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禁摩政策背后的利益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6 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禁摩政策的背后利益分析 楼主



1、 摩托车禁行的理由分析: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禁摩"的理由主要有一是污染大、二是不安全、三是造成交通拥堵、四是提升城市品位。那么事实如何呢,让我们冷静来分析:
1) 污染大:
摩托车单位排气量的污染是轿车的2倍,但是由于轿车的排气量是摩托车的10-15倍,因此,实际上,每台轿车的污染是每台摩托车的5-7倍。每辆轿车出行时平均的有效乘客人数为1.73人(60%载1人、20%载2人、10%载3人、7%载4人、3%载5人;0.6*1+0.2*2+0.10*3+0.07*4+0.03*5=1.73),每辆摩托车出行时平均有效乘客人数为1.1人(90%情况下乘载1人;0.9*1+0.1*2=1.1)。因此每个人采用轿车出行的方式时造成的污染是采用摩托车出行方式的3-5倍。而国家目前推行的摩托车排放欧1标准和即将实行的欧2标准将使摩托车更加环保。
所以"污染大"不是"禁摩"的理由。
2) 不安全:
在市区,摩托车的车速在20-40公里/小时;轿车车速在30-60公里/小时。因此当发生事故时,轿车由于速度快,体积、重量大,对市民造成的伤害远比摩托车大。并且,摩托车的事故率(事故数/车辆拥有数)只有汽车的1/3-1/4,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更是远小于汽车。
发生事故时,对摩托车驾驶员的危害确实较大。而事故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违章和交通管理不科学造成的。这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如在事故易发地段设置摩托车专用道,通过电子警察监控违章等措施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
因此"不安全"也不是"禁摩"的理由。
3) 造成交通拥堵:
摩托车的在行使、停车时占用的面积只有轿车的1/3-1/4,换算成每位有效乘客出行占用的道路、停车面积,摩托车只有轿车的1/2-1/3。而摩托车的任意插行,也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加以控制,
在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伦敦,为了减缓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在今年2月17日起,对进入市区的车辆(包括外交使馆的车辆)征收"入城费",但征收对象不包括摩托车、公交车、消防、邮政等车辆(引自各大网站相关报道)。
由此可见,"交通拥堵"也不是"禁摩"的理由。
4) 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的品位是什么?是高楼林立、临街建筑的涂脂抹粉、城市道路的车流滚滚吗?不是,这些都是对城市品位的肤浅认识。城市品位的核心应是:开放、民主的政治氛围;优美整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安居乐业的人民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从下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禁摩"政策的断然推行,是对城市品位核心价值的践踏。
5)其它
从以上分析可见,"禁摩"的理由实际上都不成立,但是此项牵涉面如此之广,动用的政府、社会资源如此之多的政策出台,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
2、摩托车禁行原因的剖析:
每项政策的推行,都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禁摩"政策的推行同样如此。
"禁摩"后的现象为:原使用摩托车出行的人员将大幅度减少在禁行路段的消费;部分使用摩托车出行的人员将逐步改变出行方式;促使人们购买轿车,汽车保有数量将迅速上升。
"禁摩"后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分析如下:
"禁摩"影响的利益集团有:
政府部门利益集团;权贵资本利益集团(主要是与权力机构结合的垄断公交、出租、停车收费等公共事业的资本集团);使用摩托车的市民;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禁摩"路段的商家;普通市民。
对政府部门利益集团的影响:a、由于购买汽车的人增多,政府有关部门的各种搭车收费的收入将大幅增加。b、由于出租和公交行业的消费人群的增加,来自该行业的收费收入将稳定增加。c、通过面子工程的实施,可以彰显政绩。
对权贵资本利益集团的影响:该资本集团通过与政府有关部门权利的密切结合,垄断公交、出租、停车收费等行业,借"禁摩"之东风,将敛聚惊人的财富。
对使用摩托车的市民的影响:被迫部分改变出行方式,大幅提高出行成本或降低出行效率;减少在禁行路段的消费;一部分逐步购买轿车(将面临行车难、停车难、开支大的难题);一部分逐步购买电动单车或单车(由于防盗措施的局限和治安形式的严峻,将面临车辆失窃的难题)。
对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出租车的客源在近期将增加,收入也将增加。但是由于私车的增加,有能力消费的客源会逐步分流,私车的迅速增加也会使城市交通状况恶化,使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在近期增加后将逐步回落(北京由于私车的大量出现,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已降到历史低点)。
对公交司机的影响:由于公交的客源的增加,公交收入将增加,但由于上交公交公司的费用有可能上升或公交车数量的增加,公交司机的收入不一定增加,但公交公司的收入会增加。
对"禁摩"路段商家的影响:摩托一族,数量庞大,也是城市消费的中坚力量,该人群的远离将给"禁摩"路段的商家造成深远影响;咪表泊车的高昂收费也会长期影响汽车一族在收费路段的消费。
对普通市民的影响:由于城市汽车数量的快速上升,城市污染加剧、交通状况恶化,城市越来越不适合居住、工作;公交车更加难挤、速度更加缓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禁摩"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和权贵资本利益集团,而政策的断然制定和不遗余力的执行也是这些集团,由此不难得出"禁摩"的深层原因……利益驱动。
这也是出租车降价政策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出租车降价虽然惠及广大市民,但有可能使既得利益集团受损)。

3、"禁摩"政策的后果:
1) 降低城市竞争力:
由于市民出行成本的增加和出行效率的降低,直接影响劳动力成本和效率;交通状况的恶化影响企事业的运行效率;汽车购买的迅速增加,使市民手中的资金大量流向生产汽车的地区,降低市民在本地的消费、投资(人为增大区域贸易逆差)。
2) 扩大贫富差距、滋生腐败:
"禁摩"政策一方面使巨额财富从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向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和权贵资本利益集团转移,形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另一方面,广大市民被迫选择低效率或高成本的交通方式,市民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市民的就业和生活,这两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以摩托出行,就业半径15公里,范围约175平方公里;以单车或低效的公交系统出行,就业半径为8公里,范围约50平方公里,理论就业机会减少70%,实际就业机会减少30-40%。在目前,摩托消费者(以及众多的潜在消费者)大多风里来雨里去,肩负社会、家庭的双重责任和希望,遭此不幸,实在于心不忍。
3) 环境加剧恶化,危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轿车的价格下降,居民的收入增加,加上"禁摩"政策的推波助澜,使轿车数量将加速上升。按平均每年有10%的摩托车换代为轿车,长沙每年的轿车增加量为2万辆(不包括其它轿车消费者),以每辆车正常行使占用一个车道15米长度计,2万辆轿车将占据30万米长度道路(单个车道计),换算成6车道的芙蓉路,2万辆轿车将占据5万米(即50公里)长度的道路,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增加的轿车可以摆满几条芙蓉路。所以,虽然汽车的增加可使随之而来的政府税费收入迅速增加,但这无异于饮鸠止渴,由于道路、停车场等建设远远跟不上汽车的增长,城市道路将变成巨大的停车场,环境将急剧恶化。
4) 政策的断然推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政策制定的暗箱操作、媒体的一面倒配合、执行部门(交警)的全力以赴,确实可以使一项政策迅速推出并贯彻。但这样的政策往往缺乏科学性,极易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左右导致失误,失误的后果会慢慢显现,最后必然由广大民众来买单,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
5) 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禁摩"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既得利益集团;有利于面子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上层的出行。
4、"禁摩"相关的后续政策展望:
从政策的价值取向来看,将可能逐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摩托车在禁行路段的处罚。
2) 加强停车费用的收取。
3) 加强出租和公交行业的垄断:的士不降价、月票逐步取消、中巴取缔。
4) 逐步扩大"禁摩"的范围。
5) 加强对私车的各种搭车收费。
6) 限制低排量轿车的通行。
7) 汽车限牌:当汽车消费门槛降低,轿车数量的增长影响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时,将限制汽车通行及上牌。

5、政策建言:
世界各国的交通政策都是充分发挥各种交通工具的特长与作用,让它们相互补充,合理搭配。因此,国际上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无论是人口密度大、车辆多的城市,还是车辆少、人口也少的城市,都对摩托车进入城市不加限制。工业发达、人口密度大的日本,千人拥有量为168辆;台湾地区,千人拥有量为460多辆,摩托车已成为人们出行、上学、购物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的作用是其他交通工具不能替代的。在日本东京,300万辆汽车与轨道交通、摩托车、自行车各行其道,构成了一个高效率的混合交通网。
就长沙而言,政府应该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应该是市场化导向,落实党的"三个代表的思想",真正代表广大市民的利益:破除公交、出租、停车收费的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公交优先的原则,建立快捷、环保、低成本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市民提高出行效率,逐步自觉减少摩托车和轿车的使用机会。
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权力与资本结合,政策受利益集团左右是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4-2-6 19:19 | 只看该作者

Re: 禁摩政策背后的利益分析

"限行摩托车"听证会上午举行,主管部门提出方案征求意见——2007年市区中心城区全面禁行 5月1日起部分主干道限时禁行

  羊城晚报今天消息 记者闫修彦、孙朝方,通讯员欧阳永晟、王宏山、赖国辉、陈伟秋报道:广州市市区摩托车限行方案听证会上午举行。根据主管部门提出的限行方案,广州市计划2007年市区中心城区无摩托车行驶,今年5月1日起部分主干道高峰期禁行。

  据悉,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超过30个城市对摩托车实行了不同程度的限行或禁行。但由行政部门召开听证会征求市民意见,广州开了先例,这充分表明了广州市政府"问计于民"的执政作风。

  据介绍,本次听证会共有89人报名参加,经确认后有17人参加陈述,55人参加旁听。陈述人和旁听人充分考虑了普遍性和代表性,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普通市民、摩托车主、事故受害人。有关部门提出的限行方案,将在充分吸收市民意见后正式公布,以保证摩托车限行决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按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限行方案,广州市将分三步,从今年5月1日、2006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分别限制摩托车在部分主干道限时禁行、东风路全段禁行、市区中心城区全面禁行。

  据介绍,此次听证会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如何合理地对摩托车实行限行和禁行,而非禁不禁的问题。广州市自1991年限制发牌、1998年全面停止核发市区(旧8区)摩托车号牌以来,就已经明确了要在未来几年内让摩托车在市区消失。但如何分步骤、合理地禁行,还需听取市民意见。

  另据悉,对于因政策原因提前报废的摩托车,下一步有关部门还计划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奖励,补偿标准将"相当合理和人性化"。具体方案是:对于没有到期申请报废摩托车,给予补偿;到了报废期还处于延缓期的,给予奖励;2007年还在市区外围,主动申请转移或过户到市区的,给予奖励。 

初步的禁行方案——

  第一步:从今年5月1日起,每天9时至16时30分,20时至次日5时,禁止摩托车(执行公务的警用摩托车除外)在部分主干道禁行。这些主干道包括:环市路、天河路、中山大道、东风路、黄埔大道、中山路、天河北路、昌岗路、新港路、解放路、江南大道、广州大道、林和东路、林和西路、天河东路,及省委周边几条道路。

  第二步:从200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摩托车在东风东路、东风中路、东风西路行驶。

  第三步:从2007年1月1日起,全天候24小时在市区中心城区摩托车禁行。范围为:海珠区、黄埔区与番禺交界以北、小谷围;黄埔、增城交界以西;罗南大道、广汕公路、天源路、中成路、沙太路、同宝路、同嘉路、新广从公路、黄石路以南;石潭路、西槎路、增槎路及白云、芳村与南海交界以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2-6 19:20 | 只看该作者

Re: 禁摩政策背后的利益分析

第十名:郝璐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天津女孩张静因为丑陋找不到工作就曾经令世人非常同情。但郝小姐肯花30万元变成"第一美女",之后又到处签名为厂家做宣传,使人不得不为其动机产生怀疑。

呕吐指数:☆



==============================================================================

第九名:周迅
平心而论,周迅的演技不差,至少她演的《大明宫词》和《桔子红了》都很耐看,但重拍《射雕》毁了她,无论扮相还是演技都令人作呕。 潘金莲版黄蓉没的说。

呕吐指数:★





=======================================================================================

第八名:李湘

我从来不喜欢看她主持的节目,太闹!但去年最让人不能容忍的一件事是电视主持人大赛传出李湘收买选票的丑闻,甚至闹出了血案。尽管她一再否认,但对她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无法弥补的。

呕吐指数:★☆





=================================================================================

第七名:张钰

靠丑闻来出名的演员真是越来越多了。这个叫张钰的演员年底揭穿著名导演黄健中的带女演员上床的丑事,而且公布了当事人"小霞"的照片。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她竟然抱怨梅艳芳的死冲淡了公众对张钰事件的关注,和死人争宠,实在够绝!

呕吐指数:★★



========================================================================================





------------



广东经典美食 美食推荐:又到蟹黄膏肥时 21CN专题解码广州入户新政策 广州楼市十大最"激"事件

2004-02-02 19:31 引用 回复 短信推荐 发到邮箱


风雨故人来

个人文集
我的档案
加我为好友
给我发短信

鲜花(0) 鸡蛋(0) Re:2003盘点之十大令人作呕的女人(转载) 第1楼




第六名:巩俐

巩俐这一年的风头基本上被四小名旦盖住了,在《周渔的火车》里有激情演出,之后即爆出和孙红雷的恋情。本来文艺圈里的分分合合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一切发生在老公黄和祥丢掉工作兼被赶出豪宅之后,则难免不让人对巩小姐产生嫌贫爱富的联想。

呕吐指数:★★☆





===================================================================================

第五名:周旋
这个丑陋加不要脸的女人向媒体控诉张铁林对她有不良企图,其真正目的是为自己的新书做宣传,就连她现在的艺名都是借用当年大明星周璇的名字。事情的结果是"皇阿玛"胜诉,判周在报上道歉并赔偿一万元名誉损失。

呕吐指数:★★★





====================================================================================

第四名:木子美
这个原名李丽的女人在2003年颠覆了网络文学的底线,用身体写作本来是卫慧早就发明了的,但木子美敢于点出男主角的真名令人惊诧。许多网站已经禁止刊载木子美的《遗情书》

呕吐指数:★★★☆



==========================================================================

第三名:璇美凤
自从被偷拍之后,璩美凤的知名度直线上升,演出、写书、主持节目,不亦乐乎,令人怀疑整个事件是一出精心策划的闹剧。而2003年更是爆出欲到复旦大学读博士的大新闻。

呕吐指数:★★★★



====================================================================================





------------



广东经典美食 美食推荐:又到蟹黄膏肥时 21CN专题解码广州入户新政策 广州楼市十大最"激"事件

2004-02-02 19:34 引用 回复 短信推荐 发到邮箱


风雨故人来

个人文集
我的档案
加我为好友
给我发短信

鲜花(0) 鸡蛋(0) Re:2003盘点之十大令人作呕的女人(转载) 第2楼




第二名
把晓庆姐放到第二的位置实在有些委屈,她向来都是争第一的.2003年出狱之后,刘晓庆的片约不断,而且大多是些青春靓丽的角色,甚至传出将会在新片中出现暴露镜头.已经年届53岁的刘大姐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呕吐指数:★★★★☆



===================================================================================

第一名
相信大家不会有任何争议.她是否黑龙江省高官的儿媳妇姑且不论,单凭她公司老总夫人的身份以及她开的高级宝马,我就足以断定在她的心目中卖菜农妇性命是无法和她的座驾相提并论的,于是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开车撞将过去,不但撞死敢于和她理论的农妇,而且捎上了12名无辜的群众.

呕吐指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2-6 19:23 | 只看该作者

Re: 禁摩政策背后的利益分析

大陆公安日前在南京市又逮捕一批台谍,其中包括一名台湾前军情局上校李运溥及其外甥。目前这批成员已移交司法单位审理。

  东森新闻的报道指出,李运溥上校今年约40岁,去年才自台湾军情局退伍,他在大陆所布下的情报网包括南京陆海空军各基地,并已掌握到相关军情动态及部署状况,但这个情报网也因李上校被捕而告瓦解。由李运溥建立、指挥的情报网,渗透大陆军方,取得包含了南京军区,东海舰队,及江西乐平导弹基地的动向,这次遭到大陆军方逮捕,对台湾辛苦建立的情报网是一大损失。

  报道说,军情局对于整件案件相当低调,不愿发表任何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2-6 19:25 | 只看该作者

Re: 禁摩政策背后的利益分析

日前,据总部设在北美的一家中文BBS网站对经常在网上发表文章的人的背景调查,结果发现,美国CIA、日本都雇佣了一批人专门在中文网上张贴诬蔑攻击中国的文章和真假消息。



  近来, 不断有来自凤凰卫视论坛等媒体的消息称,美国、日本雇用"写手"占领全球中文BBS。千龙网记者对此进行了再调查。



  "亲美雇佣网络写手"浮出水面




  千龙网记者在暗访中发现,仅针对2003年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很多被访者谈到,在新浪、雅虎、163等中文网上经常看到一些对美国历次行为叫好的言论。"我始终觉得很奇怪,怎么现实中的所见所闻与网上看到的言论在比例上是如此不协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前不久他的一个美国公司驻京办事处的朋友说可以给他一些经费,请他在网上发一些对美国比较正面的言论。这件事正好给出了答案。



  "在去年国庆期间的一次宴会上,我和几个刚认识的朋友聊到了国际局势和网络的言论自由,一个朋友说有人曾经要给他一些钱,让他常在中文网上发一些支持美国战伊的帖子。从所发表文章列前几位的网络的地址、语言风格、署名、言论以及所攻击的方向、采用的方式、所引证的论据看,明显存在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权且称之'中国亲美网络雇佣战士'吧。"这位人士说,据他所知,这支队伍的人数大概有200名左右,费用粗算总计约合160万美元,内部组织机构和分工不明。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编制假新闻和雇人扰乱人心上有过不少臭名昭著的'前科'。他们这样做已经很多年了。"2月4日下午,外交学院的刘妍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说,在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雇了萨尔瓦多的叛变者,用一个在美国的电台,每天向萨尔瓦多发散布谣言的所谓"新闻",为推翻当时的社会主义政党,用来挑动人心,制造混乱。美国中央情报局事后得出结论:这种手段有效。以后便雇用各国的"前卫人士"尤其是叛逆者,利用他们用其母语来散布谣言。



  不少被访者认为,在中国,被雇佣的"写手"大多本来是中国人,但后来"痛改前非"而摇身变成"美国佬"、"日本小鬼子"、"台毒"等,也有一些是冒充的中国人,如某论坛的JAPANESE BOY-JBOY等。



  2月4日晚9时,国务院某咨询中心著名学者丁小平教授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明确地说,日本是美国的"走狗",美国和日本对中国这样的破坏措施和进攻策略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明摆着的。"就我个人所知道和认识的人中,干这样事情的就有不少,我是很看不起他们的。"他说,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有大量基金会出钱,让中国人从事"自毁长城"的事情。



  制造反华言论是雇佣"写手"的工作




  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绝好的发表意见的平台,为言论自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网络,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对任何突发的事件发表评论,任何评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被所有的人看到。网络模糊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把地球变小了,把眼界变大了。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网络上,雇佣"写手"的反华言论也找到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他们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与网络的渗透性,无孔不入。记者在各大网站的论坛看到,每条新闻的留言、重大事件的综述、新闻焦点的内幕……千篇一律的反华言论无所不在。



  反华言论可谓五花八门,不过大多是为了打击中国人的民族自尊与自信的或搞民族分裂的。他们称"人权高于主权",所以"分裂有理,独立无罪",中国应该像李登辉所说的那样被分为七块,并妄自修正历史,说东北原来是满族人的地盘,所以满洲国存在是有道理的;长江南北的中国人在体形、语言、生活习惯上有差异,所以中国应该划江而治;新疆、西藏、内蒙古在历史上看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史祸害中国;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人永远是二等公民,爱国、务实、创新、求真、正直等这些人性中的优点只有西方人或者日本人才具有……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中文论坛里,还有针对政府,专门攻击政府的施政方针或国家领导人的,他们没有标准,没有鉴别,凡是政府所做的都是错误的,都是卖国的;凡是政府官员都是腐败、无赖。一个网友说,反华言论的本质都一样,那就是不希望看见一个民主、富强、文明、团结、自主、独立的中国存在。这些"写手"以满足自己骂人的欲望或以颠覆、内乱、分裂、削弱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目的,以编造事实、恶意辱骂、欺骗民众或为手段,以网络、报刊、电台等为媒介。



  "他们是拿工资的'网特',你驳他、骂他,他都不会走。凡是跟贴吹捧的笔名,都有可能是他们的同伙,或者根本就是一个人。"一位网友表示,这些"写手"一方面寻找思想松动者,另一方面寄希望于"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跟贴是在中国的夜间发表的,也就是说他们有时差,他们中许多人可能不在国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2-7 10:01 | 只看该作者

Re: 禁摩政策背后的利益分析

最初由剑客发表
禁摩政策的背后利益分析 楼主



1、 摩托车禁行的理由分析: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禁摩"的理由主要有一是污染大、二是不安全、三是造成交通拥堵、四是提升城市品位。那么事实...


当摩托车在深夜带着轰鸣驶过您的窗前时,就觉得要禁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7 15:13 , Processed in 0.0586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