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马马虎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你上榜了吗?

[复制链接]
54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19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当前卫舰队打得热火朝天时,杰利科的本土舰队还在后方40英里处,这位以谨慎小心著称的海军上将通过零零碎碎的无线电信号大约了解前方的情形。早在2点20分,当加拉蒂的电报发到时,本土舰队的主力离3点预定的位置还有19英里远,先前的补充燃油检查渔船耽搁了太多时间。不过根据电报,德国人只有些轻型舰只,光靠贝蒂舰队就能切断对方后路,将其赶进斯卡格拉克海峡。因此杰利克迟迟不根据预定计划送出胡德少将的第三战巡分队(无敌,不屈,不挠3艘BC),整个舰队依然以15节航速走着之字型前进!3点43分,加拉蒂的第二份电报传来,报告德国舰队出现,本土舰队开始提速至17节,3点02分他们开始向东南偏南方向直冲合恩礁而去,前卫的巡洋舰群开始散开,将侦察范围增大到16英里。几分钟后,英国东岸的无线电测向站发来埃尔平和B109的位置报告,这点优势是德国人不具备的。

3点15分,贝蒂报告了自己位置。杰利科发现双方距离不是预定的60英里,而是71英里(其实他们对自己位置的估算都是错误的),当然这个数字并没使杰利科不安,根据加拉蒂的电报,德国舰队正与第一轻巡洋舰分队缠斗着向西北开去,而贝蒂此刻正以23节航速向东北插上,预计下午4点左右这些德国“轻型舰只”将被本土舰队的前卫巡洋舰发现。

3点40分,贝蒂发来紧急电报,正咬住五艘德国战巡向东南方开去,看来本土舰队是无法插手了。4点05分,胡德少将的第3战列巡洋舰分队开始以25节航速离开主力舰队,抢去支援贝蒂。实际上更强大的支援就在贝蒂后方,伊文·托马斯的第5快速战列舰分队正朝着炮声最密集的方向全速赶来,首先发现他们的是德国第二侦察舰队的轻巡洋舰,波迭克少将很快辨认出那是最新式的伊丽莎白女皇级战列舰,赶紧向希佩尔发电报告。此时距离18600码,英国战舰开火了,波迭克下令一边投放发烟盒,一边尽最大速度逃跑。4点10分,希佩尔觉察到贝蒂的的小动作,下令转向西南,恰巧进入了英国战列舰的射程。

“就像传说中的九头蛇一样,英国佬又变出了四艘强大的战列舰来取代刚沉没的不倦。”德国战史如此记载。4点06分,英国战列舰的舰炮发话了,巴勒姆瞄准德国战舰炮口的闪光,用15英寸穿甲弹在19000码的距离一炮击中冯·德·塔恩的舰尾,使她“前后抖动得像一把音叉”,转向机构也被击坏。损管队和机械师在油污和煤烟中拼命抢修,谢天谢地,这次只用几分钟就排除了故障,不至于重蹈布吕歇尔的后尘。后遗症是600吨积水,全舰右倾2度,舰艉吃水增加到33英尺。4点16分,毛奇也被命中了,一个煤舱被击穿,炮弹在副炮甲板爆炸,引起不小的火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0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看到己方的战列舰也赶上来了,贝蒂再次下令转向,重新接近德国舰队,准备放出驱逐舰进行鱼雷攻击。4点17分,三方的交火重新开始。

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观察哨报告,“对方的炮火异常精确,不断对我舰跨射,幸运的是命中不多。我仰着头观察那些炮弹,它们看起来像一个个深蓝色的酒瓶子,直直的好像要飞到你的眼睛里去。最后要么爆炸,要么撞起老大的水花。”

德弗林格尔号上的von Hase则将炮弹形容成“拉长的黑点,越变越大,最后在什么地方炸开。渐渐的我可以预测落点,有些提早落下,有些远远的从头上飞过,有些就会赏光造访本舰。通常它们会溅起巨大的水柱,在空中停留足足有5到10秒钟,水柱从根部到一半高度都是黄绿色的——是苦味酸炸药。”

狮号再次被吕佐命中,先前Q炮塔的火势火势还没有得到控制,全舰被浓烟笼罩着。于是吕佐将目标转向后面的皇家公主,德弗林格尔见状也将炮口后转,瞄上了玛丽皇后号。这条26500吨的战舰正被塞德利兹剩下的炮塔猛揍着,在局部上形成了两打一的局面。玛丽皇后用精确的炮火还击,4点17分一发炮弹击中塞德利兹的副炮甲板,使一门150毫米炮失去作用。4点18分,冯·德·塔恩开始向巴勒姆还击,距离17500码。三分钟后,她自己的安东炮塔被击中,仅有8人受轻伤,不过一大块松动的装甲板卡住了炮塔转向机构,于是很尴尬的横在右舷30度位置,在后面的战斗中派不上什么用场。4点23分,她的一发炮弹击中巴勒姆,但很快另一发炮弹在多拉炮塔附近落下,把甲板砸开一个大洞,炮手们跑出来,帮着用铁锤和焊枪把扭曲的甲板整平,以免影响炮塔转向;浓烟通过通气管钻进转向引擎室,那里的人不得不撤离;鱼雷网也被撕破,随时有缠住螺旋桨的危险,必须马上割断。这一片忙乱是在浓烟的掩护下完成的,此时新西兰号已经无法看清对手,开始将炮口转向毛奇。

4点25分,双方距离重新拉近到14400码,玛丽皇后的大限到了,德弗林格尔的一轮齐射有3发落在甲板上,整齐的砸开一排大洞,下一轮炮弹又有两发中标,这些都是在瞬间发生的,根据德国战舰的观察:“舰艏腾起明亮的红色火焰,舰体中部传来低沉的爆炸声,深黑色的碎片在空中飞舞,接着全舰发生剧烈爆炸,桅杆向内侧扭曲倒下,浓黑的油烟将她笼罩起来,越升越高,久久不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0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X炮塔的炮手E.Francis回忆:

“第一次爆炸发生时,我被气浪抛到空中,刚好撞上一条帆索而没有直接掉在甲板上,这救了我的命。爬起来后我看到左舷2号3号副炮已经从炮耳上滚落下来,炮塔的地板不自然的隆起,四周安静的像教堂,有人问发生了什么,于是我从炮塔顶上的破洞中探出头去,看到旁边的4英寸炮已经面目全非,全舰正向左侧严重倾斜。我把这些告诉负责炮塔的Ewart中尉,他说:那就各自逃命吧,全体离开炮塔!”

“我们跌跌撞撞的爬出来,全舰左倾得厉害,顺着楼梯滑下的人都掉到左边甲板上。船舷附近聚集了很多人,犹豫着是不是弃舰。于是我说:来吧老家伙们,谁想游个泳?有人回答:‘她还能浮很久。’我和另外5个人跳进海里,拼命滑水向远处游去,大概游出50码后,身后传来巨大的爆炸,滚烫的残骸碎片在空中乱飞。”

几百码后的新西兰和虎号急急转向规避,新西兰号舰桥上的一个军官纪录:“当时虎号正以24节航速跟在玛丽皇后舰艉500码处,后者突然向左打横,然后消失在黑色的浓烟中。我们只能向右舷急转,虎号和我们从她两侧擦过去,大约50码后,烟开始散去,可以看到她舰艉到后桅的部分还在水面上,螺旋桨在空中转动,有人从后部炮塔和舱口爬出。当残骸距离我们舰艉150码时,最后的部分倾覆爆炸,灼热的碎片被吹向空中,落在周围的海面上。”

1266名官兵中(军官57名,水兵1209名)只有8人被双方驱逐舰救起。

贝蒂也看到了这次爆炸,他转过头对狮号舰长Ernle Chatfield上校说,“我们这些该死的船今天有点毛病。”这种冷静泰然被日后的英国史学家所称颂,接着他下达了一道典型英国式的命令,纳尔逊式的命令:再近一点接敌(Engage the enemy more closely)。这倒不是孤注一掷,实际上托马斯的战列舰队正在后方急速接近中,再把希佩尔牵制一会儿,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就会在两支英国舰队的夹击中全军覆灭。当然贝蒂不知道的是,舍尔的公海舰队快要出现在海平面的那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
发表于 2006-12-14 11:20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又来起涟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0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希佩尔也很清楚,形势每分钟都在恶化,英国战列舰32门15英寸火炮正逐渐撵上他的尾巴,虽然截至目前他已经击沉两艘英国战列巡洋舰,可谓空前辉煌。但他自己的船也已经伤痕累累,战列最末端的冯·德·塔恩号还有两座炮塔可用(其实左舷炮塔无法使用,右舷主炮也已经过热),塞德利兹三座,英国的穿甲弹撞上目标后没等贯穿就直接发生爆炸,事后希佩尔回忆:是英国佬糟糕的炮弹引信救了我们的命。

在此前20分钟贝蒂用无线电呼叫第13驱逐舰分队,“时机成熟,开始接近攻击。”现在他再次用旗语命令第1和第13分队“以最大速度冲刺”。实际上此刻英国的驱逐舰散布很开,第9和第10驱逐舰分队距离尚远。在前一阶段炮战中第10分队拼命施放烟幕,以至于影响到贝蒂舰队的观瞄。4点11分,贝蒂下令驱逐舰离开烟幕,4点16分,8条13分队和4条10分队的驱逐舰前出开始攻击。

德国的轻型舰队抢先行动,25条鱼雷艇在雷根斯堡号轻巡洋舰率领下开始攻击第5战列舰分队,以缓解希佩尔后部的压力。他们受到英国战列舰猛烈的回应,此刻在厌战号炮塔中的Bickmore少尉回忆:“我们用15英寸的榴霰弹向那些小东西轰击,每发6英尺高的炮弹中有几十颗拳头大的霰弹,就像用大号霰弹枪打野兔一样,于是他们掉头跑散了。”

此时第9鱼雷艇大队在Goehle少校率领下越过吕佐的舰艏向英国舰列冲去,他的V28一马当先,后面是V26和S52,第17、18分队的其他鱼雷艇随后加入,迎头撞上英国前出的驱逐舰群。舰艏激起的白色浪花随即被舰体切开压碎,红色的Z字旗在桅杆上抖得笔直;头顶是呼啸而过的大口径炮弹,四周是战列巡洋舰副炮射出的密集弹幕,双方轻型舰艇以60节的相对速度拼命冲刺,在零距离上用鱼雷和舰炮对射,粉身碎骨也没所谓,只要能在这个伟大舞台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英国的Nestor号驱逐舰在舰长Barry Bingham中校指挥下冲在最前面:“我们以35节航速向对方冲去,大概15条左右的敌方驱逐舰正在排开队形,打算攻击我方战列巡洋舰。”跟在后面的是Nomad号驱逐舰,舰长P.Whitfield少校下令向对方舰队第3艘驱逐舰开火,德国人可能显然低估了英国编队的速度,因此打头的Nestor和Nicator没事,跟在后方的Nomad倒是中了好几发88毫米炮弹,其中一发在舰桥前部,无线电和探照灯不翼而飞。英国驱逐舰编队向德国鱼雷艇持续开火,Petard和Turbulent各向V29射出一发鱼雷,后者中雷沉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1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4点33分,S51射出的105毫米炮弹击中Nomad舰体后部,撕开8英尺长的口子钻进引擎室,爆炸扯断了所有的蒸汽管道,主发动机和辅助发动机顿时停转。第9大队剩下的鱼雷艇继续接近英国战巡,在8000-9000码距离上向皇家公主、虎和新西兰号发射10条鱼雷,无一命中。“但是,”德国战史补充到:“这成功迫使英国编队转向规避,他们的炮火开始稀疏失去规律。”归还的德国鱼雷艇继续与英国驱逐舰混战,4点34分V27被两发4英寸炮弹击中引擎室,蒸汽管道全灭,眼见第五战列舰编队正全速开来,显然拖带或自救都是不可能的,艇长下令打开海底筏自沉。V26开过来接走全部艇员,顺手拖走装满V29艇员的救生艇。

英国编队共向德国战巡发射20条鱼雷,运气最好的Petard号发射的两发鱼雷都命中目标:击沉V29,击伤塞德利兹。此时Nestor还在突进中,在离吕佐5000码时发射了两条鱼雷,希佩尔下令转向回避。4点36分,英国驱逐舰开始撤离,枪炮声再次开始稀疏。这时一条紧急电报从南面侦察的南安普顿号巡洋舰传来:

“紧急!敌方舰队东南方出现,方向正北!”



在22个月漫长的等待之后,公海舰队终于等来了机会,将英国部分舰队引诱出来各个击破。德国战列舰增速至18节(第二战列舰队六艘前无畏舰的极限),担任护卫屏障的鱼雷艇群开始前出,集结在编队旗舰周围,4点18分舍尔下令向西开去,决定包抄贝蒂舰队。不过第5战列舰队的出现显然在意料之外,4点25分,当第二侦察分队的巡洋舰报告5艘战列舰(实际是4艘)刚刚加入战斗时,舍尔只得下令转向北进。他知道希佩尔一定在苦战中,不快点救援的话这个诱饵会被英国人吞掉。

战场的形势骤然转变,英国战巡编队已经遭受了足够损伤,贝蒂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这场战斗再也不能按照他的意图进行。这位中将冲动好战的个性与过分沉着的杰利科是两个极端,“一旦抓住决不放手”是德国人对他的形容。早在5月初,当第一海务大臣要求第五战列舰分队开到罗塞斯港归贝蒂指挥时,杰利科极力反对:“给的船越多,他的胆子越大。”现在预言应验了,在贝蒂舰队4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的南方,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舰一艘艘出现在海平面上,首先是罗斯托克号巡洋舰,她的四个烟囱是醒目特征;跟在后面的是望不到头的战列舰队,海平面上耸起一片桅杆和烟囱的森林,两旁伴随着蜂群一样的轻型舰艇!整整22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31艘鱼雷艇,皇家海军第一次这么完整的打量自己的对手。德国战列巡洋舰上宝发出一阵欢呼,而南安普顿舰桥上的每个人都呆站着,射控室里的军官坚持认为那是自己本土舰队主力,尽管来自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1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注:在战列巡洋舰交战中双方中弹情况(所有资料来自N.J.M.Campbell的日德兰:战斗分析,Comway海事1986年版)

吕佐      4

德弗林格尔   -

塞得利兹    5

毛奇      5

冯德塔恩    3

狮       9

皇家公主    6

玛丽女王    7

虎       14

新西兰     1

不倦      5

巴勒姆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1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4点46分,英国战巡依次向右舷180度转向完毕,全速撤往北方,取最近的路线与主力会合。”皇家公主向杰利科发报:紧急,敌方舰列东南。我方位置北纬56度36分,东经6度4分。这道电报并没有直接发到铁公爵,而是由本鲍号战列舰转达的,被错译成“观察到敌方舰队26-30艘战列舰,方位东南偏南,方向东南。”杰利科事后解释:“此前见到的德国舰队从未超过4艘,因此我并不清楚舍尔的确切家底。”于是本土舰队主力开始加速前进,远在伦敦的海军总部也得到电报:紧急,舰队决战近在咫尺。拖轮开始升火出港,医院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就连以冷漠著称的第一海务大臣阿瑟·布丰也在办公室里连连搓手,用秘书的话说“处于少见的兴奋中”,大不列颠等待着第二个特拉法尔加。

贝蒂向北开去,从3点48分到4点46分这段时间的前哨战中,毫无疑问他是败北的一方。事后军械局的统计数字表明,当时本土舰队30%-70%的炮弹引信都存在问题!费席尔的“速度就是防护”理论也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那两条战列巡洋舰上的每个人都没有做错,错的是该死的设计,愿那些可怜的灵魂得到安息。”(贝蒂1934年的回忆录)。德国战列巡洋舰当然也有损伤,吕佐的甲板前部开了一个大口子,这将成为致命伤;塞得利兹的一座炮塔失去作战能力,另两座不同程度进水;毛奇和冯·德·塔恩各自灌进近千吨海水,后者还剩4门280毫米炮可用,其中3门还有故障;只有德·弗林格尔奇迹般的豪发无伤。出色的装甲防护、坚实的船体构造、精确的观瞄设备和强劲有效的穿甲弹是德国舰队取胜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2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4点43分,撤离的命令传达到南方3英里处的第2轻巡洋舰分队,指挥官古德诺准将决心秉承纳尔逊的风格,继续完成侦察任务。他的参谋Stephen King Hall中尉回忆:“我们打算违抗命令,或者说暂时搁置这道命令,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想再接近一点公海舰队,以取得更详尽的报告;第二,打算在合适的距离上对敌人的单列纵队进行一次鱼雷攻击。于是本舰以25节航速向他们冲去,而我们的战友正在向相反的方向逃离。每秒钟都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期待着敌人侧舷出现密集的火光,然后冰雹般的弹雨会把我们淹没。”

接近到15400码,诺丁汉号巡洋舰向德国战列舰发射一条鱼雷,当然没能命中。接近到13000码距离时,古德诺发回报告:敌方舰队方向正北,单列前进,前卫是凯撒级战列舰,两侧有大量驱逐舰,敌方战列巡洋舰队从北方加入汇合。本舰位置北纬56度29分,东经6度14分。

4点45分,公海舰队向左舷转过两点,公海舰队排成六列直接向贝蒂舰队冲去。腓特烈大帝的桅杆上升起旗语:从右至左分配火力,单舰对单舰射击。舍尔站在舰桥上,饶有兴趣的看着英国巡洋舰掉头逃走,而德国的305毫米舰炮“用慢动作做打靶练习”,第一排炮弹过早落下。不久,第一舰队的8艘战列舰将炮口转向古德诺的巡洋舰,火力过于密集以至于每条船无法观测自己的弹着点。Hall中尉和其他人此时“无事可作,躲在2毫米厚的钢板后面吃罐头牛肉,一切听天由命吧。”于是四条巡洋舰像特洛伊城下的赫克托尔一样拼命逃跑,在密集的弹幕中左右腾挪躲避,整整45分钟过去,他们居然豪发无伤!

德国第六鱼雷艇大队开始转身攻击,Wilhelm Ruemann上尉带领第11分队的6艘鱼雷艇接近到9000码距离,向英国战巡射出7条鱼雷,未命中。根据英国方面记载,其中一条擦着勇敢的舰艉过去,相距只有1秒钟。此时Nestor和Nicator还在狂热的突进,冒着罗斯托克和战列舰副炮的猛烈射击,这两条驱逐舰接近到3500码的距离,分别向国王和腓特烈大帝射出两发鱼雷,在转身时Nestor的好运走到了尽头,被一发炮弹命中锅炉房,于是她也停下来瘫痪在海面上,离Nomad只有2英里远。Bingham中校挥手让Nicator归队,跟他的舰员一起面对被击沉的命运。Nomad首先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几分钟就沉没了。Nestor的水兵开始放下汽艇和橡皮筏,舢板被打坏。伤员优先离船,拖带索也准备就绪。这时德国的炮火开始集中起来,Nestor发射了剩下两发鱼雷作为回应。她的舰艉不断被击中,全体弃船的命令下达了。几分钟后,水手们在救生艇上,“对下沉中的战舰欢呼三声,她是个好姑娘,有人开始唱上帝保佑国王。”除了6名死者,别的人都被德国人救起,关在S16号驱逐舰的甲板下直到整场战斗结束,Bingham中校因此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4点55分,希佩尔重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2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4点55分,希佩尔重新估计形势,觉得英国第5战列舰分队差不多也进了伏击圈,于是指挥舰队转身杀上。5点01分,贝蒂下令转向正北前进,再次进入德国战巡射程,两发炮弹同时击中狮号,火焰从许多舱室喷出来,飞溅的弹片切断了不少消防软管,贝蒂不得不再次下令转向西北。不过英国战列舰并没有意识到转向的必要,他们并没有收到古德诺的报告,还在一路往南开去,依然是因为命令格式的问题!在4点40分,贝蒂开始转向时,托马斯舰队在后方8英里处收到旗语信号:右舷转向16个罗经点。但这条命令并没用探照灯重复。他们继续追赶希佩尔舰队。直到7分钟后,巴勒姆和狮号擦舷而过,贝蒂再次命令用旗语通知托马斯转向,这时宝贵的几分钟已经过去,德国公海舰队正用40节的相对航速快步赶上,当英国战列舰开始依次回转时,舍尔下令集中火力向转向点轰击。

时机把握的很好,托马斯舰队背后是浅黄色海平线,将舰影完全暴露;而德国舰队却躲在东方灰暗的天幕下,只有偶尔露出云层的夕阳才能勾出她们的影子。4点50分,巴勒姆号的桅杆中弹,无线电不能使用,也是有趣的巧合,参加前哨战的三支分舰队旗舰都不能发电报。勇敢和厌战顺利完成转向,很幸运的没有中弹。

急速接近中的德国舰队将所有炮火聚集到编队最后的马来亚身上:5点开始冯·德·塔恩就对着她开火,5点08分威廉王储加入开火,5点10分国王号加入,5点27分毛奇号加入,于是这艘32450吨的巨舰始终被密集的弹雨覆盖着,每分钟有6到9发大口径炮弹落下。上面的一名军官回忆:“只要有一发炮弹命中适当部位让航速稍减,大伙儿就只有死路一条。炮手们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为每发炮弹祈祷后填进炮膛中,其中一个问我,‘还剩下多少德国船浮在海面上?’”很快她就中弹连连,5点20分一发炮弹正中右舷,弹片切断了蒸汽管,白茫茫的蒸汽弥漫开去,整个舰桥的通讯机能暂时瘫痪。7分钟后,另一发炮弹击中艉炮塔顶盖,测距仪失去作用。绝望之下舰长让右舷副炮向海面射击,用水柱掩护撤退,但命令尚未执行,两发炮弹准确的命中右舷炮座,所有6英寸炮全灭,炮弹接二连三殉爆,102名官兵在四窜的火焰中非死即伤。5点35分,两发炮弹几乎命中同一个地方,右舷水线下方10英尺处被撕开一个大洞,顿时右倾4度,燃油透过破口急速溢出,至此马来亚号总共被命中7发炮弹,不过伊丽莎白女皇级战列舰无愧超无畏舰的称号,3百万英镑的建造费用物有所值,13英寸的装甲带扛住了德国305毫米舰炮的陆续轰击。她以24节的航速逐渐甩掉21节的国王级,距离逐渐拉开。德国人很气恼的看着这一切,桔黄色天幕下英国战列舰的侧面轮廓清晰可见,“用肉眼就能分辨出他们的炮管,像大甲虫的黑色触角一样上下摆动,虽然连连命中,但该死的英国佬速度不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2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5点27分,战场形势是:吕佐对巴勒姆,德弗林格尔对勇敢,塞德利兹对厌战,互有攻防。英国人开始充分发扬15英寸炮的射程优势,努力拉开距离。德弗林格尔干脆只用一座炮塔射击以节省弹药,“显然对方的射击也不够精确,一轮炮弹的弹着面大致在300-400米的区域内。本舰中了两到三发大口径炮弹,每块钢板都在颤抖,每条通话管都传来低闷的爆炸声。”von Hase回忆道。塞得利兹的伤势更加严重,一发15英寸炮弹穿过舯部炮塔,使右边主炮失去作用;另一发炮弹击中已经瘫痪的凯撒炮塔,再次引起一场火灾;两门6英寸副炮也失去战斗力。毛奇和冯·德·塔恩没中弹,不过后者唯一的炮塔于5点15分卡壳,完全不能使用。尽管已经失去所有主炮,舰长Zenker上校决定继续留在编队中,为同伴分担一些炮火。



“看来变成追逐战了”,舍尔纪录道。他相信只要集中炮火,英国的战舰会一艘艘被追上击沉,一点没有考虑为什么贝蒂掉头望北走。如果是逃回英国的话,方向应该是往西才对。公海舰队最前方的是保尔·巴恩克少将的第5战列舰队,旗舰国王号。他们最先追上马来亚和厌战,火力越来越密集,稍前方的巴勒姆和勇敢号战列舰固执的咬着希佩尔舰队,尽管此时可见度很差,吕佐、德弗林格尔和塞德利兹还是接连被命中。

至此贝蒂舰队已经刨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他知道德国人一定上钩了,虽然损失两艘战列巡洋舰的代价未免大了一点,剩下四艘战斗力尚算完整,狮号炮塔还有两座炮塔好用。“士气高涨。”Chalmers纪录到,“不倦和玛丽皇后的沉没只有少数军官和观察员知道,并没有散布开。”不过狮号的枪炮官注意到另一件无法控制的坏事,天快黑了,可见度正急速下降。

“减弱的日光和变厚的海雾,敌我双方喷射的硝烟和烟囱,这一切都使得远距离的交战变得困难,从4点40分转向到日落,战列巡洋舰分队总共与敌方进行过5次短促交火。我们一次一次的改变航线接近敌人,搜索阴翳密布的海面,在雾气和烟雾中寻找可能的目标。每次发现目标后匆匆开火,他们就转向,消失在烟幕中。5点08分我们丢失目标;5点12分重新出现,5点33分再次消失;然后从5点38分到6点01分,这次时间较长,交战距离从13000码到15000码不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发表于 2006-12-14 11:23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小马,不要走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3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在这种短促的交火中,公海舰队的战舰更有优势。当时德国采用的测距方式比英国的先进。首先由测距仪解算出对手距离,然后在这个读数上增加一定距离,发射第一发,再根据读数发射第二发,最后根据读数减去一定距离发射第三发。三发的射程间隔相同,时间相近,可以根据弹着点快速修正弹道,这种方式被称为梯次测距。而皇家海军还是采用传统的二分法测距:首先发射一发炮弹,根据弹着点调整下一发射击,直到连续两发炮弹落在对方两舷,再取中间值。用这种方式测出正确距离需要较长时间,加上德国使用的光学瞄准具远远优于英国产品,因此在第一阶段的德舰的命中率较高。

排除技术上的微弱优势,舍尔也同样为视野烦恼,风向由西北变成西南,枪炮和烟囱喷出的黑烟使得西北方海面模糊一片,只有轻型舰艇偶尔在烟雾中出没。虽然报告说马来亚号已被重创严重倾斜中,但始终没能追上。希佩尔舰队以20节航速冲进烟幕中,主力舰队被第二战列舰队的6艘老式前无畏舰拖着,航速只能保持18节左右。锅炉房也开始报告故障,从下午1点开始就拼命加速,以至大量煤渣来不及清理,管路阻塞事故开始频繁起来。许多水兵从中午开始就没吃东西,部分锅炉工逐渐表现出体力不支。

遵照5点20分舍尔“全面追击”的命令,希佩尔下令掉头向西北方前进,重新搜索对方战列巡洋舰,这无形中帮了贝蒂的忙。早在5点24分英国战巡已经停止撤退,掉头向东,防止希佩尔发现本土舰队的逼近。根据德国战史:“由于吕佐的电台已经彻底损坏,希佩尔无法向后方报告敌方的转向行动,因此他只能服从舍尔的追击命令。5点27分,尽管条件对他不利,第一侦察舰队开始向西北转向,全速追击英国战列巡洋舰。”于是老冤家又凑到一起,德国指挥官并没有意识到贝蒂的用意,von Hase赞叹道,“贝蒂对时机的把握和舰队的运动可以说巧妙,显然他们打算在我舰队前方横穿大T字,与西方的战列舰重新夹击我们。”5点40分,希佩尔舰队再次处于交叉火力中,贝蒂的4艘战列巡洋舰在前,巴勒姆和勇敢在左舷。吕佐和德弗林格尔再次中弹,塞德利兹的舰艏被撕开,涌入几百吨海水,船头逐渐下沉接近水面。损管队关闭所有隔水舱,不过甲板上还是火头处处。现在可见度下降,光线对英国人稍有利,斜阳隐藏起英国舰炮的火光,同时照花了德国炮手的眼睛,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大口径舰炮的优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3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5点55分,贝蒂舰队继续向东开进,在烟幕下向德国先导舰队施压,迫使他们转向。5点55分,一发炮弹击中德弗林格尔首鱼雷舱,300吨海水从舰艏涌进;塞得利兹也多次中弹,舰桥的火势越来越大。希佩尔开始烦躁起来,参谋们注意到他开始用力咬雪茄,咒骂那些“该死的前无畏舰耽误了主力舰队行动”。吕佐的无线电不能用,英国人躲在烟幕中远远发炮而自己根本无从还击,再加上从下午3点起一直没空清理的锅炉开始被煤渣阻塞,无法继续保持26节的高速。他决定违抗舍尔追击的命令,在更坏结果发生前先行撤离。几分钟后希佩尔舰队转向南方,随后转西南,干净利索的脱离战场。



注:从4点54分到6点15分双方中弹情况(来自N.J.M.Campbell),从成果来看双方大致相当,英国方面命中19发,其中只有一发是贝蒂舰队的成果,另外18发由第五战列舰分队包办;德国方面命中18发,其中第三战列舰分队7发,吕佐和德弗林格尔各中4发,塞得利兹3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1:23 | 只看该作者

Re: 黑名单上的人

吕佐      5

德弗林格尔   3

塞得利兹    6

国王      1

大选帝侯    1

边境伯爵    3

狮       4

虎       1

巴勒姆     4

厌战      2

新西兰     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5 08:56 , Processed in 0.0895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