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虚掩的门——寂地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2:06
标题: 虚掩的门——寂地
最近买了不少书,一边看,一边会有很多感想和回忆。在烦琐的生活里,心像一扇虚掩的门。看书的过程,是把这扇门一点一点推开,光透进来,照见了自身。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8-03-20 09:53:35]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2:3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顾城

我喜欢阿城,非常非常喜欢,因此但凡有阿城的名字在内的书,我都想买回来。这次买的是一本阿城和陈村做的访谈录——我们拿爱情没办法。

我有个坏毛病,拿到书既不看目录,也不看前言,而是直接从中间翻,如果翻到的那部分恰好我喜欢,再从头看起。这次翻到的,恰好是舒婷在谈顾城。

她说,顾城一直缺钱,缺怕了。她举了几个例子。

一次是在美国参加一个什么活动,会方把钱发到与会者手上,早餐旅馆给,午餐自己搞掂,晚餐通常会有宴请啊party什么的。于是顾城早上吃很多很多,然后去睡觉,睡到下午4点起来,准备吃晚饭。

还有一次一起逛商店,谢烨想买个玩具给他们的儿子木耳,小小的,一个玩具青蛙,摁一下,哒哒哒叫一下(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个这样的玩具),才不到两块钱美金,可是顾城不让,坐在地上不肯走了。谢烨在旁边就哭了。

那是九二年的事。而舒婷说,70末80初的时候,舒婷印象里这帮诗人中间,在花钱上面比较男子汉的,就是北岛和顾城。

还提到木耳寄放在一个毛利酋长家里,酋长去法院告他们不能付父母责任。顾城没钱请律师,该酋长还帮顾城雇了个律师。

我看到这里特别难过。当年看顾城的《英儿》心里就特别难过。顾城,谢烨,木耳。最后我不得不把书放下。

大概30来岁的,很多人都能理解我这种难过。顾城、舒婷、北岛……我特别喜欢顾城,看他的诗,真是像孩子一般清澈纯净。但最后,成了这个样子……生活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很感激舒婷没有提起李英。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2:3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写完这段文字的时候,LG问我写了些什么。我大概复述了一下,越说越难过,最后忍不住趴在LG肩上哭起来。

原来我比我所以为的还要难过……只是我无法分析,这难过的原因里究竟有哪些成份。
作者: Captain Jack    时间: 2007-7-15 12:3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虽然不懂顾城,却为MM感动。 [M29]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2:4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摘抄几段我喜欢的顾城的诗

我想生存

想稻谷和蔬菜

想用一间银白的房子

来贮藏阳光

想让窗台

铺满太阳花

和秋天的枫叶

想在一片静默中

注视鸟雀

让我的心也飞上屋檐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2:4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2:5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看这一句:她永远看着我 / 永远 看着 /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谁会不感动呢?谁不渴望这样美丽、永恒的爱情呢?可是童话是这个样子的,而现实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样子。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2:5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Captain Jack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虽然不懂顾城,却为MM感动。 [M29]


[M36]
作者: nickczp    时间: 2007-7-15 13:0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mm还这么有诗心,难得啊,想起来诗是20年前的事情啦,为一落花感悟,为一秋月感慨.现在,让岁月和社会打磨得外表坚强,内心郁闷啦...........佩服佩服..难道这就是敏感型的女孩...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3:1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如果曾经喜欢过诗,那么,即使你以为自己遗忘,也会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想起你曾经喜欢过的诗,和那些与诗为伴的青春岁月吧。

我其实不算个敏感型的人,连我自己也吃惊,为什么看到舒婷谈起的这些事情,我会这么难过。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3:24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作者: os    时间: 2007-7-15 13:3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顶贴
我很喜欢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另外,从来不知道你这么感性,为一个故世的诗人的遭遇这么伤感,换了我家LG,必定又 [M04] [M04] 着说我:"今天又替哪个古人担忧了?" [M20]
作者: os    时间: 2007-7-15 13:3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不过,相对于顾城,我更喜欢舒婷 [M24]
作者: L148    时间: 2007-7-15 14:0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在这样的年代,难得还有人喜欢文学!
作者: 丑老鴨    时间: 2007-7-15 16:2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看著這詩的一刻就被打動 [M29]

秋水的標題我也很喜歡! [M28]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6:4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丑老鴨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看著這詩的一刻就被打動 [M29]

秋水的標題我也很喜歡! [M28]


握手!
这是我顾城诗中我最喜欢的一首。现在看来,却让人格外伤感。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7:1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os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不过,相对于顾城,我更喜欢舒婷 [M24]


舒婷我也喜欢呀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8:1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莲花

我以前没有看过安妮宝贝的书,我以为大概跟卫慧是差不多的。后来在新浪上看到下面这段文字

他说,如果找不到旅伴,我会独自前往。我去墨脱探望一位朋友。

  她在那里居住?

  她四年之前进入峡谷去村里教书。一直没有回来。

  这个允诺会有些艰难。你所去的地方,是全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小县城。不能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抵达。至少徒步四天进入,再徒步四天出来。

  是。我知道。

  她说,我很久之前,曾在一期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墨脱的介绍。深藏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山谷地之中。这个地名藏语的意思是“花朵”。至今与世隔绝,不通音讯。在古时候它被称作“白玛岗”,意思是隐秘的莲花圣地。大藏经《甘珠尔》称之为“佛之净土白玛岗,殊胜之中最殊胜”。它是被向往的神秘圣洁之地。

  他说,她写信给我,说那里到了春天山花烂漫,满山遍野,上万只计的蝴蝶汇聚与此。难以用言语描绘。

  你一直都是这样的吗?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

  有些事,貌似答应别人,也许是答应自己。她不会介意。虽然兑现的时间已迟。

  那么你之前在做些什么。

  劳碌工作。平淡生活。直到失去这一切。他停顿了一下,说,也许我之前从未想过何时去看望她比较适宜……时间并不由人控制。
作者: 路过社    时间: 2007-7-15 18:2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还保有一颗读诗得心,真好。 [M29]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8:3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我被那个没有出现的女人打动。这个一头扎进墨脱没有回头的女人,让我立即决定买下这本书。

这是本怎样的书呢?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而我看到的是一对男女,他们内心暗藏巨大的伤口,永不愈合。是有这种人的——仿佛沙漠中的独行者,怀着创伤,找不到医治的地方。

然而我们不会的。我们这些平常人,我们不会如此极端,决绝。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一定会努力让伤口愈合,努力忘记疼痛。纵然留下疤痕,那伤痛也已淡去。最多在无意碰触到伤口的时候,惆怅、恍惚一小下。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18:34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听说有评论家批评这本书情节太简单——他为什么不去看故事会呢?
作者: 晨雨初阳    时间: 2007-7-15 20:0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诗——似乎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M13]
作者: lily2005    时间: 2007-7-15 21:0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写完这段文字的时候,LG问我写了些什么。我大概复述了一下,越说越难过,最后忍不住趴在LG肩上哭起来。

原来我比我所以为的还要难过……只是我无法分析,这难过的原因里究竟有哪些成份。

[M29] [M29] 因为他的诗,因为他的遭遇么 [M11]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21:1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lily2005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写完这段文字的时候,LG问我写了些什么。我大概复述了一下,越说越难过,最后忍不住趴在LG肩上哭起来。

原来我比我所以为的还要难过……只是我无法分析,这难过的原因里究竟有哪些成份。

[M29] [M29] 因为他的诗,因为他的遭遇么 [M11][/quote]

也许只不过因为,诗人的生活完全不是我们以为,或者说希望的那个样子。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21:4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枕草子图典【日本】清少纳言

我对日本古典文学一无所知。在买这本书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这是与《源氏物语》齐名的日本古典名著。

我不知道译得怎么样,因为没有比较。我总觉得,好的文字是有情绪的,这一本,我感觉不到情绪。因此,我读得不是很顺畅。也许我当初就该听从旧雨的劝告——如果不是周作人的译本,不买也罢。

好在图还是美丽的。迤逦的长廊,繁茂的花树,枝丫探进精美的屏风,屏风里丰腴美丽的妇人慵倦地卧在榻上,雪白的脸,鲜红的唇,眉眼细长,斜飞到鬓角里去,裙摆长长地拖曳在地……

这美是遥不可及的,隔着长长的时间和空间。

不禁想起三岛由纪夫的一句话:我所惧怕的事态业已开始,它甚至比我原来所料想的还要糟糕——美在彼而我在此。

太美的东西都是让人绝望的。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21:5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我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认为美的时刻可以追溯到我很小的时候,寄养在外婆家。外婆住在乡下,房子窄小,高高的有一扇小小的窗。外婆总是生病,我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唯一的乐趣是,上午的某个时候,太阳光会透过窗户,在房间里投下一道光柱。可以清晰地看见灰尘在阳光中的舞蹈。把手伸进光柱,迎着光看见手指头变成半透明的红色。

直到现在,在时光里一回头,还仿佛可以看见那个小小的我,在那间窄小阴暗的房间里,举着手,和阳光嬉戏直至阳光消逝。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21:5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初中的时候寄宿。我那时候是个不太合群的孩子。吃完饭从不和同学一起去散步什么的,总是独自坐在教室窗台上看黄昏的天空。

天空先是橙红色,然后变蓝,慢慢慢慢变成一种近乎无限透明的蓝。我一辈子没再见过那么美丽的蓝色。接着变成紫蓝色,越来越紫,终于变成黑色,银钉般的星子缀上天空,这时候,上晚自习的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常常会觉得惆怅——那样美丽的天空,静谧的时光,也许永不可再得。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7-15 21:56:42]
作者: 云水随缘    时间: 2007-7-15 21:5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顾城、还有海子.
是我这一代喜欢文学的人心底里永远的痛.
至今想起,依然无法释怀.
[M30] [M30]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5 22:0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云水随缘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顾城、还有海子.
是我这一代喜欢文学的人心底里永远的痛.
至今想起,依然无法释怀.
[M30] [M30]


[M36]
是的!
作者: 周微    时间: 2007-7-15 22:5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喜欢他的诗! [M29]
进来读读诗! [M36] [M20]
作者: 水深几许许    时间: 2007-7-16 01:0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初中的时候寄宿。我那时候是个不太合群的孩子。吃完饭从不和同学一起去散步什么的,总是独自坐在教室窗台上看黄昏的天空。

天空先是橙红色,然后变蓝,慢慢慢慢变成一种近乎无限透明的蓝。我一辈子没再见过那么美丽的蓝色。接着变成紫蓝色,越来越紫,终于变成黑色,银钉般的星子缀上天空,这时候,上晚自习的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常常会觉得惆怅——那样美丽的天空,静谧的时光,也许永不可再得。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7-15 21:56:42]

印象中的最美也是在小时候下乡村的一个夜晚,踏出门,天黑的不见五指,一抬头,满天繁星,无法形容。
作者: 水深几许许    时间: 2007-7-16 01:0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真正的黑夜有种气质
作者: 疯狂的猪头    时间: 2007-7-16 02:2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水深几许许 于 2007-7-16发表的原文
真正的黑夜有种气质


WK,這句話怎么說的這么好!
作者: amee    时间: 2007-7-16 08:13
标题: Re: 虚掩的门
93年刚到广州
那年广州很流行看顾城的作品.
看了一本,名字倒也记不得,很多内容大多也不记得,印象很深就是:
木耳妈妈,为了她爱的男人,从国内弄了个女的到那个小岛,
木耳妈妈真的很爱很爱木耳.

顾城为木耳和他老婆究竟做了什么 [M13] [M41]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6 10:0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水深几许许 于 2007-7-16发表的原文

印象中的最美也是在小时候下乡村的一个夜晚,踏出门,天黑的不见五指,一抬头,满天繁星,无法形容。


是呀,这样的美丽好像总是和乡村有关。

小时候家在林场,每天只有一班车可以进城。为了赶上那班车,我们常常是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赶路。天色墨黑,凌晨的星光幽暗闪烁,听得到啄木鸟啄木发出的空空空的声音。露水凝结在草上,沾湿了裤管。风清凉湿润。时有一两只萤火虫飞来飞去,荧光明明灭灭。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6 10:03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水深几许许 于 2007-7-16发表的原文
真正的黑夜有种气质


说得真好!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6 10:0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林场的夜晚也是极美的。
我们在林场,可以算得是夜不闭户。夏天晚上睡觉从不关门,最多只轻轻带上一扇纱门。
一日夜半醒来,只见月光银练也似泻进房间,几只萤火虫大概是从纱门缝隙里钻进来的,在房间里舞着。夏虫唧唧,夜鸟时不时鸣两声,清脆的声音顺着林梢飘出老远。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6 10:1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amee 于 2007-7-16发表的原文
93年刚到广州
那年广州很流行看顾城的作品.
看了一本,名字倒也记不得,很多内容大多也不记得,印象很深就是:
木耳妈妈,为了她爱的男人,从国内弄了个女的到那个小岛,
木耳妈妈真的很爱很爱木耳.

顾城为木耳和他老婆究竟做了什么 [M13] [M41]


你说的这本书是《英儿》
作者: os    时间: 2007-7-16 15:3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小木耳现在长大了,听说,养父母养大他,他的姑姑顾乡终身未嫁,就近养父母家,照顾小木耳.长大成人的小木耳选择了跟姑姑一块生活.

不知他现在做哪一行呢 [M18] ____祝他活得开心如意
作者: 牧野流星    时间: 2007-7-16 21:2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云水随缘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顾城、还有海子.
是我这一代喜欢文学的人心底里永远的痛.
至今想起,依然无法释怀.
[M30] [M30]

[M29] [M29]
作者: 牧野流星    时间: 2007-7-16 21:2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怎么昨天没看到这个贴 [M29] [M29]
作者: 云水随缘    时间: 2007-7-17 01:2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M36] 。。。
期待.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7 11:44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追风筝的人 【美】胡赛尼

内容提要(当当网)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7 11:5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我要感谢thomassheep向我推荐这本书。

转贴一些网友的评论

洞穿我的渺小
——《追风筝的人》

加盐

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爱上一个人,喜欢一本书,钟情一首歌曲,流连一座城市,都是因为当中有我们自己的故事,投入了感情,所以感动。
我对一部好作品的定义其实很简单,能够让我落泪,能够扣动我铁石心肠的东西,便永远活在我的生命里。
《追风筝的人》无疑是一本让我敬重的书,卡勒德的文字和故事让我自惭形秽,这种时候我宁愿走向表达的死角,不再动辄一言半句。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创作冲动误以为是创作才华。而我嫉妒的,是人家有那么好的故事,并且知道怎么让看的人为之动容。
哈桑,阿米尔,阿里,以及父亲。家庭和友谊,背叛和救赎,祖国和异乡,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良心。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7 12:0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我们多少次望着它的远去,又有多少人会去追赶?

不夜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读完开头的这段话,我就知道,我想要读的小说来了。2006年的阅读中,很多人都读到了这本书,《追风筝的人》。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少年的友谊。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他们形影不离,哈桑对主人的忠诚就像永远断不了线的风筝。然而,他们的友谊却止于一场风筝比赛,阿米尔目睹哈桑遭到严重的侵犯,却没有伸出援手。要命的是,哈桑知道这一切后,对阿米尔一如继往,这让阿米尔非常受不了,最终找理由让哈桑离开了自己。

随后,阿米尔也失去了他优越的生活,来到美国,过着下层人的生活,在尝遍人生酸甜苦辣后,阿米尔在难以名状的不安中不断回想起他与哈桑的那段童年的美好时光。多年之后,一直背负着良心的谴责的阿米尔得知了一个真相: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这让阿米尔更加痛苦,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到战乱的故乡阿富汗,找到哈桑的儿子,给他幸福的生活。

对于书中的风筝,有很多不同的诠释。小说的故事起于风筝,止于风筝。主人公阿米尔在那天赢得了比赛,他的朋友追到了风筝。但从此以后的一段,他们彼此的分开,就像飞得老远的风筝,要主人公在若干年后苦苦追寻,直到找到那根连接的线。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的小说,只为一个信仰,只为友谊两字,舍命相助,亲密无间。这本小说很容易让人回想起与儿时的伙伴们一起度过的童年,想起面对困难与诱惑时或勇敢或怯懦的表现,想起在这个日益金钱化的社会里我们越来越深的孤单,越来越多的无助。于是,在这本书里我们能找到心灵安定的力量:那就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敢于回望自己的过去,不仅仅是悔恨,不仅仅是内疚和自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会去追赶,将那根断了线的风筝重新去接上。

合上书,已是凌晨一点多了,这书本我读得很快。但相比而言,译者李继宏得翻译速度那才叫快,据说只用了10天时间。有好事者做了个计算,全书共 195190字,总共用了10天时间,即2006年元旦假期三天,以及随后七天的春节假期。每天从清晨7点开始翻译,至深夜12点方始睡觉,扣除买菜做饭吃饭洗澡等杂事所占时间,每天工作时长达15小时,平均每小时翻译就要将近1300字了。这也叫追赶呐!
作者: Haruchan    时间: 2007-7-17 12:0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在现时论坛总版选举的喧哗、家庭人情事故的繁杂、股市狂潮的颠簸中,没曾想这里还有如此一片静谧美丽的净土,耳边响起优扬的曲子,于是在此欣赏优美的文字、分享心情成为一种享受~~

[media]http://music0.hexun.com/save/music/2006/0725/124/m_08edd9afca60a6d3.wma[/media]
[本帖由Haruchan修改于2007-07-18 21:02:50]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7 12:0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以上是两位网友的评论。

我看完书以后的感觉是——羞愧。我几乎说不出话来。放下这本书,我甚至在好几天里,无法去看别的任何书。因为在这样灾难深重的人生面前,我们的所有烦恼变得微不足道。正如“加盐”所说:这种时候我宁愿走向表达的死角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7 12:0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Haruchan 于 2007-7-17发表的原文
在现时论坛总版选举的喧哗、家庭人情事故的繁杂、股市狂潮的颠簸中,没曾想这里还有如此一片静谧美丽的净土,耳边响起优扬的曲子,于是在此欣赏优美的文字、分享心情成为一种享受~~



[M36] [M03]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7-17 12:08:57]
作者: 亮见    时间: 2007-7-17 12:4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摘抄几段我喜欢的顾城的诗

我想生存

想稻谷和蔬菜

想用一间银白的房子

来贮藏阳光

想让窗台

铺满太阳花

和秋天的枫叶

想在一片静默中

注视鸟雀

让我的心也飞上屋檐

[M21]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8 13:41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心扉的信【亦舒】

是什么时候开始看亦舒的书呢?可以追溯到几乎20年前,我读初中。那时候全校的女生疯狂迷恋琼瑶,我也是其中一个。并没有人知道亦舒这个名字。那一日逛书摊,看到封面上写着“言情小说”几个字,于是拿起来翻翻——就此爱上亦舒。

亦舒最经典的作品是哪一部呢?《喜宝》?《玫瑰的故事》?于我而言,是《心扉的信》。

人为什么会喜欢上一本书呢?也许不过因为,你在书中看到你自己。像前面加盐说的: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爱上一个人,喜欢一本书,钟情一首歌曲,流连一座城市,都是因为当中有我们自己的故事,投入了感情,所以感动。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8 18:2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这本书已经看了很多遍,很多很多遍。然而每次重看,还是会心酸落泪。

守丹父亲早逝,母亲也不可倚恃,她唯一的倾诉对象是一个信箱主持人——心扉。给心扉写信的习惯持续到她去世。然而真相是——根本没有心扉,一直以来,写信的是她,回信的也是她,心扉即是她本人。

  “本来写信给自己好比写日记,是一种抒发情绪的方式,无可厚非,只是守丹一本正经地把信贴上邮票寄出,又寄回给自己,可见她是多么渴望与外人有沟通。”然而,她没有可以沟通的对象。她那样奇突的遭遇,有谁能明白呢?
作者: 兴高彩烈    时间: 2007-7-18 18:4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喜欢MM的文字, [M29]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8 18:5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寄人篱下的经历,一生一次已经太多。

我当然有同感,因为我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寄居生活。

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这是我家”。与表兄妹们发生口角,只这一句话,我便哑口无言。

姑姑的神色永远淡淡的,眼睛从不正视,说话没有主语,“桌子抹一下”。或是“马桶刷一下”。

其间的经历其实不必一一细说,如今看来都是小事。的确,都是小事。可是已经足以影响当时年幼的我的心性。

我记得我那时十分留恋学校,最不愿放学回家。回到家,我总希望自己小一点,再小一点,最好缩小到看不见,或是变成透明人最好。含胸驼背的毛病便是从那时候始。

无论多委屈,不能说。说出来大家也不能谅解——反觉得我没良心。住在姑姑家,由姑姑照顾生活。虽说父母有给生活费,可是姑姑得为我付出多少心力?还诸多怨言。

我也是从那时候起,小学2年级吧,开始写日记。不会的字用叉叉圈圈代替。又或者独自在厨房洗碗的时候,跟自己对话。

每次看《心扉的信》,我总想走进去,轻轻唤她:守丹,守丹……也许并不是要说什么。

其实我看见的,不过是当年的自己。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7-21 07:06:00]
作者: jjean    时间: 2007-7-18 21:4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lily2005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写完这段文字的时候,LG问我写了些什么。我大概复述了一下,越说越难过,最后忍不住趴在LG肩上哭起来。

原来我比我所以为的还要难过……只是我无法分析,这难过的原因里究竟有哪些成份。

[M29] [M29] 因为他的诗,因为他的遭遇么 [M11][/quote]

也许只不过因为,诗人的生活完全不是我们以为,或者说希望的那个样子。我自己也说不清楚。[/quote]
或许是一种
看着某种纯净永远失去的难过
眼看那孩子般的天真在层层磨难里的挣扎和扭曲

或许还因为我们的心也在慢慢坚硬
逝者如斯我们却依旧只能如此无能为力…… [M36]
[本帖由jjean修改于2007-07-18 21:59:11]
作者: jjean    时间: 2007-7-18 21:4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HARU的配乐真好听 [M29]
作者: jjean    时间: 2007-7-18 21:5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6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水深几许许 于 2007-7-16发表的原文

印象中的最美也是在小时候下乡村的一个夜晚,踏出门,天黑的不见五指,一抬头,满天繁星,无法形容。


是呀,这样的美丽好像总是和乡村有关。

小时候家在林场,每天只有一班车可以进城。为了赶上那班车,我们常常是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赶路。天色墨黑,凌晨的星光幽暗闪烁,听得到啄木鸟啄木发出的空空空的声音。露水凝结在草上,沾湿了裤管。风清凉湿润。时有一两只萤火虫飞来飞去,荧光明明灭灭。[/quote]

好像童话一样的世界 [M29]
作者: jjean    时间: 2007-7-18 22:03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这扇虚掩的门,也让偶看见了
悠长悠长的岁月里的那些个夏夜里清凉的露水 [M36] [M32]
作者: 云水随缘    时间: 2007-7-18 23:54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这...门朝大海,春暖花开. [M29]
作者: yama    时间: 2007-7-19 10:4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6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水深几许许 于 2007-7-16发表的原文

印象中的最美也是在小时候下乡村的一个夜晚,踏出门,天黑的不见五指,一抬头,满天繁星,无法形容。


是呀,这样的美丽好像总是和乡村有关。

小时候家在林场,每天只有一班车可以进城。为了赶上那班车,我们常常是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赶路。天色墨黑,凌晨的星光幽暗闪烁,听得到啄木鸟啄木发出的空空空的声音。露水凝结在草上,沾湿了裤管。风清凉湿润。时有一两只萤火虫飞来飞去,荧光明明灭灭。[/quote]
真美,想起夏夜晚修路上的萤火虫了。[M36]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9 11:2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jjean 于 2007-7-18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lily2005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7-15发表的原文
写完这段文字的时候,LG问我写了些什么。我大概复述了一下,越说越难过,最后忍不住趴在LG肩上哭起来。

原来我比我所以为的还要难过……只是我无法分析,这难过的原因里究竟有哪些成份。

[M29] [M29] 因为他的诗,因为他的遭遇么 [M11][/quote]

也许只不过因为,诗人的生活完全不是我们以为,或者说希望的那个样子。我自己也说不清楚。[/quote]
或许是一种
看着某种纯净永远失去的难过
眼看那孩子般的天真在层层磨难里的挣扎和扭曲

或许还因为我们的心也在慢慢坚硬
逝者如斯我们却依旧只能如此无能为力…… [M36]
[本帖由jjean修改于2007-07-18 21:59:11][/quote]

你说得对。正是这种感觉。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19 16:5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Haruchan 于 2007-7-17发表的原文
在现时论坛总版选举的喧哗、家庭人情事故的繁杂、股市狂潮的颠簸中,没曾想这里还有如此一片静谧美丽的净土,耳边响起优扬的曲子,于是在此欣赏优美的文字、分享心情成为一种享受~~

[media]http://music0.hexun.com/save/music/2006/0725/124/m_08edd9afca60a6d3.wma[/media]
[本帖由Haruchan修改于2007-07-18 21:02:50]


曲子真好听,谢谢haru! [M29]
昨天电脑有问题,竟然没有听到这么美丽的音乐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0 11:1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子恺漫画【丰子恺】

我手上的这本,是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实在让我失望。画当然是好的,可是画蛇添足的配了文。那文实在不怎么样,等我有空了,我要拿白纸一页页把它糊住,省得让它玷辱了子恺的好画。

第一次看子恺的漫画,是初中,在一本读者文摘上。惊为天人,胸中鼓鼓地涨满感动,仿佛有许多许多话想说,但一句也说不出来。只是把书塞到好友面前,一劲地说:“你看,你看……”

最喜欢的,是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截廊檐,一卷竹帘,一张木桌,上有散落的一个茶壶,和几个茶杯,淡淡的一弯新月轻轻钩住檐角。简单如一首小令,然而清新悠远,带人入诗。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0 11:1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下面是我查到的资料: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一幅古诗新画,画题来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丰子恺先生曾言:“我觉得古人的诗词,全篇都可爱的极少。我所爱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这一句我吟咏之不足,往往把它译作小画,粘在左右,随时欣赏。”

这幅画发表后,被郑振铎看到,他也非常喜欢,说:“他的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圈起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了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时所得到的印象,较之我读那首《千秋岁》(谢无逸作,咏夏景)为尤深。”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0 11:31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读者文摘上配的文也美呀

我当时用白纸自制了一本笔记本,细细地把画临下来,你别说,还真有几分神韵在呢。配的文也一字字抄好。并且,每次写信给朋友,总要加上这一句:“天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0 11:3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此夜,可能是良朋对酌,说尽傻话痴语。

  此夜,可能是海棠结社,行过酒令填了新词。

  此夜,可能是结队浪游,让哄笑惊起宿鸟碎了花影。

  此夜,可能是狂歌乱舞,换来一身倦意,却是喜悦盈盈。

  但,谁会就在当下记取了这聚的欢愉,作日后散的印证?蓦然回首,人散了,才从惘然中迫出一股强烈的追忆,捕捉住几度留痕。

  聚、散、聚、散,真折煞人了。

  今夕,人散后,夜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0 11:4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又或者,可以配上这样一首诗?

夜茗
陆熠俊(字耀之)

我来这竹海间做一把茗壶,
看清竹在月下潇洒;
我要一个无暇的透明,
生命交舞的娉婷,轻盈;
我细品一泉泉茶香,
做一次梦,
温软!
动心!

我抿一抿清茶,笑响四月的花影,
那雨后天的湖面,
荡漾春晚的月明;
我采撷一片香,
又听见风吹的弦音。
我爱这阳羡的茶,
这古远的香馥,风又吹,
艳丽!
轻灵!

这是我自己的倒影,
倒映在湖心野荷的花前;
这是我自己的温柔,
茶茗过后,只剩笑响的斑彩;
这是我的夜,
水流的荡漾,虫的轻鸣;
我细品一泉泉茶香,
做一次梦,
澄蓝!
匀净!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0 12:4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把词句的出处也贴出来罢

宋 谢无逸 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梅雨过,萍风起。
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
修竹畔,疏帘里。
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1 21:3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人世风尘虽恶,毕竟无法绝尘离去。最爱的,最忧烦的,最苦的,因为都在这里了。
——朱天文 《恋恋风尘》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1 21:4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曾经有一年夏天,绿得特别的绿,它只是属于安安这个小男孩的。
——朱天文 《安安的假期》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1 22:0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无聊,打开电视,是个电视剧,叫什么“为你燃烧”。只见一屋子不快乐的人。男的女的,各怀心事。真没意思

我喜欢笑片。生活已经够单调无聊,看看别人的欢笑也是好的。
作者: estimate    时间: 2007-7-22 20:5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M31]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3 10:04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estimate 于 2007-7-22发表的原文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M31]


刷墙? [M11]
作者: baner    时间: 2007-7-23 14:2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看原著可能不如看读书人的点评和感悟.
MM的文字有这个魔力呢.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3 15:1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baner 于 2007-7-23发表的原文
看原著可能不如看读书人的点评和感悟.
MM的文字有这个魔力呢.


[M36] 谢谢捧场!呵呵
作者: 璎珞    时间: 2007-7-23 16:31
标题: Re: 虚掩的门
[M29] [M29] [M29] [M36]

mm继续
作者: yama    时间: 2007-7-23 17:09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推门进来看看。 [M24]
作者: jjean    时间: 2007-7-24 13:2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俺也再进来看看 [M29] LZ继续呀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4 13:3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最好的时光【朱天文】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的书。收录的小说和剧本有《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恋恋风尘》《悲情城市》《安安的假期》……

朱天文在每一篇小说里,一再诉说着成长的痛苦,辛酸、隐忍的青春。我自己的青春期也是这样,挣扎的,别扭的。至今我不愿意回顾我的青春期。

我自己最喜欢的无疑是《安安的假期》。这个假期是在青春来临之前,痛苦和挣扎来临之前。孩子的眼睛纯净清澈,这个假期发生的一切,在安安眼里不过是“曾经有一年夏天,绿得特别的绿”。

一般女作家的文字少有像朱天文那么干净爽利毫不矫情的。她如此真实地描述生活,不动声色,不夸张,也不矫饰。惟其如此,她的文字也就更具震撼力。我初看她的文字,感觉是诧异,还有骇然。

她的小说仿佛中国画,讲究留白。那大段的留白是给读者想象的,读者自己的想象越多,作品也就被完成的越多。

阿城说:(读天文的文章)我的建议是,慢一点,不要赶,浇水的时候,慢,才能渗得深。

我不过是才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就忍不住跳出来发议论,是我的浅薄,也是因为情不自禁。我很相信我会再读、三读……也许读多几遍,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到时候,再慢慢细说吧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4 13:3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璎珞、YAMA、Jjean:谢谢鼓励啊 [M29]

我是缺乏才思,只能以感觉补足。看的书如果没有感触,真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呀 [M24]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7-24 14:28:12]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6 10:5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贴上我最喜欢的一段昆曲

[media]http://kunqu.net/kmusic/zlpxu.mp3[/media]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7-26 11:35:56]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6 11:31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对牡丹亭神往已久,尤其是游园惊梦这一段。可是第一次听到,还是在20多年前的电视剧红楼梦,听到一点点片段。当时黛玉在园子里听到远远传来排练此剧的乐声,婉转缠绵,只把黛玉听得如痴如醉。我也觉得有如天籁,很是苦找了一段时间磁带。但是我们那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只买得到越剧京剧和黄梅戏的磁带,昆曲根本找不到。书倒是买着了。

现在手上的这一本,是刚买的。小小的64开本。最喜欢的当然还是游园惊梦“皂罗袍”那一段。

不记得几时在中央台看过一次这个片段的表演。女的已是半老徐娘,男的也已发福。两人相扶转过舞台后去的时候,不见美感,只觉猥琐。如果换上一对青春貌美的演员,感觉一定不同吧?当时心里大震,简直悲恸:我一直神往喜爱的昆曲,真的已经后继无人了吗?

幽兰生深谷,人世不闻香,真是太可惜了
作者: 望穿    时间: 2007-7-26 12:03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对戏曲是个外行。但确实不喜欢京剧那种很重的打击乐。昆曲以弦乐为主。弦乐比较轻,很悠扬。倒更容易接受。
作者: 壮壮先生    时间: 2007-7-26 12:0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老乡? [M03]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6 12:5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望穿 于 2007-7-26发表的原文
对戏曲是个外行。但确实不喜欢京剧那种很重的打击乐。昆曲以弦乐为主。弦乐比较轻,很悠扬。倒更容易接受。


很好奇你的第一个GG是在哪里挣的?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6 12:5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壮壮先生 于 2007-7-26发表的原文
老乡? [M03]


敢问仙乡何处? [M01]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6 13:56
标题: Re: 虚掩的门
白先勇VS张爱玲(ZT)

太长了,但是实在写得好,所以还是贴在这里。

   04年下半年,听过一次白先勇的演讲。学校礼堂里不只“座”无虚席,连站也没处站。可惜讲的是青春版《牡丹亭》,对他的文学创作则未涉及。我很喜欢昆曲,虽然外行得令人吃惊,却依然津津有味地读《牡丹亭》、《西厢记》,不过相比白先勇的小说,我还是对后者的兴趣更大些。
                   
    白先勇的作品,诚如评论家指出的,和张爱玲是同一个门派,鼻祖当然是曹雪芹。两人都是那么精致细腻,对人情世故都是那么体察入里,又都是民国世界的伤心人。可是在表面的相似之下,他们的文学气质相去千里。
                   
    白先勇的“伤心”是痛楚,他和他的描写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在态度上他是客观的,在感情上他却不能全然超脱;张爱玲的“伤心”不是 “痛”,而是带着矜持的“哀”,她是从里到外,从心态和情绪都飞升上去,像她自己的形容,“云端里看厮杀似的”。白先勇很慈悲,对人世是深切的悲悯;张爱玲则艳异凌厉,有着外科手术般的冷静。两位作家虽都受了《红楼梦》的影响,但张爱玲同时还嗜读《金瓶梅》、《海上花》、《醒世姻缘传》。这一类“小市民气息”浓重的小说不在白先勇的书单子上。相反,他屡次提到《三国演义》。他把《三国》中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红楼》中的“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相提并论,认为是可以互通的大沧桑。这里就看得出张和白的最大的分野:白先勇的审美趣味是较为疏远市井气息,因而更为贵族化的。他的感时忧国带有士大夫的味道。他对政治的关注使其小说不经意间染上了历史的尘蔼,是一种优雅深沉的“史笔”。张爱玲对政治基本上是冷漠的,要不是迫于环境写了《小艾》、《秧歌》、《赤地之恋》,她这一生都会“笔不沾政治”。她要人间味,不管是皇亲国戚的还是街头巷尾的。她把无数难堪的、琐细的、零散的生活片断描摹下来,用虚无的“末日意识”的灵光一照,便成就了她独特的世界。
                   
    白先勇的笔触是老练而稳定,张的笔触却是老练而机俏。白先勇小说的起承转合衔接自然,绝少痕迹;张的小说却缤纷幻丽,以致局部有时太醒目,伤害了整体。白先勇忧国忧民像《三吏》、《三别》的杜甫,张爱玲的奇诡深邃却更近于《无题》的李商隐。白氏少年时也显老成,张氏老了也像少女。
                   
    我在学校时有一位老师叫刘俊,他是《白先勇评传》的作者。他教我们《台湾电影赏析》,偶尔提到白先勇,常有妙论。我有一次大着胆子打电话给他,问及白、张之比。他说了一句相当有趣的话:“张爱玲下手比较狠!”这也是大实话。港台并称张、白二人为“金风玉露”。张是女性,但解剖人性时那股不动声色的冰冷和千伶百俐一支笔后的霸悍、锐利与硬度,也唯有“金”能比喻;白先勇是男性,但其温润流淌,返照空明,不露棱角的功夫,倒像是“玉”了。
                   
    张爱玲除了小说以外,尚以散文名世。她的“流言体”散文信手拈来,流丽隽永,既不带周作人的“考古气”,也不带林语堂的名士派,别开生面。白先勇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位散文家。除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蓦然回首》之外,他的许多所谓散文,都带有回忆录的性质,仿佛是“自传”的一个片段。此外张爱玲还是半个学者,在“全面发展”上,白先勇与他的前辈差距甚大。
                   
    说到这里,很担心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我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极少而相异处极多。其实不是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点相同,他们还有一些相似。比如两人都是中西结合,洋为中用。一方面对传统的章回小说,对唐诗、宋词、元曲颇有会心;另一方面,又深谙西洋小说的种种技法。从前一方面,学到了凝练的白描,简洁的对话,对民俗风情(服装、首饰、家具、封建家庭礼仪)的消化,和对文学典故的灵活的化用,及对“意境”的惨淡经营;从后一方面,则谙熟了隐喻、暗示、象征,以及对“意象”的有力锻造。稍有差异的是白先勇是在美国读书期间,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终于以《芝加哥之死》开创了他的新纪元;张爱玲生性不耐烦理论,对西方文学营养的汲取更多带有“自发”的色彩,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
                   
    两人另有一处不幸的相似:都是中短篇大师,长篇却不尽如人意。似乎“精品红楼”传统的作家都有这个通病。写中短篇时神采飞扬,一写长篇就少了那股旺盛充沛的元气。张爱玲的《十八春》、《怨女》实在及不上《传奇》,白先勇的《孽子》也比《台北人》、《纽约客》、《Tea for Two》稍逊风骚。为什么红楼传人总是更擅长中短篇呢?个人以为,在中短篇里,他们更方便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红楼笔法相结合,以一种以点带面、精微细致的方法向曹雪芹致敬。而到了长篇里,因为卷帙浩繁,人物众多,情节千头万绪,必须要跳出前人的圈子展示更多自己的东西。腾挪的余地太大了,反而有点手足无措。这一重障碍遂成了很多作家(哪怕杰出如张、白)难以克服的顽症。对《红楼梦》的过度喜爱一旦发展到依赖,极易成为长篇创作的瓶颈。
  
  对于当代较年轻的读者来说,张爱玲很奇怪的成了“时尚”、“小资”、“小女人文学”的代名词。津津乐道于她的出身,她与胡兰成的“倾城之恋”,她的亮烈难犯,和晚年的离群索居。而白先勇,据我所知,有一些人不知道他,有些人则知其人不知其文,有一些却以猎奇的眼光,打量着他的性取向,他的 “白崇禧之子”的特殊身份。沉下心来品其文章的,寥若晨星。也不能责怪读者,“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西班牙建造时间不长的“毕尔巴鄂美术馆”风头正劲,伦敦泰特、巴黎蓬皮杜也在翻新,相形之下,纽约的“MOMA”居然显得“落伍”了。更新换代如此快法,也难怪在不少人眼里,“80后”的郭敬明才是最佳选择,张、白之类已是“老”了——除了相关的轶闻和插曲。
                   
    有一天傍晚,我无意中在宿舍后面发现一条路,静而清。走到尽头一拐,就是长江一角。远处隐隐的是金山寺。近处一排绿树,落日涂在江水上,水中有三四块小小的“岛屿”,像“在水一方”,又像“寂寞沙洲冷”。我站在那里,突然感到白张二人就像此情此景,是现代的古典,是民族记忆深层的背景式的存在。白先勇是“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张爱玲是“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云气离合,光线明灭之间,是一代失落了的中国人。
                   
    “秋山敛余照”的静美中,实有一股难以言说的深长的惆怅。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6 13:5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白先勇和张爱玲都是文学史上独树一风的传奇作家,而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揭露了浮华背后的沧桑,不同的是白先勇的小说有种挣扎不尽的荼靡色彩,而张爱玲则是纸上幻化开而又略有收敛一抹浓重的颜色,前者是暗色调的,后者的颜色仍是鲜亮的。前者是压抑的,后者是绽放之后的凝蹙。
   若从家世上看,他们二人确实有相似之处,都出身名门,白先勇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喜的儿子,而张爱玲的祖母则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爱女,显赫的家族遗传了不凡的学质首先在审美情趣和人生观上就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有了起点上的区别。
  二人的作品中虽然都有满目繁华之后的感伤的格调,但这两种感伤在白张之间又是不一样的。以白先勇的小说《台北人》为例,着重描写的是由大陆去台的国民党将领、贵夫人、交际花、妓女、老兵、帮佣甚至是最底层的人的境遇。这些人或由繁华历尽丧乱破败,或由地理上的漂泊遁加精神上的无依,由喧嚣落入荒凉,这些台北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但是中间却有一股合力,那就是今昔沧桑之感,无所皈依的情怀。过去与现在交织,幻象与回忆的重叠,繁华殆尽,空守两宵,满目萧然,归思无处。《秋思》之华夫人,花园里种有几十株白茸茸的“一捧雪”,却非抗日胜利那年秋天在她南京住宅园中盛开的百多株“一捧雪”;尹雪艳从来“不肯”把她公馆的势派降低于上海霞飞路的排场,但她的公馆明明在台北,而非上海;《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王雄还痴念着家乡的童养媳。这些人的怀着一种说不出的无可奈何之惆怅,这份郁结无限的感伤读白先勇的小说可以感觉到作者投入的激情。而张爱玲的小说多写的是感觉上更象是一个旁观者的诉说,虽然也有感伤,但这感伤是冷凝过的,《第一炉香》《半生缘》《金锁记》都可以感觉到作者象是个熟念并看透这一切的人对你的诉说。从容不迫甚至有闲意肆顾的眼神,也许她对这一切看得太透了,以至于不愿投入,而白先勇的小说恰恰可以体会到作者郁积在心中的深重的同情。所以实际上,两个人虽然都写沧桑、写人事但行文上,情感投入也是不一样的。
  其次,他们都描写了人生的虚无,白先勇从灵肉上的分离、青春的腐蚀中写虚无,张爱玲是从苦乐的琐碎和人生的空幻里写虚无。白先勇是宿命的,张爱玲是挣扎无益的。白先勇从粗线条的人的经历、面貌、生活状态等大的方面整体呈现,不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论你是风华绝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会的女娼,到头来都是一样,任时间将青春腐蚀,终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切伟大功绩,一切荣华富贵,只能暂留,终归灭迹。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喜悦,所有痛苦,到头来全是虚空一片,因为人生有限。
  人生是虚无。人生是一场梦。一个记忆。而张爱玲的人生的虚无,是时光在顾盼间流逝,人的不安全感,挣扎无益,苦乐不定。善于从一块布料、一缕流苏上、一道光线、一个眼神上稍加转换展现出渺漠人生的荒凉。白先勇的细节感和色彩感是画面无意转化中发现的,而张爱玲的细节感和色彩感则要加上特写镜头。
  
本帖转自北大中文论坛,网友甜甜圈发表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7-26 14:0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我最佩服能写这么长文章的人。

我自己看文章只凭感觉,最后的所得也无非是一点感觉,从无深入。有时候感触实在深,想要探究得更明白些,往自己内心里瞧得深一些,立刻头痛。自己也知道浅薄,但真是深刻不起来[M13]。
作者: yukee    时间: 2007-7-26 15:27
标题: Re: 虚掩的门
进来看看 [M36]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8-9 10:23
标题: Re: 虚掩的门
羚羊过山岗 【歌手:朱哲琴】

我有很久很久没有好好听一首歌了。

从来我只把音乐当成一种背景,所以喜欢的多是轻音乐,譬如小夜曲之类。乐声若有若无,我自干着点别的什么。

只有朱哲琴,每当她的歌声想起,无论我正在做着什么,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被她的声音完全吸引进去。就像此刻之前,我听着她的歌,手上的书跌落,抱膝坐在床上,头深埋在双腿间,怔忡,失神,心一直飘,飘,飘向不知名的远方,那遥远、苍凉的所在。

我最喜欢的是《羚羊过山岗》,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听,毫不厌倦。歌词非常简单,很多时候只是朱哲琴的声音在反复吟咏着一个简单的字节。她的声音如此纯净、狂野、自由和真实,背景的鼓声缓慢沉重,一记一记仿佛敲在心上,参杂着牧羊人呼唤羊群的声音。简直可以看到一幅经典画面:蓝天、白云、无际的草原、羊群、苍老孤独的赶羊人——是那样一种无法言喻的百感交集。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8-9 11:0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本来想贴歌的,奈何已经贴了“游园”了。 [M07]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8-9 11:10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分页了,可以贴歌喽

我喜欢的 “羚羊过山岗”

[media]http://av.ewen.cc/wma/n00000044/n0000004483.wma [/media]

那一天羚羊过山岗
回头望
回头望
清晰的身影
很苍凉
天那么低
草那么亮
亚克摇摇藏红花
想留住羚羊

那一天羚羊过山岗
回头望
回头望
清晰的身影
很苍凉
天那么低
草那么亮
低头远去的羚羊
过了那山岗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8-18 23:5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顾城绝命之谜【文昕】

早就知道这本书,可是一直没有买。罗生门的诉说会让人发疯。我宁愿只看我愿意看到的,相信我愿意相信的。

这次却买了,看了,流下一串串的眼泪。不见得是被文昕打动。也不想去分析“真相”。所谓真相,恐怕最亲近的人也无权说自己知道的就是真相。

真可恨,我们这么爱一个人,仅仅就因为几首诗,曾经打动过我们的心。

你们真好 像夜深深的花束
一点也看不见后边的树枝
作者: jjean    时间: 2007-8-19 14:5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07-8-18发表的原文
顾城绝命之谜【文昕】

早就知道这本书,可是一直没有买。罗生门的诉说会让人发疯。我宁愿只看我愿意看到的,相信我愿意相信的。

这次却买了,看了,流下一串串的眼泪。不见得是被文昕打动。也不想去分析“真相”。所谓真相,恐怕最亲近的人也无权说自己知道的就是真相。

真可恨,我们这么爱一个人,仅仅就因为几首诗,曾经打动过我们的心。

你们真好 像夜深深的花束
一点也看不见后边的树枝


[M29]
作者: 柠檬茶    时间: 2007-8-19 15:03
标题: Re: 虚掩的门
LZ好心情! [M29]
[M36] [M42]
作者: 蝶依    时间: 2007-8-19 19:22
标题: Re: 虚掩的门
MM说这几本,俺都看过,下次去书店买去`~~ [M14]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9-2 16:54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沉落的黄昏 【日本 江国香织』】

中午好大一场暴雨!

太阳出来的时候,雨声仍然哗哗的。手里这本书,也看到了尾声。

书是旧雨给我的——她买重了。书一拿到手里就很喜欢。白色清淡简洁的封面,书名是深得好像黑夜的青紫色。封底色彩浓烈,却和封面的冷清有种奇异的协调。内页纸张柔软厚实,印刷精良——一切如我喜欢的模样。

难以想象,这样清冷干净的文字出自这样年轻的女子。正如书中的介绍,她的作品“始终漂浮着一种无处不在的孤独感,清淡,宁静。”

因为是翻译作品,我不能去比较文字本身,但是就作品内容而言,我不由想起张爱玲——如此冷静,仿佛在说:我可知道生活的真相!不屑矫饰,也无憧憬,甚至没有同情,只是冷静。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9-9 20:15
标题: Re: 虚掩的门
斯里兰卡一瞥

客户说:跟你做生意很久了,你不觉得我们该见个面?
于是,买了机票飞往斯里兰卡。
到达时间是凌晨1点,酒店派了司机来接机。回到酒店已经2点多了,疲倦得连澡都没冲就蒙头睡了。
早上,拉开阳台门——哗,原来我住的酒店这么美丽!阳台下茸茸的绿草,稍稍过去便是绵延的沙滩。沙子细洁,浪花翻卷,海鸥“嘎嘎”叫着在浪花之上飞过。
只来得及匆匆在阳台上拍了几张照片,客户已经来接我了。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9-09 20:18:34]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9-9 20:21
标题: Re: 虚掩的门
在阳台上匆匆拍的照片


作者: 秋水    时间: 2007-9-9 20:28
标题: Re: 虚掩的门
中午,客户带我去市中心吃饭。
科伦坡城市不大,街道很窄,只有使馆区漂亮些。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个绿化率相当高的城市,到处都是树,即使在市中心,也飞翔着海鸟。煞风景的是,每个几十米,便有一个荷枪实弹的军装警察,看着让人心惊。
出于尊重,我没有拍照。

吃完饭,客户带我去位于市中心的一座寺庙。非常小,但是塑像及其精美。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