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杰诺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杰诺思”0-6岁全脑开发早教中心】(早教班)(半天班)

[复制链接]
40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7 08:44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3.与其他父母们建立联系

与其他父母们的联系是很重要的。他们能够理解你,会对你很关心。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在为孩子努力争取良好教育,完善的医疗条件、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从雇主那里得到作为父亲和母亲所应得的待遇等等。但是,我们常常不认为自己可能与别人交朋友,或是因为他们看上去疲惫不堪,或是觉得他们有点儿不顺眼。如果我们在相互咨询使细查一下我们对别人的态度,常常会发现我们是在不明智的对待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的态度转嫁到别人的身上。例如:一位母亲急需帮手照料自己两岁的孩子,但却不放心乐于帮忙的邻家母亲。她在查找自己不放心的理由时,回想起自己六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是埋藏至今的早年丧母的恐惧感使她害怕把孩子“丢”给别人照料,并不是邻家母亲本人有什么不妥。当我们着手为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寻求和安排“外援”时,仔细反省一下自己对那些“我们不愿信任”的父母同行的看法是很有益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9 08:55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4 要认识到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

“好家庭”没有固定模式。它们大小不同,背景不同,成员组成不同。它们也有暴风骤雨和危机时刻。它们也需要帮助和支持。不论这个家庭有两个还是十个成员,它的组成都有别于其他任何家庭。没有预定的规则或做法会恰好适合这家庭的需要:正如它的每个成员一样,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悉心考虑去抚育儿女,而不是努力迎合他人的期望或某种文化模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轻松些(尽管原因比较复杂)。我们尽可以让孩子在某个炎热的下午从车窗里向外大喊大叫;尽可以违背一下传统,晚餐时不吃热饭菜;尽可以独出心裁地在家里做个小实验让家庭气氛更轻松融洽,成员彼此更亲近。身为父母的人们彼此间的互助可以体现在鼓励对方以各种方式——传统的或非传统的——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每个家庭都是不相同的,永远是不相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8#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08:43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5 欢迎父母尽抚育儿女之责

对父亲和母亲都适用的一个重要的引导是要鼓励父亲充分地、自豪地进入孩子的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父亲常常被看作是“供养者”,而不是“抚育者”,与母亲所承当的“主要抚育者”角色相比,父亲是“次要的抚育者”。把父母们从这种固定的角色模式中解放出来有益于每个人。孩子们爱母亲也爱父亲,愿意和他们两个人都亲近。如果一个父亲以为自己不够格或懂得不够多,他就需要反省一下这类想法,并打消它。母亲和父亲在抚育孩子方面都会有失误。他们都会有困惑的时候。由于传统上父亲们比较少参与抚育子女,他们需要特别鼓励去参与并乐于耐心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父亲们喜欢亲近孩子,喜欢孩子带来的快乐与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8:46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最 后 的 话
请记住抚育子女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抚育子女的工作是世界上最有趣和最有回报的工作。孩子们提醒我们,快乐、享受、热情和刨根问地了解事物,也是我们成年人与生俱有的权利。该是我们着眼于孩子的和我们身为父母的欢乐的时候了。该是我们着手建立互助网络以使自己和家庭蓬勃向上的时候了。该是我们与其他父母们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能够支持父母和孩子们的社会的时候了。该是建立这样一个社会的时候了——在这个社会里孩子不会陷于贫困,不会受到种族歧视,父母们不会由于缺乏物质或信息而不能很好地尽其抚育之责。重要的是不要踽踽独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0#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8:53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提问与思考:

1 作为一个父亲或母亲,你是否倾听过别人或想别人诉说过关于抚育子女的喜怒哀乐?请回忆最近的那一次。
2 对于你,与其他的父亲或母亲建立倾听伙伴关系是否有困难?如果有,是什么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8:42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21世纪0岁教育方案
0岁教育秘密——创造奇迹的七田式0岁教育


前 言
孩子的智能是与生俱来的吗?
迟钝的孩子生下来时就迟钝,聪明的孩子生下来时就聪明吗?
不,并非如此。在0岁教育中,发现了一个至今所不为人知的大真理,那就是0岁教育的秘密。只要你理解了0岁教育的秘密,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施行,那么,你的孩子也一定会变得非常优秀。
这项秘密是由距今170年前,住在德国乡下的一位牧师卡尔.毕特所口述的。牧师主张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培育出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在结婚生子后,以自己所深信的教育方法来培育自己的孩子,结果他培育出非常优秀的孩子。他的孩子在五岁之前已经能够记住3万个单字,10岁时进入莱布基大学就读,13岁时得到哲学博士,16岁时得到法学博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08:56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之后,这位牧师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详细记载下来,而0岁教育的秘密就隐藏在这本书中。

读了这本书,相信卡尔.毕特牧师、并且对自己的孩子实施0岁教育的人当中,有一位是格拉斯哥大学任教的詹姆斯.参孙教授。他有两个儿子,一个10岁,另一个12岁,两个都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就读。弟弟被称为是19世纪物理学界的大师,也就是洛德.克鲁宾。

接下来到了20世纪,这本书在哈佛大学的书库中被发现时,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它终于受到哈佛大学以及塔弗兹大学教授们的注目。塔弗兹大学的巴鲁博士以及勒欧.维纳教授甚至对自己的孩子实施了这种卡尔.毕特式的教育。

结果巴鲁博士的孩子阿德尔夫在13岁时进入哈佛大学就读,以三年的时间修完了四年的课程,而维纳教授的孩子在10岁时进入塔弗兹大学就读,也就是后来开创了有名的“控制论”这个崭新学科的诺巴特. 维纳教授。
卡尔.毕特的理论,也就是其其口述的0岁教育的秘密,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很奇怪的看法,不太有人理会它。关心这项理论并产生共鸣,还对自己的孩子实施的人当中,就出现了留名《百科辞典》中的洛德.克鲁宾以及诺巴特.维纳之类的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09:16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然而,发明这个幼儿教育理论之父,亦即0岁教育之父的卡尔.毕特,他的名字为什么没有留在《世界名人字典》中呢?这是因为毕特的理论还没有广泛地被世人所接受。

但是近几年来,0岁教育已经逐渐普及了,陆陆续续出现了旧书中没有见过的新理论,一切都源自于这本书中所说的“才能递减法则”,而这正是卡尔.毕特在170年前就提倡的学问。

全世界必须重新审视、研究卡尔毕特。

我的《0岁教育秘密》是以卡尔毕特的教育为中心,进行关于幼儿教育最新的实验、观察,以及理论的介绍,让0岁教育的秘密呈现在各位眼前。

教育的领域是在所有的进步与发达中所产生的,但是只要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够注意到这个0岁教育的秘密,并且对自己的孩子实施,那么,世界一定会有很大的转变。

也许0岁教育秘密从现在开始就会广泛地被世人所知道,而且进入大家将0岁教育视为常识的时代。希望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毕特所说的0岁教育以及才能递减法则的理论,对于抚育婴幼儿的双亲能够带来无穷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08:59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一、卡尔.毕特的0岁教育

19世纪初,德国乡下有位名叫卡尔毕特的牧师。有一天,村中所谓比较有智慧的人们以及学校的校长、牧师、警察署长、、、、、这些人聚集在一起闲谈,当时大家正好在讨论到底人的智能以及才能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因为教育形成的。
结果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智能与才能是与生俱来的。聪明的孩子,不管你教他什么,他都能迅速地理解,愚笨的孩子,不管你怎么教他什么,他总是没办法了解,因此,大家的结论是,智能应该与生俱来的。
这时候,一直在听大家意见的牧师卡尔毕特说道:“也许我说的话,大家会觉得我的想法很怪异。因为我是以13:1的票数和各位的意见对立,但还是请各位能够听听我的看法。
根据我个人的想法,孩子本来就是会思考的动物,他们从一出生的瞬间就依照自己所见、所闻、所摸的来思考并且下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9:00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如果完全不指导孩子,那么,孩子就无法依照全人的力量做出正确的判断,也许他会因些而对不好的事情感到兴趣,学会了不对的事情,并养成坏习惯以及坏能力,之后要再借由教育来矫正就很困难了。
我认为,传统教育太过于注重人与生俱来的才能,其实,教育的力量比一般人所想的还大。如果从孩子生下来就开始对其施于期望的教育,那么,孩子的智能一定能够大大地提升,并且逐步转化为优秀的才能。
最近世人渐渐认识到这一主张是正确的,大脑生理学也认为这个学说是正确的。因此,幼儿教育(0 岁教育)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
但是卡尔.毕特是在距今大约190年前坚持这项主张,真可谓远见卓识,但在当时大家却一笑置之。
“卡尔先生你这么说没错,但是你要怎么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呢?”
大家都抱着怀疑的心情。这时卡尔.毕特还是单身,他发誓自己结婚之后一定要拿自己的孩子来实施这项教育,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08:41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不久之后,卡尔.毕特和村里一位平凡的女性结婚了,她生下一个孩子。牧师给这个孩子取和父亲一样的名字卡尔.毕特。牧师在小卡尔生下来之后,就立刻对其实施教育。当孩子高兴时,卡尔.毕特就尽量和孩子说话,这是第一步。
当孩子的视线能集中时,牧师就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孩子的眼前,并且移动手指给孩子看,让小卡尔的眼睛随着她的手指移动,然后用非常清楚、有力的声音反复告诉孩子“手指、手指”。像这样子,将一般对婴儿来说毫无意义的外界事物早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意义。
牧师提醒大家不要教婴儿儿语,他认为这样会使孩子的成长迟缓。总是记得儿语的孩子往往会生长于幼稚的世界中,无法离开儿语的世界。对孩子而言,要使他学会普通孩子使用的正确语言是非常大的负担。 有些父母觉得和孩子说儿语非常可爱,因此总是以孩子的口气和孩子说话,结果孩子9岁、10岁了,还是用这样儿语的方式说话,这时候要要矫正他的发音已经非常困难了。
牧师还表示,应该尽量抱婴儿到户外,让他接触新鲜的空气和太阳光,同时让他看看村中各项事物,并且尽量和完全不太会说话的的孩子说话。
“你看看,好大的树木呀!这棵树木好大呀!这是椰子树,长的非常直,非常直,它是绿色的,绿色的,朝向天空,非常高大……”
像这样子,不断地对孩子说话。看见美丽的夕阳就对他说:
“好漂亮呀!好漂亮的夕阳呀!”
这样可以培育出孩子的情操。映在孩子眼中的水车、小屋、河川、池塘、桥,都是非常吸引的刺激。
这个孩子一定能够比其他的婴儿更早些开口说话,而且发音会非常准确,语句也会非常丰富。
6岁就开始教他外国的语言,8岁时已经能够流利地说出六国语言,到了13岁,这个孩子已经得到了哲学博士,16岁得到了法学博士。由此证明牧师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09:15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一、每个人的头脑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人全身有4000亿个细胞。其中,头脑的细胞占了140亿个,在这140亿个细胞中,除了精神薄弱都以外,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大人或孩子的头脑,日本人或美国人、非洲土著的头脑,都是一样的。只有被称为精神薄弱者的头脑,细胞数量成若干比例减少。
普通人脑中的这140亿个细胞,与生俱来并没有任何作用。像接受光,看外面的世界,侧目倾听声音的来源,这种作用在出生时是完全没有的。出生之后因为接受光的刺激,这种作用才开始活动。没有一个婴儿懂得语言。即使父亲的英语再流利,婴儿出生之后也不可能没一点一滴的学英语就能说得很好的。一切的作用都是从出生之后才开始培养成为自己的能力。这也就是大脑的作用。
从①每个人都有140亿个相同的数目的细胞,②每个人的细胞与生俱来都过错会没有作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没有一个人与生俱来,头脑就能够作用。”
这也正是大脑生理学家林操先生所说的话。
亦即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头脑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到了五六岁进入小学,在小学毕业时,有的孩子变成优秀的孩子,有的孩子却变成落后的孩子,这都是出生之后到这个时点之间,头脑作用的能力养成的程度不同之缘故,绝对不是出生之前,亦即遗伟,来决定头脑的好坏。关于这一点,最近也由大脑生理学所证实了。
如果非常说遗传会对头脑造成影响,那么就是精神薄弱者与普通人之间差别。蛤只要是普通的人,在遗传方面并无好与不好的分别,若真要说有好与不好,那就是好的部分完全一样,而坏的部分就是精神薄弱者这二项差别(但是也有一说认为精神薄弱并不是遗传造成的)。林先生认为,生下来之后因为教育的关系才形成了普通的孩子和非常优透的孩子们之区别。(摘自林操所著的《培育头脑好的孩子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0 09:06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三、才能递减法则
人类才能的成长有“递减的法则”,而这也是就是0岁教育最重要的根本的理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法则呢?亦即愈早开始教育孩子,他的才能愈能够得到大的延伸的可能性就几乎枯萎了。
如果要将才能延伸的可能性以图来表示,就正好象金字塔型一样。底边是接近0岁时开始教育,其才能延伸的可能性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速减少,如果到了七八岁时还没开始教育,那么,这个孩子才能延伸的可能性就几近于0。
请看下页才能伸展可能性图。我想大家都会注意到,八岁时候到达顶点这项事实。每一次听到这个理论得人也许会觉得非常疑惑,但是就像之后会说明的一般,所有的结果都已经是由崭新的实验以及观察而得到证明的。
才能伸展可能性图
由此看来,幼儿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并不是三岁到六岁的教育,而是出生后几个月内的教育。事实上,大部分的心理学者愈来愈相信,人类出生后的几个月内是知识好奇心扎根的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9#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08:40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在丰富的环境当中,婴儿出生后不久就立刻开始了解各种事情。然而,如果不给予任何的刺激,婴儿这种想要知道的企图心被压抑,则婴儿就会停止这种快乐的追求,其知识的好奇心被压抑之后就会变成一个封闭的孩子。这对一个孩子的人生是一大损失,而这也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如果孩子到了七八岁还完全不给予教育,那么,这个孩子才能延伸之可能性的嫩芽就完全枯萎了,这就是所谓才能递减法则的理论。这儿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请各位看看下文。

四 被狼所养大的卡玛拉
1941年,汉堡大学和艾尔大学的二位教授发表了一项重大的记录,那就是在印度发现了两个被狼养大的孩子,抓来两个孩子之后才发现他们是人,所以这是值得深思研究的材料。
将这两个孩子抓来的辛格牧师经过9年的时间,悉心地养育他们并且记下观察的记录大致如下:
被抓来的两个孩子,一个还不到两岁,一个还不到七岁,都是女孩子。小的孩子被称为阿玛拉,大的孩子被称为卡玛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8:40 | 只看该作者

Re: 快乐父母营---杰诺思早教育儿专栏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这两个女孩子的胸部、肩部和头部长着非常浓密的毛,根本就不像人。依照印度土著的习惯,只要生下女儿,往往都将她们丢掉,所以这两人都被自己的妈妈丢掉,而被雌狼叼去抚养。这2年到7年的期间,她们被狼抚养,和狼就像好兄弟一样。婴儿期她们喝狼乳,接下来就吃狼妈妈所捉回来的野兽或鸟的肉,就这样子长大。在狼窟里,她们学习用四肢来步行,她们的眼睛也像狼一样,已经习惯了黑暗,且鼻子非常的敏锐。她们能够像狗一般用四肢跑,速度非常快,人根本追不上,因此她们的肩膀非常宽广、非常强大,她们的四肢则是弯曲的,无法伸直。她们吃东西时并不用手,而直接用嘴巴去吃,给她们食物或水,吃法都和狗一样。
比较年长的卡玛拉,发育根本完全和狼一样,不但喜欢吃生肉,而且特别喜欢腐坏的肉。已经习惯了外界气温的变化,不会出汗,热的时候就像狗一样吐舌头。皮肤非常光滑不会肮脏,而且手能够很平坦地贴在地上走路。头发不断地垂下来,头看起来异常地大。听声音时,耳壳就会呈现出紧张的样子,如果你惹她生气,她也会像狗一样扩大鼻翼。如果她吃东西时受到打扰,就会气得磨牙。卡玛拉喜欢黑暗,害怕火和太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1-4 07:49 , Processed in 0.0999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