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乔伟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美国孩子的权利 (转) 》

[复制链接]
271#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08:0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周

美国不强迫孩子学规矩(一)
儿子6岁的时候,我们一家有机会在美国生活了一年。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愿意自己留下
美国的住处附件有一所公立学校,附设有幼儿班。在填了一些表格之后,儿子马上被安排到班上去。一位老师带我们去熟悉校园:这里是吃午饭的地方,这里是爸爸妈妈来接送的地方,这里是玩的地方……儿子不断地点头,这些地方显然都是他很需要了解的。
回到班上后,老师告诉我,你可以走了。不过她还是蹲下身来,征求我儿子的意见:你愿意自己留下吗?妈妈离开可以吗?直到确认他愿意独自留下。
记住别人的名字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担心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比如不懂英语的儿子会不会不愿意上幼儿园?老师会不会让他恶补英语?他会不会没有朋友?我非常奇怪,儿子天天都是高兴地上幼儿园,开心地回家。
老师给过我一张儿子同班小朋友的名单,嘱咐我帮助他记住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学习记住别人的名字,在美国老师看来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没有特殊照顾
不久,我被邀请参加孩子的郊游活动。那次是到海边去玩。我留意到,老师并没把儿子看成是特别需要照顾的孩子。事实上,老师在玩游戏的时候,从来也没有要求所有孩子都跟着来,总有好些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许就是这种宽容的教育方法,令每个孩子都觉得很自在,连一句英语都听不懂的儿子,也丝毫没有觉得自己跟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0:41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美国不强迫孩子学规矩(二)

有趣的小人书
再接下去,儿子不知不觉开始能听会说英语了,上了小学一年。可他的书包总是空空的(书、本子、笔、纸,全部都是学校免费提供,不用带回家里来),几乎没有家庭作业。老师偶尔会给儿子带回来一些报纸,让他找"D"开头的词,或者找广告。孩子可以在学校图书室借一本书回家看,什么时候看完都行,还了又可以再借,每本书后还附有小册子,孩子们看完书可以把感受写在上面,画画也行,而且可以看到别的小朋友看完这本书后写下的留言。
那都是些非常有趣又很具创意的读物,比如有一本书,叫做《假如我是动物园的管理者》,书上说,假如我是动物园的管理者,我不会让我的动物园和其他的动物园一样,养着狮子呀老虎呀,我要去找一些奇特的动物-我要找到一种动物,脖子很长很长,一口食物吃下去,3个月才能得到胃。真是奇特的想像!连我都爱上读小人书了。儿子更是乐此不疲,不知不觉就养成了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不知不觉爱读书
通过儿子在美国学习这一年,我发现了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不强迫孩子学习,不强迫孩子读书,也不强迫孩子学习规矩。很自然地,孩子一天一天地成长,终于有一天他会看书了,会书写了。会守规矩了,不知不觉地,孩子喜欢上了学校,喜欢上了阅读,喜欢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育不急功近利,能够让孩子踏踏实实、健康快乐学习和成长。
-摘自《现代育儿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楼主| 发表于 2006-4-17 08:1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如何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目前,我国早期教育阶段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尤其忽视对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培养,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全,甚至造成心理疾患。有关调查表明,仅北京、上海学前独生子女心理变态的比率就高达50%以上。由此可见,重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创建良好的环境和必要条件,培养幼儿的健康情感。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对智慧的发展、德性之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像阳光、如雨露,没有健康的情感,便没有完美的童心,更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决不能忽视对幼儿健康情感的培养。
首先,应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培养和发展其积极的情感。
需要是情感产生的重要基础,我们在注重满足幼儿物质需要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尊重和满足其合理的精神需要,如:教师、家长要随时以亲切的微笑、和蔼的面孔出现在孩子的面前,跟他们亲切地交谈,适度地给他们以抚摸、搂抱等,让他们获得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敢于放手,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空间和条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以促进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努力为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交往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移倩"的作用,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
当今社会居住条件的封闭性和独生子女在家庭内部的独处性,使得为幼儿创造交往的环境和氛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一方面成人要有意识地与幼儿交往,特别是多与胆小懦弱的幼儿交往,鼓励他们敢于表现自我,善于与人交往;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幼儿与小伙伴交往。如:教师要经常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自由交谈和玩"过家家"等交往游戏活动,家长要多带孩子串门,允许和欢迎孩子带小伙伴到家里玩耍。并注意教育他们在交往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通过交流双方或多方的感情移入(即"移情"),使幼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和同情别人的不幸。同时,体验群体、集体的温暖和真挚的友情,培养其集体主义情感、个人行为的道德感和社会交往的积极态度。
另外,还要为幼儿创造情感表现和情感调控的条件,培养幼儿文明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情感修养。当孩子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表现出跺脚、哭闹等消极情绪。成人应给其提供适当的机会和场合,让其发泄出来,因为不满情绪的压抑有碍身心健康。但还要教育孩子学会控制和调节情感,提高情感表现的自控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家长首先应学会控制自我情感,无论遇到什么打击和不幸,都能始终以乐观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面对孩子,面对生活,而决不能把孩子当成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成人要做一个情感健康的人,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孩子。对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有意识地教会他们为了他人的利益,控制自己的需要和情感。这是他们情感生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只有高度重视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激发他们从小充满热情、积极向上、具有乐观精神,才能促进他们高尚情操的萌芽。使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自觉调节和克服消极情感,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之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08:0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二、运用适当的刺激,培养幼儿的坚强意志。
首先,让幼儿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节假日带孩子徒步旅行、爬山、游泳等,或经常交给幼儿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公益劳动等,让孩子从中体验适度的劳累和艰辛,从而使其在增强体质和适应能力的同时,意志也得到了磨练。
其次,设置和利用一些困难情境。如: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可能失败的难题给幼儿,设置排除障碍的竞赛游戏活动或交给幼儿一些需要克服一定困难才能完成的任务等。对小的孩子来说,摔倒后让其自己再爬起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磨练过程。这样,幼儿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办成一件事情、克服一个困难、获得一个成功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树立自信心。
其三,适当给予批评和冷面教育,培养幼儿的忧患意识和负疚感。今天的独生子女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往往是唯我至上,经得起表扬,听不进批评,缺乏忧患意识和负疚感。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地给予适当的批评,遏制他们骄横傲慢的恶习。在幼儿做错事时,要改微笑教育为冷面教育并给予适当的指责,使其在接受谴责的过程中认识错误,悟出正确的道理,从而使之从小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四,让幼儿适当品尝失败的滋味,懂得成功来之不易,需要付出努力。现在的孩子生活道路往往由成人安排得一帆风顺,从而造成了多数孩子赢得起输不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要有意识地让幼儿体验失败的滋味,在失败中查找原因,以增强其抗挫折能力。
当然,在进行负面刺激时,必须适度和适量。在创设障碍情境时,做到既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又不能过度、过量,否则就会使之产生恐惧感,损伤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外,在幼儿遇到困难退缩时,要及时鼓励,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在经努力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使他们更有信心面对新的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08:01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三、善于运用激励等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首先,让孩子自信起来。只有相信自己有能力迎接各种挑战时,才有可能战胜挑战。成人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孩子,特别是能力差的孩子有参加活动、经受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幼儿对成功抱有信心,经常感受成功的体验,从而扬起自信的风帆。
其次,保护幼儿的热情。热情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儿童生而有之,但极其脆弱,易被打击和失败所挫伤、摧毁。因此,成人要十分注意保护和激发幼儿的热情,切不可"泼冷水"、"拔气门芯"。
再次,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即应变能力。这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起决定作用的性格特征。我们要努力为幼儿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实践的机会,使其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中锻炼应变能力,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此外,激励幼儿对生活充满希望。只有对生活充满希望,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面对现实,笑对人生。成人要用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幼儿,使之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逆境中看到希望。
心理素质是由多项内容构成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庞大工程。我们必须从今天做起,从幼儿抓起,重视其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而塑造具有完整素质(生理、心理、文化)结构的下一代,使之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担当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
《幼教博览》(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5:0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
要每个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就要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为年轻的父母指明方向,为孩子的健康心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
  ■鼓励
  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
  ■宽严结合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一旦孩子犯了错要批评得严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给予爱护和关心。
  ■反问
  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工具,因此,家长和孩子谈时要试探、发问、反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出难题
  给孩子出点难题,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困难,并要让其自己解决,只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经受失败和挫折,才能产生经验和教训。
  ■讲故事
  儿童都爱听故事,家长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适,还能鼓舞孩子上进。(康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14:4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小男孩常吃低脂饮食有益心脏
来自芬兰的一项研究显示,与摄入正常饮食的男孩相比,从婴儿期到10岁之间摄入低饱和脂肪饮食的男孩,其胆固醇指数较低,动脉较健康,而且患中风的危险较低。  
肉、乳制品、油炸食物以及烘烤食品都含有饱和脂肪,如果成人饮食中饱和脂肪的含量太高,那么胆固醇指数以及心脏病的危险就会增加。该研究指出,胆固醇含量较低的饮食对儿童的成长过程具有长期的益处。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随机把1000名7个月大的健康婴儿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让父母们接受给婴儿摄入低饱和脂肪饮食的建议与指导,另一组的婴儿则被当作对照组,摄入正常的饮食。  
摄入低脂饮食的婴儿每天所摄取的油脂限制在约30%,而对照组每天所摄取的饱和脂肪则没有限制,但一直都超过30%。当孩子长到11岁时,研究人员对近400位儿童动脉功能与胆固醇指数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摄入低饱和脂肪饮食的男孩,动脉会比那些没有限制饮食的男孩健康,胆固醇指数也明显较低;不过,研究中没有发现女孩也有同样的结果。  
研究人员说,如果儿童期的胆固醇指数较低,动脉较健康,那么成年后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就会减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08:50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怎样为儿童提供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儿童学习英语不象成人那种有自觉性和主动性,而是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来培养他们的兴趣。理想化的英语语言环境举例说,可以为婴儿请位只会说英语的老外做保姆,送孩子去只讲英语的幼儿园、小学,甚至把孩子带到英语或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但这对绝大多数的儿童来说不现实。
  比较现实的做法是,让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听一些适应孩子心理生理特点的英语短剧、小故事、歌曲、歌谣,每一次听的时间不要太长,声音也不要太噪杂,音量要开得小一些。孩子长大一些后,家长、幼儿园、学校的老师有计划地为孩子播放那些情节引人、活泼有趣、贴近儿童生活的英语VCD教学片或录音带,片中的人物最好是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小朋友,这样孩子就会不自觉地跟着自己的同龄人说。比如:每天可以让孩子看10分钟左右的英语VCD或录像;还可以在孩子起床、洗漱、吃早饭到走出家门这段时间或晚上睡觉前都可以播放英语录音。另外,如果家长、老师能说英语,可以经常跟孩子用英语对话、做游戏,甚至只用英语交流。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家里或在幼儿园、学校的墙面上布置上一些与学英语有关的图画,营造出一种学英语的气氛,使孩子感到始终处在一个英语氛围中,这样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说英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8:4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0---1岁启智方案
0---1岁是宝宝生后,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从混沌走向开明,从无知到探索认知。爸爸妈妈如果能经常和宝宝一起玩一些亲子游戏,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有幼儿的多元智力,而这时期大脑的发育也是他们一生中尤显突飞猛进的一年。
2个月宝宝的游戏:挠痒痒
方法:用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如羽毛或浸满温水的干净海绵,轻拂宝宝的皮肤,看他的反应。
点评:触觉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宝宝在接触各种质地物品时,家长也有机会练习辨认宝宝的身体语言,相互间的协调反应,有助于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目的:触觉锻炼、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开发。
6个月宝宝的游戏:挖宝
方法:将宝宝喜爱的玩具的一部分藏在毯子下,然后边发问边引导宝宝将毯子翻开把它拿出来。
点评:通过"藏猫猫"游戏的强化和延伸,帮助宝宝理解暂时堪布到事物客观 存在的概念。
目的:精细动作技能、物体客观存在和表象记忆。
10个月宝宝的游戏:追光
方法:将电筒灯罩包上彩纸,使彩色光束移动照在地板上墙上或低矮的家具上,鼓励宝宝"抓"。
点评:无论宝宝爬着或走着去"抓住光束",都能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增强灵活性。
目的:追逐光线需要专心和身体的协调、锻炼平衡能力、手眼协调和大动作技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9 11:1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在起跑线上起飞
早教课上常说的一句话是:别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只要做到以下"三多",宝宝甚至可以在起跑线上起飞呢!
多一点鼓励
自信是激发和持续兴趣的最好动力。孩子们似乎对什么很容易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是肤浅的,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甚至厌烦的情绪。此时,老师和家长要帮助他们坚持下去。在这一起步阶段,需要老师和家长充分掌握婴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同等重要的是多一点鼓励,给孩子多一点自信!永远不要批评、指责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只要孩子在做,就该鼓励,之后在帮助他们纠正小毛病,教给他们正确的方式。这样不但不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相反地,在获得了正确的知识后,他们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多一点渠道
只有为孩子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束缚,才能实现孩子的个性化。家长和老师要不拘泥于形式,充分体现他们的主题地位。既然提倡"不拘形式",是不是不要形式呢?当然不是,教给他们多种形式,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学会观察生活,这才是实质所在。
学中完,玩中学,让枯燥的知识边的生动活泼,更易于孩子们接受,如:品土,剥豆、冲饮料……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不仅可以溶入教学内容,还锻炼了孩子们的生活技能。
多一点想象
多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多渠道是创新 的途径,多想象就是创新的钥匙。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向导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景,想到花卉的 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孩子的想象无奇不有,有时一闪即逝,需要家长和老师善于捕捉、启发。多为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间,利用童话故事和生动的图片,让孩子自由发挥,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竟是如此的妙不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06-4-30 08:1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英国

对视加歌谣 开发婴儿大脑
近年来,神经学家的研究发现,婴幼儿期经历可极大地影响脑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即人类大脑的实际结构是由生后的早期经历而不仅是由遗传决定的 。
视觉是大脑发育起点
孩子生后头两年脑部发育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50—400克,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2岁末为出生时的3倍,3岁婴儿的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水平。观察发现,视觉可以说是大脑发育的起点,在婴儿生后几分钟内,当妈妈紧紧注视着婴儿的时候,婴儿滴溜溜转动的眼睛突然停止转动,一瞬间只朝着妈妈的脸庞,此时妈妈的面部的影像已在婴儿的大脑中留下持久的记忆。
让宝宝聆听世界
3个月时,婴儿视觉皮层的细胞联系达到最高峰。3岁以后,大脑停止发育。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发育的过程完全停止。但此时大脑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已基本定型。
平时一些自然而又简单的动作,如搂抱或轻拍、对视和对话,都会刺激孩子的成长,玩藏猫猫这类简单的游戏则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沟通。聪明的父母对孩子大脑早期开始十分关注,他们善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开动他们天生的学习机器。早期教具的精髓并非是灌输各种知识,而是聆听、指导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包括学习和妈妈说再见,和别人友好相处,勇敢地探索周围环境,所有这些支持性关爱与护理,都能使孩子大脑的结构得到健康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6-5-1 19:2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周弘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欣赏、赞赏,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赏识教育是周弘老师发现、总结并倡导的一种影响广泛的家庭教育理念。
赏识教育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过程,蕴含了世界上最快乐、最有效的教育奥秘,那就是所有父母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只问播种、不问收获,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正是这种爱让每个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都处在一种快乐、幸福的天才状态。赏识教育就是要将这种爱延续到孩子成长的一生,普及到成人的工作和
生活中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赏识教育是最神奇又最普通、最新鲜又最古老,是每个父母本来就拥有、却没有发现,本来就使用过、却无意中遗忘的教育宝藏,是人性化、人文化的家庭素质教育法宝。

忠告1 一个孩子,输不起!教好一个,造福三代!
当父母什么都有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没有教育好而走上了斜路,马上有种全军覆没的感觉。
有记者调查,在贪污犯罪的一此中老年干部中,他们犯罪的动机竟然是为了孩子。原来,他们忙于事业,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末了,总觉得自己亏欠孩子,试图通过物质形式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的失败。这种做法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也许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能管理好上百万人的城市;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能每年创造成百万上千万;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教师,你已桃李满天下;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教育不成功,就不算真正的成功。
孩子是你的,更是国家的!孩子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一个孩子,输不起!教育好一个,造福三代!
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楼主| 发表于 2006-5-4 11:4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周弘

忠告2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父母不让最"差"的孩子自卑!
农民对待庄稼的态度,决定了庄稼的命运,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父母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
农民日思夜想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父母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
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父母却一味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外界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也许父母不是天才,但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做父母的不可能选择孩子,但可以改变教育孩子的态度。态度变了,孩子的命运也许会发生巨变。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08:49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周弘

忠告3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
我女儿周婷婷自幼双耳全聋。到处求医问药收效甚微,出路只能是上聋哑学校。我研究古今中外的各种教育,终于觉醒: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宇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孩子的身上,教育的奥秘就是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虽然婷婷双耳全聋,但是我坚信宇宙的潜能已蕴藏在女儿幼小残疾的身体里。
我对女儿的教育,是把我沸腾的父爱,化作一阵阵春风,只管播种,不问收获,永远坚信我的女儿行!奇迹出现了,婷婷上了正常小学,连跳两级;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3岁美国硕士毕业。而我我这位老三届初中毕业生,也破天荒地成了所谓的教育专家。
孩子生命成长的道路就象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高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1000次跌倒,我们都要坚信孩子能1001次站起来!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9:5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周弘

忠告4寻回教育宝藏
父母都曾是教育家,请捡回遗忘的宝藏
为什么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都是好孩子,没有一个坏孩子,百分之百成功呢?其中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教育奥秘呢?
孩子说话含混不清,我们想到孩子未来清晰的口语;孩子走路歪歪倒倒,我们想到孩子未来矫健的步伐。那个时候,父母都坚信自己的孩子行!能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过程,反映了世界上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原来,这种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只问播种、不问收获,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过程,充满着无私的爱,体现了积极的心态,隐含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就是因为这种爱,心态和信念,让每个孩子在学说话,学走路时都处于一种快乐的,幸福的天才状态。
"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方法是父母本来就拥有,却没有意识到,本来就使用过,却无意中遗忘的最有效的,最快乐的教育宝藏!
赏识教育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
父母都曾是教育家,请捡回遗忘的宝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8 09:38 , Processed in 0.0967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