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宋孝宗为岳飞翻案(宋孝宗就是岳飞建言请立太子的那位) 给岳飞翻案,是宋孝宗赵伯琮即位之后的一件大事,在1162年他即位的第一年,就为岳飞正名了。而且他后来还亲自召岳珂入朝,为岳家平反。否则,岳珂绝无可能写那么多直言为先祖翻案的文并且流传下来。但是这也有一个麻烦,就是,这时候宋高宗还没挂,而且赵宋王朝翻案,肯定不能说岳飞和皇帝有纠纷,这样对皇室不敬,对岳飞也不是好事,最后大家一起“为尊者讳”隐去不说。 宋孝宗为岳飞翻案,另有一个原因是,他确实有治国之才,是南宋中兴之主。但凡有能力有野心的帝王,都会热衷于武功。战前准备的一大任务就是宣传工作,所以在宋孝宗开国就为岳飞翻案,是为主战之意,向朝廷诸臣表达自己的意向,于是立刻有张浚北伐中原,可惜这次仍然惨败,被迫和金军媾和。 宋孝宗其实是个蛮悲剧的皇帝,他一路希望励精图治收复家国,但是一度无人可用,先用老臣,结果日渐凋敝不堪苦战。后来提拔用两个主战派大臣,结果两人忙着内斗。打算启用虞允文从川陕进攻自己御驾亲征从淮南北伐夹击金军,结果等来了虞允文病死四川的消息。 所以,他对岳武穆这等能征善战收复河山的良将怀念更甚。颇有一种:“爱卿何不生在我朝,必君臣相和,共筹大计,以复我河山”的愁苦和悲愤。 |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4-26 10:40 编辑 2、对于此事的争论 《默记》现已失传,不过熊克《中兴小纪》、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均对此段加以引用,是有史料依据哒。当然岳飞之孙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对此有所异议,但是异议的内容是岳飞没有面奏高宗,而是在在绍兴十年(1140)在鄂州军营中以秘奏形式提出建储之议的,而并非在绍兴七年赴建康行在面君之时 ,也就没有因为面奏立储之事而惹得皇帝大怒。《吁天辨诬录·建储辩》 历史的争论点从来不在岳飞有没有建言立储,而在建言立储有没有让高宗大怒,进而要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岳飞到底因为哪些(肯定不止一个原因)被皇帝文臣势力绞杀,史学家恐怕就不止吵了几十年,几百年怕都有了。岳飞肯定有建言立储之事,高宗有没有生气?岳飞建言立储,是因为他认为金朝打算另立太子,为国本计,应该早作打算,这应当是一片公心的。但是对于高宗来说这就不是个好玩的故事了,因为不管立哪个,都不是他的儿子,而是满朝上下众望所归还政于太祖一系。哪怕是之前的文臣近臣,也只敢说,陛下不如养几个太祖的后代,以后好封亲王,岳飞以重权武将的身份开口说这个,高宗很难不心怀不满。 当时的文臣对岳飞肯定意见很大,因为文臣主和者多,主战者少,一来刚刚经历国破家亡,被吓破胆的不少,有多少当时的朝中重臣在金兵的铁骑下吓得屁股尿流,其中以秦桧这等无耻小人卖国汉奸为典型。我之前说的宋朝文臣被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养得骨头都是软的,随便翻翻宋代笔记就有臭不可闻的故事。就算是主战派内部,也都多有斗争,我一度对宋朝官僚集团这种破事没有先内讧、火烧眉毛就投降的精神感到可悲。 我在煮酒看过一个说法,贴过来给大家看看: 贪财、好色、怕死、畏敌、扰民,这些作为大将绝不应有的劣迹,如果岳飞有一样,可能他就不会死!如果全有,则很可能得到奖赏! 而当他人格完善到堪称名将楷模,当他的功绩建立到堪称民族英雄之时——他的死,就是必然! 岳飞死于一次集体谋杀!凶手远不止赵构、秦桧两人。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谋害自己民族的英雄就不仅仅是可悲了。 然而,我们的民族英雄往往不是死在敌人的刀下…… |
1、关于岳飞建言立储的史实 关于岳飞建言立储的传闻见宋代张戒笔记《默记》“近谍报,虏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阙,为朝廷计,莫若正资宗之名,则虏谋沮矣。”薛季宣《浪语集》和赵鼎《忠正德文集》, 亦有相关记载。 这句话结合时代背景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宋高宗赵构的独子几年前就夭折了,但是他一直希望自己还龙精虎猛早生贵子,其实三十岁已经一副肾亏样了,生理心理双重变态,朝廷上下皆道路以目陛下要断子绝孙了。与此同时,金朝打算立宋钦宗的儿子赵谌为太子,因为连金朝都知道南宋皇帝X功能衰败,生不出娃了——八卦说就是因为之前在扬州被金军吓得木有X能力了。于是岳飞提出要正皇室之名,早立太子,打消金朝的无耻谋算。 所以,所有讨论岳飞建言立储事件的前提是,金朝有另立太子挤兑宋高宗生不出娃的打算,,而且对象还是宋钦宗的儿子。岳飞建言立储,绝对是为国家大事考虑的,虽然他选择的方法时机有错,但是出发点是为国为君的。 那么赵构是不是完全木有打算捏,当然不是,宋朝大臣不会这么放过他。我们都知道,宋朝皇帝的传承是不正常哒,赵光义谋夺了他哥哥的皇位,而且对正宗后裔多有加害,而且这件事在整个宋朝都被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认为赵光义一系应该把皇帝归还给赵匡胤一系。 好死不死滴,赵构是赵光义一系的唯一后代了,所以早在岳飞之前,就有大臣上奏说:太祖爷文成武德,您要不要从他那一系里面选个小孩养着嗦,将来当个铁帽子亲王玩玩——如果你断子绝孙了就正好把你家这个来路不正的帝位还回去╮(╯▽╰)╭当然后面这句话当时的大臣是不敢说哒 于是选出了赵伯琮,给宫里一位张婕妤(张贤妃)养着,但是,明面上,这娃只是过来宫里玩哒,赵构无论如何不会承认他已经生不出娃了。而且赵构的另外一个宠妃吴才人(后来的皇后),要求自己也要养一个,╮(╯▽╰)╭是为赵伯玖。 所以,高宗一朝,关于陛下很可能生不出娃了,于是要另选继承人,这是从高宗挂掉五十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哒(赵构死于1187年,赵伯琮是1132年就入宫养着了,不过在1162年赵构就把皇位禅让给他了),但是,所有的文臣都心照不宣的说这是恩惠太祖一系,准备将来封亲王的,谁也不会当面和皇帝说:亲,我觉得你反正也生不出来了,我们不如立个太子算了?而岳飞知道金朝预谋立储以威胁南宋皇室正统滴帝位,于是1137年岳飞在回京述职的时候,面奏赵构说要早立太子以固国本,杜绝金朝的狼子野心,虽是一片公心,但是仍然属于犯了朝廷大忌的。 另外,这个立储故事里面,还涉及到后宫争斗,“当时宫中亦有龃龉,故养两人”,两个妃子养了两个小孩借此争宠,而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又比较不喜欢赵伯琮,秦桧为了阿谀宋高宗,也坚决反对立储,高宗一朝的太子事件,根本就是一团乱麻的破事。 |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3-20 10:52 编辑 关羽是什么被请入神龛的呢?清军入关后。 皇太极——清太宗,入关后图治,要拢民心,臣子给他出了个主意,封个百姓喜欢的武圣人,让百姓心头有个依托。 论起真的武圣人,首选应该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或者他的孙子孙膑呢?还是前世或者后世那些百战百胜的将领? 清帝的意思,要挑个忠君的,打胜仗不打胜仗没关系,关键要忠君忠君,最好忠到肝脑涂地;不得善终的比较好。最重要的对清的统治没有任何威胁的,潜在的威胁也没有。 臣子根据这个游戏规则,报上两个人来,一个是关羽,另一个是岳飞。 皇太极问:“岳飞是干什么的?” 答:“岳飞是抗金的。” “清入关前叫什么?” “叫后金。[后金啊,是金的后代]” 跟他祖宗过不去的,那能选吗?皇太极大笔一挥,圈定关羽。 从此,在清朝,关羽就住进了神龛,南方至今都是香火鼎盛。 其实,一个被对手抓住并砍了脑袋的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称为“武圣人”?那些统一华夏,开疆拓土,百战百胜的将领们在中国历史上多如繁星, 怎么也轮不到这样一个骄傲自大,连座城池也守不住的败军之将来受封这顶级荣誉。要理论他有理论吗?要打胜仗他打了胜仗吗?就三国时评选,选吕蒙陆逊都不选关羽,何况还有曹操诸葛亮之类的。 但清选“武圣人”的已经包含祸心,他要的就是不得善终的,于是…… 每每看见那神龛,就觉得,不如贴张毛主席像好过,至少,毛主席挺起了这个民族的脊梁,找回了这个民族的自信。 [M18] 就象蒙古人会贴成吉思汗像来敬仰,我们,难道不该敬仰我们的毛主席吗?!关羽他算什么! |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3-13 12:47 编辑 汉武帝前面是文景之治。文帝之妻,景帝之母,汉武的奶奶窦太后,大权在握,是汉武帝亲政后最大的障碍。窦太后主张黄老的无为而治。汉武要争权,要当家作主,外要讨伐匈奴,内要打压那些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他的兄弟——“八王之乱”。于是就逼着当时有才名的董仲舒配合他,三策问答。太后你要道家,我就要儒家;儒家的文章,儒生得按我心意写……这就是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由来。 这段斗争我们今天只是几句话。但在当时,斗争了十几二十年。汉武帝也从陈阿娇的童养婿,到大权在握,可以废后、可以为所欲为……看清楚了,儒术,儒家,只是汉武帝用来争权夺利、用来禁锢百姓的一个道具。 只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想不到,儒术儒生,借尸还魂,自己想成为华夏大地的实际统治者。在一代一代的努力下,他们还做到了。最典型的当数在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严格遵守长子继位的皇朝。长子未必是贤能者,贤能者不是长子就不能成为皇帝。明朝除了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是继朱元璋之后的开拓之君外,其它的皇帝都不着调,比如某个皇帝在深宫十几年不问政,专注地做个好木匠,儒生还是把皇朝照顾得“好好的”。正因为他们照顾得太好了,所以明朝从根子烂了,皇太极带领8万铁骑,就横扫了华夏大地。[想想,康熙奢川,杀了近一千万人口,还有扬州嘉定奢城三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清是不是认为关内的男人太娘了,所以适合留一根女人的大辫子?[M18] ……其实,最该死的,是那些道貌岸然又实权在握的“鲁四老爷”们。] 附:一流的文章没保存,下面这两则二三流文章当资料了解了解就好。 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因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在汉武帝时期,因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赋役日益苛重,怨声载道,西汉封建统治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OS:儒家的这种观点2000年不变,到今天的儒生还这么认为,不是无知就是无耻。清代到东南抽钱粮,持续一百多年对西北用兵,咋不见这帮酸儒说个不字?!就是一帮欺软怕硬的货,难怪老毛要“打倒孔家店”。]董仲舒为了从意识形态上加强西汉中央政权,创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书·董仲舒传》)的学说,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的这一主张,在被汉武帝采纳后,对扼杀我国春秋以来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起了很坏的作用。 董仲舒的人口思想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把孔子的男尊女卑思想推向极端,加以绝对化。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认为男的为阳,女的为阴,是“尽取之天”(同上),由上天所决定,而且阳的永远是主体,阴的永远是附庸,“阳之出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悬于后而空守处”(同上),男尊女卑完全是天经地义的、永恒的。董仲舒在男尊女卑问题上,贯以阴阳五行之说,作为永恒的自然规律来看待是荒谬的。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广泛流传和把广大妇女压在社会最底层,起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至于董仲舒提出“群生和而万民殖”(《汉书·董仲舒传》),增加人口的主张,释放奴婢和“除专杀之威”(《汉书·食货志上》),反对任意杀害奴婢的主张等,在当时条件下,则是有益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的。 自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以来,作官就成了读书人的一种信念、一种归宿,很多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入朝理政,参与政权建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凭借知识优势,不断获取权力,晋升职务,有的甚至爬到了最高位。另有一些人却相反,虽然有抱负,有思想,也能勤奋工作,但始终得不到重用,有时甚至还会受到伤害。这样的例子很多,董仲舒也许更为典型。 据《资治通鉴》载,董仲舒于公元前179年生于广川(今河北枣强县),青少年时期潜心学习《春秋》,担任博士时默默无闻,武帝时期露了一回脸,发表了“天人三策”等理论成果,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曾先后在两个诸侯国为相,受过一次降职处分,犯过一次死罪,被赦免后,回归老百姓,在家中著书立说,直至亡故。这个人有德有才,也积极要求上进,但在政治上作为有限。考察他的生命过程,不难发现,他有明显的弱点,这些弱点构成了诸多障碍,制约着他的升迁和进步。 他有一种严重的务虚倾向,不关心具体事务,会说不会做是影响他升迁的第一道障碍 董仲舒长期担任博士,职级不高,地位却重要,能参政议政,和皇帝说得上话。朝中每有重大问题,或是皇帝拿不准的事情,一般都交给下面讨论,博士就是参与讨论者之一。许多身为博士的官员,就是利用这种时机,通过发表政见,引起了领导注意,从而得到提升。仲舒先生入朝前已有名气,如果循着别人的路子,利用博士这个平台,充分展示才干,肯定会有很大的前程。遗憾的是,他没有这样做。考察他的任职表现,可以看出,他的追求比较宏观,有务虚倾向,不怎么热心具体事务,不善于做具体工作。任博士多年,他无数次参与过讨论政务,却没有留下多少真知灼见,史书上也没有他的发言摘录。也许他说了话,谈了看法,大概都是些大而无当的东西,没有采用价值。时间长了,他的影响和作用渐渐淡去,没有人再拿他当回事。本来,秦汉时期的儒生,就有光说不练的毛病,仲舒先生无疑强化了这个毛病。即使在他提出“天人三策”等重大理论后,武帝也仍然怀疑他的行政能力。他也许郁闷过,也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可他没法克服自己的弱点,改变不了专事务虚的喜好。那么,当了多年博士,他都干了些什么呢?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学习研究,另一个是教书授徒。因为过于专注,他曾“三年不不窥园”,经常“下帷讲诵”,整个儿心无旁骛,潜心读书授徒,学习精神感人至深。现代人醉心学业者大有人在,也曾留下很多美谈,但比起老董来,实在不值一提。仲舒先生的博士生活是平静的,天天捧着竹简,学而不厌。他学了些什么呢?司马光告诉我们,该人“少治春秋”,似乎也兼学别样,既不但学《春秋》,学诸子百家,也参考了一些旁门左术。毕竟,官场不是学校,学问也不代表能力,如果你过于务虚,能说而不会做,那你就得受点委屈,职务上不能有过多奢望。 他廉洁清高,品行端正,但不善于领会上级意图,不适应皇帝的用人方略,不懂升迁之道是影响他升迁的第二道障碍 汉武帝虽然倾心儒术,骨子里却好大喜功,追求霸业,为了这种需要,他用人路数多变,大体是重视能力,忽略品行。仲舒先生的确想有所作为,早点儿进步,但不揣摩武帝的用人策略,不主动适应选人需要,只按自己的想法为官行事。博士是个学官,既无财权也无人权,他安于岗位,从未动过调到权力部门的念头。他很注重道德修养,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当博士时,他“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向人展示的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在江都王手下为相时,他一如既往,“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这样一个人,如果换个朝代,肯定升迁有望,但武帝时期不行。武帝用人不重品行,他却品行端正;武帝用人看重能力,他却很少展示才干。这样,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他完全走出了武帝的视野。他不是故意较劲,这对他没有半点儿好处,如此行事,完全是品性使然。这里,还应该提到一个叫公孙弘的人,该人曾研习过《春秋》,和老董同朝为官,也都从博士起步,但人家进步极快,从博士到左内史、御史大夫,直到当了丞相,这时的老董依然顶着博士头衔,在原地踏步。究其原因,就在于两个人为官行事完全不同。公孙弘有才,但虚伪,喜欢作秀,善于迎合。他位居三公,却假装艰苦朴素,盖布被,吃素食,后来被人揭穿,他当着武帝的面也承认是在作秀,武帝却认为他诚实谦虚,倍加信任。这种事董仲舒肯定想不到,也做不出来。还有一次,公孙弘和大臣们商量好了一件事,打算向武帝汇报,武帝却说了相反的意见,公孙弘马上随声附和,点头叫好,有人看不惯,再次揭穿他的把戏,说他没立场对皇帝不忠,他还是故伎重演,认错,也狡辩几句,武帝认为狡辩有理,反而更加敬重。公孙弘这套手法,老董根本不懂,学都学不会。在官场多年,仲舒先生始终没搞明白升迁技巧,不懂官场潜在规则,不会看人眼色行事。这样的人,武帝是不喜欢的。 他明白机会的重要,也曾辉煌过一次,但他不会趁热打铁、顺势而为,被动等待是影响他升迁的第三道障碍 仲舒先生经过多年苦修,完成了理论构建工作,接着就是等待机会,以便向武帝做具体阐述。官场机会多多,小打小闹没有意思,大机会才有大影响。他就像个苦练多年的歌手,候着某个最佳时机,以便在舞台上一炮走红。这时候武帝刚刚执政,清静无为的理念大有市场,窦太后偏爱《老子》,恶心儒学,同时还把持着朝政。仲舒先生尽管不够敏感,但也清楚老太后的心思,所以,一直保持沉默。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一百多号人,从五湖四海汇集而来,听武帝出题,然后作答。老董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参与了这次贤良对策。武帝围绕天下治乱连出三题,每题又有多问,董仲舒也不含糊,一一予以回答。在这段被称为“天人三策”的答对中,董仲舒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具体阐述了天人感应理论,主张兴太学、求贤才,特别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次对策,老董做了充分准备,相信这个理论会产生影响,会得到武帝赞赏,说不定还会受到重用。这个时候,如果他趁热打铁,再提几条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者顺势操作一下,私下里做点儿工作,那么,预期的进步没准就能实现。但是他什么也没做,只是背动地等候,最终等到了一纸外派任职的命令,地点是江都,职务是相。这似乎也是重用,毕竟比博士多了点儿权力,待遇也高出许多。在江都,他又回到了当博士时的老路,规规矩矩,非礼不动,据说还真的受到了江都王的敬重。 他是个好人,从不越雷池半步,但缺乏防范意识,得罪别人自己却浑然不知,无力自保是影响他升迁的第四道障碍 宫廷斗争,永远存在,斗争的理由千奇百怪,你可能会得罪人,会妨碍别人进步,甚至会被某人某事株连,如果不加防范,就不能自保,更谈不上升迁。老董以为自己不争不斗、不党不派,完全可以独善其身,用不着防范什么。这种心态最终让他吃了两次大亏。一次是无意间得罪了人,反被该人施以黑手。这个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公孙弘。老董看不起他,说他当官靠的是阿谀奉承,这话一来二去就传到了对方耳朵里,公孙弘表面不动声色,背地里却恶意运作,把董仲舒弄到胶西王那里为相。胶西王一贯胡作非为,滥杀官员,早已声名狼藉,在这种人手下工作,随时都有送掉小命的可能。老董尽管迟钝,也知道自己遭了暗算,只好被迫辞职。另一次是意外地遭到了小人陷害,差点送掉老命。具体过程是,老董曾痴迷过灾异现象,某年,辽东高祖庙和长陵帝庙发生火灾,他在家里推演火灾缘由,并联系实际评判政治得失,写好草稿,未及上送,却被一个叫主父偃的人窃走。这个人就像特务,善于收集别人隐私,然后秘密告发。这次也不例外,他把老董的手稿秘送武帝,捎带着说了很多坏话。武帝很生气,把手稿交由儒生讨论,有位叫吕步舒的人认为,这篇东西愚蠢透顶,有讥讽国家领导人之嫌。吕步舒是董仲舒学生,似乎有点儿笨,没看出文稿是老师的手笔。这样,老董没头没脑地犯了死罪,不过,武帝没动杀机,很快下诏赦免了这位谨言慎行的老人家。从此,老董离开了官场,重返书斋,彻底中止了升迁之梦。这种结果,不知他老人家是否遗憾,是否悟出点儿什么! |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3-20 11:40 编辑 如果说前面是以个例来点评酸儒们是如何贪生怕死又贪婪 那么,下面就从酸儒的前世今生来说,酸儒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的代表人物孔老二,弟子三千,贤者72人,他的主张是恢复周朝的礼制,也就是恢复周朝的制度。因为到孔子的时候,周朝已经名存实亡,“礼崩乐坏”。 周的制度又是什么呢?OS对周的制度了解不多,[当然,要怪就要怪火烧了咸阳宫和中央图书馆等三天三夜的楚霸王项羽!] 从《走向海洋》里,现在的学者教授从片言只语中窥视,周文王广纳天下贤士,用的是土地制度,分封土地,,一人9块[亩]地,其中一块的产物要上交的公亩,其余8块就是自种自用的自留地。[如果你留意,中国三千年的农耕文化,都是土地制度,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个别人手中,农民流离失所,多半就要起义要换代了] 周文王创的制度是不错的,所以周从一个替商朝养马放牧的封建诸侯国一跃而起,取而代之,成为华夏的最高统治者。[那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周厉王,正是周家自作聪明的纨绔子弟之一。] 孔子的主张也许是不错的。但实际执行起来呢?商的后代在周朝的封国宋国——宋襄公就采用了孔丘的观点治国,满嘴的仁义礼乐,结果就是亡国了。所以现在有一句警言“不做宋襄公”就是这么来的。后世人为了生存,又被迫遵守儒家的仁义礼乐,当然,“厚黑学”、“腹黑”也就应运而生。[宋襄公要“礼义仁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的先祖商经常杀奴隶,草菅人命,而活挖人心生剖腹又发明“炮烙”之刑的商纣王又是个中楚翘,想要如汤商那样再次一统华夏,仁义礼乐,贤德之名是必不可少了。要知道,商就是败在周的这一招上。宋襄公这一招也不能说错,只是世易时移,一切已经变了。] 孔子之后的代表人物是孟子,“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还在用。当然,那一句“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今天大家看了怕是不爽。但是…… 这是先秦百家争鸣的故事。最后胜出的是哪一家?法家,墨家,道家。秦领先商鞅变法[法家],然后全中国的墨家都到秦地而居,听说秦始皇堎出土的铜马车,轴轮之纤细,说是今天铜拉丝技术的26分之一[好多资料,看了就随手扔,等要图要确切的文字资料时,OS欲哭无泪]。又说越王勾践的鱼龙宝剑,外面镀的是铬,这技术在现在社会,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德国首次采用……总之,秦国求贤若渴,采用法家墨家等人才,最后横扫了六国,统一了中华大地。说明在这一轮百家争鸣中,胜出的是法家,墨家、道家等。儒家和巫,是被秦国否定的,所以秦始皇活埋了400名儒家和喜欢胡说八道的方士。 |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3-2 11:47 编辑 既然已经开始这个话题,老是说一半不是OS的风格,继续跑题。其实也不算跑题:这才是岳飞之死的深层原因,他死于贪生怕死、谄上,欺下,中饱私囊的儒家思想,俗称酸儒。 从长时段的大历史来看,把国运的下行拐点定在北宋神宗前后大致成立,而沿着楼主—国家能否整合调控驾驭资本或者直接就是国有资本能否占据主导地位是决定王朝盛衰乃至周期律之底相的——的思路,那么把下行拐点定在安史之乱前后可能更为准确。
为什么这样说呢?农业或后来宋明时期农工商并荣的传统社会,资本形态主要是农业资本、手工业资本、商业资本,但其形成来源主体部分是农业(另有矿山、渔盐林牧等),也就是耕地(手工业、商业主要是对上述产出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农产品的贩运贸易)。因此,土地及土地制度的重要性已在史书和古人笔记中连篇累牍地予以确认和强调,20世纪中国史以及当下的今天,仍然是大家的共识。
以儒家代替法家,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使中国走上了,关系社会积重难返→革命→建立新政权→新关系社会形成→积重难返→革命。如此周而复始的苦难循环。 |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3-2 11:19 编辑 严蕊——《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作者简介: 赵炎:南宋名妓严蕊为何能打赢“二奶”官司 2012-01-05 09:00:41 来源:2互联网 浏览次数: 这是一桩载入正史的著名风化案件,曾惊动了当时的最高领袖宋孝宗,说它是“惊天大案”也不为过。 案件的案情说复杂也不复杂,淳熙九年(1182)八月,提举浙东的朱熹发现台州知府唐仲友有贪污嫌疑(注意这个词),就启动法律程序开始反贪,一边上表弹劾,一边以风化罪名抓捕了唐仲友的“二奶”--台州营妓严蕊。后来宋孝宗知道了这个案子,就给定性说是“秀才(之间)争闲气”,何必跟一个妓女过不去,就派人重新审理,最后判决严蕊无罪,还格外开恩允许她从良嫁人。 有个专家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赵炎是完全赞同的,所以,不妨就从“现代”两个字里找答案。现代人提到“二奶”,特别是官员包养的“二奶”,无非会联想到权色交易、拨出罗卜带出泥、贪污受贿、打击报复、裙带关系等等字眼,有趣的是,这些字眼同样适用于严蕊的“二奶”官司。 [注:想想明朝的士大夫从17岁的崇祯皇帝手里哄骗到收税的权力,代替太监去收税,十几年间,从最初的一年50多万两[?10多万两]白银到后来的十几两一年,这些文官贪污了多少,导致跟清打仗的军队没有粮饷。所以崇祯临死前说“联非亡国之君,臣下尽亡国之臣”,一点都没说错。再转到清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雍正皇帝抓吏治抓得比较紧,奏折批语动辄“小心尔的狗头”,于是这帮把握华夏话语权的文人们,一是怀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二是骂他残暴,总之扰得鸡飞狗跳的……] [OS注:这就是儒生,也许自己修行还好,可是,架不住他身后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堆血缘、裙带关系的亲人家人贪污腐化、鱼肉乡里等。口碑好的儒生尚是如此,贪婪不加掩饰的儒生就更别提了] 所以,这个官司朱熹注定是要输的,严蕊注定是要赢的。如果朱熹赢了,这段历史就不是中国的历史;如果严蕊输了,许多历史事件都需要改写。洪迈大概不敢在《夷坚志庚》里虚构这个官司的情节向朱熹泼脏水,沈继祖大概也不敢公然捏造朱熹的“十大罪”加以弹劾,著名的“庆元党争”也不会发生。洪迈是唐仲友最要好的哥们,王淮的得力党羽;沈继祖的后台老板是太常少卿胡纮,曾就学于朱熹,因吃不了苦,中途辍学,于是师生之间结了仇。这些都是后话,不在这儿罗嗦。 [注:从一个侧面反应岳霖的人缘和口碑不错,风花雪月事都把他拉上。但OS想,岳霖应该没有心思去同情妓女,他的心思都在收集他父亲岳飞的遗作遗言、替父辩冤上。] |
本帖最后由 os 于 2012-3-2 11:00 编辑 先回放《三国演义》曹操83万人马压境东吴,双方对阵在长江两岸。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二人在舟中共议、鲁肃谓孔明曰:“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孔明曰:“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问曰:“子敬往江夏,体探虚实若何?”肃曰:“已知其略,尚容徐禀。”权将曹操檄文示肃曰:“操昨遣使赍文至此,孤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肃接檄文观看。 其略曰:“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鲁肃看毕曰:“主公尊意若何?” 权曰:“未有定论。” 张昭曰:“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OS注:张昭从头到尾是坚定坚决的主降派,今天向孙权称臣,已经准备明天向曹操称臣,谁强就依附谁。所以说酸文人的气节、情操有时就是个屁] 众谋士皆曰:“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孙权沉吟不语。 张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 孙权低头不语。 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曰:“卿欲如何?”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权曰:“何以言之?”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OS:富家子出身的鲁肃倒是个难得的忠厚人,挺为孙权着想的。这让人想起汉武帝的“财政部长”羊某,同样也是这样一个富家子,“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汉武帝能将盐铁等收归国家专营,为汉武持续多年地打击当时的死对头匈奴攒下钱粮的基础。] 肃曰:“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 权曰:“卧龙先生在此乎?”肃曰:“现在馆驿中安歇。”权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见。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 肃领命而去。次日至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孔明笑曰:“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 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OS注:张昭和周瑜同是孙权的兄长孙策托孤的重臣,极得孙权的信任和重用。这样一个重臣和几乎一片倒地要求降曹的声音?而曹强孙弱又是现实,孙权的压力可想而知。宋高宗赵构时人人都想保卫家园,大力抗金,只除了那班贪生怕死又爱钱的统治华夏的士大夫阶层,孙权的环境比赵高宗差了不是一点两点,孙权一战保了江东至少30年的平安。赵构割地赔款对金称(从)属国] …………[略诸葛亮舌战群儒] 孔明曰:“豫州虽新败,然关云长犹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 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 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就送孔明于馆驿安歇。 张昭知孙权欲兴兵,遂与众议曰:“中了孔明之计也!” 急入见权曰:“昭等闻主公将兴兵与曹操争锋。主公自思比袁绍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将寡,尚能一鼓克袁绍;何况(今日拥百万之众南征,岂可轻敌?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孙权只低头不语。 顾雍曰:“刘备因为曹操所败,故欲借我江东之兵以拒之,主公奈何为其所用乎;愿听子布之言。”孙权沉吟未决。 张昭等出,鲁肃入见曰:“适张子布等,又劝主公休动兵,力主降议,此皆全躯保妻子之臣,为自谋之计耳。原主公勿听也。” 孙权尚在沉吟。肃曰:“主公若迟疑,必为众人误矣。” 权曰:“卿且暂退,容我三思。”肃乃退出。时武将或有要战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议论纷纷不一。[OS注:文官要降,武将主战,并不是宋代才有的,三国时已是如此。] 且说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 权曰:“今曹操屯兵于江汉,有下江南之意。问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战者。欲待战来,恐寡不敌众;欲待降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犹豫不决。” 却说吴国太见孙权疑惑不决,乃谓之曰:“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权大喜,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原来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闻曹操大军至汉上,便星夜回柴桑郡议军机事。使者未发,周瑜已先到。鲁肃与瑜最厚,先来接着,将前项事细述一番。周瑜曰:“子敬休忧,瑜自有主张。今可速请孔明来相见。”鲁肃上马去了。 周瑜方才歇息,忽报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来相探。瑜接入堂中坐定,叙寒温毕。张昭曰:“都督知江东之利害否?”……顾雍等曰:“所议皆同。”瑜曰:“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回,明早见主公,自有定议。”昭等辞去。 少顷,又报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来见。瑜迎入,各问慰讫。程普曰:“都督知江东早晚属他人否?”瑜曰:“未知也。”普曰:“吾等自随孙将军开基创业,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六郡城池。今主公听谋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耻可惜之事!吾等宁死不辱。望都督劝主公决计兴兵,吾等愿效死战。”…… 又未几,诸葛瑾、吕范等一班儿文官相候。……周瑜冷笑不止。 至晚,人报鲁子敬引孔明来拜。瑜出中门迎入。……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与鲁肃辞出,相别而去。 次日清晨,孙权升堂。左边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余人;右边武官程普、黄盖等三十余人: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 少顷,周瑜入见。礼毕,孙权问慰罢,瑜曰:“近闻曹操引兵屯汉上,驰书至此,主公尊意若何?”权即取檄文与周瑜看。瑜看毕,笑曰:“老贼以我江东无人,敢如此相侮耶!”权曰:“君之意若何?”瑜曰:“主公曾与众文武商议否?”权曰:“连日议此事:有劝我降者,有劝我战者。吾意未定,故请公瑾一决。”瑜曰:“谁劝主公降?”权曰:“张子布等皆主其意。”瑜即问张昭曰:“愿闻先生所以主降之意。”昭曰:“曹操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近又得荆州,威势越大。吾江东可以拒操者,长江耳。今操艨艟战舰,何止千百?水陆并进,何可当之?不如且降,更图后计。” 瑜曰:“此迂儒之论也!江东自开国以来,今历三世,安忍一旦废弃?”权曰:“若此,计将安出?”瑜曰:“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 权矍然起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卿言当伐,甚合孤意。此天以卿授我也。”瑜曰:“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OS注:生子当如孙仲谋。OS解读的三国,孙权其实体弱多病,喜静,也就是容易妥协的人。这份体质,能如此体察下情与驾驭人才,难得呵。] 瑜受了剑,对众言曰:“吾奉主公之命,率众破曹。诸将官吏来日俱于江畔行营听令。如迟误者,依七禁令五十四斩施行。”言罢,辞了孙权,起身出府。众文武各无言而散。…… OS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西汉有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良后推广使用;火药是北宋时发明;指南针是北宋时发明,因为陆路丝绸之路已经走不通了[宋之北有有西夏],航海有需要;印刷在唐已有雕版印刷,北宋的毕升在这基础上改良,形成活字印刷。科技再往下就没有重大突破和革新。中国古代行销全球的茶叶、瓷器和丝绸至此也已经全部登场。中国的英文名CHINESE也是由瓷器上得来。 思考:一、南宋的千年以前的三国,江东这块地方已经有抗强敌/以弱胜强的历史,后人应该更是如此才对。但南宋的实际统治者们-那些只会让国家节约开支/削减军费的文官们偏不。 二、赵构与孙权两人之间的比较,孙权虽然也生在皇宫大院,却是孙策一众兄弟里的人才,非常懂得选用人才。赵构则是逃路高手,陆上走投无路了,就往海上窜。师傅虽然都差不多,但学生的悟性与天资就差远了。所以结果也不同。 还有,他们的妈也不同,三国时的女人还是大脚女人,能行走天下,也可学文学武。所以孙权犹豫不决时,他的姨母[妈妈的妹妹,同样嫁给了他的父亲]会提醒他:“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赵构的妈则是“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形同今天的笼养鸡般鼠目寸光,那时儒家已经形成规矩“女子无才便是德”“后宫不得干政”等,哪里识得国家大事与大局。禁女人学知识的儒生们却不知,女人是孩子的娘,也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第一任老师聪明或蠢,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非常深远。 三、儒家在三国,已经形成比较大的影响,但毕竟是乱世,还是有所收敛。比如曹操杀了孔融,孙策杀了于吉,均被儒生骂暴虐骂了二千年了,再往前的秦国,秦始皇,坑杀了400方士和儒生,被骂得最厉害了,秦始皇的“暴虐”之名流传到今,全然无视秦始皇统一华夏“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丰功伟绩。 四、儒家到北宋,已经控制/禁锢了人的思想,成为妨碍社会发展的思想行为的枷锁。但儒家不仅没有反省,反而变本加厉地禁锢和限制。可是,中国不进步,外国也不进步吗?吃老本吃个500年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中国开始落后世界500年的向谷底滑去的历史。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
GMT+8, 2024-12-27 03:10 , Processed in 0.09131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