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o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郁闷:儿子被小女孩打,接着他又被小女孩的野蛮妈妈打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15:18 | 只看该作者

Re: 郁闷:儿子被小女孩打,接着他又被小女孩的野蛮妈妈打

引用作者 细水常流 于 2007-5-22发表的原文
我不主张打回去,我只告诉我的孩子,如果有人打你就要躲开,然后告诉老师或家长

我是告诉儿子,有人打你,注意到,躲开就算了,要是真的打到你,你得马上打回去,"扁他!打得他痛痛的,下次不敢再对你动手."
儿子的态度就是细水常流的态度,"告诉老师去" [M07]
OS说他"告诉老师老师能帮你打回去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决."
不过,最近好象活泼外向了不少,好象没那么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7-5-30 15:53 | 只看该作者

Re: 郁闷:儿子被小女孩打,接着他又被小女孩的野蛮妈妈打

每次妞打航,航都要打回去,我都抓住他的手,跟他说打人是不对的,妞打人不对,你打回去也不对,航每次都哭喊着说,要打要打要打妞妞,现在在想,如果在外面,航还是遵守这个规则,那是不是就会受欺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19:33 | 只看该作者

Re: 郁闷:儿子被小女孩打,接着他又被小女孩的野蛮妈妈打

引用作者 兔子1 于 2007-5-30发表的原文
每次妞打航,航都要打回去,我都抓住他的手,跟他说打人是不对的,妞打人不对,你打回去也不对,航每次都哭喊着说,要打要打要打妞妞,现在在想,如果在外面,航还是遵守这个规则,那是不是就会受欺负呢

这个,这个,我不主张这样教.
但是航面对的是自己的小妹妹,就要让的____换了越越,我也会这样要求他.
但是在外面,我要求越越:跟小朋友相处,有来有往,礼尚往来___包括打架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7-5-31 10:29 | 只看该作者

Re: 郁闷:儿子被小女孩打,接着他又被小女孩的野蛮妈妈打

昨天儿子在幼儿园给小朋友咬了个大包,我问他有没有打回人家,他说没有。“下次有小朋友打你你要还手”LG说,儿子表情十分困惑。以前没上幼儿园儿子都是惹祸打人的那个,去幼儿园前我们整天给他灌输“曦曦不能打人哦,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幼儿园老师教育他“要像大哥哥一样,不能打架”,现在是老实多了。可是象这样给咬了硬币大的一个包还不还手好像也不妥。
我就跟儿子说“曦曦不能先去打别人,但是如果别人打你,把你弄痛了,你就要制止他,如果他咬你,你就拍他的头,他掐你你就掰他的手,要叫他停下来。不然你自己就受伤了,会很痛的。然后你再告诉老师”儿子似懂非懂,一边比划着拍别人,一边说“停下来!停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7-6-2 18:30 | 只看该作者

Re: 郁闷:儿子被小女孩打,接着他又被小女孩的野蛮妈妈打

五一的时候,因为接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基本就没怎么放假,就是3号休息了一天,利用那一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小巫的新书<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国际化视野中的教育感悟>,里面有提到这种情况,在书的302页,用一整章<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来探讨这个问题,我摘抄部分内容给大家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07-6-2 18:32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阻碍孩子成长的最直接手段,就是采取越俎代庖替她生活.阻断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之家建立良好关系的最见效办法,就是不容分说冲上前去,用我们成年人的力量,镇压对方孩子.

即便是经常处于劣势的sam(作者小巫的儿子,7岁),也挨过不少"欺负",带着青紫/伤口/划痕回家.这些都是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作为家长,我们唯一的义务是给他清洗伤口/上药包扎,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至于冲出去将对方教训一顿,在我们看来,是对孩子成长过程的粗暴干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7-6-2 18:33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在儿童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孩子需要学会这样三件事情:一是承担一定的挫折;而是处理自己的情绪;三是跟发生矛盾的对方讲和,原谅对方或者请求对方的原谅.

这三件事情中,没有一件是我们家长能够替他们做到的.我们必须放手,让孩子在真实生活中,尝试/体验/练习,获得足够的一手经验.

一马当先冲在孩子面前替她披荆斩棘,先不说这样做会妨碍孩子学会怎样对待荆棘,只问问自己:我这么冲,到孩子几岁算完?孩子多大了,我可以不替他冲锋陷阵了?到那时,他能独立解决人际关系矛盾吗?还是对我依赖成了习惯,已经被我保护成了一个残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7-6-2 18:34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因此,加入我的孩子挨了"欺负",这是我的处理态度和原则:

一 如果是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我从老师那里了解情况之后,一会儿做的就是去安抚孩子,倾听他的想法,帮助他化解.无论事情多么严重,我绝对不会做的,是越过幼儿园找到对方家长,这是对幼儿园的严重不恭,表明我不相信幼儿园有权利,有能力解决这件事情.即使我非常想见到对方家长(或者因为药费问题必须要见到他们),也会通过幼儿园来安排,在三方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会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7-6-2 18:36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二 如果是在幼儿园之外的地方,有以下几种可能:

1.孩子被小朋友推倒了,打了一巴掌: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对这种小打小闹的情况,我根本不去管.我的孩子也从来不会坐在地上大哭,等着我冲上前替他报仇.推倒了,爬起来继续玩儿.挨了一巴掌就挨了,没什么了不起.这是他学习的必经之路,我没有必要挡在中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7-6-2 18:39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2.我的孩子被大孩子弄疼了,他们之间力量悬殊,的确需要我的干涉:我会先将他们分开,跟那个大一些的孩子说,请你别这么用力,他受不了.....之类的话.如果情况严重,我会把我的孩子带离现场.我绝对不会找到对方家长告状.保护我的孩子是我的责任范围(也即我自己疆界之内的领域),它不包括教训其他孩子,也不包括教训其他家长应该如何教养他们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7-6-2 18:46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3.出现了严重的流血事件,我的态度,咱们来一次苏格拉底:

A.假如是朋友的孩子,比如虎娃(小巫的一个很好朋友的儿子,这个朋友也是国内很早就出名的对早教很有方法和心得的妈妈,),一失手把sam推倒在一个棱角上,磕破了,需要缝针.以我了解的虎娃妈妈,肯定此时心里的难受不亚于我自己.她肯定感到内疚,不安,会提出支付一切医疗费用,会买很多慰问品给sam,对虎娃也感到气恼,会批评他的.如果我什么都不说,她就能完整地感受自己的情绪.如果我想淡化她的难过,可以做这样两件事之一:要么安慰她"别太在意,孩子在一起终归会闹矛盾,意外事故也是难免的,虎娃肯定会吸取教训的,别难为他了."要么跟她吵架,兴师问罪,恨不得虎娃也磕破了好让我解气!吵架,职责,责问,等等,不仅不会加重对方家长得愧疚,反而会引起她的反感:难道我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还需要你来指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7-6-2 18:50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B.假如是陌生人的孩子,仅仅因为我不认识对方,怎么能够断言她会跟虎娃妈妈的反应不一样呢?以己推人,我相信她也会很难过,也会批评孩子的.同样的,我不会对她兴师问罪.首先,对方家长是成年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去批评她,等于替她承担责任.其次,每一次家长都有教育自己孩子的特殊方式,仅仅因为我没有看到,就假设她们没有做或者做得不对,是荒谬的逻辑.即使打听到他们的做法,跟我的想法有差异,我也不会找上门去教训他们.这属于越界行为.这是把对方家长当成了小孩子,而且是一种强权态度:你不懂,我来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7-6-2 18:53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C.万一,万一,万一,对方家长的确属于那种不管不顾孩子的,我的责任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同事教给他如何保护自己.心理疆界中的"限制"指的就是这个:限制你自己对危害源的暴露.也就是说,我会教给sam远离这个孩子,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仍然没有任何权力,义务或者资格,去教训对方家长.也许,仅仅也许,我会通知对方家长她孩子的行为,但是绝对不会去谴责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7-6-2 18:56 | 只看该作者

[color=blue]在书的302页"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摘录[/color]

总而言之,做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以期获得足够的自信和教养,不会因为孩子受了一丁点儿委屈就打上门去.孩子疼,我们不应该表现得比孩子更疼,并且置孩子的感受于不顾,拼命发泄自己的感受.无论承担了多少生活的压力和不幸,也不应该在其他孩子或家长那里找到一个口子就宣泄怨气,以便逃避正视自己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7-6-2 19:00 | 只看该作者

摘录完了,敲了这么多字,还是有点累啊,嘿嘿

我是在当当买的书,原价24元,各大网站有售,大家搜搜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5 23:43 , Processed in 0.1230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