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8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待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9 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儿市区下了场暴雨,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雨后露出了难得的蓝天和白云。的士司机问我:为什么平时天灰灰的?现在却变蓝了?我说,都是空气污染惹的祸。
但是,如何科学地具体地解释呢? [M1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17:27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为什么 [M10]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8-9 17:32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楼主和小ZICAI有一拼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18:13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为什么进来看热闹者居多,却没有人回答问题?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8-9 18:25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广州饮用水源水质全省最差

--------------------------------------------------------------------------------


http://gd.news.sina.com.cn 2005-04-20 10:28 新快报




广东省公布去年环境状况,广州多项环境指标全省倒数


新快报讯 (记者 张琳 张英姿 通讯员 谢志忠 粤环宣)广州的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昨天,广东省公布了2004年全省的环境质量情况,其中显示,广州在城市空气质量、酸雨频率、饮用水源水质等多个方面都在全省处于倒数位置,其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更是全省最低。

据了解,去年广东的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全省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东江、西江等大江大河干流和珠江三角洲主要干流水道水质保持较好水平,以II、III类水质为主。大部分城市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城市声环境质量和全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但是,与上年相比,全省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有所上升;酸雨污染加重,酸度加强,部分支流和城市江段水质污染依然严重。

广州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省环保局的数据中,广州是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两个城市之一;酸雨的频率仅次于江门,位于第二;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更是全省最低!

为了应对环境问题,省环保局透露,将建立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第统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系统。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称,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将主要针对一般性的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化学泄漏、核污染、放射污染等突出事故,将确定预警的等级以及相应的配备等必要手段,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可以迅速处理,保护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8-9 18:26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据统计,今年1~3月,广州市出现的灰霾天数为34天,出现了三次非常恶劣的污染雾天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8-9 18:27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据介绍,目前广东全省机动车数量已达到1300万辆,并且以每年12.4%的速度急剧增长。由于对排放尾气污染监管乏力,全省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与日俱增。今年头3个月,广州市的空气质量较往年差,同为近10年来最差。其中,出现的灰霾天数为34天,出现的污染雾天数则为12天。污染雾对人类的危害比灰霾更严重,容易使人们产生呼吸道疾病。去年广州的酸雨频率达到82%,降水PH年均值更达到了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8-9 18:28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广州市政协提案建议立法限高楼送走灰霾热岛(图)

--------------------------------------------------------------------------------

http://gd.news.sina.com.cn 2005-03-21 17:31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上图:灰霾中的广州。登高,不一定就能望得远本报记者马红斌摄

  本报今天消息记者林洁、尹安学、周乐瑞、胡军报道:广州太"高"了!今天上午,忧心羊城会变"石屎森林",广州市民主促进会向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广州立法限制市区高层建筑。

  提案提供的资料显示,以18层以上的高楼计,广州现约有7000多栋高层建筑,位居世界前几名,而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360多栋。另外,广州高楼密集程度也排在全球前列,有的高楼间距甚至不到10米,令周边低矮的房屋成年难以采光,甚至通风不畅,在城市形成了一个个"深井"。

  警钟:大火无情,灰霾不散

  不少人以广州的"高楼林立"为耀,觉得这才是"大都市"的标志;大家也有共识,由于人口高度密集,土地资源有限,开发高楼能舒缓用地压力。但这份提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大火无情。目前的消防云梯车最高仅能达53米,水带直接供水高度也只有150米,且高层建筑垂直的楼梯间、电梯井立马会形成烟囱效应;

  灰霾不散。广州去年灰霾天气高达144天,史无前例。城区高楼密集,使人口过度集中,绿化空间被占据,人均绿地面积大为减少,都是灰霾的重要成因之一;

  热岛效应。夏天,从周边进入广州的中心城区,很多人会有一种"窒息"感,这是"热岛效应"所带来的后果之一,而这与楼越建越高、密度越来越大有很大关系,玻璃幕墙在高层建筑上的广泛应用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地面沉降的70%是因为城市地下水的过分开采,30%则来自高层建筑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影响,同时,高层建筑的无序发展,也阻挡了视线,影响了城市景观。

  建议:制定法规,限制楼距

  这份提案建议———

  广州应立法限定并严格执行高楼间距的标准。国家对于高层建筑分布密度是有规定的,一般来说为0.7~2倍之间,就是说100米高的建筑间至少要有70米的间距,由城市规划局进行管理。然而,这项规定在实际生活中执行的情况并不理想。

  另外,由目前以小区占地面积计算绿化率,改为以建筑面积计算绿化率,制约高楼的密度。同时,政府在人口密集地带进行城市开发和土地转让时,应有全盘规划,对每一地段的楼高和容积率都应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禁止开发商随意增加楼高和容积率。

  该提案还特别强调,要严格限制珠江两岸的高层建筑。去年广州市"两会"期间,梁小瑛、黄建水等11位人大代表就曾联名提交类似议案,以避免珠江成"石屎大峡谷"。他们呼吁,政府要迅速着手立法,严禁在珠江首排建商品房,不可只让少数人占据优美的城区公共资源,剥夺大众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8-9 18:29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漫天灰霾为何常留珠三角?专家剖析主要成因(图)

--------------------------------------------------------------------------------

http://gd.news.sina.com.cn 2005-03-16 16:40 南方网





广州市1954-2004年灰霾天数分布图

  南方网讯 近年来,灰霾在珠三角已成为一种常态,并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然而,我们并未真正对这样的天气习惯。为什么近几年灰霾越来越严重?为什么灰霾只在珠三角常年出现?其中,有哪些是自然因素,又有哪些是社会因素?对此,记者近日采访了有关专家,希望尽可能全面地给读者作出解析,并希望通过这种解析,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然后再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现状

  珠三角雾霾难辨

  这些日子,我们居住的城市变得有些奇怪。短暂的阳光过后,不通风的楼道经常湿漉漉的,握过门环的手好像粘上了一层黏糊糊的东西,衣服挂上好几天也干不了。向远一点的地方望望,似乎总隔着一层薄雾,再抬头看看天空,又觉得是被包围在一片无边界的橙灰色浑浊天里了。

  这种橙灰色,让人想起在去年冬天十天半月不能消散、媒体争相报道的灰霾污染。但气象学家们说,这是雾霭,不是霾。

  果真是雾吗?这与印象中的白雾可大不相同啊。昨天,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吴兑告诉记者,这些雾是由灰霾吸湿形成的。近年来,以广州、佛山为核心的珠三角,光化学污染正逐年加重,使这些地区的灰霾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严重。过去的2004年,广州5天里就有2天灰霾。

  雨雾天灰霾变灰雾

  专家称空气指标表面好,其实危害更大

  在省气象局,我们找到了去年同一时段广州的灰霾天数记录。2004年2月,广州灰霾14天;同年3月,灰霾19天;4月,23天。然而,在2005年,从2月起,广州多雨雾、潮湿的天气,似乎赶跑了本应准时出现的灰霾。同期的空气质量指数(API)看上去也好于往日。人们似乎可以放心了。

  然而,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专家吴兑告诉记者,这些天空气质量很优良对人无害,这是误导,有雨水的天气就长期没有灰霾,这种说法也不妥当。灰霾本是大气中的小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雾天可吸湿涨大,所以应该是说灰霾都进入雾里了,这就是污染雾,对人危害极大。通常衡量空气质量的API指数里,只包含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这三个指标在有浓雾的天气里表现是很好的。但API并不能真的代表近段时间的空气质量,因为它没有包括雾水里的污染物,其实雾很脏,比雨水脏几十倍几百倍。

  昨天上午9时,天色有些泛黄,记者在省气象局看到了当时的能见度和空气相对湿度记录。此时相对湿度为84.2%,能见度为8.8公里,吴兑说,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相对湿度小于90%,能见度小于10公里,就应该是霾,所以,当时应该属轻度灰霾。但现在分辨雾、霾的标准在国内尚未统一。事实上,灰霾和污染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灰霾吸湿就变成污染雾,天气一干燥,污染雾又变为灰霾了。特别是在冬春季节,灰霾已成为珠三角城市的一种常态,只不过表现形式可能随气象变化有所不同。

  五天中两天有灰霾

  珠三角灰霾以广州为中心,逐年加重

  从省气象局近3年的统计数据看:2002年,广州灰霾85天;2003年,98天;2004年,广州灰霾达到了144天。也就意味着,过去的一年,广州5天中就有两天灰霾,比2003年出现次数多了近50%.不仅灰霾的总天数增加了,灰霾连续出现的天数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连续灰霾最长是15天,2004年增至20多天。

  灰霾的逐年加重,不仅在广州。今年1月6日香港天文台公布了当地的能见度长期变化趋势,显示出近年来香港的浑浊天正逐年增多,2004年,低能见度天气出现率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18%,也就是5-6天里有一天灰霾。香港的灰霾,不如广州严重,因为它和深圳、中山这些地方一样,都处于灰霾核心区的边缘。



形成灰霾的颗粒物相当小,40个重叠在一起也不如一根头发粗。

  自然成因

  临山靠海气流不畅

  珠三角特有的地理条件使灰霾更容易形成也更持久

  在全国,灰霾非珠三角专有。从秋季的气溶胶分布图上可以看到,黄淮海平原、长江河谷、四川盆地也是灰霾严重区。

  但珠三角的不同之处在于,黄淮海平原等地,灰霾只出现于一年当中的某个时段,是季节性的,而珠三角的灰霾却是春、夏、秋、冬常年存在。黄淮海平原、长江河谷也是中国的工业区,排放的污染物应该也不少,为什么灰霾只常年存在于珠三角呢?

  中山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范绍佳认为,这首先取决于珠三角特殊的地理环境。

  范绍佳提到,在珠三角的千米高空常年存在着一个逆温层,这是一种大气上层温度高于下层的反常现象,也就是轻暖空气在冷重空气之上,上下流通不畅。这就把近地面的大气变成了一个严严实实的锅盖,地表附近的污染物就被牢牢盖在当中了,不能自然流通净化。污染物有条件积累,这正是形成灰霾的前提。

  为什么逆温层会常年存在?范绍佳表示,这主要是由珠三角三面临山、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南岭对冷空气翻越的阻挡、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反气旋天气以及夏秋季南海台风的登陆活动,都会促成逆温层的形成。另一方面,这种临山靠海的地理环境,不仅阻止了污染物的垂直流动,也在水平方向上阻挡了污染物的扩散,使污染物更有积累的条件。换言之,灰霾单单在珠三角常年存在,是由这里特有的地理条件决定的,灰霾在这里更容易形成,更容易持久。

  2003年11月2日,广州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灰霾天气。市民惊奇地发现,1公里外的东西都在视野里消失了。当天,广州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创造出历史上的最高值:303,这代表着极高的空气污染程度,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据省环保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程师介绍,从近几年的灰霾情况看来,一般说来,灰蒙蒙的天气出现比较多的,是在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4月。

  特别是10月27日到11月3日间,珠三角的灰霾在全年最为严重,据说,这种情况年年都很准时。

  为什么每年最严重的灰霾会准时到达珠三角呢?范绍佳认为,这还是因为珠三角独有的气象条件。每年10月以后,珠三角开始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此时来自大陆的干冷空气和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实力不分上下,空气流动受限使污染物不易扩散,自然灰霾就最为严重了。干旱的持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004年12月8日,广州二沙岛,灰霾在城市上空出现。方谦华摄

  ■社会成因

  工业发展超过环境负荷

  珠三角从机械污染、化学污染过渡到多种污染并存局面

  形成灰霾的颗粒物相当小,40个重叠在一起也不如一根头发粗。据说,这些颗粒物主要有4种来源,第一种是工厂直接排出的粉尘;第二种是二氧化硫污染变成的硫酸盐,其中二氧化硫有70%来自火电厂;第三种是氨气污染变成的氨盐;第四种是氮氧化合物污染变成的硝酸盐,其中氮氧化合物有70%-80%来自汽车的尾气排放。

  吴兑把灰霾的四种来源又分成了三类:工厂直排粉尘属于机械污染,这是第一类;二氧化硫和氨气各自变成硫酸盐和氨盐都属于化学污染,这是第二类;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下光化学反应后变为以硝酸盐为主的残留,属于光化学污染,这是第三类。

  颗粒物污染本是无序工业生产的产物,而经济社会运作方式的变化也会带来污染形式的转变。吴兑提到,机械污染、化学污染、光化学污染这三个不同的污染阶段,珠三角在短短30年里,已一一遍历,现在珠三角已从机械污染、化学污染慢慢过渡到了多种污染并存的局面。而这种遍历,是经济发达国家用了200年才经历完的。

  30年工业飞速发展历经两次污染转型

  从省气象局近30年的记录材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有趣的东西。那就是珠三角灰霾天数的多少,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对工业环境的治理,都表现出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近30年珠三角的灰霾演化史,可以部分影射出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史。

  以广州为例,1975年前,广州的大工业未起步,资料显示当时当地1年灰霾天数在10天左右。1975年以后,广州灰霾天气逐年增多,在1985年左右到达最高峰,当年平均每两天就有1天灰霾。联系到当时的广州,正处于大工业发展的初期,作为基础建设的火电厂和建材厂急剧增多,整个城市开始大兴土木,消烟除尘当时并未进入人们的意识里。吴兑认为,这直接带来的,是机械直排污染物的日益增多,和灰霾天数的日益增多。而1985年后,广州的灰霾天气又逐年减少了,吴兑认为这应归功于政府的有力措施,使企业在生产中有意识地控制了粉尘污染排放。这种灰霾天气减少的趋势,维持到了1990年,当时降到了100天。

  而1990年以后,广州的灰霾又开始严重了。根据记录,1997年,灰霾天数超过了220天。据说,在这段时期,珠三角经历了第一次污染转型,也就是出现了二氧化硫污染的日益严重,导致了灰霾天数的大幅上升。分析认为,这个时段广州工业扩大发展已经到了一定规模,居民生活也逐年富裕,对电的需求增长很快,这使越来越多的火电厂加足马力生产,而脱硫设施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空气中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多。1997年-2000年,灰霾天明显减少了,据认为这种减少来源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重视,不少脱硫除尘项目动工。

  2000年以后的几年最值得关注,现在广州的灰霾天气有非常明显的增长趋势。吴兑认为,这次增长的原因,主要源于汽车大量增长带来的氮氧化物排放增多,这加剧了珠三角地区的光化学污染,现在我们是处于第二次的污染转型期。据分析,近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总量需求,而汽车的价格又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使汽车更深入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这使近年来珠三角的灰霾越来越严重。

  只要能见度在10公里以下,就属于灰霾。从灰霾出现的次数看,现在珠三角的灰霾天数并未超过上世纪末的水平。不过,吴兑提到,如果只看能见度,近年珠三角的灰霾比以前严重了很多。过去灰霾的能见度可能在10公里左右,但现在可能只有两公里了。另一方面,灰霾持续出现的频率增加了,这使灰霾严重影响到居住在珠三角的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一个在媒体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

  城市高楼大厦阻挡灰霾飘散

  本世纪比上世纪灰霾天数增加了很多,范绍佳认为,城市的建设和扩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珠三角近20年来城市发展很快,现在基本隔10公里就会有一个城市,城市群密集,减少了以前存在于城乡结合部的空气污染缓冲区。这一方面造成了污染物不易排散和积累,另一方面也把珠三角的城市群越来越连成一个污染关联密切的整体。而就每个城市来看,大量高楼大厦的建设,也阻挡了风的水平流动,为灰霾的产生提供了地面条件。

  以广州为例,以前有很多北风吹过广州,但近十多年来,作为广州主导风向的北风频率明显减小了,范绍佳的研究组做过的一个统计显示,2003年北风比1973年减少了20%.1973年以后,没有风的日子开始增多,在上世纪8 0年代后静风频率基本稳定在35%左右,也就是说,广州城区现在每3天里就有1天基本没有风。他建议以后城市规划可以更多地考虑风向,把大的街道尽量沿城市的主导风向设计建设,这样将有利于污染物的输送和排放。

  汽车尾气是元凶?

  吴兑现正在中山大学教授光化学污染这门课,他在过去的几年分析过大量的气象数据,然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现在的珠三角,灰霾的主要污染来源是光化学污染反应到最后的残留物质。

  近年来,汽车数量快速增长,使包括氮氧化物在内的强氧化气体排放大量增加,它们在强日光照射和低湿度的环境中,可以通过复杂的光化学变化生成臭氧和固体残余物。臭氧会分解消失,而固体残余物则可以稳定存在于大气中,积累到4天以上,就可以形成灰霾。珠三角秋冬季以后的持续干燥和持续阳光,无疑给光化学污染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环境。

  人们或许记得去年10月持续了20多天的灰霾,珠三角许多城市被笼罩在一整片黄褐色烟雾中,去医院看呼吸道疾病的人逐渐增多,市民纷纷发问:这天气到底是怎么了?吴兑告诉记者,当时省气象局和省环境监测站都测得了珠三角很多地区存在光化学污染的数据。而也是在去年9月底,北京大学的唐孝炎院士第一次向公众指出,珠三角已经存在光化学污染暴发的征兆。

  吴兑提到,当时珠三角很多地区都观察到了不同程度的光化学污染,光化学反应在每个白天进行,反应后的残留物因为水平静风和逆温层的持续存在不能排散,陆续积累起来,就造成了连续20多天的严重灰霾。

  关于灰霾和光化学污染的关系,范绍佳认为,一般说来,光化学烟雾肯定会加重灰霾,而灰霾中也可能存在生成光化学烟雾需要的反应物,从这个方面说,两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但灰霾能阻挡紫外线,这又会阻碍光化学反应的进行。总而言之,范认为现在珠三角的灰霾肯定有光化学烟雾的"贡献",但光化学烟雾是不是最主要的诱因,目前还不能做定论。

  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原料,是包括二氧化氮在内的氮氧化物。据省环保局的统计材料,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汕头、中山、茂名、江门等八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氧化氮超标,这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在广东,机动车每年会排放近170万吨的尾气,占到了二氧化氮排放总量的70%-8 0%.专家们指出,应该尽快出台对机动车排放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加强对燃料不充分燃烧的摩托车的管理。否则,二氧化氮排放量将持续增加,光化学污染将持续加重,而灰霾自然也会更加严重。

  据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空气质量本身是比较好的,这些地区发生的光化学污染就显得比较"纯粹",烟雾一般呈淡蓝色。但在空气中本身就存在多种污染物的珠三角,烟雾就会混杂其他物质,呈现出一种棕灰色。吴兑认为,这种棕灰色本身就体现了珠三角空气污染的复杂性。

  ■专家建议

  提高灰霾预警等级

  从短期看来,污染物的排放总是有的。那么,为什么今天有灰霾明天又马上没有了呢?专家们认为,这主要决定于气象条件。比如2003年11月2日出现的那次历史上最严重灰霾,到第二天冷空气一来,便即刻消失了。这是因为冷空气的到达,使像锅盖一样罩住污染物的逆温层消失,灰霾也就随着消失了。而冷空气会不会来,天气如何变化,大部分是可以预测到的,所以,对于近期的灰霾,应该能够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

  在新近公布的天气预警系统里,灰霾被列入其中,它的预警信号有一级,以红色表示,表示12小时内可能出现灰霾天气,或者已经出现灰霾天气且可能持续。但吴兑等专家认为,仅仅有一级灰霾信号预警是远远不够的,他建议把灰霾天气分成5级,增加预警信号级数,更有效地设置灰霾天气的观测点,就可以让市民提前知道灰霾会不会出现,有多严重。当重度灰霾天气预警信号生效时,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就可以尽量避免外出活动。而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更细节地了解灰霾的发生程度,也可按需要对大型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污染减排。据说,这也是目前发达国家的通用做法。

  ■前车之鉴

  洛杉矶"蓝色污染"两天死400名老人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标志,是臭氧浓度的升高,臭氧对人的呼吸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曾有报道指出,1955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高浓度光化学烟雾导致两天内4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死亡。

  那么,珠三角目前的光化学污染如何?吴兑认为,程度还比较轻,对人的影响是慢性的,不会造成如洛杉矶一样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编辑:李美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8-9 18:30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M13] 楼主你GOOGLE一下:"广州空气污染蓝天"就都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5-8-9 20:35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QUOTE Created By xiaoxia At 2005-8-9
今儿市区下了场暴雨,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雨后露出了难得的蓝天和白云。的士司机问我:为什么平时天灰灰的?现在却变蓝了?我说,都是空气污染惹的祸。
但是,如何科学地具体地解释呢? [M10]


城市上空的污染造成的悬浮颗粒让地面反射回天空的光线又全部放射回来。所以看天是灰白色。

而洁净空气只有蓝色波长的光线能反射回来,其他都散逸了,所以看天是蓝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8-9 21:40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8-9 21:46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太专业的,司机能听懂吗?或者说愿意去花时间听懂吗?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8-9 22:55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8-10 01:16 | 只看该作者

Re: 问题待答

天本来就是蓝的,只是给灰尘等污染物遮挡了,雨一洗,不就看到本来的天了吗? [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1-6 14:16 , Processed in 0.1080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