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幸福伴伤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会计的真可怜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09-11-21 12:07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俺顶着锅盖说:

矫。。。情。。。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2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刚看到红尘博客里的一片好文章.哈哈转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2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要重新思考婚姻制度,我们首先应当意识到,当今社会的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并非是唯一可行的婚姻形式。如果不是以人数,而是以文化数量的多少来衡量,那么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远非是世界上最盛行的婚姻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3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调查世界上两百多个社会文化,我们会发现,只有百分之十七左右的社会文化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即只容许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其他百分之八十多的社会存在着各种纷繁不同的婚姻形式(比如容许一夫多妻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3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而在这仅有的百分之十七的一夫一妻制的社会文化中,只有少于三分之一的社会象犹太--基督教社会一样对婚外的性行为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在其他的社会中,既使有一夫一妻的制度,但对于婚外性的行为,也往往持非常容忍的态度,甚至认为这是对婚姻的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4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婚姻习俗。比如云南的某个少数民族,虽然他们拥有一夫一妻的家庭,但丈夫在外边有女朋友,而妻子也在外边也有男朋友,晚上妻子的男朋友可以到家中来将妻子接走,而丈夫又到女朋友家中把女朋友接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4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像这样的的婚姻制度,之所以没有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占主导地位,并非因为其婚姻方式本身低级落后,无法运行,而是由於犹太--基督教在现代的社会占了上风。犹太--基督教文化带来的科技的发展使他们在世界上处于强权领先的地位,从而也使他们将自已的文化推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记住,有很多其他的婚姻制度同样能够运行,同样的完美,也许更符合人性。我们不能说现行的制度总是最好的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4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婚姻制度呢?前面说到,当前的婚姻道德观念终于使离婚变得可能。确实有很多人将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个接一个的连续一夫一妻制,并用它来作为实现交偶多元化人性需要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5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那么是否可以将这种连续一夫一妻制作为未来婚姻发展的模式呢?笔者认为这并非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5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首先它使家庭非常不稳定。与原始社会不同,当今社会的子女教育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要等到小孩上大学之后才能放手。如果在这之前离婚势必对小孩造成很大影响。但如要等到十几二十年后再离婚,这一生也离不了几次,这也不能满足人性中多元交配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5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总的来说,长久稳定的家庭是有必要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婚姻家庭对于抚养子女所起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在动物世界也有婚姻家庭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5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人就与鸟一样,必须通过父母共同的努力才可以将子女抚养成人,如果只靠母亲个人,恐怕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这个家庭。虽然社会有所进步,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单身母亲的家庭,并且很多现代妇女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不需要男人的帮助,但最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还是父母双全的家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6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在七十年代,当美国离婚盛行的时候,大家都想知道离婚对小孩的影响如何。那个时候的一种看法是:只要离婚是在友好的环境下进行的,父母双方在离婚之后对共同抚养子女达成一定的协议,只要社会对于离婚家庭的孩子没有任何歧视,那么离婚本身对于孩子成长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种看法认为,与其让孩子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还不如离婚,让孩子有一个安宁的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6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者指出,离婚对小孩有非常负面的作用。在破碎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成人之后自已会有更大的离婚倾向,对于婚姻和幸福抱有消极怀疑的态度。这些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都有过痛苦的经历,感到非常的孤独。所以最近的研究者强调为孩子着想,应该尽量保持家庭的稳定。其实小孩并不那么在乎父母是否吵架,他们更在乎家庭是否完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16 | 只看该作者

Re: 有种朋友,很喜欢,却不忍动情(转贴)

在柏拉图幻想的共和国当中,社会的精英由整个国家来抚养,而没有私人的家庭,甚至故意让父母不知道自已孩子是谁,这样可以铲除私心的残余。他说,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没有因私有制或人际关系而带来的陋习,从而可以成为国家的领导。但很难想象这会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对于小孩来说,可以有奶便是娘。因为重要的是有人抚养他成长,而对抚养他的人是否自已亲生父母并非十分重要。但对于父母来讲,知道谁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却至关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8 16:08 , Processed in 0.1292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