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艾米丽20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雨画室~2014年春季班展开笑脸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02:02 | 只看该作者

细雨画室暑假班作品展示:《自由创作》纳米土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18:3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11-8-25 12:08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不错哦。等乐乐兴趣恢复了再来找老师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01 编辑

谢谢baner 兴趣的恢复需要好的环境和好的老师或者一个契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8:49 | 只看该作者

暑假陶艺“学前”作品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06 编辑

     这次暑假班只安排了两次陶艺课,主要是因为细雨画室开设的课程目前是综合的,旨在全面培养美术素养。幼儿的陶艺作品全部是老师代替上釉,其一是陶艺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立体造型能力,一个半小时的课程时间很宝贵。其二是老师涂颜色时会把孩子作品的细节提点出来,明确孩子的想法。其三是上釉的技术性很强,考虑上小学后再让孩子自己上釉。
     为什么叫“学前”作品呢?因为这次上课的小朋友里面有很多都没有接触过陶泥,所以,孩子们有权利先自我摸索一番,像对待任何新事物一样,先随意摆弄一下,再决定要怎样对待新事物,这个时候本能的“智性”会散发出魅力来。现在仍有不少教学是老师设想好结果和过程,让学生按部就班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虽然有时不可缺乏,但是缺少变通往往会造成创造力的损失。
下面2张是人脸和大饼,幼儿园中班升大班的孩子做的,都使用了同样的陶艺刮泥工具,有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老师并没有说这种工具应该怎样用,孩子自己就用它们印出五官和类似人脸的花纹,大饼在没有烧制前很容易被误认为什么都不是,但里面复杂的几何结构也许就是艺术思想的萌芽。

蛇:老师刚发陶泥,这个小女孩就沉湎于自己的世界中,她一口气做了一堆小蛇,同样3条蛇老师从不同角度拍了照片,因为这些动态实在太美了,非常有灵气。老师特意问过女孩的妈妈以前孩子有没有过类似创作,妈妈说:没有。我也没有教她。老师觉得让孩子自己的能量散发出来真是很好。


小鸭子:这个鸭子刚做出来我也觉得不太像,但烧制上色后就很耐看了,孩子本身是有很多造型潜能的,他们画出来的形状很多时候比老师画的更美,只是歪歪扭扭不太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2 | 只看该作者

陶艺《寒冰射手和南瓜头》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11 编辑

孩子把南瓜头放在寒冰射手的叶子上,体现了一种友爱的情感



下面这个寒冰射手的鼻孔和嘴巴是相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41 | 只看该作者

树桩是小动物的家-幼儿园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18 编辑

小兔子的家——树桩,树桩里面有胡萝卜,树桩外面有青蛙和小乌龟,棕色的点是马桶(马桶对幼儿来说很重要)

有个黑头发的小男孩在偷看树桩里面,青蛙(右上角蓝色部分)在树枝上睡大觉。


这个树桩房子有个屋顶,树桩下面有个洞,通向老鼠的粮仓(里面有粮食,但看不见,孩子做的时候更注重过程,不关心呈现出来的效果),树桩前面有条大蛇,保护着这个树桩,蛇身上有很多小桥一样的东西跨过去。老师很欣赏这个孩子的创造力。

树桩外面有只猫头鹰,小朋友要求老师单独教做猫头鹰,很快就做好了,惟妙惟肖。这个孩子模仿能力比较强。

这个树桩也很特别,两边有两片遮风挡雨的大树叶,有一条蛇从树叶上爬过,树桩里面的墙壁贴满了面包和饼 老师上釉的时候给加画了点小东西,希望孩子喜欢。


这个树桩和孩子一贯的画画风格一样,非常工整,结实,感觉“房子质量很好” 里面住了大青蛙和老鼠。

这个树桩被屋顶完全盖住,从盘筑树桩的泥条里面钻出很多像蛇一样的东西出来,屋顶上有个天窗,这就是楼上那些蛇的小主人做的。

呵呵,下面2张是小侄女做的,上课时对她的关心最少。

下面的是我自己课后做的,示范作品有时很有必要,但容易给孩子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反而有所限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11-8-25 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艾米丽2040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3:17 | 只看该作者
你好,谷米,纳米土做的路障僵尸就是你家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3:35 | 只看该作者
哦,该睡觉了,谢谢大家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20 编辑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是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其在帆布上很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艺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具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 波洛克绘画所创造的神奇效果几乎与他使用的笔和画布毫无关系。他的绘画已经完全替代了创作的本身,是一种近似表演艺术的创作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23 编辑

       评论家史密斯说:“迪古·里维拉那种为‘属于大众’的公共艺术献身的热情,可能有助于波洛克形成偏爱巨幅的感情。”他崇拜塞尚和毕加索,对康定斯基那种富于表现性的抽象绘画和米罗那种充满神秘梦幻的作品也情有独钟。 在他看来,现代艺术家不应当再象传统艺术家那样追求再现,而应该关注内在精神和情感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24 编辑

      他说:“现代艺术家生活在一个机器时代,我们有机器手段来逼真地描绘客观对象,如相机、照片。在我看来,艺术家的工作是表现内在世界——换句话说—是表现活力、运动以及其他的内在力量。……现代主义艺术家的着眼点是时间和空间,他表现情感,而不是图解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25 编辑

       然而,对波洛克艺术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来自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所带来的思想。“给我印象最深的,”波洛克曾经回忆说,“是他们关于艺术源自无意识的观念。这种观念对我的影响胜过这些特殊画家的创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27 编辑

         波洛克曾经详细介绍了其“滴画”的创作方法:“我的画不是来自画架。在作画时我几乎从不平展画布。我更喜欢把没有绷紧的画布挂在粗糙的墙上,或放在地板上。我需要粗糙的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在地板上我觉得更自然些。我觉得更接近,更能成为画的一部分,因为这种方法使我可以绕着走,从四周工作,直接进入绘画之中。这和西部印第安人创作沙画的方法相似。“我进而放弃画家们通常用的工具,像画架、调色板、画笔等等。我更喜欢用短棒、修平刀、小刀、以及滴淌的颜料或搅和着沙子的厚重涂料、碎玻璃和其他与绘画无关的东西。“一旦我进入绘画,我意识不到我在画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我不担心产生变化、毁坏形象等等。因为绘画有其自身的生命。我试图让它自然呈现。只有当我和绘画分离时,结果才会很混乱。相反,一切都会变得很协调,轻松地涂抹、刮掉,绘画就这样自然地诞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2040 于 2013-2-20 23:30 编辑

     绘画的学习除了练习基本功,还应该向大师学习。
     在西方美术教学中,幼儿园、小学都有关于波洛克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并不是光有新奇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体验这种“行动艺术”的内涵。下面就是暑假班关于波洛克的课程结果,我想要说明的是,这只是结果,远远不如过程重要。孩子在画波洛克的时候往往倾倒了过多的颜料,甚至经常把纸搓破,他们还不会理性的控制,但只要他们体会到“身在其中"的感觉就可以了。另外,对于国外的教学模式,我没有照搬,而是做了一些延伸,我自己对结果非常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11-16 08:06 , Processed in 0.1448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