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ban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女孩成为妈妈--什么是"孩子"?

[复制链接]
646#
发表于 2010-9-9 13:58 | 只看该作者

RE: 当女孩成为妈妈--什么是"孩子"?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7#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17:59 | 只看该作者

RE: 当女孩成为妈妈--什么是"孩子"?

每次进入MM的帖子,都要对自己反省一下,值得庆幸的事,好像自己对情绪的控制有了小小的进步。
也是在和孩子的冲突和烦恼中不断的寻求解决方法,虽然道理自己明了,但有时恼怒起来,就想教训一顿,而不是耐心的等候和引导。
其实,情绪这种东西,也是不能堵,只能疏,控制是很难的,要尽量达到那种真正的包容,心底只有爱和谅解地境界,达到那种境界,你不用刻意的控制和忍耐,就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了。
但由于我们很多原生家庭是奉承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所以我们要花很多力气去跟“小我”抗衡。
慢慢修炼吧!跟着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
viewview 发表于 2010-9-9 12:09


亲,这段话实在说的太好了。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开这个贴来记录和反思,开其他的“你我他”学习笔记帖子来记录自己修心的轨迹,其实孩子是洁白无瑕来到世界,所有的烙印都由我们给予。所以做父母是一种对人性的修炼。每个父母都是伟大的,尤其是妈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8#
发表于 2010-9-11 17:10 | 只看该作者

RE: 当女孩成为妈妈--什么是"孩子"?

[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9#
发表于 2010-9-12 13:05 | 只看该作者

RE: 当女孩成为妈妈--什么是"孩子"?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20:5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的为人母的心得体会:
每个妈妈与自己每个孩子的缘分都不同,因此彼此之间的感受都会略有不同,或亲密或冷淡,不管是相互深深喜欢,还是嫌弃抱怨,都请妈妈们记得,是我们带他们来到这里,我们的言行举止,心境情绪深刻影响着对面的小人,即使你不说出口,他们依然洞若观火地知道你的潜台词,并且他们会选择性地回应。所以,对你不满的,转念为鼓励,告诉自己,他们会在爱和包容中得到修复并越来越好;对你深深喜爱的,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和拥抱,他们更加会越来越优秀。最重要的是,关照自己的思想,不去想他们的种种不如人意,而去想,他们的个性如此特殊,在和他们友好共处的同时,怎么能让他们懂得自我修整,如何给他们提供适合的环境?--要有爱,要给时间,在这之前,还要做好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0:3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一则网文:

“中国式母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不久前,一则中国留日学生机场弑母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于80后“独一代”教育问题的关注。

  这个血淋淋的悲剧似乎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当母亲的常常说:孩子,只要你一心念书,妈妈为你做什么都愿意。然而,她们无私的爱却可能让孩子的未来折翼,甚至酿出一个个家庭悲剧。

  “中国式母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一位母亲的醒悟

  王琰

  儿子,今天你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暗示妈妈,说市中心的房价又在飙升,如果再不行动,或许以后你和女友连一间栖息的小屋都没有。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妈妈给你们买”这样的话来。而你,也在尴尬的沉默里,随即气嘟嘟地放下碗筷,甩门出去。我从窗户里看着你远去的背影,瘦削,懒散,有一点任性,你还是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

  可是,亲爱的儿子,你已经25岁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需要呵护的女友,还有两位日益老去、需要你照顾的父母,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成熟、让你彻底地离开父母的羽翼、放下啃老的惰性、独自去承担一个成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记得从很小的时候,你就习惯有事找妈妈。你总是说:“妈妈,我的衣服脏了,你帮我洗洗。”“妈妈,明天我们去郊游,你帮我收拾好要带的行李。”“妈妈,女友想吃老醋茄子,记得下班后给她做。”

  一直以来,我也习惯了听你这样吩咐,总以为,对你的每一点好,你自会记得,且在将来我们老去时,可以得到你同样细心的呵护和照料。而我和你的父亲,也节省下每一分钱,为你在银行开立了单独的账户,只为某一天,你拥有了自己小家的时候,能取出那些钱来,给你一份切实的帮助。

  可是如今,我却发现,这样牺牲自己、全力为你的方式,并没有培养出我们想要的那个懂得珍惜的孩子,却反而造就了一个羽翼退化、意志严重消磨的社会弃儿。我们越是爱你、纵容你对父母无休止的依赖和索取,你心底里的自私和懒惰就越是无休止地滋长……

  你5岁那年,要妈妈帮你整理满地的玩具;10岁的时候,看见同学脚上气派的皮鞋,你就哭闹着让我也去买;15岁时,你写情书给班里的女孩子,说:“我妈妈认识很多人,谁要是欺负你,尽管告诉我”;20岁那年,你读大学,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抱怨,说食堂的饭菜如何糟糕。

  如今,你每天回家来蹭饭,还时常带女友回来居住,我一边工作,一边还要为你们的一日三餐奔波劳累。这番忙碌,让我连一丝的微笑也无法挤出。

  我终于承认,25年来,我对你无节制的宠爱,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亲爱的孩子,我不得不残忍地告诉你,今天之前你的生活与我息息相关,而你今后的道路,我将不再过问。

  也请你,像那些自立自强的人一样,从父母的身边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我会给你鼓励和勇气,可是我不会再给你金钱上的帮助。

  孩子,妈妈很抱歉,不该这样爱你。而你,也应该对你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那么,就让我们彼此原谅,重新开始吧。

  向犹太妈妈学习如何爱孩子

  朱橙丽

  我相信,中国妈妈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即使为孩子把心操碎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沙拉原来也是这样。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三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那时的沙拉还是习惯地按照中国式妈妈的思路来想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她每天送孩子们去读书,然后自己开始做春卷、卖春卷。当孩子们回家后,她又一个人忙着做饭,孩子们则围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有能考上大学就行。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邻居大婶看不惯了。有一天,她过来对沙拉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这位大婶又不满地对沙拉喊道:“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自己想怎么溺爱就怎么溺爱。你这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沙拉后来发现,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艰苦生活。于是,沙拉诚恳地接受了这位邻居大婶的意见。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偿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忙卖春卷,卖掉一个春卷可以提成20%,而孩子们正是在卖春卷的过程中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沙拉还画了一张值日表,挂在家里的墙上,值日表上规定了谁哪天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经过“家庭会议”,大家一致决定设立“值班家长”,并且规定了“值班家长”的任务。沙拉的大儿子担任“值班家长”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并就近买来了面包当早餐,还宣布当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煲一个汤。因为三个孩子轮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沙拉都可以睡个懒觉,而当天负责值日的孩子会到冰箱里取出酸奶、面包,再煎个鸡蛋,然后把早餐摆好。

  宠爱孩子人人都会,甚至连母鸡也会,可是,学会这样“狠心”地去爱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成功的钻石经销商。

  沙拉在她写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

  余县华

  不久前有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大意是:吉林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在得知自己患骨癌后,竟忍着巨大的伤痛,为年仅9岁的儿子织完了他25岁前所需的所有毛裤。

  看完这条消息,我最直接的感受,不是感动,而是悲愤。

  该报道为了突出母爱的伟大,列举了许多细节,比如,“由于左腿曾做过手术,张宇的妈妈每天只能是坐在床上编织,因为身体虚弱,每织5分钟,就得躺下来休息20分钟”。当家人劝她别织时,她说:“我一旦走了,小儿子只有9岁,没有人照顾,一定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多为小儿子织些毛裤留着以后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的形象——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创设最好的生活条件,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过度的关爱,尤其是像这位母亲那样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可怕的,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看似是爱孩子,其实是以母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独立性的塑造与养成。

  就拿上面那位患骨癌的妈妈来说。在她的思维里,像很多中国母亲一样,她认为孩子尚小,自己能为他多做一点是一点,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但是,这位可敬的母亲,你能为你9岁的儿子织完他25岁前的所有毛裤,但你能为他织完一辈子的毛裤吗?除了毛裤,还有毛衣、外套呢?还有他以后上学怎么办?娶媳妇怎么办?而且,我在想,当她的儿子每每穿着母亲用生命为他编织的毛裤时,他一定有种深深的负罪感!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永远都会有个沉重的阴影!

  所以我认为,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每一位母亲,真的都应当沉下心来想一想:我到底要帮孩子帮到什么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0:38 | 只看该作者
考虑等孩子稍微大些,就给他们排轮班值日表,从扫地铺桌子和准备简单的早饭开始。前两天刚教了乐乐怎么做葱油饼,呵呵,她兴趣大得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3#
发表于 2011-8-1 09:14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
发表于 2011-8-1 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发表于 2011-8-1 10:24 | 只看该作者
[M29]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2:11 | 只看该作者
从上周一开始,乐乐每天到乔伟幼儿园,乔老师帮我梳理一下孩子的学习习惯,可能因为我之前老抱怨乐乐个性太强总顶嘴做作业独立性太不好,所以乔老师辅导关门弟子的同时就帮我把这个小刺头也捎带辅导一下。
嘿,结果挺吃惊,在家总是做作业牢骚满腹老依赖妈妈的乐乐,到了乔老师手里很是温顺,赢得一顿猛夸,呵呵,是不是孩子不能自己教啊?我也偷着乐,正好我最近也没精力辅导她功课,又省的辅导她的时候不耐烦而拌嘴,就是在幼儿园等等她,呵呵。效率很高啊。而且,仿佛最近在家也听话了,神奇的乔老师,献个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2:14 | 只看该作者
流程看起来也很简单啊,就是先早读《弟子规》,自己决定读多久,然后就开始按照暑假作业表开始逐项做作业,基本上暑假作业做两到四页,写字课课练两页,每天写五个成语,五条算术题,就差不多结束了。通常11点多完工,下午是自由玩乐的时间。
上午在乔老师身边辅导的时候,我怕影响乐乐情绪,是回避了的。但是我现在估计乔老师的启发式教育方法肯定有很高明的地方,因为以往基本乐乐一页作业要起身问我五六次的,每次都搞得我不胜其烦而光火,但是对着乔老师完全没这方面的问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8#
发表于 2011-8-1 12:18 | 只看该作者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发表于 2011-8-2 03:58 | 只看该作者
从上周一开始,乐乐每天到乔伟幼儿园,乔老师帮我梳理一下孩子的学习习惯,可能因为我之前老抱怨乐乐个性太 ...
baner 发表于 2011-8-1 12:11 rl=http://www.junjing.net/foru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0780943&ptid=46533][/url]


谢谢乐妈赞赏,其实也没什么,基本的方法就是:第一天她来到我身边时,我跟她一起看了一遍她要做的功课目录,要她把每次要做的功课意思解释给我听的时候,就由衷的称赞了她,告诉她,她真是很棒的,老师都没理解她的功课要求是什么,可是她说得那么清楚,所以她不需要老师帮助的,反而是老师需要她的解释和帮助,我要她自己做功课计划,完全尊重她的意见,按照她说的去做,因为我真的相信她说到就一定能做到,而老师就是陪在她身边的一个伙伴,在她需要的时候跟她一起探讨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教导,我觉得她的自信心和好胜心都得到了鼓励,所以很开心也很温顺,感觉孩子还是很接受我的,她很棒,完全是可以撒手的孩子,只要做陪伴她一起成长的伙伴就好了,没什么的,她一定会比我女儿出息的多,而且父母会受益于她的,职业敏感的洞察力告诉我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8:39 | 只看该作者
哇塞,一看乔老师发帖时间,居然是半夜三点多哎,献花献花,啥也别说了,

今天上午和乔老师一聊,一句话打动了我:乔老师说“其实我没有什么地方比一般的家长做得好,除了两点:我有足够的耐心,和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乔老师还说我太焦虑了,这种心态可能会把孩子的缺点放得很大。我自己想想可能真的是这样,总是着眼于孩子不完美的地方,心心念念要和这些东西做斗争把它们扭转改造过来,就和孩子作对了,这样孩子怎么会心悦诚服跟随呢。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挑剔不夸大地多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吧。看乔老师把乐乐夸得好像一朵花一样,我多震惊啊,当然了,过后还有些得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4-11 15:47 , Processed in 0.1096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