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湖南老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伏:我们实在是万分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09:35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A股实盘专用交流帐户”再次长期公开设立

以现价卖出600238
立即以9.64的均价买进了600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1:02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A股实盘专用交流帐户”再次长期公开设立

盘中以6.22的均价扔掉了600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4:19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A股实盘专用交流帐户”再次长期公开设立

盘中以11.70的均价买进了0009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0:46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A股实盘专用交流帐户”再次长期公开设立

盘中以13.44的均价扔了0009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3:56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A股实盘专用交流帐户”再次长期公开设立

以7.07均价买进600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1:16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A股实盘专用交流帐户”再次长期公开设立

盘中以7.17的均价扔掉了600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5:01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A股实盘专用交流帐户”再次长期公开设立

私募基金提成周期或将缩短

来源:腾讯基金

日前,中融·混沌1号提取了全年的绩效收益。与市场中大多数的阳光私募不同,这是该产品按年度首次提取的20%的绩效费用。在当前市场中,像混沌1号这种按自然年度或信托年度提取绩效费的私募产品,已成了少数派。

  私募“少数派”

  私募绩效提取周期有双周、月、季度、信托年度以及自然年度等多个模式。理论上讲,业绩报酬的计提间隔越长,对投资人越有利。

  以按月计提和按双周计提为比较:一只私募产品在某个月份的前两周涨了5%,后两周又跌了5%,如按月计提,收入为零;而按双周计提,则可以提走1%(按20%的绩效费算)。而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下,可能是计提当日股市大跌,投资顾问提取业绩报酬后,投资人当月却没有赚到钱。

  由此可见,如果按信托年度或自然年度提取,对投资人来说,就更减少了被投资顾问“多收三五斗”的概率。事实上,据中融信托相关人士表示,监管部门更倾向于按信托年度计提的方式,因为对投资者而言更为公平,有利于减少在熊市下出现的纠纷。

  而混沌1号的投资顾问则表示,为实现绩效收益的提取,投资顾问就有可能在特定时点上被迫调整仓位,抛出股票以腾出要计提的资金。因此,他认为减少提取的次数,更有利于实战中的操作。

  但在目前的市场中,绝大多数的阳光私募产品却是采取按月收取绩效费,按季度计提已经不常见,按年度计提更是私募中的“少数派”。

  积极谋变

  记者从多位私募人士处了解到,现在业界实际上较倾向于由“深国投”系统流行起来的按月“高水位”收取的模式,其主要原因则是投资顾问为了本身流动性的考虑。而按年度计提,有可能出现长时间运作却颗粒无收的局面。

  以中融·扬子二号为例,截至12月25日,其最新净值已经超过基准达32%,在业界算中上水平。与之相同业绩,但采用按月计提模式的私募收入颇丰。而该产品成立于2008年4月18日,因市场系统性风险,长期在净值基准附近徘徊,直到2009年3月,借市场反弹之力,该产品净值狂飙,并在满一个信托年度——即4月18日前超过了基准几个百分点,而最终才得以对超出的收益提取绩效费用。

  而中融信托早期的发行乾坤1号,据该产品投资顾问上海坤阳投资相关人士介绍,在成立的首个年度,就曾因绩效问题而无法计提业绩。

  从人工、场租到其他日常费用,私募运作成本可谓不菲,错失绩效收入影响颇大。为确保流动性,上海某私募人士则考虑,通过增加产品数量,从而错开绩效提取的时间,来保证某一时点上能够有所收益。有私募则干脆对记者表示,将考虑彻底转变方式,发行按月计提绩效的产品。

  随着深国投的“高水位”模式风行大江南北,作为“少数派”集中营的中融信托虽然表示,会坚持“年度提绩效”的原则,但同时也表示,只要投资顾问和客户达成共识,也会发行业绩计提周期较短的产品。事实上,在2009年,由中融信托发行的产品已经多为按月实行绩效计提。

[本帖由湖南老乡修改于2010-01-10 09:2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1:55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A股实盘专用交流帐户”再次长期公开设立

空仓持币过端午。

[本帖由湖南老乡修改于2009-08-01 23: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5-31 14:12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我们实在是万分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

湖南概念?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2:48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我们实在是万分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

中国最佳私募基金评选:阳光下的考验

2010年01月05日14:35腾讯财经

中国私募基金挥别2008年的阴霾之后,2009年迎来曙光。谁能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最佳私募?谁能获得风雨过后2009最美丽的那道彩虹?

评价体系:

国金证券研究所旗下的基金研究中心从2007年就推出了私募基金的评价报告,是国内最早涉足私募基金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同时也是业内最早推出私募基金评级的专业研究机构。

在国金证券研究所看来,私募基金在国内发展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投资者对于此领域还比较陌生。国金证券所做的就是在投资者和私募基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方便投资者更为深入透彻地了解私募基金产品及管理人。当然,提高和扩大私募基金业的社会认知度也是其所做的另一个方面,以期能够推动整个行业沿着“阳光化”的道路发展下去。


活动的运作:

2008年的A股市场迷雾重重,但是仍有部分阳光私募产品收益为正。同时,在200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阳光私募都跑赢大盘。也正因为此,阳光私募渐渐为更多的投资者所了解。

国金证券2008“中国最佳私募基金”评选活动圆满举行,在激励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同时,更拉进了投资者和阳光私募之间的距离。这也意味着中国私募基金业迈出了行业自律的一步,任何一个行业真正得到社会承认,一定是用业绩开头,用自律规范,最后从合法走向合规。

2009年方兴未艾的中国阳光私募的业绩更加引人注目,“阳光私募”的规模逐渐扩容,现在国金证券评级覆盖“阳光私募”基金产品有将近200支,管理人超过100家。这个数字比起2006年、2007年整个行业渐渐起步发展来说,速度十分惊人。

[本帖由湖南老乡修改于2010-01-10 09: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20:54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我们实在是万分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

7月24日以最高价买进了600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9-7-25 22:11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我们实在是万分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

[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22:58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我们实在是万分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

私募基金的重重围城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贺辉红

  私募中不少人在2008年跌落神坛之后东山再起,不仅将亏损全部补回,甚至有的资产净值还创出新高。不过,其中大部分是拜今年的牛市所赐。2010年,单边上涨的行情可能难以再现,私募将不得不再次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反复。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和制度缺陷也将冲击这个群体。

  赢回面子难留信任

  去年熊市亏得一塌糊涂的民间私募张先生最近心情不错。去年初,老张还有近两千万元市值,但随着熊市的到来,他补仓摊低成本的做法未能奏效,单单在一汽夏利上的损失就过千万。不过,今年汽车股行情崛起,老张的市值已恢复到高位水平,还略微创出新高。令人遗憾的是,老张去年亏得太惨,很多客户就此流失。

  今年牛市的展开,不少私募再现强者本色,其阳光信托产品净值都得以恢复。不过,私募基金在赢回面子的同时,是否也赢回了客户的信任?

  罗伟广表示,随着业绩和知名度的提升,现在发信托比过去容易很多,基本上不用通过银行或券商渠道就可以募足资金。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私募基金经理大多表示,已经重新取得客户的信任。私募是否能够经受住下一波震荡市的考验还要观察,毕竟市场考验的是人性,他们也难逃这个怪圈。

  对于私募的考验可能就在眼前。绝大多数研究机构对2010年股市谨慎乐观,震荡上行是大概率事件,但2009年大幅上涨的情况基本不会重演,随后投资的操作难度会加大,市场将无情地考验每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

  业绩才是硬道理

  其实,回顾2009年私募投资回报业绩,整体阳光私募平均收益率大约50%,整体远远跑输大盘,也略输给公募股票型基金。客观地讲,阳光私募整体踏空了2009年的小牛市。

  业绩是赢得竞争的“杀手锏”。

  今年以来,虽然有十余只私募产品取得了远超大盘和公募基金的收益,有的甚至将王亚伟远远甩在身后。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而且阳光私募界到目前为止未出现一位常胜将军。彭亚轩说,绝大多数私募不是熊市里净值波动过大,就是牛市里净值增长缓慢。在投资者面前,只有业绩才有说服力。

  围城外的围城

  除业绩之外,这个群体始终无法得到一个“合法身份”,这使得私募基金无论在发展前景,还是接受监管方面,都掣肘层层。

  阳光私募中已出现两起案件。一是陕西鑫鹏去年出现巨亏,被投资者告上法庭,与陕西鑫鹏一起成为被告的还有发行商华润深国投。二是国贸盛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坊间流传其涉及“老鼠仓”。从这两个产品的净值看,都基本上已无积极管理迹象。而上述两起案件目前仍在审理当中,真相有待公布。

  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表示,这两起案件对阳光私募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对“四方监管”模式中各参与方履约的诚意、自觉性提出质疑,给整个阳光私募行业带来消极影响。不过,大家都期盼最终能够给出一个判决结果。只要有判决,就代表着一种进步。因为阳光私募属于银监会和证监会等多重监管,在相关法律方面存在模糊地带。如果两起案件最终给出清晰的判罚,对私募界来说,无疑具有标杆意义。

  但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老鼠仓”、内幕交易和巨亏引发的官司都不是问题。只要适用《证券法》,就都可以解决。发展私募基金,最重要的还是在发行制度的建设上,让“阳光化”道路更加通畅和市场化。

  2009年7月,信托公司开设股东账户被暂停,一些信托公司却借机高价叫卖“老账户”,最高价居然达总盈利的5%,同时还要求发行方有良好的业绩史。面对高成本和严要求,很多欲“阳光化”的私募都被挡在门外。

  如果借鉴香港基金的发行体制,私募发产品并不存在太多障碍。在香港发行基金壁垒并不高,但运作成本却极高。如果业绩不好,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香港证监会只是按市场化方式监管,不会设置障碍。在香港发行基金有两种模式,一是公司制,即在香港成立公司,客户资金由信托公司托管,资本运作由受托方管理;二是注册制,即成立一家离岸公司,客户的资金直接由这家公司管理。整体来看,发行、运作的过程极为方便。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私募基金已成为A股市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但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将继续检验私募基金的成色。

[本帖由湖南老乡修改于2010-01-09 19:5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8-1 23:23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我们实在是万分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10-29 21:35 | 只看该作者

Re: 张文伏:我们实在是万分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

股海风云变幻,无法 [M02] [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2 04:02 , Processed in 0.1064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