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含金量“最高的金牌:大胆断言,中国人即将告别金牌痴迷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9 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含金量“最高的金牌:大胆断言,中国人即将告别金牌痴迷症
  李钟琴
  这几天,多哈亚运会赛事充斥电视屏幕,中国队的金牌数遥遥领先,大概又有一些人油然而升“民族自豪感”了吧?
  据说,在西方国家,政府不会拿纳税人的钱去投资培养运动员,运动员们平时的训练、参赛都属民间行为,商业运作。像选拔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政府才出面组织,但要经过严格的比赛来选拔。上届奥运冠军如果在初选中失利,就会失去参赛资格。
  而我们则不然,我们沿袭的是前苏联选拔运动员的路子——各省市先从学校中发现好苗子,然后送到当地的体校培养,从各地体校到国家集训队,都由国家财政包办。如此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只是一个争取奖牌的机器,他们文化水平极差,心理素质不高,根本做不到“全面发展”。
  而且,他们在长期艰苦、枯躁的训练中搞得身心疲惫,有的浑身是伤,有的英年早逝。这是“体育”吗?这是“体罚”!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奥运精神?
  看吧,得金牌者风光无限,得银牌铜牌者好像铩羽而归,没得牌牌者更是无颜见故乡父老……难道这就是所谓“重在参与”?
  我在网上读过一篇文章,文中说:“体育总局科研所的研究员李先生透露了这样一个数字: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体育总局事业费每年10亿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体育总局事业费涨到每年30亿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育总局事业费又涨到每年50亿元。按这个数据计算,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就要花费200亿元。如果这次中国队获得30枚金牌,那么每枚金牌的成本就差不多是7亿元,真可谓世界上最昂贵的金牌。”

  每枚金牌的培养费是7亿元,这只是前期国家投入的费用,还不包括得牌后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对运动员、教练的奖励。

  我们投入这么大,就为了博得一阵口彩?就为了让某些人兴奋一个月?

  有人可能说,国家在金牌榜上名列前茅,这是国家的荣耀!无论花多少钱也是值得的。如果金牌真的带来国家的荣耀,如果金牌真的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上升,如果金牌真的能带动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那么,无论投入多么大,都无可厚非。问题是,得了点金牌,就真的使中国的形象高大起来吗?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东德金牌数超过了美国,位居金牌榜第二名,仅次于前苏联。这说明什么?能说明东德国力强盛吗?能说明东德国际地位高吗?第二年,东德人民便纷纷推倒柏林墙向西德跑,“体育大国”东德终于在1989年坍塌在地,被资本主义的西德统一。
  再说前苏联。前苏联与东德一样,也是由国家投入培训专业级的运动员与西方民主国家“业余级”的运动员较量,结果当然是大获全胜,以55块金牌独占鳌头。但是,没过两年,前苏联便分崩离析了。而今前苏的煌煌金牌安在哉?
  试问,当年东德名列金牌榜第二的时候,有谁对东德崇敬不已?有谁认为东德便是世界第二强国?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社会主义德国在主办奥运会一年后便崩溃了。
  也许只有东德的领导人一厢情愿地这样认为罢了。专制统治者总认为他们比人民更聪明,总把人民当傻子。他们相信,只要在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上多得几块金牌,就能使全国人民整日欣喜若狂、爱国爱得热血沸腾、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哪怕走在街上也是无比自豪。
  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员在得到奖牌的时候热泪盈眶,他们应该高兴,应该激动,因为这一块奖牌凝结了他们数不尽的鲜血和汗水,因为这一块金牌能给他们带来无数的财富与荣誉,因为这一块金牌可能会改变他以及他全家的生活和命运。可我们高兴什么?激动什么?政治照样腐败,工人照样下岗,农民照样受着层层盘剥,商人仍得在官僚和黑社会之间周旋,知识分子照样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金牌并不能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丁点的改善,我们高兴什么?我们有高兴的资格吗?用赵太爷对阿Q的话说:你也配!
  再过一年多,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相信那时中国人的金牌痴迷症会来个“最后的疯狂”。届时中国的金牌数极有可能会超过美国,狂热将席卷华夏九州。

但是我敢断言,那也将是中国人永远告别金牌痴迷症的时候。不信?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6-12-12 10:22 | 只看该作者

Re: ”含金量“最高的金牌:大胆断言,中国人即将告别金牌痴迷症

呵呵,我就是那种民族荣耀感强烈的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9-9 07:29 , Processed in 0.1126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