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zp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6-10-24 23:02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任何问题都不是乱停乱放的借口!要是你因为发展商的原因就乱停乱放,那我就因为你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砸你的车,大家都以无理对无理。难道你们就没有老人小孩,他们休闲的空间被你们霸占,你心里就没有一点点的愧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0-24 23:19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停车收费“紧箍咒” 车位投资骤变阵
http://gz.house.sina.com.cn 09:38 羊城晚报


专题撰文/记者 廖继胜 陈玉霞

  日前,《广州市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标准)见诸报端,次日,车位投资市场已泛起波澜,据称,一些买家决定取消车位投资计划,甚至一些原来已交了定金的买家,也设法“退定”。

  “其实,像这样‘退定’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广州个人投资车位的有限”,中原地产高级区域营业总监熊正认为,“新标准出台之前就很少有车位的个体投资客,因为很多小区车位月租金为300元,可买个车位的月管理费就是50-150元,买来出租,不划算。”

  熊正所说的这种“死水一潭”的局面或许正在被打破。有专家指出,历时整整一年制定的新标准在下月15日正式实施后,将对停车收费念起“紧箍咒”。这一措施,有可能刺激原先零散、匮乏、不规范的市内停车场,催生规范、有序、品牌经营的停车服务业,在未来几年内,形成潜力巨大、利润丰厚的“停车产业”。

  个人投资车位少之又少 新标准不损小业主利益

  熊正肯定地认为,总体而言,新标准出台对车位投资的“散户”没有“负面影响”。他援引中原地产营业部的数据称,从去年11月份至今,广州市八个老城区车位买卖的成交记录还不到20个,其中,嘉和苑就占了10个,最便宜的车位为19.3万元/个,最贵的为22.8万元/个。

  “一般来说,车位是40年的使用权,但住户一般会搬家,月租便宜、收益差,如果转卖,二手转让的机会很低,因此,小区车位交投并不活跃。”熊正介绍,在大沙头一带,有很多车位空置,一般车位售价为5万-8万元/个,月租金为200-300元;在荔湾区,小区车位月租金约为300元,售价一般为十来万元,但买者寥寥。东山、越秀、荔湾、芳村写字楼的停车位月租金约为800元左右,售价为15万-20万元,都未有成交记录。由于写字楼的业主也经常会搬迁,因此九成以上是租用车位,很少买进。

  满堂红研究部胡女士认为,现在车位产权证和房产证连在一起,卖房子时,是否连车位也一起卖?有些人尚有疑虑,这也是有些人购买小区房产时很少买车位投资的原因之一。

  至于写字楼车位成交量少,胡女士举了天河北一个例子:一个月租金为600元左右的车位售价为16万-18万元,投资回报率仅为3.6%,30年才能返本。而且写字楼的车位一般发展商是不卖的,多是发展商自己出租。

  据了解,目前广州商业区的车位租赁回报率较高,但这样的市场一般都被大公司掌控,小市民很难插足。胡女士说,在天河城一带,实行市场调节价,这一类投资回报较大,但货量不多,投资机会很少。

  穗车位相对缺口达四成 “紧箍咒”不挡投资热情

  有数字统计:美国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1;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也达到大约1.25∶1。广州交通委员会对2006年广州停车场的规划目标为: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达到2.5∶1,这意味着广州的车位应达到46万个。以1∶1的比例计算,目前广州市共有汽车约50万辆,而停车位仅有约28万个,按每辆车配1个车位计,相对缺口达四成。

  随着税费调整、车价下降等种种利好的刺激,2001年,广州私人轿车数较2000年增加了94.95%,而且,汽车进入家庭的进程逐步加快,目前每天大约有300多辆新车上牌投入使用,高峰时甚至达到500辆。但与之相对应的停车位却没有相应增加,使得本来就紧张的车位变得更加紧张,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更是“火上浇油”。据了解,目前广州市有六成左右的私家车“夜不能归”,无固定停车位。

  针对有人担心此次广州市停车保管收费标准下降幅度较大,是否会影响广州停车场投资者积极性的问题,广州市物价局长沈志超表示,此次停车场保管收费标准下降主要是针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停车场,这类停车场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占比重较大的商场、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商业写字楼等配套停车场仍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鼓励投资者投资。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准针对市民投诉停车场月保费偏高、有些停车场乱收费问题念起“紧箍咒”的同时,也为停车场投资“开了个口子”。

  车库成本“降无可降” “停车产业”有新行情

  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要在2006年以前新增30万个停车位,需要投入资金400亿元左右。这笔钱单纯依靠政府肯定不行。其实,早在新标准出台前,早先施行的《广州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就已开始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停车场建设,但事实证明,原有的收费标准并不能吸引民间的投资兴趣。

  在一些嗅觉灵敏的人看来,目前停车场收费打破原有的标准,针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停车场调降保管收费标准,而对商场、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商业写字楼等配套停车场仍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定价,是为民间资金的介入“预留了空间”。

  针对新标准实行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可能会因部分停车场收费降低的“冲击”而“压缩”地下车库等配套建设的“说法”,熊正认为,就开发商而言,产品本身的定位不同,车位配套的情况也就不同。例如,豪宅房屋套数与车位的比例一般是1∶1.5,即每两户有三个车位,有些豪宅做到1∶2的比例,就更高了。对豪宅而言,1∶1的比例是明显不够的。而一般住宅,这一比例为5∶1较为合理。开发商建车位,配套数量的多少,与其产品自身的定位相关,与新标准出台与否关系并不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产开发商表示,目前地下车库的建设成本已“降无可降”。以城市中心的楼盘计算,目前一个地下停车位,包括分摊面积大约是36平方米,建设成本大约为3000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金大约要500元/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费大约为360元/平方米,一个车位的平均开发总成本大约为15万元,高则要达到18万元。

  保利地产营销中心高级经理薛进京分析指出,车位与广州城市发展前景和汽车工业发展紧密结合,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广州对车位的需求愈来愈大,从长远看,商业物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大,车位的发展前景看好。而且,现在很少人投资车位,有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消费者的投资意识滞后,广州作为中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城市,相信车位投资不久会迎来“井喷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10-24 23:20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广州车位政策引讨论 七成车辆将"无家归"?
【稿 源】 羊城晚报 【发表时间】 2006年09月24日 16:26:02 【字体】大、中、小

中心区停车来者不拒非好事?

广州车位政策“转弯”引讨论:规划专家大多支持“一紧一松”,车主感叹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

买车易,停车难!不少广州“车友”如此感叹。

截止至2005年,广州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45万辆,每天还有几百辆新车上牌;而与此同时,全市停车位只有28万个,也就是说,每晚,八成以上的汽车只能“睡野地”!但在昨天结束的“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论坛”上,新发布的《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纲要(草案)》(简称《草案》),却一改过去“大力增设”停车位的口吻,而替之以“适当增加”的说法。

七成车辆2010年依旧“无家归”?

一改激起千层浪。细心的市民比较《草案》数据,得出一个“?”号———

2010年,规划市区汽车停车位总数达到53万个,相比同期预计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70万辆的“分母”,岂不是也有七成车辆将“无家可归”?

以往广州的相关交通规划,往往在中心区停车需求方面,强调配套不足,要求尽快“亡羊补牢”。而《草案》的态度则出现了一个“大转弯”。城市中心区内,将实行停车泊位适度从紧的供应政策,引导市民利用公共交通。

针对中心区和新城区,广州提出了“区域差别化政策”。未来广州的繁华地段,停车费用将可能比郊区要贵。而在新城区,则强调以较高标准配置道路和停车设施,保证市民爱车“有瓦遮头”。

据规划部门统计,目前老八区汽车保有量超过50万辆,而公共停车场却只有3.5万个泊位,其中随时可能“关门大吉”的工地类停车场还占了79.8%。

控制停车位改善中心区交通状况

面对广州政府宁愿中心区停车位适当“供不应求”的考虑,专家大多数表示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总工程师容柏生曾告诉记者,他一直对旧城改造中“增加停车位”的想法有异议。他认为,老城重休闲重文化,回到老城,应主要依靠环保的公共交通,而不是小车,少建停车场有利于改善老区环境。

“其实,广州这种做法正体现了以控制停车位数量的手段,改善市中心机动车交通的思想。”到会专家、MVA(泰国)公司董事威廉士告诉记者,市中心对小车停放“来者不拒”不是好事。“中心区留出必备车位,在新区、住宅区保证足够车位,双管齐下,一紧一松,有利于引导城市交通。”他认为,如果在中心区一味增加停车位,将造成两个坏影响:一是加重交通堵塞;二是增加尾气排放,恶化生活环境。据了解,国外不少大城市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市中心停车位,引导市民城外开车,城内搭车。在巴黎,中心城区交通主要由密如蛛网般的综合地铁网络承担,市内停车位不多;而快速城郊轨道,则把市民从外围郊区和卫星城运送到市区中心;在这些交通线路的郊区站口有12万个停车位。

市民希望公共交通应该更方便

“‘有车一族’消费力高,配套停车场自然会吸引不少顾客,带旺生意;但是要把可以当旺铺的地下楼层拿来停车,又太亏本了!”北京路某商厦物业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使天天车爆满,只要想想相差百倍的租金,他们还是觉得“肉痛”。

而商家、租户则希望周边停车位越多越好。商家、租户认为,车主消费力高、购买量大,是他们最喜欢的消费者。

市民们在希望停车位增加的同时,却不欢迎提高停车费。广州市民刘先生表示,假如政府想改善中心区交通,除了控制车位,更应该关注如何让公共交通更方便:“我搭地铁去北京路,出站加走路还要再花10分钟,又是楼梯又是马路,太麻烦。”(蒋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0-24 23:25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广州一小区:不掏几十万元 爱车难以安家
2006年09月19日 13:18:28  来源:广州日报

该小区业主纷纷在“抗议书”上签名。

广州日报:

我2003年入住东湖御苑,当时车位的价格适中我想买一个,但发展商说车位不卖,但保证业主可租到车位,并采取先到先得的排队原则。一开始时车位的租金是 600元/月,后来有关车位租金的政策出来后,租金降到400元/月。几年下来也一直相安无事。但随着楼盘销售接近尾声,入住的业主越来越多,车位变得越来越紧张,于是发展商突然变脸,提出投标认购车位,更离谱的是,车位的最低价格要25万元起,大型的车位更是去到42万元或48万元起拍,这无疑等于让业主再买多一辆至两辆的中高级轿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若不参与投标,就意味着车子无家可归。车位是小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开发商怎能这样随意出售车位。当初我们刚入住时提出买,他不给买,现在却逼着我们买,这不是趁火打劫的奸商所为吗? 李先生

  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车位紧张问题已成众多车主的共识,住户高高兴兴买了车,回到小区却发现有家难回的现象屡见报道,而近日又有一住宅小区的开发商在这个问题上“火上添油”。

记者收到读者来信后,在该小区找到一份《东湖御苑车位的认购须知》和《东湖御苑车位认购通告》。里面提到,业主的认购投标价不能低于认购底价,并且只可以千元单位作递增,车位的认购是以认购投标价最高者按次序优先认购及选择车位。《通告》还告知业主,“由2006年9月8日开始,正式接受申请认购车位,首批认购车位数目为50个,我司或考虑按申请认购数目而增加认购车位数目;申请认购者必须为东湖御苑业主本人或直系亲属。2006年9月26日或27日公布首批认购车位的申请认购结果。”

开发商:出售车位合法合理

对于业主们的强烈抗议,开发商同样张贴了一份《东湖御苑车位认购回应告示》,以此来回应业主们的不满。《告示》上称:“我司是合法合理地处理出租或出售东湖御苑车位,车位价格是以每个计算的,并不是以每平方米计算。据了解,广州市内车位供不应求是不争的事实,豪宅楼盘的一手车位价格约为22万~28万元。车位使用年限是50年,从1996年开始计算,车位还有40年的使用权。如果以一个车位人民币25万元及40年使用计算,使用该车位的每月费用连同管理费用亦不超过700元(已拥有车位合法产权),较现时一般豪宅楼盘车位的二手租价(约每月800元~1200元)为低(但没有车位合法产权)。无论从保值使用或升值投资的角度计算,是否合理,就由业主们自行判断吧。”

业主:想开车堵住车库门口

但这样的一份《告示》反而引来业主们的更大不满。9月16日,上百名不满的业主经过互相传递通知的方式,齐聚小区一楼的广场,纷纷签下抗议书,要求开发商撤回认购通告,并成立业主委员会。一些神情激愤的业主还说:“我宁愿把车子堵在车库的门口,也不愿纵容开发商这种行为。”众业主还冲进小区的管理处,要求管理处退回之前签下的《东湖御苑短期车位租赁协议》,业主们认为这份协议根本就是在不对等不公平的情况下签订的。

律师:《物权法》对此一直有争议

即使车位产权属于开发商,车位是否就可以由开发商随意买卖呢?有关的法律人士对记者称,由于《物权法》的迟迟未出台,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作为小区的停车位是政府部门按小区的规模和规划来配备的,目的是为业主提供日常的停车服务,业主应享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停车权。即使小区的停车位产权属于开发商,但由于车位是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不应随意进行炒卖,在立法上也应对此项物权的行使有所限制。 (广州日报/林中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0-24 23:29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作者:d3d4 在 海归论坛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Mr. Green Mr. Green Mr. Green http://blog.focus.cn/group/blogforum_detail.php?blog_id=1465909&msg_id=58690469

(作者: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焦凤华)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有钱的话,买车位去吧。这是在我经历过买车位之后的肺腑之言。

我家住在滨江东路某江景高层(已入住七年),两年前因先生的工作需要,买了部二十来万元的小车,终于成为了有房有车一族,生活一下变得更有滋味了,可那时我们小区已经没有一手的车位销售了。自从去年政府下调了室内停车场收费标准后,我们小区再也没有临租车位,目前只有零星的几个车位由业主放租,租金大约要 600元,外加150元的管理费。从经济角度考虑,我们选择了马路对面的一个露天停车场,月租金是300元,停好车走回家不过2分钟,一停停了两年多。两个月前的某一天,停车场管理员突然通知我们,停车场不办了,因为马上要动工建设,要我们必须在五天内搬走。于是,全家紧急动员找车位去了。

时间紧迫,在以家为中心,步行距离不超十分钟为半径,我们走遍了附近所有楼盘和露天停车场。调查结果是,只有汇美景台有一手车位出售,有产权的 25万/个(土地出让以1997年起计)两层停车场当时仅余三个,月管理费180元;无产权的15万/个,与发展商签订使用合同,合同期限为30年,也仅余八个了。露天停车场都是停工工地,靠近广州大道,烟尘大,而且和路边的羊城通停车位一样,只停不保管,缺乏安全感。可月租的地下停车场只找到嘉兴大厦,是业主放租的,月租连管理费450元,虽然离家要走10分钟,还有过马路,但在“逼迁”的情况下,只能先租着再说了。那段时间,广州迎来了五十年来最长的雨季,N次的不方便,使买车位提到了议事日程。

接下来发生了两件事更加坚定了我们买车位的决心。周六,去东山雅筑朋友家办点事,在福今东路旁临时停了二十分钟(地下停车场长期车位已满,路边停车十多部),收到了二百元的交通违章罚单一张;家住东堤湾的叔叔,其月租地下停车位以十八万卖出(叔叔开的是经济型小车,市值不足十万元,相比之下车位太贵了),现在只能天天打游击停车……除外,目睹报纸上停车难的种种现状,顿觉车位难求啊。

最后,经过约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感谢好运气,我们竟然在自己的楼盘找到了一个二手车位(业主出国放盘),以22万一口价成交。车位就在家楼下,心满意足啊!

这一次以满足自用为目的买车位经历,让我更关注到广州车位需求严重失衡的现状,引发了对车位投资的一些思考。

车位缺口问题严重,未来五年仍将供不应求。

据了解,到2003年年底,拥有1000万人口的广州市机动车总数已经达到142万辆,其中城区小轿车的保有量在50万辆以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每辆车匹配1.4个泊位来计算,广州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142万辆意味着广州市目前需要配套停车位198.8万个。而目前广州市内停车场所能提供的停车位只有28万个。

广州的车位不足除了路面的临时停车位外,主要问题来自住宅小区。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配建小汽车停车位指标》,普通住宅小区的停车位配建根据建筑面积不同从0.2泊/户到0.8泊/户不等,别墅小区则是1—2泊/户(国际标准是1.6泊/户)。市区内住宅项目开发受各种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停车场多设置在地下室。由于地下停车场的建造成本较高(约3000元/平方米),投资的回收周期较长,不能引起投资者的热情,除了部分高档住宅及别墅会以1:1 甚至1:2配套车位外,开发商通常只开发达到规划要求的车位数(即平均1000户有200个车位)就算了。车位配比规划滞后使目前广州住宅配备车位存在巨大缺口。

私人小汽车在广州以每天330—600辆的速度迅速增长,明年受市区内全面禁摩等因素影响,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大,但与之相对应的车位却增长缓慢。从广州市建委获悉,至2010年,广州老八区将建设107个公共停车场,共计22465个泊位,建设路边咪表泊位7958个。车位建设的增长速度还不到小汽车增长率的1%。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停车难问题虽将得到一定缓解,但车位市场仍是供不应求的状况。

未来车位实际租金水平将逐渐与市场接轨,有利于投资收益。

由于需求远远大于供应,导致了广州车位价格非常高。在广州市区内,像珠江新城、滨江东路、天河北等区域,车位售价一般在20万元-30万元之间。在老城区,车位的价格还要高一些。

《广州市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自2004年11月15日实施以来,一般住宅小区停车场月保管费由原来的600元降到了400元。许多楼盘小区认为汽车月保没钱赚,而取消了月保,全部改为汽车临保。具体收费标准是:3小时内每小时2.5元,3-12小时7.5元,12-24小时15元。结果使到许多楼盘的业主开车回家没地方放,同时也使原来买了车位用做投资出租的业主获得更好的租金回报。据调查,滨江东一带江景盘的地下停车位,业主放租月租一般在700-1000元。以我这次买的车位(22万)为例,以月租700元计,不考虑通货膨胀与租金上升,静态回收期为26年(车位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相比按目前政府指导价月租400元计,回收期整整缩短了19年!

可以预见,在车位供求失衡的市场环境下,未来车位的实际租金水平将会逐步提高,有利于投资收益。

国六条出台后,广州楼市的天空如云里雾里。混沌中有一样却显得格外清晰:车位投资虽然回收期较长,但投资金额、市场风险相对比买房子小得多,买车位将是明智的投资选择。朋友,有钱的话,买车位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6-11-1 13:44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不要再在投资是否合算的层面讨论是否应该买车位。不管你是不是住在骏景,只要是广州市的城区,从目前的供求关系来说,现在买都是明智的选择。即时目前的限制车位租金的政策不改变,最终的结果是:价格低,但是就是租不到车位。

目前的根源:
1、建设的时候预留不足;
2、限制车位租金的政策,导致投资不合算,抑制了车位购买,最终导致车位建设严重不足,与新车购买数量大增产生冲突,导致严重的停车问题。

广州应该借鉴北京的做法,在市中心购买汽车的人,购车时要求出据停车泊位证明。没有车位,就不能买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11-2 10:01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车位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1、地下车库本来是“人防工程”,政策规定是必须配套建设的,
现在用于租、售。
2、架空层车位成本?
3、露天车位成本?

请知道的朋友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11-2 21:28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M14] 我完全同意RAYDENG同学的说法
虽然HS是烂,是奸商,可是考虑问题时,要换位思考才行
换了自己是开发商,你会做赔本买卖吗?绝对不会!什么地下车库一定要配套多少多少,我想最终成本都要算在车主身上的吧?如果没人买(象目前)靠现在的租金收入,换谁也不会建停车位的!!!

关于乱停车:
开个笑话,如果你家有20口人要住一起,结果发现你买的小区内房子最大也满足不了你的需求,你是否就可以堂而皇之住到别人家?然后将责任推给开发商,说他们没有规划设计更大的房型来满足你的需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11-2 22:49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发展商搞一层地下停车的成本是盖地面上的1.5-2倍, 租车位他要与物管分帐,他是亏本的,但与物管联手逼车主买车位就可以获利,物管也保证会有稳定的费用收回. 他们不想方法逼车主才怪,可能明天拉些施工机器把大门的车场一放, 大批的车主就要买位了.
车位是住宅区的配套设施,按理不能买的 .试想你可否买个花园归个人所有呢.
那位朋友知道买车位有否产权证. [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11-3 00:45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看看别的小区,一个鬼样,不就是为了多赚那么一点吗? 为何当时政府不把它压到两百元一个月,那管理处就最多不就加到四百元了吗?!

停车的烦恼 业主的疑惑
广州电视台(2006年4月11日 14:27:29)

  主持:随着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停车也就成了不少小区业主头痛的问题,停车引发的纠纷也五花八门,有的开发商把停车场打包卖给业主以外的每三方,而买了停车场的公司为了挣钱,往往提高业主的停车费用,或者高价兜售停车场,于是因为停车引起的摩擦也就不断发生。   

  业主: 不给进不给出,日日就拦住你,好麻烦

  围攻我们威胁说出门就要把我们拍死   

  (旁述):3月11日21时许,天河区某小区的业主们自发性地聚集在小区大门口,与小区地下停车场的老板姚女士发生争论,而在这个过程中,姚女士召集了20多个身份不明的人。

  (采访)业主: 那天好多人围住,他们有人打业主

  大概十几个,不知道什么人,业主人身安全不保障

  (旁述):幸好当时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但是第二天早上,有些业主就发现自己的车被人搬了很多石头挡住。

  (采访)业主:发现有石头拦住,我踢开石头,他又拦住,就是不让我走。

  请了一些人搬石头拦车,围攻我们

  (旁述):因为在小区停车过程中,许多业主都有不愉快的经历,所以有的业主宁愿把车停到小区附近的临时停车场。虽然临时停车场距离小区只有300米左右,但是还是给黄先生等业主带来很多不便。

  (采访)业主:下雨,车辆安全方面都有影响,但也只能这样。

  (采访)业主:如果再没有得停,我就要把车卖了

  (旁述):据小区业主们反映,小区地下停车场作为小区的配套设施,以前都是由物业管理公司直接管理,每辆车收取每月400元的停车费,但自从停车场拍卖给姚女士之后,停车费就涨到500元以上,而且随意性很大。

  (采访)业主:不合理,我们这一直都是收400的,怎么能比物价局的规定贵?

  业主:一下子500,一下子600,个个讲都不一样,随意性好大

  我认为是乱收费,应该要有公告

  (旁述):很多业主都不能接受停车涨价的事实,经过多方打听,业主们知道了姚女士经营的这个停车场并没有营业执照.

  (采访):业主:没执照

  什么都没,我们不能报销,我们拒付

  (旁述):停车场方面则认为矢口否认他们是无证经营。

  (采访):车场老板: 谁说我没营业执照,没营业执照哪来发票?

  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交钱对我不公平。

  (旁述):业主认为现在停车场虽然提供发票,但发票上盖的却不是小区停车场的发票专用章,再说停车场如果按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费,业主们是不可能不交费的。

  (采访):业主:在小区停车场停车就是为了方便,收费合理肯定交的,本来都很正常。

  业主:按国家怎么收费就怎么收

  业主:反正要物价局核准了我们才交   

  2:为了解决问题,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业主代表、停车场老板姚女士以及物价、工商等部门负责人在冼村街道办事处开了一次协调会。   

  (旁述):物价和工商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去过小区了解情况,他们认为目前停车场经营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现场):物价局:标准是收400,但物业收了100多也加在上面了,收了600都有。没发票,只是看到了一个公司发票,没专用发票。

  工商局:小区不物业公司管理,没执照。

  (旁述):工商部门负责人表示,姚女士名下的某公司经营范围里确实包括停车场一项,但却没有特指是这个小区的停车场。目前算是无证经营.

  (现场):工商局:现在姚女士要办一个分支营业执照,但她没去办。

  (现场):姚女士: 等我办齐证照才经营,现在关门算了   

  主持:停车场经营看似一件小事,但涉及的法律关系颇为复杂,这里有车场主体资格、停车场占用土地性质、停车价格、安全措施、法律责任等等问题。停车场类型又如此的多,有专用的也有公共的,有封闭的也有开放的,有开发商所有,物业公司管理,有的开发商还打包出售停车场,这些类型相互交叉组合,其法律性质的认定就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如果不经业主委员会同事,擅自把小区的公用面积作为停车场,肯定就会损害业主的利益。   

  (旁述):同样是停车引起的烦恼,西槎路桥德花园的物业管理公司就比较有经济头脑,把一部分小区道路用作停车场,这个做法引起了小区业主极大的反感.

  (采访):业主: 我对停车问题非常反感。

  一是环境污染,二车太多,小孩老人都没地方活动

  (旁述):业主们反映,每到夜晚,小区道路上的100多个车位就停满了车,使到原来就不宽敞的小区道路变得更加难于通行。

  (采访):业主:有个病人需要急救,当时市二院的救护车被一辆停在那里的出租车挡住去路,后来那家属下来求那司机移开才可以救人。

  (旁述):业主们认为,小区道路属于公共面积,每个业主都付了公共面积的分摊费用,物业管理公司无权处置,如果要当作停车场,首先就要征求业主的意见,收益也理所当然归业主所有。

  (采访):业主:钱应属业主维修基金,搞好个花园,他就袋袋平安。

  他也承认是我们业主的,但收钱就不是业主收。

  (旁述):而物业管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就表示,利用小区道路作为停车场也是迫于无奈,有的业主长期拖欠管理费,小区绿化改造,水管、沙井、路灯等公用设施的维修保养,样样都需要花钱.

  (采访):物管公司:有少部分业主不交管理费,这批费用收不到我们很难运作,所以用停车场的收益补充。

  (旁述):很多小区业主显然不能接受这个理由,他们认为这是物业管理公司收钱的借口。

  (采访):业主:现在收了多少钱,我们不知道,十多年都没公布,绿化不应该用停车场收益。

  (旁白)时间一久,物业管理公司与小区业主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业主用不交管理费来表示不满,而收不齐管理费,物业公司只会把更多的公共面积用来作停车场.

  (采访)业主:收了十几年没公布过一分钱,0210 我们只能用不交管理费来发泄不满。

  (旁述):如何解决停车场纠纷,有律师认为业主们有义务交纳管理费,而物业管理公司如果要把公共面积作停车场,首先要和业主委员会协商,征得业主们的同意,同时向小区业主公布收益的情况.并不能因为收不到管理费就可以擅自利用公共面积来挣钱.

  (采访):律师:管理费是管理费,停车场费是停车费,不可以混为一谈,因为会损害已交管理费的业主的利益。   

  主持:我们可以小算一笔帐,一个小区的业主们如果有300辆车,按每月250元计,每个月的收入有7。5万元,一年90万元,显然这不是一笔小数,如果停车场占用的了小区的公共面积,就必须公布停车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小区的公共停车场是归小区业主共同所有,物业公司是受业主委托,收取的是车场的管理费,而不是出租费或土地使用费。因此,有市民就说小区的公共场所停车场的收费不应与经营性停车场相比。交了小区公共面积分摊费的业主就应该少交停车费。无论怎样,因为小区停车费、停车场问题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说完停车场和停车费的问题,下周一的《城市话题》节目我们会关注信用卡频频被盗刷的问题,敬请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11-9 19:23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20多辆轿车被喷黄漆 车主称小区车库太贵

news.dayoo.com   2006年11月09日 10:45   来源: 广州日报



看着自己心爱的座驾“受伤”,车主们非常气愤。 杨勤 摄
  昨天早上7时多,家住白云区“云山诗意”小区的何先生像往常一样到小区北门的市政路边取车。走到车边,眼前的景象吓他一跳:路边那条由20多辆汽车排成的车龙全被倒上了黄漆。之后的一个小时时间里,20多名车主先后赶到。

  据了解,这些车主均为小区业主。受害车主李先生对记者说:“我们都是打工的,不舍得交停车费,所以一直以来都不舍得买租车位。”梁先生则比较特别,他在车库购有车位,但却放着车库不用,经常性地把车停靠到路边:“把车子停到车库里太麻烦了!”

  这起恶作剧究竟系何人所为?受害车主们把怀疑的目光瞄向了小区物管。他们告诉记者,物管公司方面曾多次表示,希望没买车位的车主能到车库的商业车位付费停车,并告知黄边北路为市政路,禁止停车。而业主们始终认为路边画的“白线”意味着他们可以在那里停车,所以并未遂物管的愿。他们怀疑油漆是物管找人喷的,“你看,保安亭就在路边不远处,距离不到20米,如果是其他人如此大肆地恶作剧,怎么可能逃过保安的眼睛呢?”刘先生质疑道。

  记者找到了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黄总,他断然否认了部分车主的猜测。他说:“怎么可能呢?这种猜测是毫无根据的。我是早上8时多接到保安反映情况的,值夜班的保安回忆说,凌晨四五时,有辆面包车从路边开过,他依稀看到有人拿着刷子,透过打开的车窗往路边的车刷油漆。等保安起身追赶时,面包车已经跑了。保安还说,那伙人用布挡住了车号牌。之后,我马上就让公司的工作人员找来了小区附近的所有洗车工,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安抚车主们的情绪。只要车主愿意,我们就让洗车工给他们把车洗干净,最后由我们埋单。我们至于先喷漆再洗漆吗?这又是何苦呢?”

  不过,黄总也表示,小区虽然私家车位已全部售完,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因业主未入住而一直空着。物管方面和这些空车位的所有者一样,希望没买车位的车主能基于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和小区形象而把车子都停到车库里去。

  他又说,东门那条路虽由小区建设,但最终要交由市政部门管理。他认为市政路给物管公司带来了诸多麻烦:“一方面,有关部门希望我们能把相关路段管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企业,不具备国家机关的震慑力,无法让车主们心服口服。”(记者张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11-10 23:45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QUOTE Created By 马马虎虎 At 2006-10-24
我觉得现在JJ的停车问题已经不是什么管理方案能解决的了:

矛盾的根源在于:车多,车位少。等过半年车更多时,谁也没办法解决。

这一切,就是HS一手造成的。


迟早会取缔一切利用小区通道停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11-21 22:10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小区停车场成了餐馆专用车位
大洋新闻
2006年11月21日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停车难是困扰车主永远的痛。
  随着私家小汽车的普及,停车难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广州车主。小区“黄金位置”的车位被划成了餐馆专用车位,业主座驾无处安身;小区道路被车位侵占,业主走路危险重重,是否符合消防等相关规定?为给座驾安个家,小区业主拟自建地下停车场,其存在是否合理?请密切关注“小区车位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耿旭静、李妍

  我的停车位被餐馆食客霸了

  读者袁小姐昨天向本报记者反映,其所居住的滨江东某小区裙楼开了一家餐馆,从早到晚生意很旺,来这里吃饭的人大多开车而来,食客们把车辆停在小区的地下停车库内,他们的停车费由餐馆埋单。可是这样一来,小区的业主们就觉得自己的地下停车位被人“霸占”了,尤其是每晚6~7时回家,老找不到停车位。

  因为回家没地方停车,袁小姐们跟小区保安和餐馆的保安进行了交涉,保安告诉她:“过了吃饭时间就有空车位了。”对此,袁小姐表示强烈不满,她说:“餐馆的吃饭时间是食客们来小区停车的高峰期,可是吃饭时间业主们也要回家吃饭,需要停车,难道要小区业主等餐馆关门后才能开车回家吗?”袁小姐试过找不到车位就把车停在路中央,有保安吓唬她说要放汽车轮胎的气。袁小姐认为,物业管理处把大量地下停车位提供给餐馆的行为,是为了多赚取停车费,置业主的利益于不顾。袁小姐和其他业主多次向物管公司反映要求划分固定车位,可是物管公司没有答应。

  记者来到袁小姐报料中提到的餐馆,餐馆工作人员向记者明确表示,来这里吃饭是可以免费到小区地下车库停车。在该小区的地下停车库,记者看到,小区车库进出口离餐馆比较近,靠近车库进出口一侧的车位上大多挂上了餐馆专用停车位的牌子,而往里面走,才是业主车位。

  记者随后与该小区物管公司取得联系,据专门负责小区车位月保的管理员介绍,“一般来说,小区一、二期的停车位会比较紧张,你可以到三期的车库停车。”据介绍,目前该小区有300多个车位,车位没有出售的情况,其中60~80个车位已经划分租给了该餐馆。不过业主仍可办理月保,但月保户并没有固定的停车位,像小区车库入口处等比较方便的车位一般先到先得,如果回家太晚,只能停在小区三期的智能立体停车场。

  业主不平事

  无奈停马路常罚吃“牛肉干”

  记者采访发现,业主停车难的现象很普遍。天河某小区的业主张先生表示,由于小区设计的车位不足,所以住在该小区的有车一族每天都必须与其他车主竞赛,谁回家晚了,小区内的停车场就没有空车位了。附近也没有停车场,于是车主们只能将车停到小区外的道路上。

  但第二天去取车时,车主经常会收到一个意外,就是由交警部门或者是城管部门发出的罚单,交警罚100元而城管则罚200元,这一晚“保管”下来真是昂贵。

  有车没处停

  车位所属有关规定

  据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部门规定,停车场经营者与业主委员会或大多数业主商定,已明确车位使用划分的,按约定执行。

  尚未明确划分车位使用的,应在合理保证住宅业主需要的前提下,由停车场经营者与业主委员会协商划定车位;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经营者征得多数业主同意后划定车位。车位划定后,分别按住宅停车场和写字楼、商场、娱乐场所、宾馆酒店等停车场停放保管服务费规定执行。

  车位缺口达60%

  据业内人士介绍,老城区小汽车停车位短缺严重,有关部门正制定投资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老城区停车场经营和改造。

  目前广州新建住宅区车位配建标准为4.4:1,该标准已制定约5年。一般4~5年标准需调整,目前规划部门正重新制定标准,预计年内实施。

  据统计,广州目前停到停车场内的汽车数量大概只占广州市汽车总量的37%,其余剩下的63%的汽车都是随便停放在路边的。根据广州市交委提供的数字,截至2003年年底,广州市机动车总数达142万辆,其中城区小轿车的保有量在50万辆以上;而市内的停车场所能提供的停车位只有28万个,车辆数量与停车位的绝对差值达到了22万个。如果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的每辆车匹配1.4个泊位来计算,则广州市目前汽车泊位需求总量达70万个,相对缺口数达60%。

  停车位到底归谁

  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而停车库到底归业主还是开发商所有?广东易春秋律师事务所孙发林律师告诉记者,对该问题,市民、法学界争议得很厉害。作为物管公司,应该首先保证业主对车位的使用。

  孙律师认为,虽然《物权法》还没有出台,对有关规定还没明晰规定,但地方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有关小区必须建设附属配套停车位比例的硬性规定,确定应保留多少比例的车位供业主使用。目前考量建筑物停车位的归属,要看其建设成本是否已纳入商品房的成本,如果已纳入,则该停车位应当归全体业主共有;否则,就可能由开发商单独获得产权,从而有权再行出让、出租。

  孙发林建议:无论如何,小区应该尽快成立业主委员会,利用业委会和物管公司、开发商进行协商小区的公共问题。

  小区车位系列报道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11-22 13:53 | 只看该作者

Re: 长期讨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辩论一下!!!!!!!

讨论有什么用,根本问题和主要责任都在小区物业管理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0 05:51 , Processed in 0.0739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