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仁波齐峰的转山环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朝圣路线之一。在佛教传播以前,这里就已经成为了宗教圣地,在这里的徒步体验奇妙地融合了在藏区任何地方旅行所能蕴含的精神、文化以及物理距离方面的意义,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它会有日益增长的吸引力。在沿途邂逅藏民以及各国朝圣者也是该徒步路线的诱人因素之一。
岗仁波齐山形如橄榄,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峰顶如七彩圆冠,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周围如同八瓣莲花四面环绕,山身如水晶砌成。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岗仁波齐峰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岗仁波齐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在它的东边是万宝山,传说是释迎牟尼脚踏过的山;西边是度母山;南边是智慧女神峰;北边是护法神大山。
岗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
冈底斯,“冈”是藏语“雪”的意思,“底斯”是梵语“雪山”的意思。而岗仁波齐藏语意为“宝贝雪山”(也称“神灵之山”),梵语意为“湿婆的天堂”,也就是印度神话中“神的天堂”。岗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在佛教中,它是由金、银、琉璃和玻璃四宝构成,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围成的"须弥山",象征着整个佛教宇宙的中心;在印度教传说中,湿婆独居神山修行,日积月累修行得法力无边,成为可以摧毁一切邪恶和创造一切善良的大神,因此神山被看做是湿婆的化身。它是西藏苯教的发源地,是三百六十位神灵居住之山。对耆那教来说,它是创教人筏驮摩那获得解脱之地。
冈底斯的另一注释,就是“众水之源”。冈底斯山是雅鲁藏布江、恒河与印度河的发源地,亦是阿里的四大神水之源。这四大神水是:北坡流出的狮泉河(森格藏布),今印度河的正源;南坡流出的象泉河(朗钦藏布),亦为印度河河源;东坡流出的马泉河(达却藏布),即雅鲁藏布江(流入东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源头;而南坡流出的孔雀泉河(马甲藏布,后称孔雀河),则是恒河的上源。这四大神水,都是极富盛名的古文明的源头,与岗仁波齐峰有着神圣关联。
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冈底斯,每年来此朝拜的世界各地的信徒成千上万。来神山朝圣,是一个佛教徒或印度教徒乃至于苯教徒或印度的耆那教徒一生中的最大夙愿。
绕神山一周的距离是52km,藏传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顺时针转,而苯教徒则是按逆时针绕行的。藏民转山通常在一天内完成。清晨早早出发,晚上就可回到塔钦。磕等身头转山,则通常需要3-4个星期完成。据说转1圈可以消除罪恶,藏民一般以3圈为起点,转满吉祥的数字13圈则获得转内道的资格。而转够108圈保证立即升仙,完全洗脱前生后世的罪孽。在藏历4月15日斋会之日转山,其功德远胜于平日,因为这天是释迦牟尼处胎、成道、涅盘之日。
上世纪80年代,梅斯内(Reinhold Messner)被许可攀登冈仁波齐峰,当他到达山脚时,出于对神山的尊重打消了攀登念头。2001年,一支西班牙登山队也获准攀登,但最后在面对国际上强烈的抗议时亦被迫放弃。目前,岗仁波齐是中国唯一一座明令禁止攀登的雪山。
早上9点准时出发。洛旦,我们12人,二个背夫。
今天我们的目标是哲热普寺,约20公里,路平天气也好,难度不大。
巨大的峡谷,二边是褐色沙岩的峭壁,一条条雪水形成的小瀑布象白练从上面飘下。
磕长头转山的信徒。
在休息点,这小朋友要用他的电工刀换我的瑞士军刀。
神山背面
神山背面的对面
是不是有阿凡达的味道?美吧!
下午3点左右,到达哲热普寺。完成了今天的行程,每个人都很轻松。不太妙的是下起了小雨夹雪,气温也在快速下降。
哲热普寺重建于1985年,位于拉曲北侧山上,拥有绝佳的位置,直接面对着辉煌壮观的岗仁波齐北壁。清晨的日照金山,正午湛蓝天空下以及月光下的北壁更是摄人心魄。三座稍小的山峰排列在神山前:夏诺多吉(代表金刚手菩萨)在西,央迈勇(代表文殊菩萨)在东,仙乃日(代表观音菩萨)在中间。
哲热普寺的名字源自单词dira(意为“母牦牛角”)和puk(意为“洞”)——这是苯教勇士格廓用角抛出巨石围绕而成的地方。米拉日巴的弟子郭仓巴1213-1217年间在此修行。他第一个发现了转山的路线。传说他被一头牦牛引到这里,牦牛钻进一个山洞不见了,只留下一只大角,原来牦牛是守护神山的狮面女神所化。寺庙经堂的主供观音菩萨,旁边有佛像和一尊可怕的护法神。
在哲热普寺恰逢活佛出关。在洛旦的帮助下,我们得以朝见活佛。
这位活佛的地位在整个藏地都是排在前三位的,一般人很难见到。很多时候都在闭关,我们到的时候恰逢出关,真是幸运!活佛为我们戴哈达,吟诵经文摩顶赐福。气氛祥和宁静。活佛还为每人携带的饰物开了光,真是机缘巧合!
仪式完成后,天气更阴暗了,岗仁波钦被乌云笼罩。愿天神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