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世界大同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剑客    时间: 2004-1-25 16:54
标题: 世界大同么?
国日报特评:中国会同美国进行太空合作吗?

  据昨日《新京报》报道,布什政府有意与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展开合作,包括上周刚宣布的建月球基地以及登陆火星等计划。而美国许多航天界人士,包括登月航天员奥尔德林也都建议美国与中国应该避免太空竞争,在航天技术方面相互合作。


  我觉得这体现了美国人谦虚的学习态度、精打细算的成本意识和很具前瞻性的合作精神。

  在我们看来,空间技术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制高点,在这方面获得突破是获得民族荣誉感的最好办法之一。美国现在的航天技术已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面,只要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不和任何国家合作,三十年内几乎没人能够超过。但他们知道,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拥有航天技术的国家也有可学的地方,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国家先进的局部技术,自己的航天事业就能得到捷径,就能取得更快的发展速度。为了求得这个速度,他们愿意让合作的国家分享成功的荣誉。

  更多的美国人明白,开发航天技术虽有军事目的,但更主要的却是为了民用,即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寻找未来能源,解释地球、宇宙、人类起源,满足人类好奇心、激发新的哲学观念等等。其实,与中国空间合作是一项更高层次的科技、文化交流项目,能起到增进与合作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加双方贸易额、化解分歧等作用。

  据我猜测,美国人还知道,人类要想更好地生存,必须空前地团结起来,必须用全球性的眼光来理解和权衡资源配置,必须用最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去办造福整个人类的大事。我认为,现在的"欧洲一体化"现象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而"全球经济一体化"便是未来世界科技、文化等多方面一体化的缩影或样本。哪一个民族能最先理解、尝试、适应这种跨国界方式的大合作,他们就会最先从中得益。在航天事业上不断地寻求国际合作,是美国人这种思想的体现之一。

作者: 剑客    时间: 2004-1-26 12:08
标题: Re: 世界大同么?
美国国防部近日公布了伊拉克重建项目中总价值达186亿美元的26个重大工程合同,同时以维护美国的"基本安全利益"为由,决定剥夺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一百多个曾经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拒绝向伊拉克派兵的国家的企业参与上述合同的竞标资格。不幸的是,中国在其中也榜上有名。

这样的做法完全符合美国总统小布什粗暴生硬的政治作风和美国一贯的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的行为模式。这是布什政府目前为止对以法、德、俄为首的反战国家所实施的最严厉的报复。在这个决定遭受国内外猛烈的批评后,小布什仍然表示,伊拉克重建合同只能授予那些在伊拉克冒生命危险的国家。而且他还老调重弹,要求法、德、俄三国免除伊拉克所欠的巨额债务。这等于是又把这三个国家逼到了同一条船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法、德、俄三国总算不干不脆地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同意减免部分债务以换取获得其他伊拉克重建合同的权利。根据这种模式,看来中国也不得不步其后尘,慷中国之慨,以成全美国的私利了。

虽然在反战的过程中,中国刻意与以法国、德国和俄国为首的反战统一战线保持一定的距离,试图不公开与美国对抗,两边讨好,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模糊软弱的外交政策没有收到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在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之前,为营造友好气氛,给因台独势力推动"公投法案"而引起的台海危机和中美纠纷降温,中国向美国转移了重大的经济利益,而美国方面却翻脸不认人,由此可见中国在美国战略决策中的地位。

自从从杜鲁门借口朝鲜内战的爆发,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算起,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执行已经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今后也将继续下去。在"9•11事件"后,中国主动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中美战略竞争或者是敌对关系相对缓和,美国将"东突"运动列为恐怖组织名单,但这一切仅仅是战术性而非战略性的根本转变,仅仅是为了争取中国的暂时支持,减少美国行动的阻力。美国此次将中国排除在伊拉克重建项目之外是早就决定了的,是美国遏制中国长期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出人意料。

中国在西亚地区的利益主要是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在本国的政治和军事势力无法随着经济势力的扩张而同步进行加以保护的时候,中国必须借助于其他国家的力量,在自身军力鞭长莫及的地方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回应,中国可以选择与法国、德国和俄国一起对伊朗进行某种形式的政治与军事保护,在经济尤其是能源输出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以平衡美国全面占领伊拉克以后形成的经济垄断和能源控制。而不能够将国家利益仅仅集中于伊拉克这个被美国独家占领和垄断利益的火药桶国家。

中俄之间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在反战这样战略问题上与俄国不能协调一致,这本身就是对联盟关系的嘲弄。联系到本来木已成舟的"安大线"被俄国环境部门以"生态利益"而不是以"国家利益"的名义一票否决,可以认为这是俄国对中国在重大战略问题上的分歧的一种回应。中国目前的石油消费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这是一个极为明显的战略弱点,其他大国不可避免地都在针对这个弱点来进行算计和交易。中国在目前无法从伊拉克获得石油补偿的前景下,全面转向俄国、中亚产油国和伊朗是明智现实的选择。中国必须以此为契机联合俄国、伊朗和其他中亚国家,在尊重俄国中亚势力范围和保证伊朗独立与安全的前提下,缔造一个贯穿中亚的石油之路和安全之网,来保证中国的能源供应和国家安全。

法国、德国与俄罗斯等欧洲大陆国家在更迭伊拉克前政权和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的问题上与新老盎格鲁•萨克逊国家集团的矛盾并不是短期战术性的而是长期战略性的。这关系到它们的大国地位和自主独立的发展前景。这三国拥有伊拉克前政权的巨额外债,它们是不甘心被美国人慷他人之慨而大幅缩水的,必将会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而与美国发生严重的冲突。这些矛盾值得中国去利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是中国外交努力的方向,没有多极化的前景,就不会有中国自主发展以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任何可能性。

外交政策并不能够想当然地依照本国的意愿和风格去设计,地缘政治处境和外交权力结构这是一个基本的现实。在美国强行把中国与法、德、俄等反战国家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中国外交的必然选择就是按理出牌,与上述反战国家结成统一战线,要求恢复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求尽快将主权交还给伊拉克人民,维护本国在伊拉克重建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中国这时的行动可以积极主动一点,毕竟这是在直接维护本国的利益而不是为其他国家强出头。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