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kooko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复制链接]
76#
发表于 2007-7-16 12:39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南方冶金学院一角.(现在叫江西理工大学了)

赣州人进来冒个头,看看坛子里有多少赣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00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赣州的风景浮桥
这张图很大 [M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00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赣州的标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01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赣州飞机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26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等等,还有很多,如小武当\上犹五指峰\赣州峰山等图片,等我修改小了,再贴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07-7-16 13:37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我是赣州的,我觉的不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0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郁孤台诗
宋 苏东坡
八境见画图,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注:苏东坡于绍圣元年(1094)被贬岭南,途经赣州,登郁孤台作此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1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辛弃疾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在赣州任江西提点行狱一职,于郁孤台作菩萨蛮词一首。翌年离任时,船泊赣江造口,将此词书于造口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1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通天岩诗
明 王阳明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
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何来早。
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注:王阳明于明正德十一年至十六年(1516—1521)任南赣巡抚,驻节赣州,此诗系王阳明于正德十五年八月在通天岩讲学时所作,并题刻在通天岩岩壁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1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赣州竹枝词
清 周令树
赣州城外赣水漩,竹屋家家傍岸悬;
江水涨时高百尺,开窗平看往来船;
酒坛山上起春风,春树春花绿又红;
上水下水多少客,一年半在小船中。
注:周令书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任赣州推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1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八境台留诗
现代 董必武
直下桐木岭,驱车入赣州。
双流章贡合,八境石花收。
矿有钨砂著,材多樟树虬。
今年又丰产,欢乐遍山陬。
注:桐木岭位于井冈山。1960年10月,董必武副主席在井冈山视察后来到赣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2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登赣城内八境台
现代 郭沫若
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道。
广厦云间列,长桥水上浮。
林材冠赣省,钨产甲神州。
一步午头进,力争最上游。
注:1965年6月,郭沫若副委员长来到赣州,登临八境台,作此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2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还找来几首诗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3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古巷探幽
古代赣州城街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唐、宋、明清三个主要历史阶段。
在唐代,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已发展建成了阴街、阳街、横街、斜街,长街,健街等六条大街,并在这六条大街,并在这条大街的框架内,建成了若干由小巷构成的里坊。到了明清时期,赣州城的街区已基本完善,形成了有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并且是功能完备的城市道路网。而灶儿巷,就是清代七十二条巷中的一条。
灶儿巷位于旧城区的东部,是宋代六条大街之一,名为阴街的东段,明代称为姜家巷。到了清代,这一带多居住着在衙门内办事的皂隶,故称为皂儿巷,后谐音为灶儿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3:44 | 只看该作者

Re: 坛子里的老乡~~~~赣州人进来说说

皂儿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3 17:57 , Processed in 0.0559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