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1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4 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文章啊!!!

抗议的事儿要抓,好文章也要看看哦[微笑]
:b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35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江湖是一个广场,是中国民间的一个欢场。古语曰:"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江湖泛指天下之大,这个名词包含着中国式的哲学思辩——追求不着边际的虚空虚无想象,我们伸手试图去抓住什么,手心里却是一片空虚。空,但想象无穷。
  
  武侠小说赋予江湖生命力与想象力,江湖成为一个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金庸古龙将其推向巅峰,至今无人出其右。
  
  网络让古龙语言复活,影视让金庸重新大行其道。武侠小说及其戏仿体文字、影视产物,成为中国人永远的狂欢方式和广场,不分职业不分贵贱不分学历高低。如此持久的销量,绝非炒作可以泡制出来,它暗合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思维习惯、逆反而又幻想的心理。金庸古龙作品最大的贡献不在于其有多少文学价值,而胜在他们为中国民间开辟了一个空间、一个没有等级的狂欢广场,具有全民性、颠覆性、乌托邦性的欢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36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我以为巴赫金最大的贡献在于发现并尊重了狂欢、笑文化。正如巴赫金所说:"下部永远是生命的起点。"此种惊世骇俗对照道貌岸然的正统和伪善,谁更体恤大众,自然分明。在中国,大众等于鄙俗、文学等于文化的陈腐观念实在应该早早抛却了。
  
  巴赫金有巴赫金的道理,而我认为中国也有中国的别情,对于狂欢及其场所,我认为中国是特殊的。中国的大众狂欢有两种类别:官方组织的大众狂欢、民间自发的大众狂欢。
  
  中国官方组织和引导的大众狂欢占据了现实世界里的各种城市广场(领头羊是天安门广场)、各种直播转播垄断媒体,用于各种节庆日(国庆、元旦、申奥成功、妇女节、教师节等),各单位组织人力物力花团锦簇地跳舞唱歌向党表明心迹高唱社会主义好共奔富裕光明未来,特别是祖国首都还要接待外国各种使团,大众表演(比如说央视春节晚会)已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主旋律,此种表演节奏不能随意,步子不能迈错。但这个广场是实在的也是大众的。
  
  而中国民间大众狂欢的广场是虚拟而自发的,江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无法触及,它存活于武侠小说、琼式言情小说、网络游戏、BBS留言板灌水区,在上述虚拟场所里,有关诙谐文化的所有元素均有迹可询:表演、戏仿体作文、脏话、指天赌咒的咒语、发誓、打油诗、谣言,"脏乱差""卫生死角"无处不见,在现实世界里,会被法律、道德、伪善的正义严肃驱赶。这种狂欢体现在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最突出表现为身心崇拜——身体的超自然力、心的超能量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37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从金庸古龙身上我看到巴赫金发迹的思想源头-----欧洲狂欢节的种种气质:无等级性、宣泄性、颠覆性、大众性。这些特质,特别体现在金庸古龙小说人物的近似诡异的武功招数,成为国人渲泄郁闷渴望强大的狂欢想象和方式之一。
  江湖没有法律,有的只是仇恨、想象的友谊、所谓的正邪、绝世的武功、虚拟的爱情,江湖是任意想象的天堂,江湖是国人狂欢的精神广场。
  
  中国很早就已有崇拜身体的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为民除害、愚公移山等,都强调人身体的超自然能力、强调人的肢体作用(盘古的身体化作五岳四极日月江河……),强调意念对外部世界的操纵作用。中国的行为哲学思辩哲学强调神秘的源头(非标准),一个源头,千万种解释——一个病人,一千个中医有一千种配药。孔子崇尚礼治,反对"政"、"刑",试图用抽象的精神和道德来控制国人,虽然孔子对"礼坏乐崩"也无力回天。而孔子注入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最根深蒂固的当推"仁"学系统,因其符合中国老百姓全民性的幻想性和忍耐性,今天仍有很多中国人以为"仁"可以救国救民。"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由人的身心衍生出来的气,至大至刚,能量无穷,无处不在。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从身体的角度出发,我的解释是——修身(虐己、禁欲、苦学成才)、齐家(打老婆治老婆在争风吃醋中综合平衡、逼儿子文武双全逼女儿三从四德)、治国平天下(帮皇帝压刮老百姓、外族赢太平盛世),血缘关系、身体心灵在自虐与虐他的过程得到了升华,代价是个性、人个主义被抹杀。可见,总在身体和心灵上做文章自古有之,且根深蒂固。这种哲学看似是行动的,但实则是狂想狂躁的、目的不明确的行动。李泽厚认为中国人即使狂欢也是有节制的,我不敢苟同。
礼""仁""气""道"、身心,我认为都是中式哲学思辩的源头之一,最大特征是神秘不可捉摸——一个源头千万种解释并容易走向极端,意在控制人的精神世界、夸大精神的力量。这一切均来自对人本身的狂热崇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38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金庸十四部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除韦小宝最为特别之外,其他男主人公如郭靖、杨过、令狐冲、张无忌等无不是经过长时间的身体"自虐"(仇恨、委曲乃自残的动力),经过种种机缘巧合,最终才成为天下无敌的大英雄,并赢得女性青睐。而岳不群、东方不败、林平之等人,要练神功必先自宫,讲的也是自残原理。金庸小说注重人的成长、情感,想塑造的是天下无敌的大英雄,图的是名——洪七公为正义之名、黄药师为世外高人之名、欧阳锋要天下第一之名、南帝一生都在追求谅自谅他的宽容之名,成名之后淡然江湖。武学讲求身心艺术美、底蕴美。

引《射雕英雄传》为例——马真人的提点:"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郭靖一生受用无穷。黄药师不仅精通阴阳五行、算经术数,而且讲究武学的美,追求艺诗乐合一的境界——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西毒的毒是借肋外物,其蛤蟆功与平常武功路数有些反其道而行,胜在以静制动、蕴力不吐,只要敌人一施攻击,立时便有猛烈无比的劲道反击出来。降龙十八掌、神剑玉箫、一阳指、九阴真经、轻功,可杀人可救人可陶冶情趣,这些都是身体心灵发挥极致功能的范本和境界。狂欢的最高境界是与癫狂仅隔咫尺。所以,就武功而言,射雕天下第一当推欧阳锋、周伯通、中神通。欧阳锋经脉倒转练成"欧氏九阴真切",无人能敌,但终至癫疯,打败欧阳锋的不是黄蓉,而是自己的疯狂。而周伯通、王重阳均为虚伪的禁欲主义者,在禁欲主义中将武功进行到底,宁愿辜负爱人深情。也许,武功练到了癫疯、倒行逆施、没有人性无情无欲的地步,方为武功最高境界。对身体功能的崇拜也随之到了极限的疯狂地步——无情无欲、非人的境界。然后,各大高手不知疲倦地华山论剑,任由老婆背书背死、情人相思而死——这是武功的最高境界,却非金庸要表达的英雄境界,金庸的英雄境界是天下无敌之后退隐江湖,多年之后不甘寂寞再重出江湖兴风作浪。武功和名誉才是真正的爱人。操纵高手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的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39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古龙反复强调武学境界,在《多情剑客无情剑》这部小说中武学的玄虚达到巅峰——
  上官金虹的"龙凤双环"二十年前就已震慑天下,"兵器谱"中排名第二,名次还在小李飞刀之上!
  近二十年来,已没有见过他的双环出手……手是空的。
  李寻欢道:"你的环呢?"上官金虹道:"环已在。"李寻欢道:"在哪里?"
  上官金虹道:"在心里!"李寻欢道:"心里?"上官金虹道:"我手中虽无环,心中却有环!"……
  上官金虹的环,竟是看不见的!
  正因为看不见,所以就无处不在,无处不至。
  这正是武学的巅峰!
  这已是仙佛境界!别人不懂,李寻欢是懂得的。
  ……
  老人缓缓接着说:"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参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的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楚留香、小李飞刀、江小鱼、陆小凤、西门吹雪等等无不是用这些出神入化肉眼无法感知的武学去战胜敌人,用看不见在心中的剑气、杀气去隔物伤人。古龙式的英雄永远在朋友身边若有若无地游荡生事,然后去主持公道破案、遭遇新的美人。古龙英雄一招便要取人性命,古龙英雄的爱人是朋友、心中的剑气杀气。好事的评论家们早已对金庸古龙的武学吹上了美学的境界,而我则认为,金庸对身体百般折磨摧残之后终练成某种盖世武功倒情有可原、而古龙则将武功彻底意识化,最终走向了身体崇拜的极端。金庸是夸张,而古龙则走到了虚无。
  
  古龙强调武功的玄妙、混然天成、武器与人的二者合一,强调对风流男人的身体崇拜。而金庸更强调武功的苦练加秘决加高人指点讲缘份讲人情味。对男性的崇拜当然是两者的通病,只不过金庸更隐晦一些,所以金氏小说在影视剧更容易操作更容易被现代男女所接受,古龙在网络中更有市场。古氏小说的多数女性是为男性上床而用(始乱终弃,偶而也讲究灵肉结合),而金氏小说的女主角则是为衬托男主角的伟大而设——无论是经典的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还是无赖的韦小宝与七个老婆,都是对男性身体崇拜的典范。对身体的百般摧残、折磨终于成名成家,这与历尽千劫万苦,终于得道成仙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处。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猴毛变无数徒子徒孙——身体的法力无边,身体足够强大之时、天神亦为人所用。古氏金氏无论涵盖何种哲学,但其武学都来自对人身心的崇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41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金庸古龙通过玄妙的武功将人的身心功能发挥到夸张的极致,甚至有超现代科技力(原子弹、核武、飞行工具等)之势,能移山倒海能摄魂移魄……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此类小说成为对人身体和精神狂热崇拜的典范,将武学哲学化、将精神身体化,将身体空想膨胀化,将空想狂欢化,怪诞成为一种欢乐。身体的想象成为虚无的意淫、心灵的慰藉。
  
  在想象的麻醉中狂欢"大隐隐于书市"
  "怪诞风格,包括浪漫主义的怪诞风格,揭示的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世界秩序、另一种生活制度的可能性。它超越现存世界虚幻的(虚假的)唯一性、不可争议、不可动摇性。"
  金庸古龙所揭示的正是另一个世界,让人在想象的狂欢中麻醉自己,每一个人在网络里、小说中、游戏中都可以将自己当成郭靖杨过黄蓉,在想象的狂欢中大智大勇、快意恩仇——这些都是众所周知。但金庸古龙小说成为狂欢场又揭示了国人何种心态何种气质?
  
  其一,国人"大隐隐于书市"的阅读情趣。古语"大隐隐于市",借用到金庸古龙热卖现象上来,倒不如说国人阅读情趣"大隐隐于书市",既然不改变当下恶俗的阅读环境,权且独善其身,拒绝伪善、做show、下流的文字,回到最简单而又最博大精深的文字游戏中来。中国古典文学仍是国人培养下一代的首选,国人弃读没有灵魂的文字,乃是对当下种种做show文字、严肃道具文字做出的最道家气派的中国式反应。但与此同时,国人之不离不弃金庸古龙,证明文学在这个国度的精神家园里仍处重要地位。意即:国人不是没有阅读的欲望,而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宁愿选择简单但博大精深且没有等级的文字,因为每一个人在阅读中都可以无限膨胀自己。
  
  其二,对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崇拜乃国人永远的隐秘欢场,这种几近病态的崇拜既源于自恋也源于无助的心态。整个中华民族都有自恋的气质,顾影自怜是文明古国的通病,这个国度花了多年的时间和代价才明白自强的重要。但这个国度的国人无助且依赖的心态却是古已有之,至今不息,像对毛的崇拜。人们习惯于求助神灵帮助、或者赌咒发毒打小人、或幻想自己变成无所不能的英雄……很少想到要制法依法求法。明君、清官、英雄是国人求助的对象,金庸古龙更是将英雄的绝世武功变成受人崇拜的精神支柱。重人治轻法治成了国人的一种思考习惯,至今不离不弃,金庸古龙小说给予这种没落的求助英雄情怀贴上了末世的标签——没有法律、正义而天下无敌的英雄主持公道维护秩序。金庸古龙小说的销量是民间自发的,但其内在哲学却是中国正统的,并且成为一个可以有千万种解释的精神源头,此为江湖。
  
  其三,中国人注重实用理性,我则认为这种理性是建立在精神之上的理性。禁欲主义的另一端是纵欲主义,中国人的理性在于顺从的行动,但精神上却一直有狂想的非理性的血液气质,胜过追宗教的文革狂热(串连、武斗)、对毛五体投地的崇拜、近年来某些人对物质金钱不择手段的狂热追求、近段时间广东地区对地下六合彩的疯狂追逐,都可以反映出国人的内在狂热气质。一旦有一个任意空间、不受官方管制打压的空间,必然引发国人狂热非理性爱跟风习惯的疯长。对身心的疯狂崇拜,会引至想象的失控。每一个人都能在金庸古龙小说这个空间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能失控地想象,狂欢由此而生,在这个空间,没有节制。
  
  其四,民间快乐的、逆反的、颠覆性的气质。"中国人很少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即使是处在极为困难的环境里,他们也相信终究有一天会'否极泰来'、'时来运转'"。想象中的快乐是民间最后一道精神防线,即使这种想象是虚无的夸张的。金庸古龙的小说世界正是这样一道精神防线、一个狂欢的世界,一个可以在紫禁之巅进行决战的颠覆性的世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分裂是现代人逃生之路。这些快乐的气质来自下部的民间,轻易地就会卷起全民颠覆性的狂热。金庸古龙小说有这种教人逃生的民间力度。  
江湖尽管可以用到任何领域,但江湖的本质是民间的,全民生活在其中。贬低化、世俗化、肉体化的武侠小说找到了全民性、颠覆性、民间性的平等民主。所以,江湖将永远存活在民间,金庸古龙的武学亦不会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41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关于金庸古龙的文学成就和地位,歌功颂德者甚多,本文不想赘述。但狭隘的狂欢想象之害同样存在,先谈狭隘的狂欢而失控的身体想象之害。过分强调身体心灵的超自然特异能力、夸大精神决定作用,很容易脱离实际滑入"人多力量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跃进歌儿唱十年,粮食堆堆超过山"的境地,文革前后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高指标荒唐风气,今天的数字腐败数字政绩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既受无政府主义、平均主义思潮的影响,也与中国传统的身心崇拜有关。这种乌托邦的狂热在文革达到高潮,现在余热不退,目标已转移。金庸古龙武学骨子里的狂热狂想妄想情绪,在如此广泛而不分等级的读者群心中所留下的印迹可想而知。狂欢在民间是必需的,但太失控的空想是有害的,会将任何心态引向极端,而且仅仅是在限定的几个圈子(儒道墨兵等)里晃动,名曰博大精深,实则还是些跳不出的圈子,仍然是圈子内的狂欢。引用顾准言:"中国,除了伦常礼教,没有学问,专心知识、擦究宇宙秘密不是出路,要逃避王权,只好走老庄禅佛一路。"(见《顾准文集》第十章)。中国哲学的几个源头、几个套子,要跳出何其困难。圈套式的、单一的狂欢方式,往往走向极端。此乃其极端之害。美之境界的极端在于个体的感受,没有标准、几近等同于虚无。
  
  建立于身体和心灵崇拜之上的想象扼杀了脱离身体之外的想象力。中国有四大发明,但这都是基于实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超出实用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发明在古中国极为贫乏。"中国实用理性主要与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即兵、农、医、艺有密切联系……涉及极为广泛的社会民众性和生死攸关的严重实用性,并与中国民族的生存保持直接的关系。"明清之际,即使出现了《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书,但现代意义上的科技基本上是实白。由此可以说明,中国除了与身体、生活、实用有关的想象力无穷无尽之外,与实用隔得较远的科技想象力是被压抑的。直到近年,才开始解放,但又被应试教育所压抑,这是题外话。金庸古龙武学也是建立于身体的实用理性(报仇、成名、维护江湖道义)之上的想象,这种武学想象力已通过网络影视武侠剧大行其道,并漫延到各种言情剧、古装剧,各种人物都被安上了武功(格格、皇帝、闺中弱女子、黑社会……),显然夸张的想象又到另一极端。武侠影视丝毫无助于科技新发明,反倒是高科技令武功在视觉上复活,央视版《射雕》用特技故弄玄虚可见一斑。对身心的这种妄想空想,极大损害了中国人形象,连张艺谋都要拍英雄滥片来迎合主旋律、欣欣然走去好莱坞的不是李小龙就是成龙、李连杰、首获最佳外语片的还是武侠片,武侠已成为敲门砖。金庸古龙与中国传统哲学合谋,再次将国人的想象力圈套住,然后在极端中妄想,这对中国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实在是一种垄断、一种变相的扼杀。狭隘的狂欢想象之最大害,莫过于此。失去最开阔想象力的民族,将是失去翅膀的民族,屈辱的近代史便是沉重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42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再谈金庸古龙武侠小说对当下文学之害以及夸大文学功能之害。
  古龙金庸让文学沾上了神秘诡异的气质、仇恨的记忆。其简单、通俗明了客观上令当代文学的读者群大量流失到武侠小说中去,当代文学的走向因而更加狭隘。金庸古龙小说的江湖意识、金庸小说略见的《红楼梦》遗风、古氏语言的意味深长,两者开放的江湖武学想象意识,造就不少金氏古氏文风的徒子徒孙。网上网下出现不少金庸古龙小说的文字衍生物、戏仿体,几成大家手笔的有迟宇宙、子非鱼等,此种诙谐又诡异的风格已成为当下极为重要的民间文风。武侠小说便是这样一个江湖——一个可以衍生出很多个民间欢场大众欢场的广场。
  
  可正是这样一个大众狂欢广场,排挤了其它种类的文学。其对文学的最大伤害是:其诙谐性怪诞性损害了文学的高贵性、抒情性,对最终终结中国文学的抒情时代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最恶心的文学"抒情"时代(文革)已成为过去式,真正旷达的全民性文学抒情在唐代过后就再也复兴过。文学抒情无疑已被诙谐怪诞的狂欢主调所淹没,动辄被冠之以"动不动便泪流满面的小资情调"的恶名,诙谐的背后掩藏不住辱骂的恶习,没有抒情的时代是缺憾的,陷入脏话铺天盖地的漫骂时代是可悲的。可是,在金庸古龙时代,我们如何悲恸我们正逝去的文学抒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43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江湖:想象的乌托邦:here:

  金庸古龙小说本应是文学现象,但今天,其影响超出文学,涉猎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并与试图将所有的人文学科文学化倾向暗合。这种人文学科文学化的企图也非一朝而就,中国传统追求唯美的文史哲不分家、天人合一,实则有文学一统天下之企图。主客观因素使金庸古龙现象成为被夸大被放大了的文学现象。唯美必然是虚无的,如果将文学唯美化、将文学功能化,社会的经济、文明、法律进步将付出代价。文史哲不分家在今天再次走俏,世人只看到文史哲不分家的好,却看不到文史哲分家、文史哲独立的重要性。金庸古龙小说本属文学现象,其内涵却是哲学思路,实乃文史哲不分家的范本。当哲学沾染上太多文学的习气,浪漫主义的气息将严重影响哲学的严密思辩、理性思维;历史与文学语言挂钩,将给新历史主义以更大的可乘之机,历史与历史学本身的客观与严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文学如果赶淌政治的混水,将导致极权的狂热。人类学走向文学,只会导致人类学走向忧郁的考古。文学语言渗透人文其它学科,非幸事。
  
  金庸古龙小说既是文史哲合一的欢场,又是大众狂欢的民间广场。金庸古龙胜在其作为想象空间的江湖、但败在含混不清看似无套实则局限的自设圈套。
  
  中国几千年来发展缓慢,其思想史上最大的败笔在于,文史哲该分家时不分家,只讲合不求分,抹杀文、史、哲可贵的独立性。中国太浓重的文学气质,使这个国度频频出现懦弱却又虚热的病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12-26 15:58 , Processed in 0.0709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