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转朋友邮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收到朋友的一封邮件,觉得说的挺有道理的,来共享一下:

一直以来,我都在说:“儿子是我的最爱。”而老公早在不知觉中降到了次位。
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却有一章以如此醒目的标题,再次给了我当头一棒——《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为什么?!

摘抄如下,让我们共同学习:

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心身。他会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

让一个男孩成为男人,让一个女孩成为女人,这是正常父母的自然期望。要实现这个目标,3岁- 6岁是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如果这时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这个需求,例如妈妈(爸爸)与儿子(女儿)建立无比密切的关系,并让儿子(女儿)知道,妈妈(爸爸)在乎他更甚于在乎爸爸(妈妈),那么孩子就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一方面,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另一方面,他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随着年龄的成长,这样的孩子还会发展出一系列问题,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难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成同性恋!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说:“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家。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说:

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实际上,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

在某些家庭里,当母亲和儿子一起嘲笑父亲、看不起父亲时,这个儿子就是受母亲的影响了。

海灵格说:一个女孩儿能够很容易回来,但当儿子面对一个精明、有吸引力、非常重要的母亲时,他会觉得自己太弱小而不能离开她,他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彻底离开。如果他想结束孩提时代从而成为一个男人,就必须进入父亲、祖父以及男人的世界,在那里才能获得离开母亲影响的力量。

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3-6岁这个关键期呢?其核心就是,做为父母,要重视与配偶的关系,明白这才是家庭中最优先的,而不是亲子关系。

父母可以大大的称赞孩子,他(她)像爸爸(妈妈)的地方,告诉儿子(女儿),你好得快赶上爸爸(妈妈)了。

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岁-6岁会打下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但如果男孩想成为有魅力的男人,女孩要成为有魅力的女人,他们不仅有进入同性父母的世界,还要进入同性的大世界,如结交众多的同性朋友。这才是世界最和谐健康的整体关系模式。相反,如果男性总停留在女性的世界,女性总停留在男性的世界,那么不管他具体的怎么回事,都意味着一些问题的存在。

希望儿子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因此,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1、糟糕的婆媳关系;2、严重的恋子情结。

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

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对于我们来说,最爱的必然是最难割舍的。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他成为最爱。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的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的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曾奇峰说,他有两句最基本的心理学原则送给所有的父母: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
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地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
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
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
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
如果儿童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忍耐;
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提高自己的身价;
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
如果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
如果儿童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
如果儿童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
——心理学家诺尔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9-2 08:47 | 只看该作者

Re: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转朋友邮件)

突然发现桐妈的GG增长非常快呀?
我们都是辛苦爬楼才有这样的成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2 09:56 | 只看该作者

Re: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转朋友邮件)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2 10:27 | 只看该作者

Re: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转朋友邮件)

学习了,感觉自己正在往这个方向去,还好还来得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1:02 | 只看该作者

Re: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转朋友邮件)

呵,我在用桐桐的写真赚GG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9-2 11:05 | 只看该作者

Re: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转朋友邮件)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3 04:49 , Processed in 0.2870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