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jean 于 2010-12-22 21:10 编辑
临摹手绘九九消寒图
“夏至入伏,冬至数九”。 我到去年才晓得,原来冬至我国民间传统有“数九”“画九”的习俗。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一九、二九、三九乃至九九,每个“九”都有民谚描述天气寒冷程度与周遭的景物变化,如北方流传最广的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网上资料,记载“数九”文字最早的书,是公元550年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书中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之句。 我以上临摹描画的是一幅经典的“九九消寒图”,据说起缘了文天祥当年因抗元被囚禁时,自画凌霜傲雪梅花图,图中九朵梅花,每朵九瓣,数九计算被囚时日。并以此表达自己傲雪的英雄气概,寒消之日,不惜慷慨就义。民间处于纪念,据此意趣,慢慢流传出多种版本的消寒图。 “《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云:“至日数九,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之图” [7] 。更有韵致的是,斯时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孚《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所以杨氏诗以咏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这句正是我临摹的消寒图上的题词。今天回家,就让从开始点染花瓣,咱们也来怀旧一下,数九消寒,画梅盼春。 在我的家乡,冬至称为冬节,颇有古风。冬至前夜,家家以糯米搓圆,小孩子盼着吃这晚上的汤圆,这圆吃了“就又大一岁了”! 我记得住在外婆家的日子,当晚,小桌子上摆出一个大大的竹匾,里面撒满了雪白的糯米粉,我们这些孩子围坐在桌子旁的小板凳,开始兴奋地等搓圆。另一边,妈妈在等着水开,水一开就用滚烫的热水冲入脸盆里的大堆糯米粉,并用力地揉面团。等糯米面团揉好了,妈妈笑呵呵地端着面盆,用手揪出的一小块一小块面团,扔在匾里的糯米粉堆里,顺势裹上干粉,我们就赶紧拣起来搓呀搓,刚好就是几乎同样大小的一个个小汤圆,大概是大人的姆指头大小吧。我们老家的汤圆是不包任何馅的,就是这么糯米团子搓圆了就行。等全搓好了,外婆就端到厨房,放在一个底深肚圆的粗陶钵里煮,那时家里还是煮煤球的时候,煮到汤圆都浮起来了就成了。端出来可不能马上给我们这帮小谗猫吃,得等零点拜神,敬了神仙后才轮到我们解馋呢。 那钵汤圆好像能吃个十来天,每天要文火熬一次保证在不冷的南方天气里汤圆不坏。文火熬,一边要专工候火,本人经常领到这差事,一边要用长长的铜勺搅动不使汤圆粘底。第一天煮的汤圆我记得不是最好吃的时候,得等到三四天后,汤越熬越粘稠,甜而总有点焦香,非常美味。而汤圆越来越小,越来越韧,送到口中,很有嚼口香糖的口腔运动乐趣。我在放学回家的时候喜欢一放下书包就拿起铜勺捞吃冷汤圆,那时的汤更稠粘。一口3、4个,甜糯+焦香+细滑+柔韧,往往让我不能停口。 煮汤圆的时候可以用红糖水或者白糖水,前者居多。老妈最近获得全新煮汤圆秘诀,今日特意电话告知,说是汤圆要煮得一浮一沉,那时的汤圆最好吃。“哎呀,我们一直都是把汤圆煮浮了就吃了,今年终于知道这样煮才真是好吃!”老妈在电话里得意地说。她估计不晓得我早就摸索出来更好吃的吃法——就是假以时日越熬越香。自从外婆去世后,我们很少有煮一大钵汤圆可以吃十来天的时候了。 我在北京懒得搓汤圆,也没老妈那等本事用开水揉面,于是就跑到稻香村,买了一包“冬至捏耳朵”,也即“羊肉白菜饺”,味道就那样。又买了12个杂锦汤圆,五仁、黑芝麻和山楂桂花馅,omg,只能说啊,实在吃不惯啊吃不惯,现在还有共计7个在锅里呢。 很多年不在老家过冬至了。每逢佳节,又想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