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单独的刷墙帖会被删除吗?
从刷墙联想到文人
年前的时候,望着灰蒙蒙的墙面直发呆,要过年了,我怎么也得让墙面变得雪白。
于是,和老伴捣腾家具,归整柜子,找纸箱子垫在地板上……蓬头垢面到街上找工人。
看见一人胡子拉碴的提个袋子往自由市场走,我上前拉着他的衣服:请问师傅,刷三间房要多少钱?
结果他恼羞成怒:我不是刷墙的!啥眼神你?!我吓一跳,忙说对不起,赶紧走了。
边走边看他背影,样子好象真像个有身份的人,呸!有身份又怎么了?你要是北大教授或电影明星我还更失望呢!我现在只需要一个刷墙的民工!
后来终于找到一好的刷墙工人,忙活三天,全齐活了,我终于在雪白的房子里过了年。
回头想想这事,怪有趣的。
又想起个故事:一个秀才和一个农夫因为翻船漂到一座荒岛上,秀才抱着一本书,农夫拣到一只漂过来的空铁盒。秀才问农夫:你知道孔圣人吗?农夫说:不知道。秀才失望地说:哀也;秀才又问:你知道哥伦布吗?农夫说:我不知道。秀才叹息地说: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农夫看看荒岛问秀才:你会钓鱼吗?秀才抱着书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不需要知道。三天过去了,农夫把衣服撕成条铁盒做成钩钓到了鱼吃,农夫问饿得奄奄一息的秀才:你已经活不下去了,其他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说,任何人,永远在需要的时候才重要。在荒岛上,农夫比秀才重要;在考场上,秀才比农夫重要。
无论你是多么著名的学者,多么走红的明星,多么牛叉的主持人,多么烧包的大款,你在一个需要刷墙人的面前,价值永远赶不上一个民工。
看看我们的媒体,每天报道多少虚假新闻,炒红多少无聊明星;看看那些所谓的名人,表面上冠冕堂皇,私下里却做着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看看那些官僚们,今天还在台上做着廉正报告,明天就被双归;那些所谓的作家们,拿着国家的薪水,写出了多少传世的作品?又有多少名著,真正影响过我们的一生?提高过我们的思想境界?……
这些人有什么了不起啊?吃得下一顿安心饭吗?睡得稳一个塌实觉吗?不带保镖敢上街吗?在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面前,他们不如一个刷墙的民工,不如一个农夫。
看了杂谈杰尔文森的《高尔基的谎言》,还看到跟帖里有人提到郭沫若,不说具体的人和真假吧,单说这种文人和现象,就足以令人啐他一身。
自古文人多无良,对上面低眉顺眼,对下面横眉撒野,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其实很多时候环境所迫,不讲真话也没关系,大家都不敢讲,胆小也不是什么大错。但是为了某种目的,硬要把假装说成真话就没意思了,不当英雄,至少也不要当小丑。在强权面前,都是些弱势群体,为何不能保持一个做人的基本:善良。
中国人骂人最恶毒的就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假如有一天,你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之后,请维持一下基本的羞涩感——你至少可以选择沉默。
为什么现在的作家越来越贬值?甚至沦为骂人的道具。不是有那么个经典段子吗——
甲:你文章写得这么好,是作家吧?乙勃然大怒:你丫才是作家呢!你妈才是作家,你全家都是作家!
咱再打个比喻吧:文人和刷墙的民工,有时候就像才女和妓女。大多数时候男人喜欢妓女,不喜欢才女,因为一般才女都长得不好看。长得不行,还臭清高,不认命,就只好干生气。
这跟文人现在的尴尬有点儿相似。
其实想开了,你也不用生气,世界就是这样的:你的价值永远取决于别人的需要。
也就是说,你的价值由别人来评估,你自己说了不算。
对于前阵儿来说,我需要刷墙的工人,对于现在,我需要顶帖的版友。
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