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魔笛音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魔笛音乐”钢琴培训

[复制链接]
1576#
发表于 2010-7-12 22:43 | 只看该作者
来看你啦[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看你啦
天山雪莲12 发表于 2010-7-12 22:43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13:17 | 只看该作者
[M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22: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音乐家介绍

吕才

    (600?~665)

中国唐初音乐家。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人。精于乐律、能作曲编舞,并善弹琴。贞观三年(629),太宗(李世民)令祖孝孙重定乐律,祖孝孙与王长通、白明达互相质难,不能解决。太宗令侍臣,遍访能者,中书令温彦博推荐吕才,说他聪明多能,尤长于声乐。侍中王圭和魏徵也盛称吕才学术之妙,说他做了12支尺八,发音与十二律管各自谐调。这说明他在音律问题上有很高的修养。贞观六年,“太宗行幸庆善宫,宴从臣于渭水之滨,赋诗十韵”,任起居郎的吕才为之作曲,“披之管弦,名为《功成庆善乐》之曲”,并把它编成八佾之舞,称为《九功舞》,“国有大庆,与《七德》之舞偕奏于庭”。贞观七年,太宗制定《秦王破阵乐》的舞图,“令吕才依图教乐工一百二十人,披甲执戟而习之。”这个舞共3遍,每遍有4个阵容,“有往来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改称为《七德舞》。《九功舞》与《七德舞》是初唐雅乐三大舞中的两部。高宗(李治)永徽六年(655),“太常丞吕才造琴歌《白雪》等曲,上制歌辞十六首,编入乐府。”明代朱权在所编琴谱集《神奇秘谱》的琴曲《阳春》题解中,还说此曲在唐高宗时曾由吕才加以修订,虽无早期史料足证,也可聊备一说。除音乐外,吕才还善阴阳方技、天文历算、历史舆地等学。《唐书》《新唐书》均有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11:40 | 只看该作者
[M36][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2:59 | 只看该作者
吕冀

(Luji 19O9-2002)原名吕展青、笔名周华、伍士奇。   音乐评论民、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湖南湘潭人。生于教员家庭。幼时学笛、萧、琵琶、扬琴等乐器。1927年离开中学后曾任小学音乐教员、报纸校对、文书、编辑。1930后三次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钢琴,均因生活与政治原因被迫辍学。1932 年在上海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后去武汉从事左翼文艺活动,负责音乐小组工作。1933年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抗战前在北京绥远抗战前线等地开展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7年赴延安,参加筹建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并发起组织了“民歌研究会”,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与研究。后任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兼东北音工团团长。建国后筹建中央音乐学院任副院长,为第一、二、三届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常委。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共八大代表。作有歌曲如:《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插曲)、《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武装保卫山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参加八路军》、《开荒》、《大丹河》、《铁路工人歌》、《风凰涅采》(大合唱)、《反对细菌战》、《红领巾》等。并撰写了《论国防音乐》、《中国新音乐的展望》、《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略论七弦琴音乐》等大量论文,编辑了《新音乐运动论文集》,为我国现代音乐之发展做出了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0:21 | 只看该作者
[M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音乐家介绍

马可

                       (Make 1918-1970)

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早年在家乡读中学。1935年冬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三队,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抗敌演剧队第十队,负责歌咏指挥和音乐创作。1939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学习。得到沈星海、吕冀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的民歌资料。解放战争时期跟“鲁艺”赴东北解放区做音乐工作。建国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中国歌剧舞剧院及《人民音乐》编辑部等单位任领导工作。音乐作品共500余首。代表作有《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燕子》等,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歌剧《白毛女》的主要作曲者之一。并参加了歌剧《小二黑结婚》、《周子山》的创作。撰写《在新歌剧探索的道路上》、《新歌剧和旧传统》等理论文章。主编《戏曲音乐》月刊。著有《生活里少得了音乐吗?》、《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家》、《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洗星海画传》、《冼星海传》等书籍和二百余篇论文。1978年,他的部分歌曲被编入《马可歌曲选》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28 | 只看该作者
[M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22:07 | 只看该作者
任光

      (1900~1941)

中国作曲家。曾用笔名前发。1900年11月9日生于浙江嵊县。1941年1月初,在“皖南事变”中不幸牺牲。任光自幼喜爱民间音乐。1919年去法国勤工位学,一面作杂工,一面坚持学习音乐和钢琴校音技术。后去越南一琴行任技师,约于1928年回国,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音乐部主任,并开始与“南国社”接融。此后,在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先后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和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他曾将许多革命歌曲制成唱片。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去巴黎和新加坡等地,在华侨中推动、组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40年春到重庆,在育才学校音乐组任教。同年7月,随叶挺将军赴皖南,在新四军军部从事音乐工作。

任光以写作电影歌曲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活。30年代初,他受到田汉、阳翰笙、安娥等人的影响,参加了左翼音乐运动,与聂耳等一起,从事革命歌曲的创作和研究。现见他的创作歌曲有40多首。其中,《渔光曲》、《月光光》等,以委婉抒情的笔融,反映了30年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愿望,《打回老家去》、《抗敌歌》《大地行军曲》、《别了皖南》(即《新四军东进曲》)等歌曲则以刚毅、雄健的曲调,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此外,还有一类直接采用民间音乐素材改编和创作的歌曲,如电影歌曲《新莲花落》、《新凤阳歌》、《王老五》以及抗战歌曲《高粱红了》等,都富有生活气自和乡土风味。这些不同风格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感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风格。任光还作有歌剧《洪波曲》(安娥编剧)和《彩云追月》等民族器乐合奏曲若干首。其歌曲作品已辑成《任光歌曲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09:42 | 只看该作者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4:32 | 只看该作者
沈括

(1031~1095)

中国宋代科学家、音乐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宋史·沈括传》记载,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论著”。沈括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他著有音乐专著《乐论》1卷、《乐器图》1卷、《三乐谱》1卷、《乐律》1卷,都已失传。现存他晚年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其中关于音乐的论述,反映了他的音乐思想和在音乐学上的贡献,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仁宗嘉家家祐六年(1061),《乐论》问世时,他曾说:“某尝得古之乐说,习而通之,其声音之所出,法度之所施,与夫圣人作乐之意,粗皆领略。”(《上欧阳参政书》,载《长兴集》卷十九)嘉祐八年(1063)他考取进士,以后曾在京都(今河南开封)任职太常丞(主管礼乐的官职),神宗熙宁元年(1068),奉命考订郊礼沿革,主张仪礼从简,重订《南郊式》,为神宗所采纳。在任鄜延路(今陕西延安一带)经略安抚使(地方军事统帅)期间,曾率军在圁上(今陕西无定河)打败西夏的军队,写过军歌数十首,《梦溪笔谈》载有歌词5首。

沈括在音乐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对音乐声学一般原理作了科学的解释。关于发音体的振动与发音,他观察到古乐钟皆为扁钟,后世(秦汉以后)多为圆钟,二者形体不同,故振动与发音也不同:“古乐钟皆扁,如盒瓦。……后人不知此意,悉为圆钟。”沈括认为演奏圆钟,节拍急促时,余音相互干扰,便会“不成音律”、“清浊不辨”。他对声音的共振现象也有所观察和记述,他说:“琴瑟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即应少商”,“欲知其应者,先调弦令声和,乃翦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亦震,此之谓正声。”沈括称可以应声的共振现象为“正声”,认为这是普通的物理现象。他首次提出了“声学”的概念。沈括还认识到声音普遍存在着泛音列。他将乐器所发的泛音也称为“正声”,认为这是自然规律,即“自然之节”。他说:“所谓正声者,如弦之有十三泛韵,此十二律自然之节也。盈丈之弦,其节亦十三,盈尺之弦,其节亦十三。故琴以为十三徽,不独弦如此,金石亦然。”

②对古代宫调理论及有关工尺谱字作了论述和整理。沈括对宋代燕乐所用工尺谱字与传统律名的对应关系,燕乐二十八调各调所用“杀声”(终结音)提出了个人见解,并记载了与犯调理论有关的各种名词,如祖调、正犯、偏犯、傍犯及寄杀、侧杀、递杀、顺杀等。还对记谱符号敦、掣、住、折声等与有关的涵义作了探讨。

③对乐器考古、乐器制造、演奏技术以及乐曲史料作了有价值的记录和评论,留下了数量甚多的生动而翔实的记载。此外,他还留意于音乐表演艺术与歌曲创作艺术的探讨,例如“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演唱经验;主张演奏者应该“哀乐成于心,然后宣于声,则必有形容以表之”;反对只是“中节奏谐声律而已”;在创作方面,指出某些人按谱填词时,不顾曲调所表现的情感而呆板地套用,批评这是“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

沈括作为一位科学家,不肯因袭旧说,敢于破除迷信,重视科学实践和调查研宄。他在音乐声学上有深入 的探索和重要的发现;他在律学、宫调理论和音乐史实方面的记载和论述,对了解唐宋乐制的演变和音乐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8#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0:21 | 只看该作者
[M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9#
发表于 2010-7-30 10: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Z介绍的音乐家[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0#
发表于 2010-7-30 10: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现代的听过的没几个[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1-13 10:32 , Processed in 0.1065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