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E.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06-3-31 00:4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学习! [M21]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匿名  发表于 2006-3-31 00:48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M01] [M01] LZ辛苦啦。 [M21]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09:3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微软WPF/E新计划不只是视觉效果
Martin LaMonica  30/03/2006
微软一项秘密计划显示将提供各种装置更好的图像显示功能,藉此与Adobe Systems一决雌雄。
微软高层在上周的Mix '06透露代号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Everywhere (WPF/E) 技术细节与预定发布日期。
预定于明年上半推出的WPF/E目的在将Windows Vista上生动的接口与外观设计搬到其它操作系统或非微软的浏览器。WPF/E软件将可以展示影片与2D向量图及动画,但还未具备Vista完整的3D图像与文件展示功能。
微软表示将提供Windows XP、Windows 2000、浏览器Firefox与Mac Safari及手机版本的WPF/E软件,至于Linux及非Windows Mobile手机上的WPF/E则需要第三方公司的协助,微软高层表示。
WPF/E是微软实践开发可在非Windows平台上执行软件的承诺表现。分析师表示,这和该公司过去口惠不实的作法截然不同。「过去我们说任何地点(eveerywhere)其实并不是真的任何地点,」微软Expression设计工具产品管理总监Forest Key说。「我们现在想要支持从浏览器到桌面端更多元的平台。」
而微软也表示将让开发人员可以利用它的开发语言C#及Visual Basic在其它操作系统及装置,包括Mac上撰写应用软件。
某种程度而言,WPF/E将是在浏览器上展示互动图片、动画与多媒体的主流软件Adobe Flash以外的新选择。
虽然微软花了很多时间大谈前端开发策略,不过分析师及业界人士认为还看不到这项软件的具体细节,而且Vista再次延后,在明年一月之前也不可能普及市场。尤其开发人员及设计师需要看到WPF/E具备了多少Vista及XP的完整展示层(presentation)功能,微软竞争者Laszlo Systems技术长David Temkin表示。
此外,Temkin表示非微软平台的使用者容不容易拿到WPF/E也是问题,因为这通常这需要浏览器外挂软件。「基本上他们是要推出新的浏览器外挂软件,但由于这需要厂商配合,所以要一点时间。」他说。
Temkin表示Laszlo还是会在自家工具中支持微软新的展示软件。目前该公司工具即可用Flash产生能在浏览器中执行的较大的应用,年底时还可以用AJAX。
开发者功能
微软挥军进入绘图市场,凭借的正是这几年来透过Visual Basic或Visual Studio所累积成的庞大开发者用户基础。
Vista上称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的软件,可展示开发人员开发出具备3D图片与向量图的应用软件。WPF可以执行在Vista及XP上,透过WPF/E,微软希望能让开发人员撰写Vista应用,并经过些许修改转到其它操作系统及浏览器上,微软的Key表示。
利用Vista及相关工具,开发人员可以撰写完整的Vista应用,并利用WPF将之展现在IE及Firefox上头。而有了WPF/E,开发人员则可利用JavaScript或C#、Visual Studio在Safari或Mac上的Fox撰写功能略弱的前端应用。样式(layout)则是以XAML写成,微软希望藉此让开发及设计人员间的沟通更方便。
而WPF/E应用的展示需要有浏览器外挂,Key表示这可能会预先包含在应用内。微软也提供一组称为Atlas的工具组可开发互动浏览器应用,不过不像WPF/E应用具有那么丰富的视觉效果。
Key表示WPF/E将在未来几个月中公布授权细节,「我们需要有人支持WPF/E与XAML,包括Java、Symbian-based手机及Linux,」他说。
霸主地位依旧?
微软计划中的种种使用者接口,再再显示该公司对Web应用设计者市场日愈重视,Burton Group分析师Peter O'Kelly说,微软过往在吸收设计人员的经验成败参半。
「1998年时,微软叫人家全部都用他家的产品,他叫开发人员:不要使用Flash,现在他开明多了。」
微软此举Adobe表示并不担心。「我们在设计人员市场称得上是霸主,而且还要持续成长,」Adobe平台营销与开发者关系总监Todd Hay说,过去半年来,近半用户已成功升级到最新版的Flash。
而且在微软步步进逼的同时,Adobe也还以颜色。Adobe积极发展称为Flex的Flash制作工具,并且和开原码开发工具Eclipse愈走愈近,以便能与微软Visual Studio打对台。
Adobe使用者多半是Mac死忠者,而微软Expression锁定的可望仍是Windows平台市场。
Mono项目开发主持人暨Novell副总裁Miquel de Icaza表示WPF/E有其优点,但他认为微软的使用者接口策略可能有种种但书,导致开发人员撰写出只能在Windows或IE上执行的应用。
「一般公开网页关系较小,但企业内开发人员或软件开发商可能面临『如果要浏览本网页,你得要有IE』或『想使用完整WPF,你需要有Vista才能执行。』」Miquel de Icaza说。
使用WPF的好处是使用者可以善用绘图硬图及Vista内建的通讯及流程工具,O'Kelly说。
「微软希望开发人员能感觉到使用Vista能享受到的东西,和不使用Vista时差别有多大。」他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09:3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Itanium设计团队集体跳槽AMD
Stephen Shankland  30/03/2006
超微公司(AMD)成功挖角原英特尔Itanium处理器的高级设计师Samuel Naffziger,和他在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的8位同事。
Naffziger是英特尔约50位挂名研究伙伴的高级设计师之一,负责Itanium回路和技术。他在2005年从效命8年的惠普公司(HP)Itanium设计团队,改投英特尔。
超微发言人Phil Hughes表示,Naffziger,将在该公司担任资深研究员,负责设计开发,但他拒绝透露Naffziger和另外8位Itanuim设计师的工作内容。2003年的一次收购,让超微取得位于科罗拉多Longmont的设计中心,距离柯林斯堡不远。
Naffziger并非Itanium产品线唯一的高级设计师 – 英特尔辩称他们人才济济 – 却扮演重要的角色。他曾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nternational Solid 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中,亲自介绍两款重要的Itanium芯片 -- 2002年的"McKinley"版和2005年的"Montecito"。
英特尔的Itanium一直以来运势不佳,最近一次是原订2005年推出的Montecito延后至2006年第二季。英特尔的服务器首长Pat Gelsinger也在本月承认,这次延迟让英特尔「难看」。但HP、英特尔和其它Itanium盟友仍充满信心,砸下数十亿美元恢复Itanium品牌的生气。Gelsinger说,其中部分经费将用来增加Itanium的工程人力。
超微采取不同的途径。与其创造新的、不兼容的处理器家族,该公司强化现有的x86处理器系列,加入64位记忆寻址等功能。英特尔原将这类功能保留给Itanium,但最后还是在成功的Xeon x86服务器芯片家族放入这些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09:41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欧盟忧心Vista又搞垄断伎俩
Dawn Kawamoto  30/03/2006
欧盟的反垄断主管单位担心微软即将推出的Vista操作系统可能再度引发争议,包括网络搜寻和PDF类格式化等功能,可能与该系统强迫搭售。
根据欧盟竞争委员会29日发表的声明,该会委员Neelie Kroes上周致函微软,强调有关Vista和其是否遵从委员会2004年之决议的两大担忧。
其中一项是Vista可能包含微软和其它公司已分别推出的功能,如网络搜寻、数字权利管理和制作PDF等固定文件格式的软件。另一项担忧是,微软是否会依规定揭露所有必要的技术信息给第三方,让Vista与竞争产品互通。
欧洲委员会将自30日起,针对微软没有服从该会2004年3月之判决的指控,召开连续两天的听证。微软的操作系统必须与竞争者的产品互通,也是上述判决的中心。委员会将决定微软是否被处以每日200万欧元的罚款。
虽然委员会致函微软说明其担忧,欧盟反垄断当局尚未对Vista展开正式调查。另一方面,微软则声称已经努力纳入外界对Vista的参与。微软29日的声明指出:「向业界与主管当局报告我们的产品开发计划,一直、也将是我们的优先事项。」但微软说尚未收到欧盟委员会的信函,该公司表示:「我们已经努力纳入伙伴和竞争者参与我们的计划,以便他们制造与Windows Vista互通的产品。」
但其它业界成员,都曾抗议微软过去的操作系统无法与他们的产品互通。欧洲可互通系统委员会(ECIS)将在本周的听证以利害关系人身份提出证据。ECIS的成员包括升阳公司、RealNetworks、IBM、甲骨文、Corel、诺基亚、Red Hat、Opera和Linspire。
ECIS主席Simon Awde以声明表示:「业界所企盼的,不过是尽速达到互通,以恢复在工作团队服务器市场上,以产品优劣为基础的竞争和消费者选择。委员会的判决已经过两年,我们仍未实现盼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09:4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微软准备把Hotmail带上桌面
Martin LaMonica  30/03/2006
微软公司计划把网页电子邮件系统Hotmail带到计算机桌面,相关软件目前已着手进行beta版测试。
微软本周推出「Windows Live Mail Desktop」的第一个测试版。这个程序是免费提供的Windows程序,可让使用者管理多重的电子邮件账号。此软件将与目前也在beta测试阶段的「Windows Live Mail」(Hotmail的未来版)互通。
此举象征微软Hotmail业务的一大转变。以往,Hotmail的使用者如果不想用网页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而想用桌上软件读取,必须成为这种付费服务的会员,最低收费20美元。此服务是微软「Windows Live」计划的一部分,微软希望日后它能扮演微软所有网页接口服务的轴心(hub)角色。
除了与多重的Windows Live Mail或Hotmail账户互通之外,新的桌上版软件也可用来管理POP3或IMAP账号,甚至连竞争对手Google的Gmail网页邮件信箱也管得到。
微软Windows Live Mail事业群首席产品总理Brooke Richardson说,目前参与测试者只以大约100大为限,「他们会为我们踢踢车胎」。
如果一切进行顺利,微软打算数周后或数月后就对数千名测试者发布这款软件,正式版可望在年底前推出。
目前约有100万人使用测试版的「Kahuna」(此为「Windows Live Mail」网页接口版的代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匿名  发表于 2006-4-23 22:19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M11] LZ怎么现在不更新乐
53#
发表于 2006-4-27 14:1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M36]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6-5-22 16:1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不知道楼主可不可以介绍一些关于HSDPA、WIMAX的东西呢?
对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比较感兴趣。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6-6-10 23:5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M21] [M21]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6-6-13 16:5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QUOTE Created By E.T. At 2006-3-27
[quote]QUOTE Created By zhms At 2006-3-25
來個稍稍有點跑題的。


消息 1:

美国国务院购买1.5万台联想电脑的决定在国内遭到批评,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美国人对于外国公司在美国经济中发挥作用仍感觉不适。据称,这些电脑总价值约为1300万美元,全部来自联想在罗利和墨西哥蒙特雷的工厂。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考马克在周三的媒体吹风会上说,这些电脑将用作非保密系统,由前IBM个人电脑部门提供服务。

  这笔电脑合同同时遭到自由派和保守派的批评,他们认为中国可能会利用安装在电脑中的硬件和软件对美国使馆和美国搜集情报的活动实施间谍行为。"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成员迈克-威塞尔称:"中国人获得情报的机会是明显的。"

该委员会主席拉里-沃特泽尔两周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空客将一条飞机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他不会因此担心,但是如果联想开始向涉外美国政府机构出售电脑,他会因此而不安。沃特泽尔周四表示:"我认为,国会成员将会对这笔交易做出强烈反应。"


消息 2:
北京时间3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联想在美国成功获取了一笔价值超过 1300万美元的政府PC订单,向美国国务院提供逾1.6万台台式机及相关设备。消息传出后,美国部分人对此表示了批评,认为美国务院购买大批联想PC,可能会对美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为解除怀疑,成功完成交易,联想集团日前表示,如果必须的话,该集团欢迎美方调查组检查联想PC的安全性。

  联想集团负责政府关系工作的副总裁杰夫·卡莱尔(Jeff Carlisle)表示:"我们没有什么可隐藏的事情。"但他也明确说明,任何调查工作都要有美国政府的委托书才能进行。联想通过美国一家政府IT集成商及供应商CDW-G与美国务院达成的供货协议,根据协议,CDW-G将向国务院提供1.5万台联想ThinkCentre M51台式机、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及1千台配置了高性能移动硬盘驱动器的联想ThinkCentre M51 mini-towers。从8月中旬开始,CDW-G每周将向美国务院供应500多台联想PC。

  卡莱尔称,这部分联想PC将在北卡罗莱纳州首府罗利和
墨西哥蒙特雷进行组装,而芯片都是在中国台湾生产,而不是在中国大陆地区。被联想收购的IBM的PC部门也是一样,所有IBM的PC产品都没有进行过改装,不会产生安全隐患。美中经济关系委员会的拉里·沃特兹尔(Larry Wortzel)最近表示,他希望美国立法者能够对美国务院从联想集团手中购买大量电脑的行动提出质疑。

  沃特兹尔表示:"如果你是一家外国情报机构,同时你又知道了一家美国联邦机构正在从你的公司里购买1.5万台电脑,你难道不希望在其中做些手脚吗?"对此,美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考马克(Sean McCormack)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这些电脑设备都会加上非保密系统,同时都会由前IBM的PC部门提供服务。然而,美国务院与联想的这些合约,还是遭到了来自由派团体和保守派人士的攻击。他们认为,多年以来,中国的实力正在不断增长。他们警告称,这笔PC交易可以帮助中国对美国使馆机构进行监视,同时可以通过在电脑中安装特殊硬件和软件来搜集情报。


美国务院买中国PC 挨轰
采用NYTimes文章  27/03/2006

美国人对外国企业在其国内经济的崛起日感不安,国务院近期向中国联想集团购买超过1.5万台计算机便招致批评。
这批价值超过1,300万美元的计算机,是由IBM去年5月卖给联想的两家美国本地工厂所制造。国务院发言人Sean McCormack上周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批计算机属于非机密性系统,并由前IBM的部门提供服务。
这次的计算机采购激起美国自由派和保守派各方团体的批评。在美国国会成功阻止东岸六大港由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皇族经营后,反对外国势力的一派大受鼓舞。批评者警告,这件交易可能有助中国利用植入计算机的软硬件,刺探美国使馆人员和情报搜集的行动。
美国国会为监督中美双边关系所成立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成员Michael R. Wessel表示:「中国(藉此)取得情报的机会非常明显。」该委员会主席Larry M. Wortzel两周前受访时表示,他不担心空中巴士(Airbus)在中国设立一条飞机生产线,但他担心联想开始向美国涉及外交事务的政府机关销售计算机。针对国务院的采购,他预言:「我认为国会成员对这类交易将有非常强烈的反应。」
联想集团是1984年在中国政府支持下所创立的上市公司,国有的中国科学院目前持股65%,其余股东为联想的员工。该公司拒绝评论与美国国务院的交易。
消息曝光是由于联想的经销商 – CDW Corporation完全持有的子公司CDW Government,在上周一(2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与国务院签订IT系统现代化的合约。位于伊利诺伊州的CDW表示,国务院已签下1,165万美元的合约,购买超过1.5万台联想ThinkCentre M51桌上型计算机,外加135万美元购买约1,000台联想ThinkCentre M51袖珍型(minitower)计算机。
CDW Government的联邦业务副总Max R. Peterson表示,国务院列出一张计算机采购表,其中包括联想的产品,并要求系统整合商报价,以根据院内的需求选择最后购买的机型。CDW赢得合约,并在去年11月开始提供500台联想计算机。
Peterson说,联想的中国股东在合约履行过程和计算机供应上,从未直接与国务院讨论。他强调,美国政府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已经核准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quote]


转一篇关于上述新闻可以让人思考的帖子

经过30年,中国终于杀到了美国的身边



前天看新闻, 最抓住我的眼球的, 呵~~~, 是一则"普通"的经济新闻:联想国际的杨元庆"愤怒"指责美国议员的"歧视". 美国政府已经采纳这个议员的建议"涉及保密的部分不使用联想电脑". 把杨元庆气得够呛, 说是对联想国际的声誉的严重诋毁.

各位网友可能觉得我大惊小怪, 美国佬的这种做法, 意料之中. 觉得这种新闻太普通了.

台湾确实是我们的核心利益, 因为台湾如果独立成功, 中国将分崩离析, 西藏,新疆,内蒙古将不保, 甚至其它省份都会独立. 中国很可能会消亡, 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所以它是我们的核心利益.
在这里, 我简单界定一下"核心利益"和"国家利益". 我所理解的"核心利益", 对一个国家是生死存亡的利益. 而"国家利益"则宽泛得多, 对一个国家有利的都可以说是"国家利益".
但是, 这个地球上, 目前的所有国际争端中, 找不到一个利益的损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台海没了, 对美国没有实质损失, 我们冲出第一岛链又能对美国有实质损失? 它还有第二岛链, 还有珍珠港, 还有中途岛, 就算我们把珍珠港拿下了, 又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了吗? 珍珠港离美国本土还有近4000公里, 我们能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吗? 就算中亚西亚各国全部加入中国, 我们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了吗? 不但没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还会和俄国在中亚西亚打起来. 反而破坏了中国的"势"
.
伊朗问题就算美国输了又如何? 美国经济军事会实质受损吗? 它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吗? 伊朗问题只不过是美国的"势"依然在扩张中出现的一个新战略点, 但并不是美国生死存亡的核心利益. 就算中俄加伊朗把伊拉克也攻占下来, 美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损害吗? 美国就会完了吗? 就算欧洲全部共产主义了, 美国就完蛋了吗? 就算美国全球的军事基地都没有了, 甚至都被中俄使用了, 美国就完蛋了吗? 美国是个巨大的八爪怪兽, 就算你神勇非凡斩了它的一只爪, 甚至两只爪, 甚至全部爪, 它还会长出来. 日本已经试过了, 它斩了美国的一只爪, 结果美国反身过来是无数个大巴掌, 无数只爪, 日本完蛋了. 美国自二战后, 给自己构筑了最强的战略态势. 把它的势力推进到其它国家的边境上了, 而它自己却在遥远的后方的后方的后方, 可以说, 这个地球上一百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占领美国的本土. 美国的核心利益到底在哪里?

美国的"国势", 在一战二战之后, 一直在扩张之中, 二战后其"势"已经覆盖了半个地球, 冷战后战胜苏联, 其"国势"更加直接扩张到东欧和中亚. 而中俄被逼到围棋盘上的两个角上. "中空"全被美国占领. 大家一定听过"美国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邻国"这句话. 明显的, 中俄处于"弱势". 按理说, 美国应该高枕无忧, 那美国还怕什么? 为什么还在东征西讨? 为什么就是不放过中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美国的战略目的是很清楚的, 把中俄彻底瓦解, 把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可能和它争夺领导权的潜在国家, 一个一个瓦解. 但是美国也是认真总结了以往大帝国灭亡的教训, 它现在不是要占领中俄, 而是瓦解, 分裂中俄成无数个小国家. 从地理实质上使中俄永不翻身.

美国为了实现这个战略, 向中俄开战了吗? 没有! 明摆着中俄都有核武器, 这游戏不好玩. 那美国就不玩了吗? 没有! 美国不但不开战, 还和苏联,中国联系来联系去的, 没有断绝过来往呀, 反观伊朗, 美国27年没理它, 再看印度, 如果再不核爆, 美国都懒得派大使了.

美国和以前的苏联, 以及现在的中俄, 不断的打招呼,谈话,握握手较较劲,发发脾气再解释解释. 二战刚结束时, 美国是想使用武力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的, 朝战, 越战大家也看到了. 可是美国却碰了个灰头土脸, 赶紧偷几本孙子兵法儒家道家回家悄悄研究. 大家应该注意到, 自越战后, 美国举世无双的军力, 却从来没有直接向弱势的中国或者俄国的直接相关利益开战(开战的都是用牛刀杀鸡), 直接占领中国这个要地, 占领俄国那个要点. 为什么?! 试了不行! 可美国休息了吗? 没有!

它一直在玩"阴"的! 经济攻势+军事压力+政治运动, "颠覆性煽动", 大家也看到结局了, 苏联没了, 南斯拉夫没了. 如果不是小平在, 中国在89年早就没有了(小平仙逝时, 俺泪流满面:苍天你不可丢下我苦难的中华呀).
原来瓦解一个国家(地区), 不一定非军事进攻不可的.

这是大家都懂的战略. 那处于弱势的中国, 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进攻美国在海外的"爪子"是最愚蠢的(美军海外基地)! 结局就会和愚蠢的二战日本人一样! 如果我们直接进攻美国的本土, 那么美国所有在海外的爪子, 都得要快速收缩. 可是军事进攻美国本土明显行不通. 把台湾打下来可以解决自己目前的困境, 可也伤不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它依然有无穷的精力可以搞中国, 中亚西亚, 西藏新疆, 没完没了. 台湾困境我们一定要解决, 但是不能为解决而解决, 中华民族的智慧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杀伤"美国, 美国这个怪兽不除掉它的兽性, 全世界永无宁日.

军事手段一时伤不到美国的本土. 那我们也搞颠覆性煽动,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能煽动美国人民上街游行吗? 我们能煽动美国学生去白宫绝食示威吗? 我们能煽动美国工人武装反抗吗? 我们能在美国搞一个反政府武装吗? 我们能发动舆论批评美国总统"贪污腐败滥用职权"吗? 我们能搞一个"中国之音"吗? 都不行! **, 怎么美国人能用, 我们就不能用?!

明知道美国的手段不过尔尔, 可为什么美国在中国一用就灵, 中国对美国却用不了? 各位网友一想就能想通: 美国最强的全球第一的经济实力!(政治制度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来源于经济基础, 反作用于经济)

班里考试, 如果第一名只比第二名高一分. 大家其实都会认为:他俩其实都是第一名. 那美国的第一到什么程度? 我给大家看一个表:

35年来中国及其它世界各国GDP排名

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255亿美元

02----日本----------2068亿美元

03----西德----------2037亿美元

04----法国----------1470亿美元

05----英国----------1236亿美元

06---意大利---------1077亿美元

07---加拿大----------851亿美元

08--澳大利亚---------429亿美元

09---墨西哥----------396亿美元

10---西班牙----------390亿美元

11----瑞典-----------357亿美元

12----荷兰-----------351亿美元

13----中国-----------272亿美元 ★★★★★

198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2,7956亿美元

02----日本---------1,0279亿美元

03----西德-----------8261亿美元

04----法国-----------6824亿美元

05----英国-----------5367亿美元

06---意大利----------4546亿美元

07----中国-----------3015亿美元 ★★★★★

08---加拿大----------2689亿美元

09---西班牙----------2218亿美元

10---阿根廷----------2090亿美元

199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5,8033亿美元

02----日本---------3,0522亿美元

03----德国---------1,5470亿美元

04----法国---------1,2198亿美元

05---意大利--------1,1045亿美元

06----英国-----------9946亿美元

07---加拿大----------5827亿美元

08---西班牙----------5115亿美元

09----巴西-----------4650亿美元

10----中国-----------3878亿美元 ★★★★★


1995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7,4005亿美元

02----日本---------5,2929亿美元

03----德国---------2,4166亿美元

04----法国---------1,5257亿美元

05----英国---------1,1032亿美元

06---意大利--------1,0661亿美元

07----中国-----------7006亿美元 ★★★★★

08----巴西-----------6756亿美元

09---加拿大----------5760亿美元

10---西班牙----------5709亿美元

200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9,8247亿美元

02----日本---------4,7661亿美元

03----德国---------1,8752亿美元

04----英国---------1,4409亿美元

05----法国---------1,3133亿美元

06----中国---------1,0808亿美元 ★★★★★

07---意大利--------1,0776亿美元

09---加拿大----------7242亿美元

08----巴西-----------5998亿美元

10---墨西哥----------5814亿美元

2001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

01----美国--------10,1714亿美元

02----日本---------4,2451亿美元

03----德国---------1,8738亿美元

04----英国---------1,4063亿美元

05----法国---------1,3027亿美元

06----中国---------1,1590亿美元 ★★★★★

07---意大利--------1,1409亿美元

08---加拿大----------6771亿美元

09---墨西哥----------6178亿美元

10---西班牙----------5775亿美元


2002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3831亿美元

02----日本---------3,9934亿美元

03----德国---------1,9841亿美元

04----英国---------1,5636亿美元

05----法国---------1,4313亿美元

06----中国---------1,2371亿美元 ★★★★★

07---意大利--------1,1843亿美元

08---加拿大----------7167亿美元

09---西班牙----------6531亿美元

10---墨西哥----------6304亿美元

2003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2004年1月1日汇率)
01----美国--------10,8572亿美元

02----日本---------4,2907亿美元

03----德国---------2,3862亿美元

04----英国---------1,7750亿美元

05----法国---------1,7316亿美元

06---意大利--------1,4554亿美元

07----中国---------1,3720亿美元 ★★★★★

08---加拿大----------8505亿美元

09---西班牙----------8271亿美元

10---墨西哥----------6116亿美元

2005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名义汇率计算)
1---美国--------14,4866亿

2---日本---------4,6638亿

3---德国---------2,7301亿

4---英国---------2,2275亿

5---中国---------2,0548亿 ★★★★★

6---法国---------1,9727亿

7---意大利-------1,7096亿

8---加拿大-------1,0345亿

9---西班牙-------1,0190亿

10--印度----------719,8亿
第一的美国, 领先第二那么多! 领先程度以"倍数"计算! 领先中国更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我们就能明白,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使用"颠覆性煽动"就灵验, 中国对美国却根本用不了. 原来, "颠覆性煽动"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是大经济欺负小经济的典型非军事手段!

超强无比的经济实力, 就是美国的金钟罩! 就是美国无数只爪子被斩断又再生的来源, 就是美国无敌于天下的军事力量的源泉, 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美国不惧怕"军事战争"的胜败, 爪子被斩了还可以再生. 但最害怕"经济战争"的胜败, 因为其胜败将直接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

可能有网友会说: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啦, 何况美国; 或者说:还不至于到生死存亡那么严重.

这里说一件大家都听说过的事情.

各位网友注意一下上表中从1980开始的, 特别在1990年和1995年, 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 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 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 缩小到一半的程度. 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 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 美国人没有吭声. 按理说, 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 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 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 二战时就分裂了, 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 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 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 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哪个"历史性时刻"! 日本企业更加是兴奋异常的大举进入美国大量收购美国企业, 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 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 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 "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 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 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1980年, 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 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 1985年, 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 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 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 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 如果日本央行干预, 日元升不了值. 可惜呀, 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 美国驻军,政治渗透, 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 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推高日元的,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 没有. 接着看下去. 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 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 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 净赚4亿美元! 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 美国人民胜利了!!!!! 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 我们可以从上表中, 看看1995年之后, 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 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 日元升值怎么啦? 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 日元升值, 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 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 怎么转移呀?!

我给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 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 假设我在1983年吧, 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 进入日本市场, 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 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 日元开始升值, 到1988年初, 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 那就是48000亿日元. 这时, 日元升值到1:120. 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 然后兑换回美元, 那么, 就是400亿美元! 在5年时间中, 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 那么日本呢? 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 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 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 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 你想一想, 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 日本"失去的十年", 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 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 其它财团呢? 嘿嘿, 而且我的假设还只是到1988年, 如果是到1995年, 日元升值到1:79, 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中, 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美国赚够了, 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 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 美元暂时性的贬值, 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 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 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美国人玩上瘾了. 1998年, 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四小虎身上又来了一次, 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 唯一不同的, 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 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备们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 结局大家也看到了, 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 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

唯一市场硬挺住了索罗斯的进攻, 保住了香港的发展果实. 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 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 违反市场经济规则, 大错特错! 当时的曾荫权后来说过:"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 我坐在床头哭了, 不是为我自己, 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 害了香港, 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 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他国"新闻自由", "市场经济", "民主人权"了吧.

美国停手了吗? 没有, 现在压迫人民币升值了! 各位明白了吗? 知道为什么中央政府突然狂力打压上海北京的房地产市场? 知道为什么中国股市那么惨了吗?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还是4月曾说了一件事情:" 有一个40亿美元的外资在上海炒房地产, 已经退出中国了. 这样的外资, 不要也罢!" 明白了吗? 中国股市是一个弱势股市, 很容易被美国财团利用. 中央不可能放松对股市的控制, 否则中国经济将会在外资的攻击中崩溃!
现在各位知道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国家外汇管制, 汇率控制, 打压房地产, 控制股市, 知道为什么中国要保持巨额外汇储备, 为什么最近央行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贷款规定, 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要求进出口贸易平衡, 为什么要扩展东南亚贸易市场和欧盟市场, 为什么要加WTO.

中美之间的经济战争, 早就已经开场了, 而且来来回回过了几百招了. 我们大多数网友还懵懵懂懂的只盯着台海, 盯着中亚美军又多了一个军事基地.

我刚才说了, 经济战争的成败, 直接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 有些网友会说不至于那么严重. 呵~~~, 我给一个国家各位参考一下. 加拿大! 加拿大每年大约需要30万移民. 这是加拿大政府给移民局的任务(以加人口的10%为标准). 移民局完不成这个任务, 是要向国会解释的. 我们网友一定接触过身边越来越多的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 加拿大那么喜欢移民吗? 非也! 因为如果不移民, 加拿大的人口增长率就是负数!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人口越来越少, 房地产市场就会越来越萎缩, 连带整体经济持续下滑, 最终结果, 就是亡国!
哇, 不会亡国吧? 大家不要忘记了, 加拿大和美国, 是移民国家, 是没有根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里的每一个人(除了印第安人), 都又自己的"故国". 加拿大经济不景气的话, 移民将会离开这个国家, 因为他们的根不在加拿大! 美国一样! 别以为美国"创造"出了一个"美国人"民族. 呵~~~, 他们还不够历史分量! 谁能说得清什么叫"美国人"?

十多年前, 我曾和朋友聊天时说过: 灭亡美国根本不需要战争, 只要中美经济对调一下, 美国就可以亡国!

美国靠什么维持它的国内认同? --->最强大的经济实力! 这个最有钱的国家, 科技实力最高, 其结果就可以给国民最自豪的国家感觉, 最荣耀的国家身份. 最终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发疯一样的冲去美国, 形成良性循环.

有厚重历史的民族, 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消亡. 俄国再苦, 俄罗斯人依然会留下大部分; 中国再穷, 最多就是内战, 出海外的依然是少数. 欧洲,日本,韩国,朝鲜都如此. "根"是我们这些历史民族的生命. 再苦也是故乡土, 再穷也是故乡垄.

维持最强大的经济, 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日本80-90年代收购美国公司失败的遭遇, 联想国际杨元庆的遭遇,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的遭遇, 海尔竞购美家电巨头美泰的遭遇. 就是因为中国已经杀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了!!!!!

中国政府可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无能, 我们经过30年, 千辛万苦终于杀到了这个怪兽的身边了. 加入WTO, 你们是否能再理解深一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6-6-13 17:1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M13] [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6-6-13 17:3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信息与电子科技产业新知及动态[/color]

敌人是狡猾狡猾地.....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地.... [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17 16:27 , Processed in 0.3732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