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eiz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日本也吃大锅饭?请赐教!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21:25 | 只看该作者

Re: 小日本也吃大锅饭?请赐教!

QUOTE Create By amen At 2004-10-20
有本书叫《暧昧的日本人》,楼主不妨借来读一下,可能对自己的论文有所帮助。



好的,谢谢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10-21 00:25 | 只看该作者

Re: 小日本也吃大锅饭?请赐教!

大锅饭,在共产主义未来到之前,始终是要被打破的,日本也正在破"它"那自认为好煮的大锅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1 09:40 | 只看该作者

Re: 小日本也吃大锅饭?请赐教!

[M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10-21 12:57 | 只看该作者

Re: 小日本也吃大锅饭?请赐教!

中国人与日本人吃大锅饭的区别可能在于:
中国人认为锅是公家的,不是自己家的,所以锅烂不烂无所谓,只要自己家的不烂就行了。
日本人认为锅也是属于自己家的,所以要爱惜锅

所以同样是吃大锅饭,结果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10-28 21:41 | 只看该作者

看似"大锅饭"的日本企业文化分析:

一、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步入工业社会以前,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直到幕府末期,"家"与"村落"仍然是日本"大部分人生活的全部世界"。19世纪中叶,踏响于欧美诸国工业化的强劲足音传到日本后,这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受到震动。日本政府认为,工业是欧美国家"雄飞的物质基础",日本要实现社会的根本性转变,惟一的途径就是发展工业,而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者是企业。于是,日本政府决意将日本从过去的封建形态变革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形态,并通过"理性化制度"的移入,迅速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制度。
可见,日本企业不是依靠社会自发变迁的结果,而是在已经有了现代企业范例的背景下,人为移入的产物。
虽然日本移入"理性化制度',的速度很快,但并没有随之产生现代企业制度应有的效益。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当时日本企业家不具备欧美企业家那样崇高的社会地位。日本原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阶层体制国家",由来已久的"贱商"意识凝结在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层。第二,日本企业制度的建立没有经历欧美国家那样一个自然演进的漫长过程。为了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日本企业带有更强烈的逐利目的,无道德经营,产品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弥漫市场。涩泽荣一形容当时的情况是:企业家素质太差,"一心倾向一时之利而行","徒然成为利益的饿鬼"。第三,日本企业不像欧美国家那样"理性化制度"的确立得到了"非理性化制度',的支撑,日本企业内的管理几近野蛮和残酷,如许多企业实行女工制和童工制,不仅工资低,而且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日本企业的这种状况招致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使企业自身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境,也引起了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警醒。许多企业家如涩泽荣一、五代友厚等正是带着提升企业家人格、振兴工业的强烈愿望而投身于实业界的。五代友厚曾讲到他进入实业界的目的是振兴"国民事业",使"国家富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4-10-28 21:42 | 只看该作者

看似"大锅饭"的日本企业文化分析:

二、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特点

企业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尤其在"后发型"国家,现代企业制度的移入既需要以建立"理性化制度"为依托,又需要以"非理性化制度"作保障,否则,企业行为很难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日本企业正是在与既定社会的互动中,构筑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它既揉合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又继承了日本的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首先,通过强调"家内和合"与弱化雇佣意识,使经营者与员工之间达成"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进而使员工形成了对企业的责任感,为企业的凝聚力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的观念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仁、礼、义",在日本发展为"和、信、诚",它是日本团队精神的基础。日本企业界有识之士认为,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道德观、秩序观为企业"提供了全部活动的思想基础","在日本人看来……真正实行了'和'的团体,势必带来和谐和成功"。他们认为,在企业内不能过分强调所有者与从业人员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否则,必然造成企业老板与职工互不信任的现象。他们把企业看成是家族的延伸,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一种"家内和合"的大家庭气氛,把雇佣关系转化为一种"亲情"关系。他们认为,员工属于企业,对企业要忠诚和有献身精神,经营者除了指导工作外,还要关心员工的生活,要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因为只有当"个人的需要能在企业内得到满足,才能努力于生产工作"。正是在这种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日本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普遍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

其次,通过强调集团功利和弱化个人意识,并将集团功利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企业增强了凝聚力,也使企业行为赢得了政府的鼎力支持,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摆脱了因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矛盾和困惑,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企业不断创新的事业中。日本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意识是"团体本位的",或者说是"集体本位的",日本企业重视集体力量,强调集团功利,而不大强调个人的作用。由于日本企业源于早期的家庭作坊和简单的家庭手工制,其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强调对家族的"忠诚"。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认为仅仅对企业的"忠诚"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它更需要对职业认同和对现代国家的认同。于是他们将对企业的"忠诚"提升为强烈的国家意识,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涩泽荣一就说过:"仅仅一个人是成就不了什么事的,还要有国家的助力……财富越多,所接受的社会助力就应当愈多,故救济社会就是酬报此恩惠的行动,毋宁说是当然的义务"。

第三,通过强化勤俭精神和弱化享乐意识,有助于产生经济行为的理性化和经济行为的高强度化,树立企业信用,为企业的迅速成长提供了一种心态的支持,从而使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效率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日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深受禅宗的影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可谓禅寺生活的第一要则,禅宗还十分推崇素朴节俭,倡导生产性劳动。日本企业文化吸收这一点,把职业中的劳动提高到一种神圣义务的程度,认为懒惰、奢侈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危害,主张"最低限度的个人消费以及严格履行日常工作义务"。

第四,通过塑造企业家的道德人格,给企业家带来了尊严,为企业家自身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而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涩泽荣一认为,企业家要端正"义利"、"仁富"的关系,认为"当以仁义道德,公正之理为本,舍此,所求之富则不可能持久"。新时代的企业不追求不义之利,只求有道之利,并由此提出了"经济与道德合一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就是把"见利思义"作为企业行为的准则,把"先义及利"和"以义克利"作为企业经营的价值判断标准。他们认为比个人能力和手段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可以信赖","而且是毕生奉献企业的最忠诚者"。
在以往的历史中,日本正是在这种企业文化的支持下迅速成长为企业帝国的,以至到今天它依然有效地支撑着日本企业的发展。尽管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在今天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其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着力点、思维方式及其成功经验,给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以诸多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10-28 21:44 | 只看该作者

看似"大锅饭"的日本企业文化分析: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日本企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着力把外来的"理性化制度"植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对抗现代社会物质化倾向,使"理性化制度"与"非理性化制度"找到最佳结合点,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12-28 14:56 , Processed in 0.0608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