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乔伟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美国孩子的权利 (转) 》

[复制链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08:1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十、制约法
"制约法"就是用纪律、规范、制度等约束孩子,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并逐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在家庭里主要是指家规制约。青少年自觉性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约。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完全靠自觉是不行的。孩子犯了错误,给以一定的批评教育以至惩罚都是必要的,当然这只能是辅助手段,但没有也是不行的。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家财的家庭。老洛克菲勒在训练孩子时是非常严格的。他的孩子二、三岁时,他把孩子放到椅子上,让孩子自己玩,训练他的独立性。孩子不干,就往他身上扑,他把孩子抱住又放到椅子上,孩子还扑,他又把孩子放到椅子上,当孩子第三次扑的时候,他一闪身,孩子扑到地上,哭了,问:"为什么成心摔我?"答:"让你记住,任何人也不要依赖,包括我。"他还坚持让孩子独立骑马、划船、打靶,尽管孩子不小心把脚打穿了,他还是忍着眼泪让孩子练习,最后孩子终于成为一个独立、坚强、勇敢的人。
日本人训练孩子节约粮食也非常严格,孩子吃多少盛多少,盛多少就吃多少,如果孩子盛多了也不准剩,必须吃光,多撑得慌也得把饭吃下去,一粒都不准剩,下次就记住了,不能多盛饭,不能剩饭,好习惯才养成。我们的孩子就不一样,一方面教育孩子要节约,一方面又帮孩子吃剩饭,孩子节约的习惯总难养成。因此要训练就必须严格,没有严格就不叫训练。溺爱娇惯肯定训练不出好习惯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06-1-18 10:2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QUOTE Created By Heidi2004 At 2006-1-16
请问:宝宝受挫能力较差,该怎么改善呢?宝宝现不到3岁.


宝宝这么小,对受挫还没什么概念,应该是比较任性吧?不要过于紧张,你的宝宝肯定感情比较丰富,比较在乎自己的东西。没关系,过一段时间,等他的心理承受期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好起来的。另外,可以让他多参与一些竞争性的活动,同时跟老师多沟通,要老师也配合一下,对他少表扬,适当给点小批评,慢慢受挫折反应就不那么强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09:4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一) 家规制约法的重要性
1.良好的家规有利于孩子成才
组织纪律的制约对孩子成长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应订出严格的家规以约束孩子的行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了这些规定会鼓励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努力,并提醒人们不要做违法规定的事。人都有一定的惰性,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需要纪律制约,没有家规,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就很难成才。有了家规孩子才知道该怎么做,家长也知道该照着什么标准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成为随意性、盲目性的教育。
1.良好的家规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犯错误
有了家规就是有了警戒,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明明白白地规定着,它可以提醒孩子,防止孩子犯错误。如果没有规定,完全凭家长临时说了算,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他不利于培养出规范的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约束力,它对孩子成人很有必要。
2.良好家规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强制力量
孩子年龄小,属未成年人,意志力不强,易于诱惑,这些特点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光靠自觉是不行的,需要一定的外力强制力。家规就是一种外刀,它具有强制作用,可以约束孩子的行为。一般来说,既有胜任各项任务的知识能力,又有与社会相协调一致的自我约束习惯的人,才能成为有作为的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09:0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二) 制约法的一般过程
1.制订家规
家规制约法是制订家规。有文化的家庭可以订出家规贴在墙上,没有文化也可以用口头形式订出家规。有些家庭看似没有家规,但实际上有约定俗成的没有条文的家规。当然最好是写出明文。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家庭都有家规,有的既是对孩子的要求,又是教育孩子的准则。最著名的就是朱子治家格言,明朝朱伯庐给孩子也给全家写了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1)新颖、高尚、能改变世界的观念来自独创。
(2)及时理事勿拖延。
(3)敢于自认无知。
(4)写下生前必须完成的事,随身携带,时时对照。
这样的家训是孩子成长的指路明灯,它必须将为孩子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11:2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2.贯彻家规
有了家规就要认真贯彻执行,家规订得再好,不执行也是无用的。执行家规是家规制约的关键。
家规执行得好坏关键是家长是否用家规严格要求孩子"一以贯之"。要执行好就要经常提醒孩子按家规去做,建立孩子执行家规的意识,事事处处用家规提醒孩子,事后用家规进行总结对照,使家规真正为约束孩子行为的"法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08:59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3.奖励和惩罚
家规制约要真正起到制约的作用就要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对于认真执行家规的孩子要给以表扬、奖励,使孩子执行家规得到强化,促其更好地执行家规。对于违反家规的要给以批评以至惩罚。古代的"家法"是很厉害的,家长一说拿"家法"来,实际上就是要打,对违反家规的要以刑罚戒之。今天我们当然不主张打,但必要时惩罚是不能废除的。没有奖励和惩罚家规就是失去威严,所以奖励和惩罚可以说是家规制约法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5:1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三)制约法的注意事项
1.制定家规要合理、公正
制定家规合理、公正,也就是说要符合孩子年龄的特点,要符合实际,过严、过宽都不利。
制定家规要参考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要求,要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孩子的问题。为了便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在家里,每一个阶段应重点强调一、两个规定,以便于集中力量养成或矫正某一、两个习惯。规定太多、太滥是无益的。
制订家规最好征得孩子的同意,如果能和孩子共同讨论更好,孩子认同了才有自觉执行的基础,完全行政命令也是不行的。家规一经制订就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2:5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2.家长要起榜样作用
家规不只是给孩子制订的,家长也要带头执行,否则孩子就有不执行家规的借口,"我爸爸还怎样怎样呢!"一出现这种情况就失去了威严,所以家长一定要认真执行家规,给孩子做出个样子。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家长的行动可以使墙上贴着的家规变成形象的家规,利于孩子模仿,坚决地执行家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08:5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3.防止规范软化现象
执行规范的坚定性来源于组织纪律的制约,没有一定的纪律制约就会出现规范软化现象,规范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出现规范软化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监督软化。如果在监督过程中不坚持原则,使"规范变通",搞所谓的灵活性,或"规范扭曲",在执行的过程走了样,就会失去监督系统的严肃性,使规范失去威慑力量,因此在贯彻规范时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奖惩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08:2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4.正确地使用惩罚
惩罚要从关心、爱护青少年的角度出发,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通过说服教育及恰如其分的处罚,启发孩子认识到违反规范是错误的,认识到规范的严肃性,从而达到严格要求的目的,使孩子自觉地改正缺点错误。

(1)惩罚不等于体罚。
在家规制约法中我已经谈到,体罚是一种惩罚手段,但不是好的惩罚手段,原则上我反对用体罚手段。惩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只要具有以下某一点都可以叫惩罚。
(1) 强制执行。如必须罚站,闭门思过。
(2) 限制孩子自由。如不准外出活动等。
(3) 剥夺孩子某种权利。如不准看电视,不准玩游戏机等。
(4) 强迫孩子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如去抄课文,去扫厕所等。
(5) 限制孩子想做的事。如不准看小说、听音乐等。
(6) 不满足孩子的正当物质需求。如没收玩具,该买的运动服不买了等。
(7) 冷淡、孤立孩子。如一段时间内不与孩子说话,也不允许其它人与之说话等。
总之,只要能使孩子产生痛苦体验的方法都可以引起惩罚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5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有些家长迷信体罚,认为"不打不成才"、"棒打出孝子",这是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说,只有"兴趣成才"、"立志成才",而没有"打骂成才",如果打骂能成才,那培养人才就太容易了。如果说在封建社会"棒打"可以出"孝子"的话,那么在今天的社会里,"棒打"只能打出孩子的逆反心理,因为封建社会人们习惯于逆反顺受,习惯于传统的孝悌观念,可以出一些孝子,而在今天的社会里,"棒打",已与潮流相饽,是出不了孝子的。
  也许有人说,马卡连柯也曾打过学生,其实马卡连柯从没把这事当成经验,而是作为教训来总结的,那个学生后来的转变,绝不是"打"出来的,而是多种因素决定的。马卡连柯说:"我深深地感到,这件事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太鲁莽了,从法律上来说也不合法……"他说,"在这件事情里,学生们感到的不是打,他们看大到的只是我的怒火,看见一个人发怒了。他们知道如果我不打人,是可以把札陀罗夫作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人退回童犯事务委员会去的….."也就是说,学生之所以服输不是惧怕打,而是看到了马卡连柯的愤怒之情和对学生的热诚之心,看到了马卡连柯竭尽全力,忘记自己而去挽救一个学生的真诚的心。这次打学生的效果完全是偶然的,学生从正面来理解了教师的错误行动,但并不能证明教师和家长打学生是正确的。
打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
  打孩子往往逼得孩子学会说谎。为了不挨打,孩子就要采取对策,进行自我保护,说谎往往是他们避免挨打最主要的方法,于是隐瞒真相、编假话骗家长,有一次说谎免受了皮肉之苦,有了成功的经验就会第二次、第三次说谎。
  打孩子会使孩子破罐破摔。孩子挨打多了,就疲了,爱打不打,我就这样了。一首挨打歌很能反映孩子挨打后越来越麻木的心情:
首次挨打战兢兢,
两次挨打哭不停,
十次挨打眉头紧,
百次挨打骨头硬,
千次挨打功夫到,
酣然微笑入梦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0:3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打孩子容易造成孩子身心的损害,家长打孩子时往往火气很大,不管不顾地上去就是一个大耳刮子,弄不好就会把孩子嘴打歪了,眼打斜了。据医生说,脸部神经多而且敏感脆弱,孩子无任何心理准备被打,容易造成伤害。有的家长打孩子时控制不住自己,伸手过重,甚至动家伙,因此致残的事例时有发生。一般来说人到十分气愤、恼怒时往往失去理智,不顾后果,打孩子时很难选择和手段,失去就会成终生遗恨,所以气极时一定不要伸手打孩子,要学会制怒,克制自己的感情,千万鲁莽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01:29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空(zt)
现在的幼儿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新的教育理念洗刷着教师的头脑,更新着教师的教育观,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需要教师去解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孩子王,面对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是否曾想过:我们的教育是否是孩子感兴趣的?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是否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我想,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教师只有认真地研读孩子这本书,了解孩子想思所想,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所需,为孩子撑起一片蓝空,才能使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欢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楼主| 发表于 2006-2-2 15:4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一、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体验和评价,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爱因斯坦曾说过:"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请帮帮老师。

  教师适当时可扮演一下"弱者",让幼儿积极想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获取成功感,让他们从中获得自信。例如:在活动(各种各样的车辆)中,我首先以一种求助的口吻说:"今天老师想到快乐城堡去游玩,可是必须要闯三关才能进去,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你们来帮帮我吧!"孩子们个个积极踊跃,帮助我想办法战胜困难,终于到达了快乐城堡。那一刻,我看到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和骄傲的神情。

  (二) 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长处和特点,他们在各个活动中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应该为每个孩子提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如:在绘画活动中,张子贤总是喜欢用手把自己的画纸遮住,老师教了他基本的技能后离开,过一段时间过去发现,他的画纸上仍然只有那几笔,还是用手遮住纸的动作,眼睛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这时,我拿起他的画纸,微笑着边看边问:画得比上次好多了!不过,这是什么?你给我讲讲好吗?他迟疑一下便简单的介绍起来:这是小兔的头、身体、尾巴。"那,小兔的脚在哪里呢?"我问。他连忙画了四条线。"小兔在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呢?"我循循善诱,他有简单地用单线条画了起来……。那天,我当众表扬了他的进步,在小朋友的掌声中,我看到了他脸上的自信。以后的活动中,他的小手没有再遮住画纸,虽然他的画看起来一点都不美观,但他敢动笔画了。自己不会做的也会及时请求帮助,然后自己去坚持完成了。

  (三) 坚持赏识教育,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他深刻地揭示了表扬与赞美的力量。同样,我们的孩子也是喜欢接受表扬与赞美的。因此,我们教师时刻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到身边的每个幼儿,多鼓励、多表扬、多欣赏坚持正面教育。平时我们要多对幼儿说"当然可以""相信你能行""让我们来试一试"一类的话,让幼儿在教师的言语中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找到自信。我班的阳阳是个不太懂事的小女孩,活动中随时下座位、说话,休息时则乱跑,乱涂乱画,她是孩子眼中的"小妹妹"。然而,当她没有在桌子上涂画时,我及时表扬。渐渐地,她知道应该在纸上画画。当她把一张张根本看不清楚的涂鸦纸递到老师面前时,得到的是或是:今天用的颜色这么多,真漂亮。或者是:比上次进步了,真不错,要是涂颜色再仔细点就更好了!慢慢地,我发现,她画画的时候能坚持一会儿了,画得很认真。画了之后会把它高高举到老师面前请老师看,得到了表扬会高兴地又回到座位上去继续完成作品。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09:1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试验班-育儿专栏[/color]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幼儿乐于学习。

  教育学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许多实践证明,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同时兴趣又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表现出巨大的热情,让他们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如:在音乐活动《猪小弟》中,我首先将歌曲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们听,然后一边提问一边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再以表演唱的形式把歌曲清唱给他们听。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深深地被生动的形象所吸引,更被教师形象的表演所感染。当教师提出分组比赛唱歌时,幼儿荣誉感又被调动起来,他们个个表演得是那么地投入,那么地出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4-20 20:42 , Processed in 0.3601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