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鸣戈摘录:部分博友在鸣戈OK·屋企的留言(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5 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鸣戈摘录:部分博友在鸣戈OK·屋企的留言(之一)



博友们:谢谢你们的错爱了!

留言摘录动机:

在2006年10月19日开博之时,我写过如下一段话:

“我不写博客,而只是想拿这样一个新的载体作一个仓库,花一些时间,将一些发表于尚没有网络的时代,而现在自觉还值得收藏的旧稿“电子版”一下······这也将使得我的那些旧作得以了形态不同地重生。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当我把新老朋友们招惹进来以后,人家不愿每每面对这样一个不会再长出花草的废墟发呆,这是一个讲究互动的世纪,而博客的发生,更多地,还是在于其高度的可交流意义,于是,有一位新结识的朋友在QQ上对我发出质问:你好懒,很久都不更新了。”

于是不能太懒,新新旧旧经营起来,也有近二年光景了。

因本人明天要出国一周,怕博友又怪我懒,便突发奇想:心系博友,不妨就对博友、朋友在我博客上留下的脚印来个盘点式的收捡吧!居然也集成了以下这么一长串,虽然大多是些对拙文的错爱溢美之言,让我难避“自我炒作”之嫌,但,我的这份十二分地看重、珍惜博友们只言片语之情,怕也是昭然若揭的吧。

特别让人欣喜的还有:通过新浪博客,使我不但神交了众多的高水平的同好,也邂逅了许多身处国内外各地的老友,这也是博客一大核心功能与竞争力吧。



小说《音色》:

新浪网友:

凝炼如诗,鲜明若画,隐故事于情绪,藏技巧于无形,音色极美,文字极美。现在看不到这样能够深入心灵的作品了!

诗《牧马人》:

看花香盈袖:

好诗,我特别喜欢其中的第四段和第五段.。博主的作品这么多啊!心向往之。

《鸣戈(曾鸣)作词:80年代部分广播电视、舞台歌曲备忘目录》:

看花香盈袖:

很遗憾,那时还小,没有听过,博主下次发个视频上来吧

诗《中国女性之泪》:

看花香盈袖:

沙发板凳坐不到,坐在地板上好好欣赏.

潇湘灵气:

想想那时,正是新诗兴盛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几个女孩子都喜欢看书,还专门订了<星星诗刊>,舒婷,顾城,等等一批诗人涌现.

汤忠一:

昨晚几个旧友喝茶.我突发奇想.便问在座的几位老友:你们有人认得曾鸣的不?那是个才孑呢!出乎意料.在座的4人竟有三人认识你!汗都出来哒!可想你之英名!这三人不知你还记得否?其一:杨仲跃.湖南省文化厅人事处长.自称原来在省湘当学员时去凤凡搞三分之-与你一路。其二:谭盾:他说.他进京剧团没好久你便荣调省歌.其三:便是我!鸣兄不记得了这很正常!但我也因为能沾上你一点边而自慰!讲起曾鸣也能道出一.二.好象自己也能上点档次!呵呵!有名.有才.又英俊的满哥那个都喜欢!
惊悉你母去世!很不舒服!她.见过两次面!可惜因你离开长沙而断了往来!

小诗《瓷》:

满娃:

我已欣赏博文,深觉应向 中国传媒人联盟 14000 多位全国各地媒体编辑、记者、主持人、作家、公关人、广告人、自由撰稿人等成员推荐阅读,特此加精!

小漆老漆:

好诗文,真爱诗社推荐学习您的佳作~~

新浪网友:

好诗,可见博主文才,更可见博主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情操.

绿鸟巢:

象宋词,有意境! ,羡慕!

新浪网友:

经典好诗,如宋词:可读,可唱,可颂,可品。楼主好功夫!

散文《师傅的鞭子》:

怀旧金曲,一曲难忘!

小湖:

师傅在舞台上是龙套;在生活中一直是主角。写得好感人,看得我快哭了~

散文《舅母》:

拉木:

勾起我对那个年代的回忆!亲切。感人。

前几天刚读了鸣哥写的关于怀念舅母的一些少年记忆散文,厚实的笔力,细腻的笔锋,瞬间就把我带到了遥远的我未曾去过的湖南乡间田野,文章里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我眼前跳跃起来,甚至很想伸手打个招呼。风土人情纵横在时常把人下放的那个大时代背景里,异常亲切,很辛苦的境况却溢满了温暖和幸福,打动得让我感受到了大地的深刻。过去跟大哥在一起,喝酒多说文少,因性情而醉离文化很远。知道大哥是个高人,诗文剧本小说俱佳,因为攀不到那种高度,我总以喝醉自己来记住他的一言一行,甚至觉得他喝每一杯酒都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凝练、干净、豪爽。很久,都被他举重若轻的言行做事方式感染着。
后来通过网络即时工具常与鸣哥闲话,因为开了博客,常阅读鸣哥好文,昨天窃生生请教鸣哥关于写作,鸣哥依然如在酒桌旁直接回话:“文章不是练出来的,你说你没读过书,老子他X也没有读过什么书,我不可以做例子,我还可以给你举好多哥们儿的例子!”,还夸我的思维和语言都有点张力,说写文章不是简单的事情,简单的事情成就不了文章。唯一就是要对文字怀敬畏之心,多写,但要慢写。他认为随便的文字不是随便写就的。他以大哥的关心很委婉的鼓励我:你有不一般的民族背景和生活经历,你有良好的艺术感受,一定会成气侯,不是要有什么具体目标,但要注重一种自我修养与认同。
记住了,感谢鸣哥。

厚实,细腻,真情真性.不崇拜你都不行!

可儿:

好细腻的笔锋,恬淡的生活却充满着温馨,可儿欣赏了 。

绿鸟巢:

把舅母的辛辣和矮小描写维妙维肖!

新浪网友:

小处落墨,大家手笔!牛!

诗〈致诗人〉:

老尼克:

鸣戈:你好!问候你!你的美文把我们带到遥远的温暖圈里。你文中所提诸位,都是我们经常想起的朋友。郑玲看了说:“《朋友们哪里去了》包括曾鸣”。我们记得你的诗你的歌,那歌声至今在我们生活中缭绕。
我还记得你夫人的专业歌喉。郑玲看了你的文章很感动,要跟你通电话。

一组图片:

哭泣的仙人球:

老乡,为拥有您这么个才华横溢的老乡感到骄傲!我发现一个小问题:请恕我直言:您以后出门不要把钥匙环掉在裤子上。这样会显示出您那个时代人的特点。

赠言《爱是不能忘记的》:

新浪网友:

言简意赅,楼主有水平!

东野牧人:

简短,有哲理 。

潇湘灵气:

有爱就有家,有爱的家令人眷念。

诗〈父亲在题外〉:

潇湘灵气:

对父亲真挚的情感,打动我心。也许,父亲是那种严厉中透着慈祥,理性中藏着浪漫的人,这些特质你中有我,我中揉他,组合成一种特别的气质,让人敬佩,让人亲切。

新浪网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无言,从“不能归类”里展现出父亲平凡之中的伟大,于无声处闻听惊雷,好诗!

郑宝宝:

真实的情感,真诚的展示,赞!

温凌辉:

祝天下是父亲的,节日快乐!
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
温暖如骄阳;宽广如江海!

明月如霜:

诗是父亲节送给父亲的最好礼物。

散文〈折叠的日子〉:

新浪网友:

生活正因为有了折叠,才会有打开,这种律动,构成了人生的节奏;家在流动,家人的感情未流动,则更有韵律,凝结了心底的乐谱。 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快乐的折叠!

舞剧〈三湘杜鹃红〉:

看了你的创作简介,再看这出歌舞,果然才华横溢,名不虚传。红色体裁很难写啊!表演的保证很好,只能在这里欣赏了,!

诗〈雨村〉:

新浪网友:

"冷雨打在身体的局部/温暖的/是整个记忆”——多美的诗句,天籁之声!

诗:《昨夜异雨》:

新浪网友:

太写实了,没有想像,不如以前的诗有诗意。旧诗写得很好啊!

散文诗《生命的列车》:

潇湘灵气:

“母亲,您的魂灵,是我永远的乘客,永远与我同行”。感同身受,怀念。

我和我家:

妈妈永远都在我的心里!想想妈妈,什么困难都不怕!

小曼:

怀念母亲!

绿鸟巢:

我们都坐在母亲的车厢里,一路走过来!

随笔《闲人闲画杨福音》:

新浪网友:

艺术家的风骨是需要一生去追求的!杨福音的画我极喜欢,极雅致!并且越画越养眼!

诗生:

鸣戈的诗文我也极喜欢.从不让人索然与失望.可惜现在文不如画值钱.买画的人都是有钱人,读文的人都是穷学生!

拉木:

情真意切,大家自然.学习了!

洋眯眯:

向您报告一下,我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杨福音官方网上去了。

诗《日子·中国人2008》:

新浪网友:

既有新诗的节奏,又有旧诗的韵律,高度概括,凝练生动,感情充沛,意境深远,好诗!

新浪网友:

新诗造诣出神入化,确实是首好诗。

诗《别逝川》:

拉木:

感动!

新浪网友:

至今日此时我见到的最好的、也是最专业的写抗震的歌词!

到底是专业词作家出身,一读就有旋律!想唱

情真意切,令人感动,好歌词!

博主:

窃以为:歌词之美不在视觉而在听觉;不在字词考究而在节奏韵律;不在曲径通幽而在直白畅达.

陌上花开:

我欲唱 却一声一哽咽

鸣戈转帖并按语:《湖南民歌之父--白诚仁》:

新浪网友:

我是湘女。我们认识民间音乐,就是从白大师的作品里了解的,他的音乐影响了我们三湘四水的几代人,是一位人民音乐的功勋家!现在太为功利的社会,难得有如此精品出现,文艺家们都在生产、制造“商品”,已经难得有一份真挚的情感了,我们呼唤有深厚泥土芳香的作品多多出现。更祝白诚仁大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新浪网友:

知遇之恩可贵!心怀感恩之心更可贵!温馨的回忆!

张626892:

白诚仁先生把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崇高思想,自强不息、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融入到了他的事业中去,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

歌词《中国选择镇定(抗震救灾之歌)》:

新浪网友:

代表家乡受灾的人民感谢鸣戈诗人!

震撼!顶!

新浪网友:

我的同学是学作曲的,我请他在为你的词作曲.我们团委合唱队会排演!谢谢!

灾难不可挡,人义筑长城。
歌词很有力量,现在急需精神和物质的各方力量!

鸣戈专访《风帆,升起在歌坛剧海上》:

新浪网友:

读此专访,感受是:第一:轻松。第二: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第三:能够获得不少知识。状人写物,栩栩如生,刻画性格,功力毕现。

鸣戈转帖《在兄弟日记中的鸣戈》:

记者:

那样的经历一定是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人生难得是知音呀。那当年您是从事新乡土诗派的理论研究的,能给我们说一下的“新乡土诗派”的创立过程吗?当时有哪些理论界的名家写过对新乡土诗派的评论呢?
刘清华:

当时新乡土诗派也包括曾鸣,他生活在长沙,是在城市长大的,原来是一位演员。而其他三位都是来自农村,在这种变革的时代,他们必然对农村有着一种深深的热爱和怀念。而这种怀念跟传统诗人的怀念是不同的。他们以一个已经走出乡土步入城市的年轻人的眼光去反思他们成长的路程,渐渐发现这是一片真正让他们的诗歌有长久生命力的深厚土壤。原来他们写朦胧诗、爱情诗,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力度的。只有这片土地才是他们的创作之源,一旦离开这片土地,他们就无可皈依了。所以他们必须要坚守这块厚厚的基土,于是便有了新乡土诗。当时有彭燕郊先生,还有作协主席李元洛都有写过关于新乡土诗派的评论性文章。

风子:

“大家都很尽兴地喝酒。曾鸣中途把我喊出去,拥抱着和我谈了很多人生哲理。然后他开始显露醉态,便孩子气十足起来。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不掩饰自己,一副天然去雕饰的模样。嫂子谭玲是贤妻,从不武断干涉而又默默注视着,理性地掌控大局,她是真正为曾鸣长脸、增色的人。每一个孩子气十足的艺术家后面都应有一个充满母性的女人,否则这个艺术家便注定潦倒一生。在这一点上,曾鸣是有福的”。
这段实在太对了,曾鸣是有福的!!!!!

鸣戈歌词:《温暖》:

新浪网友:

的确温暖!不错,有才气!

博主:

张也在唱这首歌。

鸣戈的诗《远眺(外一首)》:

多多:

母子情深,你的母亲和你情尤其深.珍惜。

昕孺:

写得深情感人!还记得伯母慈蔼\知性的样子,气质优雅胜过明星,所以才生育出了曾鸣这样的大帅哥呵!
昕孺遥拜.

鸣戈晚会《中国镇·中国年》:

备忘:

2000年6月,深圳剧协开始策划、创作大型音乐组诗《在共和国的窗口》——献给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深圳广播电台闻讯后主动加盟,深圳剧协负责出创作,组织演出,电台负责后勤及排练场地,许多优秀的电台主持人也登台朗诵。深圳剧协邀请王晓鹰作为该剧的总导演,诗歌总撰稿人集聚了来自深圳本土的作家以及广州、湖北、上海的诗人,他们是从容、唐跃生、曾鸣、冯永杰、桂兴华、何鸣、客人七君子。全剧分诞生、成长、奉献、幸福四个乐章。以一位年长的主述人和一位与特区同龄的20岁女青年来连接全剧。主述人由著名朗诵艺术家张家声老师担当,表演艺术家潘伟作、卢时初友情出演。每一位朗诵者都有特定的身份。这种将人物表演和戏剧情境相结合的大型诗歌晚会,在全国还是头一次。

杏色玻璃

鸣戈是我的老师,入行的老师.在他的影响下,我知道了什么叫"传媒".但他的生活习惯太不健康了,烟酒不离,日夜颠倒,酒后吹水侃大山,我行我素.总的来说,是个面面俱到的高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6:2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鸣戈摘录:部分博友在鸣戈OK·屋企的留言(之一)[/color]

鸣戈摘录:部分博友在鸣戈OK·屋企的留言(之二)



鸣戈人物专栏:阿吟

何立伟

曾鸣:刚刚同人泡茶吧回,立即读你的文章。非常好。 这个篇幅也不算长。人物就要这样,有一种时代和个人的命运感。《吧男吧女》这个栏目看来是开定了。非常好。 你有独特的写作资源,独特的观察人的身份和角度,这就造成了文章的不一般。 只是一点,故事是给普通人看的,心里想着这个故事普通人会不会看,看了有不有味道。无他,这是市场制胜法。 很好很好。会是一个特别有卖点的栏目。

鸣戈旧诗《冬天与孩子》:

沙发一回:

“啄破春风”见才情!

鸣戈随笔《以散文诗的筐装一些年底的碎片》:

墨客:

简洁如写意,厚实如油画,好笔力!

风哥:

呵呵散文诗装碎片是再好不过的了,不如把大家的碎片都装进去,那些感怀,那些落叶一样的记忆,那些男人的味道,用你的笔尖挑到框里,都成了可以鉴赏宝贝

新浪网友:

碎片才闪光。

清风:

这篇文章我看过三遍,真的,很有笔力!

鸣戈转帖:江南好手(组诗)

陈惠芳:

谢谢鸣哥的转帖。一晃,近20年了。往事如烟,友情绵延。博主回复:()

风哥

浪漫而温馨的细节,俞久弥乡!!!

鸣戈转帖《鸣哥(阿地)》:

大春哥:

转帖也不注明出处,
害得我猜不到作者是谁?
把这个阿地兄揪出来,我们喝一杯:))))))

鸣戈:

大春哥:阿地是一位极灵气极才情的诗人,且重情重义,因后来从政搁笔,所以你猜不到他是谁.

新浪网友:

这年头,讲义气的人不多也。向鸣哥学习!

地地:

写得很有看头!好象就在昨天!

鸣戈组诗《红墙巷记》:

新浪网友:

鸣戈的诗歌人生应当掀起第二春!我们等着读新作!

杏色:

喜欢这句:
红墙巷
墙高雨水稀
墙高声寂
雨稀韵浓
20年前的你就已经这么平和和淡然了,真难得.

鸣戈组诗《雨季 》:

外湘人:

意境太牛逼!诗风太有才了!这才是诗!

村雨湿花 :

风声雨声弄诗声声声入耳
浓情淡情体贴情情情悉心

鸣戈组诗《山之声 水之角》:

山外人:

好诗好诗!好久没见到过的好诗!

长沙七哥:

确实不错!

杏色

正巧,我写的也是秋意,但没有你的深沉。欣赏并学习了。

陈惠芳

那可是《中国青年报》发的一整版的诗啊!都是湖南诗人。现在不可能了。鸣哥是主力。又欣赏了!

鸣戈组诗:乡土明丽(原载《中国青年报·星期刊》:

oldtony叶航

别唱老调么,开点新腔!

杏色

想看你的新作!
陈惠芳

这是一坛老酒嘛!我喜欢!喝!

鸣戈

我被自己当年的情怀和文字感动!

火线之上

回首,真是岁月如歌。好东西历久弥新。

鸣戈专访《高山流水入舞来——龙庭波》

街舞者:

我看到的最漂亮写舞蹈家的文章!

鸣戈:《我的母亲》:

陈惠芳:

重温此文,感慨良多。安息吧!伟大的母亲!

许德民:

失去母亲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失去,但是,谁都无法避免这种永远的痛的失去,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假如有来世,我还是你的儿子,你还是我的母亲.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可以满足一个人最大愿望的魔力发生,那么,我的愿望是让父母亲起死回生!痛惜你的母亲离家远行去了,但愿她在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并在天堂注视着你们的健康和快乐.

鸣戈

德民兄:你说得太好太对了!

cat

伟大的母亲,在天堂保佑你们。

SLAN

"母亲以毕生的奉献精神与生活热情,优质地、全方位地完善着她每一个人生角色,感染着一切与她交往过的人健康向上地工作与生活着。"
向你的母亲致敬!

老朋友

情真意切,真挚感人,愿您的母亲在天堂安息。

老朋友

你儿子小学二年级时我就认识了你们,时间过的真快,一直挺欣赏你的文笔,文如其人.

长沙七哥

为你有个这样好母亲而骄傲,上帝保佑她在天国安息!

鸣戈旧诗:图腾:井与树(刊于93年6月《诗刊》)

小资

来世今生——
令我想到了湘西凤凰的经典广告词——为了你,我已等待千年

风动天下

再次看到 鸣老师的诗歌,读来依然是那么的清淅自然,让人感到无比的受用,诗歌不会因为年代久远而搁浅,越是好诗光茫越久,10多年来我不写诗歌,但每天都在读,我把过去所读到的与现在所读到的进行对比,为时代的进步诗歌的退步而感到失落,呼唤90年前的诗歌与诗人,时代的发展需要诗歌的革新,但决不是所谓革新的垃圾,举个简单的子,看到有一首还被人推选相读的“好诗”题叫“一把好乳“。。。。。真儒者不以文章名世,以德立世,诗也有德,这种德是那些哗众取宠所学不来的。。。。。
真希望像您一样的老诗人多出好诗,给诗者以读者的天空,而不是所谓”诗人“的相互吹嘘。
第一次读记得是在诗刊,15年后再读,却是在博客,网络无所不在,以后会常来读的。。。祝健康快乐

鸣戈

十多年来每天读诗的人是真诗人呀!哪位朋友?

鸣戈转帖:小说王国里的诗

陈惠芳

近20年了。鸣哥的诗歌及小说,我记忆犹新。重读此文,仿佛回到了从前。

鸣戈

惠芳兄:闲来翻一些旧作的剪帖本,还发现了几篇我们互赠的文字与诗,有空我再帖出来.作这些整理,其动力源就是回忆,但似乎也有些许重新上路的冲动,谁知道呢?

鸣戈转帖:慢慢地排队

陈惠芳

鸣戈:
现在,我仍沉浸在那种沉重的气氛之中。
这篇文章贴出后,反响很大。
是啊!我们都在这条路上,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吧。
我们是兄弟,要相互关照啊。

博主

我今早回广州的。
前晚,何立伟请我一家在长沙窑吃饭,本想叫上你的,怕你要值夜班。
蔡测海、王平、谢午恒都带夫人去了、还有我一哥们、现在是《潇湘晨报》的执行总编龚晓跃等。人都往老的方向发展了,但心态都还年轻,兄弟情感也越感值得珍惜,人生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唯有情谊是应当永远定格的!

陈惠芳

朋友朋友,越老,越是老朋友!
我们当更加珍惜以后的日子。
以后回长沙,一定要告诉我啊。

鸣戈转帖:诗人陈惠芳在对鸣戈的回忆

陈惠芳:

再读这篇文章,我的心又激动起来。鸣哥(鸣戈)是极重感情之人。与他交往,是我的福分。希望朋友们好好珍惜这样的友情。

竹叶清风

从感念的文字里,体会到了那时追求诗歌年轻的心。有着诗歌的浸润,精神的翅膀天蓝海阔。感动诗歌!感动诗兄!友谊地久天长……

小龙

哈哈,鸣哥不愧是鸣哥,果然本色依旧

鸣戈随笔:农历是记载感情的

猪猪到此一游!永远支持你!

美丽相逢

浓浓的笔触,浓浓的亲情,浓浓的依恋......

风儿

农历的日子好像更准确。写的不错,看得出来对亲情的眷恋,感情真挚,支持你!
有空到我家作客,随时欢迎你的到来。

半江秋月

经博主这么一提醒,原来快过重阳了。路过,问博主好。

NIUKESI

被恶搞的总统还是受人拥戴的总统。
被恶搞的诗人也还是受人尊敬的诗人。

小雪

中国人始终都是最在意感情的,尤其是亲情。虽然我是属于在公事公办的公历下成长起来的一员,不过我相信只要是身在异乡的异客无论年龄,都会被这些朴实的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浓烈感情而感动。

博主

多谢各位美言,这也给了我一些压力,写不写下去,这是个问题了

藤0226

农历有种怀旧的乡情

玉莹

以前认为农历与自己很远,与生活没有关系;看了你的美文后,才感触到农历是离我们最近的,因为它包含着情感。

鸣戈

如果您是我现实世界(相对虚拟世界)中的朋友,本人强烈请求朋友们留言实行实名制!谢谢

cat

好文章!好不在多的。
cat,一只猫,金色的,对坐在你的案头......不留实名,跟你捉迷藏。

哈尔

呵呵,好喜欢楼主的文笔,具有浓厚的乡情,气候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虽然我不及楼主的年纪,我也是看变型精钢长大的一代,但我也很怀念在故里的那些过去的日子,奶奶教我剁辣椒,腌辣椒,太阳出来晒被子,洗被单要用米浆过一遍,那样晒出来的被单硬硬的带着米香和太阳的味道,好喜欢,还要缝被子,以前的被子不是套进去的,要用针线将它缝起来,奶奶总是教我如何弄得有棱有角的,好喜欢那些纯棉的粗布,腊月里就要开始准备过年过节的食物,洗海带,洗完了要晾晒,屋前的空地上满满的海带像彩带一样在风中飘舞,还要打豆腐,打糍粑,常常去豆腐房帮忙烧火,就是为了等待刚出锅的,清香的豆腐佬.
看几个健壮的小伙子打糍粑的时候,站在一边手里捏着个大大的糯米团,好吃.
小时候不记得日子,总是大人们说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喜欢那种浓浓的节日气氛,走东家窜西家,问候的话都是你家的豆子准备好啦?准备打糍粑啦.

鸣戈

你的这段描述比我的文字更生动、更真诚,想来你一定是位感性而有着丰厚情感诉求的人,这样的人有着绿色的生命,是自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样的人,同时也更具创造世界的天赋!谢谢你!

鸣戈随笔:美语之外姚锡娟

博友:

文章也动人!

杏色玻璃

真不错.老一辈演员就是素质不一样,要是现在的那些,才懒得理这些事呢.

小报人

这样的文章只停留在博客上不应当

鸣戈的哥

兄弟你其实很会讲故事,不写小说和戏可惜了!

新浪网友

杜熊文在电影里的样子我还记得

oldtony叶航

学习戈鸣

鸣戈随笔:我之所以喝酒:

风子

自己“不把自己当人”一番,其实谁都有,这叫童心未泯,少一点事故,多一点真实,生活的趣味就多起来了

秋菊

赞同您的看法

下渡人家

酒亦有道,朋而友之
楼主的文字经岁月历练,沉淀而朴实,又不乏激情。
非我等即将而立之年的人可以明白,差距在经历和时间。

鸣戈

下渡人家果然近水识鱼性!"在虾"受之有愧!

下渡人家

先生客气了!
愚以为:人若水,初出茅庐若冰山雪化,点滴成涓涓细流,既而汇聚成欢快跳跃的小溪,奔腾若河流,和缓若大江,沉默似大海。故以为先生若大江,看似和缓,实汹涌不减当年。
近日得识先生文章,虽非细读,但仍感觉先生之真性情,先生虽近知天命,激情未减,壮志在酬,后生仰止。

阿地

好酒!好诗!好文章!
真情!真性!真汉子!

鸣戈

坤哥错爱了!

一尘

即便那么多喝酒的理由,我仍然劝你少喝

杏色玻璃

酒是性情,也是放纵,总是有利有弊。相信你会衡量。
在这里仿佛又看回以前的你。

cat

痛快就好,其他的算鸟。
压抑要它,高兴要它,酒是火箭,借它飞天。
酒是一尤物。
多喝点性情酒,不醉冇瘾。只是你到那去找那些性情人,不会糟践那尤物的朋友?
大部分的酒,不喝就不喝,也是豪气。

我爱茉莉博主回复:

酒之与你,好象就如夏日本小女子之爱茉莉,喜欢就喜欢,生活会因此更美。适量就行。

鸣戈

酒之于我,正如季侯于台风,在不断积蓄中暴发

拉木

无酒不欢!

鸣戈随笔:男人是男人的一个方向

玉莹

孩子,是人生旅途的支撑;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搀扶,更需要细细去品味;
当日子使他们变成大人时,幸福之溢沁满了心中.感动!祝贺!

槐荫树

舔犊之情--天下父母心,人间第一情

阿地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鸣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儿子潇

父亲是儿子的方向

风子

情真义切
父爱如山
从儿子看,是<背影>
从父亲看,在这里

李莎

曾潇,你老爸好可爱啊,他还真有心。你好幸福啊!!!不过,我要补一句,生日快乐!!!:)

访客
20岁的你长大了~~~~~~`真的羡慕你有一个如此懂得关心你的父亲~~~~~~~~~希望你不负你爸爸的的期望~~~

鸣戈随笔:广州窗外的乌云正朝着冬天撒欢

风子

来到南方的我似乎特别怕冷,我喜欢温暖的被窝,在秋雨后的晚上喝了酒回来,特别困倦,但最终还是没有扑倒床上,这个夜对与我很亲切,很惬意,不妨重温一下故乡的气息.
城市可以改变生活,但对于游子,它改变不了成长的记忆.
谢谢鸣戈

linlang

是啊,身在广州,还是怀念家乡的四季分明,夏是夏的样子,冬是冬的样子,春有花冬有雪,季节更迭之快有时候让你来不及去享受去体味就'倏'地过去了,不用看日历就知道大概到了什么节气了,广州是没有四季的

心愿
来自北方的我,三年来渐渐的习惯了广州,习惯了它的气候,习惯了它的生活方式,但还是仍喜欢大自然四季分明的气候.感觉那才是客观的自然.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酷暑,秋有硕果,就象人有喜怒哀乐一样浪漫和精彩.

下渡人家

坐看风云起,从容淡定的文字

鸣戈

下渡先生的点评同样总能使人感受到你心中的风云!

鸣戈

各位朋友,年底事务一大箩,无心恋博,久未更新见谅!

阿地

可能是怕冷的缘故,我喜欢广州.小时候在湖南几乎年年冬天生冻疮,苦不堪言.
感谢鸣哥多年来的厚爱.我的那些涂鸦早已过时,自娱自乐,建个"仓库"吧.

cat

怀念四季分明的“北方”,那春天,空气能使血液骚动,特别想干点事情,尽管年轻时为此很煎熬。广州的春天是白开水,北方的春天那,就是药。

鸣戈随笔:当年的“领袖”

哈哈

苦中作乐是一种应当赞许的精神

清爽

我尤其喜欢这份精致.如果我国在各方面都做到这份精致,发展品质就大不相同了.

珞娜

这段往事精致中透着精彩。现在的我着实感受到这份精致,相信它将会继续传承下去的。

下渡人家

一汪清泉见著茂林
一节衣袖见历人

鸣戈旧诗:爱的回忆

dingdong

让人终生铭记的好诗

丁冬

一直记得你这首《爱的回忆》,19年前用录音机录下来后,烂熟于心。感谢你,鸣戈!

鸣戈小说:白栅栏

SLAN

琐碎着 美好着

再来几篇

现在这样纯情纯洁的小说不多见了,隐喻也深

鸣戈散文:秋的事

徐梦蛟

鸣戈的文章颇得鲁迅《藤野先生》风味。

鸣戈歌词:不要说江南

lisa

清新,亮丽,流畅的诗文,优秀的文笔,飞跃的激情,于文字中,于思想中,带来了美丽的畅想,带来了心灵的愉悦。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9-12 00:21 , Processed in 0.1559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