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天堂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香满溢的童年

[复制链接]
541#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1:19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8-4-3发表的原文
看到MM的评论我又犹豫了。

呵呵,这套书孩子肯定会喜欢,他们哪有大人想得那么复杂,MM上网看看这套书的好评铺天盖地呢,我们办公室的同事看到书后已经很疯狂滴买了三套啦,我是瞎聊两句呢 [M04] 再放张图片馋馋你哈。




[本帖由天堂鸟修改于2008-04-03 11: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2#
发表于 2008-4-3 11:25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我就是看到画面喜欢得不得了呢
不管了,先买了再说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1:26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还有这套《妙想科学》MM见过么,非常优秀的科学图画书,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什么是重力,水是怎样循环的。。。小区里的书巢有的,我觉得淘淘肯定会喜欢,你要不要带他去看看?办公室里的MM已经给他家的小帅锅和邻居买了好几套了。可惜啊,依依目前还对这些不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1:28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引用作者 yinghong_sun 于 2008-4-3发表的原文
小的话,还真很难让他们都老老实实的听故事,有一个动起来,其他的就坐不住了,真希望我们能找到一个好方法。

关于这个事情,偶觉得完全不用着急呢,他们现在才多大啊,四处乱跑才正常呢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发表于 2008-4-3 11:30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妙想科学看上去不错哇,不过我担心淘淘这么小的孩子理解不了呢。重力、气态液态固态,太抽象了呀

嗯。带淘淘去看看先,看看他的反应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1:36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8-4-3发表的原文
妙想科学看上去不错哇,不过我担心淘淘这么小的孩子理解不了呢。重力、气态液态固态,太抽象了呀

嗯。带淘淘去看看先,看看他的反应如何

我同事的孩子比淘淘大两岁,上幼儿园大班,他这个阶段看正好。这类书我感觉上传递的不是生硬的概念,而是帮助孩子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的理念,其实,可能更适合家长看,看完以后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实践书中的理念和现象,呵呵,小小科学家就这样产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发表于 2008-4-3 11:42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淘淘确实比较喜欢科普、常识类的书,譬如昆虫记,大眼界系列。晚上带他看看去。从画面看真是不错哇

我越来越懒了,现在很少上网淘书,只看MM帖子了 [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5:24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8-4-3发表的原文
淘淘确实比较喜欢科普、常识类的书,譬如昆虫记,大眼界系列。晚上带他看看去。从画面看真是不错哇

我越来越懒了,现在很少上网淘书,只看MM帖子了 [M25]

这个这个,那MM就会错过太多好书啦 [M13]
我觉得MM有空去红泥巴网站看就行了,基本上那里推荐的都是好书,没有任何文化垃圾的,而且新书上的速度比当当卓越还快,我想要的那本《团圆》当当至今没有上架呢 [M07] 我隔段时间也会去红泥巴买书,总觉得看了人家的书评去别的地儿买书是一种不公平行为 [M24]
小男孩和小女孩真是不同呢,依依至今还不喜欢科普类的书,所以偶们家书架上就没有这些书。她喜欢的都是情节分明描写比较细腻的书,图画书和爱听的故事全是偏好这类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9#
发表于 2008-4-3 15:28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引用作者 天堂鸟 于 2008-4-3发表的原文
还有这套《妙想科学》MM见过么,非常优秀的科学图画书,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什么是重力,水是怎样循环的。。。小区里的书巢有的,我觉得淘淘肯定会喜欢,你要不要带他去看看?办公室里的MM已经给他家的小帅锅和邻居买了好几套了。可惜啊,依依目前还对这些不感兴趣。




这个也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看呢 [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0#
发表于 2008-4-3 15:33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这本书看着很不错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1#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5:38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如果MM给洛洛买,不妨比较一哈《妙想科学》和《聪聪科学绘本》,这两套都是不错的科学图画书。

妙想科学


聪聪科学绘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发表于 2008-4-3 16:32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嗯哪,就找一些有趣点的浅显点的书呢 [M28] [M28]

[本帖由回眸一笑修改于2008-04-03 16:3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6:47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今天是清明,天气却不太应景,没见着本应纷纷的 [M33] , [M31] 倒是从云缝中露出了脸。

从人民网摘抄了一段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4#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6:49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5#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6:49 | 只看该作者

Re: 书香满溢的童年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9 10:07 , Processed in 0.111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