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秋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足口病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8-5-5 13:1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引用作者 小Q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是不是该让孩子留在家里呢 [M11]

也在密切思考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5-5 13:3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赶快回去看好自己娃,THX 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5-5 13:4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预防原则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从这些预防原则看,好像家长能做的事情不太多哦,感觉人类对疾病越来越束手无策了,好恐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23:3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发病高峰期,建议娃娃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5-6 01:5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发病高峰期,建议娃娃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M29]


这样好,不过只适合家里有人带的情况,唉,可怜的小宝贝们,现在病毒怎么这么多阿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8-5-6 12:30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今天在视屏上数了一下儿子班的同学,还好基本都去了.我家小子现在每天回到家都很认真的洗手. [M04] 说是老师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5-6 12:31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我们家的,昨晚回来,告诉我说,他喝的水很干净的 [M04]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5-6 13:3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发病高峰期,建议娃娃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M29]

在想着要不要让小孩上学呢?有点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5-6 13:4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已经把娃领回家保护起来了.
在一个群里有人说火炭母煲水给娃洗澡可预防和治疗较轻微的手足口病,
火炭母: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明目退翳。用于痢疾,肠炎,扁桃炎,咽喉炎,角膜云翳,子宫颈炎,霉菌性阴道炎,皮炎湿疹。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
性味: 微酸、涩,凉
不知秋天姐的看法?我已经宁杀错,不放过,买回家了 [M15]
补充一句:此东东狠便宜呢

[本帖由嘟嘟修改于2008-05-06 13:5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5-6 14:2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原帖: http://www.dadache.com/bbs/read.php?tid=1273

夏季湿热,毒病多发,手口足病成为危险病症之一,一旦爆发,传染性强,护理不当比较危险。令众多家长惶惶不可终日。

病程及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2~7天,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水疱,很快破溃后形成溃疡,这种口腔小水疱十分疼痛,以至于患儿不愿吃饭,甚至不愿喝饮料。手、足皮肤可发生米粒至豌豆大小的水疱,半球状或椭圆形,疱壁薄,颜色澄清,呈球白色,以指(趾)背面及侧缘最常见,数目不多。病程约1周,很少复发。

中西医认识:
西医认为是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为肠道病毒,通常为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存在于直肠、鼻咽及手足破裂的水疱疱液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以夏秋季节多发,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儿童应及时隔离,以控制本病的流行,隔离期通常7~10天。对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防止传播。本病的治疗可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如口腔糜烂、溃疡疼痛影响进食者,可酌情应用黏膜保护剂。

中医则认为此病为湿气泛溢皮肉所致,五行病位属土金(手足太阴),六气属太阴湿土。顺生路传播,传到寒水之部(臀部)便接近尾声。我们曾经说过儿童脾虚导致的很多湿症,如湿疹、鹅口疮等。此病亦为脾虚不能化湿,湿气的环境易感外邪。发病时如有无汗高烧症状(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可与麻黄加术汤治之,如出汗可与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治之。一旦发病可以按感冒+脾虚处理,可以根据情况用麻黄加术或桂枝加术汤,或麻黄理中汤。中成药可以用风寒感冒药+参苓白术散。运脾化湿为主,治疗期间可以用炒薏米汤。

特别注意:一些西医喜欢用中药板蓝根等寒药清热解毒,结果反而伤害脾胃,令气血停滞,压制症状却不能排除病邪,非常危险。如滥用寒凉误治就会出现西医总结的“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预防:
根据发病机理,预防当然是健脾化湿。薏米、百合、绿豆(红豆)粥,放姜丝。另外以前介绍过的各种健脾食疗都可以。


[本帖由乱马1/2修改于2008-05-06 14:3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5-7 09:4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广东手足口病增至3100例 一天新增1408例
太恐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5-7 09:5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这个看新闻是很恐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5-7 09:5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放在家里保护也不是办法,因为保护得再好,也不可能保证不接触任何人(包括父母,不发病但是可能带有病毒),所以,还是按照上级指示,多做预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5-7 13:3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5-7 14:1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b]手足口病[/b][/color]

骏景里也有小朋友感染了的,不要太慌张,及时就医就没有多大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7 09:50 , Processed in 0.0747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