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逆境中微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赞晴雯……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6:20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转贴:

宝钗刻薄人丝毫不差黛玉。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这里宝玉为避免凤姐玩笑的尴尬,主动和宝钗搭讪,解释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没去参加薛潘的生日会,请宝钗谅解和解释。其实宝玉是在欲盖弥彰,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因为和黛玉吵架了才没去。于是宝钗说:“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何况身上不好,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呆头呆脑的宝玉满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于是又问宝钗为什么不看戏。这下宝钗逮着机会了,说:“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立刻明白,刚才的解释并不过关,?宝钗实际上在明确的告诉他:什么身体不舒服?这样的谎话,你会我也会!这句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却让当事人下不了台。?
  宝玉听说, 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宝钗这下子是从吃醋变成生气了。她是先大怒、再回思一回、再冷笑了两声,这才开口说:“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这话是宝钗想了想才说的,语气比上一句重了许多,但宝玉显然没明白过来,宝钗是说,杨玉环得杨国忠这个权倾朝野的兄弟撑腰,而我只有一个呆霸王兄弟,所以你宝玉不放在眼里,昨天不去参加生日会,今天在这里嘲弄他的妹妹。
  这个时候小丫头靛儿开始上来堵枪口——找扇子。宝钗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说:“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宝钗是在和宝玉说,你要在我面前尊重些,那些不尊重的话你应该“和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去说,这个姑娘当然是指黛玉。宝钗的言外之意还有一层,自己不嘻皮笑脸是尊重,而黛玉是素日和宝玉嘻皮笑脸的,所以不尊重。在这里,某钟程度上是宝钗对黛玉的人身攻击。无缘无故,黛玉被扯了进来。宝玉再次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又不知道如何补救,所以“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
  在一旁的黛玉见到这个场景,开始还因为宝玉取笑宝钗,后来她明白宝钗是真的生气了,“改口笑道”问宝钗看了什么戏。她这样,一方面是提宝玉解围,另一方面是想岔开话题。但是宝钗呢,为了报复黛玉早先的“面上有得意之态”,就说什么看了出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的戏。在宝玉接话后,再次讽刺宝黛两人的争吵和解,是宝玉在《负荆请罪》,而她是不会这样委屈自己百般讨好他人的。于是乎,宝钗又把宝黛吵架的事拿出来讽刺了一番。好在凤姐一句吃生姜,把宝钗下面的话截住了。
  1. 处心积虑地讽刺他人
  黛玉的刻薄很多时候是为了逞口舌之快,全无心机,说了就忘了,所以时常湘云一句话顶回去,黛玉也就一笑了之;真要说错了话,她也知道反省。(比如黛玉借着说湘云给丫头们桂花油取笑宝玉替人顶罪,后来意识到让彩云不好看,自己也很后悔说错话。)所以黛玉这种小孩子任性的刻薄其实并不让人讨厌。再看宝钗,她几次思量再三后,对宝黛二人的连敲带打;说到看戏,又先下了个圈套让宝黛钻,然后再用《负荆请罪》嘲弄一番。这样的心机重重,就算是黛玉这样“心较比干多一窍”的人都做不到吧。
  2. 说话不顾场合
  黛玉刻薄别人往往是私底下,兄弟姐妹大家一起玩耍的时候,这个时候本来就是,你取笑我一下,我取笑你一下,黛玉因为口才好,所以才显得爱刻薄人。而这次,宝钗是当着贾母的面刻薄宝黛两人,实在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感情上,这边贾母刚刚因为这两个最疼爱的孙儿和好而高兴,宝钗的公然奚落,换了谁都不会舒服;在道理上,哪有孩子在姨妈家住着,当着大人面苛刻表弟表妹的?黛玉总觉得自己寄人篱下大概就是因为,平时就算贾母多宠爱都好,在舅舅舅母等的长辈面前,她是丝毫不敢像在自己父母面前一样不顾忌的。而宝钗这次显然是把荣国府当成了自己家里了。
  3. 得理不饶人
  如果说这次事件一开始确实是从宝玉的口无遮拦开始,那么宝钗的借扇机语出双关和讽宝黛负荆请罪就未免有些得理不饶人,言语过激了。宝玉已经知错,黛玉主动说话想岔开话题都无法让宝钗平息,说出的话是句句带刺,步步紧逼,要不是凤姐中途打住,真不知道这个一向宽于待人的宝钗还要有些什么话出来。
  
  总的来说,如果说黛玉的刻薄是小孩子的任性的话,宝钗的刻薄则是十足的大人的作威作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6:36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接着说袭人:温婉可亲,和顺大度,明事理,忠于主子……
可是我对这个女人很反感,个人认为,袭人是曹先生创作的众多人物中十分丰满的一个.她太攻于心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7:11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转载)
袭人是伪善的,其实作者很鄙薄袭人的,她真真是蛇蝎心肠红楼中众家女儿,几乎关于每个人都有争议。如果是关于黛玉的问题,我大可不必与人相争,因为黛玉的行为都是超乎道德之上的,喜欢不喜欢都凭各人性格,争论到天尽头也不会有结果。但是关于袭人,我不得不说此人的人品是有缺陷的,关于她不是什么喜欢和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一个是非对错的原则性问题。希望普天下的读者不要被伪君子欺瞒了去还沾沾自喜。
袭人的性格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伪善和奴性。
袭人的名字就起得很讲究:袭,攻击也!而且与“袭”字结合在一起的攻击种类,一般都是“偷袭”、“暗袭”等。关于袭人的伪善,只要举几个事实就可以说明:
1.袭人最大的伪善就是在王夫人面前装得冰清玉洁、懂事守理。但是王夫人最担心的事情却发生在她自己身上。发生在她身上倒也罢了,她居然还“贼喊捉贼”,用自己犯下的罪名去谗害别人;
2.第63回里她看见芳官醉酒,把她扶到宝玉身边睡下,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却指责芳官“不害羞”;
3.第77回晴雯被赶走后,她一边对宝玉说以后还有机会叫晴雯上来,另一边却打点好了晴雯的衣服等,要送出去,可见是不做晴雯能回来的打算了——如果这个也可以算作贤惠之一种,我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小恩小惠会迷倒那么多人了;
4.袭人在王夫人看重她后,“越发要尊重”,不在宝玉房里睡觉,这可是把危险留给别人了。
这几个事实,还不够说明袭人的伪善么?
也许你要说,书中并没有写袭人去告晴雯,怎知一定是袭人告的?现在来说说袭人到底有没有告晴雯的密。
晴雯的死,固然最终要归结为“万恶的封建社会”,但是直接的刽子手有两个,一个是王夫人,一个就是花袭人。作者没有明写袭人告晴雯、芳官、四儿的情节,也许是对袭人终不忍心,因为她毕竟也是一个温顺的“女儿”;也许是因为稿子的遗失。但是我们从后面宝玉哭诉的话中,已经可以看出:所有的箭头都指着袭人。当宝玉质问她为什么别人的话都知道了,“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来”时,袭人半天答不上话,后来竟然说王夫人也许是忘了,过两天想起来再收拾她们不迟。这种借口,拿来骗三岁的孩子么?王夫人收拾丫头还要分期分批么?根本站不住脚。这是对袭人告密的明显提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7-18 17:12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很难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7-18 17:18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心比天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7-18 17:19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心比天高,红颜薄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7-18 17:43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LS的整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7-19 15:16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7-19 15:23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晴霞太烈了。造就了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7-19 22:20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好多红楼梦的东西都是大家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7-20 08:16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是有点虚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7-20 08:22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M05] 都是我们在这里说。说知道作者怎么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7-25 12:01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喜爱着红楼,喜爱着黛玉。

执迷永不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7-25 12:51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是第一才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7-25 13:18 | 只看该作者

Re: 赞晴雯……

还没有看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4 07:23 , Processed in 0.1550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