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们证明实力的捷径是"自毁形象",如伊丽莎白·泰勒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作品是1966年的《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在里面她不像玉婆,而像是疯婆;汤姆·克鲁斯的墨镜配皮夹克打扮能让无数女性疯狂,但他必须变成残疾人(《生于七月四日》)或走投无路(《甜心先生》)或蓬头垢面(《木兰》),才能获得奥斯卡提名。
从目前的情况看,流入全球影院系统的大部分电影属于独立制作。虽然它们赚的钱往往10部都抵不上一部好莱坞大片,但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片,里面产生过很多经典,如《毕业生》(The Graduate,1967年)、《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1967年)、《逍遥骑士》(Easy Rider,1969年)等。但为独立片筹钱确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即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制片人,通常都需要3~5年才能把一个纸上谈兵的项目搬上银幕。有一位制片人在戛纳电影节上宣称,他的影片是50年前由他爷爷开始启动的!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当全职的独立制片人,最好同时运作好几个项目,东方不亮西方亮,风险得以分散。
每个项目都始于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也许是一个完成的剧本,也可能是一部小说、一个大纲,甚至一个三言两语的主意。制片人必须拿出确凿的法律依据,证明这颗种子的所有权是他的,因此,越是成形的"种子"越容易得到版权法的保护。另外,该项目如果能早早吸引到明星加盟,这有利于资金的募集。但找明星也有危险,有些明星的经纪人要求制片人签署"pay or play"的合同,即不管该片拍不拍,片酬必须照付。这对于资金尚未到位、拍摄时间表不能确定的项目,是很大的风险。当然,独立制片人和明星究竟谁掌握主动权,完全要看具体情况:像大卫·普特南那样的大牌制片人,绝对不会跟任何人签订上述那种"不合理"条约。
在现实中,真情实演对于上座率通常没有刺激观众好奇心的作用。且看前年阿汤哥跟佩妮洛普·克鲁兹联袂的《香草天空》、他92年跟妮可合演的《大地雄心》(Far and Away),均未出现阿汤迷踊跃购票的场面。但这两部也没有引起《绑匪》式的口诛笔伐,可能是因为阿汤不像阿本和阿詹那么招摇的缘故吧,当然影片本身的质量应该是更主要的原因。
历史上,夫妻演夫妻或情侣演情侣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刚去世的凯瑟琳·赫本跟她那半公开的恋人斯宾赛·屈塞合演了九部影片,也没看到有人喝倒彩。事实上,他们的关系对于影片是有益处的,因为银幕下的爱情对于银幕上的爱情起到了一定的点化作用。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亨佛莱·鲍嘉和劳伦·巴考尔身上,从她初登银幕到他去世,他们联袂的作品有《取舍之间》(To Have and Have Not)、《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盖世枭雄》(Key Largo)等,是真正意义上的火花之作——尽管他们之间有23岁的年龄差。
话说回来,好莱坞同性恋应分为台前幕后两大类,幕后工作者基本上不需要遮遮掩掩,如大名鼎鼎的大卫·格芬(David Geffen,梦工场三大老板之一)从来就不掩饰自己的性取向,他的风流艳史也流传很广。即便是普通的编导,也不会因此受到歧视。至于台前的演员,又可以细分成两类:明星和配角。如果你一辈子演配角、跑龙套,你出柜(英文"come out of the closet"的直译,指暴露同志身份)不出柜都无妨,反正大部分观众不认得你是谁,更不会来关心你的私生活。如果你是明星,更别说是超级巨星,那么情况则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