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中国将陷入一次大萧条?ZT
日本的中小企业原来处于同大企业直接对抗、竞争的地位,60年代以来实行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系列化,使这些中小企业被组织在大企业周围,成为大企业的配套、协作厂。
生产的相对稳定,便于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并在设备和管理上逐步现代化。
1966—1973年间,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产值年均增长 17%以上,它们不仅为大企业源源不断供应配套器件,而且日益成为大量出口的工业部门。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的就业人员占全体就业人口的比重由1955年的41%降为1965年的24.6%,1975年再降为 13.8%;
第二产业(包括工矿业、建筑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则由1955年的23.5%,分别提高到1965年的32%和1975年的 34.1%;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等)就业人员的比重也由1955年的35.1%,提高到1965年的43.4%和1975年的 52.1%。
工业中重、化工业所占比重由19 55年的42.7%上升为1965年的51.1%,到1970年即达 68.9%。这一比例超过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首位。70年代初期,日本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
【 · 原创:jeremy 2007-01-10 10:48 】
可以明确了: 中国严重的经济萧条在半年内开始.
经济萧条首先从广东开始,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关门,房地产价格开始急剧下跌.
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转移到广西, 在2年内广西因此受益.
半年后,危机从地产开始蔓延到银行金融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