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1.一代名嘴伍晃荣病逝 自创幽默化播报手法 [color=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8 1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报讯 “无线电视记者伍晃荣报道”——这句播报二十多年来一直萦绕在本地观众耳边,它甚至被称作是无线电视新闻的结束语。“没听到这句话,就会觉得新闻未完。”有观众这样形容这句普通结束语的“经典”程度。然而,经典永远是用来回忆的。

  据昨晚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六点半新闻报道》:2008年4月17日晚上18时左右,资深体育新闻主播兼无线电视前体育新闻主播伍晃荣,因病于玛嘉烈医院逝世,享年68岁。

  说起伍晃荣,估计整个华南地区的电视观众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年轻的时候讲球赛时常认错人名,所以伍晃荣也有“阿盲”的绰号。“波系圆嘅!(球是圆的!)”这句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却成了伍晃荣的经典名句。他的经典名句很多,诸如“守门员最好的朋友是门柱”等,深得香港以及华南地区观众爱戴,不仅成就了他风趣幽默的报道风格,亦影响了整个香港广播界报道体育新闻的方式。

  伍晃荣从事新闻行业四十多年。1940年他出生于澳门,1949年移居香港。1960年中五毕业后到英文《虎报》当体育记者,之后以半工读形式完成大学进修课程。从1962年开始,香港商业电台决定要成立自己的新闻部,自己制作新闻节目,伍晃荣成为商台新闻部的第一批记者。1975年转职到丽的电视(即亚视前身)担任港闻记者,1980年,丽的电视台做出了新闻节目的一次革新,体育新闻板块由伍晃荣全权负责,于是,他又成为了专门播报电视体育新闻的第一人。1982年再转职无线继续当体育记者。为了想在退休前有一个新经验,体验一下教师的滋味,他曾在2002年答应在珠海书院新闻系任教。于 2002年6月传出退休的消息,一度令无数观众失望,引起多份报章杂志采访,及后证实与无线续约一年。曾主持过的节目《六点半新闻报道》、《新闻提要》、《晚间新闻》、《特别新闻报道》(世界杯中国队出线)。

  2005年6月30日晚上的无线《六点半新闻报道》,伍晃荣说完自己职业生涯最后一次“新闻报道完毕,再会”后,正式结束了四十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完成节目之后,无线新闻部同事立即在录影厂为他举行送别会。

  伍晃荣于1960年入行,从一个对体育毫无兴趣的中五毕业生,成长为在体育新闻界有名的报道员,纵横业界45年,连他自己也称“这是一个奇迹”。伍晃荣有幸创造了电台新闻报道和电视体育新闻报道的“两个第一”,包括一些新闻播报形式,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开创的幽默报道方式,令沉闷的球赛生色不少,这也是他成名的主要原因。称伍晃荣是粤语体育播报的祖师爷,是当之无愧的。

  自创幽默化播报手法

  “无线之宝”受观众追捧

  伍晃荣退休之后,香港有媒体记者明查暗访下发现,65岁的“体育新闻教父”只是无奈离开无线,其实雄心未泯。在他被问及与无线续约的问题时,他忽然扯火:“唔好玩我!(别耍我)”

  退休后第一天(2005年7月1日),伍晃荣与太太清早起身到户外晨运。然后拿着一份钟爱的香港报纸去茶楼喝茶,至中午12点才返回寓所。而退休前,阿盲习惯买一份报纸,然后由美孚乘坐地铁到将军澳,返电视城工作。

  退休后,阿盲表示惟有稍作休息,他又说过自己年纪渐大,睡得不多,没有工作,惟有早点起床看报纸和上网,他颇有点无奈地表示:“到时那么多时间,只有上网和看碟。”当时体育记者伍家谦,就建议他不妨像三年前般,到珠海书院教书,不过他似乎兴趣不大。

  伍晃荣的居所是属于他的妻子Rebacca Fong所持有,于1972年以38500港币买入,到现在市值已经达到了150万元。

  与伍晃荣同住一座大厦的陈先生得知他退休时说:“好可惜,他不在,体育新闻都没那么好看。”还表示伍氏夫妇为人虽然低调,但会礼貌地与邻居打招呼。

  伍晃荣所创造的生活化、幽默化新闻播报手法对整个香港电视广播界乃至整个粤语区的体育新闻报道都影响很大,有同行开始模仿这种手法。加上伍晃荣本人有巨大的观众群体,即使传言他与某高层不和,TVB仍不时以短约返聘伍氏。2006年欧洲杯期间,伍晃荣就曾重返无线联同林尚义、李克勤等人主持欧洲杯节目。

  虽然以诙谐见长,但同时,伍晃荣也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我一直坚持一点,有几种东西是绝不能拿来说笑的:国家、政治、宗教和性别。这几项内容的新闻,绝对不能采取我那样的报道方式。”

  用有趣对抗无趣

  说到趣味性的“故事式”新闻播报手法,相信大部分观众都很关心这个问题,伍晃荣究竟在什么时候、而又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播报手法呢?

  据伍晃荣回忆,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播报手法了。至于为什么,则很难说得清楚,据他自己所说:“你听说过办公室政治吗?当你在一个大的机构里工作时,必然就会遭遇办公室政治。有句俗语说:文穷而后功,当一个人处于最低潮的时候,就会是这个人的转折点。而在我很失意的时候,我必须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通过电视画面发泄出来,于是便创造了这种带点主观的新闻播报手法。”

  “阿盲”名句

  无线电视记者伍晃荣报道。(用于每条新闻结束时)

  波係圆嘅。

  通常乌龙波都係靓波。

  ……今次乃又一例证。(前面通常为某些广为流传的金句,例如“门柱係龙门最好的朋友”等等)

  葡萄牙个×××想笠过龙门李云在,点知连条横楣都笠过埋……(2002世界杯葡萄牙VS韩国的比赛,对葡萄牙队一个射门的描述)

  千祈唔好以为呢场波好紧张,係我讲得紧张咋!(2002世界杯克罗地亚VS墨西哥的比赛,全场球平淡得要命)

  (形容米哈伊洛维奇的罚球)碧咸式罚球,笑大人个口。

  非常果断的朗拿度犹疑不决咁一脚射入啵。(纯属“阿盲”一时口误)

  “有乜嘢比送一个大礼更好啊?就係送两个大礼嘞!”

  朗拿度好波果阵真係好好波嘎。

  “你都係返去揸车啦!”(F1车神舒马赫玩票在友谊赛登场,但是射门时一脚将球打偏)

  佢地输嘅并唔喺实力, 而係少少嘅运气。

[img]http://www.gznet.com/news/society/shwx/200804/W020080418313985005119.jpg

[本帖由翔F修改于2008-04-18 13:21:34]
[本帖由翔F修改于2008-04-18 13:46:3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8 13:47 | 只看该作者

Re: [转帖][color=blue] 1.[/color]一代名嘴伍晃荣病逝 自创幽默化播报手法 [co

20岁买下海景豪宅,23岁任团中央委员,26岁当选奥运火炬手

  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2000年5月进入南航。历任南航海南分公司乘务员、兼职团委干事、客舱部乘务队一分部副经理,曾获得2001年海南首届椰岛公主大赛冠军,2003年受聘于《三亚晨报》形象大使,并于同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候补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共青团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未来有何安排?一是踏实工作,二是找个好男友。

  ———曹爱

  曹爱不是一般的幸运。

  18岁那年,她实现了自己的空姐梦想。

  20岁,当很多人还在伸手向父母要钱,或徘徊在找工之路时,她已在三亚望海的高档小区里买下一套130多平米的豪宅。

  22岁,她成为团中央最年轻的候补委员之一。

  23岁,她当上了副经理,成为南航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同时,被递补为团中央委员。

  别人看来的不可思议,曹爱看得很淡定。“我只是在机遇来临的时候,一把抓住了。”

  1 空姐梦一波三折

  曹爱没有背景。

  爷爷很早就过世,奶奶是哈尔滨市交通局的一名会计,父亲曹忠诚是哈尔滨铁路公安处的普通民警,母亲也是一名普通铁路职工。

  与父辈不同的是,曹爱对陆地并没有太多兴趣。与所有爱幻想的孩子一样,她做梦都想飞向蓝天。1998年中考,曹爱本已打算报考重点高中,但听朋友说哈尔滨26职业高中有空乘专业,她便改报职中,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不巧那些年,航空公司来招人的不多,能被选当空姐的同学少之又少。

  曹爱以为无望,1999年暑假后离开了26中,去厦门大学成教学院学英语。她听从父母的建议,打算学好英语出国留学。父女俩住在花莲酒店。但她还是心有不甘。一天,他们在报纸上看到厦门航空公司招聘空姐的广告,而且面试的地点就在花莲酒店!曹爱兴冲冲地去面试,第一关过了,但在第二关英语时被刷下。

  她开始发愤学习英语。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她往往要付出常人几倍以上的努力。一个多月后,台湾发生7.6级大地震,波及厦门。曹爱的父母劝她回哈尔滨暂避。在哈尔滨机场,曹爱遇到两名空姐,正是她的同班同学。原来那一年,26中有22位同学被选当空姐。“我很紧张,想躲避,可是避不了。同学看到我了,都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很多年以后,曹爱仍记得这一幕。“我怎么就这么不幸啊?!偏偏在我离开的时候就招人。”回家后,她大哭一场。母亲安慰她,不就是个乘务员嘛,扫扫地,端端茶,有什么好的。但曹爱铁了心要当空姐,她重回26中。

  2000年4月,南航到26中招空姐,曹爱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

  2 20岁拥有望海豪宅

  “我觉得是上天安排我来海南。”曹爱说。

  曹爱起初最想去的是上海、广州,但阴差阳错,她被分到了南航海南分公司。尽管如此,第一次飞行,曹爱仍是激动不已。一位乘客想喝饮料,她把易拉罐拉开后,把拉环递给乘客,饮料却拿在手里。

  “空姐,小姐出身丫头命。”空姐圈中有人这样自嘲。公司规定,每天飞行不能超过12小时,每个月不能超过118小时。空姐的工作通常以 6天为一周期,上4天班,休2天,在飞行期间,每隔15分钟得巡视一次客舱。南航海南分公司没有国外航班,曹爱一天最多的时候要飞6段。“如果早上6点 40分发车去机场,我们得5点就起床化妆,一天飞6段的话,通常要到夜里10点半才着陆。回到家也是11点多了。”外人很羡慕的空姐职业,其实也挺辛苦。工作中,曹爱也遭受过委屈。有一次飞机延误,乘客们将气撒在空姐身上,一名乘客还将东西摔到曹爱身上。还有一次飞机延误时,旅客与机组僵持不下,曹爱在劝慰乘客时,手被一名旅客旅行箱的拉杆刮伤。凡此种种不快,她都默默承受。“向别人倾诉不快乐,会让别人也不快乐。比起很多人,我是幸运的。”曹爱说,对空姐职业的热爱,是她工作的动力。

  2002年,月工资五六千元的曹爱,在父母全部积蓄的支持下,贷款买下了三亚某海滨花园一套130多平米的房子。当时是4000多元一平方米,现在升至2万多元。

  儿时蔚蓝的梦成了真。不远处就是与蓝天相接的大海,没有飞行任务的夜里,曹爱枕着蓝色的波涛入眠。

  3 23岁成为团中央委员

  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年轻的曹爱提前进入事业收获期。

  短短几年,她实现了人生的多级跳。2000年,她在“中国海南岛欢乐节青春才艺大赛”比赛中,荣获“欢乐使者”称号。2001年6月,经单位推荐,她参加由共青团海南省委举办的“海南首届椰岛公主大赛”,获得首届“椰岛公主冠军”奖及“最佳智慧”奖。赛后,她将2万元奖金捐给三亚市育才乡希望小学。这是受父亲曹忠诚的影响。1996年,曹忠诚自掏2万多元在老家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这次比赛,曹爱结识了海南省团省委的一些人,她坦言这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003年,21岁的曹爱被三亚晨报社聘为形象代言人,还被选举为共青团海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当选为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候补委员。

  “工作是美丽的。你把精力投入工作中,自然会有不少的回报。当别的女孩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时,你的打拼会让你脱颖而出。好运总是留给努力的人。”曹爱曾在日记中写道。

  天道酬勤。2005年初,23岁的曹爱被提为南航最年轻的乘务长。不出3个月,她又通过竞聘,成为南航海南分公司客舱部乘务队一分部副经理,成为南航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也正是那一年,她由团中央候补委员递补为团中央委员。

  4 奥运火炬手迷上高尔夫

  在今年北京奥运火炬手的选拔中,曹爱和其他三位同事成为火炬手。南航4万多名员工,她又一次成为万里挑一。

  成为一分部副经理后,曹爱有些紧张。但她对领导说:“给我一段时间试试,我有信心做好。”同事起初也有些不服她。“我抱着一颗服务的心去对待。”以往空姐领服装,总是要自己去找。曹爱当上副经理后,还亲自将服装按每人的尺寸分好,捆好,同事来领,直接提走就是。平时,员工有差错,她也会正面批评,私下却会去解释、沟通。“到现在,我不敢说全部,但大部分都当我是姐妹。”曹爱很自信。

  当初一起进南航的22名同学,一些已经离职,剩下十人中,好几个都已有了小孩。而曹爱仍是孤身一人。追求者当然不少。但曹爱说想找一个有稳定工作的、尤其是人品要好的。她不想在内部发展,如果双方都在飞,会经常见不到面。曹爱目前正跟一名男性朋友在了解之中。

  与很多女孩子一样,曹爱爱时尚。每飞一个城市,她都会逛街购物,“最爱买装饰品,凡是能带回来的,都买。”

  没有飞行任务的时候,她会去小区楼下的沙滩散步,享受海洋与海风。她最喜欢的运动还是游泳。最近,她迷上打高尔夫球,每周会去一次练习场打。

  谈及未来的安排,曹爱有两个规划:一是踏实工作,二是找个好男友。



[本帖由翔F修改于2008-04-18 13:4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5 02:04 , Processed in 0.0862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