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天堂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 [M43]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6:59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上一次行程太匆忙,没能好好看看中央大街的老房子,去之前我就做足了功课,决心要和依依一起享受这道视觉盛宴,领略这具有异国风情的建筑之美。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华的步行商业街,和哈尔滨市同龄,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有1450米,宽21.34米,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而逐渐形成的。一进入大街,依依就在街面上滑了两跤,她不肯走了,嚷着要我抱,小嘴还在嘟囔:“我不要走这里的路,这个路没有广州的好走!”我失笑,宝贝,你脚下的路可不是寻常路啊,据史料考证,中央大街的路面花岗岩地砖是1924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铺上的。这些方石块有规则地镶嵌在地上,其形状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一块一块,精精巧巧,密密实实,光光亮亮,每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据说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就值1美元,那时可够穷人吃1个月的,整条大街真可谓金子铺成的路。流逝的时光已将这些方石磨得铮亮,在阳光的斜射下显得那么华贵典雅。据有关专家测定,这些方石块还能磨上一二百年呢。

不识货的依依听我讲了这段典故,继续不依不饶滴嚷着:“我不要走金子铺成的路!”[M34]

由于抱着依依没法照相,借两张上海兔兔妈的照片哈,如有意见,我立刻换下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7:25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抱着依依,我们走进了这条欧洲建筑的艺术长廊。这里到处穹窿突起,拱券高窗,充满着西方建筑史上各种建筑流派————从16世纪文艺复兴式,到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从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到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实在是异彩纷呈。

我向依依一间间地解说这些老房子的建筑风格和背后的故事————
宝贝,你看,这幢房子是哈尔滨的教育局,就是管小朋友读书的地方,这是仿古典式建筑风格,你看它的大门旁边只有两根高高大大的柱子支撑,没有任何多余的繁琐装饰,风格庄重大方朴实。妈妈很喜欢这种建筑风格,你呢?哦,你不喜欢啊。

你问这幢小楼啊,它原来是哈尔滨摄影社,现在是个大商场,你别小看这幢砖木结构的小楼呢,它可是哈市Ⅰ类保护建筑,代表着典型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你看得出它的阳台有什么特别之处么?什么?就象你搭的积木呀!妈妈在一个阿姨的贴子读过,它就象是朱丽叶的阳台呢!

我曾在兔兔妈的贴子里读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绘画艺术领域新思潮的涌动,给建筑师们提供了创作灵感,成功的设计出即不是冒牌仿古又不是毫无传统继承的建筑风格,他们以一种新感受对待设计和各种材料自身所具有的潜力,拉开了新艺术运动建筑的帷幕。这场新艺术运动最早是在法国兴起的,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建筑主要集中在两个城市,巴黎和南希,而在中国集中在哈尔滨这座城市。在哈尔滨盖起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非常之多,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三位。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一个特点就是它建筑规模比较大;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持续的时间很长。无论是法国还是其它一些国家,只活跃十几年便被新兴的现代建筑风格所冲击,停止了。然而在哈尔滨却一直延续到1927年。而这座哈尔滨摄影社建于1927年,这是非常罕见的。有建筑专家考证,可能这栋建筑是整个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终结,中央大街也成为新艺术运动谢幕的舞台。”

我们在这幢小楼下徘徊了许久,怀想着建筑史上那场轰轰烈烈的新艺术运动,可惜却没能留下照片。

什么?你觉得这幢楼有些奇怪?呵呵,妈妈猜你是要说它的风格和那些老房子不一样吧,这里是金安国际购物广场,它的建筑风格是现代的,妈妈猜想它不是老房子,白色的线条,奶黄色的墙壁,立面丰富通透,简约大方,你喜欢这类型的建筑风格是么?

这个宾馆叫马迭尔宾馆,它属于折衷主义建筑,是带有巴洛克和西印度风格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的造型简洁、舒展、自由流畅。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穹顶造型,显现出亲切宜人的魅力,体现了西方建筑的精华。属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路易十四世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有东方的“凡尔赛宫”之称。
在兔兔妈的贴子上,我曾读过她对这里的评价:“建筑的立面处理相当精彩,其手法主要通过窗、阳台、女儿墙及穹顶等元素体现出来,反映出较强的“新艺术”特征。尤其是窗户造型非常丰富。即有半圆窗、弧型窗、圆形窗和方角窗等不同形式,又有单窗、双窗和三连窗之分,形成美妙的韵律感。阳台是建筑的提神之笔。与中央大街上的许多建筑一样,出挑的阳台常常兼作入口的雨篷。而屋顶上托起的绿色异形穹顶,轻盈精美,带有少许德国古典穹顶的味道,既强调了建筑的转角体量,又成为中央大街重要的景观要素。”

这座时髦的宾馆,是中央大街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呢。呵呵,下次来你要住这个宾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7:44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这个红屋顶是教育书店,它是哈尔滨市最大的巴洛克建筑代表作品,也是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常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建筑师们以自由奔放的格调来表达世俗情趣,一反僵化的古典形式。该风格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领域都发生影响,一度风靡欧洲。上世纪,也波及到移民城市的哈尔滨。

你看,这个书店端立在街口,显得是那么富丽堂皇,新奇变幻,线条自由,对比强烈。啊,你喜欢巴洛克建筑呀?为什么呢?呵呵,这种建筑象你爱吃的奶油蛋糕呀!估计是巴洛克建筑擅长的柱式及壁柱,以及精美的浮雕,给了依依这种奶油蛋糕上花边的感觉 [M04]

而我,最钟情的还是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相比巴洛克建筑要简洁得多。

慢慢地走,慢慢地逛,在这国内罕见的建筑艺术长廊上,眼睛成了最累的器官。依依不肯下来,一直要我抱着,静静地听我介绍这些美丽非凡的老房子,偶尔插一句自己的看法,呵呵,一路走下来我也弄清楚了她的审美标准,反正有象奶油蛋糕花边的房子她就说好看。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走到了中央大街的尽头,回首望去,这些老房子静静地矗立着,许多年前如斯,许多年后依旧,来看它的人们一代换一代,我们离开,老去,而它们却不变地守候在这里。抱着依依,我和她都没有讲话的欲望,想把一切都看到眼里,记在心中,默默祈祷在我们转身之后,这一切都能长存记忆之中。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9-1-30 19:17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MM写得真好 [M21] 看MM的文章,仿佛享用了一道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下一个冬天,我也要带淘淘去看雪!收藏这个帖子先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9-1-30 19:49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记得上大学时,或许正是血气方刚之时,我并没有特意在北方购买衣服,穿的是南方冬天的一般御寒衣服。那时男同学一般就穿军大衣,女同学爱美,穿军大衣太臃肿了,我还是穿的普通的皮毛大衣。就是靴穿的是雪地靴。其他的没什么特别的。

关键是,那时真不怕冷!我还记得大一时,曾穿着拖鞋去食堂打饭。 [M24]

在哈尔滨4年,我看了3次冰灯。

只是这两年感觉上年纪了,特别怕冷!广州的冬天前几天4度的温度,已经让我觉得好冷了!所以,觉得想象不出自己该穿什么行走在哈尔滨的街头! [M20]

LZ的游记勾起了我很多回忆!多么熟悉的地名啊!我和+1是在哈尔滨相识和相恋的,呵呵!看lz的贴,我故地重游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是该好好计划下,希望在自己不太老大时候,能够成行! [M01]

[本帖由yes168修改于2009-01-30 19:5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15:09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9-1-30发表的原文
MM写得真好 [M21] 看MM的文章,仿佛享用了一道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下一个冬天,我也要带淘淘去看雪!收藏这个帖子先 [M29]

MM过年没有带淘淘回过湖南么?湖南也能看雪的呀,我一直盼着依依再大些带她去张家界看雪景呢 [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15:11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引用作者 yes168 于 2009-1-30发表的原文
记得上大学时,或许正是血气方刚之时,我并没有特意在北方购买衣服,穿的是南方冬天的一般御寒衣服。那时男同学一般就穿军大衣,女同学爱美,穿军大衣太臃肿了,我还是穿的普通的皮毛大衣。就是靴穿的是雪地靴。其他的没什么特别的。

关键是,那时真不怕冷!我还记得大一时,曾穿着拖鞋去食堂打饭。 [M24]

在哈尔滨4年,我看了3次冰灯。

只是这两年感觉上年纪了,特别怕冷!广州的冬天前几天4度的温度,已经让我觉得好冷了!所以,觉得想象不出自己该穿什么行走在哈尔滨的街头! [M20]

LZ的游记勾起了我很多回忆!多么熟悉的地名啊!我和+1是在哈尔滨相识和相恋的,呵呵!看lz的贴,我故地重游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是该好好计划下,希望在自己不太老大时候,能够成行! [M01]

[本帖由yes168修改于2009-01-30 19:50:05]

我觉得广州春节冷的那几天比哈尔滨还冷呢,哈尔滨只是户外冷,屋里有暖气非常暖和,广州是屋里屋外一样的阴冷啊,依依在哈尔滨啥问题都没出,在广州过年反而着凉感冒了 [M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15:32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中央大街的建筑给依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广州后只要是看到房子,就会向我提问:“妈妈,这是什么风格的建筑?”呵呵,可惜妈妈只是出游之前临急抱佛脚做的功课,对建筑学的研究实在是浅薄得很啊。 [M24]

回家后依依玩积木时总是会得意地告诉我们:“我又搭了一座中央大街的房子!”其实,她还不知道,中央大街的房子虽然是建筑史上的绝学,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那却是一份沉重的历史,那象征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屈辱,中央大街精美的欧式建筑全是当年沙俄帝国强迫中国劳工所建的。 [M30]

在这次的行程中,我并没有向依依提起这些历史,她幼小的心灵未必能承载和理解这些沉重,还是让她尽情地欣赏建筑之美吧。

等她开始学习历史时,我们会再次踏上东北的土地,等到那时,我会告诉她,就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沙俄割占我国东北部大片领土,甲午战争在这里发生,日俄战争在这里进行,难忘的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等等,都在此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些,是我们每一个人永远都不应该忘记的。 [M26]

还有,我一直想去沈阳,看看那儿的故宫,我想让依依看看这里是一个精壮民族崛起的地方,满清的骑兵就是从这里雄纠纠越过山海关,从而建立雄踞东方的大帝国,我相信在那里可以遥望到当年盛京辉煌的影子;而不管昨日是如何的辉煌与耀眼,今天也已是残垣断壁任凭风吹雨打去,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时代。[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5:56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经过防洪纪念塔,依依很喜欢站在这个半圆形的罗马式回廊下,仰望站在上面成群的白鸽,偶尔白鸽飞起,会把廊檐上的积雪踢下来,依依的脸被飞雪溅得痒痒的,她总是很兴奋地叫着:“鸽子下雪啦!” [M04]

等依依看够了鸽子下雪,我们又来到了千里冰封的松花江上。

这次我们先去冰雪乐园,终于玩上了我一直心心向往的冰爬犁。湛蓝的天空下,我们在光滑的冰面上尽情地滑行着,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如此地挥洒自如、天马行空,都市的喧嚣就这样被结结实实地抛在了脑后,充斥心灵的只有眼前这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M31]
江上的风很大,担心冻着了依依,我们只玩了半小时就离开了冰面,呵呵,如果不是带着依依,估计我玩上一天都嫌不够呢!本来想去滑那个著名的大型冰滑梯,可能是昨天在迪士尼冰灯会里玩够了大大小小的冰滑梯,依依说她不要玩滑梯,她要去玩雪。那么,我们又绕道江堤来到了有着厚厚积雪的江面上。这次,我们从酒店里带来了杯子和小勺,依依兴奋得把手套都摘了下来,象在广州挖沙一样挖雪玩,她发现堆雪堡比堆沙堡容易得多,对姥姥说:“姥姥,回广州要告诉卡皮还可以堆雪堡!这个比较容易!”呵呵,卡皮是图画书中的一只小狗,它堆沙堡总是不太成功 [M04]

由于我强制她带上手套,挖雪不太方便了,依依把注意力又转向了踩脚印,我说和她比赛在雪上跑步,看谁踩得脚印深,说完我就向前冲去,冲了一段回头看,发现依依并没有跟来,她在倒着向另一个方向走去。原来,小妞自己发明了一项游戏,倒过来用力蹭着走,就会留下两条深深的脚印,有些象车辗过的辙印。对着自己的新发现,依依一脸的得意,大声邀请我和老妈也加入这个游戏 [M02]

在冰雪上,依依怎么也玩不够,冰雪带给她的欢乐是新奇而无穷尽的。 [M29]

中午,我们去了网上人气很旺的老昌春饼,点了土豆丝、炒嫩鸡蛋和京酱肉丝,果然名不虚传,不是一般的好吃,土豆丝色泽金黄,点缀着火红色的小树椒,让人一看就有食欲,京酱肉丝更是余香回味无穷,可惜这两样菜都是辣的依依不能吃,她连着吃了两套筋饼、小半盘炒嫩鸡蛋,喝了一碗玉米粥,依依在广州不爱吃炒鸡蛋,在这里竟然吃了小半盘,我妈回广州还在念叨老昌家是怎么把鸡蛋做得那么美味 [M21]

依依乐此不疲地在冰上倒着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5:57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D5 哈尔滨—广州 妈妈,我们的下一站是哪里?

在哈尔滨度过了五天的快乐时光,我们要告别美丽的冰城飞回广州了。

上午,天上下起了小雪,离开酒店时,依依高高地仰起小手向雪花说再见[M22]

由于下雪飞机晚点了,我们在候机室里耐心地等待,依依站在大玻璃窗前,好奇地看着停机坪上一架架展翅欲飞的大飞机,突然回头问我:“妈妈,我们下一次去哪里旅游呢?”

我愣住了,这是一个完全出乎我意料的问题。

还记得一年前,我们去海南,依依在回程的飞机上因遭遇气流突然下降高度被吓坏了,哇哇大哭着说再也不出来旅游了。
三个月前,我们去北京,回程在机场候机时,依依在专卖店里抱着残奥会的吉祥物福牛乐乐玩得不亦乐乎,当我催她过安检时,她一脸不高兴地说:“我不要回家,我就要呆在北京嘛!”
今天,她没有闹着要回家,也没有闹着要呆在哈尔滨,而是问我下一个目的地在哪里。
这就是成长吧,在行走中的成长。

宝贝,肯定会有下一次的,2009年,我们继续行走,世界有多大我们就走多远。 [M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5:57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回广州后依依关于冰城回忆的小花絮 [M29]

花絮一
回广州的第二天早晨,依依醒来就跑到窗前,一如在哈尔滨的习惯,好奇地向窗外张望,张望了好一会儿,很大声滴叫我:“妈妈,昨天晚上有没有下雪呀?”依爸在一边大笑:“你的时差还没倒过来啊?如果广州下了雪,咱们就麻烦啦!” [M01]

花絮二
我记得从北京回来,依依见人打招呼就这么自我介绍:“这是从北京来的小美女。”很是让我们为她汗颜 [M13] 没成想,从哈尔滨回来,她又有了一种新的打招呼方式————我在哈尔滨想你啦!
首先是依爸,出了机场她扑向爸爸,在爸爸怀里甜甜地说:“爸爸,我在哈尔滨想你啦!”很是让依爸感动了一哈;然后,回家又表达了对姥爷的想念,把姥爷乐得合不拢嘴。
第三个是聪爸,我要捎东西给小熊让聪爸来拿,聪爸问依依哈尔滨好不好玩,依依回答:“好玩,我在哈尔滨想你啦!”把聪爸也乐坏了 [M04]
第四个是茜妈,叫完阿姨好就冒出这句:“我在哈尔滨想你啦!”
我们这才弄清楚,原来这已经成了小家伙和人打招呼的客套话 [M01]
每天依爸下班她都来上这么一句,依爸说,听她这话的感觉,和春晚冯巩说“我想S你们了!”的感觉差不多 [M01]

花絮三
在小区里散步,熟悉的邻居都会问她:“依依,你在哈尔滨玩什么啦?”小胖妞马上兴致勃勃地向别人比划她自创的在冰雪中倒着走路的模样,回答得多了,小胖妞有些厌烦,某日对我说:“妈妈,我喜欢玩雪,但不喜欢聊天。” [M01]



----------- 2009 第一站 哈尔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9-2-1 16:06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羡慕 [M25]

留印备后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9-2-1 21:13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依依真幸福啊

[本帖由潮来潮往修改于2009-02-01 21: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9-2-2 09:49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羡慕呀,不过真佩服MM的勇气,我可是真的害怕带她过去,因为我在哈尔滨的7年,后面几年是一年比一年怕冷,现在回家过年都怕怕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4:06 | 只看该作者

Re: 2009,我们的行走地图[M43]

引用作者 yinghong_sun 于 2009-2-2发表的原文
羡慕呀,不过真佩服MM的勇气,我可是真的害怕带她过去,因为我在哈尔滨的7年,后面几年是一年比一年怕冷,现在回家过年都怕怕呀。

呵呵,要感谢乐乐啊,有了她的成功经验,我才敢带着依依飞到那么远的地方尽情地玩 [M29]
我倒是觉得哈尔滨不算冷呢,起码比雪乡温暖多了,上次去雪乡真是感到了刺骨的寒冷,可能是停留时间不算长吧,所以对寒冷体会不深,让我觉得难受的是室内的暖气,呆久了就口干舌噪,得拼命喝水才能缓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0 11:22 , Processed in 0.0715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