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中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
[打印本页]
作者:
tsing
时间:
2007-1-15 11:17
标题:
[color=blue]中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color]
大洋新闻 2007年01月15日
来源:广州日报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1/15/content_21910544.htm
作者:文/本报记者倪明 通讯员史剑
中山大道BRT线路石牌桥站效果图。
哥伦比亚波哥大市的BRT线路和车站。
记者从广州市建委、市交通整治办获悉,今年中山大道(天河立交~下元段)将作为快速公交系统试验线,首尝BRT(Bus Rapid Transit)“头啖汤”,届时天河城到岗顶交通“黑段”的车速将提高3倍,市民乘坐公交车往返市中心,每天至少可省半小时。
日前,市长张广宁表示,广州要在亚运前实施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的快速公交系统,即BRT。经过两年的反复研究比较,广州首条快速公交线终于揭开面纱!有关部门决定采用创新的“高标准的灵活式模式”,将中山大道23条现有线路换成大容量BRT专用车辆,“收”到道路中央的BRT专用道内行驶,原线路走向和停靠站点基本不变,其中体育中心、石牌、岗顶、车陂4站可直接进入地铁站换乘。
除了已敲定的中山大道试验线方案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外,到2010年前,广州还会让BRT进一步网络化,与地铁共同构成广州中心区公交“主力”。市建委主任陈如桂表示,为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市建委、市交通整治办接下来将会同市交警等部门,加强交通组织、政策等研究,组织区域单向交通,对路段实施动态交通组织管理,同时强化施工管理,减少对交通的影响。他欢迎广大市民对快速公交发展、交通建设改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市民可登录广州市建委网站(http://www.gzcc.gov.cn)、广州市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http://www.gzti.gov.cn)发表意见,也可以直接发E-mail到陈如桂的信箱:rugui@gzcc.gov.cn直抒胸臆。
已在全球30多个城市实施的BRT,将在广州“亮相”。广州的BRT有何特点?以后会有多少条线?是否与地铁重复建设?能缓解塞车“沉疴”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有关专家。
焦点1
广州已有地铁为何还要建快速公交?
快速公交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更灵活
广州计划到2010年建成长达255公里的9条轨道交通线路,BRT会不会与地铁重复建设?
“韩国首都首尔已有287公里地铁,但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市民使用地面公交,在一些需求较大的走廊,BRT甚至与地铁同时存在。”市交通整治办专家告诉记者,发展轨道交通的确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头等大事,但是轨道交通建设成本较高,任何城市都不可能无限地发展下去,还是需要一些造价相对较低,大容量、快速的公交干线,覆盖到轨道交通不能直接覆盖的地方。
而且BRT更灵活,可达性相对更好,还可以用它与轨道交通接驳换乘,延伸、扩大轨道交通服务范围。更重要的是,现在公交车与社会车混行,互相干扰,往往导致交通拥堵,所以要通过发展BRT,将公交车“收”到道路中央,不仅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同时也减少对社会车的干扰,实现“多赢”。此外,快速公交运行速度、载客能力等指标比轨道交通也要略低,不存在竞争或重复建设等问题。
焦点2
广州BRT采用哪种模式?有何创新?
道路中间两条车道设为公交专用道
据悉,目前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BRT系统,但大体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类似于哥伦比亚波哥大、北京等的“点对点式”,有点像地铁;另一种是类似于韩国首尔、巴西圣保罗等的“灵活式”。
如果采用点对点模式,只能是一条BRT线路,大多数乘客还需要换乘才能完成出行,而采用灵活式模式,相当于多条BRT线路“共用”了专用道,乘客不用额外换乘,随着专用道的网络化,BRT可以覆盖更广、更方便。
思虑再三,广州最终决定结合世界两种现行模式的优点实施高标准的“灵活式”,把道路中央的2条车道设为公交专用道,采用中央侧式站台,乘客可以通过天桥、隧道或地面斑马线进出站。BRT车辆既可以在专用道内行驶,也可驶到其他道路,在专用道内时,基本类似地铁,而驶到其他道路上时,就像普通公交一样。
焦点3
BRT车跑到其他道路是否影响交通?
近期规划11条线路尽可能在网内运行
今年,中山大道试验线将有23条现有线路换成大容量BRT专用车辆,进入BRT专用道内行驶,原线路走向和停靠站点基本不变。这些线路在中山大道行驶时服务会有保障,但是BRT车辆跑到其他道路上,是否又出现影响交通的老问题?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灵活式BRT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实现BRT专用道的网络化,让BRT车辆大多数时候尽可能在网络内运行。
记者获悉,市建委、市交通整治办已完成快速公交整体网络方案,初步提出近期设置11条BRT线,总长239.4公里,大体上形成以中心区东风路—黄埔大道、环市路—天河路、解放路、广州大道等“井”字走廊为骨架,以其他辅助走廊为补充的网络格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广州的快速公交不会刻意拘泥某种模式,而是将结合轨道线网分布、道路条件、客流需求、亚运交通等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形式与标准,“只要能让公交更快捷、舒适、便利就是快速公交”。比如中心区优先考虑灵活式的BRT,远期视情况逐步发展为点对点式BRT,而中心区与番禺、花都等外围区域将结合轨道交通,采用“拉风箱”点对点式的BRT。目前方案正在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很快就可以向社会公示。 (下转A4版)
中山大道快速公交试验线相关报道见A4版
焦点1:广州已有地铁为何还要建快速公交?
快速公交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更灵活
焦点2:广州BRT采用哪种模式?有何创新?
道路中间两条车道设为公交专用道
焦点3:BRT车跑到其他道路是否影响交通?
近期规划11条线路尽可能在网内运行
焦点4:为什么让中山大道先“试水”?
可令沿线7万乘客节约时间
焦点5:坐车舒服吗?行人过街方便吗?
绿色大车多装一倍人,500米内有过街设施
焦点6:车速快了票价是否跟着涨?
票价比地铁便宜,暂定为2元/次
焦点7:有了BRT,小车是否开不快了?
韩国首尔小汽车平均车速因此提高一成
[本帖由tsing修改于2007-01-15 11:20:42]
作者:
wkkwkk
时间:
2007-1-15 11:19
标题:
Re: [color=blue]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color]
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
[M01] 少了个中字
作者:
tsing
时间:
2007-1-15 11:22
标题:
Re: [color=blue]中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color]
天河城到岗顶车速有望快三倍
大洋新闻2007年01月15日来源:广州日报作者:
天河正佳广场门前,实施快速公交后的效果图。倪明 摄
本报讯 (记者倪明 通讯员史剑)经过两年的反复研究比较,广州首条快速公交线终于于昨天揭开面纱!中山大道(天河立交~黄埔下元)将作为试验线,首尝BRT(快速公交,起源于巴西,1974年巴西库尔蒂巴市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后很好地改善了城市交通,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头啖汤”,届时天河城到岗顶交通“黑段”的车速有望提高3倍。原线路走向和停靠站点基本不变,其中体育中心、石牌、岗顶、车陂4站可直接进入地铁站换乘。
快速公交方案
BRT可载150人 走廊内免费换乘
◆线路方案:西起天河立交,沿天河路、中山大道、广深公路,东至黄埔下元,全长22.6公里。
◆车站方案:设站30座,平均站间距约780米,全部为路中央封闭侧式站台,有“对开”和“错位”布置两种形式,有超车道。站台售检票,有乘客信息系统,车站设安全门,乘客水平登车。根据客流预测情况,每个站台宽4~6米,有1~4个子站不等,站台长55米(1个子站)~168米(4个子站),各子站可同时满足多条线路停靠。
◆乘客进出站与人行过街交通组织方案:经整体考虑,总共有58处,最大间隔500米左右。其中,乘客进出站设施有30处,具体包括:既有人行过街隧道3处、既有人行过街天桥6处、新建人行过街隧道4处、新建人行过街天桥8处,其他9处为人行过街斑马线。
◆票务清分方案:拟采用固定票价(暂定2元/次),走廊内BRT换乘免费。走廊内各车站的票款收入,拟按照每个车站内各条线路的上车人数比例,清分给各相关线路。该清分比例可由快速公交运营主管部门委托权威机构定期调查修订。
◆快速公交线路组织方案:走廊内现有公交线路67条,暂定其中23条线升级改造后进入快速公交专用道运营,另10条线路微调避开中山大道,其余线路暂未作调整。
◆车辆方案:采用大容量低地板车辆,长度18米(定员150人,4个门,中间铰接车辆)或12米(定员75人,3个门),车辆右侧开门。23条快速公交线路中,16条线路采用18米车型,配车290辆,7条线路采用12米车型,配车170辆,共需配车460辆。
◆投资估算:由于采用侧式站台,车站设施比岛式站台大幅增多,工程总投资约12.55亿元,约5555万元/公里。
(上接A1版)
焦点四:
为何选中中山大道“试水”?
可令7万乘客节约时间
天河路~中山大道(广州大道~下元)现有67条公交线路,其中师大暨大段最多达到31条,全日客运量约52万人次,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运量约2万人次、平均运行车速约13.5公里/小时,是广州“最繁忙”的公交走廊之一。
根据研究部门提供的仿真测试,如果中山大道采用快速公交“新药方”,天河城到岗顶的车速可提高到每小时31~38公里。届时,全天有7万乘客直接受益,乘坐公交车往返市中心,平均每天每人可省时半小时。
焦点五:
行人过街方便吗?
平均不到500米就可过街
“22路车还有5分钟到岗顶站,请到2站台上车。”新公交车有不少“新意思”:由于车上载有GPS(卫星定位系统),今后无论是车站还是车上,乘客都可通过电子告示牌,提前站位排队。新公交车身长12米~18米,不仅“体大形靓”,运力是现有公交车的一倍,而且都是高环保标准的“绿色”公交车,乘客置身其内将更觉舒适。
为方便乘客进出位于道路中央的车站,即使是地面过街或进出站,也会一路绿灯,此外还将新增12处天桥或隧道,实现平均不到500米就有人行过街设施。
焦点六:
车速快了票价是否跟着涨?
票价比地铁便宜暂定为2元/次
以后坐车速度更快了,但车票是否会涨价呢?据悉,试验线票价暂定为2元/次,票价比地铁便宜,站上售检票,一车至少有三四个大车门,乘客可以像地铁一样水平登车,上下车更快捷。
焦点七:
小车是否开不快了?
首尔小汽车平均车速提高一成
有市民担心快速公交占了中央的车道,小汽车是否开不快了?据分析,实施快速公交后,由于消除了绝大多数公交车和小汽车等的交通冲突,加上优化交叉口设计和信号灯,小汽车等车辆反而能跑得更快。如实施快速公交后,在韩国首尔小汽车平均车速提高了6%~15%。
他山之石
◆北京:实际客流只有5000人/小时,封闭式运营。调整了大量系统外的普通公交车线路,乘客需要多次换乘。车站设计较为简陋,没有设置子站,设计运营能力低。在总站,高峰时段乘客需要排队30分钟才能上车。
◆波哥大:实际运力达到4.2万人次/单向小时,封闭式运营,是高标准BRT系统。车站为全封闭式管理,乘客买票进站,类似地铁车站。车站设置公交的超车道,各子站相互不受干扰,保证高效率运营。但乘客需要多次换乘,造成时间的浪费。
◆首尔:首尔的运力接近1.2万人/小时,公交专用道,开放式运营。系统内只能容纳一半的公交客流,另外还有一半在混合车道运营,由于车站和交叉口设计的失误,不能容纳所有的公交车进入走廊行驶。首尔的系统是中低运力的设计,如车站没有划分子站,没有设置超车道,没有车外售检票。虽然相比之前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车站运营效率仍然十分低下。
作者:
别问我是谁
时间:
2007-1-15 11:42
标题:
Re: [color=blue]中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color]
这个新闻炒了好久,也关注了好久。就是从来都不讲何时动工,何时完工,有没有预算。
反正需要时,画块饼给大家看看,有点噱头搞搞
作者:
tsing
时间:
2007-1-15 11:49
标题:
Re: [color=blue]中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color]
引用作者 别问我是谁 于 2007-1-15发表的原文
这个新闻炒了好久,也关注了好久。就是从来都不讲何时动工,何时完工,有没有预算。
反正需要时,画块饼给大家看看,有点噱头搞搞
据说调研了两年
广州日报纸版说今年试点
电子版却没这么说
估计预算或者哪个环节还没理顺
[M04]
作者:
赵老师
时间:
2007-1-15 12:23
标题:
Re: [color=blue]中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color]
BRT不是一个新鲜事务,苏黎世搞的比较成功,昆明搞的很失败。
BRT解决的是汽车流量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人流大的问题。除非马路上只有汽车,没有其他的低速物体。
作者:
听风不是雨
时间:
2007-1-15 13:10
标题:
Re: [color=blue]中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color]
这回应该轮到JJ的房子升值了吧、、、、 [M02] [M02]
如果还不升,就是捂盘。将来升的潜力更大、、、 [M24]
作者:
@
时间:
2007-1-15 13:12
标题:
Re: [color=blue]中山大道作试点快速公交(BRT)走在路中央(ZT)[/color]
中山大道本来就那么丁点宽,还开什么BRT! [M01]
纳税人的钱啊,就这样被ZT。 [M07]
成熟的地铁不搞,干嘛搞个BRT? [M08]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