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白云悠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日夜间到9日白天,多云到阴天,气温介于9~14摄氏度之间,9日夜间到10日,阴天转零星小雨,气温介于7~12摄氏度之间,吹轻微的东北风。

[复制链接]
37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3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5、要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并注意棚内的保温、增温,减少蔬菜病害的发生,保障春节蔬菜的正常供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3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历史的雪灾
《资治通鉴》等书记载,长沙地区最早的大雪记录当在二千年前,即公元前37年,西汉建昭二年,包括湖南长沙在内的楚地,降了一场深五尺、形成灾害的大雪。因为文献失记,直到唐帝国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950年),史书才第一次明确标记发生在长沙城的大雪,即:“潭州大雪,盈四尺。”潭州治地即今天的长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3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长沙、善化、益阳、浏阳等地大冰雪,在善化(即今天的南长沙)大椿桥刘宅,“六人,一夜俱冻死。”;康熙年间湘江冰上“人马可行”;清嘉庆五年(1800年),“长沙、善化、平江、湘乡、晃州厅,九月大雪,深尺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4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1954年的“大冰冻”起于1954年12月26日。当天晚上,“寒流开始第二次袭扰洞庭湖,洞庭湖全部堤垸很快就冰封雪盖了,堤岸上的树木被冰雪压得弓变低垂,数十里电线被冰凌坠折。气温由20℃,骤然降到-8℃,风雪持续了11天,湖上的老人们说:这是洞庭湖20多年没见过的大严寒大冰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4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1961年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编撰的《湖南自然灾害年表》记载: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湖南地区,有40日未解冻的(平江),冰冻达三个月之久。在冰雪为灾的日子里,湖南的冰冻,时常有大雪或连续降雨,有降雪连续四十余日的(永州)、有积雪由小除日至次年二月始霁的(安化),有大雪深四五尺的(湘乡、湘阴、平江、邵阳)。不仅损害林木果蔬,冰毙人畜,而且阻碍交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4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最近的雪灾
在2008年1月10日,雪灾在南方爆发了。严重的受灾地区有湖南,贵州,湖北,江西,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截至2008年2月12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累计救助铁路公路滞留人员19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造成1111亿元人民币直接经济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4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2008年中国雪灾
造成这次雪灾的天气成因是什么呢?形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尤其在欧亚地区的大气球流发生异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我们都知道,大气环流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一个稳定的环流状态。在青藏高原西南侧有一个低值系统,在西伯利亚地区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高值系统,也就是气象上说的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这两个系统在这两个地区长期存在,低压系统给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南部海区和印度洋地区,带来比较丰沛的降水。而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向南推进的是寒冷的空气。很明白,正常情况下,冬季控制我国的主要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使得中国大部地区干燥寒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而在2008年1月,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而北边的高压系统稳定存在,从西伯利亚地区不断向南输送冷空气,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交汇,冷空气密度比较大,暖空气就会沿着冷空气层向上滑升,这样暖湿气流所携带的丰富的水气就会凝结,形成雨雪的天气。由于这种冷暖空气异常地在这一带地区长时间交汇,导致中国南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持续时间就比较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实际上我国南方地区这三次雨雪天气过程,主要就是西南暖湿气流的三次加强,相应的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雨雪天气过程。其中2008年1月26、27、28日的第三次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天气过程强度强,再加上前两次的影响,因而造成了最严重的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受灾省份分布图
2008年中国雪灾是指自2008年1月10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中国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6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态亦造成浩劫。台湾海峡即传出大量鱼群暴毙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6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2009年中国雪灾
2009年11月10日-12日,一场暴雪袭击北方,波及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7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雪灾的常识
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要注意以下几点:起步或行驶过程中禁止猛抬离合器和急加速,应稳定油门匀速驾驶;避免猛打方向盘;控制车速不要太快,车辆须减速时应采用换低挡的方法,充分使用发动机制动。尽量少用刹车,若必须时要采用点刹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37 | 只看该作者

RE: 明日寒潮袭粤 明日广州大幅降温10℃,最低温8℃,后日最低温只有6℃( ~~*水天之间*~~)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恶劣天气,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呢?专家温馨提示,请网友们注意以下事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2 13:35 , Processed in 0.1345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