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乔伟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美国孩子的权利 (转) 》

[复制链接]
45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4:5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大家为什么爱吕鑫(2)
 为什么这么多人爱吕鑫?就因为吕鑫爱爸爸!就因为吕鑫懂得回报!
  我所以用这么长的篇幅来讲吕鑫的故事,就是想告诉年轻的妈妈:妈妈的责任不是去给孩子攒钱,去为孩子营造一个安乐窝,而是要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他知道怎样去给别人带来快乐。因为,大家都爱那些有爱心的孩子。假使有一天,孩子处在困境之中,他一定会得到更多的爱。因为人们需要他。
妈妈的幸福不只体现在年富力强之时,也许在你步入老年行列之后体现得更明显。那时,也许你行动不便,但孩子的爱像幸福的花朵,围绕着你,陪伴着你!
  因为,你曾播撒过爱的种子,那是幸福的种子!
  有钱的妈妈未必幸福,没钱的妈妈未必痛苦。有了爱你的孩子,你将得到人世间最大的幸福。
  正像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贝多芬所讲:把“德行”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
第四章 培养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是整个人类的一分子,都是整个人类生命延续长链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每个人只要活在世上,就应有一份责任。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感,我觉得可以从过生日做起。对每一位妈妈来说,最好的办法是:认认真真地给老人过生日,而不是首先给孩子过生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9:5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写在前面
有的年轻妈妈曾经问我:“你觉得母亲的职责主要是什么?”我回答:“培养责任感,教孩子做人。”
  责任感对国家、对家庭、对孩子本人都极为重要。一个人没有责任感,这个人是不可信任的;一个单位的领导和职工没有责任感,这个单位迟早要垮台;一个社会的公民没有责任感,这个社会很难有凝聚力;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没有责任感,这个国家永远不会有希望;一 个民族的母亲没有责任感,这个民族注定要灭亡。
  我们伟大民族的命运,掌握在今天千千万万个母亲的手中;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也寄托在明天千千万万个将要接班的孩子身上。
  母亲的责任多么重大!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讲过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
  这句话,让许许多多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睡不着觉。
  孩子们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下一个世纪的面貌和命运。这绝不是我们个人的事情。
  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口素质的竞争。
  在人的素质中,“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
  假如,由于我们教子不当,让他们从小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对父母没有责任感,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对集体没有责任感,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对社会没有责任感,目无法纪,我行我素;对国家没有责任感,只图享受,不讲奉献,那么我们这些做母亲的,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不能再糊涂,不能再抱怨,我们必须马上认清母亲的责任,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9:0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1.培养选择能力--人生三大选择(1)
学会独立思考。盲目比淘气可怕得多。
  前些年,在大学生中流行一种“心理测验”的游戏。把被测对象的注意力及思绪带到漫无人迹的沙漠、神秘幽僻的森林和碧草茵茵的草原,通过各种预想好的情境向被测者提问,让其做出选择,最后,再通过对被测者的选择答案一一地进行分析,便可以总结出被测者的人生态度及志趣。这虽然是一种游戏,但至少说明,人的一生需要面临很多次的选择。
过去,我们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听话,听爸爸、妈妈、阿姨、老师的话,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当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以后,当社会前进的脚步迈入商品经济的时代后,我们忽然发现,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面对社会纷繁莫测的变化,再强调孩子听话就远远不够了,而应该意识到要教会他们具备某种能力。我想,这种种能力中,孩子们最急需的一种能力是选择的能力。
  有人说,今天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而我却认为,他们,是思想、活动严格地受到父母禁锢的“小奴隶”!
  曾经有一个孩子气鼓鼓地对我说:“人们都说我们是‘小皇帝’,我可不这么想。皇帝什么都说了算,我在家里却说了不算。虽然平时吃什么穿什么,他们都依我,可是到了攒钱买大件时,我也出力了,讨论买什么时,我说应该买一个录音机,爸爸、妈妈、姐姐三个人六只眼盯着我,说:‘这是大人的事,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呀?’这也太不公平了,我大小也算个人,凭什么没有我说话的份儿呀?”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选择的机会,大人们根本不给他们这种权利。
  在孩子的生活道路上,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我认为,最重要的选择在三个方面,即:朋友的选择、对象的选择和工作的选择。这些选择是否得当,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1:4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1.共和国的儿女要为共和国负重
 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没有责任感,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希望。
  国庆45周年前夕,我在一次“共和国同龄人”的座谈会上,遇见了著名作家梁晓声,他也是我们老三届的知青。他在座谈会上讲了一番颇有道理的话语:本来,我们中国已经拥有了多达3亿的儿童,但有些大学生还口口声声自称“男孩子”、“女孩子”。咱们中国孩子的队伍已经够庞大了,仍然有一些人往孩子们的队伍里挤。我们中国的青年到哪里去了? 美国一位中学教师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讲的是这样的话:“先生们、女士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了。”今天,我要对大学生们说一声:“先生们、女士们,不要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啦!”曾有一位企业家问我:“你说,在从大学生中挑选人才时,应该选什么样的人?”我告诉他,凡是自称“男孩儿”、“女孩儿”的大学生一概不要,因为他们还没有从高等幼儿园毕业,根本无法承担社会给予的责任。
  对梁晓声的一番话,我深有同感。在一些大学生写的文章中,或在同一些大学生交谈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男孩儿”、“女孩儿”的心态相当严重,没有青年人应有的豪情和责任感。
  我对丹东的大学生们建议,从今天开始,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的青年在我们这里!我们不再是孩子,我们已经长大。”并且告诫他们,责任心是从内心呼唤出来的,如果过分地娇惯自己,就永远长不大!
  我对大学生们说:“爱国成才,首先应该成人。如果你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谁敢委你以重任?
  “有人曾说:智育抓不好,便出次品;体育抓不好,就出残品;而德育抓不好,势必出危险品。
  “在座的青年朋友,谁也不愿意当次品,当危险品,而希望自己成为精品。要成为精品,就要下一番功夫,做好准备,去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定位。商品有市场定位,报刊杂志有读者定位;我们自己是否应该想一想,我们如何定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0:1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我和大学生们讲了三个定位。
  首先,我们大学生和祖国的关系。我们是祖国的公民,是21世纪的主人,21世纪的大厦将在我们的手中矗立,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祖国和人类负有责任。
  第二,我们和家庭的关系。对家庭来说,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家庭的希望在我们身上,家庭未来的蓝图将靠我们去描绘,家庭的幸福,取决于我们能否给别人带来幸福。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对家庭负有责任。
  第三,对我们自己。我们是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的今天是为明天做准备,为明天打基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今天负责。
  我对大学生们说:“我们每个人对国家、对家庭、对自己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处在世纪之交的我国青年一代,任重而道远。党和人民期待着你们,21世纪召唤着你们。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英雄业绩。”
  大学生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我讲话的支持和认可。散会后,一个学生激动地说:“过去我们总埋怨社会忽视了我们大学生的价值,今天我明白了,我们首先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担负的责任,这样自己才有价值。”
  年轻的妈妈,回想我们自己走过的路,你可能也会感觉到责任感对人生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6:4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2.给谁过生日
认认真真给老人过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日是“母难日”。
  在妈妈心里,孩子的生日记得最清。
  记得小时候,每到我过生日,妈妈总要亲自做打卤面,也叫长寿面。那卤面香喷喷的,有鸡蛋、蘑菇、黄花、木耳……
长大了,有时忙起来,便忘了自己的生日。而妈妈总也不忘。做好了面,捎话让我去吃。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边说:“好吃,好吃,妈妈做的面就是好吃!”有时,我生日时不巧在外地采访,妈妈仍然做好长寿面,谁去谁吃。
  不是妈妈偏爱我,对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她全是这样对待。我也经常被叫回家去,吃别人的生日面。
  小时候,我很奇怪:妈妈的记性怎么那么好?对孩子的生日记得那么清?
  童年无知。过去我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新的生命寄予了多大的期望。
  “养儿方知父母恩。”直到我生儿子那一刻,我经历了数不清的难熬的日日夜夜,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剧痛,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对孩子的生日记得那么清,为什么母亲看孩子吃饭香感觉就那么好。
  从那天起,我有了和母亲一样的心情,把儿子的生日记得牢牢的。这时候我才明白,对母亲来说,孩子的生日不用“背”就能记牢,因为那是母亲受难的日子。
  做了母亲,全部心思就放在孩子身上。除了每日喂奶,洗尿布,有病抱着去医院……再就是精心地为儿子过生日,满大街去买生日蛋糕,照生日相……
  很多的母亲比我还要上心。孩子过生日要买许多贵重的礼物,有的还要请人吃饭,甚至开party(聚会)……孩子的生日越来越讲排场。
  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向我哭诉:“我的儿子每年过生日,全家人都要买很多礼物送他。孩子12岁了,我便给了他几百元钱,让他自己准备生日,并告诉他,生日那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来为他祝贺生日。结果我没想到,这孩子把所有的钱都买了玩具,一块蛋糕也没买。四位老人大老远地赶来,竟什么都没有吃上。”
  讲这件事时,她是流着泪的:“我的孩子,心里根本就没有我们!”
  每一个人都是整个人类的一分子,都是整个人类生命延续长链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每个人只要活在世上,就应有一份责任。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感,我觉得可以从过生日做起。对每一位妈妈来说,最好的办法是:认认真真地给老人过生日,而不是首先给孩子过生日。
  你牢牢地记住自己母亲的生日,你的孩子就会牢牢地记住你的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7#
发表于 2007-2-12 16:5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3.妈妈和男孩子
妈妈要常对儿子说:“一切全靠你了!”
  许多妈妈都承认,现在的男孩子身上太缺乏阳刚之气,显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
  我在南方的许多小学里发现,男孩子在学校非常受气,变得胆小怕事。有一个担任中队干部的男孩说:“我们班上的女生经常把我的书包扔出教室,还打我的头,我也不敢吭声。”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地存在呢?首先,我从孩子们的家庭中找到了答案,从他们的名字中发现了问题。过去的男孩子,大都以“刚”、“铁”、“江”、“海”、“鹏”、“山”等阳刚之气十足的字命名,现在男孩子的名字,竟多为“阳阳”、“多多”、“贝贝”等洋娃娃用的名字。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家庭对男孩子的期望值发生了变化。过去,靠男孩子“传宗接代”的陈旧观念作祟,人们常常把男孩子看作是家庭的根本和支柱,对他们寄予着深切的希望,因为,家庭未来的担子要靠他们来承担。现在,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家长便把男孩子当成了宠物,不再对男孩子委以重任了,他们觉得,仅有的一个孩子很难以稚弱的肩膀承担任何责任。
  此外,在学校里,老师们总是愿意让那些听话的女孩子来担任干部,男孩子充其量是小队长、中队委。因此给予男孩子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很少,加之他们调皮、好动的天性又常常招致老师们的批评,失败的情绪越来越重,所以,他们变得胆小,变得唯唯诺诺。
  很多女孩子对我抱怨说:现在要找具有阳刚之气,能够保护自己的男子汉太难了。我说:“是啊,以后就更不容易找到了,因为男孩子自己还需要有人来保护呢!”
  本来男孩应该是保护别人的,但是现在却在寻找别人的保护。他们已经被家庭的“爱”淹没了。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只要求他将来考大学、考托福。这些孩子一旦离开了家庭,就什么都不会做,缺乏自立精神。
  对于男孩子,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用他们,要敢于把重担子交给他们,不要太庇护、娇惯他们。我曾对很多母亲说,要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男子汉,当妈妈的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提供显示本事的机会。如果母亲过于能干、刚强,就没有他们施展自己本领的天地了,他会变得软弱;相反,如果母亲表现得柔弱一些,会令男孩子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保护弱者、保护母亲的责任。
  在培养儿子男子汉气质方面,我有一些心得。在生活中遇到我确实不擅处理的事情或问题时,我便对儿子说:“一切全靠你了!”他在爽快地答应的同时,总会流露出一种作为男子汉帮助母亲、保护女性的自豪与得意。现在,家里像修电器、搬东西等技术活和力气活基本上都是他的事。
  今天的男孩子身上所缺乏的男子汉的阳刚气质,不仅是他们的母亲渴望看到的,也是他们未来的妻子所渴求的。对于他们自己,这种男子汉的气质,也是今后面对生活的无价之宝。
  男孩子们的母亲能够把幼稚柔弱、“乳臭未干”的毛头孩子培养成坚毅自信、铮铮铁骨的男子汉,无疑是为家庭、国家缔造了未来的希望。
  同时,也应该强调一下父亲对男孩子的影响。
  少年时期,男孩子主要受母亲的影响,而进入青春期后,儿子更易模仿父亲。父亲将是第一个引导儿子认识男人社会和走向男人社会的人。父亲的形象将牢牢地站在儿子的心里,成为儿子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培养男孩子的责任感,父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0:4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4.妈妈和女孩子(1)
有修养、懂礼仪的妈妈才能培养出可爱的女孩。
  女孩子是未来的母亲。
  母亲的爱是博大的。母亲的爱能缔造人类的未来。
所以,女孩子要具有温柔、善良的天性,更要懂得关心、体贴他人,要善解人意。
  但是,在今天的女孩子中间,却普遍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快的现象,她们不仅变得不温柔、不会关心人,反而会“管”人。
  南方沿海某市的“红领巾理事会”,二十几名成员中只有5个男孩,其余的全是女孩。提到自己的“工作经验”,这些女孩子滔滔不绝地总结了一套又一套,当然,更多的是讲如何整治男生。“当干部最根本的经验就是要管住那些男生,不能让他们淘气,不能给他们好脸色……”“老师不在的时候,要监视着那些平时调皮的学生,表现不好的要把他的名字记下来,然后报告给老师,让老师收拾他。”
  其中一个小女孩,带着得意的神色说:“我的办法最好。我同桌的男生上课时总做小动作,我就削一支最尖的铅笔放在手边,他动一下,我就扎他一次。老师都夸我有办法。”
  听了她们的话,我感到万分惊讶,这些从小只会管人,不会关心人的女孩子真的是我们祖国的新一代少年儿童吗?真的是我们少先队培养出来的干部吗?
  在这里,我并非指责所有的女孩子都是这样,也无意标榜过去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遵从三从四德的古代女子,只是想寻找那些具有现代人豁达开朗、机敏聪慧的心理气质,又懂得关心别人、爱护他人的女孩子。
  也许,你会问:“真有这么完美的女孩吗?现在的女孩子娇骄二气可浓得很呢!”
  我的回答是:“确实有。”
  我就认识这样一位十分可爱的女孩。可以说,她是我认识的女孩子中最普通,却很有魅力的女孩。她长得很美,且温文尔雅,知识丰富,兴趣广泛;最感染人的是她的善良和正直,她善解人意,宽容大度,坦然真诚,清静淡泊。她在与我的交往中,多次谈到我和她是“忘年交”。
  她叫张琳,家住上海。1994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十佳少先队员。她叫我佩服的是那一套令男孩子心悦诚服的本领。
  1990年,我带领京、津、沪、汉四大城市的小记者赴湖北大别山区罗田县采访。汽车里,我们俩坐在一个双人座上。她跟我聊了很多。
  她说,她也想当“知心姐姐”,问我应该怎样去做。我说:“还是先说说你都做了些什么吧。”
  “我跟男生挺好的。”张琳开门见山,相当坦诚。
  “跟那些男生相处,你有什么诀窍?”我问张琳。
  “我就是用激将法,提醒他们别忘了自己是男的。”张琳开始“数落”起那些男生。
  “就拿这次来大别山吧,我们上海来了三个人,只有一个男生,他胖嘟嘟的,不大有力气,可他毕竟是男的,就应该负重。下船的时候,他借口头晕不愿意拿箱子,坐在甲板上不起来。我和姜宇秋(另一位上海女孩)冲他大声喊:‘你是男的!你是男的!’那个男生‘腾’地跳起来:‘谁说我不是男的!’拎着大箱子就下了船,挺像个男子汉的。”
  我明白了,男孩子们喜欢张琳,正是因为她的激励,唤回了男孩子身上的阳刚之气。
  在那次赴老区的活动中,张琳认真地采访了老区的孩子、乡亲和县里的领导,并写成了很出色的报道。
  第二年,她荣获中国好少年创造奖,独自一人从上海乘火车到深圳,参加“明天会更好”中国好少年夏令营,并担任了大队长,那年,她才12岁。
  我一直很想知道,她妈妈是怎样培养出这么可爱、多才的女孩的。终于,我认识了张琳的母亲李秋芬。我了解了一个善良的女孩子的多个侧面,了解了一个称职的母亲。下面,摘录了李秋芬女士写的《我的女儿》,与年轻的妈妈们一起品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9#
 楼主| 发表于 2007-2-14 17:19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夜深人静,时钟已指向12点。我的眼皮重得直往一处黏,写字的手也不听使唤了。我问:“琳,还有多少呀?妈实在熬不住了!”她仍埋首疾书,只轻声回答:“快了,还有一半。”
  这两年她总在奋力地“爬格子”,由此,我也升了格,不仅仅当妈妈,还成了她的“秘书”:她写,我誊;她去读书做事了,我替她发投稿信、装订材料。此时,我望着她的背影,很是心疼,毕竟她只有13岁,身子骨还很嫩,这样地熬夜,会长不高的。
  这两年,她共写了几万字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是在深夜完成的。至今,她熬夜爬格子的日子,我已数不清了。她常对我表示歉意,说是拖累了妈妈,总搂着我的脖子,亲吻我。她的爱,她的感激就在这一瞬间全给了我。
  她特别注意利用有限的时间。照她的说法,“要相对延长每一分钟的生命”。她因有社会工作常常落课,可学业从不敢懈怠,一分一秒都计算着用。每次大考前,她想的不是考试的结果如何,而是想着如何尽力复习好,常自勉:“不要为远方的玫瑰园而错过窗前开放的玫瑰。”这个意念果然重要。每次考前既认真又洒脱,考得也好,但事后她没有丝毫大喜大悦,好像应该如此。就这样,她不断摸索好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吾日三省吾身”、“计划与总结”、“化整为零”似乎成了她的专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楼主| 发表于 2007-2-16 07:20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4.妈妈和女孩子(2)
她很宽容大度,坦然真诚,清静淡泊。在我们散步时,她对校园生活的热爱,让每一个同学快活、发挥潜能的渴望,对师长的尊重常禁不住地溢于言表。有一次,她向我谈起她的“把垃圾带回家”的构想,说应倡导全社会都这样去做,那上海就更整洁宜人了。果然,她每次外出,在没有垃圾箱时,就将自己要扔的瓜果皮核、包装纸袋一古脑儿带回家……就这样,她用一双很真又很善良的眼睛洞察世界,仔细地品味生活,令我感叹不已。
作为一位少先队工作者,我真为我们少先队组织有张琳这样一位出色而优秀的少先队员感到欣慰。作为一名母亲,我也为张琳母亲替女儿承担事务、吃苦耐劳、体贴入微的教子方式而受到感动。我真心希望,在我的周围涌现出更多张琳这样优秀的女孩,每一位年轻妈妈都能做得像李秋芬女士那么好。
  本来,关于“妈妈和女孩”的谈话应到此结束了,毕竟我只是想与年轻的妈妈们交流一下培养儿女思想与心理方面的心得。但是,我感到,在教育女孩子的问题上,年轻的妈妈们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问题:修养。
  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是在一次小记者招考会上。
  中央电视台青少部《大风车》栏目,为了更充实节目的内容,增强其深刻性和时代感,使少年儿童更加喜爱,决定公开招考小记者,我担任了招考活动的评委。
  在等候考试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真可谓千姿百态:站立者或挺胸直立,或含胸驼背,或倚墙,或靠椅;在座者有的正襟危坐,有的疲疲塌塌,有的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有的一会儿一动……一举一动便把自己的修养明明白白地显露了出来。
  我想,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很具备做小记者的能力,但那些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的孩子是没有资格入选的。因为,记者是个社会活动多、社会交往广的职业,没有教养的人或修养不到家的人是不配从事这个工作的,尽管是由孩子来做。
  所以我认为:女孩子是未来的母亲,她的一举一动都将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如果自己缺乏礼仪、修养的培养,她的孩子也不会有令人喜欢的举动和言行。因此,母亲教育女孩子,除了给她以精神上、学识上的指导与关怀,更要注意到其形体、言谈、举止的约束和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3 08:50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5.种下责任的种子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国家负责。
  有些家庭里,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上学要经过一场“混战”。为此,许多年轻妈妈问:早上,孩子不肯起床怎么办?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他自己的事,妈妈爸爸没有义务替他“包办”一切。学生就应该按时起床、准时上学,根本不能迟到。遇上刮风或雨雪天气,要提早一些起床,早一点出家门,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按时上课,这就是学生的责任。这份责任,父母有必要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让他们明白。孩子刚刚入学,你可以送他一件礼物:一个可爱的、会叫的小闹钟,并告诉他:“以后你要跟小闹钟交朋友。每天早晨它一叫你,你就一定要起床,再困也得起来。妈妈爸爸不再叫你,上学迟到的话,由你自己负责。”这样坚持三五天,孩子的生物钟调整过来了,到时小闹钟一响,他会自己起床的。
  说实在话,我们替孩子做得愈多,照顾得愈周到,孩子们就愈是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今天这些依赖性很强的儿童,注定会成为明日无能的父母!
  身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从经验中悟得这样的道理:做父母的,能够给予子女最好的礼物,应该是“根”和“翅膀”,也就是责任之根与独立之翼。如果缺少了这两样东西,结果会给父母惹来烦恼,甚至会给家庭带来悲剧。
  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种下责任的种子呢?许多妈妈爸爸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决定。
  培养责任感的另一个办法:在家里要给予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和岗位。
  现在,许多年轻的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家务活根本不让孩子插手,如果孩子有心帮助大人干点什么,大人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考试分数上去了比干什么都强,家里的活不用你干。”这样的家长可真糊涂,如果孩子不干活,就不会对这个家表示关心,久而久之,可能会变得自私冷漠,好像是这个家的“局外人”。到那时父母醒悟过来,再埋怨孩子不干活,就已经太晚了。
  据一份调查材料介绍,中国城市的孩子每天劳动的时间平均不足0?郾2小时,是世界儿童中参加劳动最少的一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句被大家所熟悉的老话,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地是种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什么时候不劳动也不行。”这是一位农民父亲教育子女的话。“不劳动者不得食”,我们应该让孩子体验到,如果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不劳而获”的人,那将来大家都会没有饭吃。
  让孩子在家里有固定的工作,如洗碗、扫地、拖地板、擦玻璃、取牛奶、拿报纸等天天都要做的事情,分几件给孩子干,并且负责到底,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生活、了解父母。
  对孩子所做的工作,家长要给予认同,以赞赏作为给孩子的奖励。如果用金钱来奖赏孩子的劳动,最终会培养其浓厚的功利心。
第五章 手拉手--当代孩子的伟大实践
“手拉手”的实践,使城乡小朋友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快乐,找到了责任,找到了新的知识。他们彼此不再陌生,他们彼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打开了封闭的孤独的心灵大门,结为知心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发表于 2007-2-25 10:5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乔老师,你的试验园最小的小朋友是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发表于 2007-2-25 11:2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引用作者 lily_an 于 2007-2-25发表的原文
乔老师,你的试验园最小的小朋友是多大?


我们最小的是托班的小朋友,原则上是收两岁的,但是有个别能力比较强的,差一点两岁也有收,但是一定要孩子适应,家长放心才行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0:5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写在前面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生活富足的孩子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今还有6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这就是国情。
责任感正是从了解国情开始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实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
  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再去重复我们的实践,正像我们自己,不可能去重复我们父辈的实践一样。
  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用我们的思维去看待世界,因为他们有他们生长的环境,他们有他们走过的路。
  以“找朋友、交朋友、看朋友”为主要内容的“手拉手”互助活动,自199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发起,几年来,一直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就是因为它满足了广大少年儿童交朋友的需求。
  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城市的与农村的小朋友、生活较为富裕地区的与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健全的与有残疾的小朋友、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通过“写信、寄书、赠报、走访”等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实践,结交成为好朋友。1994年,全国城乡孩子中,结成“手拉手好朋友”一百万对,1995年达到了一千万对,1996年达到一千五百万对!
  香港《镜报》以《中国培养少年儿童的创举》为题,高度评价了“手拉手”互助活动,认为“在少年儿童中坚持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无论对于少年儿童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民族未来一代的塑造,都是意味深长的”。
  “手拉手”互助活动,还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因为它适应了孩子们成长的规律,满足了这代孩子求友的需求。
  少年期,正是一个人从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些“想成为大人”的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从小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不会有责任感的。在与同龄的“手拉手好朋友”交往的实践中,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他们自己写信寄给远方的朋友,收到回音,便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得到了一种人的尊重,这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是难以得到的。因此,他们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那么,“手拉手找朋友”究竟让孩子们找到了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07:3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1.从小窗口找到大世界(1)
一个远方的朋友就是一个窗口。城乡孩子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有位年轻的妈妈对我说,她为了让女儿改掉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毛病,便给孩子讲:“浪费是可耻的,现在还有人吃不饱饭,穿不上衣服……”可女儿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她唱起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女儿撒娇说:“都什么年代了,您还讲这个… …”
  “手拉手”互助活动,把被高楼和大山隔断视线的孩子带进了一个辽阔的天地,把城乡少年儿童的心连结起来,让城市小伙伴面对贫困的农村增长了社会责任感,让乡村小伙伴面对现代化的城市产生出美丽的梦想。
  收到过农村小伙伴的回信或下乡看过好朋友的城里孩子发现:蓝天下,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跟自己一样住着高楼,喝着牛奶,还能看到电视;住在大山里的同龄伙伴为了挣足学费,还要上山打柴、采药、捉蝎子……那些采蘑菇的小姑娘,常常因为采到毒蘑手肿得好大;那些捉蝎子的小男孩,身上、手上留下了蝎子螫过的痕迹,而一个蝎子才卖5分钱!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为了上学呀!
  从此,城里的孩子心中有了一个数字:全国还有6千万人没有摆脱贫困。他们换了一种思维方式,不再同大款比穷富,要和贫困地区小伙伴比志气。他们的妈妈忽然发现,自己总觉得长不大的孩子长大了!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带领京、津、沪、汉的小记者去湖北大别山区的罗田县采访的情景。
  罗田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曾养育过许多将军和英雄儿女,但因这里交通不便,经济基础甚差,至今仍然十分贫穷。
  当我带领孩子们快要走进落梅河乡的一个小村庄时,我告诉他们,进村时如果踩到牛粪、马粪、鸡粪,你们不要叫;到农民家里不要嫌脏,因为他们的生活十分贫困。
  但是,没想到,进村一看,村里十分干净。原来,村里的人听说城里的孩子们要来了,便歇了3天工,把村里、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井水憋了3天,成了一池清水。各家各户摆出的饭菜,比他们过年时的还要丰盛。
  我带一个北京的男孩子去访问一个叫戴满菊的小女孩。两个孩子的对话虽然很简单,听起来却耐人寻味。
  城里孩子问:“你有几个书包呀?”小姑娘说:“一个。”男孩子问:“你上几年级了?”“五年级。”“上五年级了,你才用了一个书包,你的书包可够结实的。是在哪儿买的?”小姑娘说:“不是买来的,是姑姑用两块花布缝的。”男孩子问:“坏过没有呢?”“破了五个洞,已经补好了。”
  这时,我问这个小姑娘:“你是怎样爱惜你的书包的呢?”
  小姑娘回答说:“下雨的时候,我揣在怀里;回到家后,放在一个纸盒里。”
  我又问北京的男孩子:“你有几个书包啊?”他回答说:“说不清楚了。一个学期要换两个书包。”“你的书包都是从哪儿来的?”“有买的,有别人送的;有国产的,还有外国的。”“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书包的?”“那就不好意思了。下雨的时候,我顶在头上遮雨;坐在地上的时候,用来做屁股垫儿。”
  男孩子说话的时候,手里一直攥着一块香橡皮。这时,他把香橡皮送给了山里的女孩儿。女孩儿接过香喷喷的橡皮,以为是糖果,就塞进了嘴里。
  男孩子惊叫着:“那是橡皮,不能吃!”女孩儿吐出橡皮。男孩子问:“你有橡皮吗?”女孩摇摇头:“没有。”“那你有铅笔、铅笔盒吗?”“也没有。”“那你用什么写字呀?”“我有一支老师送的圆珠笔。”
  男孩子流泪了。我问:“怎么啦?”他沉痛地说:“我曾经把很多比这块还好的橡皮切成小碎块儿,跟同学打橡皮仗。要是早知道还有这么苦的孩子,把橡皮都留着,送给他们该多好……”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如果对城里的孩子讲艰苦朴素,他绝对想不到该如何去做。当他来到农村,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然那么热爱学习,他就懂得了。
  上海去的小记者张琳,在村子里看到一个小女孩,光着脚丫,头上却戴着一个漂亮发卡,便问:“你的发卡是哪儿来的?”小女孩说,从画片上看到城里的孩子都戴着漂亮的发卡,就很想要一个。但是,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于是便利用暑假的时间,上山去采摘草药,拿到县里卖了1元6角钱,便花6角钱买了这个发卡,1元钱买了个本子。
  回到上海后,张琳在报告会上对伙伴们讲:“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抽屉里有多少从未戴过的发卡,床底下堆着多少已经不时髦的但仍然很新的各式各样的鞋?想想大别山吧!”
  从此,“大别山”成为孩子们用来衡量自己言行的尺子。“想想大别山吧!”成为孩子们最流行的语言,他们自觉地把“大别山”扛上了自己的肩头,明白了什么是“浪费可耻”。
  被大山挡住视线的农村孩子,也从交友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面对城市现代化的景象,萌发出改变家乡面貌的强烈愿望。
  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交朋友后,一下子看到了希望,知道生活并不总是那么苦。
  一次,我走进一所贫困山区小学四年级的教室,一位女教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语文课《劳动最光荣》。她把爱劳动最光荣、劳动能使骨头硬等道理讲得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4 17:46 , Processed in 0.1749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