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乔伟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美国孩子的权利 (转) 》

[复制链接]
5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06:2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4.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聪明的父母总会给孩子留点“渴望”的余地。
  渴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六一”不仅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大人向孩子“奉献”爱的日子。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看的……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在大人看来,今天的孩子够幸福的了,比自己小 时候不知道强多少倍。可是,当我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却发现今天的孩子并不快乐。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被过量的好东西淹没了,他们无法在渴望中体验快乐了。欢悦产生于强烈的需要得到满足之时。没有需要,就无所谓欢悦。对一个渴得要命的人来说,一杯清水胜于金子。如果一个孩子总没有渴望得到某个东西的机会,该是多么不幸啊!
  记得共和国成立10周年时,10岁的我被选为北京市献花队的成员,去人民大会堂向中央领导献花,去机场迎接外国贵宾。当时,家里没有钱给我买新衣服,妈妈答应亲手为我缝制一条背带裙。我盼啊盼啊,当我穿上那条崭新的红白格背带裙时,喜悦和感激的心情难以言表。事隔40年,妈妈在灯下为我赶制新衣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至今认为,那是我50年中穿过的最漂亮的裙子,虽然布料只是人造棉的,但那是我朝思暮想后得到的,于是我倍加珍惜。
  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却没有发现,过分充足的东西竟然剥夺了孩子的快乐。什么都来得轻而易举,他们感觉无所谓,不珍惜也不兴奋。孩子还不想骑童车的时候,你就为他买来了,他便没有了学车的兴趣;他不想读的书,你非要买回家不可,他连看也不看,可是他自己借来的书,却读起来如饥似渴……这种事情在生活中真是屡见不鲜。
  我大哥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他回忆说:“上中学的时候,我特爱摆弄木工活儿,可是家里的刨子很难使。一次,我想用一条硬木椅子腿刻一把小提琴把,希望买一个刨子。虽然只需要五块钱,但当时家里生活困难,不好意思向妈妈要。妈妈知道后说,你能做成就给你买。我用旧刨子满手磨出了水泡,最后终于做成了。妈妈给我买了新刨子,当时真是如获至宝啊,我用了好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现在,我对两个女儿也是这样。她俩在美国读书,从上中学开始,我就让她们利用节假日自己打工挣钱了。我常对她们说:‘想要漂亮衣服吗?想住宽敞房子吗?自己去挣!’她们学习都很努力,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奋斗。”
  人总是在得不到时最想得到,轻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珍惜。要做聪明的父母,就给孩子留一点儿“渴望”的余地吧!
5.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善于收集爱的细节的人充满激情。
  细节,最容易感染人。
  一部小说,催人泪下的往往不是那恢弘的大场面、大事件,反而是一些小小的细节。
我的体验是,善于发现爱,感受爱,把爱的细节当做“珍珠”一颗颗串起来珍藏的人,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这“珍珠”使他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不断产生生命的激情。
  细节,需要发现,更需要感悟。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
  爱的细节每时每刻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有没有发现,会不会拾起,能不能保留。
  上小学时,同学给我起了一个绰号“火炉子”,我很喜欢。也许是这个绰号的定位,使我从小就对人保持着火一样的热情。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有人说我是“扑不灭的火焰”,总是那么乐观,很少有悲伤的时候,什么困难、挫折、打击都不能把我压倒。
  那么,人的热情从哪里来呢?从爱的感受中来。当你感受到周围的人都爱你时,你自然会产生回报爱的热情。
  所以,光给予孩子爱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体验爱、收集爱,把爱化为对生活、对周围人的热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09:5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6.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1)
 过度的爱往往会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做父母的必须大胆管教儿女,约束他们不正当的行为。要把管教和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在这方面,美国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的增长给整个美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美国的父母把压抑已久的感情和温暖倾注在下一代身上。有的人认为“爱就是一切”,鼓吹“放任自流”,让孩子们自行其是。谁知,这一代人倒是幸福地成长起来了,他们享有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繁荣和最优越的受教育的机会。然而,二十多年后,正是在这一代人中,吸毒、早孕、酗酒、自杀、暴力犯罪等等,丑恶现象五花八门,给60年代的美国带来一场社会大动荡。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一代人,本来以为战争结束了,消除了饥饿,消除了经济萧条,好事情会接踵而来,谁知道富裕的生活没有带来青年一代的感谢,反而带来他们对老一代的对抗、傲慢和蔑视!
  美国的家长开始重新思考: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
  一些学者分析了问题的根源--童年时期的放纵。没有人要求他们举止有礼,尊重他人;没有人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别人负责。父母们终于发现--是他们亲手把下一代逼上了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爱得让人窒息的祭坛!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爱的管教绝不可缺少,责任和义务也不能没有,放任孩子就是伤害孩子,也是在伤害自己和危害社会。
  爱孩子,就要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管教是一门艺术,其中有几点要注意。
  一、培养孩子尊敬父母的意识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孩子首先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孩子与他人交往时所采取态度的基础。所以,让孩子尊敬父母,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有一次,一对夫妇来找我,说他们对13岁的儿子已经束手无策了。他们说,儿子无法无天,完全凌驾于父母之上。让他独自在家的话,不知道会把家弄成什么样子。夫妇俩在我的办公室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往家里打了三次电话。我请他们把孩子带来。
  过了几天,他们把儿子领来了。没想到,这个让父母如此操心的孩子竟然跟我一样高。他当着我的面就敢指着父母的鼻子顶撞父母。而他的父母呢,只是摇头叹气,不敢大声说他。
  “怎么能这样呢?他们是你的父母,你要尊敬他们!如果你继续无礼,就请你出去!我可不想见这样的孩子!”我的口吻非常严厉。
  男孩被我的话镇住了。
  我单独跟他交谈了一会儿,他很小心地讲了一些自己的事情。后来,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来电话,讲他自己、家里和学校的事情。他做得好的,我就表扬;做得不对的,我也毫不留情地批评。
  过了一段时间,他懂事多了。他的父母对他的变化很是惊讶。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对孩子的失控由来已久。儿子第一次顶撞妈妈是三岁时,妈妈只当做儿戏根本没有在意。从那以后,妈妈再也没有占着孩子的“上风”!父母输掉了与孩子交锋的第一个回合,以后再有冲突就难以取胜了。正像一位教育学家所说:“若是你不能使一个五岁的孩子把玩具从地上拾起来,你就不可能在孩子步人青春期这个一生中反抗最激烈的时期施行任何程度的有效控制。”
  纵容孩子无礼,等于埋下了犯罪的隐患。
  二、不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好处
  一次,我去商场买东西,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要买一个很贵的玩具,妈妈没有给他买。这孩子大哭大闹,先是对妈妈拳打脚踢,后来索性坐在地上撒泼。搞得这位妈妈十分难堪,怎么劝怎么哄也不行。妈妈叹了口气,拿出钱包,准备“屈服”了。
  我制止了她:“不能惯着他!不能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任何好处,不然你一辈子要受苦。”我劝她马上“离开”,不再理这个孩子。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我对这个孩子说:“你就坐在地上哭吧。你看,妈妈已经走了,她才不会给一个这么不懂礼貌的孩子买玩具呢!大家也不会理你的!”说完,我摆摆手,让围观的人全都走开。
  孩子把抹眼泪的手指分开一道缝,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妈妈也“走”了。他立刻停住了哭声,爬起来去追妈妈。看到妈妈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孩子急了,喊着:“妈妈,等等我!我不闹了!等等我!”
  妈妈赢了,无理取闹的孩子输了!
  如果妈妈心一软,买了那个玩具,孩子也就“没治了”。从此,妈妈将成为孩子感情讹诈的受害者。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纵容中学坏的!
  这一招,是跟我的母亲学来的。她很爱孩子,但从来不纵容孩子的毛病。她对我们是这样,对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
  记得我儿子五岁时,一天,全家人在姥姥家团聚。马上要吃饭了,儿子却哭着闹着非要去买枪不可,谁说也不听。
  姥姥过来了,对他说:“你就哭吧,哭不够就对不起我们。我们可要吃饭了。”
  我们真的开饭了,谁也不再理他。一边吃,姥姥一边对我们说:“我不怕孩子无理取闹,但我不会给这样的孩子一点儿好处。即使想买的东西,这样一哭就不会买了。你们不能惯孩子。饭,咱们都吃了,不给他留。”
6.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2)
 儿子听了这话,停住了哭声。他最爱吃姥姥家的饭了,这回可要吃不上了,怎么办?
  这时大姨趁机逗他:“悦悦,好汉不吃眼前亏。知道不对还不赶快来吃,东西买不成,好吃的再吃不着,你是不是太亏了?”
  听大姨这么一说,儿子马上坐到大姨身旁。“买不成我也不要了,还是先吃吧!”
全家人都笑了,都说他会找台阶下。
  有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有些坏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个信念:孩子每一次无理取闹,绝不能让他得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
  三、严厉的管教之后是沟通的最佳时机
  当父母与孩子的“激战”停止,孩子的胡闹没有得逞时,他会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这时候,孩子常常对父母做出亲昵的举动,这个时候往往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因此,父母不应该害怕冲突,或者在冲突时退却。我们要把冲突看成重要事件,因为它提供了跟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时候谈话的效果多是其他时候无法达到的。
  一番宣泄后,小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怀里,父母应该张开温暖的双臂欢迎他。你可以耐心地跟他谈谈,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话他容易听进去。
  对大孩子批评之后,要适当地鼓励,施以父母的温情,对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要给予满足。这等于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当行为。
  这样,管教孩子就有了一个充满爱的结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9 10:10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7.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所有的生命都该得到尊重,孩子无罪!
  孩子的成长需要广阔的空间。
  世界上什么地方最广阔?是人的心灵。
法国作家雨果有过一段很恰当的比喻:“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宽阔的心灵能包容万物,父母的心能包容各种各样的孩子。
  作为父母,要容得下那些学习差、淘气的孩子和所谓的“问题孩子”;作为社会,要容得下那些“问题父母”的孩子。不论孩子的父母是谁,哪怕是罪犯,我们都应该坚信“孩子无罪”!
  我有许多大朋友、小朋友,其中有一个男孩的名字,我一直记在心里,他叫姚俊峰。
  我忘不了那个特殊的日子--1991年11月5日,《中国少年报》40岁生日。那一天,报社在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老读者联谊会”。我和两名小读者共同主持大会。
  忽然,一位英俊的青年军人站在我面前,恭恭敬敬地向我行了一个军礼。
  “知心姐姐,还认识我吗?”
  我细细打量着他,中等个儿,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兴奋,但面孔却有点儿陌生。
  “你是--”
  “我是姚俊峰呀!您去过我们学校。六年前,我是石家庄的一名小学生。”
  “噢,姚俊峰!我记起来了,你就是当年那个‘金猴型’好队长。”
  “正是。当时我爸出了事进了监狱,可我还被评为‘全国好队长’,我爸很受感动。后来我当了兵入了党,现在给部队首长开车。我从心里感谢您,感谢《中国少年报》!”
  姚俊峰的话勾起了我的回忆。
  1986年,我是《中国少年报》的编辑部主任并主持“知心姐姐”栏目,我策划组织了“全国好队长”评选活动,根据孩子们的建议,评选出来的好队长,以“大雁型”、“金猴型”、“蜜蜂型”、“小老虎型”命名。
  有一次,我去石家庄采访,少先队总辅导员张小春老师向我汇报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姚俊峰的六年级学生,是个淘气的男孩,但他点子多,热爱集体,爱帮助人,还很有组织能力,同学们想推选他当“全国好队长”。但就在这时,他爸爸犯罪入狱。罪犯的孩子能当好队长吗?孩子们议论纷纷。
  “能。孩子无罪!”我十分坚定地回答,“只要符合评选条件,无论是谁的孩子都有权利参加评选!”
  后来,姚俊峰果然当上了“全国好队长”。他爸爸在监狱里听到这个喜讯,感动得放声大哭。他说,没有想到我犯了罪,孩子不仅没有受到牵连,还获得了全国大奖。从此,他认真改造,连连受奖,终于得到提前释放。
  天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包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父母的宽容,会让孩子有一个更宽松的成长空间。
  为了爱,学会包容孩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09:3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8.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付出你的爱,你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爱是什么?
  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
爱是什么?
  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的伟大,于是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
  记得有一次,我去重庆开办“知心电话”。重庆团市委少年部部长饶勤带着她四岁的小女儿陪我去风景区游览。
  一进山,小女孩就问我:“你来过这里吗?”
  “从来没有来过,如果迷路了,我肯定找不到家。”我装做很为难的样子说。
  “没关系,有我呢!”小女孩马上用力地拉住我的手,满有把握地冲我说。
  “好,好,有你我就放心了。”我高兴地回答。
  要坐缆车上山了。那种缆车我还从没坐过,心里真有点儿紧张。
  “不行,我害怕。掉下去要摔死的。”我假装担心地说。
  “别怕,有我呢!”小女孩老练地扶我上了缆车,紧紧地挨在我身边,微笑着对我说,“怎么样,不害怕了吧?有我你就可以放心了。”
  我一下子被这个可爱的女孩感动了,我觉得,被孩子爱、被孩子“关怀”的感觉真好!
  分别时,她问我:“你玩得高兴吗?”
  我蹲下身来,看着她那双美丽的眼睛,动情地说:“今天幸亏有了你,我玩得太高兴了,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下次你来,请打电话通知我,我还会来陪你!”女孩一脸真诚地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写着她家里电话号码的小纸条。
  第二天,她的妈妈告诉我,女儿回家后兴奋异常。她对爸爸说,自己是一个重要人物,如果没有她,“知心姐姐”可就“惨”了。
  对成人来说,接受孩子的爱是幸福的、快乐的;对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别人能理解、能接受、能感悟到,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快乐!然而,我们许多的父母,却把孩子爱的机会垄断了,爱的权利剥夺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各种各样成人的爱包围了,所有的大人都比孩子“强大”、比孩子有“实力”,孩子没有爱大人的机会,反而被大人爱得“死去活来”。
  一个女孩正在家里写作业,爸爸下班回来了。孩子刚刚在学校接受过爱的教育,她马上倒了一杯茶水,递到爸爸面前:“爸爸,请喝茶!”
  谁知,爸爸冷冰冰地说:“去去去,写作业去!别趁机跑出来玩!谁用你倒茶,多考个100分比什么都强!”
  孩子心中刚刚萌发出来的爱的火花一次又一次被父母无情地扑灭了。渐渐地,孩子明白了,父母所要求的就是他考高分、上重点学校,别的什么都不需要了。然而,这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达到的目标啊!于是,许许多多孩子变得心灰意冷、玩世不恭,不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
  辽宁省的一份调查表明,59?郾18%的家长在养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每月给孩子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占27?郾02%,其中超过百元的占7?郾85%。孩子每周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极少,18?郾72%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47?郾78%的学生只参加1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因此,60?郾12%的学生不会洗衣服、做饭;54?郾75%的学生上下学时需要家长接送;7?郾81%的孩子能“讲究卫生”,41?郾19%的家长是把洗脚水端到孩子面前的(“经常如此”的占4?郾8%,“偶尔如此”的占32?郾6%)。
  就这样,“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认为,这些是父母应该做的,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儿,给孩子一点儿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是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惧怕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换个位置、换个形象吧!让孩子做高山,孩子就会长成山;让孩子当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7:0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写在前面
一年春节,我和高中同学聚会。昔日的老同学一说起他们正在上学的孩子,一个个都唉声叹气。
  一个同学对我说:“我们这代人上要照顾老,下要照顾小,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到十几岁,上了高中,竟然跟我们没话说,和他爸爸更是一见面就吵。儿子整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许我们进他的屋。我要是想跟他说句话,也只好写个纸条从门缝塞进去。我真是又难过又憋气。你是知心姐姐,你说说,我们跟儿子的关系怎么才能改变?”
  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许多同学都把目光投向我。我沉思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男孩设计的《家长报》。
  这个男孩是北京崇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一个飘雪花的日子,他的班主任徐老师请我去为同学们自办的小报评奖。让学生自己办报的建议是我提出的:每个同学都设计一张小报,每天贴一张,这样就等于出“日报”了,还让孩子们都有成功的感觉。如今,孩子们的报纸真的办起来了,我当然要去祝贺。
  评比会开得十分热烈,五彩缤纷的小报展现在眼前,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别出心裁的设计,令人目不暇接。作为评委,我真不知道评哪张优秀才好。可以说,45张小报,张张都是那么出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男孩设计的《家长报》的报头。图案由涂实的红、绿、蓝三个圆组成,红色的在上,绿色、蓝色的在下,三个圆交叉在一起。
  “能不能谈谈你的设计思想?”我认真地向小设计师发问。
  男孩子站起来,神气十足地说:“红圆代表我,绿圆代表我妈,蓝圆代表我爸。红圆与绿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我爱我妈;红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爸爱我,我爱我爸;绿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爸,我爸爱我妈!”
  “太好了!”我禁不住为他的想法拍手叫绝。
  教室里忽然响起热烈的掌声,鼓掌的是孩子们!
  从这个男孩的设计中,从孩子们的掌声中,我理解了他们,他们需要自己独立的世界,他们把自己看成是和父母完全平等的。在他们心中,家庭是由三个完全平等的世界组成的,每个世界都是独立的,又是交叉的,也是互相支撑的。他们骄傲地把自己的世界设计成红色,而且放在上面。他们知道,自己是父母心中的太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他们多么需要父母的爱,多么渴望与父母沟通!
  孩子们的设计意图,向我们做父母的表达了这样的心愿:相互依托,相互合作,相互沟通,这应该是现代“三口人”之家,也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应该具备的人际关系。
  假如让爸爸妈妈画一张家庭关系图,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会在一个大圆里画上小圆,代表一种包容、从属的关系。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属于我,我可以主宰孩子,孩子必须服从我,我可以给你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好玩的……管你喜欢不喜欢,“爱你没商量”。
  而如今,“三人世界”的家庭并不太平并不和睦,有的“三人世界”竟然发生对抗,甚至发生“战争”!
  为此,大人伤心痛苦,孩子也觉得活得很累。
  怎么办?怎样把对抗变为对话?怎样实现沟通?
  我想,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5:5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1.让孩子倾诉
--坐下来听
  静静地听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作为孩子,总希望父母能与他共享快乐或分担愤怒、恐惧、压抑、悲伤,而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却往往只爱听“好消息”,不爱听“坏消息”。长此以往,孩子失望了,觉得什么事情对父母说了也是白说,还不如将坏心情埋在心里。久而久之,消极情绪找不到发泄和化解的渠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突然爆发,变成一种对抗情绪,以致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损害。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有觉得对方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时,才能听得进对方的话。我们在听了孩子的想法后,立即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其中的要点,并同他交流,孩子会觉得我们一直在认真倾听,对他是尊重并理解的。那么,孩子无论怀着什么样的心态,都能够表现得平静,对问题的解决也会有利。
  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我们自己说,只要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讲完,孩子也就满足了。父母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有位妈妈声带上长了结节,医生强迫她禁声,至少十天不许说话。
  这天,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嚷:“我恨老师!再也不到学校去了!”
  如果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妈妈一定要严厉地训斥他。但是,这一次她没有这样做--她不能讲话,只能看着下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气愤的儿子蜷伏在妈妈身边,把头枕在妈妈的膝盖上,伤心地哭着:“妈妈,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拼错了一个字,老师给我指出来,结果同学们都笑我,真没面子!”
  妈妈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儿子沉默了几分钟,从妈妈怀里站了起来,平静地说:“我要去公园了,同学还等着我呢。谢谢妈妈!”
  妈妈的沉默给了儿子一个倾诉的机会,使他能够向妈妈吐露内心的痛苦。妈妈明白了,这时孩子并不需要父母的教训和忠告,他受了委屈,需要有人倾听他的诉说。
  沉默有时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一个奥秘。你能够理解这无声的交流吗?你能够学会使用它吗?那么请坐下来,静静地听孩子说吧!
2.和孩子平视
--蹲下来看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看懂孩子的心。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人发现有个孩子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一位爸爸的切身体验:“蹲下来,和孩子平视。”在《写给年轻妈妈》一书中,我曾经谈到这位台湾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讲的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那件事给我很大启示:与孩子平视,是每个父母应该遵循的原则。
  父母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呢?有许多事情,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怎么也理解不了,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有变换角色的意识,抛弃自己的偏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19:30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3.与孩子商量
 --相互尊重
  商量的魅力在于,使自己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两代人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是--学会商量。
我从儿子的成长中体会到:商量,能使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商量,能使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并学会用商量的办法去对待父母和他人。
  从儿子幼儿时期直到高中时代,我一直用“商量”的办法同他相处。“商量”使亲子间增进了感情,避免了冲突和对抗;“商量”使儿子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情,思考问题,学会了民主和平等、尊重和友谊。
  回想儿子成长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是独立的世界,这个世界蕴藏着极大的潜能。潜能的开发,要靠个人努力,更要靠父母的尊重、赏识和肯定。父母应当相信,孩子的世界会比自己的世界更辉煌,因为他们属于未来。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平等地面对他们,真正地尊重他们,由衷地赞美他们,他们才有可能以自己的健康成长来回报我们。
4.让孩子决定
--学会选择
  学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选择是一种能力。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选择的机会。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意识培养自己选择的能力,那么就有可能抓住机会,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如果事事都靠父母替他选择,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那么机会就会与他擦肩而过。
  选择的能力是从小培养的。父母要对孩子一生负责,就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切不可包办代替,因为人生的路还要靠孩子自己走。
  如今,我们自己做了父母,却习惯把“选择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未来,逼着孩子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情。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只会顺从地按照父母的意见办事,自己缺少主见;二是引起孩子的反感,总是跟父母“较劲”:你让我朝东,我偏要向西,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无法实现,还造成与孩子心理的隔阂。
  如果我们能对孩子的选择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让孩子自己选择,那结果就大不一样。
  学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5.给孩子写信
--巧妙地表达
  书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与人沟通的好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有一肚子话要对孩子讲,又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说起。尤其是遇到比较敏感的问题,更不知道该不该对孩子说,怎么对孩子说。
  给孩子写信,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不失为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方法。
  我儿子上高中的时候,一次我去学校开家长会,听说他对一个女同学挺有好感,但那个女同学不理他,因此他的情绪很低落。回到家后,我把这个情况跟他爸爸说了,爸爸当时就问他:“你跟那个女生怎么着了?”儿子哭了,向我们大吼一声:“别逼我好不好?”一摔门走了。我们俩谁也没有说话。一会儿,儿子回来了,说了声:“对不起,我刚才太激动了!你们批评我吧!”我被儿子的“大度”感动了,反而觉得自己太不注意方法了,于是抱歉地说:“是我们太心急了,今天不说了。”
  当晚,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写道:“一个国家强大了,别的国家都来跟它建交;一个人强大了,别人就会跟他友好;一个男人强大了,好女孩也会主动跟他交友。一个男人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团结别人的。你现在还不是很强大,你去找人家不成功,心里很难受,这是弱小的表现。你要使自己强大起来,我相信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我把这封信放在他的桌子上,从此没有再谈过这件事。
  书信,自古以来是人与人沟通的好方法,我们可不能把它遗忘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09:59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6.替孩子着想
--留点面子
  孩子最害怕的是失去尊严。
  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尊严。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不是棍棒、拳头,而是失去面子、失去尊严。当你知道孩子偷了东西,但还不能确定时,请你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冤枉孩子;而当你已经有证据确认孩子犯了错误时,请一定给孩子留点儿面子,孩子会为此感激你一辈子!
  我忘不了作家梁晓声写的一篇文章《橘皮》。梁晓声上小学时,家里十分困难,父亲又患了哮喘病咳得很厉害。他听说橘皮能治哮喘病,便偷偷拿走了教室窗台上晾的干橘皮。老师发现了这件事,一直替他保密,没有对别人说起。梁晓声说,他从内心里感激这位老师,这种感激之情持续至今,鼓励着他用一生的努力来回报社会。
  对待孩子,没有比保护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事了。
7.放孩子出去
--认识社会
  见识,是在实践中增长的。
  带孩子出去玩,出去见世面,扩大视野,是家里任何玩具、画册、游戏机都替代不了的。
不到九岁的北京男孩温勃,暑假远行万里,到南非看望在那里工作的爸爸。温勃第一次踏出国门,便是穿过一万多公里的空间,从北半球来到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从酷暑难耐的北京,走入枯黄萧索的约翰内斯堡。亲身体验给一个男孩留下的是多么深刻的印象!
  对一个初到非洲的中国孩子来说,温勃最感陌生、好奇又有些恐惧的莫过于满眼都是黑人。
  爸爸带温勃去了一个极为贫穷的黑人村镇。那天,村里的黑人正蜂拥着参加庆祝集会。上千名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大喊大叫,逐渐把他们父子俩围在中间。这样张扬奔放的迎客方式令父亲深受感动,然而温勃却是一脸的恐惧。事后,温勃对爸爸说:“我哪儿见过这种阵势呀!我真怕他们把咱们抢了。”这是九岁的中国男孩对黑人的最初认识。
  减少偏见,客观地了解另一种肤色人群的最好办法,便是多同他们交流。于是,父亲把温勃带到一个民俗文化村。文化村内有几个典型的黑人部族村落,各村落中都有一群身穿本民族服装的黑人。每到一个村落,都有酋长给客人讲解各自的习俗。温勃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但一脸的恐惧逐渐消失了。
  文化村最后一个节目是和黑人们一起跳舞。一位脸上涂着几个白点的黑人妇女拉着温勃的手,加入了歌舞的队伍。温勃已经不再害怕,他大方地学着黑人的舞姿扭起来。
  这样的接触渐渐冲淡了原有的陌生、好奇和恐惧,温勃在与黑人的交流中变得大方多了。在祖鲁族部落,上百名祖鲁族黑人以狂歌劲舞的传统方式迎接各国宾客。男人手持兽皮盾和长矛,身上仅仅遮着一块兽皮,而那些女人则赤裸着上身,他们跳着、舞着、唱着,是那么地尽兴、那么地奔放……歌舞完毕,这些黑人又在手持权杖的酋长带领下呼啸而去。要是在以前,这个阵势准又把温勃吓坏了,会远远地躲开,而这次,他竟然毫不胆怯地迎上前去,站在那位祖鲁族酋长的身边,留下了一张难得的合影。
  一个中国男孩,有幸踏上远隔万里的南非大地,有幸从亲身的体验中了解那里黑人的生活,和陌生的人群进行交流,这是他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
  人类是一个巨大的“部落”,认识整个人类,需要一个博大的胸怀,尤其面对与自己民族差异很大的群体,需要以坦诚的胸怀走向对方,了解对方。
  孩子认识人类,是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来认识的。让孩子多交一个朋友,实际上是在帮助他多打开一个窗口。这样的窗口打开得越多,孩子的视野就越开阔,心胸就越宽广,胆量就越大。相反,如果把孩子封闭起来,不让他与人交往,那么孩子或者变得孤独、冷漠、不合群、不自信,或者变得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与别人格格不入。慢慢地,对人越来越疏远、陌生,心灵的世界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下自己,其结果是相当可怕的。
  请不要把孩子关在狭窄的空间里,放他们出去,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多认识社会,多结交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0:11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8.向孩子道歉
--说声对不起
  大人做了错事,不妨大胆地认错。
  大人有时会错怪孩子,这很正常,因为许多大人不知道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孩子犯了错,要向大人认错,向被冒犯的人道歉;可大人犯了错,错怪了孩子,却很少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这就不正常了。
  “人无完人”,谁都免不了会有过失。我们总不能像蜗牛一样,把所有的错误都装进一个大壳子里,天天背着,那有多累啊!其实,大人做了错事,也应该像孩子一样大胆承认并立刻改正。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轻装上路,那有多轻松啊!
  一次座谈会上,有位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人犯了错误,面对孩子,应该怎样解释呢?比如说,孩子做了一件错事,我知道了就责备他,骂他。以后通过找老师,我发现错怪了他,但没有勇气向孩子承认错误,这一点让我们大人很难办。”
  我回答说:“大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大人也要实话实说。如果能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我错怪你了!’我想,孩子是会非常感动的。有时,家长老是放不下架子,觉得自己是大人,怎么可以随便向孩子说‘对不起’呢!我倒是觉得,我们跟孩子可以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有来有往,谁做得不对谁就认错。这样,反而显得大人很光明磊落,在孩子眼中也很有分量。那些只知道修饰自己的人肯定是很虚弱的人。”
9.向孩子学习
--能者为师
  放下架子,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比你强。
  我过50岁生日那天,儿子送我一件礼物--他亲手将我家的电脑升级,装入语音录入系统软件。
在儿子的指导下,我乖乖地坐在电脑前,学习语音录入。
  “专心,别走神!”
  “自然点儿,就像平常说话一样……”
  “不行,您感冒了,鼻音太重。妈妈,您需要重新录……”
  面对电脑,我是一个小学生,儿子却俨然是一位严格而耐心的老师。
  想起几年前,我还可以做他的老师,而今,他利用知识的优势以及所享有的信息、技能,使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不得不老老实实拜他为师。
  能者为师。拜孩子为师,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
  今天的孩子非常幸运地成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家长的想像力。一件新的电器买回家,我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孩子几分钟就能让功能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器听从他们的指挥,并教给我们如何使用;到商场买东西,你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地挑来选去时,孩子会马上告诉你,哪种式样的衣服最流行,哪种已经过时,让你不得不听他的……在有些方面,孩子确实比我们懂得多。
  拜孩子为师,好处很多。
  一、能使大人变得年轻。好像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激活自己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能使孩子变得自信。能够做父母的老师,让父母听自己的,这是多么神气的事情!孩子自然会从心里发出“我能行”的正信息。
  三、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父母拜孩子为师,就自然会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孩子受到大人的尊重,反过来会更尊重大人。这样,家庭气氛会变得更加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8:41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写在前面
快乐的家庭有快乐的生活气氛,快乐的生活气氛要靠快乐的人去营造。
  在家庭成员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快乐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那么欢声笑语便会充满你家的小屋。
  人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那就是必须学会善待,而善待起源于一个良好的生活心态。
人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心灵的世界里,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编织着自己的心理网络。
  我在前面曾提到过,有的人编织的是快乐的网络,遇到任何事情,他都能微笑着说一声“太好了!”有这种心态的人,有一种伟大的力量,能够把负信息变成正信息,把不利变为有利,把坏事变成好事。靠这种力量,他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中,这叫“善待自己”。如果他把这种快乐心情传达给孩子,传达给家人,那就叫“善待孩子”,“善待家人”。
  可是,有的人却在编织痛苦的网络,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皱紧眉头:“太糟了,糟透了!”“烦死了,别理我!”有这种心态的人,每天和烦恼打交道,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快乐的事也会变成痛苦的事。他每天生活在愁苦中,这叫“虐待自己”。如果他把这种“惨相”带给孩子和家人,那就叫“虐待孩子”,“虐待家人”。
  家庭和谐呼唤什么?
  善待。
  要做到善待,请你常常使用这三个字--太好了!
  家,是任何一个为事业奔波、辛劳的人最好的归宿。为了全家的幸福和安宁,当你迈进家门的时候,建议你把烦恼关在门外,一脸轻松地走进去,带给亲人一份恬静,一份欢愉。
  别忘了微笑着说一声:“太好了!我回来了!”
1.善 待 自 己(1)
--保持好心态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好的礼物,就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就好像诗之于诗人,羊群之于羊童,亲手绣的罗帕之于女孩。”
  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不是靠别人给予,而是靠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如果想让你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你自己首先要拥有快乐的人生。用乐观代替悲观,善待请从自己始。让孩子从你的感受中看到:人活在世上多么美好!
  喜 欢 自 己
  一个人美不美,不在长相而在心态。
  “人必其自爱,然后人爱之;人必其自敬,然后人敬之。”西汉扬雄的话,今天读起来仍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不自爱,又怎么承受得起别人的爱呢?所以“欲信人必先自信,欲知人必先自知,欲爱子必先爱己”。
  做父母的给孩子上的第一课,便应该是“喜欢自己”。
  我认识一位女教师,热情,开朗,富有才华,可是4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我很丑。”我大吃一惊。眼前的她,五官端正,眼睛大而有神,气质高雅,只是嘴巴略大了些,但是整体看上去挺不错的,怎么会认为自己长得丑呢?
  她指着窗台上的一张照片,问我:“你看这个人漂亮吗?”
  照片上是一位女士,眉目清秀,脸上还带着一点儿腼腆。
  “那是我妈。我妈年轻时是出名的美人,可我却是‘丑小鸭’。从小我就很自卑,觉得自己丑,嫁不出去。”说完,她自嘲地笑了。
  长相可以给人带来自信,也可以带来自卑;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也可以带来烦恼。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喜欢自己的孩子,无论他的长相如何,你都要告诉他:你有你的优势,不必去羡慕别人。
  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往往对自己的长相相当在意。有个上中专的女生来信说:“打我学会照镜子的那天起,我就埋怨爸妈:为什么把我生得这么丑,黄黄的头发,大大的鼻头和一个厚嘴唇。从我发现自己丑以后,就不爱照镜子了。我是上中专以后才开始注意长相的,是因为受了同学的影响。她们时常在一起讨论哪个女生长得好,然后就埋怨父母为什么不把自己生得漂亮点儿。起初我想得挺开的: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比长相的。但慢慢地,我也学着她们使劲往脸上抹化妆品。连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成绩开始一个劲儿下滑。当我第一次捧着40多分的数学试卷时,我哭了。我痛下决心,把我的镜子给砸了,发誓要好好学习……”
  我回信告诉这个姑娘,应该砸的不是那面镜子,而是自卑的“心镜”。如果你能用自信的“心镜”照自己,怎么照都会觉得自己怎么美。你看,那些很受人喜爱的歌星、演员,也不全是长着大大的眼睛,也不全是那么漂亮呀!有不少人可以说是“其貌不扬”,可是他们的表演却有那么多的观众喜欢!
  有一次,我到云南昆明去采访。一位年轻的女辅导员来找我。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很高,瘦瘦的,大嘴巴。她给我讲了好多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快乐:“每次过队日,同学们都要给我梳许多小辫子,头上挂许多美丽的小花。孩子们管我叫‘花仙子’……我四岁的儿子很喜欢我,老是自豪地跟别人说他妈妈很漂亮。他还对他爸爸说,妈妈每天要化妆,早晨你得多干活儿!”说完,她爽朗地笑了,那笑声像银铃,清脆动人。当我再次打量她时,发现她的大嘴真的挺美,因为她的嘴角泛着笑容,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快乐。
  我忽然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美不美,不在于长相,而在于心态。心态好的人,自己活得潇洒,孩子也会喜欢他;而那些把所有烦恼都写在脸上的父母,哪个孩子也不愿意接近。
  高兴点儿,别跟自己较劲。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也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
  珍 重 自 己
  珍重自己,就要给自己留点时间。
  珍重自己,就是珍惜生命。
  有一次,我去浙江温岭开会,听说两名五年级的女孩在队干部改选中落选,双双跳楼自杀。我从心底里为她们惋惜,同时也在思考,难道在她们11年生命的历程里,就没有人告诉过她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这个最基本的生命道理吗?联想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生轻生事件,我迫切地感到:“该为生命补课了!”
  如果想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我们大人先要懂得生命的价值。
  儿子上中学时,一天焦急万分地对我说:“出大事了!我们乐队老师把他从香港买的萨克斯(名贵乐器)丢在出租汽车上了!”
  “你们老师一定特别着急吧?”我关切地问。
  “我们大家都急得要命,可老师却平静地说:‘大家别急。人的生命是个1,金钱是个0,其他东西像萨克斯什么的也是个0。丢了萨克斯,也只是丢了个0,为丢失的0而着急上火,伤了身体就会丢那个1,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又喜出望外地告诉我:“真绝了!出租车司机千方百计把老师的萨克斯送回来了!”
  替他们高兴之余,我也实在佩服这位老师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想想我们自己,平时常常为职务、职称、房子、工资、待遇等等而烦恼,不是着急上火,便是气急败坏,甚至因此损害健康……这是多么不值得呀!因为,当一个人情绪愉快时,人体会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物质,使人产生快感。当一个人情绪不愉快时,人体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类的毒性激素。活动身体可以把这种毒性激素消耗掉,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你的心情不愉快,又不通过活动让肌肉把那些毒性激素发散掉,就会使身体内产生“活性氧”。这种活性氧会破坏遗传因子。受到破坏的遗传因子开始制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甚至可以致癌,就连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是遗传因子受损伤引起的。所以,我们遇事要尽量保持一种“太好了”的心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0:0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乔伟英语-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好

1.善 待 自 己(2)
珍重自己,还要给自己留点时间。
  我们实在太忙了,忙得竟然忘记去注意周围世界是那么美好。白天,我们匆匆忙忙地在奔波;夜晚,我们忙着做这做那,仿佛有干不完的活儿,真是很累很累。不知不觉之间,我们的生活中少了欢乐,脸上少了笑容……这难道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不该为自己留点时间吗?
留出时间做什么呢?什么也不做,只要独处就行了--这就是所谓的“休养生息”。
  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到处找人提供建议,而是不受干扰的地方,这里有安静的环境,供自己来清理思路,感受平时在嘈杂的环境里不曾感受到的东西,也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意念。
  如果你发现自己竟然无法专心地处理一些事情,就表示你需要有一个独处的环境,需要有一份宁静的心绪--沉思和反省对人们来说,真的是很重要!
  不要犹豫,马上行动吧!
  超 越 自 己
  现代父母要有超越自己的紧迫感。
  21世纪,有人称它是创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成功者是终身学习的人。
  在过去的年代里,我们凭着热情,凭着苦干实干、流血流汗,能够干出一番成绩,创出一番辉煌,能够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爱戴。但是到了今天,还是像原来那样工作就远远不够了,孩子们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新知识、拥有新思维、掌握新方法、展示新技能的父母,需要这样的父母陪自己一起进入新的世纪。怎么办?我们必须学习,而学习,正是我们超越自己、跟上时代的前提。
  人们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今天,即使是“顺水行船”,只要不再读书学习,也会被甩得远远的。
  今天,教育的对象不再只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了,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终生接受教育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日子里,作为孩子的父母,既要帮助孩子学习,又要跟孩子一起学习,甚至向孩子学习。
  时代不等人,孩子们已经走到我们前面去了。作为父母,必须有这种超越自我的紧迫感。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不要再回味昔日的辉煌,要马上行动,学习!学习!再学习!
2.善 待 孩 子
--成为好朋友
  善待孩子,就是要体谅孩子,给予孩子自信,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尊严;善待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在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才懂得尊重别人;善待孩子,就是要锻炼孩子,教会孩子给自己打气,把孩子培养成敢于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战者。
体 谅 孩 子
  如果说母亲是大地,那么父亲便是蓝天;
  如果说大地能够创造生命,那么蓝天就应该包容世界。
  我遇到过一个“没有家”的小女孩。
  那是我在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开办“知心热线”时发生的事情。
  热线直播间设在西安市一个大商场中央,玻璃墙外围满了人。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
  忽然,我从电话里听到一个甜美的声音:“知心姐姐,我想问问你,一个女孩没有家怎么办?”
  “孩子怎么会没有家?没有家,哪有她?”我十分诧异。
  “她原来有家,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但是后来,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一走了之,她被判给爸爸抚养,爸爸把她放在奶奶家,自己住到别处去了。她天天盼望爸爸来看她,可爸爸没有来。”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叙述着,一个严肃的话题却讲得十分平静。
  “那这个女孩还爱她的爸爸妈妈吗?”我有意这样问。
  “她很爱她的爸爸妈妈。她爸爸很高大,很帅,很有才华;她妈妈很漂亮,脸上长了一颗黑痣。有人说,谁跟这样的女人在一起,谁就很富有。她的爸爸就很有钱。”
  “那她爸爸为什么要和她妈妈分手呢?”
  “因为另一个女人看上了她的爸爸,另一个男人看上了她的妈妈……”女孩讲得很清楚。
  “你怎么对那个女孩这么了解?”我问她。
  “因为我就是那个女孩。”女孩的坦率、沉静,使我早就含在眼里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被她的善良、真挚深深地感动了。
  父母离婚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孩子怎么办?孩子心里的感受,父母理解吗?怎样才能减少家庭破裂对孩子的伤害呢?离异的父母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孩子呢?
  有一位父亲离婚不久,就深深感到对不起五岁的女儿,他说:“没有了父爱,她的幸福也是打折扣的。我甚至怀疑,女儿不可能再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父亲在她的心中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而这一切,都缘于我们对婚姻的不够善待和珍惜。离婚,或许使我们从苦海上岸了,但对于孩子而言,我们是输家。对此,我无法宽恕自己。”
  这位父亲的“忏悔”让人感动。他表达出这样的“忏悔”,原因是他很在乎自己的女儿。
  父亲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父亲的作用是母亲很难替代的。如果说母亲是大地,那么父亲便是那一片蓝天;如果说大地能够创造生命,那么蓝天就应该包容世界。天地合一,万物才能和谐健康地生长、繁衍,这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
  父亲应该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孩子,体谅孩子,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与孩子相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7#
 楼主| 发表于 2008-2-6 08:53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节日期间注意幼儿饮食

节日期间注意幼儿饮食(ZT)
一、儿童饮食营养的特点: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是需要大量合理营养的人群,同时,他们所需要摄入的营养成分比例也与成人有所不同。与成年人相比,他们需要相对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并需要足够数量的碳水化合物,以供给他们所需的热量。

当今先进的营养学理论强调科学饮食,膳食营养平衡。幼儿的健康成长与饮食营养密切相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塑造出孩子健壮的体格,为幼儿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在幼儿园里,普遍提倡采用营养配餐方案,并十分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园儿童的一日三餐不用家长花费太多的心思,但是家长对必要的营养知识却不可不知。在节假日,家长要负责幼儿的饮食安排,要从营养学的角度悉心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二、节日期间易导致的儿童营养误区。

每逢节假日,家长或是带着孩子串亲戚或是领着孩子外出游玩。外出活动的安排是家长最为重视的问题,然而,幼儿外出时的饮食就往往被忽略了。还有的家庭会选择在家给孩子改善生活。因为爸爸妈妈平时上班时间很紧张,孩子多半在幼儿园解决吃饭问题,休息的时候,妈妈们就会想亲自动手给孩子做些美食,一方面让孩子美餐一顿,另一方面也弥补一下平时照顾不了孩子饮食的遗憾。

家长对孩子疼爱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希望家长切不可在节假日幼儿饮食安排上陷入误区。

节日期间易导致的儿童营养误区有如下几方面:

A.孩子吃得越多越好。

B.鸡鸭鱼肉才是最有营养的食物,一定要多吃,蔬菜吃不吃影响不大。

C.给孩子吃甲鱼、人参等“大补”的营养食物对孩子有好处。

D.丰富的零食是孩子喜欢的食品,节日外出时多带点零食,正餐可以将就些,也可以去吃麦当劳、肯德基等孩子爱吃又方便快捷的快餐。

殊不知,上述种种都恰恰是对孩子不利的营养误区。原因是:

A.大多数孩子做不到按照营养的原则选择食物,而是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因此,孩子吃的多只能说明他(她)爱吃,并不一定就能从中摄取合理的营养。

B.鸡鸭鱼肉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儿童要比大人摄入更大的比例,但是吃到了并不一定就吸收了。任何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这些反应要顺利进行,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和反应介质。如果没有相应数量的维生素,那么,蛋白质的吸收率就会大打折扣。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经过正确的加工处理后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粗纤维。因此,营养均衡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更加重要。

C.甲鱼、人参等补品固然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但是这些食物中也含有大量其他成分非常复杂的物质,适合身体需要特殊调养和补养的人群食用,对于儿童来说并不见得是健康营养的选择。

D.零食的主要成分无非是糖类,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调味剂和色素。它们多数因为颜色鲜艳、味道浓郁、香脆可口而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且不说除了高热量、高脂肪之外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就是那些香精、色素以及浓重的口味也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况且孩子经常吃零食,习惯了比较重的调味后,再吃清淡的食品感到没味道而影响到孩子整个的健康饮食习惯,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三、节日期间儿童的正确饮食及营养摄入。

节日期间儿童正确的饮食及营养摄入方式应该是:

A、节日期间最好延续在幼儿园的饮食时间和数量。幼儿园给幼儿制定的饮食计划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符合幼儿营养需求,正规的幼儿园甚至引进幼儿营养代量计算的专用软件来制定幼儿每日的食谱。在节假日,幼儿和家长在一起,家长可能会因为对营养学缺乏专业知识,陷入营养误区,给孩子吃的不够科学合理,从而导致幼儿上火、腹泻等种种意外状况。因此,我们建议家长最好给孩子提供比较清淡的饮食,并且让孩子按时、按量进餐。

B、节日期间要让孩子注意生活规律。谈到饮食就离不开起居的问题,因为起居习惯直接影响到营养摄取的效果。不良的起居方式甚至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孩子进餐应该在卫生、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并且在餐后要散步15分钟到半小时,餐后不要剧烈运动,更不要让孩子边走边吃。在幼儿园,什么时间喝水,什么时间吃水果、间点都是很有规律的。在节假日,家长最好也要注意关心孩子的生活规律,尽量避免孩子兴奋过度,造成不适宜的剧烈运动或减少饮水量。

C、注意卫生。首先,不要带孩子去街边小摊上吃不卫生的小吃,比如毛鸡蛋、煎饼等;其次,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外面吃凉拌菜;第三,如果在外面吃饭的话,还要注意所使用餐具的卫生,一定要确认餐馆里是否对餐具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带一次性纸杯、餐盘等;最后就是要吃环保新鲜的食物,发现食物有异味或者添加了不利于健康的佐料,如香精、人工色素等,不要让孩子吃。

D、不可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常常是导致幼儿身体不适的罪魁祸首,特别是节假日期间,遇到热闹的场合,孩子的饮食很容易失去控制,吃的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肠胃炎、腹泻等症状,吃了过多油腻的东西后饮用冷饮也可能出现胃痉挛等症状,还有的孩子吃得过多过快,引起肠胃不适而呕吐。所以家长一定要在饮食方面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更不能觉得有趣让孩子和别人比赛谁吃得多、喝得多、吃得快等,以免乐极生悲。

E、注意膳食营养平衡。幼儿膳食营养平衡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不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应该坚持按照幼儿饮食需求的特点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物质,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烹调方法,制作出既健康科学又美味可口的食品。在节假日,家长有更加充分的时间为孩子烹调多样化的美味食品,比如,主食可以花样翻新,蔬菜的量一定要保证足够,鱼、肉类食物要精心加工。相信每一位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都会利用这个时间为孩子改善一下伙食,我们想要提醒家长的是:一定要注意营养平衡哦。

F、少吃零食,少喝碳酸饮料。零食的营养价值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讨论,零食只能作为幼儿偶尔临时充饥或调剂一下口味的食品。而饮料有很多种,碳酸饮料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碳酸饮料的成分除了水以外,只有二氧化碳、糖分、香精和色素,其营养价值就可想而知了。且不说碳酸饮料有没有营养,就光是其中的香精和色素,已经足以说明其对幼儿的健康不利了。因此,我们不主张经常给孩子过多的零食吃,更不主张在节假日因为其他的安排而忽略了幼儿的饮食,仅仅以零食代替正常的餐饮。如果遇到庆祝或团聚的场合,零食和饮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最好提醒孩子尽可能少吃零食,少喝碳酸饮料。在平时,家长也要留意不要让孩子过多地接触零食和碳酸饮料,从而养成少吃零食,少喝饮料的习惯。说到饮料,很多家长认为,饮料有味道,可以促进孩子多饮水,其实,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会很愿意按时喝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8#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08:29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节日期间注意幼儿饮食

幼儿冬季日常护理

冬天虽然很冷,但是不要因为怕孩子冻着就不到户外活动。遇上好天气,就要多出去玩,只要有太阳就带他到公园去晒晒。一是促进钙吸收,另一方面是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及时擦汗 幼儿户外活动时血液循环加速,毛孔张开,如果说有出汗,要及时用于毛巾控汗,否则容易受凉感冒。

及时增减衣服 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不要给幼儿穿衣过多。户外活动前,适当脱衣,户外活动后要及时增添衣服

多饮水 饮水的原则是按需给予。每日至少组织安排4次饮水,上下午各2次,线次的饮水量为半杯至一杯,天气干燥时要适当增加饮水量。

保健措施 要求幼儿餐后及时漱口,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晨起喝一杯淡盐水,以清洁口腔及胃肠道。鼓励幼儿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07:55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节日期间注意幼儿饮食

对小儿的早期安全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训练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二是要经常给小儿讲解预防中毒和防止意外伤害的知识。对小儿的教育和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待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达适当程度,方可进行。二要对小儿的尝试和失败有耐心,成功时要及时给以鼓励。三要在训练中避免强迫,要引导小儿高高兴兴接受训练,寓教于乐。
  在教育和训练中,还要掌握小儿的心理特点,尤其全家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必须一致,否则会造成儿童心理紊乱。成人对儿童应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袒,以免造成小儿缺乏信心和顽固任性,对培养习惯不利。一岁半至二、三岁的小儿,常表现一定的抵抗性,喜欢说“不”,对此应采取策略,凡事必须正面诱导,向小儿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儿童喜学榜样,模仿性极强,故在饮食、睡眠、遵守交通规则等生活习惯上,同其他行为一样,成人应做出良好榜样,并鼓励儿童之间相互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改正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18:51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育儿专栏--- 对小儿的早期安全教育

1、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非常生气。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于是,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爸爸,谢谢你。”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亲情和快乐。给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是拿金钱买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26 10:34 , Processed in 0.1424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