刺激作用便越小,如《角斗士》是一部非常商业化的作品,于2000年5月在美国首映,等到次年2月获奥斯卡提名时,它已经赚了影院收入的99.4%,提名后仅多赚了0.2%,得奖后也只再增加0.4%,使得北美票房总数达到1.88亿美元。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想上电影院看此片的人差不多都已经看过了。

  《莎翁情史》的命运则完全不同。该片于1998年12月底上映,到次年2月获提名时,票房为3630万;提名后,票房翻了一倍多,又赚了3670万;3月底得大奖后,另增加了2700万。换言之,该片60%的票房都跟它受到奥斯卡青睐直接相关。

  由此可见,观众面窄、艺术性强的文艺片最易受惠于奥斯卡的光芒。在今年,奥斯卡的福星将重点惠顾两部影片,一是《高斯福德庄园》,这是一部描写1932年英国某贵族庄园谋杀案的精致之作,提名前票房为2200万;另一部是《不伦之恋》(常误译为《在卧室中》),这部刻画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突然面对丧子的家庭剧在提名前已有1900万美元的票房。据洛杉矶美国电影行会的负责人透露,这两部作品的票房成绩在此后一两个月里起码可以翻一番。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38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四课:好莱坞大打擦边球

  每年选奥斯卡所花费的钱,要比美国选总统还多。一部有奥斯卡"潜力"的影片,平均花在每个评委身上的钱高达五六千美元。但这笔钱不能以红包或礼物的形式出现,因此大头花在广告上,由于评委们集中居住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大城市,因此,《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也是电影公司花钱的好去处。上月,梦工场在两大报每周五刊登三个大广告,当记者询问该公司的公关主任,她的解释是:"大家都登两个,我们就登三个。"可笑的是,连毫无奥斯卡希望的《珍珠港》都登了一个整版广告,经笔者了解,这很可能是电影公司跟制作商在当初签合同时包括了这一项,没想到如今花这几万元买来的只是耻笑。

  广告做多了,边际效果就会减少。怎么办?这难不倒以作秀为业的电影业。比如说,奥斯卡规定,正规的放映会不许提供食品、点心,不许附带招待会,不许有该片的台前幕后人员出场。不要紧,那电影公司就举行"非正规"的放映会,只要对公众开放,观众不全是评委,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放映活动,主创人不仅可以出席,还可以跟观众进行交流,笼络感情。奥斯卡的执行主任瑞克·罗伯森坦言:"这没有什么不妥,当然他们会希望观众中有一半都是奥斯卡的评委。"

  如果有人违规,会有什么后果?从理论上讲,主办单位可以取消该片的资格,但这样严苛的处罚对于那些"擦边球"性质的行为似乎不近人情,因此主办单位往往只打两下大板了事。这"两下大板"就是少给发奖仪式的门票。如去年哥伦比亚公司先给评委邮寄了《卧虎藏龙》的录像带,后来又寄赠了该片的DVD,违反了只能寄其中一种的规定。但哥伦比亚解释说,最初寄录像带时,DVD还未做出来,因此它们没有选择,但该片的视觉效果更适合用DVD观看。结果主办单位取消了哥伦比亚的部分门票。《综艺》总编巴特先生感叹道:"这样的处罚,会有什么威慑力可言?"

  擦边球是一门艺术,你不能公然漠视明文规定,那只会导致翻船;但你也没必要亦步亦趋,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找到那些灰色地带,让别人有苦难言。如果竞争对手公开抱怨,那主办单位必须重新诠释现有规定,或增补新规定,但到那时,你早已在奖台上怀抱小金人,感谢八方好友了。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39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五课:奥斯卡讲不讲人缘

无论多大牌的明星、多著名的导演,在角逐奥斯卡时,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他们多半像竞选总统的政客那样,摆出一付谦卑的样子。不管平时有多大的架子,这个时候都甘愿当"孙子",以期多得几张选票。

  提名揭晓后,每人在公开场合的表态都大同小异:"我的名字能和这么杰出的同仁排在一起,这已经是我的荣耀。得不得奖我无所谓。"最好笑的是威尔·史密斯,去年12月份《拳王阿里》公映前,他在电视上口出狂言,说阿里是最了不起的电影角色,以后连汤姆·汉克斯和汤姆·克鲁斯都要拣他不愿演的角色(香港话俗称"执二摊");时隔两个月,《阿里》票房惨败,口碑平平,史密斯总算得到一个影帝提名,他的嚣张不再,而是改口:"我看了另外四部男主角获提名的影片,真是五体投地,他们四位演得太棒了,我能跟他们同时获提名,已经很知足了。"

  黑珍珠哈莉·贝瑞是今年最具"君子风度"的提名人,不管面对什么记者,她都无比诚恳,有问必答,而且口齿伶俐,思维清晰。几天前,她去沃伦·比蒂家赴宴。那比蒂曾是好莱坞身兼制片、导演、主演的超级大腕,好为人师,说话又罗嗦,两年前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大家都领教过他的滔滔不绝。这回他自然不会放过"辅导"贝瑞的机会。更有甚者,他让贝瑞拿来纸和笔,记录他的谆谆教诲。贝瑞自始至终一脸虚心好学的样子,可是她那当摇滚歌星的丈夫却忍不住了,让比蒂尽早闭嘴。

  按常理,人缘好一定会有助于赢得选票,但人缘太好了则会物极必反。在好莱坞,汤姆·汉克斯的为人属于无可挑剔的那类"稀有动物",但自从他在《阿甘正传》获第二个影帝时念了那首献给爱妻的短诗后,好莱坞对他开始用异样眼光,人们怀疑他的真诚是否别有用心,对他的成就也用更严苛的要求来衡量。说到底,当老好人虽讨人喜欢,但太温和了反而会被人看成没性格。不然他去年在《荒岛余生》中的表演怎么会输给《角斗士》中的罗素·克洛?

  说起罗素·克洛,他真是选对了时候。就在好莱坞看腻了老好人之际,他来狂妄不羁一番,抢别人的老婆,拆美满的姻缘,这次更是做出惊人之举,在英国奥斯卡仪式后公然威胁负责电视转播的导播,原因是他的得奖发言被删截。这种行为当然会引起部分评委的反感,但很可能会帮他拉到另外一些人的选票。他的粗鲁和狂野居然成了卖点,说不定能为他带来第二座影帝奖杯。

  曾得过两次最佳编剧的奥斯卡权威人士威廉·戈德曼向笔者透露,奥斯卡评委似乎有被虐待癖,尤其是最佳男主角这一栏,不信你看看过往的影帝中有多少傲慢无礼之辈:伍迪·艾伦根本不去领奖,演巴顿将军的乔治·斯科特请主办单位不要选他,马龙·白兰度派一个印第安人上台大放厥词……

  跟他们相比,罗素·克洛已经算很"温良"的了。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40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六课:奥斯卡为何不爱美女帅哥

笔者曾在国内某报看到一篇评论,该文作者大叹奥斯卡今不如昔,如今的影帝影后没有当年费雯丽、伊丽莎白·泰勒、英格丽·褒曼的容貌和魅力。当笔者把这项疑惑转述给好莱坞同行时,他们忍俊不禁:"奥斯卡不是选美,而是选演技。"

  这一点从今年的提名名单中不易看出,比如丹泽尔·华盛顿、罗素·克洛、威尔·史密斯、哈莉·贝瑞、妮可·基德曼均属于帅哥美女。但这种情况属于例外,用一位当红美女明星的话来说,"美貌能帮你打进好莱坞,但却会阻碍你进军奥斯卡。"

  哈莉·贝瑞对于奥斯卡连想都不敢想,她差点连角色都没有争到。当初《死囚之舞》的导演选女主角时,任凭她苦苦哀求、只拿平时酬劳的零头,他坚持认为:"你太漂亮了,没人会相信这样一个大美人会遭遇如此逆境。"但贝瑞知道,这个角色能让大家改变看法,证明她不只是一个"绣花枕头"。如今面对滚滚而来的奖项(她刚获得柏林影展影后),她感叹道:容貌是爹妈给的,荣誉是自己争取来的。

  一些长相出众的明星私下里透露:"大家都觉得我们看起来赏心悦目,但心底里把我们当作花瓶,评奖时连陪衬人都算不上。"一位专门负责挑选演员的卡司导演坦承,相貌对于一个演员的帮助是有限的,往往局限于入门阶段,但他否认奥斯卡歧视帅哥美女,"他们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表演实力。"

  美人们证明实力的捷径是"自毁形象",如伊丽莎白·泰勒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作品是1966年的《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在里面她不像玉婆,而像是疯婆;汤姆·克鲁斯的墨镜配皮夹克打扮能让无数女性疯狂,但他必须变成残疾人(《生于七月四日》)或走投无路(《甜心先生》)或蓬头垢面(《木兰》),才能获得奥斯卡提名。

  如果你想以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的清纯、妮可·基德曼在《红磨坊》中的艳丽、葛妮丝·派特罗在《莎翁情史》中的高贵来赢得小金人,不是不可能,但难度要大得多。前面提到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卡司导演说:"可以发挥演技的角色本来就不多,你若还要挑三拣四,你这一辈子最多就是当奥斯卡颁奖人。"

  这也难怪,如果一个角色只需要演员穿华丽服装、化妆成天仙,那该得奖的是服装设计师和化妆师。演员往往在表现跟自己反差最大的角色时,才能充分体现出"表演才华",因此弱智者、残疾人、患心理智障或处于非常处境的角色便成为好莱坞有心人的最爱。

  爱美是人的天性,如北京电影学院在招收男生时,一般不会考虑身高不足一米八或貌不惊人的考生,以此推论,达斯汀·霍夫曼、杰克·尼科尔森这些奥斯卡宠儿连第一关都通不过,甚至靓仔阿汤哥都过不了身高这一关,而奥斯卡则会演变成模特儿大赛。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41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七课:谁为奥斯卡颁奖?

谁获奥斯卡要到发奖仪式当晚才知道,但谁颁发奥斯卡却是主办单位必须事先决定的。从理论上讲,你可以请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大牌明星而无需支付一分钱出场费,但实际上实施起来却没那么简单。

  只有最佳演员的颁奖人是有章可循的,按照惯例,上届的最佳男/女主角颁给这届的最佳女/男主角,配角也按性别错开。因此,上届影后朱丽娅·罗伯茨为今年影帝献上小金人属于常规,她若不颁这个奖那才是新闻。

  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是最重头的两个奖,颁奖人通常极具分量。有一年,以演泰国国王著称的尤伯连纳(Yul Brynner)应邀颁奖,他一听是颁发最佳编剧,火冒三丈:"我是大明星!你让我颁最佳编剧?你要请我,就得让我颁最佳影片!再见!"好在好莱坞有几位人缘随和的老牌大腕,如杰克·莱蒙、查尔顿·海斯顿等,随叫随到,而且从不斤斤计较颁哪一项。那次便由莱蒙临时顶替。

  大多数明星都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不会狂妄到要求颁发最佳影片,而是希望自己的颁奖词精彩一点。90年代初《小鬼当家》的童星麦考利·库尔金应邀颁发最佳视觉效果,他仗着自己是当年的票房冠军,提出彻底改写颁奖词的要求,结果主办单位根本没理他碴儿,立马请来了另一位童星伊利亚·伍德(这次《魔戒》的主演)。

  为什么由当红童星来颁发最佳视觉效果?没有任何道理,多数奖项和颁奖人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联。一般来说,影片若获提名、但主角没有入围者(如1986年的陈冲和尊龙、去年的周润发和杨紫琼),往往会被邀请颁发一些次要奖项。颁奖人若对幕后写作班子撰写的颁奖词不满意,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但采纳与否仍由主办方说了算。

  跟得奖者不同的是,颁奖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他们上台后必须"照本宣科",不许自我发挥。正因如此,那年理查·基尔的反华言论一出,便被奥斯卡"判"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非主办单位"亲中",而是他违反了奥斯卡的颁奖规则。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42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八课:轻声细语的战役

为了争夺奥斯卡,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均耗费巨资,大肆宣传,把全球娱乐媒体都炒得沸沸扬扬。但这场电影业最铺张的战役中,有一场战斗是在幕后静悄悄进行的。

  在奥斯卡公关战役中,除了锣鼓喧天地唱好自己的作品外,还有一场唱衰对手的战役,这场战役往往是关起门来悄悄推展的。对手显得弱了,自己看上去就能高人一头。

明:不长对手志气

  谈论他人是一门技巧。在奥斯卡入围者接受媒体采访前,影片公司的公关部门会专门为他们"指点迷津",教他们如何谈论对手。比如,记者若问你今年最喜欢的影片除了自己这部以外,是哪一部,这时你千万不能拿出一部可能会跟自己竞争的影片,而要说一部不可能入围的影片,但又不能是失败之作,否则会显得自己没有品味。今年最好的例子是《哈利·波特》,大家都说好,但不是奥斯卡材料。如果记者开门见山,请你谈谈对手作品,你应该说,"这是一部很扎实的佳作",而不要说"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杰作"。总之,要显得有风度,但不能为别人做广告。

暗:张扬对手弱点

  如果说在公开场合好莱坞人士个个像"英国绅士",私下里可绝不会那么彬彬有礼。各电影公司早早就分析"敌情",找出可能阻碍自己夺得小金人的对手,并竭力发掘对手的弱点,然后不落痕迹地把这些弱点张扬出去。

  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 Film)乃奥斯卡上的常胜将军,今年它的《不伦之恋》颇受好评,令人想起20年前的经典家庭剧,如《克莱默夫妇》、《普通人家》等。但该公司心里很清楚,华纳的《魔戒首部曲》和梦工厂与环球联合出品的《美丽心灵》的呼声更高。对付《魔戒》,米拉麦克斯采取的措施是"以小制大",处处强调自己是小制作,"不像有些影片那样光是剧组的伙食费就够我们整部影片的制作"。把自己打扮成弱者,以博取众人的同情,这样的计策在美国有时很灵验。

  对付《美丽心灵》,米拉麦克斯找到了一个让它欢天喜地的薄弱环节。该片在改编真人真事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节都是虚拟的,只留了一个真实的框架,即主人公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得到诺贝尔奖,其他都是"编"的。有些熟悉真人或原著的影评人对此提出异议,米拉麦克斯便悄悄把这些文章传给其他媒体人士,结果一时间报上出现"批斗"《美丽心灵》的架式。

  推出《美丽心灵》的公司也不是好惹的,他们拉拢了一批同情者,在报纸上"揭露"真相,告诉大家那场抹黑《美丽心灵》的媒体战是有幕后策划的。原本媒体影评人喜欢或不喜欢某部影片都是很自然的事,但若受到挑拨或误导,事情的性质就不同了。事件中,双方老板曾互相质问、互相调解、互相道歉,最终又装出笑脸向公众解释一切都是误会,两家对他们的对手都有"无限的尊重"。

  米拉麦克斯和梦工厂均是好莱坞的后起之秀,前者以出品优质文艺片著称,被迪斯尼笼入氅下,后者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等成立的新公司,是近几十年来好莱坞第一家成功兼顾制作和发行的新公司。但这些年来,两家简直铆上了对方,非搞得你死我活不可。1998年的奥斯卡角逐中,米拉麦克斯的《莎翁情史》击败梦工厂的《拯救大兵瑞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因为《瑞恩》是大家所看好的典型奥斯卡影片。次年,梦工厂终于"报仇雪恨",用《美国美人》打败对方的《苹果酒屋规则》。去年,梦工厂的《角斗士》又夺得奥斯卡桂冠,但人们惊奇地发现,根本没有奥斯卡水准的《情浓巧克力》(米拉麦克斯)居然也获得提名。于是,业界人士感慨道:这两家公司的确不乏好片,但它们的公关才华更令人钦佩,它们懂得如何以柔制刚、化险为夷。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44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第九课:奥斯卡的幽默细胞

奥斯卡颁奖典礼长达3、4个小时,除了最佳影片、最佳主演、最佳导演等少数几项,大多数奖项并不能引起广泛的兴趣。加上得奖者上台不是感谢上帝,就是感谢一大堆圈内同行,观众难免要打哈欠。怎么办?主办单位想出两招。哪两招?请参考咱们的春节联欢晚会……

  对了,那就是歌舞和相声。

  为了让颁奖仪式生动活泼,制作方通常会用大歌舞作为节目的开场,然后中间利用获提名的五首电影插曲活跃气氛。但这一招的效果越来越差。如同我国观众越来越不满意中央台春节晚会的歌舞,美国观众也腻烦了奥斯卡的酣歌艳舞。诚然,有几届的编导颇有创意,如有一年的开场表演是一排排扮成小金人的舞蹈演员,在书架似的框子里站着,后来,他们慢慢"活"了起来。但歌舞要靠灵感,没灵感时编出来的会让人看得痛苦,如80年代末的一届,编导让一个当红小生跟白雪公主跳舞,被观众评为"最扭捏作态"的奥斯卡典礼。这几年,主办单位聘请的一位知名编舞家,每每在节目中牵强地穿插大段舞蹈,如前两年她把五部提名影片全用舞蹈表现了一番,殊不知,有些影片适合歌舞,有些让人难以忍受。

  那么,最受观众欢迎的奥斯卡节目是什么?不错,就是相声。美国流行单口相声,许多喜剧演员早年均在相声俱乐部(Comedy Club)练就一副急智本事,擅长控制各种场面,因此奥斯卡的主持人一定是一位有电影成就(但不一定是超级巨星)的喜剧演员,在近年的主持人中,比利·克里斯托是公认最优秀的。通常,只有在他不愿当主持人时,奥斯卡才会请别人。《泰坦尼克号》得奖那一年,他一个人在台上有说有笑、载歌载舞,气氛要比百人大歌舞好多了。


删除开场歌舞后,奥斯卡的开场重任全落到主持人肩上。主持人需要讲十几二十来分钟的笑话,这些笑话多数是嘲笑好莱坞圈内名人或丑闻,如查理·辛嫖妓、惠特妮·休斯顿吸毒等。今年的节目负责人维兰奇说:"如果你是刚出过丑闻的明星,脸皮又比较薄,最好别来参加典礼。到时台上笑话一出口,反应镜头就即刻落在你身上。全世界都看着你出样相。"

  奥斯卡主持人一定是搞笑的能手,但这些笑话大多不是他编的。每届奥斯卡都会组织一个写作班子,专写开场白和颁奖词。这个班子通常有十名笑话高手,均是好莱坞圈内的"大腕写手",其中有一位是曾经在《星球大战》中扮演丽娅公主、后改行当作家的凯瑞·费雪,写作班子的领头人是接受记者采访的维兰奇。这位蓬头垢面、外貌像叫化子的作家曾13次参与奥斯卡仪式的台词撰写,两次获得表彰优秀电视节目的艾美奖。

  这个一流的写作班子不仅事先准备好主持人和所有颁奖人的"高论",在颁奖当晚也不得休息。他们守候在后台,根据临时发生的不测事件,随时补写新的笑话。如果有人在台上出了丑,接下来被主持人挖苦一番,那就是考验写手的急智才能。那年英国演员大卫·尼文在颁奖时,一个裸体男子从台上飞奔而过,全场一片哗然,等尼文转身、发现出了什么事,他定睛一想,说到:"没想到刚才那人花这么大精力,原来是给我们展示他的短处。"全场轰然大笑。不过,这次完全没有后台妙笔的功劳。

  《末代皇帝》得大奖那年,陈冲和尊龙共同颁发某个奖项。他们先在台上聊了一会儿《末代皇帝》,说摄制组由各国成员参与,尊龙说:"那真是全球性的(universal)。"陈冲佯装惊讶:"不,这是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的。"因为"全球"和"环球影片公司"是同一个英文字,这里开了个双关语的玩笑。有些观众觉得这个玩笑挺风趣,有些觉得牵强附会,但这既不是两位颁奖人的功劳,也不是他们的过错。

  好的笑话固然受欢迎,但当奥斯卡转播到非英语国家时,再好的笑话都会显得莫名其妙,而俗气得要命的歌舞反而能穿透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有一得必有一失。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45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好莱坞的"潜规则"与性交易

娱乐圈"潜规则"的丑闻在刚刚发现"娱乐致死"乐趣的我国大陆地区传得沸沸扬扬,通常涉及有权有势的导演或大明星以及急切成名的年轻女子。"潜规则"是一个圈中人颇为忌讳、圈外人似懂非懂、圈子周边的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竞争年度热门关键字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困难的是实实在在的事例并不多。


 人们最喜欢问的问题是:娱乐圈到底有没有潜规则?至于国内有没有,笔者没有资格回答。但是好莱坞有没有类似的"规则",我敢说:没有。因为,在任何行业的透明度都比咱们高的美国,它不是"规则",而且它一点也不"潜",而是非常显眼地暴露在水面上。

  没有哪个行业法规或条例说过演员必须跟导演、制片或投资人上床才能得到某个角色,但是,这样的交换非常普遍,传到外界的只是冰山一角。有趣的是,好莱坞似乎还没有出过这方面的"反叛者"。为什么?美国对于性骚扰的处罚非常严厉,为什么反而没有人站出来揭发行业内部的腐败现象?

  前些年,我在一本类似《少男少女》的美国杂志上,看到一篇做明星梦的指南文章,里面细数了数十条成功进军影视业的秘诀,其中一条是:无论你是男是女,性向如何(即自己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你必须时刻准备着跟能为你事业开道的任何人提供性服务。当然,作者没有用"性服务"一词,而是用了一个较为委婉的替换词,比如"使之私下觉得高兴、有乐趣"等。除非你是昏睡了一百年的正人君子,其意思一目了然。

  电影学院的课程里绝对不会有这一条,任何就业指南也不会有如此暗示,但你不得不佩服老美的媒体有如此魄力,把人家闺房里咬着耳朵传授的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最近看到另一本美国杂志,居然把这金科玉律直接写到了封面上,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是本期重点推荐的"佳文":想当明星?一路睡上去。这要比几年前的"强烈暗示"更进一步。

如果说好莱坞比中国娱乐界所传的"潜规则"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美国需要付出性好处的,不仅是女性,甚至并不一定以女性为主,而是完全男女平等,因为在美国娱乐界,位居各大经纪公司、制作公司要职的,据说同性恋高达三分之一,纽约百老汇的比例要比洛杉矶的好莱坞更高。加上那些喜欢姐弟恋甚至母子恋的女老板,男生需要"献身"的可能性跟女同胞相差无几。

  为什么要"献身"?这跟"卖身"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早已跨越了国家、地域、文化、政治的樊篱,而必须到经济学中寻找答案。说到底,这是一个价值和供求的命题。

  先说当明星的好处。看过福布斯名人排行榜的读者一定知道,一个明星靠演戏、公开亮相(比如为商家剪彩)、拍广告等,一年可以赚到多少。一个普通国民,一辈子都赚不到这笔钱,可能十辈子都不够。不信我们大致算一下,排行榜上收入最低的,年收入都远远超过了100万元人民币。姑且用一百万这个小数字。中国普通老百姓,如果算上广大的农民,2003年的人均年收入恐怕不会上一万元。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这概念跟人均收入略有不同,但一万元的估计应该不会太保守。两个极端简化的数字摆在一起,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清晰的结论:即使是一个上不了百大榜的明星,他的收入也很可能是一个普通国民的一百倍。


  这个对比不是为了强调贫富差距,也不是为了提倡平均主义。目的是要说明,明星这个行业相较于普通职业,有着太大的诱惑力,足以招来庞大的候选人队伍。这从如云美女美男争考北影和中戏的壮观场面可得到佐证。

  你可能会说:明星挣得多,他的劳动付出也多啊。

  这岂止是谬论,简直荒唐无比!如果按照劳动付出来衡量,矿工或尖端科学家应该是中国收入最高的阶层。这个说法其实混淆了当今商业社会商品定价的一个重要原理。在商业欠发达的年代,商品的定价通常以成本为基数,比如一张桌子的制造成本为10元,流通渠道产生的销售成本为3元,你再加上2元的利润,卖15元,大家都有得赚。在商业发达的市场,这张桌子的定价主要不是看成本(成本只是为了保证底线),而是看消费者的承受力。如果说买主最多愿意付出50元,那么这张桌子的定价可以是13-50元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
作者: yukee    时间: 2006-2-24 21:46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卢医生,好久不见了! [M29]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46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明星的服务是一种商品,跟任何商品一样,它的价值是由市场的需求量和承受力决定的。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函数题:量和力的乘积才是决定身价的因素。比如一个世界一流的古典音乐家,观众可能愿意花一百美元买一张票欣赏他的表演,但他的观众群在全球只是十万,因此他的潜在市场是一千万美元。另外有一个电影明星,观众平均花十美元看他的表演(指影片),但他的全球观众群有十亿,那么他的潜在市场就是一百亿美元。这就是好莱坞明星身价高居全球之冠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演技比其他国家的演员更好,而是他们产品的市场在全球最大。中国大陆地区明星的身价近20年来的狂飙,完全是改革开放后经济起飞、购买力提升的结果。想当初刘晓庆走穴一场才赚50元,那时她已经是明星了。再举例:80年代末,许多好莱坞明星的片酬突然升了20-40%,不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或付出有了如此幅度的提高,而是东欧市场的打开一下增加他们拍摄的影片的收入。他们的劳动并没有比往常多,一切都是"肥水回流"的结果。

  再来看付出的性质。影视明星跟体育明星有所不同,体育明星需要有实力,影视表演不是一个层层选拔的竞赛,它需要一定的素质和技能,但这种素质和技能往往没有绝对客观的评判标准。杰克·莱蒙初出茅庐便因《罗伯茨先生》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他兴奋地告诉纽约的表演课老师;老师指着跟他们擦肩而过的人,跟他说:刚才走过的人中,可能有六个演这个角色都会不亚于你。你跟他们的最重要区别是:你得到了这个角色,他们没有。这么说不是否认演员不是谁都能当的,但演员不像世界冠军,他的工作技能中有许多"虚"的成分。表演出色的未必能崭露头角,倾城倾国之貌也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你再看看那些要素质没素质、要才艺没才艺的(各个国家都有),你可能会意识到,一个演员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机遇。关于这一点,美国的职业指南上并不避忌。

  假设你是一个出道不久、小有演技、长相也不错的青年演员,你希望踏进这道门,最终跻身一天赚几十万的行列。但是,有成千上百人跟你有相同的梦想,竞争着同一个角色。那时,你该怎么办?你可以说:求求你,我一分钱不拿也愿意。隔壁一位说:我不仅一分钱工资不要,还愿意给您捐助一万元。依此类推,一直到某人出的价钱达到负责选拔的人觉得你可能得到的跟你付出的大致相当。(美国影视界尚未传出演员直接付钱给制作方以换取角色的案例,但中国电视剧行业听说是有价码的。)

  这就是价格均衡理论,具体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比如,某些女演员能担任女主角,是因为她的"赞助人"(亲戚、朋友等)乃该项目的投资人。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倒贴。当然,多数小明星还没有傍到这样的大款,因为傍大款的能力跟曝光率是相辅相成的,有鸡才能生蛋,但没有蛋哪来的鸡?真是难煞人。大量好莱坞明星传记显示,他们多数来自穷人家庭,很多连中学都未念完。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没有富爸爸为他们用金钱开道,他们唯一可以用来交换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身体。他们懂得,青春无价,如果把握得当,可以换来有形的资产。对于很多想踏入好莱坞的青少年,一旦挤不上这条独木桥,夸张地讲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合法的,到餐馆当服务员;另一个是非法的,即卖淫,估计一辈子都卖不出明星一部片酬的数字。他们没有别的工作技能,在一百块卖一次跟白白献身换一个演出机会之间,显然后者具有更高的"未来价值"。他们可能没学过博弈理论和金融学的未来价值计算法,但他们知道这相当于买彩票,但概率要高不少。

  这么说并不表示所有好莱坞明星都是靠出卖肉体成名的,也不是说所有人都愿意这样做。凡事都有例外,某些人出演了没有太大竞争的角色,结果出其不意红了;有些人一路没有碰上一个色狼;有些才华横溢,雄居千百竞争者之上。但这些应该属于例外。美国的性文化要比中国开放得多,很多人并没有把性行为看成要死要活的事。在那种文化氛围中,为了角色而"献身"的举动未必具有多大的"牺牲"精神。这从两句圈内流行的话中可以得到印证。在好莱坞,每当某个显然不称职的漂亮演员得到某个角色后,人们私下里会问:Who is he/she sleeping with? 意思是:他/她在跟谁睡觉才得到这个角色?有一个电影论坛以这句话为题,讨论了古往今来那些有貌没才的演员。

另外一句话更加露骨:Who do you have to fuck to get a break in this town? 当一个小人物找不到当明星的突破口时,他可能会扪心自问:我该跟谁上床才能在这个圈子里打开缺口?这句精彩台词出现在一部描写演艺圈内幕的舞台剧《制作人》中,定于2005年搬上银幕。

  其实在任何有利益交换的领域,性都可能成为一方的筹码。但人是高级动物,因此性的交易跟买菜不同。在很多情况下,挑选者和被选者不仅仅是机会和性服务的关系,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的吸引甚至情感。有多少导演跟女主角有恋情,而这些恋情后来都被"神化"成感人的爱情故事(至少在离婚之前),但它们的起点未必那么纯洁无暇。

  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作品《彩排之后》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男主角(一名资深老导演)跟母女两人(均是演员)都有暧昧关系。但它的重点不在于哗众取宠的题材,而是他们之间互相利用、互相依赖的复杂关系。


  天真纯洁的少女为了追求理想,惨遭好色淫乱的导演的玷污以及道德败坏的环境的摧残。有人喜欢把娱乐圈的性交易理解成如此简化的善恶之争,以便取得黑白分明的判断。事实上,几乎没有人是在无意中跌落这个陷阱的。在一部詹姆斯·狄恩的传记片中,他在朋友警告他某些导演的所作所为后,毅然决然去该导演家参加派对,进门时,他做出一个既"豁出去"又有些顽皮的表情,他能预感自己进入的世界,但他能调整心态。谁都知道这个派对包含着什么,其他比如导演请你深夜到他住处"说戏",或者演员要求深夜去导演房间获得特殊"指点"。这里面有风险,但没有受害者。现在值不值,当事人心知肚明;将来值不值,就要看运气了。如果名字能三天两头见报,八成是值了!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48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yukee: [M03]

你的宝宝好可爱!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49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如何解读美国电影票房数字

"《珍珠港》不负众望获得票房冠军!""《珍珠港》票房令人失望!"

  这两个互相矛盾的标题在中港台各地的中文媒体上均出现过,但有谁问过这葫芦里究竟在卖什么药?从字面分析,第一个标题似乎引用事实,不易作假;第二个属于个人观点,因此有松动的余地。

  其实,美国的电影票房数字可以说是非常科学又及时,许多电影网站都予以刊登。但是,解读这些数字却需要一些内幕知识,你若听信电影公司的公关宣传,那么每部影片都好像大获全胜似的,没有失败之作。在此,我们为读者深入好莱坞,解开这个数字之谜。

  首先,需要跟大家介绍一点小常识,那就是美国人看电影有先睹为快的习惯。一部新片推出时,影迷们倾巢出动,争相在第一时间观赏。通常,一部新片会在周五上映,到星期天,这部影片的商业价值已一锤定音。若一部影片在头三天那个周末门可罗雀,它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因为下一周它的票房必定更低。

  一般来说,影片的票房从一个星期到下一个星期会下降30%-60%,口碑好的降幅低一点,口碑不好则会高于60%。正因如此,好莱坞才会高价聘用大牌影星,动用上千万的宣传费,为的是在第一时间把观众骗进影院。等口碑传开后,广告的作用就低多了,因此美国电影的广告攻势都集中在上映前的那一周,等上映后几乎销声匿迹。

  说明了这一点,大家就不难理解,"《剑鱼行动》战胜《珍珠港》成为票房冠军"这个说法其实犯了逻辑错误,就好像说"我的工资是一千元,我爷爷的工资是一百元,所以我比他多赚十倍"。若想拿现在的钱跟几十年前的钱相比,就一定要把通货膨胀的因素算进去,而本周新片的票房跟已经上映两三周的影片根本不可以类比。当《剑鱼行动》以两千万夺得首映周冠军时,《珍珠港》的累计票房已超过一亿,想看的人早已看了。有些完整的票房表不仅列出当周数字,同时还有总数,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见树不见林的谬误。

  另一大误解在一般票房成绩单上看不出来,而对于电影公司却是最要命的。当周冠军可以用作广告词,但一部影片在商业上成功与否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票房,另一个则是成本。一部影片投资一千万,回收三千万,那就是200%的盈利;而另一部影片投资一亿,回收一亿,那只是打平而已,尽管在表明上它比前一部多赚了三倍多的钱,但那是营业额,而不是利润。作为老板,你希望拍那部卖三千万的影片赚一笔,还是那部一亿的影片白忙一场?

  从这个最关键的角度讲,《珍珠港》只是勉强过得去而已,它那两亿美元的制作成本还不包括主演的片酬,因为他们选择了分成,而北美票房也只有两亿多,因此只能打平。当然,等海外票房及电视播映权、录像带等收入进来,应该能小赚一点,但跟同类的《泰坦尼克号》相比则应算是差强人意。

  今夏票房最成功的好莱坞影片应属《速度与激情》,四千万的制作,却有一亿五千多万的票房。秘诀是不用大明星,靠口碑的力量吸引人;明星虽有号召力,但片酬也吓死人,因此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片商使用分成的手法,让明星成为股东,以降低风险。当然,真正属于"中头彩"的还是黑马。

  由此可见,约翰·屈伏塔的《剑鱼行动》开场两千多万并不值得庆祝,李连杰的《龙之吻》四个星期收三千万可谓滑铁卢,而投资额跟《珍珠港》相仿的《最终幻想》回收三千万,它那日本老板和编导更是要跳楼了。反之,成龙的《尖峰时刻2》第一周就卖了六千万,的确该开香槟了。

  以上简述的票房规律只适用于商业片,商业片会在北美三千多家影院(准确说应是"放映厅")同时上映,而文艺片则采取"细水长流"的运作模式。通常,一部文艺片会在纽约、洛杉矶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艺术院线公映,加起来也就只有十来个放映厅,然后靠口碑慢慢相传,所以文艺片很难打进票房十强,但它们每周的收入能跌也能升,不像商业片只跌不升。

  当一部文艺片的口碑超出艺术院线时,它的商业潜力便出其不意地发挥出来。比如《卧虎藏龙》原本只是艺术片(在美国,外语片在发行时都属于艺术片),但区区几家艺术影院根本满足不了慕名而来的观众。面对该片处处大排长龙的奇观,大型商业院线便把它接了过来,一下子它的观众群从都市的高品味阶层扩大到普罗大众。至于它能获得上亿的票房,那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

  大致上说,商业影片都以票房论成败,即"能否赚钱?""赚多少?"这个"多少"是指"投资回报率"。文艺片当然也要赚钱,但好评也很重要。有些文艺片在拍摄时就确定了以艺术成就为主要目标,如《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虽在商业院线放映,但并没指望它们赚大钱,好莱坞把它们称作"名望"项目(prestige projects)。当然能赚钱最好,不赚也无妨,赔得太多则就伤筋动骨了。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53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配音的危害

对于不懂外语的观众来说,欣赏外国电影的一大障碍就是听不懂。把角色台词改成中文是一种克服该障碍的方法,其作用显而易见,此处不再赘述。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配音的危害远大于益处,其中有些是不为一般人留意的。

  首先从翻译的角度看,配音为翻译增加了很多限制,比如音节的多寡、口型是否吻合等。有些原文中简明扼要的说法,却成了配音翻译的难题,如最常见的英文"No",在许多场景应译成"别这样!"或"住手!"但因为银幕上演员很明显只说了一个音节的字,所以不得不翻成"不!"于是大家常看到敌人在抓好人时,他的家人(尤其是妻子)在一旁大声喊:"不!"你有没有听到过中国人在类似场合说"不"呢?即便在再烂的国产电视剧里,我也没听到过这样不像中国话的中国话。

  除了这一类属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不少原文中的成语、俚语等,因翻译的水平有限,常常一个字一个字被硬译为中文,结果观众听起来有时似懂非懂,有时根本不知所云。有些大家通过画面及上下文可以猜出个大概,而有些幽默等巧妙之处则完全丧失殆尽。

  如果采用字幕,翻译的质量问题仍然存在,但至少对口型的麻烦就没有了。字幕翻译也需要较高的技巧,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字不能太多。如果观众因需要看字幕而根本无暇顾及画面的其他内容,那么,这样的字幕翻译是不成功的。字幕翻译切忌啰嗦,凡是对白的语气、画面的内容中能够传递的信息,字幕中能简就简,能略就略。举一个中译英的逆向例子:早期张艺谋的影片(如《红高粱》)是由国内单位翻译的,英文字幕每个字都能跟中文台词相对应,结果一句简短的中文句子经常需要两行英文才能放完。他后来的作品很明显是由境外的专业字幕翻译公司和人员来负责,字幕短多了,但神韵却保存得更完整。但字幕翻译最大的长处不在于此,而是以下涉及的方面。

  一旦选择配音,就会牵扯出一大串别的问题,首当其冲是声音表演的问题。一个演员处理台词的方式是他电影表演的有机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斯特里普能准确地再现各种方言和口音。你可能会说:"我听不懂外语,所以他们台词功夫如何对我不起作用。"这话只对了一小部分。尽管不懂外语的观众无法领会某些演员把握台词的精湛之处,但我们仍能感受到他们处理台词的大致风格,而这种风格在配音时有意无意会成为牺牲品。先举一个外国的例子:早年日本也广泛采用配音方式,玛丽莲·梦露以低沉、略带沙哑的说话方式著称,西方男人觉得她那样很性感,但日本人的审美观刚好相反,女人的说话频率越高就越有女人味,结果日本银幕上的梦露成了尖嗓子。在中国银幕上,外国人讲话或多或少都有些拿腔作调。不信你做个小试验,即使你背对着电视机,光听台词,你多半可以判断出放映的是国产片还是外国片。最好笑的是,中国配音演员觉得声音表演不过火不足以表现出应有的外国味,而西方电影表演(比如好莱坞)却反复强调自然,他们的表演方式在很多中国导演看来是"不到位"的。这一上一下,原先低八度的处理变成了高八度,并且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腔。当我第一次听到老外说英语时,我大吃一惊,原来他们讲话跟我们差不多,没有一丝配音片那种戏剧性的高低起伏。

  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遨游》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即超级电脑哈尔。这是一个完全靠声音来塑造的艺术形象,当初库导找了几位很好的演员,但始终不满意,因为他们的念白带有太重的感情色彩。哈尔不是一个人,他是一台机器,但他又具有某些人类的特性,因此演员拿捏分寸时要非常谨慎,平衡他的人性和机器性,不能有半点过火。除非配音导演及演员完全了解库导的构思,不然,忠实地用中文再现哈尔的表演是很难的。

  假设配音这一关能通过,还有声音处理及音效合成两关。我国的影视剧大多采用后期配音,音效处理颇为原始落后,对于配音片的处理也一样粗制滥造。比如两个人在一个小房间里的对话,跟在大厅里、室外空旷的地方说法,声音效果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在同一类型的空间,每个人的说话声也会根据镜头的不同而略作调整,如配近景和特写的声音应该很直接,而从桌子那头传过来的声音,就应该有一种适当的空间感。这些细微之处需要音效师录完音后慢慢加工,我国电影这方面的不讲究简直到了骇人的地步。绝大多数电影的绝大多数对白都没有任何空间效果,更谈不上精确的空间感(如角色从左后方说话,他的声音应该也从左后方传过来,等等)。我国的配音都是在录音棚里录制的,似乎只要发音清晰、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就大功告成了。

有些外语片有一道独立的台词声轨,跟其他音响效果是分开的,就好像卡拉OK碟一样,你完成配音后合在一起就行了。但有相当一部分外国片没有独立的台词声轨,配音单位有两种应付手段,一是把有台词的段落拿出来,分析背景上的音乐和音效,然后尽量找相同的内容补上;另一种是"懒惰"法,每当银幕上有人说话时,背景上的声音就会悄悄淡出,说完后又淡入,仿佛说话声把杂音全给压下去了。第二种方法对于整体艺术效果的危害不言而喻,但第一种也绝不是良方,而会吃力不讨好。记得好多年前,笔者有幸参观国内一家非常著名的配音厂,负责人向我介绍,他们收集了大量唱片,终于复制了《莫扎特》一片的背景音乐(该片无法采用上述第二种方法,因为音乐在影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能贸然消失)。我听了差点没当场昏过去。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会告诉你,每一位指挥、每一位演奏家,对于同一首曲子的诠释会有不同,你若用卡拉扬的莫扎特录音,来取代玛瑞纳(该片音乐的指挥)的录音,可能连节奏都会有差异。而要复制音响效果,难度比找合适的音乐版本更大(至少多数外国片现在都发行soundtrack)。稍具规模的好莱坞影片,对于音效的制作一丝不苟,有些导演花在音效方面的功夫,不亚于拍摄本身。我们要复制那样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墨守成规,把落后当宝贝

  原版的声音表演越出色、音效越讲究,配音造成的伤害就可能越大。配音要保持原版水平,从理论上讲不是不可能,但就我国现有的条件是不容易做到的。怎样情况会出现例外呢?成龙的港产片在美国上映前,好莱坞公司会花几百万美金重新制作音乐和音效,并尽量请原版的演员来配,难怪观众看了不会反感。

  在发达国家,外语片是否需要配音,主要视它的观众群。比如成龙的港产片搬到美国,打的是主流商业市场,观众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来不看外国片的蓝领阶层,因此重新配音就有利于广大观众的接受和理解。但是,张艺谋的作品就绝对不可能被配成英语,看他影片的观众,多数有较高的教育程度,虽说不懂中文,但绝不会因为听不懂银幕上讲的话而产生排斥心理;事实上,若配成了英语,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和耻笑,因为那意味着侮辱他们的智商。李安当初拒绝将《卧虎藏龙》配成英语,他甘愿冒不被主流观众接受的风险,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他艺术品格的体现。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放映了大量外国片,配音不仅受到欢迎,而且连配音演员都成了明星。当时的观众基数非常大,而且还没有看原版片的习惯,配音为国人了解外国电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早已缩小到大中城市,而且以发烧友为主。我可以想象一个每年只看一两部影片的观众宁愿损失高质量的音效而免除阅读字幕的麻烦,但是,一个影迷若为了贪图方便而愿意放弃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嫌电影院太远而购买家门口地摊上的《魔戒》枪碟,你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影迷。如果我把配音的逻辑再往前推进一步,那么,你若觉得老外的服装不顺眼,是不是全该换成中山装?墙上的裸体画要不要换成书法?你可能觉得我这么说太夸张,其实不然,很多香港片把好莱坞电影加以"本土化",拍出的克隆版有时也很受欢迎,这就表示的确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觉得光是说中国话还不够贴近我们。我不否认有观众喜欢看配音版,但电影公司至少应该同时放映原版,给观众选择原汁原味的自由。

  在北京、上海那样的现代化大都市里,建筑、服装、消费等都达到了世界水平,偏偏电影院里很难找到一部原版片。这不仅剥夺了观众应有的权力以及学外语的绝佳良机,而且对我国的形象也会带来负面作用。当我们为自己的配音沾沾自喜时,老外却在背后作鬼脸,因为在很多地方,配音早已成为没品味、没文化的表现。每当我见到这种情形、向他们解释这是"初级阶段"的特定产物时,他们都会说"别开玩笑了,还初级阶段?"我想也对,这恐怕更多是既得利益者死死拖住历史的车轮,迫使本应向前发展的事物原地踏步,继而发展成中国一大怪现象。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56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好莱坞真的排外吗?

好莱坞真的排外吗?
  向美国以外任何国家的影人提出这个问题,你会得到"你干吗要明知故问"的白眼,仿佛问者是个白痴。如同日出日落,这已是人尽皆知、并且已经接受的常识。
  但把这个问题摆到好莱坞人士的面前,你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当然,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谁都会,但我咨询的好莱坞人士向我历数一项项用来佐证的事实。远的不说,光是最近这次奥斯卡,就足以证明好莱坞非但不排外,而且大有沦陷于外国"入侵者"之势。

  咱就不赘述获十项提名、四项大奖的《卧虎藏龙》了,《情浓巧克力》除了英语对白,其实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法国片,演员大多来自英法两国;艺术成就高超的《毒品网络》接近三分之一是墨西哥影片,获最佳男配角的演员出生于波多黎哥,在影片中几乎全部讲西班牙语;至于最终夺得大奖的《角斗士》更是由70多国"联军"的大部队组成,领军的罗素·克络即使操一口澳大利亚英语,你也不能说他不地道,毕竟古罗马人压根不讲英文。此次五部奥斯卡提名片中唯一正宗的美国片只有大嘴美人主演的《永不妥协》,从题材到演职员均属美国"土特产"。

  如果我们把镜头从幕前移到幕后,"敌情"就越发严重。连袂推出《永不妥协》的两大好莱坞电影公司是"环球"(Universal)和"索尼"。谁都知道索尼是日本大财团,但"环球"的大老板也不是美国人,而是法国的Vivendi集团。《卧虎藏龙》在美国由索尼古典公司发行,资金来源远远超出中港台三地。接下来看导演,我们知道李安是我国台湾人,《角斗士》呢?导演是英国人,《情浓巧克力》的导演是瑞典人……

  从复杂的公司结构、融资渠道及人才配置看,好莱坞早已彻底国际化。正如汽车的出产国如今已无法界定,要找出一部百分之百的美国影片也已经不可能。但的的确确,好莱坞有一道无形的鸿沟,把外来影片拒之门外,这道鸿沟就是文化。

  诚然,美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但它所包容的,往往是容易吸收、容易消化的邻近文化。比如欧洲文化,本来就是美国文化的源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更是跟美国文化大量重叠。典型的好莱坞明星未必能说带美国腔的英语,但几乎毫无例外,都是欧美人。

  说到演员,那张脸就是最难跨越的鸿沟,尤其对亚洲人更是如此。好莱坞对于亚洲文化一直持类似中国人看西洋镜的心态,早期的好莱坞片即使采用亚洲题材,也不用亚洲演员,而把欧美演员的眼睛贴成单眼皮来冒充;无需讳言,时代在进步,这种事情现在已不可想象,在美国大都市,拿陌生的外国名字开玩笑也已被看成土里土气的乡下人行为。但是,地道的亚洲演员、纯粹的亚洲题材,在好莱坞还是很难出人头地。成龙的武打喜剧只有一部《尖峰时刻》能算取得商业成功,况且他现在仍未杀出"异国情调"的窠臼;周润发三部西片均遭惨败,说实在他连最基本的语言关都没过,说的英语如此蹩脚,只能扮演外国人或唐人街警察等角色;杨紫琼和陈冲没有语言障碍,演技也不错,但她们多久才能等到一个卡司导演(casting director,我国称"副导演",专职寻找演员)的电话?

  平心而论,好莱坞对亚洲人和亚洲题材的歧视,已从"水泼不进"的有意识反感,进化到"不以歧视为荣"的潜意识阶段。影迷可能会问:"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影片不是一直很叫好吗?"答案是:跟李安以往的作品一样,他俩的作品只是巡回在艺术院线。艺术院线的观众一般是受教育程度较高,而且对外国文化较有兴趣,但人数非常有限。比如许多人在看张艺谋影片之前,已经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说张艺谋影片在国外丢中国人的脸并不合逻辑,因为看他影片的人绝对不会把20年代的中国当作现在的中国,反过来,连中国和日本都分不清的美国人绝对不会看带字幕的外国片。

  也正因为如此,《卧虎藏龙》在美国主流社会的成功便具有特殊的含义。不少中美评论家均把这层含义理解为"美国大众开始接受东方文化",其实这可谓夸大其词。不错,美国电影观众要比以前更"心胸开阔",善于接受新事物;所谓"新事物",不仅包括纯粹的外国片,还包括像《钢琴别恋》那样的小众文艺片。还有两个因素也不容忽视:香港武打片以录像带的形式在美国都市区已流传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忠实影迷,他们是《卧虎藏龙》的"中坚分子";第二,《卧虎藏龙》虽然讲的是地道的中国故事,但在处理上也经过一番精心的"国际化"过滤,它三位编剧中的那位美国编剧对每一个剧情、每一句台词都进行了反复推敲,确保西方观众不会有理解困难。比如,它突出了两个爱情故事,因为爱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主题,但"江湖"概念却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除的,所以被淡化,英文字幕中的"江湖"采用音译,让观众以为那是一个什么组织。对于原著中的什么"宝典",这位编剧则基本放弃,因为西方人难以理解一本书能把所有功夫秘诀全部传授给人,他们会觉得很荒唐。再举一个小例子:玉蛟龙的名字在英文中并没有采用惯常的意译或音译,而是用"Jen"这个名称。"Jen"跟"玉"和"蛟"都有几分音似,从拼写结构上也酷似中国人的名字,但"Jen"在英文中可以是"Jennifer"(詹妮弗)的简称,而这个名字对于老外既好念好记,还能产生"小女子"的联想。

  笔者认为,《卧虎藏龙》攻破好莱坞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李安的作品有文化积淀,但不像张艺谋和陈凯歌作品那样融入一层又一层的思想深度,因此老外理解起来没那么困难;而打斗情节更属于纯视觉性,无需动脑也能欣赏。但是,若以为从此以后中国影片(或其他非英语国家影片)能堂而皇之进入美国主流院线,那就大错特错了。除非中国人和西方人从生活到地域完全融为一体(那是不可能的),中国电影作品在好莱坞最多只能被当作"奇葩"来观赏。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57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军方如何介入好莱坞

好莱坞需要华盛顿提供金钱、设备和人员协助拍摄,华盛顿需要好莱坞帮它宣传形象,但主动权掌握在好莱坞手里。打个比方,现在好莱坞筹备拍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需要大量军事设备作道具,它有几个选择:一、向军方以市场价租借,以美国的薪资标准,这个数字会相当可观;二、用电脑制作虚拟的;三、向军方游说,表示该片对军方形象有利,相当于军方几百万元招兵广告的效应,因此,军方应该免费提供。

  美国军方除了在二战期间直接参与宣传影片的制作,平时并没有附属的故事片产业,也没有"八一电影厂"的对应机构,但它不是不明白好莱坞产品的巨大宣传作用。在一个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它有两种选择:一是跟好莱坞合作,以廉价甚至完全不收费的方式提供器材、人员及咨询服务(如向剧组成员讲解专业知识,参观军事设施等);另一种就是不合作。什么时候合作?当它觉得所拍摄的这部影片对军方有利时,具体地说就是里面要有代表军方的正面人物;反之,如果它觉得影片有损军人形象,自然就不会出钱出力。比如,好莱坞关于越战的影片几乎全都把美军描写成坏人,国防部也就不会去充当"赞助商"了。描写海湾战争的《火线勇气》本想从军方得到一臂之力,但国防部公关部门看过剧本后,以"里面没有一个我们的战士是好人"为由,将它拒之门外。总的来说,美国政府不会也无权去干涉一家私营企业以什么立场拍摄,即便遇到911那样的特殊时期,最多也就是跟片商"协商",试图施加影响而已。

  早在1915年格里菲斯拍摄《一个国家的诞生》时,西点军校的工程师便亲临片场,帮助他重演美国内战的细节,并出借"古董"军火。1924年他导演《美国》时,陆军部门动用了一千名骑兵和一个军乐队。当时的战争部长解释道,军方配合大导演,是为了让拍出来的影片对军校有教学作用。

  如今美国国防部为好莱坞"调兵遣将"的目的,是为了征兵。自从越战结束后美国从义务兵改为志愿兵后,每年军方需耗费巨资作广告,而再好的广告也不如好莱坞影片来得有煽动性。但反对人士指出,没有确切的数据可以证明这种赞助形式真正起到了推动征兵的效用,一些国防部大力支持的影片,如《空中勇士》等,吸引了千百万的年轻观众,但前来报名参军的人并没有明显增加。归根结底,这是官僚机构用纳税人的钱来补助一个根本不需要补助的行业。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1:59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拍电影难找钱更难

假设你不是张艺谋或陈凯歌,没人捧钱送上门来;你可能拍过一两部片,但仍默默无闻;你甚至一个镜头也没拍过,但有这方面的宏伟目标;而且你老爸也不是亿万富翁,不可能拿出几百万让你"玩一玩",那你就需要掌握以下的知识,知道哪里可以搞到钱,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有能力帮你搞钱的人。这个人就是你的制片人。

制片人最痛:找钱难

  从目前的情况看,流入全球影院系统的大部分电影属于独立制作。虽然它们赚的钱往往10部都抵不上一部好莱坞大片,但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片,里面产生过很多经典,如《毕业生》(The Graduate,1967年)、《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1967年)、《逍遥骑士》(Easy Rider,1969年)等。但为独立片筹钱确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即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制片人,通常都需要3~5年才能把一个纸上谈兵的项目搬上银幕。有一位制片人在戛纳电影节上宣称,他的影片是50年前由他爷爷开始启动的!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当全职的独立制片人,最好同时运作好几个项目,东方不亮西方亮,风险得以分散。

  刚开始制片时,你可以成立一个制片公司,但不成立也无妨。如果同时拍几部片,每部注册一个不同的公司有利于避税。而在项目开发阶段,公司并不需要完整的结构,但有些人喜欢摆谱,雇了一大批秘书和助理,结果日常的行政开销居高不下。这往往是独立公司不成功先成仁的直接原因,也是有经验的制片人不会犯的傻错。

  每个项目都始于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也许是一个完成的剧本,也可能是一部小说、一个大纲,甚至一个三言两语的主意。制片人必须拿出确凿的法律依据,证明这颗种子的所有权是他的,因此,越是成形的"种子"越容易得到版权法的保护。另外,该项目如果能早早吸引到明星加盟,这有利于资金的募集。但找明星也有危险,有些明星的经纪人要求制片人签署"pay or play"的合同,即不管该片拍不拍,片酬必须照付。这对于资金尚未到位、拍摄时间表不能确定的项目,是很大的风险。当然,独立制片人和明星究竟谁掌握主动权,完全要看具体情况:像大卫·普特南那样的大牌制片人,绝对不会跟任何人签订上述那种"不合理"条约。

制片人最爱傍大款

  决定一个项目预算多寡的主要因素,有明星片酬、拍摄所需及导演追求的风格。你如果想请金·凯瑞或汤姆·克鲁斯,那你起码要预留2000万美元的费用;如果剧本需要你搭建一个古罗马广场,那你得弄清这需要多少钱;如果你要拍《哈利·波特》或《魔戒》,想用"简约派风格"来省钱是不可能的。一句话,你想省钱就不要选择大场面、大明星、大特技。

  那么拍一部影片到底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取决于你所说的"钱"包括哪些费用。比如,某部影片的拍摄制作预算是1000万美元,那么制片人必须筹集1350~1600万美元,才能把保险、利息、法律、应急等费用打在里面。这就是行话所谓的"底片费用"(negative cost),不包括宣传和发行的费用。

  一旦影片的"底片费用"定下,制片人就可以开始募资。由于电影属于高风险投资,没有人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几乎没有一个投资商愿意完全包揽一部影片的全部投资金额。因此,制片人需要把影片"瓜分"为很多块,然后一块一块地往外卖或出租。《电影游戏》一书的作者马丁·戴尔说:"这像是宴请一大桌人,你得考虑谁坐哪个位置,谁跟谁合不来等问题。"

  如果影片挂靠在一家大公司,或者制片商本身投入较高的比例,那么,很有可能从银行贷到一定数额的款项。但世界上愿意投资电影的银行并不多,而且条件也颇为苛刻。银行不会片面听信你预测该片能赚多少多少钱,他们需要看一些具体的抵押资产,如制片公司现有的片库,他们也很重视该片的预售合同、合资合同,以及销售经纪商的预付款。如果所有条件均完全符合,而你需要贷1000万美元,那么,银行会给你750~800万美元,因为这是银行赚取利息的方法,那就是计算出贷款的现有价值和未来价值之差。

也许你想,我若少借一点,说不定就不会这么麻烦。错了,涉足电影业的欧美银行一般很少投资那些预算不足500万美元的"小成本片"。

  而且钱还有优劣之分。同样100万美元,你老爸投给你跟时代华纳投给你是不同的。假设这笔来自时代华纳的钱占总投资额的1/10,那么,你凭这笔钱再向其他投资者筹钱或向银行贷款就会容易得多。这好比是傍大款,除了拿到实实在在的钱,还有很多无形的好处。

  另一种常见的集资渠道是合拍。所谓合拍其实往往是合资,你可以通过对方公司,从对方的母公司那儿得到"大款"的支持。许多欧洲和亚洲的电影公司愿意走合拍的道路,因为这是一条通往好莱坞的捷径;另外,很多欧洲和亚洲国家有政府补贴或税务鼓励政策,他们乐得找美国独立制片商合作。李安的很多作品就是这样找到资金来源的:首先,他的制片人詹姆斯·夏慕斯在纽约有一家独立公司,名叫"好机器"(Good Machine),他们跟台湾制片商合作,并从台湾当局领取拍片补贴;反过来,又从好莱坞发行公司那里争取投资或票房预支。《卧虎藏龙》的资金结构之复杂,足以成为电影投资课程的研究案例。

附属产品形象权的乐与怒

  如果影片的规模较大、影响较广,制片商还可以考虑出售附属产品的形象权。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全是大厂的大片,如《蝙蝠侠》卖了5000万美元的形象权,《侏罗纪公园》高达1亿美元,而最高纪录则是由《星战前传I》创下的,据称该片即使卖不出一张电影票,光凭各大企业支付的形象费,就足以使该片收支平衡。当然,大部分厂商因为对印上星战形象的产品销售过于乐观,结果造成货物积压,以亏损告终。

  在电影的附属产品中,原声带是最明显的例子。照道理,制片公司需要向拥有音乐所有权的唱片公司购买使用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你若能说服唱片公司,让它相信你的影片能有效地宣传它的唱片,那么,它非但可以不收钱,而且还可能来一个"倒贴投资"。这一出一入差得可多了。不过,这种好事往往发生在那几家大厂及它们的分公司,因为多数大厂隶属于巨大的媒体集团,那些集团下面往往还有唱片公司,因此,"弟兄"之间谈起来比较好说话。但这方面的钱也不是没有代价,有时唱片公司需要推某位歌星或某类音乐,那你就不得不在影片里"塞"进该人或该曲。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电影的插曲似乎跟影片无关,而更像是为原声带做宣传。

  某些影片的附属产品除了唱片,还有电子游戏。华纳花了200万美元购买《外星人》的电玩权,成为这方面的先驱。而今后随着电子游戏业的高速发展,跟电影业之间的互相授权将越来越多见。赞助费是另一种集资形式,适用于大制作,比如有007开的宝马车、镜头里出现的非常显眼的商品画面。一部预算2000万美元的影片很容易拉到20万美元的赞助费。

  如果这番折腾下来资金仍有缺口,你不妨考虑接受你那个腰缠万贯的叔叔的钱。个人投资用于拍电影的案例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非常盛行,现在已很少,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打水漂,一分钱都收不回来。但业内流传的都是罕见的成功故事,经制片人一渲染,说不定能打动某个富翁的心。跟戴安娜王妃一起丧身车祸的多迪·法耶德曾为《烈火战车》投入一半的预算资金,该片后来荣获奥斯卡大奖。澳大利亚的《鳄鱼邓迪》也是由私人投资的,鬼使神差地成了当年度的票房冠军。但总的来说,投资者往往不谙电影运作和里面的"猫腻",他们的命中率比买彩票高不了多少。

微型制作,省钱的最后一招

  上面说的独立制片,跟好莱坞大片相比显得"小",但它们起码都是百万美元以上的预算。如果你仍处于玩DV的阶段,这个数目仍然高不可攀。怎么办?

  其实,还有一种更省钱的电影,叫做"微型制作"(micro-budget film),也称做"零预算片",这是影坛新人摩拳擦掌的平台。这些影片的预算都在百万美元以下,近年来较著名的是《厄夜丛林》(直译《女巫布莱尔》),才区区几万块钱的成本。最极端的例子是1992年的《El Mariachi》,剧组总共才两个人,花了2300美元买胶片、1300美元冲洗、2800美元胶转磁,相机是借来的,剪辑用录像来做,总共花了不到7000美元。该片居然广受好评,而几年后同一导演拿了大笔钱、请来大明星重拍的版本反而相形见绌(编者注:即由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主演的《三步杀人曲》Desperado)。好在该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去年拍摄了叫好叫座的《非常小特务》,才算力挽了人气下跌的狂澜。

  如果你立志当大导演,对这些"业余"的把戏不屑一顾。我可以告诉你,很多当今好莱坞的王牌导演都是从这一步起家的:斯皮尔伯格16岁时拍了一部故事片长度的8毫米影片;伍迪·艾伦的第一部作品是拿了一部现成的日本片重新配上喜剧台词;科波拉1963年的《Dementia 13》仅花了22000美元;斯科西斯1972年的《Boxcar Bertha》也只有10万美元预算;大卫·林奇的《Eraserhead》(1977)耗资8万美元;索德伯格的《性、谎言和录像带》虽然用了110万美元(他原本只打算花6万美元,后来有大公司介入,才将预算提高),但赚回来10倍于此的票房。很多明星,如史泰龙、尼科尔森也是从这条路走上来的。

  微型片需要很多热心人帮助,于是一个配套支援系统应运而生。全球的微型片中心在纽约曼哈顿,如1991年成立的"拍摄画廊"(Shooting Gallery)公司有1800名投资者,并跟新线公司有合作关系,开发的项目新线有权先过目并决定是否投资。另外,微型片有自己的电影节,那是建立口碑的场所,参加这种电影节的人士不是来看你的影片够不够精致,而是你的影片有没有锋芒。跟电影节同样重要的是某些编剧或制片工作室,如圣丹斯就有这样的活动,帮助把《男孩不哭》和《落水狗》等影片推上了制作轨道。

  微型片原来是富家子弟玩电影的工具,但随着拍摄器材成本的不断下降,DV为广大爱好者开启了一道创作的大门。或者说,新技术降低了普通人进入电影制作业的门槛,值得庆幸。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2:01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银幕上的真鸳鸯

8月1日,《鸳鸯绑匪》(Gigli)在美国首映。影片招来一致恶评,收集媒体评论的烂番茄网站罕见地出现近百分之百的负面影评,连以心慈手软著称的罗杰·伊伯特尽管说了不少好话,但总体仍持否定态度,有一篇正面影评认为《绑匪》跟烂片之间仍有区别,其距离相当于萨达姆和希特勒。更不幸的是,影片的票房也同样全军覆没。总之,该片乃今年进军金草莓奖最有实力的作品,远远超过前年的《星梦泪痕》(Glitter)。

  一部电影砸锅,原本是很正常的事。但《鸳鸯绑匪》属于例外,它在上映之前就没人看好,毫不夸张地说,全美国上下人人都等着看"好戏",戏未开场言论中已渗透出一种全民幸灾乐祸的心态,颇有点某些国人看911的味道。究其原因,大家对阿本哥和阿詹姐假戏真做并不以为然。

  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和詹妮弗·洛佩兹(Jennifer Lopez)在拍摄该片时"擦出爱情火花"(套用国内娱乐媒体用过30万遍的生动描述),这是全球娱乐新闻的头等大事,其地位不亚于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用娱记的话来说,此乃该片的主要卖点。但在老美眼里,这却成了该片的致命弱点,至少是一大可取笑之处。

  美国娱乐媒体对阿本哥和阿詹姐恋情的炒作程度远远超过中文媒体对王菲和谢霆锋分分合合的不屈不挠。假设现在王菲和谢霆锋主演一部爱情喜剧片,即便影评人不屑一顾,影迷也会把影院的门槛踩烂。这不禁让我思考一个爱因斯坦式的重大命题:为什么中国观众喜欢假戏真做,而美国人却更信奉曹雪芹的"假作真来真亦假"?

  你可能觉得我从单个例子下这个结论太武断。其实,我以前也曾注意到类似的案例。当年伊丽莎白·泰勒拍《埃及艳后》,在片场跟理察德·波顿擦出火花……更正,那不是"火花",起码是"森林大火",烧遍全球娱乐媒体。影片上映后,观众反应同样平淡。有人说:影片中的恋情还不如镜头外的来得精彩,来得如火如荼。如今,美国影迷几乎重复了前辈的态度:我干吗要花钱买票看阿本哥和阿詹姐在银幕上谈情说爱,电视和杂志每天都追踪报道,而且细节更丰富,不用我花钱就送到我家的电视屏幕。

  对于刚学会媒体炒作的中国娱乐界来说,任何炒作都是有助于票房或收视的;但在早已百炼成钢之地,影迷和普通观众相对比较挑剔。其实好莱坞业内人士早就知道,当明星绯闻的火热程度超过作品本身时,对作品带来的作用往往负面多于正面。道理很简单:喧宾夺主。尽管"主"能因此出名,但众人的眼球全集中在"宾"上面,这时,宾主关系已经主次颠倒。正因如此,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在宣传时拼命淡化男女主角的戏外戏,强调影片本身的故事,但为时晚矣。


  如果我们深究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可能会发现某些有趣的文化差异。在奥斯卡·王尔德的名著《道雷·格连的画像》中,男主角某次光顾一家不起眼的剧院,里面正在上演莎翁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演朱丽叶的女孩非常出色,对于纯真感情的诠释极其到位。他看完戏到后台一打听,发现该女孩从来没谈过恋爱,根本不知道情为何物。在经典爱情剧之精彩演绎的感染下,他们俩相爱了。后来,他很得意地带了一个朋友去看该剧,却发现女孩的表演完全缺乏感觉。他不解地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回答说:以前她不懂爱,所以能模仿得惟妙惟肖;现在亲身体验了,所以觉得台上的一切都很假,根本无法让自己入戏。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且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但它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演戏乃"假装",即英文的"make believe",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真",而是"像"。当演员开始玩起"真"来,观众(至少是某些观众)反而会感到浑身不自在,因为他打乱了我们看戏时精心保持的真实和虚假之间的平衡,刺破了我们的幻觉。如果我们大家都想见证"真戏真做",那么,好莱坞片商早就该想到请布拉德·彼特和詹妮弗·安妮斯顿、瑞茜·威瑟斯朋和瑞安·菲利普这类生活中的金童玉女来搭档。

在现实中,真情实演对于上座率通常没有刺激观众好奇心的作用。且看前年阿汤哥跟佩妮洛普·克鲁兹联袂的《香草天空》、他92年跟妮可合演的《大地雄心》(Far and Away),均未出现阿汤迷踊跃购票的场面。但这两部也没有引起《绑匪》式的口诛笔伐,可能是因为阿汤不像阿本和阿詹那么招摇的缘故吧,当然影片本身的质量应该是更主要的原因。


  严格地说,《鸳鸯绑匪》并非启用明星恋人,他们俩是在拍摄期间坠入情网的。大明星要谈情说爱,这恐怕是片商不能左右的,一般企业禁止同事恋爱的规定在此肯定不适用。但是,启用明星拍档并非完全不可取。库布里克筹拍《大开眼戒》时,专门强调要生活中的明星夫妻档,还考虑过当时尚未离婚的亚历克·鲍德温和金·贝辛格。这实在是高招,因为该片探索闺房政治,"真人"演来便多了一个层次。

  历史上,夫妻演夫妻或情侣演情侣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刚去世的凯瑟琳·赫本跟她那半公开的恋人斯宾赛·屈塞合演了九部影片,也没看到有人喝倒彩。事实上,他们的关系对于影片是有益处的,因为银幕下的爱情对于银幕上的爱情起到了一定的点化作用。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亨佛莱·鲍嘉和劳伦·巴考尔身上,从她初登银幕到他去世,他们联袂的作品有《取舍之间》(To Have and Have Not)、《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盖世枭雄》(Key Largo)等,是真正意义上的火花之作——尽管他们之间有23岁的年龄差。


  如果说美国观众对于银幕真感情持保留态度,那么,在亚洲这可说是理想境界。我敢打赌,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那样银幕上下高度统一的惊天动地之恋更可能发生在亚洲。亚洲影迷在看电影时,尤其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青春爱情片,尽管内心清楚那只是做戏而已,但看着看着多多少少有点当真,潜意识当中盼望那异常般配的有情人弄假成真,终成眷属。因此,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娱乐记者向演员提出那些属于剧中人物的问题,特别是"对演对手戏的异性主角有没有感觉"更是百问不厌的经典问题。另一个红娘式问题可以甩给大多数香港女星:刘德华怎么样?



  成龙并不擅长演爱情片,但他的日本女影迷就是不能接受他结婚生子的事实,害得他只好把林凤娇藏在深闺中。美国影迷也追星,见到明星的身影也大呼小叫,但叫完后仍回归理性,知道人家在银幕下要过自己的日子。如果哪个影迷紧追不放,明星便会请求警察保护,法院也会禁止该影迷靠近明星,媒体不会称赞他为"热情的fans",而叫他"stalker",建议他接受精神科医生的治疗。


  在美国,明星八卦是八卦小报和电视的专长,银幕则是留给创作者的。于是乎,我们看到汤姆·汉克斯和妻子瑞塔·威尔逊同时出现在《西雅图夜未眠》中,迈克·道格拉斯和凯瑟琳·泽塔·琼斯双双出演《毒品网络》,但他们在片中却没有扮演夫妻。热恋中的麦当娜和西恩·潘到香港拍摄的《上海惊奇》(1986)中,她是修女,他是瘪三,他们在黄浦江边相爱……影片的下场比他们的婚姻更惨不忍睹。

  阿本哥和阿詹姐应该知道,狗仔队前的表演和摄影棚里的表演是两码事,不然重蹈娜姐覆辙绝非危言耸听的事(娜姐去年跟幕后的老公搭档完成的《踩过界》仍被推举为金草莓得主,此事可资借鉴)。听说他俩合作的下一部电影已经在剪辑,导演听说《鸳鸯绑匪》的命运,不禁狂喜,这回他终于可以剪掉阿詹姐的镜头了。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2:04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好莱坞同志为何不愿出柜?

 好莱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它汇集了大批同性恋演职员,在讲争取同性恋基本权益的大道理时一点也不落后于人,另一方面,它在实际操作时又极为保守,当聚光灯照到自己时,经常连最基本的真话都不敢说。

  美国同性恋争取平等权益始于1960年代,几十年来虽历经波折,但取得了重大进展。作为同性恋人士众多的行业,好莱坞照理会一马当先,利用它手中巨大的媒体威力,宣传反歧视、争权益的讯息。但影视作品中的同志形象最初仅限于插科打浑的配角,一直到1990年代才大量出现真实描绘同性恋形象的节目。

  五六年前,好莱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知道圈中谁不是同志,就看他是否敢扮演同志。最显著的例子是威廉·赫特主演的《蜘蛛女之吻》和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费城故事》,两人都因演活了同性恋角色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但谁都知道,他俩是百分之百的异性恋者。为什么这样有血有肉的好角色没有同性恋演员来争夺?

  话说回来,好莱坞同性恋应分为台前幕后两大类,幕后工作者基本上不需要遮遮掩掩,如大名鼎鼎的大卫·格芬(David Geffen,梦工场三大老板之一)从来就不掩饰自己的性取向,他的风流艳史也流传很广。即便是普通的编导,也不会因此受到歧视。至于台前的演员,又可以细分成两类:明星和配角。如果你一辈子演配角、跑龙套,你出柜(英文"come out of the closet"的直译,指暴露同志身份)不出柜都无妨,反正大部分观众不认得你是谁,更不会来关心你的私生活。如果你是明星,更别说是超级巨星,那么情况则完全不同了。

  在银幕上风流倜傥的英俊小生洛克·哈德逊一生都躲藏在"柜子"里,直到罹患艾滋病临终前才承认同性恋真相。人们斥责他的自私和怯弱,因为他用假结婚来"制造烟雾弹",甚至在病重时还跟某女演员演激情戏,差点殃及同事的健康。但当今的好莱坞同志明星又有几人能跟公众坦诚相见呢?圈子里一直盛传着汤姆·克鲁斯跟妮可·基德曼的婚姻是一桩交易(即阿汤哥找一个掩护,妮可找一个成名的捷径),基努·李维斯曾"傍过某大款",《美国美人》的男主角在影片中暗恋女儿的同学,在实际生活中恐怕更会狂追女儿的男友,等等。

  从理论上讲,这些都是他们的隐私,跟他们的事业无关,跟我们观众更是毫不沾边。但事实上,明星的形象是一个戏里戏外的共同组合体,电影公司和他们强大的公关机器利用他们的一颦一笑,把他们神化成公众形象;这个形象一旦扎根于观众心目,就会具有超脱于明星本人的独立性。当他那些不符合该形象的生活细节流传于世,这个形象就会受到破坏。

  第一个公开挑战这一条条框框的,是女谐星艾伦·德杰尼勒斯(Ellen DeGeneres)。几年前,她在主演的情景喜剧中公开出柜,得到媒体的一片赞誉。不久,她的亲密爱人安妮·海切(Anne Heche)和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电影《六天七夜》上映,但票房失利。人们把部分原因归咎于安妮·海切的爱情戏不可信。之后好莱坞又有几位知名度略低一筹的明星出柜,但出柜后演艺事业均转入低潮。

  大部分同志明星尤抱琵琶半遮面,但一些激进的同性恋组织及媒体狗仔队却不屈不挠,挖掘他们的每一件隐私。究其个中原由,同志明星不敢好汉做事好汉当,有经济、政治和艺术三大因素。

  假设阿汤哥真的是同志,他即便自己有勇气承认,不怕损失票房、失去千万身价,他必须考虑周遭同事的生计,因为他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周围一大批人的饭碗。若他的薪水跌一半,他的经理人、公关、助理等人的收入都会受到影响。他若有一天大义凛然要将个人秘密公诸于众,那些人会说服他,说这样做其实不是"真诚",而是"自私"。其实,很多人的演艺生涯走下坡是很正常的事,但跟出柜撞在一起,人家便自然以为那是出柜带来的事业灾难。

  除了金钱损失,许多同志明星还害怕被永远带上"同志明星"的桂冠。正因为目前公开身份的同志明星不多,只要你一出柜,你就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同志政治的代言人,不管是华盛顿的艾滋病拨款,还是加州当地的什么法案,媒体都会来询问你的看法。很多明星对政治本来所知不多,更不想成为摇旗呐喊的吹鼓手,这跟一些知名亚裔电视主播竭力淡化自己的种族色彩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个原因说来很不合逻辑,但的确广泛存在,那就是,当同志明星出柜后,许多观众无法再接受他们扮演异性恋角色。演戏原本就是假装,为什么异性恋演同性恋大家觉得可信,而反过来就不行呢?笔者曾参与一个电影业的市场研讨会,会上我们问道:大家都知道汤姆·汉克斯没经历过艾滋病的痛苦,安东尼·霍普金斯更是没有吃过人,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演技和观众的接受程度。在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这些代表着美国各阶层观众的与会者承认,自己的思维经不起逻辑推理,但当他们看到安妮·海切跟哈里森·福特接物时,他们脑海里则冒出她跟艾伦的亲热场面。

  更要命的是,当同志明星出柜后,非但非同志角色会不翼而飞,连扮演同志角色的成就也会被人大打折扣。有人会说,你本来就是同志嘛,演一个同志有什么难的,又不像那些奥斯卡影帝影后,一招一式都是他们仔细观察、刻苦专研的结果。

  在如此重重压力下,许多同志明星选择了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中间路线,像歌星瑞奇·马丁、电视剧《威尔和葛蕾丝》扮演同志的男二号,都是任凭媒体拷问,坚决不予正面回答。这样,至少没人可以骂他们欺骗世人了。

  媒体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主流媒体倾向于粉饰太平,只要明星本人不发表声明,即使他在公众场合都跟一位同性"好友"出场,它们仍会视而不见。这种情况在香港等地要比美国更严重,每当看到媒体大肆宣传某明星的最新女友,我不禁哑然失笑,但始终弄不清他们的意图。一、可能他们真的不知情,但天天跑娱乐线的记者会冥顽不灵到如此地步吗?二、他们为了保护偶像形象,故意向公众放烟幕;三、他们愿道出真相,却怕官司缠身,所以用这些异性绯闻来捉弄明星,让他上得了台阶却下不来。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同性恋团体及媒体,他们为了树立模范,壮大声势,经常强行把明星赶出柜。但他们的热情太高,新闻素质却不高,有时会捕风捉影,把真的同志跟有过同性恋经历的异性恋者混为一谈。在好莱坞,许多少男少女在刚出道时都需要牺牲色相,如《珍珠港》男主角本·阿弗莱克曾毫不隐晦地说:只要能争到好角色,帮人吹几次箫无所谓。吓得公关公司赶紧堵上他的嘴,因为影迷们不必要知道这些行业内幕。这些因工作需要造成的临时同志绝非真的同志,把他们描绘成同志偶像只是同志圈的一厢情愿。

  过去十几年来,好莱坞对于同性恋话题从一开始不敢正视,到允许严肃讨论和真实刻画,但好莱坞必须面对整个美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许多地方因为宗教、道德或个人信念,无法容忍或接受同性恋现象,另外,年岁较大者通常也不如年轻人想得开。这使得那些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身陷困境:要么像哈德森那样伪装自己,但需要冒被人勒索或利用的风险;要么将真相大白,拿自己事业赌一把。但大多数人选择了折衷的方式,站在柜子的门口,既不深藏,也不出来,事业和生活两头兼顾。
作者: lhf    时间: 2006-2-24 22:15
标题: Re: 奥斯卡扫盲班开学(转载)
好莱坞扫盲班:裸的奥秘

西片中出现裸体镜头不足为奇,连中国影院正式公映的译制片都不完全像从前那样一看到有"点"就挥舞剪刀,如《泰坦尼克号》的裸体写生场面就保留了原貌。虽然芭蕾已不再充当脱衣舞的替代,但人体艺术仍被普遍当作挑逗和炒作的卖点。在纯色情片尚未合法之时,主流电影中那点点滴滴肉体便成了聚精会神的焦点。

其实美国的情况比中国好不了多少,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一般认为美国人把性看得像家常便饭那么随便,殊不知整个美国的国民性在骨子里却偏保守,因为美国历史上有清教的传统。虽然那是两百年以前的事,但多少会留下痕迹,表现于电影就是美国片对于性有一种有意无意的神经紧张,不像欧洲片那样坦然。

  §商业顾虑

  好莱坞对裸体遮遮掩掩,不是因为美国观众不好此道(电影观众的主力军是青少年,正是对此最好奇的年龄),而是美国电影业有严格的评级制度。露多少、露哪个部位,该打什么"级别",全由美国电影协会评委会来定。

  罗杰·伊伯特等权威影评家对评级单位非常不满,因为这些评级会给人以错觉,以为打上R或NC-17级别的影片都有"不良意识",而事实上,很多这个级别的作品非常健康向上,适合少年观众。但从评级单位的角度看,问题就复杂得多。一部影片是否题材健康,那是一个主观的判断,而一旦采用主观标准,就会产生没完没了的纷争,所以只好用机械的"露多少、露哪里"作为标准。

  读者可能会问:被打上R或NC-17的影片,其票房一定会受到不利影响吗?未必。首先,美国电影院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对观众年龄的核实不会很严;其次,美国少年发育较早,13岁冒充18岁一点不难;还有,被冠予这些评级,有时反而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招来一批"一探究竟"的购票者。某些好莱坞少年影片精通此道,如《美国派》从头到尾全是性的玩笑,可谓"意识不良",但你若仔细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真正露点镜头,因此它便能获得较有利的评级。

1990年以前,美国最严格的电影评级是X级。在普通人心目中,X片就是纯色情片,大城市的红灯区到处是XXX的霓虹灯。但X级原本也是针对某些镜头的,如前文所述,影史上有过一部X级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那就是1969年的《午夜牛郎》,涉及到卖淫的题材,但一点也不色情,是一部非常严肃的作品。可见裸露和色情不是永远可以划等号,而某些评级跟大众认知之间也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艺术顾虑

  假设你问某个好莱坞演员"你愿不愿意在影片中露点或演床戏?"你得到的回答多半是:"那要看是什么影片。是剧情发展必不可少的吗?"演员们(尤其是女演员)都知道两个词,就是"gratuitous sex",即毫无必要的性。她们需要避免的,就是这样的裸露或床戏。

  这是一种专业精神指导下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往往要比"是否剧情所需"更复杂,比如很多人会非常重视导演的人选,如果是艺术造诣很高的导演掌镜,她就会愿意脱,因为她知道诸如斯科西斯那样的名导不会把工作当作拈花惹草的借口;有些演员会看搭档是谁,如果是她觉得能自在配戏的人,她可能就不会拒绝。

好莱坞演员愿不愿意接拍这样的影片,一般都会事先跟自己的经纪人说明白,绝对不会在拍摄时才受到导演"蒙骗"或"诱迫",被迫做出"下贱"的事。如果你愿意接拍,那么你必须跟制片方商讨所有的细节,包括暴露哪些部位、用哪个角度拍摄、有没有触摸动作等,可谓细致入微。但有些人喜欢夸大其词,吹嘘他们如何在现场"引诱"演员拍脱戏。《本能》的导演保罗·范霍文透露,他在执导《星河舰队》中一场集体洗澡的戏时,演员开始时有些扭捏,结果他和剧组其他工作人员带头裸体,以"协助演员进入状态"。当然这话有夸张的成份,因为任何有裸戏的演员都事先签了合同,而且导演把每个镜头的素描都给他们看过,因此不存在大吃一惊的事。范霍文还说,他一般不会在刚开拍时拍裸戏或床戏,因为那时剧组演员互相还不熟悉;也不会在快结束时拍,因为到那时大家会觉得像期末考试,搞得很紧张;所以他选择拍到一半时进行。

  另外有一个故事,倒是千真万确:罗伯特·奥特曼在拍《战地流动医院》时,有一个女战士洗澡、墙板突然倒塌的镜头,需要演员表现出惊吓。当演员表演不到位时,奥特曼和其他剧组成员便来了一个"身先士卒脱光光"的窍门,果真那女演员被"惊"出了该有的表情。不过那是在性开放的七十年代,放到现在说不定她可以告剧组性骚扰。

  一部影片是否需要裸戏或床戏,一般在剧本阶段便可以判断;一个裸戏或床戏镜头怎么处理,那又是演员们事先靠谈判可以确定的。那么,演员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打个比方,拍照时,被拍者尽可以自己决定角度和表情,但拍出来是什么效果很可能出乎自己的意料;电影更是如此,加上剪辑等后期工序,出来的结果完全不在演员的控制范围内。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