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腾讯距离《反垄断法》红线有多远? 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6 1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垄断法草案, 这部将在明年8月1日实施的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强势”企业头上画了一条关于垄断的警戒红线,那么,这条红线距离强势的腾讯还有多远呢?



  调查机构易观国际关于国内即时通信(IM)市场的最新报告显示:腾讯QQ的份额又悄然攀升了2.3个百分点, 74.9%升到了77.2%,活跃用户量2.9亿人。
  “释放2.3亿主流用户之影响力”、“大回响大影响”,近段时间,腾讯公司这两句颇具震撼力的“新品牌战略”广告词,铺天盖地出现在了全国各类媒体、户外广告牌之上,人们这才发现,聊天工具“QQ”突然已经变成了一个网络巨头。

  利用前期积累的数亿QQ用户资源,腾讯在短短几年中,分头在休闲游戏、资讯门户、搜索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战绩,不过,这种胜利似乎并不能令人服气,个别同行更是直接在有关的诉讼中提出了“腾讯涉嫌垄断”的意见。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反垄断法草案, 这部将在明年8月1日实施的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强势”企业头上画了一条关于垄断的警戒红线,那么,这条红线距离强势的腾讯还有多远呢?

  高高在上的“市场支配地位”

  调查机构易观国际关于国内即时通信(IM)市场的最新报告显示:腾讯QQ的份额又悄然攀升了2.3个百分点, 74.9%升到了77.2%,活跃用户量2.9亿人。

  而另一个调查机构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第二季度QQ市场占有率由上季度77.8%增长至79.1%,MSN市场占有率由 15%降低至13.4%,与QQ的份额差距接近66%。

  来自腾讯自己的数据显示,QQ用户覆盖了我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所有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截止到2007年6月,总活跃帐户数超过了2.7亿。需要说明的是,截止到2007年7月,中国网民总数为1.62亿。

  这些数据显示着一个相同的现实:QQ在中国IM市场上的绝对领导地位,其占据的市场份额接近80%。

  而《反垄断法》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这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可能存在垄断行为的各种前提条件之一。

  互联互通之争

  实际上,在《反垄断法》出台之前,网络界关于垄断的官司已经出现。

  2006年,腾讯状告皮咔(掌中无限)未经授权就开通了与移动QQ的互联互通,判决结果皮咔赔偿腾讯人民币45万元,此案被称为“IM互联互通第一案”。随后,皮咔以涉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为案由,反过来将腾讯公司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腾讯公司停止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限期公开其阻碍互联互通的QQ即时通信系统通信协议,并赔偿经济损失200万元。这是国内首起以“反垄断”为案由,要求即时通信市场巨头企业公开互联互通协议的官司。

  皮咔(pica)CEO梁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IM市场上,互联互通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对于后来者来说,占据绝对市场优势的腾讯几乎无法逾越,新的IM产品即使在功能或者技术上有自己的特色,但因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自我发展到‘用户雪崩’阶段,而又不能通过互联互通来被广大网民了解,其结果只能是逐渐死掉了。所以说现在腾讯的这种绝对优势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阻止了新的竞争者的出现,这很可能令一些更新的更好的技术不能被推动,而且也不会再有新的公司把资金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去,实际上是阻碍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这也是我们认为腾讯垄断的原因。”

  对于互联互通,腾讯一直兴趣寥寥。除了与中国移动刚刚推出的移动IM产品“飞信”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互联互通之外,在长达8年的历史上,腾讯QQ从未与其他的任何一家IM厂商的产品进行过任何层面上的互联互通。

  中国雅虎通讯事业部主管刘林岚表示:“你能想象一下中国移动的用户不能给中国联通的用户打电话吗?那样我们不得不永远揣着两部手机出门了。互联互通对于用户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只有实现了互联互通,从用户的角度看才会有更多的选择,也才会有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用户的需求永远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哪个产品会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据刘林岚介绍,早在2005年10月,MSN和雅虎通宣布即将互联互通,并在2006年实现。从全球市场来看,互联互通是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的,因为IM软件的核心就是人与人的沟通,而沟通最大的需求就是无障碍,这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如果你最近用雅虎通,你按添加联系人,可以加雅虎通好友,可以加MSN的好友,可以加LCS的好友,可以加Lotus莲花,现在雅虎通可能是全球,包括中国IM里面互联互通做得最积极的一个。”

  对于IM用户来说,对于各种IM产品之间是否互通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一位网友表示:“要么世界上干脆就剩下一个IM得了,大家都用一个。要么就打通得了,不管用什么都不耽误事,现在我只能同时开着MSN和QQ,从同学到同事都照顾到了。全归拢到一个上有点困难,毕竟这些好友的习惯不一样,我不可能强迫用MSN的换成用QQ,反过来一样没戏。没办法,就都开着吧。”

  这位网友的意见带出一个互联互通的主要障碍,那就是迁移成本,如果迁移成本很低,那么不管是不是市场领先者,都会认可互联互通,但现在情况并非如此。试想,如果一个用户打算把自己的所有联系人都放在某一个IM软件上来沟通,那么就意味着需要通知所有联系人,就像换电话号码一样的麻烦,所以很少有人会为此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互联互通,对于整个IM市场来说肯定是有益的,但对于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腾讯来说,这可能是要付出自己多年积攒的用户作为代价,但互联互通其实是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的。刘林岚介绍了雅虎通开放互联互通的情况:“在与MSN等其他IM软件互通后,我们也特意观察了数据,其实真正用户也没有大涨也没有大跌,但是我们能看到至少50%的雅虎通用户已经跟MSN的好友联系了,其实就是这种互联互通能增加我们自身,包括MSN自身的用户价值。”

  产品捆绑之利

  腾讯之所以死守着QQ坚决不干互联互通的“蠢事”,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在QQ这颗参天大树下,实在有太多的业务靠它来滋润呢。

  现在的腾讯QQ,IM仅仅只占很小的部分了,Q-Zone、QQ音乐、QQ游戏、QQ宠物、QQ会员、QQ秀、QQ网络杂志、QQ三国、拍拍……还有众多的系列。从OICQ时代的100多KB,到现在安装后近90MB,QQ变得越来越臃肿了,其原因只有一个――捆绑。

  互联网用户第一次听说“软件捆绑”估计都是从Windows捆绑IE上来的,微软因为借助在操作系统上的市场垄断地位,用捆绑的方式推动自己的IE浏览器,从而使当年生机勃勃的Netscape直线崩溃。显然,腾讯走的正是微软这条路,不过微软已经为此付出了极为昂贵的罚金作为代价,而腾讯为此只得到了巨额的回报。

  借助QQ的资源优势,腾讯在互联网的诸多业务四处出击,捷报连连,TOM在线CEO王雷雷曾经极为形象的用“插根扁担也能开花”来形容腾讯涉足互联网增值业务的轻松程度。

  最鲜活的例子是联众世界,中国最早的休闲游戏平台之一,1999年最辉煌的时候占据了85%的休闲游戏市场份额,并成功的推动了网络休闲游戏的收费模式。这一切随着腾讯在QQ里捆绑了QQ游戏平台而立刻灰飞烟灭。目前,QQ休闲游戏平台的同时在线人数已经达到317万,而联众的在线人数据业内人士估计应该只是维持在50万左右的水平。

  由于捆绑行为的巨大好处,腾讯不惜采用强制的方式进行,目前的QQ版本中,除“旋风下载”外,其他捆绑的产品都是不可选择的被打包下载,直接安装在QQ客户端上,用户的选择权被直接剥夺,对于同类软件或服务来说,露脸的机会小的可怜。

  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合伙人Peter J. Wang认为: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捆绑销售自己的其他产品,显然是很多企业都会采用的商业模式,而这种方式是否是垄断行为,关键在于是否影响到所搭售的产品的市场竞争。至于一个优势企业是否有义务开放自己有市场优势的基础产品或平台,则需要看该优势产品是否是其他产品竞争时的必要条件,这种条件的必要性和不可复制性可能会决定其是否是垄断行为的判断标准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7-11-6 18:08 | 只看该作者

Re: 腾讯距离《反垄断法》红线有多远? ZT

腾讯应该已经触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1-6 18:26 | 只看该作者

Re: 腾讯距离《反垄断法》红线有多远? ZT

早着呢,这么多单位,轮都轮不到它吧?难道欺负民营? [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1-6 18:26 | 只看该作者

Re: 腾讯距离《反垄断法》红线有多远? ZT

还是又充分竞争的吧?虽然它占较大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1-6 19:15 | 只看该作者

Re: 腾讯距离《反垄断法》红线有多远? ZT

这算什么垄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7 06:30 , Processed in 0.0626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