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89|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6月1日起四大银行收取ATM查询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3 1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大银行跨行查询将收费 网民称银行抢劫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5 月19 日 |

昨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同时宣布了将从2006年6月1日起收取银行卡跨行、跨境查询手续费的消息。四大银行采取了一致的收费标准,持卡人在境内其他银行ATM机具上发生的查询交易,按每笔0.3元的标准向持卡人收取跨行查询手续费。对在境外银联网络上发生的ATM查询交易,将按每笔4元的标准向持卡人收取跨境查询手续费。

另外,四大行还调整了银行卡在境外ATM机具的取现交易手续费,调整后为每笔12元+交易金额的1%

银行收费 标准

5家银行跨行查询收费0.3元

从中国银联宣布对银行开收跨行查询费仅仅10天的时间,银行对持卡人的收费时代就全面到来了。

四大银行几乎在同时通过营业网点、网站、电话银行以及客户对账单等渠道,宣布了将从2006年6月1日起收取银行卡跨行跨境查询手续费的消息。

今年5月8日起,银联开始对银行间的跨行查询收取手续费,确定的收费标准为每笔0.2元,其中0.1元支付给提供自助设备的受理行,0.1元支付给银联。不过银联强调,两个0.1元是银联针对银行的收费标准,至于发卡银行向持卡人收多少钱,完全由各家银行在对服务品质、成本高低、市场竞争状况、营销策略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收费标准。

到目前为止,北京已有6家银行宣布从6月1日起开收跨行查询手续费了。除了深圳发展银行对境内跨行查询每笔收取0.2元外,其他的工、农、中、建、交五家都采取每笔收费0.3元的做法。

因此,可以推断5大银行收取的0.3元中,有0.1元收归己有。这几家银行也在收费公告中表示了“为适当弥补我行成本投入”的意思。

另外,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表示暂不收取跨行查询费,中信银行则表露出有可能收费的想法,但是目前尚未决定。

银行收费 说法

银行称收费为提高服务

各家银行均表示,收费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中国银联也在网站上就此发表声明:“银行卡ATM跨行查询交易与取现、消费等其他基本交易一样,也是一种金融服务,需要占用系统和网络资源,因此对于银行卡ATM跨行查询交易收取一定的费用,是符合市场经济有偿服务原则的。”

昨天,四大行在收费公告中也对收费作出了解释。建行表示,收费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有利于交易各方进一步改善服务。对跨行查询收费是想通过价格杠杆作用,引导持卡人更多地使用发卡行提供的查询渠道,减少不必要的跨行查询,减轻网络资源占用压力,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由于跨行查询对于持卡人来说并不是必需的,持卡人完全可以无须支付跨行查询手续费即可进行查询,因此并不是必然给持卡人带来经济上的压力。

银行收费 反应

逾九成持卡人不满意收费

不过,多数持卡人对银行和银联的说法并不认同。

新浪网上一项31002人参与的银联跨行查询收费调查中,截至昨天下午5点半,共有28086人表示不能接受ATM跨行查询收费,占到受访者人数的90.59%;只有6.9%的人表示可以接受收费。并且全部受访者中有92.91%的人认为是否收费与服务水平无关,只有5.8%的人认为收费能提高银行查询服务水平。另外,有20165人表示会因收费而不再使用跨行查询业务,占到所有受访者的65.04%;有11.59%的人表示不会影响继续使用这项服务;其余23.36%的人表示将视情况而定。

银行收费 算账

一个黄金周可进账75万元

记者在对持卡人的采访中发现,多数持卡人在跨行取款之前习惯先查询余额,有些持卡人还要在取款以后再查询一次,以确保交易的正确。由于包括工、农、中、建、交在内的大多数银行已经对跨行取款收取每笔2元的手续费,因此,持卡人每跨行取款一次,需要支付2.3元-2.6元的手续费。

来自北京银联的银行卡跨行交易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1日-7日,北京地区实现银行卡ATM跨行成功交易252.49万笔。假如当时开收每笔0.3元的跨行查询费,仅黄金周7天银行和银联就收入75.747万元,若加上跨行取款的手续费保守估计也有580.727万元。

而对一位持卡人来说,一张银行卡每年还要支付10元的年费,中行、建行还对500元以下、工行对300元以下的小额账户按季度收取3元的小额账户服务费。再加上跨行取款和查询的费用,一张银行卡每年需要支付各种服务费至少几十元。

银行收费 提醒

四招避免查询收费

为了避免交费,市民可以选择不收费银行的银行卡,但受网点布局和代发工资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持有收费的银行卡还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市民需要知道哪些操作方式可以省钱。

除了使用发卡行遍布街头的ATM机、自助终端提供的免费查询服务外,市民可以通过申请短信通知、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方式了解自己的银行卡账户余额。

据介绍,目前多数银行都推出了短信通知的服务,一些是有收费的,每个月收取3至5元不等,而有的银行也没有收费,一旦成功申请该服务后,只要账户余额发生变动,银行就会以特定号码发送账户变动信息至持卡人指定的手机或小灵通上。

此外,使用电话银行查询账户余额,由于要等待语音提示,即使操作熟练也需要1分多钟的时间,如果银行再插入一些理财产品的广告延长等待时间,电话费则更高。

【律协观点】

四银行形成了“行业价格联盟”

昨天,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邱宝昌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反对观点。

他说,银行作为企业,有权对自己提供的服务定价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但问题是:四大银行同时采取这项措施并不约而同地都收3角钱,就形成了变相的行业价格联盟,已经形成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就失去了选择权,“这对消费者造成了严重影响,肯定是不合适的!”

“四大银行的这种行为属于‘单方变更合同’,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邱宝昌认为,如果银行确需对自己提供的服务收取费用,应该由主管部门以听证的方式来确定是否收费,收多少?在听证中,应该明确“为什么要对这项服务收取费用,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等事项,绝对不应当由银行单方定价!

在采访中,邱宝昌再次抨击了银行方面提供的理由——根据国际惯例,他说,不能老拿国际惯例来说事儿,因为很多国际惯例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邱宝昌还建议说,在目前情况下,消费者应尽快淘汰不大使用的银行卡,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尽量避免使用这类服务。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正当方式向银行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表达自己的诉求。

【消协态度】

谨慎对待暂不发表意见

昨晚,记者致电中消协法律与投诉事务部主任王前虎就此进行采访时,他表现出少有的谨慎。王前虎说,虽然只是两三毛钱的事儿,但对于中国的13亿消费者来讲,就是个很大的事件了。“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但目前还不方便对媒体发布观点。”

王前虎一再强调:“如果是买衣服差了个扣子,可能不用这么谨慎,我就直接接受你的采访了。但这不行,这事儿影响太大。”

【钱眼看天下】

联网通用还是联网通收?

银行卡跨行查询手续费最初是中国银联巧立出来的名目,银联对银行一收费,银行自然就转嫁给了持卡人。

收3毛钱看起来并不多,人家银联说了查询有成本。但是持卡人习惯了在取款前后查查余额,以前是免费的,现在收费了,有六成多的持卡人打算以后不再使用这项服务了。银行也在收费的公告中教持卡人省钱的招,就是尽量在本行的ATM上查询。没有银联以前,持卡人就是这么做的。当时技术条件不允许,只能在本行的ATM上查询,可是银联从成立以来为“联网通用”的目标努力了5年多,这一开始收费基本又退回到没有联网的时代了。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整合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大家联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小灵通用户可以互通电话、互发短信。MSN的联系人也不再局限于以MSN和HOTMAIL为后缀的邮箱地址了,使用任何邮箱地址或手机号都可以被添加为联系人。试想如果电信运营商也要收个转网过路费,那移动的用户为了省钱只好动员全家亲朋好友都使用移动的手机,和联通用户、小灵通用户老死不相往来了。

早年银联刚成立的时候,跨行查询、取款都是免费的,因为当时没人用银行卡,要鼓励持卡人。现在全国有9亿多张银行卡了,持卡人离不开银联的服务了,银联收费的底气就足了起来。听说,银联还打算开收品牌服务费,并且已经有了方案,下一步是不是连跨行刷卡也要收费呢?联网到底是为通用还是为了通收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6-5-23 14:54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

抢着抢着就被抢习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5-23 14:55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

我也受不了,幸好招行,深发,光大不收.

其实我也不怎么查,不过听了查要扣钱就是不舒服,现在就是削减脑袋怎么渔利我们这些弱势群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5-23 14:56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

[M13] [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4:57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

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透露,截至2005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机构为175家,发卡量为9.6亿张。另据有关统计,截至2005年底,银联卡发卡量累计已达到5.5亿张。这意味着,银联有关收费将影响到5.5亿张银联卡持卡人。


四大争议

  争议一: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有关规定,持卡人ATM查询手续费并不在政府定价项目范围,而是属于商业银行自定项目。

  争议二:认为银联收费是以政府赋予的垄断身份向市场寻求垄断的巨额利润。中国银联方面解释,查询占用系统资源,收费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银联提高运营效率。

  争议三:查询收费违反《合同法》。依据《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擅自变更合同。

  争议四:除免年费的外,银行卡已经收取年费,在收取年费后再收取其他服务费属于重复收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4:58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

银行近期新增收费项目

  ●清点零钞收费

  工行、农行、建行等银行普遍对清点500枚(张)以上零币收取每笔4元以上的手续费。

  ●小额账户收费

  建行、中行相继对日均余额不足400元的账户,每季度扣3元的手续费。

  ●辅币兑换费

  (深圳地区)深圳部分银行对到银行兑换10元及以下零钞,按照兑换金额的1%收费,每笔最少收1元。

  ●大额提现收费

  (深圳地区)深圳部分银行对储户大额提现(个人20万元以上,机构账户50万元以上)收取0.07%至0.1%的手续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4:58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

计划收费项目

  ●品牌服务费

  中国银联还将对贷记卡、准贷记卡跨行交易,按照交易金额的万分之二向会员行收取“品牌服务费”。银行卡跨行取款收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4:59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

深发展银行昨天表示,将于近期发布公告,6月1日起对跨行查询收取手续费,境内跨行查询收费标准定在每笔0.2元。

事实上,尽管广州目前只有交行、深发展明确表示跨行查询要收费,但工行、中行、中信银行已在外地公布了跨行查询的收费细则实施日期也在6月1日。目前,广州的工行、中行、中信银行均表示暂未接到收费通知。

除了这四家银行外,光大、民生、农业、建设等银行还没传出跨行查询收费的消息,但以目前的态势看,这笔银联主导的收费很可能蔓延至所有银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5-23 15:02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

[M09] [M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5-23 15:05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6月1日起四大银行收取ATM查询费

要钱不要脸,混到这地步,实在悲哀.抵制四大银行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5-23 15:15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6月1日起四大银行收取ATM查询费

不要脸的人和事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5-23 15:19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6月1日起四大银行收取ATM查询费

前阵子去中行开个借记卡,竟然要预存 2000 元,还要收手续费13元, MM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5-23 15:24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6月1日起四大银行收取ATM查询费

QUOTE Created By 百草园 At 2006-5-23
前阵子去中行开个借记卡,竟然要预存 2000 元,还要收手续费13元, MMD

讲粗口,原来也是会的 [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5-23 16:26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6月1日起四大银行收取ATM查询费

[M30] [M30] [M30] 现在收钱的地方可真多,取钱收,查询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5-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Re: 真受不了银行抢钱 [M09]-6月1日起四大银行收取ATM查询费

各位同学,赶快学电话查询

可是电话银行查询要不要收钱啊? [M10]

我一直以为不用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9-12 23:29 , Processed in 1.6850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