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color=violet]历史上的今天1984年1月24日 邓小平视察深圳等特区 [打印本页]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5:41
标题: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84年1月24日 邓小平视察深圳等特区
10月13日 ------------ 1楼-9楼
新四军建军(1937/10/13)

10月14日 ------------ 15楼-19楼
上甘岭战役 (1952/10/14)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 (1949/10/14)

10月15日 ------------ 22楼-24楼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成功 (2003/10/15)

10月16日 ------------ 25楼-26楼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4/10/16)

10月17日 ------------ 32楼-38楼
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日"(每年的10月17日)
新加坡发表巴林事件调查报告 (1995/10/17)
美国加州地震 (1989/10/17)
神舟六号飞船成功着陆 (2005/10/17)

10月18日 ------------ 45楼-52楼
APEC上海会议 (2001/10/18)
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 (1989/10/18)
全球首家网络银行在美开业 (1995/10/18)

10月19日 ------------ 54楼-59楼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0/10/19)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1935/10/19)
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狂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22% (1987/10/19)

10月20日 ------------ 83楼-89楼
1945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公民投票结果后宣布独立。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52年——黄继光在朝鲜战争中牺牲

10月23日 ------------ 98-100
日军占领广州 (1938/10/23)
"中山舰"被日本飞机击沉 50年后打捞出水 (1938/10/23)

10月24日 ------------ 101-103
联合国成立 (1945/10/24)

10月25日 ------------ 105-116
台湾正式回归祖国 (1954/10/25)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10/25)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10/25)

10月26日 ------------ 127-131
2002年莫斯科人质危机事件大事记 (2002/10/26)
港府击退"金融大鳄"索罗斯 (1998/10/26)
台湾雾社起义失败 (1930/10/26)

10月27日 ------------ 136-140
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1937/10/27)
克什米尔战争爆发 (1947/10/27)
日军对中国军队进行毒气战 (1937/10/27)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5:47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新四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军队。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4年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进行第五次围剿,共产党军队的一部分成功逃脱,进行长征,其余的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

1936年底,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以中国国民党为主的国民政府达成和解,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或称"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随后,中共中央经与国民党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后移至皖南歙县之岩寺。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全军共约1.03万人。新四军改编后,各支队随即相继开赴大江南北抗日战线。

新四军也是左臂戴臂章,臂章正面为"N4A"三字(即为新四军的英文缩写),背面是部队番号及佩戴者姓名,两军均为灰色军服。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为对抗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新的军部在江苏盐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并将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军9万余人,继续在华中活动。

1946年6月,国共双方签定的停战协定破裂,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共产党指挥的军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进攻新四军的事件,又称为新四军事件。

经过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长的名义,向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正副司令和新四军叶挺军长发出"皓电",强令新四军接电报后1个月内全部撤到旧黄河以北。中国共产党同意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部队调到江北。中共东南局书记兼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对国民党军队可能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不按中共中央指示的路线前进。次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泾县云岭地区出发,准备分左、中、右三路纵队,经苏南向江北转移。5日,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军队包围和袭击。6日,顾祝同所属上官云相等部8万多人,在蒋介石密令下,向新四军发起总攻。新四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了7昼夜的奋战,终因众寡悬殊陷于绝境。为挽救危局,保全部队,叶挺致书上官云相,责其背信弃义,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叶挺一到上官处即被扣压。14日,新四军阵地完全被占领。全军除约2000人在黄火星、傅秋涛率领下突出重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项英遇害。17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中国共产党进行回击,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在军事上自卫,在政治上反攻。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影响
对于国民党来说,虽然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共冲突中难得的大胜利,但事实上仅仅消灭了新四军约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实力,在实质上远不如之前包括黄桥之役等冲突中国民党军的损失。反而因为皖南事变的发生,造成中外舆论对国民党的指责,而共产党抗日民族主义的主张和形象反而更受舆论支持,共产党虽然因此在长江以南失去据点,但在江北的根据地却也日渐发展稳固。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5:52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中央台播放电视连续剧《新四军》。

原本对新四军的了解很肤浅,停留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描述,停留在周恩来"千古奇怨,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辞上,停留在对"皖南事变"的悲剧感受上。记得以前历史书上,对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实际军事负责人)评价也不高,似乎把应对皖南事变失败的责任主要也是归于他。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3 15:58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一起抚今思昔 [M36] [M36]

欢迎大伙每天把历史同一天中有纪念的事情登出来,。。 [M29]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6:18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但是看了《新四军》,使我了解到一个完全与记忆中不同的军队

首先,由于新四军所驻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前期出于国民党军队包围中,后期处于沦陷区比较核心区域。后勤补给困难,战争环境极其残酷。
其次,由于当时的中央没有处理好对军长叶挺的问题,造成了新四军实质上的军事领导权不明,军事战略思路混乱。这也是应对"皖南事变"失败,造成新四军大批高级将领牺牲或被俘的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四军还能够顽强生存,并取得不少的抗日战争战果,确实是难能可贵。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6:19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以下为转贴:

电视剧《新四军》并行着一明一暗的两条主线:

一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事件的发展来展示新四军作为我党重要抗日武装力量,在同国民党顽固派和敌伪进行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一部曲折成长的历史;

一是按照人物感情的交织,在演绎事件、战争推进的同时,人物情感的冲突也逐步地走向高潮。

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叙述故事非为就故事而故事,就战争而战争,就矛盾而矛盾,而是把战争的演进融入人物情感的冲突之中,人物感情的冲突在战争环境中交叉、纠缠,并随着战争的推进而展开。战争故事与人物感情时而合而为一,时而并驾齐驱。余秀英对黄江河的爱是对战地新四军官兵的最高精神礼赞,梅青对黄江河的爱却是一名爱国华侨投身于新四军队伍,把自己的财产乃至生命无私奉献给革命事业的大义凛然的真挚之情。穿插在剧中的三人感情纠葛最终让残酷的民族抗日战争化解了,余秀英与梅青的恩怨也在对革命事业的火热生活中消弭于无形。

面对历史,面对镜头,我们对"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数千名烈士时时心存悲切之情,但是面对梅青的跳崖,我们心中除了崇敬之外,更多的是酸楚和刺痛。女人应该远离战争,而余秀英和梅青们没有,爱情应该远离战争,而哪一次战争不是对无数忠贞爱情的无情践踏。梅青之于跳崖,余秀英之于李涛的遗腹子,都是战争悲剧的显现。悲剧,是把美的事物撕碎了给人看。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6:21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新四军》是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但它并没有以"通过""播出"为前提回避一些史实上的争议,特别对项英这个人物的定位和把握上。

电视剧《新四军》以全新的视角艺术刻画了项英,一方面表现他革命感情深厚,对战士关心,对自己要求严格,艰苦朴素,勤于政务,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他不能正确理解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主观片面,对皖南事变中的惨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较准确地表现了他的功过是非。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6:25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新四军》一剧不同于以往很多的革命战争历史剧,虽然是表现新四军的故事,但是《新四军》并不是简单的重塑历史和伟人,而是通过黄江河、余秀英和梅青等一大批虚构的新四军基层指战员的故事和爱情纠葛来结构故事、统领全片,这在同样题材的电视剧中是一个重大突破,也无疑将增加了《新四军》的可视性。

相对而言,前段时间播出的《八路军》,就沿用的老套路。
[M0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6:3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新四军》中的男主角刘之冰(黄江河扮演者),是我比较喜欢的男演员之一。


形象比较多变,饰演过很多不同的人物
如《黄埔军人》饰演蒋介石[M04] 、《决不放过你》饰演郑重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6:3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女主角张延(饰余秀英),就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演员了
从《粉红女郎》中的男人婆,到《新四军》中的女将军,确实变化很大


作者: 黄昏的地平线    时间: 2005-10-13 16:3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M29] [M29] [M29]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6:34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QUOTE Created By 黎明一刻 At 2005-10-13
一起抚今思昔 [M36] [M36]

欢迎大伙每天把历史同一天中有纪念的事情登出来,。。 [M29]


好主意
大家一起来完成吧
[M0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3 16:35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QUOTE Created By 黄昏的地平线 At 2005-10-13
[M29] [M29] [M29]


多谢捧场

可惜我没有你这样的文笔,一个好题材被我糟蹋了。 [M13] [M41]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3 16:39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大家把每一天的新内容登出来后,心情版三版猪和五大总班猪会把标题注明第几楼有什么新内容。

所以,欢迎筒子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贴子。

古今中外,让我们一起追忆及学习。 [M29] [M29]
作者: 寒露    时间: 2005-10-13 17:41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想不起来了 [M41]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4 09:4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10月14日

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1994/10/14)
美国宣布取消对海地制裁 (1994/10/1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哈福兹遇刺受伤 (1994/10/14)
以色列营救人质失败 (1994/10/14)
俄国公布萨哈林岛空难事件资料 (1992/10/14)
美国音乐艺术大师伯恩斯坦逝世 (1990/10/14)
中美洲国家组织成立 (1951/10/14)
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被迫自杀 (1944/10/14)
英国军舰"皇家橡树"号被击沉 (1939/10/14)
希特勒退出国际联盟 (1933/10/14)
艾森豪威尔出生 (1890/10/14)


釜山亚运会男篮负韩国痛失冠军 (2002/10/14)
辜振甫开始在祖国大陆的"融冰之旅" (1998/10/14)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开放 (1994/10/14)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 (1993/10/14)
中国宣布《伯尔尼公约》正式生效 (1992/10/14)
我国与马尔代夫建交 (1972/10/14)
上甘岭战役 (1952/10/14)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 (1949/10/14)
解放军攻克锦州 (1948/10/14)
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攻下惠州 (1925/10/14)
民权运动大同盟发表宣言 (1922/10/14)
唐山煤矿瓦斯大爆炸 (1920/10/14)
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机构成立 (1918/10/14)
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1902/10/1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4 09:5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上甘岭战役

  1952年7月,为了寻求朝鲜战争战俘问题的解决,中方谈判代表向美方提出了双方所俘获的武装人员全部遣返的原则。而美方仍坚持"自愿遣返"的主张,并于10月8日又蛮横地片面宣告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接着,10月14日向上甘岭志愿军两个连的阵地发动了进攻。美方名为"金化攻势"。

  上甘岭,位于我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南麓,阵地突出,直接威胁着对方金化防线。对方为了对我军施加军事压力,为了造成在谈判席上的有利地位,为了改善其在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故向我军发动了十分猖狂的进攻,是一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攻势,企图迫使我军让步。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敌人虽然使用世界战史上空前集中的炮兵,但打不破志愿军的钢铁防线。志愿军参战部队共4万余人。他们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英勇顽强地抗击进攻之敌,每一表面阵地都反复争夺数次,战况空前紧张激烈。

  在战斗中,涌现了有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有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有通信英雄牛宝才,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人飞机270余架、坦克14辆、大炮60余门。粉碎了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亲自指挥的攻势,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坚守防御战的范例。"联合国军"发动此次攻势的目的是企图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然而结果却相反。当时美联社报道说:"这次金化的战役,现在已到了朝鲜战争中空前未有的激烈程度。在人员的伤亡和使用的大量物质上,除了1950年盟军在北朝鲜的惨败情形外,是空前未有的"。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4 09:5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

1949年10月2日进军广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和两广纵队,以一部兵力沿东江向广州以南在湖南衡阳到宝庆(即邵阳)一线进攻,解放了东江两岸和珠江三角州地区;主力则沿粤汉路两侧南进,先后攻克曲江、英德等城,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部4万7千余人。14日,解放广州。敌主力向西南逃窜,第四兵团乘胜追击,将逃敌围歼于阳江、阳春等地。潮州、汕头之敌由海上逃窜。此役至29日结束,共歼灭国民党两个兵团及其他残部6万2千余人,除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岛屿外,广东全部解放。
作者: tsing    时间: 2005-10-14 10:0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M29] [M29] 送上鲜花再说 [M03]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4 10:0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伦纳德·伯恩斯坦



伦纳德·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 美国指挥家,作曲家。

  1918年8月25日生于美国麻塞诸塞州的劳伦斯。1935年入哈佛大学,师从W. 俾斯顿、EB 希尔学习作曲,1939年毕业。后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41年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师从布鲁诺·瓦尔特。

  1943年,临时代替生病的布鲁诺·瓦尔特上台,指挥了三个难曲中的难曲而大获成功,自此在乐坛上崭露头角(当时的曲目为《唐吉诃德》、舒曼《曼弗雷德》序曲与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当时他就已经有不少作品面世,包括第一号交响曲《耶利米》、芭蕾舞剧《自由想像》、音乐剧《夜生活》等等。自1943年起频频担任纽爱的客席,终于在1959年升任为该乐团音乐总监,成为土生土长美国人中,第一位获得指挥国际级乐团殊荣的指挥家。他在任的十一年间,开创了该团的黄金时代,其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他对纽约爱乐的功绩到底"伟大"到什么程度呢?纽约爱乐一向以难以驾驭闻名,有"狂马"的名号,偏偏伯恩斯坦似乎很懂驯马术,纽爱这匹在舞台上狂舞的野马,到这位在指挥台上狂飙的伯恩斯坦手中,真的服贴下来,发酵出难能可贵十二年,号称纽爱的黄金岁月。十二年后伯恩斯坦辞职,纽爱的水准下滑,历任梅塔、布列兹都难以有所作为,直到现任的马舒尔上任后才有所改观,足见伯恩斯坦厉害的程度。

  自纽爱退休后,他转往欧洲发展,希望多花点时间作曲,不过显然事与愿违。他在欧洲最重要的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良好的关系。维也纳爱乐个个技艺高超,团员音乐素养普遍一流,对于指挥他们可是精挑细选,看不上眼的指挥他们可是会扯后腿。在这种情况下能和乐团保持良好关系已属不易,更别说是要教给他们东西了。当伯恩斯坦第一次与这个大牌乐团合作排练时,一曲奏毕,团员和他都已心知肚明,"我们的关系将是长久且甜美的"。伯恩斯坦是极少数可以再给这个超级乐团东西的指挥,因此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

  他的指挥曲目曲目范围广大,从巴洛克,到现代,各家都有涉猎,尤其是浪漫派作品。其中又以马勒的作品为最。但是,作为作曲家,他也有不少著名作品。1935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作品,为钢琴与人声所作的《赞歌148》。他一生共创造了3部交响曲(第一交响乐"耶利米"、第二交响乐"焦虑的年代"、第三交响乐"犹太诗文"),《西区故事》、《天真汉》、《在小镇上》等多部音乐剧,以及一些歌剧歌曲等。


经典录音

伯恩斯坦早期在CBS(现在的Sony Classics)录音,活动的中心是美国。70年代后,他主要在欧洲和德国唱片公司合作,这个时期的录音绝大部分是现场录音或录影。


柏辽兹:交响乐"幻想"(Sony SMK 47525)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Sony SMK 47529)
李斯特:交响乐"浮士德" (Sony SMK 47570)
马勒:交响乐全集 (Sony SMK 47573~47585)(DG 459 094)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乐"合唱" (DG 410 859)
马勒:声乐组曲"大地之歌" (Decca 417 783)
伯恩斯坦:音乐剧"西区故事" (DG 415 253)
伯恩斯坦纪念集 (DG 431 946)
作者: 黄昏的地平线    时间: 2005-10-14 10:3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M29] [M29] [M29]
作者: jessica_zhang    时间: 2005-10-14 10:4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M29]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6 07:55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10月15日

□ 国 外
华裔学者朱棣文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7/10/15)
曼德拉、德克勒克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1993/10/15)
美籍华人李远哲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6/10/15)
世界第一次超音速飞机——喷气式飞机试飞 (1947/10/15)
英国作家王尔德诞辰 (1856/10/15)
德国哲学家尼采诞辰 (1844/10/15)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诞辰 (1814/10/15)

□ 国 内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成功 (2003/10/15)
张学良先生在夏威夷逝世 享年一百零一岁 (2001/10/15)
世界最长光缆纵贯神州 (1993/10/15)
现代诗人、红学家俞平伯在北京逝世 (1990/10/15)
旅美作家江南被刺 (1984/10/15)
周恩来参加苏共22大,阐明我党立场 (1961/10/15)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1957/10/15)
中央制定"右派"分子的划分标准 (1957/10/15)
中国军队歼灭缅甸八莫、卡的克日军 (1944/10/15)
前中共总书记陈独秀被捕 (1932/10/15)
浙奉大战爆发 (1925/10/15)
广州商团叛乱被扑灭 (1924/10/15)
北京大学开始实行选科制 (1917/10/15)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6 07:57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中国载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9时整,"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升空。按计划,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

首位升天的中国宇航员是来自辽宁的空军飞行员杨利伟,今年38岁,大学文化,中校军衔,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他将在飞船当中展示五星红旗和联合国的旗帜,还将透过双向话音以及下行的电视图像,分别与中央的领导,还有他自己的家人通话。

神舟五号在发射升空之后,预计围绕地球14圈,然后返回地面,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太空载人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它可以大大提高国家的声望,推动科技发展,还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和加强国家凝聚力。此次载人飞船计划也具有不能忽视的重大军事意义。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6 08:0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 飞船数据
飞船名称: 神舟五号
发射: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 09:00:03
着陆: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 06:22:48
飞行时间: 21小时22分45秒
轨道: 14圈
高度: 343千米

神州五号返回舱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为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以及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宇航员
杨利伟,中国首批12名航天员之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在发射前一天被挑选为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


时间线
以下时间使用[[UTC+8]]。

10月14日
17时29分 首飞航天员梯队与记者见面

10月15日
5时28分 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员公寓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
5时30分 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杨利伟乘专车驶向发射塔架
9时0分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9时10分 船箭分离
9时10分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9时34分 航天员杨利伟向北京报告,感觉良好
9时42分 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胡锦涛发表讲话
10点31分 航天员杨利伟执行地面指令,摘下手套,并解开系在膝盖下方的束缚带。
11点08分,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显示,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
11时12分至14时15分,航天员杨利伟进行太空飞行中的首次休息
13点02分,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显示,神舟五号飞船正在进行第三圈飞行。
13时39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绕地飞行第四圈。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显示,航天员杨利伟呈仰卧姿态,正在记录飞行日志。
15时28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五圈飞行。
15时57分,航天员杨利伟的报告和地面监测表明,飞船变轨成功。
16时50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六圈飞行。
17时05分,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显示出航天员杨利伟从神舟五号飞船舷窗向外拍摄到的地球画面,画面清晰。
17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与正在太空飞行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开始进行实时通话。
18时24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七圈飞行。
19时57分,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进入第八圈。
20时,正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员杨利伟与他的父母妻儿进行了"天地对话"。
21时31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九圈飞行。
23时08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第十圈飞行。

10月16日
0时18分,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进行第11圈飞行。杨利伟进行太空睡眠。
1时17分,飞船飞行进入第十二圈。测控点向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报告飞船跟踪正常。
2时52分,飞船飞行进入第十三圈。航天员杨利伟向地面指挥人员汇报身体感觉良好。
4时19分,飞船飞行进入第14圈。按照即定计划,飞船在环绕地球运行14圈后,将在预定地区着陆。
4点34分,飞船第13次飞越中国上空,飞船飞行情况一切正常,地面指挥中心,各地监控站点工作正常。杨利伟开始进行飞船着陆的准备工作。
5时04分,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的飞船飞越南大西洋海域上空,在这里待命10天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迅速捕获飞船目标,及时准确地向飞船发出了调姿和返回制动的指令。
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五号飞船发送返回指令。
5时36分,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与推进舱轨道高度不断降低,向预定落点返回。飞船轨道舱将留轨工作半年,开展相关的科学实验。
5时38分,神舟五号飞船制动火箭点火,飞船返回舱飞行速度减缓,轨道高度进一步降低。返回舱向预定着陆场降落。
5时58分,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组织指挥下,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飞船返回舱失去动力后,按照升力控制技术向预定着陆场降落,成功进入返回轨道。
6时02分,设在新疆和田的活动测量站报告,飞船进入中国国境上空。
6时04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大气层,处于"黑障"阶段。
6时07分,搜救直升机收到飞船返回舱落地后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机上的搜索人员目视到"神舟"五号返回舱。由5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和14台专用车辆组成的地面搜救分队立即从不同的方向迅速向落点前进。
6时18分,返回舱引导伞已打开,杨利伟报告身体状况良好。
6时23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安全着陆。
6时28分,地面搜索人员距返回舱落点7.5公里。
6时31分,温家宝总理与杨利伟通话,祝贺他顺利返航!
6时33分,搜救直升机发现落在草丛中的飞船返回舱,并迅速着陆开始救援工作。
6时36分,地面搜索人员找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
6时38分,搜索人员报告,杨利伟身体状况良好。
6时54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6时54分,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祝贺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7时许,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获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打电话表示祝贺。
7时40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直升机离开着陆场返回北京。



发射
神舟五号于北京时间(UTC +8)2003年10月15日9时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9时10分进入离地面343千米的预定轨道。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现场观看了飞船的发射。神舟五号发射的现场直播在最后时刻被取消,许多评论人士认为这是由于中国政府担心发射会失败。神舟五号的发射过程的保密性介于美国与前苏联之间。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首次发射时那样开放民众到现场观看,也没有现场直播,但也要比前苏联更开放,在发射前几天公共媒体就开始进行报导,并在发射成功后几分钟就插播新闻。


在轨飞行
9时34分杨利伟向地面表示"感觉良好"。17时32分,飞船在进行第六圈飞行时,杨利伟与国防部长曹刚川进行第一次"天地对话"。18时40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并向地球发出问候。19时59分,杨利伟与家人通话。


返回
神舟五号在完成了14圈绕地球的飞行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离预定着陆地点仅差4.8公里。轨道舱继续绕地球运行半年左右。


资金耗用
有关人士表示,此次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直接消耗在10亿元人民币以内,自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总共使用了大约180亿元人民币。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6 08:0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10月16日

□ 国 外
俄"联盟"型火箭爆炸 (2002/10/16)
危地马拉足球场大惨案 (1996/10/16)
美国百万黑人男子大游行 (1995/10/16)
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闭幕 (1994/10/16)
美国小镇枪杀案22人丧生 (1991/10/16)
约翰-保罗二世当选新教皇 (1978/10/16)
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机爆发 (1973/10/16)
美军将领、国务卿马歇尔去世 (1959/10/16)


□ 国 内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成功返回 (2003/10/16)
修秦陵制秦俑工匠墓葬被发现 (1994/10/16)
钱学森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殊荣 (1991/10/16)
谢军获得向世界冠军挑战的决赛权 (1990/10/16)
教育家张伯苓骨灰移葬南开大学 (1989/10/16)
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对撞成功 (1988/10/16)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4/10/16)
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发表 (1954/10/16)
抗日同盟军失败 (1933/10/16)
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失败 (1922/10/16)
物理学家钱三强诞生 (1913/10/16)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6 08:1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核实验。
1955年初,中国开始创建核工业。当时,毛泽东说:我们" 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周恩来和聂荣臻领导制定全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对原子弹的研制作了重点的安排。同年,中央批准陈云、聂荣臻、薄一波负责领导核工业的筹建工作。1962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
这次核试验的成功,是中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它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6 13:3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2/10/14上甘岭战役、1949/1
好贴.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6 18:05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64/10/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系统通知 系统 2005-10-16 下午1:31 否
内容: 你的帖子 历史上的今天(1964/10/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刚刚被黎明一刻加入精华,你得到了50个GLG作为奖励.

[M29] [M29]

[M34] 总算出手砸石头了

让石头来得更猛烈些吧 [M04]
作者: badminton    时间: 2005-10-16 18:16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QUOTE Created By 黎明一刻 At 2005-10-13
大家把每一天的新内容登出来后,心情版三版猪和五大总班猪会把标题注明第几楼有什么新内容。

所以,欢迎筒子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贴子。

古今中外,让我们一起追忆及学习。 [M29] [M29]

为什么要心情版三版猪和五大总班猪在标题注明第几楼有什么新内容呢?不懂。 [M08]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6 18:39
标题: Re: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QUOTE Created By badminton At 2005-10-16
[quote]QUOTE Created By 黎明一刻 At 2005-10-13
大家把每一天的新内容登出来后,心情版三版猪和五大总班猪会把标题注明第几楼有什么新内容。

所以,欢迎筒子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贴子。

古今中外,让我们一起追忆及学习。 [M29] [M29]

为什么要心情版三版猪和五大总班猪在标题注明第几楼有什么新内容呢?不懂。 [M08][/quote]

怕LZ忘了更新啊
[M04]
作者: 枫叶之儒    时间: 2005-10-17 00:47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64/10/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M29] [M29] [M29]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07:3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64/10/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0月17日

□ 国 外

新加坡发表巴林事件调查报告 (1995/10/17)
美国加州地震 (1989/10/17)
秘鲁考古证明马起源于南美洲 (1980/10/17)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8/10/17)
日本冲绳法庭首次否决美国当局军事法令 (1964/10/17)
联合国提案要求不把核武器投入空间轨道 (1963/10/17)
胡安-庇隆取得阿根廷的统治地位 (1945/10/17)
东条英机继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1941/10/17)
医学家芬生获诺贝尔奖 (1903/10/17)
波兰作曲家肖邦逝世 (1849/10/17)
英國科學家法拉弟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1831/10/17)
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以四十万镑的价格将敦刻尔克卖给法国。(1662/10/17)


□ 国 内

杰出对外经济和科技领导人方毅逝世 (1997/10/17)
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张平逝世 (1986/10/17)
我国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企业开始还债 (1986/10/17)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逝世 (1967/10/17)
中国捐赠的首批物资运抵古巴 (1963/10/17)
郑振铎率文化代表团出访因飞机失事遇难 (1958/10/17)
长春和平解放 (1948/10/17)
中共为和平谈判表示愿作最后让步 (1946/10/17)
蒋介石采取新策略围剿红军 (1932/10/17)
中共要求全党正确运用总的政治路线 (1928/10/17)
直奉军阀山海关战役开始 (1924/10/17)
法国驻天津领事提出将老西开划为法租界 (1916/10/17)
梁启超等在日本东京成立政闻社 (1907/10/17)
清政府制定黄龙旗 (1862/10/17)
中國第一個大海港——塘沽新港第一期工程提前完成並正式開港。 (1952/10/17)
神舟六号飞船成功着陆 (2005/10/17) [M44] [M37]
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 (2005/10/17) [M06] [M29]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07:3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64/10/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新加坡发表巴林事件调查报告


新加坡财政部10月17日在发生新加坡调查员对巴林事件的调查报告时指出,内部管理中的严重缺欠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
调查员认为,巴林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报告制度存在严重缺欠。造成巴林新加坡期货公司和巴林银行倒闭并带来近10亿美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制度不健全以及公司高级执行人员,包括直接负责期货业务的经理,都对期货交易缺乏了解。
另外两个原因是,巴林内部监控机制完全失灵;当外部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时,巴林的某些高级执行人员阻碍有关调查工作的进行。报告认为,在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之前,早已出现了一些先兆,如果当时巴林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及时采取行动,就完全可能避免最终使整个集团陷入没顶之灾。
这两位调查员注意到,1992年初尼克-里森被派到新加坡时,他的任务是负责巴林新加坡期货公司的结算工作。然而,从巴林新加坡期货公司的交易业务一开始,里林就在新加坡金融交易所作为巴林的场内交易员进行交易。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07:3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64/10/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美国加州地震


1989年10月17日,灾难袭击美国加州北部。这天17时4分发生的大地震使加州北部数条高速公路及桥梁坍塌,数地发生大火。此次地震死亡人数至少271名以上,单单在奥克兰808州际公路一段一公里长的路段上就至少有25 3人被活活压死,搜寻遇难者的工作仍在进行中。此外,受灾地区至少有500人受伤,损失超过2O亿美元。
科罗拉多州戈登市的美国地震中心表示,这次大地震的强度为6.9级,历时15秒。地震袭来之际,正值交通高峰时期,北加州的公路上布满上下班的车辆,奥克兰808号尼米兹双层州际公路发生上层公路崩塌压毁下层公路的惨剧。地震过后,旧金山许多地区电话都告中断,100万户人家断电。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07:4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64/10/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国际消除贫困日

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

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确定每年10月17日为国际消除贫困日,要求各成员国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经指出:尽管一些国家在消除贫困方面作出了努力,尽管全球经济呈增长趋势,但贫困现象仍在蔓延,贫困人口仍在扩大,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状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1998世界人类发展报告》表明,现在全球约有26亿居民缺少最基本的卫生设施,15亿人住房简陋,20亿人无法喝到合乎标准的饮用水,世界五分之一的儿童受教育不足5年,同样百分比的儿童营养不良。最近20年间,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从29个增至48个;发展中国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已达10亿余人,其中赤贫的人口在6亿以上;每年约有2000万人饿死,每天约有4万儿童因食品匮乏和得不到治疗而死亡。发展中国家现约有1. 2亿儿童营养不良,有1. 1亿儿童无法得到初等教育。

造成世界贫富悬殊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世界不合理的经济秩序。此外经济全球化也是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带来的贸易和投资增长机会中,受益最大的则是发达国家。

消除贫困一直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近年讨论的重要议题。1990年制订的《联合国第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联大第十八届特别会议宣言》和同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通过的《90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等文件都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列为国际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和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1995年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集中讨论了消除贫困、社会融洽、促进发展的问题,并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同时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1997年至200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十年。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07:4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联合国"国际消除贫困日)
弗雷德里克·蕭邦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蕭邦(Frédéric-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 - 1849年10月17日),是一位波蘭音樂家。 作曲家、鋼琴家。出生時的波蘭名為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生於波蘭中部,鄰近首都華沙的熱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父親是歸化波蘭籍的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他1816年開始學習音樂;1817年創作他的第一部作品;1818年第一次在臺上演奏。

蕭邦第一位正式的老師是約瑟夫·艾爾斯內(Joseph Elsner),之後1826年他到華沙的音樂學院學習。1829年他去維也納演出期間,波蘭爆發反對沙皇俄國的革命,華沙被哥薩克騎兵佔領,他淪落到法國,成為比他大6歲的作家喬治·桑的情人,在法國期間,他寫作充滿民族主義情緒的作品,發展了波蘭民間的瑪祖卡舞曲,他由於身體狀況欠佳,39歲就死於肺結核,埋葬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根據他的遺囑,在波蘭獨立後,將他的心臟移葬波蘭。在他生前已經成為波蘭愛國者的希望,是歐洲著名的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死後更成為民族的驕傲。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07:47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联合国"国际消除贫困日)
对于喜欢F1的朋友而言,今天是芬蘭一級方程式車手奇米·雷克南(Kimi Räikkönen)的生日哦(1979/10/17) [M05]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10:0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5/10/17,神舟六号飞船成功
北京时间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飞船返回舱和航天员各项情况良好。
[M29] [M29] [M29]
作者: 阿正的舅舅    时间: 2005-10-17 10:13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5/10/17,神舟六号飞船成功
10月17日:

1662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以四十万镑的价格将敦刻尔克卖给法国。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49年,波兰钢琴演奏家、作曲家肖邦逝世。
1958年,文学家、社会学家郑振铎逝世。
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逝世。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10:2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5/10/17,神舟六号飞船成功
QUOTE Created By 阿正的舅舅 At 2005-10-17
10月17日:

1662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以四十万镑的价格将敦刻尔克卖给法国。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49年,波兰钢琴演奏家、作曲家肖邦逝世。
1958年,文学家、社会学家郑振铎逝世。
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逝世。


我补上了这条
谢谢+99
[M29]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5-10-17 11:4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5/10/17,神舟六号飞船成功
Lindows花了好多心思呀~ [M21] [M29] [M4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7 11:51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5/10/17,神舟六号飞船成功
QUOTE Created By 旧雨 At 2005-10-17
Lindows花了好多心思呀~ [M21] [M29] [M44]


谢谢旧雨MM捧场 [M29]

俺就只挖了这么一个坑,不算辛苦

你挖了这么多坑,才辛苦呢。
[M04] [M04]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8 00:0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5/10/17,神舟六号飞船成功
大家一起来补坑,就都不辛苦啦~~ [M4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37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5/10/17,神舟六号飞船成功
为10月17日补上沉重的一笔

我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 [M06] [M06] [M29] [M29] [M29]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感动中国的作家巴金简介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13:48 人民网

  巴金,生于1904年11月25日,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巴金,生于1904年11月25日,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文坛巨匠,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曾于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此后的50余年中,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4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5/10/17,神舟六号飞船成功
10月18日

□ 国 外

亚太议员环发大会年会闭幕 发表《桂林宣言》 (1998/10/18)
全球首家网络银行在美开业 (1995/10/18)
哥伦比亚发生7.2级地震 (1992/10/18)
哥伦比亚卡卡瓜尔火山爆发 (1992/10/18)
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 (1989/10/18)
美国财长一句话 华尔街股市起风暴 (1987/10/18)
非洲面临前所未有的旱灾 埃塞俄比亚最重 (1984/10/18)
飞机穿过凯旋门 巴黎当局大为不安 (1981/10/18)
加拿大镇压魁北克叛乱 (1970/10/18)
赫鲁晓夫改革 (1961/10/18)
纽伦堡对法西斯德国第一次审判开始 (1945/10/18)
西班牙神经组织学家卡哈逝世 (1934/10/18)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逝世 (1931/10/18)
叙利亚民族起义 (1925/10/18)
英国矿工举行罢工 (1920/10/18)
德国突击队员袭击被劫客机解救人质 (1997/10/18)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正式创立。(1922/10/18)
美国艾森豪号航空母舰开始服役。(1977/10/18)


□ 国 内

香港著名艺人罗文患肝癌不幸病逝 (2002/10/18)
APEC会议 (2001/10/18)
经国务院批准 雅鲁藏布大峡谷命名 (1998/10/18)
杀害戴厚英的凶手一审判处死刑 (1996/10/18)
中俄批准两国西段边界协议 (1995/10/18)
江主席视察海军部队观看海上演习 (1995/10/18)
我代表在联大谴责日本否认侵略史 (1995/10/18)
陈章良荣获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1991/10/18)
作家陈学昭逝世 (1991/10/18)
台湾刑法将劫机罪改为死刑或无期徒刑 (1990/10/18)
新中国37年来因地震殉难者约27万人 (1986/10/18)
首届全国青运会闭幕 (1985/10/18)
我国与乌干达建交 (1962/10/18)
郑振铎殉难 (1958/10/18)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 (1924/10/18)
革命军政府与清军恶战 (1911/10/18)
外蒙叛乱集团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独立" (1911/10/18)
中国首届运动会开幕 (1910/10/18)
抗日英雄吉鸿昌诞辰 (1895/10/18)
太平天国天京开天试 (1859/10/18)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4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1/10/18,上海APEC会议)
APEC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介绍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亚太国家部长级会议,以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美、日、韩、新西兰、加拿大及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经合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该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它是区域内国家首脑个人非正式的集会,就有关经济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意见交流。


上海APEC会议

  2001年10月18日在上海如期举行了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汇聚在上海一起计论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反恐怖主义等重大问题,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这次结束的上海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也是今年APEC会议摘下的最大最丰硕的一个果实。
  在关注成果之前,先关注此次APEC会议召开的背景。可以说这届APEC会议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一是世界经济走低,几乎所有的APEC成员体的经济都大幅衰退,这使得成员体内要求加强经济合作的呼声很大;二是能否推动将于11月召开的WTO多哈会议启动新一轮谈判,这是上海会议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考验APEC能否在推动全球化方面发挥作用。
  针对于此,APEC上海会议发表了《领导人宣言》,通过了《上海共识》、《数字APEC战略》、《反恐声明》、《北京倡议》等一系列文件。许多官员表示,这次会议是APEC历史上继西雅图会议,茂物会议以及大阪会议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通过对各国官员的采访发现,各国都希望的在世界贸易组织即将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启动新一轮谈判,而这个愿望在会议中得到了肯定的支持。上海会议还通过了《北京倡议》,提议各个经济体制定和提交各自的经济技术合作计划。事实上,在近一个时期内,APEC成员之间经济技术合作一直相对薄弱,发展中国家对于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呼声一直很高,解决不了经济技术合作,发展中国家很难在贸易自由化中得到足够的利益,而这一点在本届会议上才真正得到充分了重视。
  另外,由于APEC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没有发挥及时的作用,本届会议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可能到来的新一轮经济衰退发出了预警,同时,在金融合作领域启动了具体的合作项目。上海会议还制定了缩小信息化差距的《数字APEC战略》。
  应该说,这次APEC会议最大的成果在于提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的平台,可以说,虽然论坛本身没有谈判,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中国上海作为连续9年两位数增长的城市主办APEC会议,也显示出了中国的上海是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参加此次APEC会议前人们对于这次会议的一些预期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和圆满的答案。虽然很难看到一些能够具体的数字来表明这次会议是的是多么成功,至少世界人们能够感觉到,中国正在越来越深入的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事实上,APEC离中国的老百姓并不遥远,他们很多打工者生产的产品都是卖给APEC成员,中国消费的汽车电器甚至食品也大部分来自APEC成员国家,世界是地球村,而APEC就像是部分村长的会议,这里面的信息和世界每个人都有关系。
  从财富论坛到APEC,积极融入世界的中国也是此次会议的最大看点,外电发表评论说,中国正在通过APEC积极融入世界,海外媒体甚至把中国入世,申奥成功和APEC看成了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三大步。事实上,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APEC一直是中国唯一参加的国际经济组织,自从中国加入APEC以来,APEC议程成为中国领导人传达改革开放信息,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论坛,中国降低关税的信息几乎都是在APEC会议上发布的。中国实际上已经把APEC作为加入WTO的预备学校。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4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1/10/18,上海APEC会议)
APEC《领导人宣言》: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全文)

前言

  1.我们,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经济体领导人,在二十一世纪首次会聚上海,探讨如何迎接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我们相信亚太地区具有巨大的潜力,并决心通过参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2.此次会议是在十分关键的时刻举行的。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为严峻。亚太地区多数成员经济下滑,一些新兴经济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此外,最近在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对一些行业以及消费和投资者信心均造成了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应对全球化和新经济带来的深刻变革并从中获益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主要挑战。

  3.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APEC应发挥领导作用,帮助各成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时,我们需要就反对恐怖主义传达清晰而强烈的信息。我们决心扭转当前经济的下滑趋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将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启动新一轮谈判,增强公众对未来的信心。这些工作将符合并推动APEC的目标:和平、和谐、共同繁荣。

  4.我们决心共同努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共享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收益,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从而使亚太经济在新世纪更加充满活力。我们重申实现茂物目标的决心,即发达成员在2010年、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实现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为此,我们通过了《上海共识》,为APEC在第二个十年及以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促进可持续发展

  5.我们对亚太地区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抱有坚定的信心,原因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基础依然良好。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改革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许多新兴经济体提高了抵御经济放缓和外部冲击的能力。

  6.我们将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合作,为促进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有成员都有必要采取及时的政策行动来加强市场、促进世界经济的早日复苏。

  7.鉴此,我们呼吁强化成员内部的能力建设,深化结构改革,巩固本地区的经济基础。对此,我们重视合理的经济政策和良好的公司治理,强调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框架,鼓励创新竞争,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体系十分重要,它有助于减少经济危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负面影响。正如APEC《2001年经济展望报告》中所提到的,提高金融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我们欢迎APEC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加强建设经济、法律基础设施、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督、在公司治理和执行国际金融标准等方面的合作。APEC财政部长会议为此做出了贡献。我们还欢迎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我们指示相关的部长和官员们继续推进他们在此方面的工作。

  8.我们认识到加强金融稳定、防范危机的重要性,强调有必要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我们呼吁APEC继续努力,建立有效机制,防止金融危机再度发生。我们在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例如,"金融稳定论坛"审议了"离岸金融中心和高杠杆率的金融机构工作组"有关建议的执行情况。我们强调应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的代表性,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分摊应合理反映世界经济的现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为加强金融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地区合作组织也可成为其有益的补充。因此,我们欢迎"清迈倡议"在加强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金融合作安排方面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并注意到"马尼拉框架工作组"的有关工作。我们支持这些努力,并敦促它们得到进一步加强。

  9.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APEC更应坚持其开放的目标,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重申追求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坚定决心。我们决心共同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强烈支持开放、公平和遵循共同制定的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这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APEC必须坚持其自身的发展议程,推进贸易、投资和能力建设。从全球化和新经济中受益

  10.我们相信,全球化是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它为提高APEC大家庭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带来了希望。我们认识到,新经济有潜力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变革,以及创造、传播知识与财富。然而,新经济带来的众多机会没有被各个经济体以及经济体内的各个群体充分地分享。因此,让APEC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从中受益十分必要。我们强调,人力资源和机制两方面的能力建设都很重要。这是在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正如市场开放一样,能力建设是保证APEC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1.鉴此,我们确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今年和未来工作的核心内容。我们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并欢迎会上通过的《北京倡议》。该倡议为在新经济背景下开展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及机遇。我们号召APEC各论坛和各成员开展相应的后续活动,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应优势互补。我们支持社会各主要群体全面参与,特别是建立政府、工商界、学术界三方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欢迎由APEC教育基金支持的"APEC网络教育"项目,"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促进项目"和"上海APEC金融和发展项目"。我们欢迎第四届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取得的成果,支持会上通过的《熊本声明》及其为21世纪APEC开发人力资源、实现社会进步及共同繁荣所做的贡献。

  12.我们认识到经济技术合作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增长的重要作用,对APEC经济技术合作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强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应互相支持。我们对制定和提交经济技术合作行动计划表示赞赏,确认它是促进APEC健康平衡发展的主要步骤。我们指示部长们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执行这一倡议。13.我们欢迎经济技术合作其他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我们通过了《APEC应对传染病战略》,并号召各成员和相关论坛实施有关建议。

  14.考虑到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重要作用,我们请部长和高官们在《APEC中小企业综合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特别是针对微型企业的工作。鉴此,我们欢迎明年将由墨西哥主办的微型企业高峰会。

  15.在去年文莱会议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制定了一份前瞻性、面向行动的《数字APEC战略》。该战略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及通讯技术,促进因特网的广泛介入,提高就业率、改善公共服务、提高生活品质,达到在APEC地区创建数字化社会的目标。数字化社会将使本地区每个成员和每个人,包括妇女和残疾人都享有均等的机会,共同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我们敦促各成员采取单边和共同的行动,实施这一跨领域的战略计划。在当前情况下,早日实施该战略将对信息产业的复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也欢迎APEC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而取得的进步。

  16.2002年9月,我们中的许多人将聚首约翰内斯堡,出席"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议",为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承诺重新注入活力,并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开发人力资源,推动社会进步和保护环境这三个密切相关的目标。APEC在这些领域也开展了一些活动,我们将考虑如何为约翰内斯堡峰会作出贡献,并力争落实会议成果。

  17.我们认识到,公众对全球化的利弊正在展开辩论。这些辩论应以在严密和全面的分析为基础。APEC应以建设性的方式对这些辩论加以引导。我们指示部长们召开一次APEC"全球化和共享繁荣对话会",集中讨论结构调整及其影响。同时,APEC应加强与APEC大家庭的工商界、包括中小企业,以及其他方面交流,更有效地宣传APEC的目标、活动和益处,以保证我们社会各群体都能参与并从APEC和全球化进程中受益。我们尤其珍视与ABAC及其他工商界代表的交流。我们也指示部长和官员们就《APEC与社会交流战略》和APEC与社会交流临时小组的建议。

  18.APEC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我们为不断增长的人口解决粮食问题。领导人们号召加速实施APEC粮食系统的倡议。我们认识到,生物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改善营养,并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我们重申在科学基础上安全引入和使用生物技术产品的重要性。我们也欢迎召开农业生物技术政策对话的倡议,并号召就此开展更多的能力建设活动。

  19.我们对APEC妇女融入特设工作组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满意,强调在APEC进程内男女平等的重要性。我们承诺APEC将在有关问题中充分考虑到妇女参与的因素。我们欢迎墨西哥关于举办第二届妇女部长会议的决定,这次会议将为相关领域取得更大进展提供了机会。

  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20.贸易和投资是我们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的另一个关键。在全球市场迅猛发展的今天,其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为此,我们承诺将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进一步努力,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

  21.11月,第四届WTO部长级会议将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其结果将对我们的未来产生长期的影响。我们毫不动摇地支持一个能为所有人带来更多机会的、更为强健的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坚决支持在该会议上启动新一轮谈判,近来全球经济放缓使其更为紧迫。我们一致认为,一旦启动,新一轮谈判应尽早结束。

  22.我们强调制定一个平衡、足够广泛且现实可行的议程的必要性,这对新一轮谈判的成功启动和结束至关重要。我们同意新一轮的议程应包括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加强WTO规则及有关实施问题等内容。这一议程还应体现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利益和关切,因应21世纪的挑战并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将有利于保证贸易和投资的增长能够带来繁荣并且能够公平地被所有人分享。为此,我们也强调新一轮应得到所有成员的支持。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有效实施特殊和差别待遇,并加强WTO内部的透明度。

  23.我们重申我们在APEC区域内对电子交易暂不征收关税的承诺。考虑到WTO有关协定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我们同意将这一举措延期至WTO第5届部长级会议。

  24.我们重申APEC与WTO相关的能力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它们是APEC为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所做出的独特和实质性的贡献。我们呼吁加快实施APEC关于加强执行WTO协议能力建设的战略计划。

  25.我们对中国入世谈判的结束表示欢迎,认为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有助于使WTO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性组织,并加固全球经济合作的基础。我们敦促在即将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完成中国的入世进程。同时,我们重申对在该会议上批准中国台北入世以及加快俄罗斯和越南入世进程的有力支持。

  26.我们强调次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应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应与WTO的有关规定和原则相一致;与APEC有关规定相一致,并支持APEC的目标和原则。我们注意到有关就此交换信息的倡议。

  为APEC描绘一个更为生机勃勃的前景

  27.从1989年成立以来,APEC历经变革,其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从未削弱APEC这一区域合作机制的重要性。相反,它们使得我们更有必要全力支持APEC进程,秉承从1993年西雅图会议延续至今的"亚太大家庭"精神,共同描绘APEC成员间和平与繁荣、多样性及依赖性并存的远景,特别是向实现茂物目标迈进。同时,我们重申坚持在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APEC合作方式",强调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并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这些原则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28.我们意识到,APEC必须坚持活力,与时俱进,应对并适应世界和地区经济的不断变化。当APEC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应丰富并赋予APEC合作以新的内涵,为APEC描绘一个更为生机勃勃的前景。在这方面,我们展望APEC在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前景:继续致力于实现茂物目标,通过更加广泛与平衡地分享增长的好处深化大家庭精神,并将APEC建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地区合作机制。

  29.为此,我们今天宣布《上海共识》。该《共识》将成为APEC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议程。"共识"不仅明确了我们的共同承诺,也为实现共同目标确定了一些关键性的步骤。在反映APEC各成员多样性的基础上,它包含了APEC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这两个相辅相承的要素。

  30.通过上海共识,我们承诺:

  .为APEC在新世纪的发展确定一个新的政策框架。这一框架将立足于全球化和新经济带来的变化,并反映拓展了的APEC议程,使其涵盖经济体内部及国际范围的改革和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进一步明确APEC实现茂物目标的发展战略,并在2005年进行有关全面进展情况的中期审评。具体手段包括:拓展和更新《大阪行动议程》,鼓励以"探路者"方式推进APEC为实现茂物目标的倡议,促进实施有利于新经济的贸易政策,针对APEC贸易便利化原则采取后续行动以及提高经济治理的透明度等。

  .通过加强单边行动计划审议机制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手段,强化APEC合作的执行机制。

  31.我们指示部长和高官们积极地实施《上海共识》。我们坚信,通过共同努力,我们今天确立的前景将结出丰硕的成果,最终为我们缔造一个稳定、安全和繁荣的大家庭。

  附件一

  《上海共识》

  第一部分:拓展亚太经合组织的远景目标

  自从确立茂物目标以来,全球化和新经济给全球和地区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创造了广阔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挑战。APEC的未来发展应反映这些变化。各成员领导人认为,贸易自由化仍然是APEC进程的核心内容,但有必要对茂物目标进行更新和拓展,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与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调发展,尽可能地造福本地区的所有经济体。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是加强各成员在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采取的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在一些领域进行改革,并加强能力建议。

  鉴于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良好的经济管理、稳定的金融体系,以及更广泛的经济交流在促进地区经济繁荣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财长会进程的战略目标也应在APEC更广阔的远景规划中有所反映。

  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实现茂物目标的战略

  .拓展和更新《大阪行动议程》

  各成员领导人对今年有关《大阪行动议程》方面的工作表示赞赏,意识到这项工作对反映APEC取得的成就及其应对地区和全球形势变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领导人同意拓展《大阪行动议程》,以反映自大阪会议以来全球经济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具体内容可包括通过实施数字APEC战略的某些内容发展新经济,以及加强市场等。领导人指示部长们开展这项工作。为此,高官们应就如何拓展《大阪行动议程》提出建议,向2002年贸易部长会议提交进展报告,向2002年部长级会议提交最后的报告。

  .以"探路者"方式推进APEC倡议

  各成员领导人重申有条件发起并实施某些合作倡议的成员可以在与《茂物宣言》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采取行动。领导人鼓励发展此类"探路者倡议",认为在执行这些倡议时,必须遵循APEC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灵活性、透明度、开放的地区主义以及发达和发展中成员遵循不同的时间表等原则。此类以一些成员先行实施某些倡议为基础的合作安排将为APEC推进茂物目标注入新的活力,并为通过能力建设项目鼓励更广泛的参与提供一个框架。领导人还同意上述倡议应保持透明度、开放性,具有明确的目标及框架,以便尽可能地鼓励其它成员在条件成熟时加入。

  .促进实施面向新经济的合理的贸易政策

  各成员领导人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实施恰当的贸易政策,以顺应新形势、促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这一努力的一部分,领导人指示高官们于2002年年中前就此进行信息交流,内容包括服务业开放程度及有关关税和知识产权机制的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各成员可以在2002年部长级会议前确定相关目标。开展这项工作时,应考虑《数字APEC战略》中有关内容的执行情况。有鉴于各成员的不同情况,领导人同意,应为发展新经济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能力建设项目,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贸易便利化后续行动各成员领导人指示部长们于2002年部长级会议前确定具体的行动和措施,与私营部门密切合作,在2006年前将APEC贸易便利化原则付诸实施。目标是力争在未来5年内将APEC地区的贸易交易费用降低5%。领导人还指示部长们探讨为贸易便利化确定客观标准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APEC成员的多样性,以及各成员已经取得的进展。同时,领导人一致认为,开展援助项目来提高发展中成员实施贸易便利化的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透明度原则

  各成员领导人意识到加强经济管理透明度的重要性。在这方面,APEC已在许多领域制定了包括加强透明度条款的选择性菜单和原则。领导人指示部长们在考虑各成员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努力执行这些已经通过的原则,并从2002年开始在单边行动计划中报告有关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领导人还强调应重视有针对性地协助发展中成员,以帮助他们在加强开放与透明度方面取得更大进展。领导人注意到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建设"电子政府"方面开展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加强执行机制

  .加强单边行动计划同行审议机制

  各成员领导人欢迎部长们做出的加强单边行动计划同行审议机制的决定,并鼓励各成员在新的审议机制的基础上自愿提交单边行动计划供其他成员审议。领导人还同意在完成对上述成员的审议工作后,于2005年对实现茂物目标取得的全面进展进行中期审评。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

  各成员领导人认识到经济技术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缩小发展差距,还可以直接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增强各成员的竞争能力,实现共同繁荣。领导人对《大阪行动议程》第二部分的修改工作表示赞赏,并号召将经济技术合作有关努力纳入APEC各项优先领域中。领导人强调要努力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各项倡议的有效实施,特别是一些跨领域的部门,如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各成员领导人认识到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影响、促进APEC各论坛中经济技术合作的管理和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领导人支持对高官会经济技术合作分委会的作用和权限进行审议,并希望这项工作能尽快取得进展。领导人还认识到有必要鼓励将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纳入APEC各优先领域中。

  各成员领导人同意经济技术合作行动计划有助于评估和促进经济技术合作活动,应吸收在实验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继续开展有关方面的工作。领导人号召各成员在自愿基础上参加这项活动。领导人同意APEC应加强与双边、多边和私营机构的合作,以减少重复,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方面的活动。领导人指示部长和官员们加强有关工作,并将进展情况向明年的部长级会议汇报。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4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1/10/18,上海APEC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发表反恐声明(全文)

二00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1、领导人一致强烈谴责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对每位死难者和死难者家属、美国政府和人民深表同情和慰问。

  2、领导人认为,这种屠戮生命的行经和其他一切形式的恐怖行为,不论何时、何地,针对何人,由谁所为,都严重威胁这所有人民,所有信仰,以及所有国家的和平、繁荣和安全。恐怖主义对亚太经合组织倡导的自由、开放和繁荣目标,对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信奉的价值观,也构成直接挑战。

  3、领导人重申,对各成员此刻尤为重要的是加快实现《茂物宣言》所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

  4、领导人认为,必须全面加强各层次、综合性的国际反恐怖合作,重申联合国应在此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领导人特别强调联合国有关决议的重要性。

  5、领导人承诺,恪守《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法,防止、制止一切形式的恐怖活动,迅速、有效执行安理会第1368和1373号决议,支持一切旨在加强国际反恐机制的努力,呼吁加强合作将凶手绳之以法,呼吁尽快签署并批准包括《禁止资助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在内的所有国际反恐公约。

  6、领导人决心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加强反恐合作,包括:

  ——采取适当金融措施,防止恐怖主义的资金流动,加快亚太经合组织反金融犯罪财长工作组的工作,并更多地参与相关国际机制的活动。

  ——各成员都应执行国际海、空运输的相关安全要求。交通部长们应积极讨论保障机场、航空器和港口安全的有效措施,力争尽早取得实际成效,确保全面落实与合作。

  ——通过"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安全倡议"机制,加强地区能源安全,研究本地区能源供应面临的短期问题和长远挑战的应对之策。

  ——加强亚太经合组织在关键领域的保护工作,诸如电信、交通、卫生和能源等。加强海关联系网络,加快发展一体化的电子通关网络,以便既减少对贸易流动的影响,又更有效地执法。

  ——合作建立人员流动电子记录系统,以加强边境安全,增加合法旅行人员的行动便利。

  ——加强各成员的能力建设和经济技术合作,以协助每一成员能确定和实施有效的反恐措施。

  ——共同努力减少袭击事件造成经济下降的影响,采取措施加大积极增长,确保贸易、投资、旅行和旅游又一个稳定的环境,以恢复本地区经济信心。

  7、领导人承诺进行全面合作,加强经济与金融部门的相互沟通,确保经济与市场不受国际恐怖主义的干扰。

唐家璇外长称APEC外长在反恐问题上达成四大共识:

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18日邀请出席APEC会议的外长或他们的代表共进早餐,就反对恐怖主义问题非正式地交换了意见,外长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首先,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都要受到严厉谴责和坚决打击,国际社会应采取一致立场。

  其次,要切实执行各项反恐国际公约和安理会的有关决议,特别是各国要防止和制止资助恐怖主义的行为,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

  第三,反恐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的方方面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作用,预防与打击并举,标本兼治。

  第四,反恐是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较量,而不是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冲突。我们应提倡文明之间的对话,文明之间的共存和合作。

  唐家璇外长表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就此问题发表一个声明,目的就是要向国际社会表明APEC成员在反恐问题上的坚定决心,无论恐怖分子出现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都会受到正义和法律的严惩。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5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1/10/18,上海APEC会议)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城一个劳动人民家庭。他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他的母亲决定自己教儿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
  爱迪生最早的兴趣是在化学方面,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2岁时,他到火车上去卖报挣钱。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爱迪生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他一人兼任记者、编辑、排字、校对、印刷、发行的工作。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左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6岁。
  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
  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那时煤气灯已代替煤油灯,但火焰闪烁不定,而且在熄灭时产生有害气体;弧光灯也已发明,并在公共场所使用,但由于燃烧时发出嘶嘶声而且光亮过于耀眼,不宜用于室内。当时许多欧美科学家已在探求制造一种新的稳定的发光体。
  爱迪生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需要钱。那时他已是一个有了170项发明专利权的人,他的发明给资本家带来很大利润,因此一个财团愿意向他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出现了。
  1880年至1882年间,爱迪生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第一座发电厂,开辟了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一起发明了电影摄影机。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爱迪生于1931年10月18日去世,终年82岁。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3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51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1/10/18,上海APEC会议)
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


1989年10月18日,两度推迟发射的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终于在午间12时53分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呼啸着冲上天空。"阿特兰蒂斯"号此次太空之行的主要任务是将探索木星的"伽利略"号宇宙飞船送入地球轨道。
当晚7时13分,"阿特兰蒂斯"号已顺利地释放出"伽利略"号飞船及其推进器。至此,"伽利略"号飞船已踏上为时6年、行程约38亿公里的漫长征途飞往木星。在1995年12月飞临木星前,一具自动探测器将脱离飞船,落入木星大气层。这将是人类制造的飞行器首次深入外层空间太阳系行星的大气层。此间舆论认为,"伽利略"号发射成功意味着美国进入探索太空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按照计划,"伽利略"号飞船将于1990年2月掠过金星,1990年12月和1992年12月两次飞越地球,然后借助地球引力于1995年12月抵达木星。
"伽利略"号飞船造价近10亿美元,是美国迄今最精密的星际飞行器,整个发射计划耗资约15亿美元。飞船总重 2550公斤,有一具核动力装置,内装22.7公斤放射性铀-238。飞船配备着摄像机、近红外勘测分光仪、磁强仪、测云仪、大气结构仪等17种科学仪器,用于木星大气层构成、云层结构、温度、磁场等方面的勘测和研究。
此次"伽利略"号木星探测计划是由美国和联邦德国联合进行的。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5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1/10/18,上海APEC会议)
经国务院批准 雅鲁藏布大峡谷命名

  1998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其罗马字母拼写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日前,民政部已将这一新的地名命名批复给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地处藏东南的深5382米、长496公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1994年初,经我国科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共同合作,被发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并于同年4月16日经过科学论证,得到确认。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我国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是20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还有院士强调,如果说我国出土的秦兵马俑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见证,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则是新发现的大自然中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第一大奇观。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09:5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1/10/18,上海APEC会议)
全球首家网络银行在美开业


1995年10月18日,全球第一家计算机网络银行将在美国正式开业,通过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交互网络" 向个人客户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银行业务服务。
该银行名为"第一安全网络银行",总部设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客户无论身处何地,只需拥有一台计算机与其相配的调制解调器以及一个网络账号,都可以享受服务。
在最初阶段,"第一安全网络银行"的业务将包括用户储蓄、转账和账户情况咨询等内容,在得到政府金融管理机构批准之后,它将开展信用卡、证券交易、保险和公司财务管理等为复杂的银行业务项目。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8 13:3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2001/10/18,上海APEC会议)
突然觉得,这个贴是不是转去大学堂会比较好呢?
[M04] [M0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09:2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10月19日

□ 国 外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81/10/19)
拿破仑撤离莫斯科。(1812/10/19)
微软公司迎战美国政府 (1998/10/19)
北约秘书长克拉斯辞职 (1995/10/19)
卢泰愚丑闻震惊韩国 (1995/10/19)
苏联最新式的航空母舰下水 (1989/10/19)
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狂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22% (1987/10/19)
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空难身亡 (1986/10/19)
卡尔波夫击败克切诺依蝉联世界象棋冠军 (1978/10/19)
波兰政治家哥穆尔卡复出 (1956/10/19)
苏联英雄约翰-里德英年早逝 (1920/10/19)
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逝世。(1937/10/19)

□ 国 内

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峡谷 (1998/10/19)
我国第一艘热气飞艇首飞成功 (1996/10/19)
中国穆斯林赴麦加朝觐 (1979/10/19)
中国尼泊尔正式直接通邮 (1965/10/19)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0/10/19)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1935/10/19)
右江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韦拔群被暗害 (1932/10/19)
鲁迅在上海病逝 (1936/10/19)
著名影视演员李媛媛病逝 (2002/10/19)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09:3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部队4个军和3个炮兵师开始秘密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击以美国为首的侵朝"联合国军"。
10月8日,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毛泽东主席发布了组成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命令。命令发布后,受命的部队立即着手,作好了出发的准备。
19日,按照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志愿军出发开赴朝鲜,当日黄昏,从安东至辑安一线,志愿军先头部队两个军首先出发,跨过鸭绿江。为了严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队从黄昏开始,到次日凌晨4点止,5点之前隐蔽完毕,并进行了切实的检查。
对于志愿军渡江作战,毛泽东极为关注。他亲自参与了整个出兵计划的制定,并提出了各注意事项,在出兵的当日,他为了强化保密,还致电各大军区负责人,要求他们"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不将此事在报纸上做任何公开宣传,仅使党内高级干部知道此事。"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09:3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1935年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至此,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的长征结束。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一年前,红一方面军撤出中央苏区踏上长征路途时,有近10万之众。而到达陕北的陕甘支队,人数不满8000。
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会议认为红军经过长达1年的行军到达苏区,开始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当前任务是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09:31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狂跌

纽约股票交易市场保持很久的牛市在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这一天惊人下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骤跌508点,下跌幅度22%,一天内跌去的股票价值总额令人目瞪口呆--是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时跌去价值总额的两倍。混乱中,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票被抛售。纽约股市的震荡甚至在东京和伦敦也能感觉到。伦敦的FT指数滑落25O点,威胁到政府对英国石油股份公司的私有化的进程.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09:31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微软公司迎战美国政府

经过一年多的反反复复后,美国华盛顿地区法院于1O月19日开庭审理司法部及2O个州政府起诉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违反联邦反垄断法一案。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司法部开始援引反垄断法的有关条款对微软公司进行调查,认为微软将其因特网例览器并入"视窗95"以及后来的"视窗98"操作系统一起销售有垄断市场之嫌,从而导致了微软与司法部之间的漫长纠葛。
微软公司与美国政府之战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树大招风"。面对着这场号称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反垄断官司,微软公司的股票骤然下跌,公司的总损失超过了83亿美元,比尔-盖茨本人的财产也减少了18亿美元。
然而,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就是神话。当这边微软与美国政府的官司打得火热的时候,微软公司98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悄然出台。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官司缠身的微软公司第一季度的利润竟然增长了58%,大大超过公司本身的估计!这一增长率说明:微软公司在第一财政季度总利润为10.52亿美元。许多经济分析家不得不承认,正在华盛顿进行的这场世纪官司对微软公司的影响并不大。
本世纪以来,美国司法部门根据1890年制定的反垄断法,曾先后对一些大公司进行起诉。1906年,司法部对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提出起诉,最终导致该公司被肢解成埃克森、美孚和美国石油公司等几家公司。1969年,司法部指控IBM公司将硬件和软件捆绑销售,但后来科技的发展使得这场官司变得毫无意义,最后于1982年宣布终止。1972年,司法部又指控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有垄断行为,10年后,公司败诉后被迫分成8个小公司。
但跟过去遭美国政府肢解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不同的是,微软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有形的实体可供划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艾罗坦言:"我看不到任何要肢解微软公司的合理依据。" 按照老办法的话,微软公司应该被分解成两个公司,一个公司负责操作系统,另一个公司负责软件运用与开发。美国政府现在的新想法是把微软公司肢解成两个或者更多的"小比尔公司",每家公司都可能参与软件市场。然而,不论是老想法还是新设想都将产生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划分微软公司的27000 名软件工程师、程序设计师、研究人员和其他雇员这一"人力资产"?9O年代初期,美国联邦反垄断司法人员就试图肢解微软公司,但正因为最终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不得不放弃。而且,美国的反垄断法令又有着自身的矛盾之处,那就是:反垄断法令在保护了一些企业的同时,反过来又限制了另一些企业的发展。就像微软公司的律师沃登在法庭上所说的那样:"当年,'网景'公司的浏览器在市场上也占90%的时候,为什么美国司法部就不说它搞垄断呢?"
美国政府实际上在这场官司中扮演的是狙击手的角色。它不但要求微软公司在"视窗98"中将"探险者"浏览器拆除,而且还要加装"网景"公司的"领航者"浏览器。难怪比尔-盖茨不无讽刺地说:"这等于要求可口可乐公司在半打的产品中搭配三瓶百事可乐出售。"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09:3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欧内斯特·卢瑟福


欧内斯特·卢瑟福, OM, FRS (1871年8月30日 - 1937年10月19日), 被称为核物理之父,开拓了原子的轨道理论,特别是在他的金箔实验中发现了卢瑟福散射现象。

Rutherford was born at Spring Grove, (now in Brightwater), near Nelson, New Zealand. He studied at Nelson College and Canterbury College, with three degrees and two years of research at the forefront of electrical technology.

In 1895 Rutherford travelled to England for postgraduate study at the Cavendish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895-1898), resident at Trinity College. There he briefly held the world record for the distance over which wireless waves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radioactivity he coined the terms alpha and beta rays.

In 1898 Rutherford was appointed to the chair of physics at McGill University where he did the work which gained him the 1908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He had demonstrated that radioactivity was the spontaneous disintegration of atoms. This is ironic given his famous remark "In science there is only physics; all the rest is stamp collecting.". He noticed that in a sampl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it invariably took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for half the sample to decay — its "half-life" — and created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for this phenomenon using this constant rate of decay as a clock, which could then be used to help determine the actual age of the Earth that turned out to be much older than most scientists at the time believed.
作者: 黎明1刻    时间: 2005-10-19 09:4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每日必修课开始了, [M4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09:4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记录(2005/10/19 9:40) 回复59 点击448

[M13]
作者: viola    时间: 2005-10-19 12:13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好学的人还是很多的 [M04]
作者: 小汽球    时间: 2005-10-19 16:47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QUOTE Created By lindows At 2005-10-19
10月19日

□ 国 外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81/10/19)
拿破仑撤离莫斯科。(1812/10/19)
微软公司迎战美国政府 (1998/10/19)
北约秘书长克拉斯辞职 (1995/10/19)
卢泰愚丑闻震惊韩国 (1995/10/19)
苏联最新式的航空母舰下水 (1989/10/19)
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狂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22% (1987/10/19)
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空难身亡 (1986/10/19)
卡尔波夫击败克切诺依蝉联世界象棋冠军 (1978/10/19)
波兰政治家哥穆尔卡复出 (1956/10/19)
苏联英雄约翰-里德英年早逝 (1920/10/19)
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逝世。(1937/10/19)

□ 国 内

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峡谷 (1998/10/19)
我国第一艘热气飞艇首飞成功 (1996/10/19)
中国穆斯林赴麦加朝觐 (1979/10/19)
中国尼泊尔正式直接通邮 (1965/10/19)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0/10/19)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1935/10/19)
右江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韦拔群被暗害 (1932/10/19)
鲁迅在上海病逝 (1936/10/19)
著名影视演员李媛媛病逝 (2002/10/19)



1936年,中国作家鲁迅逝世。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豫山,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作者: 小汽球    时间: 2005-10-19 16:4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作者: 小汽球    时间: 2005-10-19 17:0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鲁迅曾用笔名
干凡、飞迅、直庚、树俟、独洛、敖隼、旁斡预、L.S.、丁珰、丁萌、士繇、E.L.、及锋、之达、子明、丰瑜、元艮、元期、不堂、中头、中拉、长庚、公汗、风声、巴人、龙刚、且介、且文、史赉、史癖、白舌、白道、令飞、飞斐、冬华、乐文、乐贲、乐雯、品音、记者、动轩、仲度、华圉、自树、许遐、许霞、迅行、苇索、杜斐、何干、一尊、余铭、译者、张沛、阿二、阿法、苗挺、直入、明瑟、罗怃、佩韦、周树、周悼、庚辰、庚言、孟弧、封余、荀继、茹莼、树人、候堂、独立、姜珂、洛文、神飞、敖者、莫朕、桃椎、索士、索子、晓角、翁隼、唐俟、旅隼、朔尔、家干、家斡、宴教、冥昭、焉于、黄棘、梦文、雪之、常庚、曼雪、崇巽、符灵、康郁、隋文、越丁、越山、越侨、越容、楮冠、鲁迅、尊古、游光、遐观、编者、虞明、豫才、燕客、霍冲、孺牛、小孩子、丰之余、韦士繇、邓当世、白在宣、华约瑟、齐物论、杜德机、何家干、何家斡、即鲁迅、张承禄、张禄如、周玉才、周动轩、周树人、周樟寿、周豫才、宓子章、赵令仪、某生者、倪朔尔、栾廷石、唐丰瑜、唐元期、黄凯音、戛剑生、康伯度、隋洛文、葛何德、董季荷、敬一尊、朝花社、编辑者、编纂者、纂述者、ELEF、旅沪记者、宴之教者、楮冠病叟、中国教育社、奔流社同人、译文社同人、铁木艺术社、旅沪一记者、朝花社同人、上海三闲书屋。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17:15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QUOTE Created By 小汽球 At 2005-10-19
鲁迅曾用笔名
干凡、飞迅、直庚、树俟、独洛、敖隼、旁斡预、L.S.、丁珰、丁萌、士繇、E.L.、及锋、之达、子明、丰瑜、元艮、元期、不堂、中头、中拉、长庚、公汗、风声、巴人、龙刚、且介、且文、史赉、史癖、白舌、白道、令飞、飞斐、冬华、乐文、乐贲、乐雯、品音、记者、动轩、仲度、华圉、自树、许遐、许霞、迅行、苇索、杜斐、何干、一尊、余铭、译者、张沛、阿二、阿法、苗挺、直入、明瑟、罗怃、佩韦、周树、周悼、庚辰、庚言、孟弧、封余、荀继、茹莼、树人、候堂、独立、姜珂、洛文、神飞、敖者、莫朕、桃椎、索士、索子、晓角、翁隼、唐俟、旅隼、朔尔、家干、家斡、宴教、冥昭、焉于、黄棘、梦文、雪之、常庚、曼雪、崇巽、符灵、康郁、隋文、越丁、越山、越侨、越容、楮冠、鲁迅、尊古、游光、遐观、编者、虞明、豫才、燕客、霍冲、孺牛、小孩子、丰之余、韦士繇、邓当世、白在宣、华约瑟、齐物论、杜德机、何家干、何家斡、即鲁迅、张承禄、张禄如、周玉才、周动轩、周树人、周樟寿、周豫才、宓子章、赵令仪、某生者、倪朔尔、栾廷石、唐丰瑜、唐元期、黄凯音、戛剑生、康伯度、隋洛文、葛何德、董季荷、敬一尊、朝花社、编辑者、编纂者、纂述者、ELEF、旅沪记者、宴之教者、楮冠病叟、中国教育社、奔流社同人、译文社同人、铁木艺术社、旅沪一记者、朝花社同人、上海三闲书屋。


鲁迅的马甲比 [M34] 还多
[M04] [M04]
作者: 小汽球    时间: 2005-10-19 17:2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那我是该向鲁迅学习呢,还是向 [M34] 学习? [M04]
作者: APACHE    时间: 2005-10-19 17:26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LZ大老,俺怎么看都像放错地盘 [M1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17:3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QUOTE Created By APACHE At 2005-10-19
LZ大老,俺怎么看都像放错地盘 [M14]


我也是这么觉得啊,怎么办呢?
怎么说 [M34] 也给了我一块石头啊
[M13] [M13]
作者: APACHE    时间: 2005-10-19 17:4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QUOTE Created By lindows At 2005-10-19
[quote]QUOTE Created By APACHE At 2005-10-19
LZ大老,俺怎么看都像放错地盘 [M14]


我也是这么觉得啊,怎么办呢?
怎么说 [M34] 也给了我一块石头啊
[M13] [M13][/quote]
偶还 [M34] 一个石头!移吧 [M01]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9 18:15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移贴并非不可以, [M14] 但是大学堂里也有些贴子属于其他版块的,比如吃喝版等,是不是也该移去该归属的版块捏。 [M04]
作者: E.T.    时间: 2005-10-19 18:16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QUOTE Created By 黎明一刻 At 2005-10-19
移贴并非不可以, [M14] 但是大学堂里也有些贴子属于其他版块的,比如吃喝版等,是不是也该移去该归属的版块捏。 [M04]

哈 [M14],還管吃喝哈 [M01]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19 22:5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QUOTE Created By 黎明一刻 At 2005-10-19
移贴并非不可以, [M14] 但是大学堂里也有些贴子属于其他版块的,比如吃喝版等,是不是也该移去该归属的版块捏。 [M04]



既然两边都说可以,咱就移了。

吃喝就不关我的事了 [M04]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9 23:03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移回来!! [M09]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9 23:03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吃喝版关我的事! [M14]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9 23:03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明天不移回来后果自负!
作者: 虎虎    时间: 2005-10-19 23:05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M07] [M07] 爬了十几楼才在犄角旮旯里找到'赴朝' [M08]
作者: 虎虎    时间: 2005-10-19 23:05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QUOTE Created By 黎明一刻 At 2005-10-19
明天不移回来后果自负!


后果是虾米 [M11] [M11]
作者: 黎明一刻    时间: 2005-10-19 23:13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我还愁一直找不到籍口呢。 [M04] 天上就掉下一个。
作者: 虎虎    时间: 2005-10-19 23:33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有更新鲜的招么 [M11] [M11] [M11]
作者: 猪行天下    时间: 2005-10-19 23:36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这叫一招鲜,吃到老。 [M05]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5-10-19 23:39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天哪!为虾米这帖子跑到这里来了? [M04] [M34]
作者: 天文数字    时间: 2005-10-19 23:4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10月20日

大事记
1548年——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建成。"拉巴斯"在西班牙文中是"和平"之意。
1626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在沈阳登基,是为清太宗。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1883年——秘鲁按照安索尔条约把国土割让给智利。
1923年——《中国青年》创刊。
1945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公民投票结果后宣布独立。
1945年——阿拉伯联盟成立。
1952年——英属肯尼亚爆发了茅茅起义。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73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落成。
1999年——江苏田湾核电站工程正式开工。
2004年——中国河南大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48人死亡。
[编辑]
出生
1632年——S·克里斯多夫 (en:Sir Christopher Wren),英国建筑师(1723年逝世)
1854年——阿尔图尔·兰波,法国诗人(1891年11月10日逝世)
1859年——杜威,美国哲学家(死于1952年)
1874年——查尔基·伊夫斯 (en:Charles Ives),美国音乐家(1954年逝世)
约翰·李德,政治家
[编辑]
逝世
1929年——巴特烈,乌拉圭政治家、红党领袖
1952年——黄继光,军人
1964年——赫伯特·胡佛,美国总统
作者: 天文数字    时间: 2005-10-19 23:4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黄继光:上甘岭惊天一幕

国防大学 王志军


■黄继光烈士的雕像


  永恒

献给黄继光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

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

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

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

你死得那样年轻,

却活得那样久长。

谁说庄严的刹那不就是永恒!

……

你响亮的名字永远不会磨灭,

和平塔将刻下你不朽的功勋。

你生命的火花,

在人类的历史上,

也同那些辉煌的名字一起

放射光芒!

 ——严辰

电影《上甘岭》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上甘岭精神曾感染和鼓舞了新中国几代人。在那场残酷的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众多的英雄,黄继光又是两名特级英雄中的一位。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他扑向敌人地堡,用血肉之躯堵住机枪射孔,奏响了一曲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赞歌。

生平

■志愿军在中江县征集新兵,黄继光 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因身材较矮 开始未被选中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 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主动请战。

■弹药用光了,他毅然用胸膛堵住敌 人枪眼。其壮举赢得抗美援朝最高 荣誉——特级英雄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还加入了共青团。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作者: 虎虎    时间: 2005-10-20 00:0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好像就'黄太极登基'算回事情 [M14]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0 09:0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蒙古宣布独立


1924年5月13日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规定,苏俄政府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一部分。1945年2月苏、美、英 3国首脑雅尔塔会议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同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附件规定:苏联将尊重外蒙古之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中国国民党政府则声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独立。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0 09:0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QUOTE Created By 虎虎 At 2005-10-20
好像就'黄太极登基'算回事情 [M14]


1945年10月20日,蒙古宣布独立,脱离中国。这才是大事。 [M34]

黄太极算什么。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0 09:1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印度军队进犯中国西藏


自1962年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西段和东段越过中印边界双方实际控制线,蚕食中国领土,建立侵略据点,多次挑起边界冲突。中国政府多次提出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遭印度政府拒绝。

1962年9月印军悍然向中印边境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以北推进,打死打伤我边防人员。

10月20日,印军向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粉碎印度军队的入侵,保卫了我国的边疆。中国政府为继续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于1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从次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主动停火。12月1日始,中国边防部队从1959年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里。随后,中国政府主动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全部交还印方,释放和遣返了全部被俘的印度军事人员。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0 09:12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50/10/19,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在我看来,对印战争就属于虽胜犹败的战争。

最终,印度还是实际占领了东线他所主张的区域。

[M08] [M08]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0 09:3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45/10/20,蒙古宣布独立)[8
阿鲁纳恰尔邦

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又译阿鲁纳查尔邦或阿鲁纳查尔中央直辖区)是印度政府对一片位于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边界的地区的名称。

由于英国殖民时期殖民者私自从中国西藏划出的土地(被称为"麦克马洪线")。1954年,印度在占领的这块中国领土上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首次把"麦克马洪线"从1936年以来注明为"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

1972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翌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即"旭日之国"。

中国政府不承认该邦的合法性,该问题尚在搁置中。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嘉措生出生在该地区的中心城市达旺。

行政区划
1987年,印度把"阿鲁纳恰尔邦"分成13个区进行管辖。详情如下:

区名 面积 (平方公里) 行政中心
达旺 (Tawang) 2 172 达旺 (Tawang)
西卡门 (West Kameng) 7 422 邦迪拉 (Bomdila)
东卡门 (East Kameng) 4 134 色帕 (Seppa)
帕普姆 (Papum Pare) 3 462 伊塔那噶 (Itanagar)
下苏班西日 (Lower Subansiri) 9 548 泽洛 (Ziro)
上苏班西日 (Upper Subansiri) 7 032 达波日觉 (Daporijo)
西帝杭 (West Siang) 8 033 阿隆 (Along)
东帝杭 (East Siang) 3 895 帕西格 (Pasighat)
上帝杭 (Upper Siang) 6 590 营琼 (Yingkiong)
丹巴河谷 (Dibang Valley) 13 029 阿尼尼 (Anini)
罗希 (Lohit) 11 402 德泽 (Tezu)
昌朗 (Changlang) 4 662 昌朗 (Changlang)
第来普 (Tirap) 2 362 孔萨 (Khonsa)

地理
阿鲁纳恰尔邦的面积为83 743平方公里,是现时印度东北部面积最大的行政区。现有人口100多万。首府在伊塔那噶(Itanagar)

语言
印度政府把印地语定为阿鲁纳恰尔邦的官方语言,但是原住民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根据当地政府统计,本地的方言计有超过40种。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0 09:3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45/10/20,蒙古宣布独立)[8
麦克马洪线问题

  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开的一个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政府的代表、英国政府代表及英印政府人员和中国"西藏地方"的代表,主要讨论中国和(英属)印度的边界问题。由于(袁世凯)北京政府忙于征讨南方的革命力量(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和各方意见分歧,根本谈不成什么协议。其实,协议只不过是英国将攫取到手的权益合法化的形式而已,何况英国侵略我国西藏地方的野心根本就不受什么协议的束缚。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

  正是由于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而英国人在西姆拉会议之后二十年时间,出于担心合法性不足,一直没敢公开宣布这个"条约",也没有在英国出版的地图上改变中印边界的传统划法。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0 09:44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45/10/20,蒙古宣布独立)[8
由于担忧中国有承认麦克马洪线的危险倾向,网上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这是其中一篇 谁承认屈辱的麦克马洪线,谁就是李鸿章!!

资料:
要认识中印东部边界问题,必须了解中印争议区域的情况
[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712/12476932.html]中印东部边界地图[印度版][/url]

中印西线争议区域 阿克赛钦地区(在中国控制以内)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1 10:33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45/10/20,蒙古宣布独立)[8
10月21日

□ 国 外

美朝签署朝鲜核问题框架协议 (1994/10/21)
俄罗斯连续发生爆炸事件 (1992/10/21)
苏联新议会举行首次会议 (1991/10/21)
人类首次实现热气球飘越珠峰 (1991/10/21)
印孟就划定边界问题达成协议 (1980 /10/21)
美国爆发向华盛顿和平大进军 (1967/10/21)
巴黎"福隆德"运动 (1653/10/21)
西方国家出现挤兑美元抢购黄金风潮 (1960/10/21)
史迪威被免职召回美国 (1944/10/21)
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 (1969/10/21)
美国轰炸机大举进攻德国 (1943/10/21)
汉城汉江大桥坍塌 (1994/10/21)
内华达州同意发还泰森拳击执照 (1998/10/21)
访问北朝鲜的韩国牧师文益焕获释 (1990/10/21)
日中友好协会前会长黑田寿男逝世 (1986/10/21)


□ 国 内

国家主席江泽民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 (1995/10/21)
北京发生汽车与火车相撞事故 (1994/10/21)
三峡库区县城移迁新址选定 (1992/10/21)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 (1977/10/21)
西藏帕里地区第一次试种庄稼获丰收 (1960/10/21)
蒋介石发起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1944/10/21)
台南失陷在即 刘永福内渡大陆 (1895/10/21)
爱国华侨陈嘉庚诞辰 (1874/10/21)
国民党将领何应钦病逝 (1987/10/21)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1 10:35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人类首次实现热气球飘越珠峰)
人类首次实现热气球飘越珠峰


  1991年10月21日,两个巨大的热气球成功地飘越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首次热气球飘越世界最高峰的壮举。
  由英国星电子有限公司赞助的两只热气球一大一小。大的名为"喜马拉雅挑战之星",体积为6792立方米,小的作为摄影辅助球,体积仅为前者1/4。这次热气球飘越世界最高峰活动由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和西藏自治区体育旅游公司承办。43岁的澳大利亚人克里斯·都赫斯特担任主飞行员,英国籍的安迪·埃尔森和埃里克·琼斯担任飞行员,英国著名摄影师里欧·狄金森担任这次高空探险摄影。
  10月21日上午8点55分和8点59分,两个热气球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戈焦大本营起飞,17分钟后即升至零下40摄氏度的11000米高空,然后进入印度洋季风气流,从西向东以每秒25米的速度飞越珠峰。记者从实拍录相上看到,当热气球飞越珠峰时,景象壮观极了,高大的珠峰近在咫尺,无数银白的雪峰冲出浩瀚的云层。
  经过近两个小时飞行,热气球于10点20分降落西藏境内海拔8400米的马卡鲁山北侧。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1 10:36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人类首次实现热气球飘越珠峰)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


  1977年10月2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并经国务院批准,从1977年起,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今后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市地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这种招生制度,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比较,有以下特点:一、招生对象广泛了。二、对文化水平的要求提高了。三、重视了文化考试,使新生的质量有较大提高。
  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报道了这一重要消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读书高潮。
  1977年底全国约有570万青年参加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大专院校从中择优录取了27.3万名学生,使新生质量有了提高。高等学校招生恢复考试录取制度,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对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 枫叶之儒    时间: 2005-10-21 16:37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91/10/21人类首次实现热气球
[M21] [M29] [M29] [M29]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3 16:47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91/10/21人类首次实现热气球
10月22日
(好象没什么大事)

□ 国 外

美国驻印度一信息服务处遭袭击 (2002/01/22)
美国总统约翰逊逝世 (1973/01/22)
彼得堡的"流血星期日" (1905/01/22)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 (1901/01/22)
拜伦诞辰 (1788/01/22)
培根诞辰 (1561/01/22)

□ 国 内

李宗仁接受中共谈判条件 (1949/01/22)
湘南起义 (1928/01/22)
《民国日报》创刊 (1916/01/22)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3 16:48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91/10/21人类首次实现热气球
10月23日


□ 国 外

英移植世界首例电动心脏 (1995/10/23)
法国输血丑闻案审判结束 (1992/10/23)
美越关系出现"突破" (1992/10/23)
柬埔寨和平协定签署 (1991/10/23)
贝鲁特发生大爆炸 美法驻军伤亡严重 (1983/10/23)
奈尔当选新加坡第三任总统 (1981/10/23)
美电影界发生"共产主义"风波 (1947/10/23)
阿拉曼战役开始 (1942/10/23)
"一代球王"贝利出生 (1940/10/23)
德国汉堡起义爆发 (1923/10/23)
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被火刑 (1553/10/23)
前中非帝国皇帝博卡萨被捕 (1986/10/23)


□ 国 内

我国高速铁路车辆试验台在青岛建成 (1994/10/23)
现代著名记者范长江逝世 (1970/10/23)
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农业银行 (1963/10/23)
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召开 (1953/10/23)
毛泽东谈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 (1951/10/23)
日军占领广州 (1938/10/23)
"中山舰"被日本飞机击沉 50年后打捞出水 (1938/10/23)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924/10/23)
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成立和平期成会 (1918/10/23)
作者: lindows    时间: 2005-10-23 16:50
标题: Re: [color=violet][b]历史上的今天[/b][/color](1938/10/23 军占领广州)[98起]
日军占领广州

1938年10月12日,华南战争爆发。9月7日,日军大本营在御前会议上作出进攻华南的决定,国民政府错误地判断:日军不敢轻易地进犯广州。因此,当武汉会战开始后,第四战区又调4个师北上支援武汉,广州地区的防守更加空虚。日军便乘虚而入。
10月12日,日军第十八、第一0四师团,从澎湖列岛的马公出航,在第五舰队海空兵力(含航空母舰"加贺"、"苍龙"、 "千岁"号和"龙骧"号等)的支援下,从广东省大亚湾登陆。次日,日军狂炸广东惠阳。3天后,惠阳失陷,19日,日军突袭增城,中国守军2万多人一触即溃。21日,余汉谋部撤出广州。广州失陷,全市发生大火。
日军占据广州,切断了广九和粤汉两铁路联系,攻占从化城, 22日,日本海军航空队的110架轰炸机和第五舰队的舰艇编队袭击广东省虎门要塞,23日,日本海军第三特别陆战队的铃木部队和陆军第二十一军第五步兵师团坂本支队,分别从广东省虎门要塞附近的亚娘鞋岛和鼻岛登陆,虎门、佛山、三水等地失陷。日军仅用10天时间,就占领了广州、虎门等要地。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120.76.133.63/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