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劳动所得“委靡不振”背离社会发展目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8 0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劳动所得“委靡不振”背离社会发展目标
稿源:南方都市报 日期:[ 2007年11月28日 ] 版次:[ AA02 ] 版名:[ 社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
  近日出版的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数据说明,1990-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下降12%.与此同时,企业营业余额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
  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是分配制度改革必然要出现的一种代价。它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机会,间接地有利于劳工,但在国家经济和总体财富增长的情况下,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却长达十几年走低,则是不正常的,是需要改正的。
  与“利润侵蚀工资”相比,在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中,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就是财富向政府倾斜。改革以来,政府税收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近两年更是高达30%,增幅不仅远远超过劳动收入,也超过企业利润。
  但财富向政府倾斜,虽然也有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品的提供上,不过从近年的实际情况看,政府自身消耗掉的也是相当惊人的。
  目前,“利润侵蚀工资”现象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员工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国有企业大量使用临时工等体制外员工,以降低用人成本。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劳动者用于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另一部分是劳动者用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和子女抚养等方面的费用。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而言,人力资源都是构成竞争力的根本要素。劳动者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仅能拿到相当于简单劳动再生产的工资收入,其后果就是他们没有能力为提升自身素质以及后代发展而再投资。另一方面,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最高、最迫切需要提高收入的群体,低收入也会制约他们的消费能力,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这也是中国经济长期依****出口、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实根源。(11月27日山西晚报作者:邓聿文作者系《学习时报》副编审本报有删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6 19:46 , Processed in 1.0392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