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07|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8 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录

驴子的故事.............................................1楼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3楼
用"对方"的方式爱另一半...........................4楼
人有千千万万颗不同的"心"........................5楼
到了世界各地才知道...............................10楼
广州人交多少个人所得税才算合适.............11楼
沟通的力量...........................................14楼
婚姻剪影..............................................29楼
莫非定律..............................................34楼
你不必追求优秀,但你可以做到良好..........37楼







该帖由: Haruchan修改,时间 2003-12-24 下午3:1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8 09:32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驢子的故事

你/妳也在井裡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

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

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

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

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驚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

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剷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

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

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darkred]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

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

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darkred]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

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darkred]墊腳石[/darkred],

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

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

實際上泥沙幫助了牠,這也是改變命叩囊?刂?弧?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

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

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

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突破難困並找到自己的天空.

[blue]請牢記以下五個快樂的小秘訣:


1.不要存有憎恨的念頭。

2.不要讓憂慮沾染你的心。

3.簡單地生活。

4.多分享。

5.少欲求。

生活中 很多事情都值得去享受 ......

遇見了一個談得來的朋友
看見了一部動心的電影
聽見了一首感動的音樂
想見了一幕難以忘記的情景...
我們其實都有很棒的人生~[/blu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3-12-8 09:41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8 10:04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B]把煩惱寫在沙灘上[/B]

有一個中年人,年輕時追求的家庭事業都有了基礎,但是卻覺得生命空虛,感到徬徨而無奈,而且這種情況日漸嚴重,到後來不得不去看醫生。


醫生聽完了他的陳訴,說:「我開幾個處方給你試試!」於是開了四帖藥放在藥袋裡,對他說:「你明天九點鐘以前獨自到海邊去,不要帶報紙雜誌,不要聽廣播,到了海邊,分別再九點、十二點、三點和五點,依序各服用一帖藥,你的病就可以治癒了。」


那位中年人半信半疑,但第二天還是依照醫生的囑咐來到海邊,一走進海邊,尤其在清晨,看到廣大的海,心情為之開朗。


九點正,他打開第一帖藥服用,裡面沒有藥,只寫了兩個字「[darkred]諦聽[/darkred]」。他真的坐下來諦聽風的聲音、海浪的聲音,甚至聽到自己心跳的節拍與大自然節奏合在一起。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如此安靜的坐下來聽,因此感覺到身心都得到了清洗。


到了中午,他打開第二個處方,上面寫著「[darkred]回憶[/darkred]」兩字。他開始從諦聽外界的聲音轉回來,回想起自己童年到少年的無憂快樂,想到青年時期創業的艱困,想到父母的慈愛,兄弟朋友的友誼,生命的力量與熱情重新從他的內在燃燒起來。


下午三點,他打開第三帖藥,上面寫著「[darkred]檢討你的動機[/darkred]」。他仔細地想起早年創業的時候,是為了服務人群、熱盏毓ぷ鳎?鹊绞聵I有成了,則只顧賺錢,失去了經營事業的喜悅,為了自身利益,則失去了對別人的關懷,想到這裡,他已深有所悟。


到了黃昏的時候,他打開最後的處方,上面寫著「[darkred]把煩惱寫在沙灘上[/darkred]」。他走到離海最近的沙灘,寫下「煩惱」兩個字,一波海浪,立即淹沒了他的煩惱,洗得沙上一片平坦。


在這個故事中的中年人,他是甚麼樣的人?可有類似的人曾出現在你身邊?醫生開的四個處方「[darkred]諦聽、回憶、檢討你的動機、把煩惱寫在沙灘上[/darkred]」對這位中年人代表甚麼意義?你會如何詮釋這四個處方呢?


甚麼時候你曾「諦聽」過你自己?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甚麼時候你會回憶?又甚麼時候你會檢討你的動機?你在從事現在工作的初衷是甚麼?你有哪些煩惱?你是如何放下煩惱得?

對故事中的中年人,是甚麼原因讓他再回憶當中,從他的內在重新燃燒起生命的力量與熱情來呢?對你而言,你的生命的力量與熱情是甚麼?你有多久沒有這樣的熱情與力量了?甚麼原因造成你失去了這份熱情與力量?經過這樣的反思,這個故事告訴了你甚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2-8 10:13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B]用「對方」的方式愛另一半[/B]

我的母親是個非常好的人,自小,我就看到她努力地維持一個家。

她總是在清晨五時起床,煮一鍋熱騰騰的稀飯給父親吃,

因為父親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飯。

然後,還要煮一鍋乾飯給孩子吃,因為孩子正在發育,

需要吃乾飯,上學一天才不會餓。



每個星期,母親會把榻榻米搬出去曬,曬出暖暖的太陽香。

每天下午,母親總是彎著腰,刷著鍋子,

我們家的鍋子每一個都可以當鏡子用,完全沒有一點污垢。

晚上,她努力蹲在地上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細地擦拭,

家裡的地板比別人家的床頭還乾淨,打著赤腳也找不到一絲灰塵。



[green]我母親是個認真辛勞的好女人。

然而,在我父親的眼中,她卻不是一個好伴侶。[/green]


我成長過程中,父親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單,不被瞭解。

我的父親是個負責的男人。

他不抽煙、不喝酒,工作認真,每天準時上下班,

暑假還安排功課表,安排孩子們的作息,

他是個盡責的父親,督促孩子在功課上有所成就。

他喜歡下棋、寫書法,沉浸在古書的世界。

我的父親是個好男人,在孩子們眼中,他就像天一樣大,保護我們、教育我們。



[green]只是,在我母親的眼中,他也不是一個好伴侶,

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看到母親在院子的角落中,暗暗無聲地掉淚。[/green]

[darkred]父親用語言,母親用行動,表達了他們在婚姻中所面對的痛苦。[/darkred]



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也聽到父親與母親在婚姻中的無奈,

也看到、感受到他們是如此好的男人與女人,他們值得一椿好婚姻。

可惜的是,父親在世的歲月中,他們彼此的婚姻生活都在挫折中度過,

而我,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長,我問自己:「兩個好人為什麼沒有好的婚姻﹖」



[red]自以為是的付出[/red]


我長大後,進入婚姻,漸漸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婚姻的初期,我就像母親一樣,努力持家,努力地刷鍋子、擦地板,

認真地為自己的婚姻而努力。

奇怪的是,我不快樂;看看我的先生,似乎他也不快樂。

我心中想,大概是地板不夠乾淨,飯菜燒得不夠好,於是,

我更努力擦地板,用心做飯。

似乎,我們兩個人還是不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正忙著擦地板時,先生說﹕「老婆,來陪我聽一下音樂﹗」

我不悅地說﹕「沒看到還有一大半的地方沒有擦﹗」

這句話一說出口,我呆住了,好熟悉的一句話,

在我父親母親的婚姻中,母親也經常這樣對父親說。

我正在重演父母親的婚姻,也重複他們在婚姻中的不快樂。

有一些領悟出現在我的心中。

「你要的是﹖」我停下手邊的工作,看著先生,想到我父親.....

[darkred]他一直在婚姻中得不到他要的陪伴[/darkred],母親刷鍋子的時間都比陪他的時間長。

不斷地做家事,是母親維持婚姻的方法,她給父親一個乾淨的家,

卻從未陪伴他,她忙著做家事,[darkred]她用她的方法在愛父親,這個方法是「做家事」[/darkred]。

而我,我也用我的方法在愛著我的先生。

我的方法也是母親的方法,我的婚姻好像也在走向同一個故事

「兩個好人卻沒有好婚姻。」

我的領悟使我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停下手邊的工作,坐到先生的身邊,陪他聽音樂,

遠遠地看著地上擦地板的抹布,像是看著母親的命摺?

我問先生﹕「你需要什麼﹖」

「我需要妳陪我聽聽音樂,家裡髒一點沒關係呀,

以後幫妳請個傭人,妳就可以陪我了﹗」先生說。

[darkred]「我以為你需要家裡乾淨,有人煮飯給你吃,有人為你洗衣服.....」[/darkred]

我一口氣說了一串應該是他需要的事。

「那些都是次要的呀﹗」先生說。「我最希望妳陪陪我。」

原來我作了許多白工,這個結果實在令我大吃一驚。

我們繼續分享彼此的需要,才發現他也做了不少白工,

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愛對方,而不是對方的方式。



[darkred]幸福的路徑[/darkred]



自此以後,我列了一張先生的需要表,把它放在書桌前,

[green]他也列了一張我的需求表,放在他的書桌前。

洋洋灑灑十幾項的需求,像是有空陪對方聽音樂、有機會抱抱對方、每天早上kiss拜拜。[/green]

有些項目比較容易做到,有些項目比較難,像是「聽我說話,不要給建議。」

這是先生的需要。如果我給他建議,他說他會覺得自己像笨蛋。

我想,這真是男人的面子問題。

我也學著不給建議,除非他問我,否則我就只是傾聽,順服到底,連走錯路時也一樣。

這對我實在是一條不容易學習的路,不過,比擦地板要輕鬆多了,

而我們在需求的滿足中,婚姻也愈來愈有活力。

在我累的時候,我就選擇一些容易的項目做,像是「放一首放鬆音樂」,

自己有力氣的時候就規劃「一次外地旅遊」這樣的事情。

[blue]有趣的是,「到植物園散步」是我們的共同項目、共同需求,

每次婚姻有爭吵,去到植物園,總能安慰彼此的心靈。[/blue]

其實,這也可想而知,原本我們就是因為對植物園的喜愛而相知相惜,

一起走入婚姻,回到園子就會回到多年前彼此相愛的心情。

問對方:「你要什麼?」這句話開啟了婚姻另一個幸福之路。

兩個好人終於走上幸福之路。

現在,我也知道父母親的婚姻為何無法幸福,

[darkred]他們都太執著用「自己」的方法愛對方,而不是用「對方」的方式愛另一半。[/darkred]
自己累得半死,對方還感受不到,最後面對婚姻的期待,也就灰心而死了。

[darkred]既然上帝創造婚姻,我想,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好婚姻,

只要方法用對,作「對方要的﹗」而非自己「想給的﹗」

好婚姻,絕對是可預期的。[/darkr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3-12-8 10:16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人有千千萬萬顆不同的 " 心 "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開心
想念一個人的時候憂心

難過的時候傷心 痛苦的時候揪心
失望的時候痛心 挫折的時候灰心

認真的時候用心 迷糊的時候粗心
努力的時候盡心 投入的時候專心

多情的時候癡心 牽絆的時候掛心
懷疑的時候猜心 無情的時候狠心

動之以情時苦口婆心
無以動之時漫不經心

好心,壞心,真心,良心,是非之心 ....等
到底哪顆才是我的 連自己也分不清

為何有如此多的心?

也許就因有得有失
心才隨之起落高低,難以自理

人的心,有如一張空白的畫紙
給它色彩它便多彩;給它灰澀,它便黯然

就看你自己,因為執筆的人是你

怎樣調和心情的色彩,去填滿畫紙裡的空間
是紛亂 or 繁雜,都在於你 ~~ 無人能替 ~~

人的心,有如天平
許多生活的大大小小、點點滴滴常在失衡的邊緣
秤著生命的重量而承受的重,承受的輕

有的得捨,而有的得取,有的得放,而有的得收

你永遠無法貪心,因為它很公平付出多少心力,
花費多少心血
放上去,一秤便知半點不由人

你想獲得,相對的也該有付出心
一旦放了就難以找回

~~~~記得~~~~

將 心 比 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3-12-10 22:43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微笑]坐看haru讲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0 22:56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来来来,讲故事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3-12-11 12:56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每次读完类似的文章,总是有突然把压在身上的某种东西一下子抖落了的感觉。一小段时间里生活变轻松起来,不再迷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3-12-11 13:45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4 15:05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到了世界各地才知道

[darkred]亚太:[/darkred]
到了中国才知道只生一个好;
到了台湾才知道骂祖宗都可以面带微笑;
到了香港才知道明星为什么都想戴面罩;
到了日本才知道死不认账还会很有礼貌;
到了韩国才知道亚洲的足球让上帝都差点疯掉;
到了泰国才知道见了美女先别慌拥抱;
到了印度才知道人还得给牛让道;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四周都是水还得管别人要;
到了印尼才知道华人为什么会睡不着觉;
到了阿富汗才知道冤枉都不能上告;
到了伊拉克才知道污染会让你死掉;
到了中东才知道分不清楚到底是人的生命还是民族尊严重要;
到了阿拉伯才知道做男人有多么骄傲;
到了澳洲才知道有袋子的鼠肉也很有味道;

[darkred]欧洲:[/darkred]
到了德国才知道死板还有一套一套;
到了法国才知道被人调戏还会很有情调;
到了西班牙才知道被牛拱到天上还能哈哈大笑;
到了奥地利才知道连乞丐都可以弹个小调;
到了英国才知道为什么牛顿后来都信奉基督教;
到了荷兰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当街拥吻也能那么火爆;
到了瑞士才知道开个银行账户没有10万$会被嘲笑;
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
到了意大利才知道天天吃烤pizza脸上都不会长疱;
到了希腊才知道迷人的地方其实都是破庙;
到了南斯拉夫才知道为什么有人不想回到祖国的怀抱;
到了斯堪德勒维亚才知道太阳也会睡懒觉;
到了俄罗斯才知道有这么大块地也会有人吃不饱;
到了梵帝冈才知道从其境内任何地方开一枪都会打到罗马的鸟;

[darkred]美洲:[/darkred]
到了美国才知道不管你是谁乱嚷嚷就会中炮;
到了加拿大才知道比中国还大的地方人口比北京还少;
到了墨西哥才知道佐罗为什么现在不出来瞎闹;
到了巴拿马才知道一条河也能代表主权的重要;
到了古巴才知道雪笳有n种味道;
到了巴西才知道衣服穿的很少也不会害臊;
到了智利才知道火车在境内拐个弯都很难办到;
到了阿根廷才知道不懂足球会让人晕倒;

[darkred]非洲:[/darkred]
到了埃及才知道一座塔也能有那么多奥妙;
到了撒哈拉才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
到了南非才知道随时都可能被艾滋病亲吻到;
到了很多非洲国家才知道人吃人其实有时候也是种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4 15:14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广州人交多少个人所得税才算合适?



话题背景
近日,广州有媒体提出,广州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2500元为宜,将个税起征点这个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再次点燃。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广州市民家庭收入居全国首位,广州市民个税缴交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关于广州人的个税负担是否太高的问题,一直以来是市民争论的焦点之一。不少市民认为,广州人收入高,但生活费用也比其他很多地方高,800元起征点全国一刀切,对于广州人来说显失公允。最近就有广州市人大代表到广州市地税局座谈,希望税务部门在个人所得税这个税种上给予纳税人一些优惠政策,显示出广州人个税税负问题已引起人大代表的关注。那么广州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多少才合适?

记者调查

广州人个税缴交高出全国5倍多

据了解,广州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一直居全国之首,去年达到14694元,广州人均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国内也名列前茅。据统计,去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996亿元,以13亿人口算,每人纳税76元多,而广州市去年个人所得税收入达41.8亿元,按全市1000万人口(含番禺,花都,从化区)算,人均纳税41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个人所得税占我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6.57%,而这个比例在广州高达15.5%。

工薪族成缴税主力富人多漏税

据广州市税务部门提供的情况表明,在广州,90%的个人所得税是靠单位代扣代缴,有单位的工薪一族是个税缴交主力。而广州的私营企业已占了经济的半边天,这部分人成了个税偷漏的盲点。老百姓抱怨出现了穷人缴税富人漏税的局面。

例如,长期以来,广州市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业户,缺乏财务会计上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机制,纳税意识淡薄。他们上缴国家的税收与实际应缴数比较普遍偏低,有的业户实际缴纳的税款仅是应缴数的两至三成,有的更低。今年地税局加大征收力度,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收5918万元,同比增长1.5倍。个体工商户漏税问题有多严重可见一斑。

广州市地税局有关人士指出,既然地方税务机关没办法制订个税优惠政策,那就更要扭转高收入阶层缴税少的情况,让老百姓缴税时心理平衡一些。

月入8000在广州也不算富

就广州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记者特地采访了一位在某上市公司当财务人员的李小姐。李小姐月入8000元,从收入绝对额来看,也算是工薪族中高收入者了,但她在给记者算了一本账后坦言:在广州我也算穷人。

据她介绍,她大学毕业后留在广州,父母在家务农,收入很少,也没有退休金、公费医疗,妹妹在广州读书。虽然月入8000元,但每个月个人所得税扣去983元,将近1/8,剩下7000元,由于单位不再提供住房,目前和男友供楼,分摊月供近1500元,妹妹刚上大学,每年学费要6000元,加上其他杂费,每月要给她1000元左右,赡养父母每月1000元,七扣八扣,留给自己的就剩3000多了,加上日常开销也所剩无几。本来想充充电,读在职MBA,看到学费要上万元,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800元起征点20年一贯制

据了解,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法是1980年颁布的,当时就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800元。当时的物价水平很低,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职工收入以工资为主,每月收入达到800元的可谓凤毛麟角。800元的起征点其实是针对外国人在华取得收入制订的。1994年个人所得税税法做了一些修改,但起征点没变,可以说是20年一贯制。

专家视点

1000~1500元起征点合适

郝如玉(中央财经大学财税系主任):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学术界普遍认为存在调整的必要,20年前的物价指数和收入组成已发生极大的变化,再沿用800元的起征点已不合时宜。上世纪80年代虽然大家靠工资生活,但国家负担医疗、养老、教育等大的生活支出,而且大家都吃大锅饭,贫富差别极小,不存在靠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情况。目前经济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医疗、养老、教育都变成了个人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说,纳税人的生活负担其实比起从前重了,应该提高起征点。

学术界对于起征点目前有两种意见:一是全国统一为1200元~1500元,另一种是分地区给予一定的幅度差别,毕竟西部和东部的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易一刀切。我个人认为起征点1000元~1500元较合适。值得注意的是,税务负担越重,人们偷漏税的意愿越明显,所以过低的起征点其实不利于培养纳税意识,同时也体现不出应收尽收,"劫富济贫"的原则来。

起征点不如税前扣除重要

于鼎承(暨南大学财税系主任):起征点如何制订在经济学上并没有一个计算公式,我认为如何确定并不重要,关键是给予纳税人更多的税前扣除项目。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法中,允许扣除的项目很少,并不公平。经过近年的各种改革,国家把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负担推给了个人,如果这些支出能列为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就可以很好地减轻纳税人地负担。试想一个人即使月薪1万元,但如果他赡养四口人,他家的平均月收入也就2000元,在广州生活水平仍属一般。如果他的收入只有一个人花,情况则大大不同。其实在国外发达地区,个人所得税都是实行综合征收,赡养人口,教育费用都可以在税前扣除。

各方看法

人大代表

在广州应增加税前扣除项目

王则楚(市人大代表):今年我国政府一直提倡科学引导消费,积极拉动内需,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个人所得税连年增长,根据广州的情况,人大代表建议允许纳税人购房的房费抵税,并建议贷款读书的家庭给予税前扣除。此外,市民购买重病统筹的各种附加险应该给予扣除。

市民

个税起征点最好5000元

李小姐(某上市公司当财务人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目的应是调富济贫,但现在明显没做到。看着和我拿差不多收入的同事,他们由于没有赡养负担,活得就比我潇洒得多,赡养人口的支出起码要免税吧。此外,听说现在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来源以工薪工资薪金收入为主,这就很不公平,因为能赚大钱的人很少是靠打工发家的。现在很多暴富神话都和股市有关,然而税法对这部分收入却无能为力,很多人在股市上市前拥有原始股,一旦上市股价数倍甚至上数十倍上涨,有的持有人的身家过亿。让打工仔特别不平衡。

3000元起征点合适

戴先生(IT从业人员):本来我对个人所得税没有多少概念,但去年应聘一个新公司才知道个人所得税税率原来还挺高的。当时没有多少经验,面试时公司领导问我希望多少月薪,我说1万元,公司同意了,没想到发薪时到手的少了1700多元,一问才知道扣了那么多的个人所得税。心里直后悔,怎么没跟公司说清楚我要的1万元是税后收入呢。

我认为目前个人所得税扣得让人心痛,虽说纳税光荣,但那是辛苦工作换来的血汗钱,像我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没日没夜地干活,那点收入在广州才算勉强过上体面地日子,还要每月给税局拿去将近1/5,谁心里会愿意。我和同事最近也讨论过个人所得税地问题,大家普遍觉得在广州3000元的起征点较合适。

工资额30%免征额合适

樊先生(保险公司内勤):我是武汉人,在广州工作,我认为讨论多少钱免征意义不大,因为武汉和广州的生活水平不同,按照统一的起征点显然是不合适的。最好按照收入30%作为免征额,每个人,每个地区都不一样,灵活处理。

信息时报 2002年6月1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3-12-24 15:54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惊讶]
都这么有米阿[哭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4 16:05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是呀,1万元都不叫富,那看来我们还未脱贫了。[难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6-10 15:01 | 只看该作者

Re: [green]Haru说故事[/green]

沟通的力量

有对老夫妻年逾五十,经济条件不错,理当是安享退休生活的时候,却相偕到律师那儿要办离婚。

原因是自从结婚以来,两人争吵不断,老是意见不合,个性上又南辕北辙十分不和谐, 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要不是为了孩子着想,早就劳燕纷飞了。好不容易总算盼到孩子们成年,再不需要父母操心,为了让彼此在晚年能自由的生活,不用再忍受那么多无谓的争吵,决定办离婚。
这一刻在律师面前,让律师也面有难色,律师费都有点不好意思收了,于是他提议办完手续后,三人一起吃顿饭。老夫妻想了想,虽然离了婚,两人又没什么深仇大恨,吃顿饭总可以吧!
餐厅里三人气氛非常尴尬(想也难怪,陌生的律师和两个刚离婚的人)。正巧服务生送来一道烤鸡,老先生马上挟起一块鸡腿给老太太说:「吃吧!你最喜欢吃的鸡腿。」
律师眼精一亮,心想事情也许有了转机哦!
未料老太太红着双眼说:「我很爱你,但你这个人就爱自以为是,什么事都自已说了就算,从来不管别人的感受,难道你不知道,我这辈子最讨厌吃的就是鸡腿吗?」

这时老先生也有点哽咽的说:「你...总是不了解我爱你的心,时时刻刻我都在想,要如何讨你的欢心,总是把最好的留给你,你知道吗?这辈子我最喜欢吃的就是... 鸡腿。」律师看在眼里,不免鼻头一酸,两个如此深爱着彼此的人,却因为沟通出了问题而面临分开的局面。这一晚两人心中都有着无限的感慨,这么多年的感情却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结局。

老先生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阵阵如火燃烧般的痛在心底无情的煎熬着。他考虑了很久,强忍着痛苦打电话给老太太,想要表达他内心的后悔,他想告诉老太太,他是多么的爱她。电话声响了,老太太知道一定是老先生打来的,但是她心中充满了恨, 她觉得是老先生负了她一生,她不想再听到他的声音。电话不知响了多久,老太太就是不接,婚都离了,面子重要,怎能接电话,甚至她把电话线都拆了。老先生手握着冰冷的话筒,听不到老太太的声音,心中有如刀割一般,久久无法释怀。

实这一天晚上老太太也是在伤心中辗转难眠,而且她忘了...老先生他有心脏病。
隔天,老先生被发现死在自已家客厅,手里还紧握着电话筒。老太太知道这个消息后简直无法相信,为了赌一口气,竟然让自已深爱的人在心碎中死去,这时候任她如何大声的呼喊也唤不回老先生回眸一笑。
老太太柔肠寸断的整理老先生的遗物,突然发现抽屉里的一张保险单,投保日期就是当年他们俩的结婚日,受益人当然是老太太的名字,虽然金额只有一佰万元,但是当中夹着一张字条──「亲爱的,当你发现这张保单时,也许我已经不在这人世了,但我爱你的心不会改变,照顾你的责任更不会终止,这些保险金将代替我,继续给你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一如我仍然在你身旁,永远爱你的...」看到这里老太太早已泪如雨下,她真的没看走眼,他是真心愿意照顾自已一辈子的人。

千万不要让生命中有这样的遗憾,早早放下心中无谓的面子、成见,用爱与包容,真心的对待,否则你可能错过这一生深爱你的人最后一次所说的:「我爱你!」到时再多的悔恨也无法挽回这样的遗憾。
更提醒您,要把握住机会,让心爱的人知道你有多在乎她,勇敢的说出来吧!希望你能感受到段文章的精蕴吧!

很希望自己幸福,很希望自己爱人,和希望自己被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9 17:27 , Processed in 0.1157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