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Heidi20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震呢?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18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你刚刚得到由 tanya 对帖子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震呢? 给您的奖励100个GG

啊。。。早起就见到有大礼包啊。。。太感动了。。。好tanya。。。好MM。。。谢谢了哈!。。。 [M26] [M25]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21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引用作者 dream0721 于 2008-5-22发表的原文
这几天我们都在他身边一起看电视一起看报纸,他有很多的问题我们都一一作答,他好像没特别的不安,

不过我们都没在他面前掉泪。

还记得乐乐刚来我们班时吗?他经常哭,他妈妈也跟着哭。两个人越哭越伤心,越哭越软弱,越哭越觉得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跟他妈妈说,你首先要坚强,孩子会受你的影响。
我说这些不是说你们软弱,我了解你们,你们是容易被感动,心地善良的人。 [M21]

多点抱着孩子说,这是现实,是自然灾害,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无论什么事爸爸妈妈都在你身边保护你!
[M26]


MM做得对! [M29]

MM说得是,希望孩子坚强,首先父母要先坚强起来,是啊,光抹泪是解决不了啥问题的! [M24]

谢谢MM哈! [M29] [M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23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引用作者 tanya 于 2008-5-22发表的原文
http://www.junjing.net/forum/111822,0,0.html

看了MM的帖子,寻求来的学习资料 [M29]


偶已经看到了,谢谢MM及时提供的资料哈,还有,谢谢MM送的巨G! [M24] [M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32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引用作者 longriver 于 2008-5-22发表的原文
我家宝贝开始知道时,还跟我讲,房子倒了,小朋友的脸受伤了在流血.
全国哀悼日的时候,电视里黑黑的字幕出现,她一看到就表现出要哭的样子,还说,我们不要看这个.对小孩子来讲,这个话题还是太过沉重了.


是的,哀掉日3天,电视及网络上都是满眼黑色,连大人都觉得很是沉重,何况是小朋友呢---那真是他们幼小的心灵所不能负荷的了! [M30]

LS同学的小宝贝会说“我们不要看这个”,这就是他在自我保护哩,真是个可人疼的好孩子啊!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38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引用作者 麦子 于 2008-5-22发表的原文
这真是个好帖子,虽然我还没有小孩,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一窍不通

不过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正在心理的极度不安当中,因为她小时候经历过类似的场面

当时一听有地震来了,大家都在拔腿狂跑,中间踩死踩伤了人,还有些人跑不及的就从楼上跳下来受伤的,还有一些别的模糊的场面

所以现在看到电视上的画面,她也很难过,晚上常常睡不着 [M30]

心理引导的确是很重要的,对小孩是,对大人也是。我也很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她 [M10]


是的,心理引导对大人和孩子都是需要的。我在这个贴子跟大家沟通一下,感觉对于我自已的心理都是一种释放哩! [M24]

MM也去宽生活那里看看tanya 发的那个贴子吧,在这里:

http://www.junjing.net/forum/111822.html

或者,其中有些内容会对MM的朋友有用哩! [M05]

谢谢MM的顶贴,同时慰问一下MM的朋友!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8-5-23 09:41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引用作者 longriver 于 2008-5-22发表的原文
我家宝贝开始知道时,还跟我讲,房子倒了,小朋友的脸受伤了在流血.
全国哀悼日的时候,电视里黑黑的字幕出现,她一看到就表现出要哭的样子,还说,我们不要看这个.
对小孩子来讲,这个话题还是太过沉重了.

果然是我们家陈子曦的好朋友,反应都是一样的 [M20]看来要建议乔老师给园里宝宝做一个专题的心理课程哦

[本帖由小Q修改于2008-05-23 09:42:14]
[本帖由小Q修改于2008-05-23 09:42:33] [M29]
[本帖由小Q修改于2008-05-23 09:4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51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昨天晚上,大伟老师来电告诉我,说大伟昨天的情绪好了很多,一整天都很开心,中午睡觉也不再做关于灾区的梦了。

在学校,老师也有问他前天晚上在家里的情形,他就答复说有小朋友来家里找他玩,他跟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也不再主动提起电视节目或救灾情况等事情了。 [M01]

呵呵,孩子还就是孩子啊!真好! [M01] [M28]

这里,再次谢谢大伟的老师,有了她们的关心和辅导,我真是放心很多了!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58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引用作者 小Q 于 2008-5-23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longriver 于 2008-5-22发表的原文
我家宝贝开始知道时,还跟我讲,房子倒了,小朋友的脸受伤了在流血.
全国哀悼日的时候,电视里黑黑的字幕出现,她一看到就表现出要哭的样子,还说,我们不要看这个.
对小孩子来讲,这个话题还是太过沉重了.

果然是我们家陈子曦的好朋友,反应都是一样的 [M20]看来要建议乔老师给园里宝宝做一个专题的心理课程哦[M29]
[/quote]

[M04] 亲亲两个小宝贝! [M28]

其实,我想,每个小朋友都会有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只是,我家的那个,有时实在是太懂事、会体谅人哩---他知道每晚7:00-7:30是父亲雷打不动的看新闻节目的时间,所以他才会不好意思说出来不要看吧,而且善良的他还陪着父母看,现在想想真是令人心疼哩----亲亲我的小大伟! [M28] [M28] [M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8-5-23 10:02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昨天在小巫论坛看到这个——怎么给孩子讲灾难,小巫的解答:
http://www.weewitch.com.cn/dispbbs.asp?boardID=14&ID=5293&page=1

摘录如下:

小巫:您好!我是成都<育儿周刊>的记者,网名是7月转身,我们在北京见过面,也照过像.现在成都地区的孩子们都很安全,但是受余震影响,生活完全不正常,跟着父母睡帐篷,不敢回家.我想代表我们成都的6万读者向小巫提几个问题,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够进入正轨,能够通过我们的报纸获得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1、该怎么对孩子讲这场灾难?(其实孩子本来没那么多感觉,有些孩子还多高兴的,“地震怎么还不摇呢?”有孩子这样问。媒体天天也都在报道,孩子们过着跟平常不太一样的生活,那么父母这时候该对孩子怎么说?告诉他真实还是说“地球打了一个喷嚏?”)

2、这时候也是人们爱心高涨的时候?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善良教育吗?今天,我在儿童之家的门口看到有妈妈带着孩子想到这里来照顾从灾区转移来的孤儿。

3、家长应该给孩子传导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是不是要以年龄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8-5-23 10:02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小巫的第一个回贴:

7月你好!很高兴你问了三个具体的问题。这些天有其它媒体编辑来要求我写点儿什么,我却不知从何下笔。呵呵,咱这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离开提问就不知道该咋回答啦。

1、不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的孩子,应该还没上学,或者年级很低,尚未接触这方面的科学常识。家长不必抓住这个时机来给孩子上一堂地质学101课程,那个地球打喷嚏的解答就很好,还可以用其它的拟人比喻。上学念书的孩子如果已经从课堂里学习了地震的知识,就不必去编童话了。
孩子过着跟平时不一样的生活,有些孩子会觉得很兴奋,到处去玩儿。家长不要批评孩子,“大家都受灾了,你还在玩儿!”孩子的逻辑跟我们成人不同,有些孩子会以为“大家都受灾”是自己玩儿导致的,自己是个坏蛋。要让孩子确信这一切不是他的错。与其限制孩子玩儿,不如给孩子一些工作,让孩子帮助家里,给他一些责任感。

2、这次地震,是国人献爱心最迅猛最强烈的一次,原先很多关于中国人自私、不热衷慈善事业的诟病,真是不攻自破了。家长们乐于献爱心,那么就以行动积极地去做,而不要带着“让孩子接受善良教育”的目的去做(那真成了做样子)。孩子的学习是通过模仿,而他们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父母。只要父母带着真诚的爱心和善意,去帮助别人,孩子已经受到了最好的善良教育。不必刻意督促孩子去捐献、去做什么事情,更不要对孩子说教。你做你该做的事情,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跟随你的行动。
照顾孤儿,不要带着怜悯的情绪。孤儿也有尊严,是跟我们平等的人,需要被尊重。不要跟自己的孩子说“看他没有父母了多可怜啊!你要让着他啊!”这样的话,这就把两个孩子放到了不平等的地位上。最好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他失去了父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可他有咱们呢!咱们帮助他度过这段痛苦的时期,让他跟咱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儿吧,他会开心的。”

3、家长应该给孩子传导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情绪,而不是愁苦、惊惶、烦躁、不知所措。孩子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够得到照顾,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孩子保证的。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父母都能够应付,都会好好照料他。对自己或他人的损失,可以流露难过的心情,但是不要毫无节制地伤心哭泣,更不要怨天尤人。地震是我们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今后怎么过日子,却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新的一天永远比昨天更美好。


另外补充一点,有些孩子在面对灾难和悲惨境遇(无论是自己家还是别人家的)时,会表现的好像无动于衷,仿佛没有受到影响,还是该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有的家长以为孩子不理解,有的家长以为孩子不被触动,也就不再检点孩子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其实,保护孩子、尽量让孩子远离惨烈景象,是非常关键的。
有些孩子应付灾难的手段就是关闭自己,不去想这事儿,用玩耍来冲淡痛苦的情绪。
不要以为孩子没有表现出来触动,就是没有受到触动。我们往往看不见孩子到底受到了什么样的触动,有时,当这触动露出苗头时,损伤已经不可弥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08-5-23 10:04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小巫第二个回贴:

这几天都在外边跑来跑去办事,只有晚上能上网,而且困顿之极。昨晚匆匆写了几笔,没想到大家反响很强烈。
  天灾发生的时候,我们往往特别关注当下,暂时忘记了,其实后续的工作才是最艰巨最耗神的,而且这些后续工作需要多年才能逐渐做出效果来。媒体发达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将人们的注意力聚集在某一个时刻,因为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时效性,结果人们忘了去看the big picture,忘了去关注long-term effect。

  而且,当我们关怀灾区的民众时,会无意间忽略自身的需求,忽略身边的要紧事。

  由于当年唐山大地震给我留下的烙印,这次我特地回避了很多报道,因为只要看一眼,我就有万箭攒心的感觉,所以我只好不看。

  由于我生养了一个非常敏感、容易紧张的儿子,我几乎本能地对他遮盖了所有图像报道。他知道四川地震了(小冯的老家在那里,他去年连续去过两次四川呢),很多房子塌了,很多人没有地方住了,也死了一些人,他还问我都江堰坏了没?他也捐款了,知道这样做能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但是由于他得到的信息都是语义性的,没有看到disturbing images,他的父母也没有流露很多情绪,所以他没有感觉disturbed。

  因了保护我自己的孩子,而想到应该提醒大家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以此为出发点,想到灾区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成年人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气场”,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流露对灾难的负面感受,而是要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会惊慌失措;这种混乱是暂时的,我们能渡过眼前的难关,重新开始正常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说话的用处并不大,影响他们的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虽然在哀悼死难者的时候,我们拒绝娱乐,但是对孩子,还是可以也应该给他们唱歌、讲故事。救治孩子受伤的心灵,音乐和童话是疗效奇佳的良药。

继而又想到,成年人也需要保护的。
  灾区的父母们,经历了这样的重创,他们的心境,我们这些安全地带的人,真是难以体会。而我站在风凉地,告诉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绝望和痛苦,他们可怎么办哪?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建立起并利用好自己身边的support network——心理支持网络。我们的亲属、朋友、邻居、同事,等等,都是我们的支持网络组成部分。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互相倾诉、宣泄、倾听、安慰、支持、扶助。
  主动找到你可以倾诉并且可以听其倾诉的对象,好好说一说、哭一哭、紧紧拥抱、拍拍肩膀吧。

这样你会感到自己不孤独,悲伤不羞愧。  
这样你会更加容易微笑着面对孩子。
  (不要因为大家都紧张忙碌对付灾难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就忽略了这种心理支持sessions的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05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关于孩子们的心理辅导,我想幼儿园的老师们应该都或多或少有进行了一些的。

只是,如果觉得需要个别加强一些的话,你跟孩子的老师沟通一下,相信他们应该会更留意开解、引导宝宝一些的。 [M05]

我这几天也一直有在跟大伟的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因为我相信她们比我更专业一些---而结果也正是如此,现在,除大伟的情绪好了很多外,我自已都觉得受益良多哩,再次谢谢老师哈!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15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引用作者 天堂鸟 于 2008-5-23发表的原文
小巫的第一个回贴:

7月你好!很高兴你问了三个具体的问题。这些天有其它媒体编辑来要求我写点儿什么,我却不知从何下笔。呵呵,咱这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离开提问就不知道该咋回答啦。

1、不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的孩子,应该还没上学,或者年级很低,尚未接触这方面的科学常识。家长不必抓住这个时机来给孩子上一堂地质学101课程,那个地球打喷嚏的解答就很好,还可以用其它的拟人比喻。上学念书的孩子如果已经从课堂里学习了地震的知识,就不必去编童话了。
孩子过着跟平时不一样的生活,有些孩子会觉得很兴奋,到处去玩儿。家长不要批评孩子,“大家都受灾了,你还在玩儿!”孩子的逻辑跟我们成人不同,有些孩子会以为“大家都受灾”是自己玩儿导致的,自己是个坏蛋。要让孩子确信这一切不是他的错。与其限制孩子玩儿,不如给孩子一些工作,让孩子帮助家里,给他一些责任感。

2、这次地震,是国人献爱心最迅猛最强烈的一次,原先很多关于中国人自私、不热衷慈善事业的诟病,真是不攻自破了。家长们乐于献爱心,那么就以行动积极地去做,而不要带着“让孩子接受善良教育”的目的去做(那真成了做样子)。孩子的学习是通过模仿,而他们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父母。只要父母带着真诚的爱心和善意,去帮助别人,孩子已经受到了最好的善良教育。不必刻意督促孩子去捐献、去做什么事情,更不要对孩子说教。你做你该做的事情,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跟随你的行动。
照顾孤儿,不要带着怜悯的情绪。孤儿也有尊严,是跟我们平等的人,需要被尊重。不要跟自己的孩子说“看他没有父母了多可怜啊!你要让着他啊!”这样的话,这就把两个孩子放到了不平等的地位上。最好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他失去了父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可他有咱们呢!咱们帮助他度过这段痛苦的时期,让他跟咱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儿吧,他会开心的。”

3、家长应该给孩子传导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情绪,而不是愁苦、惊惶、烦躁、不知所措。孩子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够得到照顾,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孩子保证的。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父母都能够应付,都会好好照料他。对自己或他人的损失,可以流露难过的心情,但是不要毫无节制地伤心哭泣,更不要怨天尤人。地震是我们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今后怎么过日子,却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新的一天永远比昨天更美好。


另外补充一点,有些孩子在面对灾难和悲惨境遇(无论是自己家还是别人家的)时,会表现的好像无动于衷,仿佛没有受到影响,还是该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有的家长以为孩子不理解,有的家长以为孩子不被触动,也就不再检点孩子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其实,保护孩子、尽量让孩子远离惨烈景象,是非常关键的。
有些孩子应付灾难的手段就是关闭自己,不去想这事儿,用玩耍来冲淡痛苦的情绪。
不要以为孩子没有表现出来触动,就是没有受到触动。我们往往看不见孩子到底受到了什么样的触动,有时,当这触动露出苗头时,损伤已经不可弥补了。



小巫说得真好啊! [M21]

以前看过小巫的书,当时还以为她只是会比较东西方抚养方式的不同哩,现在觉得她还真是有些思想、有些方法的哩,赞一个哈! [M24]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33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引用作者 天堂鸟 于 2008-5-23发表的原文
小巫第二个回贴:

这几天都在外边跑来跑去办事,只有晚上能上网,而且困顿之极。昨晚匆匆写了几笔,没想到大家反响很强烈。
  天灾发生的时候,我们往往特别关注当下,暂时忘记了,其实后续的工作才是最艰巨最耗神的,而且这些后续工作需要多年才能逐渐做出效果来。媒体发达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将人们的注意力聚集在某一个时刻,因为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时效性,结果人们忘了去看the big picture,忘了去关注long-term effect。

  而且,当我们关怀灾区的民众时,会无意间忽略自身的需求,忽略身边的要紧事。
  由于当年唐山大地震给我留下的烙印,这次我特地回避了很多报道,因为只要看一眼,我就有万箭攒心的感觉,所以我只好不看。

  由于我生养了一个非常敏感、容易紧张的儿子,我几乎本能地对他遮盖了所有图像报道。他知道四川地震了(小冯的老家在那里,他去年连续去过两次四川呢),很多房子塌了,很多人没有地方住了,也死了一些人,他还问我都江堰坏了没?他也捐款了,知道这样做能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但是由于他得到的信息都是语义性的,没有看到disturbing images,他的父母也没有流露很多情绪,所以他没有感觉disturbed。

  因了保护我自己的孩子,而想到应该提醒大家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以此为出发点,想到灾区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成年人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气场”,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流露对灾难的负面感受,而是要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会惊慌失措;这种混乱是暂时的,我们能渡过眼前的难关,重新开始正常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说话的用处并不大,影响他们的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虽然在哀悼死难者的时候,我们拒绝娱乐,但是对孩子,还是可以也应该给他们唱歌、讲故事。救治孩子受伤的心灵,音乐和童话是疗效奇佳的良药。

继而又想到,成年人也需要保护的。
  灾区的父母们,经历了这样的重创,他们的心境,我们这些安全地带的人,真是难以体会。而我站在风凉地,告诉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绝望和痛苦,他们可怎么办哪?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建立起并利用好自己身边的support network——心理支持网络。我们的亲属、朋友、邻居、同事,等等,都是我们的支持网络组成部分。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互相倾诉、宣泄、倾听、安慰、支持、扶助。
  主动找到你可以倾诉并且可以听其倾诉的对象,好好说一说、哭一哭、紧紧拥抱、拍拍肩膀吧。

这样你会感到自己不孤独,悲伤不羞愧。  
这样你会更加容易微笑着面对孩子。
  (不要因为大家都紧张忙碌对付灾难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就忽略了这种心理支持sessions的重要性。)


说实话,在哀掉日的时侯,我其实是希望少儿频道能正常播放少儿节目的。

当时,电视上没有动画片了,我其实也有些想放家里原有的卡通碟给孩子看,但我多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就象我这几天也有些不好意思放歌来听一样,因为全国都停止娱乐了呀!所以,后来,我们就和孩子一起拼起了积木了,还好,孩子很开心,并没有更多地追问电视节目的事情! [M20]

其实,当我在开始这个贴子的时侯,我是有些担心的----担心大家会说“灾区的孩子目前都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还要承受失去双亲的痛苦,你还在这里担心自已孩子的心理,说什么想要保护孩子远离伤害”等等----还好,大家后来的跟贴没有一个是拍砖的,全都是善意的沟通和建议,甚至是鼓动和赞赏。所以,我现在很是庆幸我开了这个贴子,让大家都有个交流和互动的地方,也让我们大人有个释放担心、获取帮助的地方。 [M24]

再次谢谢上面跟贴所有的同学 [M29] -----是你们的参与,让这个贴子更有意义了,也希望这个贴子能帮到更多和我有着同样忧虑的父母! [M05]

祝愿天下的宝宝都成健康成长,也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称心如意!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8-5-23 10:47 | 只看该作者

Re: "妈妈,我有点害怕" ---- 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去看待这次汶川地

昨天在南都看到了LZ的报道! [M21]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7 08:28 , Processed in 0.0803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