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7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甜蜜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9 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片名:甜蜜蜜
英文名: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编剧:岸西
导演:陈可辛
主演:黎明、张曼玉、杨恭如、曾志伟
摄影:马楚成
美术:奚仲文
年代:1996年
出品: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
摄制:电影人制作有限公司(UFO)


--------------------------------------------------------------------------------
  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奖
  第3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造型设计奖
  第42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本奖
  美国《时代》周刊1997年度十大佳片第二名

[简介]

  1986年3月1日,黎小军告别了女友小婷,一个人从无锡来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等有了钱能把小婷接来成婚。在这里他认识了来自广州的李翘,两个孤独的人终于成了朋友,而且偶然地,他们发现他们都很喜欢邓丽君的歌。 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其实对方都不是自己来香港的理想所在,于是他们分手了,小婷终于成了黎太太,李翘也跟了在黑社会做事的豹哥。

  日子仿佛就应该这样继续,可是他们也终于发现自己一直爱着对方。紧接着的一场变故使两人再次相遇时已是1995年5月8日,他们在纽约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橱窗前, 一起听着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当四目相对,耳畔传来的又是那首他们在香港时唱过的《甜蜜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09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甜蜜蜜>的结尾一向被人称道。电影刚开始时就是黎小军火车坐去投靠香港的姑妈。火车一到香港,人们拥挤着下车,而黎小军却睡得很香,直到与他背靠着背的旅客起身把他惊醒。电影的结尾,在与开头一样的场景中,我们发现那个与黎明背靠背的人原来就是张曼玉。让人好生唏嘘。小人物的爱情没有曲折情节,却是每一段都似曾相识。对于那些骑着单车送过女朋友的男人,和那些曾经将脸儿贴在他背后的初恋,我们只是在电影中一遍遍着悼念。 张曼玉和黎明在影片中表现极佳。几次的离别,让人惋惜。观看时,许多人都是眼含热泪。已故歌星邓丽君的歌声也渲染了情节,更加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11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这部电影中,有串镜头。黎明踩着自行车,张曼玉坐在后座上,情意融融。比现在的宝马奔驰里的皮座椅毛座垫的更棒。

还有一组镜头,同一城市里的他们总是擦肩而过,不知道这情节是为了做最后的铺垫,还是在制造着浪漫,还是刺激着人们的同情心。他们最终走到一起了,在甜蜜蜜的歌声里。

这种戏剧化的事大概现实中少有,至少没人传播。不过自行车的事大概人人都经历过,我想哪天找辆自行车骑骑,带着以前的回忆,带着曾经的甜蜜蜜。

现在的人真是务实啊。谈恋爱时,男的总说:让你住洋房,让你坐汽车。女的也会说让你有面子,让你有风度。少有男人对女人说:骑车带你看夕阳,骑车带你看海浪,女人也少说:就坐在你身后的车座上,围着你的腰,不让肚腩长。

只要爱了,恨不得天天腻在一起,哪敢经历分开,谁在意擦肩而过的心中滋味,早就搂作一团了。不爱了,散了拥抱,好象不再认识,这样的人拿得起放得下,就是没劲。

谁的情人节骑车过?谁的情人节惦记着同一城市却总是擦肩而过的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12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甜蜜蜜

说实话,我越来越心虚,因为我看不懂深邃,我不懂深刻。越来越多的东西透露出来的感情我道不明说不白,于是我干脆选择缄默。
在网络这块自由的土地上,我游荡了好几年,各种各样的爱情、或多或少我远远的望见了,可那些据说是最感人最催人泪下点击率最高的爱情并未曾将我感动,不知是我麻木还是他们矫情。
我喜欢看电影,是很痴迷的喜欢。可我从来不会评价,我不知道灯光、道具、摄影,甚至,更早以前我也不明白导演对一部戏的重要。也许,就因为这样,每次看电影我总是全身心的投入,我跟着他们哭跟着他们笑,对于钟爱的电影,他们生活的地方他们举动的每一个小细节我都会深深着迷。有时,我感觉自己也跟着他们经历了一场场形形色色的爱情,体验了其中的心酸甜辣。或者,我想,只因为它们能让我一次一次的感动。
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不再感动了。电影、音乐、周围的人或事,我再也感受不到心灵的悸动,我似乎开始被过于规律的生活困住。
前天深夜偶然翻到了一张旧片"甜蜜蜜",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只是很平凡的一段爱情,两个打工的年轻人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来到了香港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同在异乡的两颗心不知不觉的靠拢,然而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又各自分开,再重逢才知实现了理想的彼此并不那么快乐,因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早已偏离了轨道。整部片子从一开始黎小军的娓娓自叙到李翘坐着他的 "车"摇着腿悠悠的唱着"甜蜜蜜",再到除夕雨夜两人互相抚慰然后重逢在码头黎小军目送李翘的离去,再然后李翘在异乡的大街上狂奔追寻黎小军的踪影,再再然后在"甜蜜蜜"的指引下他们终于相会在异乡的一个橱窗前。没有生死相隔,没有幻化幽灵,可我却一直被感动着,我的心一直是这样的,甜蜜蜜。
我从不指望着有一天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我不渴望王子公主似的爱情,我也不期望有一个男人会幻化成蝴蝶守侯在我身边,我不要鲜花戒指豪宅。我只希望坐在他的身后轻轻的唱着"甜蜜蜜",只希望艰苦的日子守侯在他身旁,只希望即使有一天彼此偏离了方向可是仍会坚持不懈的坚持、寻找,直到我们再一次找到对方,那么这就是我以为最甜蜜最美丽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1-19 13:12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M11] [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21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电影甜蜜蜜让我记住了黎明版演绎的甜蜜蜜,就是咋听上去象没摸着调的有气无力的呻吟,可是再一听正好是那种历经事事的无奈和沧桑感(放在片尾恰到之极),也就是这个版本一出我开始忽略了原唱的甜蜜.老爸老妈那一带人都谓我不懂欣赏.

陈可欣导演的甜蜜蜜在我看来是圆梦的思考和领悟,每个人圆自己心中的梦,圆2人一同的梦,圆一个移民梦从大陆到香港再从香港到纽约,正好反映80后到90初的相当部分人的生活状态,结束在97前,大陆人的,香港人的。而现在看来是在任何地方都在发生的移民梦,上海 深圳 ......

可惜的是每次看甜蜜蜜都没有安安静静的从头到尾的关注(FOCUS ON),要么是从一半开始看,要么就是当中缺少,但是自从第一次看了结尾,印象就烙上了,深深的,不经意的,所以后来每次结尾都是毕看的也因为最后字幕的时候有沧桑半的同名主题曲。人长大了反而不容易关注在一个事务上,或者说容易分散,什么东西分散呢 可能是思路可能是情感可能是。。。。。。我就发现自己看影片没有小时侯那么单一了,以前看一部片子和现在再看,现在容易发现不了要领,不知道是不是王家卫的电影看太多了(诚然他的电影是每次看每次有不同的发现和感触),不知道导演要表达什么主题或意思,只有我自己的感触,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片段,背景音乐又或者是台词甚至镜头的摇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23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听邓丽君的歌,总让人有一种"伊人已乘黄鹤去"的苍凉之感,无论那歌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的。

邓丽君的歌大多表达了一份失意,不知是不是唱她自已,因为我知道她和成龙的一段未果的情,是成龙有负于她。成龙身边的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而她至死仍孑然一身。

据说一次有个综艺节目,主持人刻意安排,邀请邓丽君和成龙同时出席,但事先没有告之双方他们会同时出现在这里,当邓丽君走上台,突然发现成龙就站在那里,她顿时愣住了,半晌反应过来,顿时泪珠双抛,掩面跑下台去。

我没有亲眼见到那一幕,但是我能深深地体会到,如果她不是爱他那么深,被他伤得那么重,是不会如此失态。所以,我一直拒绝看成龙的电影。

由邓丽君的歌《甜蜜蜜》演绎出一部电影,片名就是《甜蜜蜜》。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由张曼玉与黎明主演。一直不喜欢看黎明,这部电影却增加了我对他的好感。

玉和明都是由大陆到香港去淘金的打工仔,在异乡邂逅。为了排遣彼此的孤寂,他们同居了。明在大陆时早已有一位恋人,他想攒够了钱回老家娶她过门。玉和明都为生活辛苦奔波着,可是事业进展十分不顺利。这时候,爱情对于他们来说已是一种奢侈。他来香港不是为了她,而她来这里也不是为了他。那时,他们都这么以为。

在一次矛盾后,他们分手了。他传呼她,而她没有回复,最后他留言"再见",自此他们分道扬镳。

几年后,明攒到了足够的钱,回老家去娶他一直以为爱着的恋人,这时,玉也有了一个情人,他们似乎都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在明的婚礼上,他们重逢了,再次看到对方,他们都感到十分的怅惘,蓦然发现却原来彼此早已深深地刻在对方的心里,即便以为忘却,可是对方在一切思想的背后。然而,太晚了,此时他们都无法将这一切说出来,这份爱只能够深埋在心底。

再后来,他们在茫茫人海中总是擦肩而过。

片尾,玉站在大街上的厨窗前看着什么,明也恰好路过,也去看,玉不经意转过头。这时我看见玉的脸顷刻间发生的鲜明的变化——她愣住了片刻,然后,一直郁郁的脸,顿时绽开了阳光一般灿烂的笑容,那份开心足以感染所有的人。这时,邓丽君的《甜蜜蜜》悠扬地响起来,伴着男女主人公爱的回归以及观众激动的泪水。

在这部影片里,反复播放着《甜蜜蜜》这首歌,每每听到这首歌,总会和男女主人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爱情电影。没有邓丽君的歌《甜蜜蜜》,也就不会有电影《甜蜜蜜》。

在朋友家,终于找到了邓丽君的CD观赏,耳畔响着那她那甜美的歌声,看着她昔日的音容笑貌,直难以想象她已经离去我们多时了,我不禁泪水盈满了眼眶,为她的未果的爱,也为我自己的种种遗憾。

时间是多么无情啊,要想做什么事就赶快去做,不然就老了,死了什么就都没有了,什么都来不及了。

记得我对他说过,当你听到《甜蜜蜜》的时候,一定要想起我。因为我最喜欢唱这首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24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甜蜜蜜- -



應該看過很多次片斷的,这次总算看了完整的。

说實在的,對男女主角的感情没甚么感觉。

就是寂寞男女嘛,不希奇。

不過黎晓軍同志會給小婷和李翘買一樣的手链倒真是要佩服的。

而小婷,只是在家裡等他,然後終於去香港,和他结婚,把李翘當成好朋友,甚至要把他送她的手链給李翘。

如果她只是一個单純的没有預感的女子。

可是,作爲一個女人,在这方面不可能那么迟钝的呀。

在人群中最早有感應的,不是情侣,而是情敌。

豹哥,是裡面最感動我的人。

聼她说,天不怕地不怕最害怕老鼠,就在背上纹了一只米老鼠,在警察要她認尸時,她還要叫他們把他翻過來看看那只纹在他背中央的米奇。不止一次告诉她,如果他死了,就去找别的男人。在逃難的船上,他還抱着她说,香港满街都是男人,都比他好,還说自己在台湾有好多老婆,叫她不用担心。却是那樣紧紧的抱住她。

還有黎的姑媽,一辈子守着william的夢,到死都記得和他在半岛吃飯的情景。

那個捣糨糊教英文的老外,愛上泰國來的妓女,最後陪她回國,她已經患上AIDS。

两個人总是去那間517房間。

他在她耳邊輕輕唱着《甜蜜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25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甜蜜蜜- -


"影片的开头,镜头从车厢里推到黎明的脸上,看见他身后那个女人的辫子,我疑心是张曼玉。以为就是这样"

这是商都宽频的简介,最初看这电影的时候,以为主角一定是张曼玉或者黎明。

然而我在人群之中看到一个被人忽视的身影-----小娟。

"亲爱的小娟",故事就是开始的,一个年轻人,抱着理想去香港挣钱,千辛万苦,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在香港能迎娶他的新娘。

"亲爱的小娟,我很好,每天我都在街上跑。"你来了,你到了香港,你一天打几份工,只是为了能够早点实现你的梦想,孤苦也罢,辛劳也罢,你心甘情愿,对吗?如果不是因为爱情,你根本不会对小娟有所承诺,是这样的吗?

"小娟,你寄来的毛衣,我已经穿上了,我想说---我爱你。"感动吗?亲爱的小娟?从电话里传出你羞涩的声音,我知道你在刹那中一定有泪,女人嘛,总是容易去感动,更容易去相信男人话语中的表面含义。你一定不知道,你的黎小刚刚刚和李翘吃了一顿团年饭。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轻信了所谓的地老天荒,你不知道环境改变了,人就会改变,包括----感情。

你知道的是你要做他的新娘了,你一定欢笑尖呼,说实话,你一直也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太多男人负心的例子,虽然你知道你的小刚他一定不会,但是你总是有些不安。以你的花容月貌,这些年你一定拒绝了很多有意无意的追求者,直到今天,你终于可以安心了,你一定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新娘。

连豹哥都能看出来李翘和新郎心有千结,我不知道小娟你怎么就糊涂到一无感知。

你只是为有李翘这样的朋友而庆幸,女人的友谊,有帅哥真的是可以一起泡的吗?

不。

"我们马上走,回去,回去了就一切正常了,对吗?"你还在妄图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小娟,我们回不去了。"
悔叫夫婿觅封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1-19 13:26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先听听《甜蜜蜜》 吧 [M36] [M36]

[media]http://ynzb.com/2005/lgq/tmm.mp3[/medi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27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与甜蜜蜜无关

黎明和张曼玉的甜蜜蜜,很老套的故事,却也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因为我相信有爱情,相信有天长地久。

曾经有人问过我"你到底爱我什么呢?"我当时竟然给问倒了,绞尽脑汁想要给出一二三的答案,却发现根本没有为什么。

也许爱你,不是因为你有多么的风趣幽默,不是因为你英俊挺拔,也不是因为你心地善良,更不是因为你有钱有势,甚至不是因为你的温柔多情,只是因为这个人是你,因为第一眼看见了就感觉是等了千百年的那个人,喜欢和你一起在每个清晨同时醒来,如果只是这样,那么算不算是爱情?

你笑了,笑我的爱情盲目加冲动,我也笑了,笑自己的爱情完全符合又纯又蠢的标准。

于是两个人背对背走了。

1986年的火车,目的地是香港,黎明和张曼玉不知道两个人其实背靠背坐了一程,下车后背对背各奔前程。

1995年的美国,街头新闻在播报邓丽君去世的消息,两人不约而同驻足同一家商店橱窗,只因为那里的电视正在播放邓丽君的生平,在甜蜜蜜的歌声中相逢一笑,十年的岁月汩汩流淌。

1990年,大雨滂沱的晚上,在江边,张曼玉说"我去和他说清楚,你等我一会儿"然后一去不返,黎明回家和毫不知情的妻子办妥离婚手续离开香港,重逢只能存在于梦乡。然而执着是为了谁,等待又有理由吗?

有些人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在人世间兜兜转转,不管经过多少人,心底的那一个却依然是他(她);有些人能不停的爱上别人又很快的丢开,同样的兜兜转转只是因为从没找到那个心爱的人,或者找到了却不小心丢失,寻不回来了。

我在红尘到处乱走毫无目的,你在红尘寻寻觅觅一无所获,我问你"找到了吗?"你问我"寻到了没?"。你说等我好了就会忘记你,我问你是什么时候?

一切与爱情无关,与甜蜜蜜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1-19 13:27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甜蜜蜜 你笑得多甜蜜 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 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 在梦里 梦里 梦里见过你
甜蜜 笑得多甜蜜 是你 是你 梦见的就是你
在哪里 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 在梦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30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学校的BBS上有一个人的ID叫 MCDONALDS,很想问问他是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是不是因为李翘和黎小军最初相识的地方。一个汉堡包一杯可口可乐一张MCDONALDS的台纸……

  喜欢这部电影没什么太特别的理由,只是因为张曼玉和这电影里的音乐吧。

  以前一直不太喜欢化浓妆的女人,觉得千人一面,粉饰而又造作。看了张曼玉我才知道原来化妆的女人有两种,第一种是希望越来越不像自己,另一种是为了越来越像自己。无疑她是后者,自然而优雅。浓妆淡抹总相宜。

  印象最深的几个地方有一个是新年夜过后的那一天小军去MCDONALDS找李翘,最后李翘说的那句"友谊万岁",当时的她笑独立,自信,角色是别人,骨子里是自己;在李翘的一个新公司开张的时候他们站在一起吃东西,无论她的嘴里塞满了多少东西,她始终紧紧的闭着嘴唇,这种细节处的教养让我折服;看着黎小军越走越远,她的那种痛楚自然又含蓄的流露出来,伴着GOODBYE MY LOVE慢慢的把头埋下去;在逃离香港的船上,苍白无奈坚定。……又一次与他擦肩而过,穿着风衣失魂落魄的走在纽约街头。……再回想,我还是能清晰的记得她表情和身体的每一个细节,认认真真的看这个电影,总觉得虽然李翘并不像SCARLETT的个性那样突出,但这个角色却也是只为一个人而设。

  张曼玉的其他角色,我还喜欢《中国盒子》里面的那个脸上有疤的女子。在《中国盒子》里,她的"COME ON"和巩俐的不温不火都极有味道。看了后觉得,现在泛滥的"美女"充其量也就是个漂亮女孩,真正能让人从心里觉得惊艳的极至美女还是难得而珍贵的。

  
  这个电影的音乐我是很喜欢的,有的电影配乐是可以单独拿出来听的,但这个却是电影的一部分。就好象是《重庆森林》里的那个《CALIFONIA DREAMING》,以前听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但看过电影后,再听就好象到了一种天马行空的感受中。这个里面常出现的几首邓丽君的歌我最喜欢的是《再见我的爱人》,很有意思的是现在每次想起这首歌我居然都会在中途出现一声汽车喇叭的声音,然后出现张曼玉和黎明的脸,再然后换到了这个电影里的配乐:)。

  这个电影从一开始的那段音乐和后来穿插在中间的有点戏谑的都很特别,简直就是完美的结合。有一次在学校的旧图书馆阅览报纸的地方,我在走进放着旧报纸的那个房间,高高的架子上摞着一些装订好的旧报纸。夕阳的金色落进来,我心里突然响起的就是这电影开始的那段调子。已经不太记得当时的感觉了,只是突然无奈吧。

  挺喜欢陈可辛的,平凡而有戏剧性,总是感觉很流畅,却在细节处让人动心。

  大陆—香港—纽约,最后李翘在自由女神像的时候和那些游客说起今天的大陆的时候,好象漂泊了很久终于要回家了。不过看看电影里那些城市的样子觉得我还是希望北京该走点自己的路,建再多的高楼大厦也是在仿造,何况看看就知道那种繁华没发展到那个程度是学不来的。北京那种文化的底蕴,温和大气的态度才最珍贵。

  虽然我对邓丽君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还是非常尊敬她。值得用这样一部电影来纪念。

  最后要说编剧,让人们还是相信这世上是有缘分的,他给了这缘分一个光明的尾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34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甜蜜蜜

[117098] ( 普通, 精华 ) 2002年4月7日21:11: http://www.our-sky.com/oubb/10881.html



1996年9月,我在北京出差,第一次看电影《甜蜜蜜》。张曼玉坐在黎明的28'式破自行车的后架上,荡着脚唱着歌,舒舒服服的穿行在陌生城市的人群里。那个时候我想他们真酷。全部电影我就只对那一组镜头最明晰,其他的部分都光影模糊,人物复杂,于是后来几乎都忘光了。忘的心安理得,那个时候我以为"甜蜜蜜"就是28'式单车菜市场里的破旧爱情。

2000年7月,在佛山和好朋友待在家里乱看VCD,于是第二次看了《甜蜜蜜》。曾志伟死的时候真感人,张曼玉在美国大街上追赶骑单车送货的黎明真让人心都碎了。不过好在有个好结局。真正的"甜蜜蜜"也许本来就应该是经历点起伏,经历点变故,尝过了"苦"才逐渐清晰的一个"甜"。踩着花枝又怎么能看见花的美丽。于是那个时候我以为"甜蜜蜜"就是一个挣扎之后的好结局。

2001年元旦,在那个时髦的冬天,真的是都到了新世纪了,坐在影院里,鬼使神差的又看了这个老片子。哭了。最后一组镜头从95年硬跳回到87年,非要告诉观众一个本来谁也不知道谁也没想到的神秘的开始场景。那种带着讽刺的怀念,让人真的只有慨叹缘分叵测,聚散如歌。爱情的坎坷都说烂了,于是只为那个瞬间哭泣,原来人可以在某一个瞬间突然老去的。

其实《甜蜜蜜》只是一首邓丽君的老歌,一首初听透着浅薄隔几年听却又让人潸然泪下的老歌。

有些不经意间拿起的东西也许会在人的一生里打下烙印,重温那个拿起的瞬间,前尘旧事便会在突然之间历历如尘。比如一盏灯,一种气味,一个声音,一首歌。

也许想起来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嘲笑过去,嘲笑那些往昔里徒劳的奔走良多。但是我们忘不了那首歌,那一刹那的真心是什么也取代不了的记忆。不是么?

《甜蜜蜜》这部电影是透着一股沧桑的,的确经典。那些小人物在莫测人生中的不灭真情,不关乎政治,讲的是最原始的脆弱。

要是黎明真的爱小婷,他就不会和张曼玉在一起,要是他真的爱张曼玉,他就不会娶了小婷还送给她那串一模一样的项链。张曼玉要是真的爱黎明她又怎么会和曾志伟远渡重洋,她要是真的爱曾志伟她又怎么会对黎明念念不忘?原本都是脆弱的,生命里有太多的妥协与相互替代。

爱情,也许只是某种理想的代名词。可以用很长时间去做决定去幻想幸福,却又可以在一个瞬间,为了一种感动,或者为了道义为了责任而转身离去,只在心里牢记着那一首当年的歌。

"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花儿在等待自己怒放的灿烂将来,但是,每一朵花都会有怒放的结局么?甜蜜蜜,甜蜜蜜,甜蜜的到底只是蹉跎岁月中那一段被心事不断放大的回忆。甚至,那可以并不关乎爱情。当等待已经凝固成一个不需要结局的姿势时,等待的对象其实只是一种唤醒记忆的象征。我们已经老了,但是我们却忘不了春风里当年的那一朵花,那一个关于年轻的长发飞扬,那一束阳光,那一道小巷,那一首叫做《甜蜜蜜》的老歌。

商店橱窗外,因着邓丽君的歌而恍然重逢的张曼玉与黎明。没有人知道那究竟是一个终成眷属的结局,还是又一个缘分叵测的开始。

人山人海里,走走停停,聚聚散散。相爱并不能算开始,离别也并不是结局。但终归是有希望的。人会死去,但记忆并不会随着光阴老去。也许一生当中,还会有什么样的磨折去打击爱情,去嘲笑我们的曾经。尽管也许没有那个重逢就会给我们一个永恒的信仰,尽管有些东西在没有开始的时候就选择结束掉可以让人借此慰籍一生。但我还是喜欢看见张曼玉和黎明在街角处的那一出重逢。

重逢,并不一定是遇见希望,遇见传奇,或者遇见遥远的幸福。重逢,那只是从另一个人身上,清清楚楚的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3:37 | 只看该作者

Re: 《甜蜜蜜》

曾志伟凭借其在"甜蜜蜜"中出色饰演"豹哥"荣膺97年度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桂冠。导演陈可辛对豹哥这个角色的处理相当淡化,在影片情节发展过半,李翘外汇投资失败被迫充当按摩女的时候,豹哥才极偶然地出现。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豹哥第一次出现很容易被忽略不计。等看完整部片子才会发现豹哥这个角色其实不可或缺。做黑社会的豹哥具体做什么,怎么陷入困境不得不逃离香港,影片一概不予交代,豹哥的重头戏发生在停在远海的一艘驳船上。

豹哥即将出海逃离香港,李翘决意找着豹哥说明一切,与此同时黎小军正在码头上焦急等候。当精明的豹哥似乎猜到李翘冒雨匆忙赶来的真实意图之时,他脸上露出的表情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夹杂了惊讶、冷漠或些许嘲讽、释然的复杂神情。




豹哥在侧光底下的脸部表情特写几乎占据整个屏幕,远景是氤氲一片黯淡的雨,画面凝成定格,没有一丝一毫的动作和声音。落魄的豹哥似乎已经作好准备,去迎接更多一层雪上加霜的打击 - 李翘即将离他而去。




而结果却是李翘在瞬间重新作了相反的决定,跟随豹哥逃亡。李翘刹那间读懂了豹哥脸上表情的全部含义,在爱情与恩义的天平上毅然偏向了恩义一方。李翘内心无以复加的负疚以及远在码头等候的黎小军所受莫名伤害都随着画面淡出成漆黑一片而烟消云散。由此爱情的脆弱不定和伤害的本性又一次表露无遗。




影片中李翘和黎小军历时十载的悲剧性感情历程到此时此刻几乎应该划上句号,但是陈可欣设计的宛如梦境的圆满结局又给影片增添几分亮色。李翘和黎小军极其戏剧性地重逢于异乡街埠,播放着邓丽君香殒泰国清迈的电视新闻冥冥中又将两人牵系在一起。

这不仅仅是导演为了给观众一个故事的最后交代,它更是对李翘这个重情重义感性女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回报。轮回也好,宿命也罢,谁能够拒绝这实际发生比率不足万分之一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呢?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注意,仅止是"但愿"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8 08:20 , Processed in 0.0808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