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27|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访问一段千古奇冤“莫须有”的历史——汤阴岳飞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9 11: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1-30 12:06 编辑

岳飞生于今天河南省的汤阴,长于内黄,死于浙江杭州西湖边的风波亭,死时年仅39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2-1 13:25 编辑

因为他抗金,想收复失地,作战又一直百战百胜,所以被百姓念念不忘,

于是,在他出生的地方有纪念他的庙,这就是岳飞庙,
成长的地方也有纪念他的庙,
他被杀地也有纪念的庙,岳王庙。

这是位于河南省汤阴县的岳飞庙。庙前那块红色的告示牌上说,春节优惠:大年初一的门票减免10元。

[原来听说岳姓人进庙拜访,不用买门票。等我们问售票窗,说没这回事,50元,就是5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25 | 只看该作者

小重山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2-1 15:10 编辑

这首词大约写于秦桧和金人议和之后,岳飞心情极其痛苦,但又不能明言。
这时,北宋的都城,今天的开封已经是金占领区,南宋小朝廷只余不到一半的地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39 | 只看该作者

满江红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3-1 11:01 编辑

这首词如今7岁小儿都能背出来。不多说它。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毛主席游历岳飞庙时留下的墨宝,其实就是书写了一遍《满江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46 | 只看该作者

题青泥市寺壁

这是岳飞率兵路经江西首新干县时,写在青泥市寺壁上的。岳飞的母亲姚氏就葬在江西九江。他的母亲死后3年,岳飞被害。


题青泥市寺壁
岳飞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等有空再传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30 11:55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能与时俱进,没认清当时的形势。
就算有了岳飞,金还是会消灭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2:16 | 只看该作者

岳飞的宝剑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1-30 12:18 编辑

记得十几二岁的时候,80年代末,好像从哪听说在杭洲还是哪,出土了岳飞的宝剑,说他的宝剑真的削铁如泥。

如今百度,却找不到关于出土岳飞宝剑的任何详实的证据。当传说小说吧。

只百度到如下的资料:

湛卢剑在屡易其主后,到晋代为名将周处(就是除三害的那位)所得,后由其子孙转送给抗金英雄岳飞,自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宝剑就失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3:13 | 只看该作者

宋史与宋的特色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1-30 13:15 编辑

说到岳飞,不如先看看岳飞所在的历史时期

北宋建都东京汴梁,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开封。
河南自古是产粮大省,原因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水漫灌黄河两岸及中下游地区,养育了众多的人口。这,也许就是北宋建都开封的原因吧。今天的大广高速路上有一座开封黄河大桥,加上引桥等约10公里长,[跟郑洲的京珠高速路上的黄河大桥差不多],那黄河到底有多宽呢?OS不是地质学家,没有更详细的数据,只知道黄河够宽够阔!

黄河的沙非常地细,捏能成团,扬起来似面粉,这样的土地上,小麦玉米花生等高产,记得如今河南的小麦居全国的四分之一还是六分之一的产量,总之产量够多;BLANK老家的花生,就是如今中国花生油头把交椅鲁花花生油的原料花生的产地;中原大米也曾经是河南中部地方的名米,可惜批发市场里掺假的“毒大米”,让这个地方的名优大米,如果淡出世人的视野。

岳飞出生的地方汤阴,成长的地方内黄,包括BLANK的老家清丰,就在离开封不到约100公里远,以前通称“黄河故道”。黄河的河道不深,黄河还喜欢改道。[黄河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改道,这次是人为改道,民国年间国民党败退,炸了黄河口,直接淹死了30多万老百姓,造成无家可归的难民有200多万。]

相传某一年黄河发大水,淹了汤阴,岳飞的父亲让妻子姚氏和幼儿岳飞坐在盛水的瓮中逃生,他自己却淹死了。没有了父亲,家里没有了壮劳力,所以岳飞家比同村人家要穷,这就是人家的孩子能上学,岳飞却只能在窗外旁听,人家的孩子买得起笔墨纸砚,坐在书桌前写字,岳飞却只能在沙上一抹,拿根树枝在沙面上写,然后再抹去……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今天农村的留守儿童5800万[?]说中国这一代的脊梁也许就出自这些留守儿童中。苦难最能锻炼人心,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3:23 | 只看该作者
对着这一片故土,用“美丽富饶的家乡”来形容,当之无愧。

那么,岳母在岳飞背上刺字“精忠报国”,
也许岳飞的心里,只是想保家卫国,回到他美丽的——魂牵梦萦的故乡?

斯人已逝,这个问题只是后人的猜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2-6 17:16 编辑

从北宋定都开封,可以确定,北宋的地盘,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是它的,中国的大片面积都是北宋的。



而南宋呢,长江以南,主要是浙江福建等,二三个省而已。缩水了不止一倍。中国的大片土地都不是南宋小朝廷的。只是,因为赵宋是汉族,写历史的人才偏爱南宋小朝廷,以它作为这个时代的代表吧。



所以,北宋灭亡时,宋徵宗的儿子之一的赵构[即后来的南宋开国皇帝赵高宗]才能在海上流亡,逃难,这当口,岳飞等然后“组织”不肯屈服于民族铁蹄蹂躏的老百姓抵抗,驱赶金人。

赵构流亡时,他的“御船”可以在山东、江苏、福建一带停留补给。
而一百年后,他的子孙流亡时,就退到福建、广东、海南这边的海上,最后灭亡于在海南崖山。从流亡海上的位置和地点来说,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吴越的螃蟹,一蟹不如一蟹。”

追求小富即安,就已经注定了“小富”也守不住,最终死无葬身之地。南宋末期江西的文天祥,那样坚决地死不改悔地抗蒙,可曾想南宋初期一心抗金却死于“自己人”的岳飞?!


从开局来说,北宋的第一任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抢了他的结义大哥柴家的天下,但他自己结结实实,“马上十八年打天下,马下十八年治天下”,名不正言不顺,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北宋的第二个皇帝,就是赵的弟弟,旧事不能重演,“杯酒释兵杯”后,打天下的异姓兄弟都作富家翁去了,兄弟亲族实杯在握。赵老大放心心,兄弟在宫中饮酒。可是,没想到弟弟也对那把龙椅感兴趣,趁哥哥赵匡胤醉酒了,几斧头下去,龙椅江山就全是弟弟的了。哥哥赵匡胤的孩子,于是封个“八贤王九千岁”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0:56 | 只看该作者

宋史2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2-6 17:17 编辑

一直想,那个画鹰的国画大师宋徵宗,自己做皇帝搞不定了,于是把位子传给他中意的儿子钦宗,依然未然扭转劣势,北宋还是灭亡了。为什么他相不中赵构来接班,同样是他的亲儿子?!这些都是他赵家旧事,虽然也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赵氏的统治和风格,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的,不尽是安宁幸福。



宋,北宋,依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宋代是文人治国,文人的地位在历史上再没比这高过,空前绝后地高。只是,自宋后,文人在皇帝面前就没了座位……



宋,又是历史上最虚伪变态的时代,女人在这个时期开始被迫缠脚,缠成“三寸金莲”,走不出家门。
而文人呢,这个时代的潮流就是,男人以醉酒狎妓为荣。

有时想,可能就是为了去男娼女盗不被家里老婆追杀,于是心里阴暗的男人就逼迫女人自残,且故意评比以哪个女人的脚缠得更小为最美去表扬……


如果说盛唐的诗多气势磅礴,那宋的词则多是淫词艳曲,今人多称为“婉约派”。想想,饮酒作乐,歌儿舞女的,不儿女情长还能怎样。


于是那“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几时真有六军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微弱得似乎没有声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临安人们,“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1-31 11:14 编辑
还是不能与时俱进,没认清当时的形势。
就算有了岳飞,金还是会消灭宋的
nickczp 发表于 2012-1-30 11:55

北宋的主要对手是辽,后来被北宋养肥了养懒了,被金异军突起。

灭北宋的是金,金同样被南宋,一方面是打败了没了再进攻的势力,一方面也被南宋养肥了变懒了,所以被蒙古人异军突起了。

然后,蒙古人成吉思汗统一了草原,他的孙子忽必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

蒙古人横扫了亚欧大陆。在今天苏美都折戟的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只有蒙古人全身而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2-1 10:55 | 只看该作者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2:48 | 只看该作者

开始岳飞的故事前,先来段跟宋“似乎”无关的历史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2-1 12:51 编辑

和氏璧的故事——秦始皇宝玺成疑

从秦代开始,天子印独称玺,又独用玉,臣下不能用。玺是皇帝的宝印。在无数宝玺中,秦制“传国玺”被称为天下共传的“至宝”。

传说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他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文王命人剖璞,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

四百年后,楚相国昭阳,败赵魏,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余长大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未发迹的纵横家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但和氏璧终无下落。“盗窃犯”是谁?至今尚未“破案”。

五十余年后,赵国太监缪贤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

秦昭襄王获悉和氏璧在赵,假以十五城换璧。赵王无奈,遂派蔺相如怀璧使秦。蔺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六十一年后,秦灭赵,和氏璧落入秦国。

秦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皇帝宝玺自然要选用天下绝无仅有的宝贝。于是始皇命宰相李斯磨和氏璧作皇帝玺,并想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刘邦率兵入咸阳,子婴上始皇玺。刘邦称帝“服之,代代相受”,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莽命弟王舜进长乐宫索玺。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随即将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光武中兴,“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后归刘秀。东汉末期,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传国玺,返宫后传国玺查无下落。

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官井捞出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囊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外,下有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文传为李斯所书。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但不久阵亡岘山。袁术乘孙坚妻吴氏扶榇归里,“乃拘坚夫人而夺之”。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广陵太守依袁术先例抢传国玺献曹操。三国鼎峙,玺属魏。三国归晋,玺传晋。

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玺像是被猎犬追逐的猎物,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每一次的交替易手,就伴随着一场血腥的残杀。晋怀帝永嘉五年,“玺落前赵刘聪”之手。东晋咸和四年,石勒灭前赵,玺属后赵。冉闵杀后赵石鉴,夺得传国玺。公元三五二年,慕容俊克邺城,宣称闵妻已献传国玺,封其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建大燕国(即前燕)。其实当时传国玺已被濮阳太守戴施偷献于晋穆帝,慕容俊只是导演了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妄想以所谓“天命”来维持其统治而已。传国玺归东晋后,经刘宋、齐、梁、陈、隋,最后落入唐高祖李渊之手。从此,玺改称为“宝”。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二十余年,像这样被历朝传递一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令人可惜的是,传国玺于五代时突然失踪。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12-27 18:38 , Processed in 0.2045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